下腹肿块

合集下载

肚子里的“石头”——下腹包块

肚子里的“石头”——下腹包块

肚子里的“石头”——下腹包块2008-03-17 09:55:49牛肚子里长石头叫牛黄,是药;贝壳里长石头叫珍珠,是宝;可是这人肚子里长了石头,它就是病了~我说的这个石头不是真石头,也不是结石,而是女性肚子里的软石头——下腹包块。

下腹部包块是患者通过自己检查最容易发现的妇科疾病之一,每位女性朋友都要学会自己检查,最好的自查时间是在清晨醒来之后,这时,经过一夜的休息,胃中的食物已经排空,腹肌也很放松,排完大小便后就可以开始自己检查了。

先平躺在床上,两腿膝关节自然弯曲,右手放在下腹部,用指腹接触皮肤,左手扶在右手上协助轻轻下压,一般需要下压3 -5公分。

仔细体会右手指的感觉,看看有没有摸到什么硬块,检查最好沿一个方向顺时针或反时针进行,不要漏掉某一区域,如果摸到包块就要及时上医院,请医生为您再作进一步的检查。

下腹部包块的大小、位置、活动度、质地、边界是否清楚以及是否有压痛都是帮助明确诊断的重要信息。

下面是一些包块造成的疾病表现,也许会帮助你及时发现身体的不适。

1. 子宫增大A. 怀孕生育年龄的女性,如果有月经推迟不来,又在下腹正中摸到包块,要首先考虑怀孕子宫。

如果在下腹部可以摸到怀孕子宫,这时大概已经怀孕3个月了。

如果停经后出现不规则出血,且子宫迅速长大,可能是葡萄胎。

B. 子宫肌瘤子宫增大后,表面凹凸不平,可以摸到很多大小不等的突起,形状就像长了很多小芽的仙人球,很硬。

除了子宫增大以外,子宫肌瘤还可以出现月经过多,月经期延长,大小便不正常等表现。

如果在下腹部可以摸到子宫肌瘤,说明病情已经到了该做手术的程度了。

C. 子宫发育畸形当出现子宫发育畸形,盆腔内可能有2个子宫,这2个子宫有可能是独立的正常子宫,并排存在。

也有可能是在一个正常子宫的顶上长了一个没有功能的小子宫,这些时候都可以在下腹部摸到包块。

D. 子宫恶性肿瘤接近绝经期的女性,如果出现子宫长大和不规则出血,要考虑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

如果子宫快速长大,再加上腹痛和流血,还有可能是子宫肉瘤,这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子宫肿瘤。

右下腹肿块232例诊治分析

右下腹肿块232例诊治分析

21 重视全面检查, . 综合分析 诊断右下腹包块病例, 存在以下难点 : 所谓的结肠癌一
阑尾炎证侯, 即部分结肠癌患者以阑尾炎形式表现_ , 1 而慢 ] 性阑尾炎机化或网膜粘连形成包块, 壁厚的慢性脓肿, 扪诊
亦极似肿瘤; 肠结核、 克隆病、 恶性肿瘤等都可以存在贫血、 消瘦、 大便隐血、 低热; 纤维结肠镜对于黏膜下浸润癌或回盲
表 1 患 者 临 床 资 料
2 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症状及体征, 早期难以明确诊断, 漏诊误诊时有发生, 在腹
部肿块中, 据统计右下腹肿块占 8 左右。右下腹肿块发现 O
右下腹包块为外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由于有许多相似
・9 0・ 0
Prc e igo l ia e iieJ No . 0 8 Vo 7No 1 o e dn fC i c l n M dcn , v 2 0 , l1 . 1
摘 要 目的 : 讨 右 下 腹 肿 块 的诊 断 和 治 疗 方 法 。方 法 : 探 回顾 性 总 结 1 8 一 2. 98年 O8年 收 治 的 2 2例 患 者 的 临 床 0 3
资 料 。结 果 :3 2 2例 右下 腹 肿块 患 者 中 , 断 阑 尾 炎 性 包 块 1 6例 , 尾 、 肠 、 诊 7 阑 盲 升结 肠 肿 瘤 2 3例 , 隆 氏 病 4例 , 套 克 肠 叠 4例 , 巢 囊 肿 ( ) 卵 右 4例 , 壁 脓 肿 3例 , 结 核 3例 , 壁 切 口疝 3例 , 术 后 肠 粘 连 2例 , 膜 后 肿 瘤 ( 胎 瘤 、 腹 肠 腹 手 腹 畸 何 杰金氏病) 2例 , 囊 炎 、 囊 结 石 2例 , 内 粪 石 嵌 顿 2例 , 窝脓 肿 2例 , 壁 疝 嵌 顿 1例 , 股 沟 无 张 疝 修 补 术 后 胆 胆 肠 髂 腹 腹

下腹部包块

下腹部包块
且有下腹部正中实性包块,首先应考虑为 妊娠子宫.但本病例年龄较大,又有宫内节 育器,且无停经史,下腹包块病史时间较长, 包块坚硬且不规整,肯定不是妊娠子宫.
2)子宫经血潴留:由于子宫或阴道
发育异常,以及由于外伤或炎症,造成 阴道或宫颈闭锁,是经血外流受阻,造 成子宫增大,于下腹部触及包块.病人 有下腹痛或周期性下腹痛,多发在青 春期或有外伤以及阴道炎等既往史。 本病例的特点与子宫经血潴留不符合, 可以除外。
肿瘤,多发生在中年妇女,单侧居多, 中等大小,表面光滑或结节状,活动性 好。有时伴有腹腔积液或胸腔积液,称 梅格斯综合症。妇科检查可触及子宫正 常大小,包块偏向一侧,活动性非常好。 本病例可除外。
卵巢纤维瘤超声
6)卵巢恶性肿瘤:除卵巢纤维瘤外,多数
卵巢实性肿瘤为恶性,如颗粒细胞瘤、无性细 胞瘤、未成熟畸胎瘤等,均可在下腹部触及包 块。但根据其特有的临床表现和妇科检查以及 相应的辅助检查,本病例均可除外。卵巢恶心肿瘤CT 7)肠道恶性肿瘤:下腹包块多位于
一侧或在中腹部,多伴有消化道症状 和体征。晚期出现贫血、消瘦或肠梗 阻。本病例可除外。
8)腹膜后肿瘤:位于直肠和阴道后方,于
后腹壁固定,无活动性。实性者多为肉瘤,静 脉肾盂造影,可见输尿管移位。本病例可以除 外。
9)子宫肌瘤:
A:肌壁间肌瘤,占60%--70%,月经过多过频. B:浆膜下肌瘤,占20%,一般月经无改变. C:黏膜下肌瘤,占10%--15%,持续性或不规 则性阴道流血.
问题4:为明确诊断还需要做那些检 查,结果如何?诊断是什么?
还需要做彩色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妇科 疾病的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本病例的超声 检查结果是:子宫前倾位,明显增大,大小约 为13cmX15cmX8.5cm,子宫内膜厚0.7cm, 子宫前壁可见8.8cmX8.6cmX7.3cm畸瘤结节, 突向表面,边界清楚,内成低回声,提示为子 宫浆膜下肌瘤。 为了除外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症状,进行 了尿常规检查,结果无异常所见。

腹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腹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腹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腹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腹腔肿块与腹壁肿块的鉴别在腹部发现肿物时应首先确定是腹壁肿物还是腹腔肿物。

腹壁肿物如脂肪瘤、皮下脂肪结节、腹壁脓肿、脐囊肿等,位置较表浅且可随腹壁移动,当患者坐位或收紧腹肌时,肿物更显著腹肌松弛时肿物即不明显。

检查时令患者仰卧位起坐时,如肿块仍然清楚可触及为腹壁肿物;如系腹腔内包块往往不能触及。

二.右上腹部肿块(一).肝脏肿大(二).胆囊肿大1.急性胆囊炎约1/3的患者可触及到肿大的胆囊。

本病诊断并不困难。

患者常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胀及右上腹剧痛腹痛剧烈间歇性加剧,可向右肩部放射。

右上腹可有压痛及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部分患者有黄疽。

根据上述症状和体征可做出诊断。

2.胆囊积水是由一种慢性化学性炎症引起。

由于胆囊管阻塞,胆汁滞留于胆囊内,胆色素被吸收而引起化学性刺激发生慢性炎症。

腹部检查可触及肿大的胆囊有轻度压痛或无压痛,临床诊断较困难。

B型超声CT检查可协助诊断,本病确诊依靠手术探查。

3.淤胆性胆囊肿大由于肝外胆道梗阻所致的淤胆性胆囊肿大,可见于壶腹癌及胰腺癌。

常有典型的梗阻性黄疽的临床表现如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陶土样便,直接胆红素增高,B型超声、CT检查可辅助诊断如系胰头癌,X线钡餐造影可见十二指肠环扩大。

4.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本病又称胆总管囊性扩张,胰胆管合流异常综合征,多属先天性发育畸形是一种少见疾病。

患者多为女性青少年与儿童。

如果在右上腹发现较固定的不随呼吸运动的囊性肿物,临床上有右上腹钝痛或无疼痛,间断发热及黄疽。

X线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较大的意义。

X线腹平片可见右上腹致密肿块影。

钡餐造影显示,胃向左前方移位,十二指肠向左前下方移位十二指肠环增大,结肠肝曲向下移位。

胆囊造影多不显影。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形术对本病诊断价值很大。

B型超声和CT检查可显示肿物呈囊性,明确提示肿物位置和大小一般能确诊,部分患者需在手术探查时确诊。

5.胆囊癌胆囊的肿瘤,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临床上可有右上腹痛、黄疽。

腹部肿块如何鉴别诊断?

腹部肿块如何鉴别诊断?

腹部肿块如何鉴别诊断?因为腹部肿块可见于多种疾病,故以下仅就常见多发的疾病进行鉴别。

1.胃癌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为消瘦、上腹部疼痛不适、上消化道出血等,出现腹部肿块时,多提示病变已属晚期,包块多位于上腹部或脐上方,质地坚硬,表面不规则,边界不清,晚期可并发幽门梗阻。

经X线钡餐或胃镜检查并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可作出诊断。

2.肠梗阻肠梗阻患者既往多有腹部手术、损伤或炎症病史,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与排便等,因肠管膨胀而出现腹部肿块,可有固定压痛或腹膜刺激征。

机械性肠梗阻时可见逆蠕动波,听诊可闻及气过水音或金属音,X线立位腹部透视或平片可见多数液平面或肠胀气襻。

3.胰腺癌胰腺癌所致腹部肿块常深而固定,质地较硬,边缘不清,胰头癌位于右中上腹部,胰体尾癌则位于左上腹,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部胀痛,少数患者为剧烈腹痛,疼痛常与体位有关,身体前倾位时,疼痛减轻,平卧位时则疼痛加重,此外还有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胰头癌常发生梗阻性黄疸,且黄疸呈进行性加深,可扪及肿大的胆囊而无压痛。

B超检查可见癌肿部位增大、胰管扩张;X线气钡双重造影可见十二指肠曲扩大;血清癌胚抗原、糖抗原CA19-9、CA50等呈阳性;ERCP、CT、放射性核素扫描及超声内镜以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提供诊断依据。

4.胰腺假性囊肿多继发于胰腺炎或胰腺外伤之后。

腹部肿块多位于中上腹,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假性囊肿若压迫胆总管下段,可出现持续或缓慢加深的黄疸;B超、CT等检查可发现胰腺囊性包块。

5.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时,因胆囊黏膜充血水肿、血管扩张、渗出增加可造成胆囊积脓,故胆囊发生肿大。

肿大的胆囊一般呈椭圆形,表面光滑,可随呼吸上下活动。

若胆囊内压继续升高,则可引起组织坏死,囊壁穿孔,周围粘连局限化时则形成胆囊周围脓肿,此时胆囊表现为较大的炎性包块,边缘不清,有明显压痛和腹肌紧张、黄疸和全身症状,根据病史、体征、B超、CT等检查往往可明确诊断。

腹部肿块

腹部肿块

腹部肿块一、右上腹肿块(一)肝右叶肿大1、原发性肝癌[诊断要点]多数病人有慢性肝病史或长期饮酒或血吸虫感染史。

右上腹部疼痛,以胀痛为主,精神疲软、乏力、纳差、体重减轻。

肝病面容、肝掌或蜘蛛痣;右上腹部可触及肝脏肿大,质地硬,可有压痛或叩痛;弥漫性肝癌肝左叶也可肿大;其他尚可以有肝硬化的体征,如腹水、双下肢水肿等。

血细胞及血小板降低,AFP升高,动态观察可见其持续性升高,若>800ng,则可以确诊。

超声、CT、磁共振成像均可见肝内占位效应。

如行血管造影可见肝内肿瘤血管染色。

超声、CT引导下肝内穿刺获取肿瘤细胞也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要点]与肝硬化鉴别:后者有肝硬化的症状与体征,常无肝肿大的表现,AFP阴性或处于低滴度阳性;影像学检查无占位效应。

与肝脓肿鉴别:后者常有肠道阿米巴感染史或皮肤细菌感染史;病人可有发热、肝区钝痛;肝区压痛及叩痛明显;AFP 检查为阴性;影像学检查可见肝有液性占位性改变;如穿刺出脓液则可以确诊。

与转移性肝癌鉴别:后者无肝硬化改史,而有原发性肿瘤的症状和体征,肝内占位常为多发;AFP常为正常。

与肝良性肿瘤鉴别:后者一般情况良好,AFP正常。

2、肝脓肿[诊断要点]有肠道阿米巴感染或皮肤细菌感染史;发热伴肝区钝痛;肝脏肿大、边钝、肝区压痛及叩痛明显;B超、CT、MR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占位,为液性;抽出脓液做细菌培养可以确诊;AFP检查阴性,血白细胞升高,中性比例增高。

[鉴别诊断要点]主要与原发性与继发性肝癌、肝脏良性肿瘤相鉴别。

根据病史,肝区叩痛体征、是否发热、AFP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不难鉴别。

3、肝海绵状血管瘤[诊断要点]较小的海绵状血管瘤,可无症状;如血管瘤直径较大,尤其>10cm者可以出现肝区胀痛;确诊肝脏肿大,但边缘尚光滑,质地软;B超、CT、MR均可见肝内占位,单个存在;CT增强扫描时延迟增强效应是肝内血管瘤的特征之一;肝血管造影可见肝内血管瘤显影。

[鉴别诊断要点]主要与原发性、继发性肝癌及肝脓肿相鉴别。

右下腹肿块的诊治探讨

右下腹肿块的诊治探讨

腹 擘 脓 肿 均 经 手 术 引 流 。肠 套 叠 6 4例 中 , 1例 在 x 线 透 视 F 6 给予 空气灌肠复位 , 3例 因在 x线 透 视 下 空 气 灌 肠 不 能 复 位 而
院 治 疗 3个 月 , 见 好 转 而 出 院 。后 来 我 院 治 疗 , 时 肿 块 已 未 此 大 至 8 0 m, 面 不 平 , 血 , 红 蛋 白 6 , 术 时 见 肿 块 在 ×1 c 表 贫 血 g手 回盲部 , 右半结 肠切除术 , 理诊断 为恶性 淋 巴瘤 , 组织 已 行 病 瘤 深 达 浆 膜 , 壁 淋 巴结 有 浸 润 。 此 病 人 阑 尾 术 后 已 发 现 肿 块 , 肠
维普资讯
中原 医 刊 20 0 2年 8月第 2 9卷 第 8期
C nrl lisMe i l o ra Vo. 9. . Au .2 0 e ta Pan dc un l 12 No8, g 0 2 aJ

2 ・ 1
右 下 腹 肿 块 的诊 治 探 讨
其 中 盲 肠 癌 、 性 淋 巴 瘤 术 前 误 诊 各 2例 。盲 肠 癌 误 诊 为 阑尾 恶 炎 者 , 内 文 献 报 道 较 多 , 经 手 术 后 病 理 证 实 。典 型 病 例 : 国 均 某 男 ,2岁 。半 年 前 在 他 院 行 阑 尾 切 除 术 , 后 一 月 右 下 腹 出 现 4 术 肿 块 , 肠 钡 透 视 末 见 异 常 而 出 院 , 因 贫 血 又 在 某 院 内 科 住 胃 后
论 : 下 腹 肿 块 以 阑 尾 脓 肿 为 最 多 见 , 套 叠 几 乎 全 为婴 幼 儿 , 结 核 多 为 中 青 年 。 右 肠 肠
关 键 词 右 下腹 肿 块 诊 断 治 疗

右下腹肿块26例临床分析

右下腹肿块26例临床分析

[ ] 许冠平 , 3 张晋楚 , 魏强. 小儿假性 胰腺囊肿 3 1例诊治分析 [ ] J.
陕 西 医 学杂 志 ,0 4 3 ( ) 606 2 20 ,3 7 :1 -1.
[ ] 贾胜琴 , 4 戴春娟 . J 胰腺假囊肿 的诊断与治疗 [ ] 中国城乡 z L b J.
企 业 卫 生 ,99,4 1 :4 . 19 1 ( )4 45
引流术 的有效 替代术 式 。虽 然微创 技术 的发展 使胰
的优 点在 于 : 胰腺 紧贴 胃后 壁 , ① 吻合 口张力小 。②
腺 假性囊 肿 的治疗 方法 多 样 化 , 但外 引 流 术术 后 大
多形成胰 瘘 , 少数 可逐渐 闭合 , 以应 尽量 等到囊 仅 所 壁 纤维组 织坚韧 肥厚 时再行 内引流 术 。 囊肿 内引 流术分 为 : 1 囊 肿 十 二指 肠 吻合 术 , () 适 用于胰 头部假 性 囊 肿 , 手术 方 法 简单 , 伤 小 , 损 但 可 发生 十二指肠 液 向囊 肿 逆 流 。 ( ) 肿 空肠 吻 2囊
作者单位 :2 04 江苏 2 44 第一作者 : 马
钦, , 男 江苏盐城人 , 主治医师 , 业务 院长
di1.9 9ji n 17 4 3 .00 0 . 1 o :0 3 6 / . s . 6 4— 1 6 2 1 . 2 0 7 s
文章编号 :6 4— 16 2 1 )2— 12— 3 17 4 3 ( 0 0 0 02 0
肠段扭结 、 阻可能 。也有报道囊 肿 胃吻合 术后消化 梗
道 出血发生 率高于囊肿 空肠 R u. . oxe Y吻合 术 , n 但多 数易控制 。所 以囊肿 胃吻合术 仍是 一种 简单 合理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腹部肿块是妇科患者就医时的常见主诉。

肿块可能是患者本人或家属无意发现,或因其他症状(如下腹痛、阴道流血等)做妇科检查时被发现。

根据肿块质地不同.可分为①囊性:一般为良性病变,如充盈的膀胱,卵巢囊肿、输卵管积水等;⑦实性:除妊娠子宫、子宫肌瘤、卵巢纤维瘤、附件毙块等实性块物为良性外,其他实性肿块应首先考虑为恶性肿瘤。

根据发病器官或部位的不同。

下腹部肿块可来自肠道、泌尿道、腹壁、腹腔或生殖道等.但以源自生殖道者最多。

1子宫增大凡位于下腹正中且与宫颈相连的肿块,多为子宫增大。

子宫增大有以下几种可能:
(1)妊娠子宫:育龄妇女有停经史,且在下腹部扪及包块,应首先考虑为妊娠子宫。

停经后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且子宫迅速增大者,可能为葡萄胎。

妊娠早期子宫峡部变软时,官体似与富颈分离,此时应警惕将宫颈误认为宫体,而将妊娠子宫误诊为卵巢肿瘤。

(2)子宫肌瘤:子宫均匀增大,或表面有单个或多个球形隆起。

子宫肌瘕的典型症状为月经过多。

带蒂的浆膜下肌瘸仅蒂与官体相连,且一般无症状,故检查时有可能将其误诊为卵巢实质性肿瘤。

(3)子宫腺肌病:子宫均匀增大、质硬,一般不
超过妊娠12周子宫大小。

患者多伴有明显痛经。

(4)子宫畸形:双子宫或残角子宫可扪及子宫另一侧有与其对称或不对称的包块,两者相连,硬度亦相同。

(5)子宫阴道积血或子宫积脓:子宫及阴道积血多系处女膜闭锁或阴道横隔弓I
一272—起的经血外流受阻所致。

患者至青春期无月经来潮.但有周期性腹痛及下腹部肿块扪及。

子宫亦可园宫腔积脓或积液而增大。

可见于子宫内膜瘟。

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子宫积脓或在宫颈癌放射治疗后多年出现。

(6)子宫恶性肿瘤:围绝经期或绝经后患者于官增大,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应考虑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子宫增长迅速,伴有腹痛及不规则阴遭出血者可能为子宫肉瘤。

以往有生育或流产史,特别是有葡萄胎史者,若子宫增大,甚至外形不规则,且伴有子宫出血时.应考虑子宫绒毛膜癌的可能。

2.子宫附件肿块在正常情况下.子宫附件包括输卵管和卵巢均难以扪及。

当附件出现肿块时,多属病理现象。

常见的子宫附件肿块有以下几种可能。

(1)输卵管妊娠:肿块位于子宫旁,大小、形状不一,有明显触痛。

患者多有短期停经后胡道持续少
量流血及腹痛史。

(2)附件炎性肿块:肿块多为双侧性,位于子宫两旁,与子宫有粘连,压痛明显。

急性炎症时患者有发热、腹痛。

慢性盆腔炎患者有不育及下腹部隐痛史,甚至出现反复急性盆腔炎发作。

(3)卵巢非赘生性囊肿:多为单侧可活动的囊性包块,直径一般不超过6哪。

黄体囊肿可在妊娠早期扪及,葡萄胎患者常并发一侧或双侧卵巢黄素囊肿。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多为与子宫有粘连、活动受限且有压痛的囊块。

(4)卵巢赘生性囊肿:不论肿块大小,凡其表面光滑、囊性且可话动者多为良性肿瘤。

凡肿块为实性.表面不规则,活动受限.特别是盆腔内扪及其他锗节或伴有胃肠道症状者多为卵巢恶性肿瘤。

3,肠道肿块
(1)粪块嵌顿:块物位于左下腹,多呈圆锥状,直径约4—6∞,质偏实,略能推动。

灌肠排便后块物消失。

(2)嗣尾脓肿:肿块位于右下腹,边界不清,距子宫较远且固定,有明显压痛伴发热、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加快。

初发病时先有脐周疼痛,以后疼痛逐渐转移并局限于右下腹。

(3)腹部手术或感染后继发的肠管、大网膜粘连:肿块边界不清,叩诊时部分区域呈鼓音。

患者以往有手术史或盆腔感染史。

(4)肠系膜肿块:部位较高,肿块表面光滑,向左右移动度大,向上下移动受限制.易误诊为卵巢肿瘤。

(5)结肠癌:肿块位于一侧下腹部,呈条块状,略能推动,有轻压痛。

患者多有下腹臆痛、便秘、膜泻或便秘腹泻交替以及粪便中带血史,晚期出现贫血、消瘦。

4.泌尿系肿块
(1)充盈膀胱:肿块位于下腹正中、耻骨联合上方,星囊性,表面光滑,不活动。

导尿后囊块消失。

(2)盆腔肾:先天异位肾可位于髂窝部或盆腔内,形状类似正常肾,但略小。

一273—一般无自觉症状。

静脉尿路造影可确诊。


5腹壁或腹腔肿块
(1)腹壁血肿或脓肿:位于腹壁内,与子宫不相连。

患者有腹部手术或外伤史。

为了区别是否腹壁肿块,可让患者抬起头部使腹肌紧张,若为腹壁肿块则肿块
更明显。

(2)腹膜后肿瘤或脓肿:肿块位于直肠和阴道后方,与后腹壁固定,不活动,多为实性,以肉瘤最常见;亦可为囊性.如良性畸胎瘤、脓肿等。

静脉尿路造影可见输屎管移位。

(3)腹水:大量腹水易与巨大卵巢囊肿混淆。

腹部两侧浊音,脐周鼓音为腹水特征。

但腹水可合并卵巢肿瘤,腹部冲击触诊法可发现潜在的肿块。

(4)包裹性结核性腹膜炎:肿块为囊性,表面光滑,界限不清,固定不活动。

囊肿可随患者病情加剧或好转而增大或缩小。

(5)直肠子宫陷凹脓肿:肿块呈囊性,向后穹隆突出.压痛明显,伴发热及急性盆腔腹膜毙体征。

后穹隆穿刺抽出脓液可确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