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PCB-布局及布线方案
手机PCB设计指导

手机PCB LAYOUT 规范一 PCB堆叠:1.关于天线.①.天线面积和高度:双极天线面积≥500m㎡,单极天线面积≥300m㎡,高度≥7mm.②.天线两馈点的中心距离应为4-5mm,且信号馈点下面所有层都不铺地,信号馈点最好靠板框内侧.③.天线投影区内尽量不要放任何元器件,天线附近不能放振子、SPEAKER、RECEIVER等较大的金属结构件.④.天线不要靠SIM卡座太近,最好远离.2. 射频,音频,基带布局.①.射频部分和音频部分尽量保持较大距离.②.音频部分尽量靠近基带.③.射频功放与RF收发IC最好单独屏蔽;并且射频功放尽量远离接收SAWF部分.④. MTK6139与RF3166要分别屏蔽,RF3166要单独屏蔽,与天线开关分开.发射匹配电路要靠近TRX输出端.⑤. 受话器部分电路元件的摆放近放在喇叭的附近且尽量对称放置.⑥. RF屏蔽盖, BT, FM屏蔽盖尽量使用现有机型相同的尺寸.目前的RF尽量参考632/X805的设计.3. 与工艺有关的问题.①. 贴片元件的焊盘边缘与BGA丝印框的间距≥0.4mm.贴片零件尽量不要靠近PCB边框.至少>=0.5mm以上.②. 贴片元件的焊盘边缘与屏蔽支架的焊盘边缘≥0.4mm,③. FPC焊盘的PCB边缘间距>2mm.④. 主板上FPC(KEY板,SIM板)的焊盘边缘间距≥0.4mm,其焊盘长度为≥1.8-2.8mm,宽度为0.4mm,其拖焊方向离焊盘最近的元件与FPC焊盘的边缘间距>5mm,拖锡位中心位置的两边5mm处不能有元件与接地铜皮,(过近会将造成附近的元件上锡)⑤. 需要后焊的元件,两焊点的内侧边缘间距>1mm,与其它的元件之间的边缘间距>1mm,方便焊接最少一个面在3mm之间没有其它的元件.ESD器件和压敏电阻是否都放在被保护线路的入口处,并且信号线的走向是否都先经过ESD器件,再连到其它的元件引脚上⑥. 对于折叠机和滑盖机应避免设计长度较长的FPC,最好两面加地屏蔽层;⑦. LED灯的放置方向尽量一致.⑧. 摆放零件整齐,美观.二. PCB Layout1. RF(MTK6139)部分.①. I/Q线一定要走差分线,(平行走线且等长),注意不被其他走线(上下两层的走线)干扰;②. 26MHz(SYSCLK)、VAFC、VAPC这三个网络必须地全包围的方式走线, PA EN、BANDSW、HB、LB、PCS RX、走线尽量作包地处理;SDATA、SCLK、LE三个网络的走线保持在同一层且保持在一个CLASS中③. RF的26MHz晶体线走表层,线宽4mil,不宜过宽,下面(一层和二层)的地要挖掉。
PCB如何布线布局的方法

PCB如何布线布局的方法PCB布线布局是电路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涉及到各个电子元件之间的互连,以及信号传输、电源供应和地线的设计。
良好的布线布局能够提高电路性能,降低电磁干扰,增加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PCB布线布局方法。
1.层间布线:PCB通常具有多层布线,因此在布局时需要考虑层间布线的方式。
首先,应将信号线和电源线、地线分离在不同的层上,以减小互相干扰的可能性。
其次,层间布线时应尽量使用直线来连接元件,以降低损耗和干扰。
2.最短路径布局:在布线布局中,应尽量将信号线的长度缩短到最小,以减小传输时间和避免信号衰减。
因此,在选定元件位置时,应考虑信号线的走向和长度,使得信号线尽量短而直。
3.阻抗匹配布局:在高速电路设计中,为了保证信号的完整性,信号线的阻抗匹配非常重要。
布局时应尽量避免信号线之间的阻抗变化,宜采用相同宽度和层间距、相同走线方式的布线。
4.绕排突出布局:与传统的矩形布线布局相比,绕排突出布局可以更好地集中功率传输器件,减小电磁干扰,提高电路性能。
这种布局方法通常适用于功率放大器、开关电源等需要大电流传输的电路。
5.模拟与数字分离布局:在混合信号电路中,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往往需要分开处理,以避免相互干扰。
布线布局时,应尽可能将模拟信号线和数字信号线分开,同时采取屏蔽措施,减少干扰。
6.参考地布局:参考地布局是指将整个电路的地线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参考地。
这种布局方法可以降低电路中的回流电流,减少电流环路带来的电磁干扰。
参考地布局的原则是将地线尽可能地贴近信号线并平行排列,以减小回流电流路径的长度。
7.高频信号布局:在高频电路设计中,布线布局尤为重要。
尽量减小高频信号线的长度,减小信号线间的耦合和阻抗变化。
此外,高频信号线还需要采取差分布局或屏蔽布局,以减小干扰。
8.电源供应布局:电源供应布局是指电源线的布线方法。
应尽量减小电源线的长度,避免与信号线和地线交叉,以减小电源噪声的影响。
手机PCB 设计常规规范

B D D≥0.2mm(10mil) B≥0.2mm(10mil) B C/D≤8
通孔设计要求
2、2、微孔的设计要求
微孔是指盲孔与埋孔,盲孔采用激光钻孔,埋孔一般采用机械钻孔,也可 采用激光钻孔。 盲孔的设计要求如下:孔直径(D)≥4mil ,内外层焊盘尺寸为D+8 (12mil),纵横比≤0.8。
七、手机PCB 丝印设计规范
1、BGA等器件的定位丝印
在BGA 封装的器件、焊盘在完成SMT 贴装后,无法检查与需定位的器件应 加上丝印,以便SMT 贴装后能方便检查贴装位置是否正确。
2、特殊的丝印设计
在容易短路的焊盘间增加丝印防止短路; 当外壳是金属的器件下方,如果走线与金属有相接的可能,应增加丝印以 防短路; 在有方向的器件上应设计丝印标识方向; PCB 的文件名、版本、日期等需用丝印标识在PCB 上。 3、丝印尺寸要求 丝印宽度要求≥7mil,PCB 生产厂家才能清晰地加工出来; 丝印不能覆盖在器件的PAD(焊盘)上,否则会影响上锡。
八、手机PCB 文件输出
1、PCB 文件输出内容
输出给PCB 加工厂的GERBER文件如下:各层走线图、顶层及底层Mask图、 丝印图、钻孔图、NC 钻孔图、拼板图 输出给PCB 加工厂的其它文件如下:PCB 加工要求、阻抗线控制要求; 输出至SMT 生产的PCB 文件如下:拼板图、顶底层座标文件、元器件位置 图、钢网文件。
2、PCB 输出的注意事项
PCB 光汇文件(GERBER电子档)输出前,先要进行预览,确认无误后才 才可输出,输出完成后可读入CAM350 进行验证,没有错误后才可发给PCB 厂 家或SMT 厂家; PCB 拼板图上应注明相关尺寸及关键部分的公差要求,标注MASK 点位置、 X-OUT点的位置、丝印、定位孔的位置及尺寸,PCB 拼板应能同时满足PCB 厂 及SMT 厂批量加工的尺寸要求,PCB 拼板应考虑成本的最优方式。 PCB 加工要求应写明PCB 的叠层要求、各层基材、铜、电镀层厚度、阻抗 线控制要求、表面处理方式及要求、金属化孔要求等。
在手机PCB Layout中布线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手机PCB Layout中布线要注意哪些事项在手机pcb Layout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还有显示部分需要布线么?layer1:器件器件layer2:signal 大部分地址和数据signal、部分模拟线(对应3层是地)layer3:GND 部分走线(包括键盘面以及2层走不下的线)、GNDLayer4:带状线需穿过射频的基带模拟控制线(txramp_rf、afc_rf)、音频线、基带主芯片之间的模拟接口线、主时钟线Layer5:GND GNDLayer6:电源层VBAT、LDO_2V8_RF(150mA)、VMEM(150mA)、VEXT(150mA)、VCORE(80mA)、V ABB(50mA)、VSIM(20mA)、VVCXO(10mA)Layer7:signal 键盘面的走线Layer8:器件器件二.具体布线要求1.总原则:布线顺序:射频带状线及控制线(天线处)――基带射频模拟接口线(txramp_rf、afc_rf)――基带模拟线包括音频线与时钟线――模拟基带和数字基带接口线――电源线――数字线。
2. 射频带状线及控制线布线要求RFOG、RFOD网络为第四层的带状线,线宽为3mil,其上下两层均用地包住,带状线宽度根据实际板材厚度、以及走线长来确定;由于带状线均需打2~7的孔,注意底层在这些孔附近用地包住,并且其他层走线不要离这些孔太近;RX_GSM、RX_DCS、RX_PCS网络为顶层射频接收信号线,线宽走8mil;RFIGN、RFIGP、RFIDN、RFIDP、RFIPN、RFIPP网络为顶层和第二层射频接收信号线,定层线宽走8mil,第二层线宽走4mil;GSM_OUT、DCS_OUT、TX_GSM、TX_DCS/PCS网络为顶层功放输出发射信号线,线宽走12mil为宜;。
PCB板布局原则布线技巧

PCB板布局原则布线技巧1.PCB板布局原则:-分区布局:将电路板分成不同的区域,将功能相似的电路组件放在同一区域内,有利于信号的传输和维护。
比如,将稳压电路、放大电路、数字电路等放在不同的区域内。
-尽量减少线路长度:线路长度越长,电阻和电感越大,会引入更多的信号损耗和噪声,影响电路的性能。
因此,尽量把线路缩短,减少线路长度。
-避免线路交叉:线路交叉会引入互相干扰的可能性,产生串扰和相互耦合。
因此,尽量避免线路的交叉,使布局更加清晰。
-电源和地线布局:电源和地线是电路中非常重要的信号传输线路,应该尽量压缩在一起,减小回路面积,从而降低电磁干扰的发生。
-高频和低频电路分离:将高频电路和低频电路分开布局,避免高频电路对低频电路的干扰。
2.PCB板布线技巧:-网格布线:将布线分成网格形式,每个网格中只允许一条线路通过,可以提高布线的整齐度和美观度。
-使用规则层:在PCB设计软件中,可以使用规则层进行布线规划,指定线路的宽度、间距等参数,保证布线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使用层次布线:将线路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布线,可以减少线路的交叉,降低噪声的产生。
-注意差分信号的布线:对于差分信号线路,保持两条线路的长度和布线路径尽量相同,可以减小差分信号之间的差别,提高信号完整性。
-避免直角和锐角:直角和锐角容易引起信号反射和串扰,应尽量避免使用直角和锐角的线路走向,采用圆滑的线路路径。
总结:PCB板布局和布线是PCB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合理的布局和布线可以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遵循一些原则,如分区布局、减少线路长度、避免线路交叉等,并结合一些布线技巧,如网格布线、使用规则层、使用层次布线等,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布局和布线。
手机的PCB堆叠设计

手机的PCB堆叠设计一、PCB板外形的设计# @1 J8 @. Z; N) [ w! I% n1、一般PCB边缘距最外边至少2.5mm,若是2.0mm的话,则要考虑在主板上做扣位挖切!要详细计算这些地方需要进行主板挖切的尺寸,以求整机的空间利用率最优化。
1 v; a& i3 `8 J {4 u2、在主板设计时要注意Boss孔的位置是否便于壳体结构的设计,螺钉打入的空间,孔周围的元器件禁布置区域。
卡扣定位需要在主板设计中优先考虑卡扣以及卡扣支撑的合理位置,并设定元器件的禁布置区。
: a5 ^. ~. t. [& I. w& Z. l3、主板的厚度一般为0.9mm,如果主板的元器件较少线路较少PCB板厚度可以更小,比如滑盖机的上PCB板厚度选为0.8mm厚度,双板中的键盘板厚度为0.5mm。
$ e+ j0 \. M6 l0 g/ Z8 l6 A4、PCB拼板设计外框四个角一定要倒圆角,以免锐利的直角损坏真空包装,导致PCB氧化,产生功能不良,另外邮票孔的设计要充分考虑SMT时的牢度和突出板边器件的避让。
6 o+ F J8 [# y% m5、PCB和DOME的定位? 在硬件布线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在主板上开两个或3个贴DOME的定位孔,位于主板的对角线方向,这样产线在贴DOME的时候可以做一个夹具来保证贴DOME的准确性. 在硬件布线不允许开孔的情况下,在主板DOME上在最远位置放置两个或三个直径1. 0mm的丝印点(或者用MARK的中心露铜点,也为1.mm直径),用于DOME和主板的定位。
; g- `% N0 E, M7 l二、电子接插件的选择' R/ L: `9 x2 D# W因为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公司的接插件的共用件,在此不做描述;一般寻求共用,节省成本!优化管理!但一定要认真看清插件的SPEC,!" 2 z$ N# ?' S! |但一定. d三、主板设计" O# C0 {. C: x1、在键盘区域要求置放0.4mmLED,其它在键盘下不放置元器件。
PCB板布局原则布线技巧

PCB板布局原则布线技巧一、布局原则:1.功能分区:将电路按照其功能划分为若干区域,不同功能的电路相互隔离,减少相互干扰。
2.信号流向:在布局过程中应保持信号流向规则和简洁,避免交叉干扰。
3.重要元件位置:将较重要的元件、信号线和电源线放置在核心区域,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4.散热考虑:将产热较大的元件、散热器等布局在较为开阔的地方,利于散热,避免过热导致不正常工作。
5.地线布局:地线的布局和连通应该注意短、宽、粗、低阻、尽可能铺满PCB板的底层,减少环路面积,避免回流信号干扰。
二、布线技巧:1.差分信号布线:对于高速传输的差分信号(如USB、HDMI等),应采用相对的布线方式,尽量保持两条信号线的长度、路径和靠近程度等因素相等。
2.信号线长度控制:对于高速信号线,要控制传输时间差,避免信号的串扰,可以采用长度相等的原则,对多个信号线进行匹配。
3.距离和屏蔽:信号线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串扰。
对于敏感信号线,可以采用屏蔽,如使用屏蔽线或者地层或电源面直接作为屏蔽。
4.平面分布布线:将电路面分布在PCB板的一面,减少控制层(可减少电磁干扰),易于维护。
对于比较大的PCB板,可以将电路分布在多层结构中,减小板子尺寸。
5.电源线和地线:电源线和地线尽量粗而宽,以降低线路阻抗和电压降。
同时,尽量减少电源线和地线与其它信号线的交叉和共面长度,减小可能的电磁干扰。
6.设备端口布局:对于外部设备接口,宜以一边和一角为原则,将各种本机接口尽量分布在同一区域,以保持可维护性和布局的简洁性。
7.组件布局:对于IC和器件的布局,可以按照电路的工作顺序、重要程度和电路结构等因素综合考虑,优先放置重要元件,如主控芯片、存储器等。
三、布局规则:1.尽量缩短信号线的长度,减少信号传输的延迟和串扰。
2.尽量减小信号线的面积,减少对周围信号的干扰。
3.尽量采用四方对称布线,减少线路不平衡引起的干扰。
4.尽量降低线路阻抗,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手机PCBLayout与布局经验总结

手机PCB Layout 与布局经验总结1.sirf reference典型的四,六层板,标准FR4材质2.所有的元件尽可能的表贴3.连接器的放置时,应尽量避免将噪音引入RF电路,尽量使用小的连接器,适当的接地4.所有的RF器件应放置紧密,使连线最短和交叉最小(关键)5.所有的pin有应严格按照reference schematic.所有IC电源脚应当有0.01uf的退藕电容,尽可能的离管脚近,而且必须要经过孔到地和电源层6.预留屏蔽罩空间给RF电路和基带部分,屏蔽罩应当连续的在板子上连接,而且应每隔100mil(最小)过孔到地层7.RF部分电路与数字部分应在板子上分开8.RF的地应直接的接到地层,用专门的过孔和和最短的线9.TCXO晶振和晶振相关电路应与高slew-rate数字信号严格的隔离10.开发板要加适当的测试点11.使用相同的器件,针对开发过程中的版本12.使RTC部分同数字,RF电路部分隔离,RTC电路要尽可能放在地层之上走线RF产品设计过程中降低信号耦合的PCB布线技巧新一轮蓝牙设备、无绳电话和蜂窝电话需求高潮正促使中国电子工程师越来越关注RF电路设计技巧。
RF电路板的设计是最令设计工程师感到头疼的部分,如想一次获得成功,仔细规划和注重细节是必须加以高度重视的两大关键设计规则。
射频(RF)电路板设计由于在理论上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因此常被形容为一种“黑色艺术”,但这个观点只有部分正确,RF电路板设计也有许多可以遵循的准则和不应该被忽视的法则。
不过,在实际设计时,真正实用的技巧是当这些准则和法则因各种设计约束而无法准确地实施时如何对它们进行折衷处理。
当然,有许多重要的RF设计课题值得讨论,包括阻抗和阻抗匹配、绝缘层材料和层叠板以及波长和驻波,不过,本文将集中探讨与RF 电路板分区设计有关的各种问题。
今天的蜂窝电话设计以各种方式将所有的东西集成在一起,这对RF 电路板设计来说很不利。
现在业界竞争非常激烈,人人都在找办法用最小的尺寸和最小的成本集成最多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PCB LAYOUT目的:A. 是为PCB设计者提供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B. 提高PCB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提高PCB·的可生产性、可测试、可维护性手机PCB设计最大的特点:集成度高,集成了ABB,DBB,JPEG和PMU给Layout 带来:“217Hz”noise 问题;电源,数字和模拟部分的相互干扰问题;更复杂的EMI/EMC问题;第一节:设计任务受理A PCB设计申请流程当硬件项目人员需要进行PCB设计时,须在《PCB设计投板申请表》中提出投板申请,并经其项目经理和计划处批准后,流程状态到达指定的PCB设计部门审批,此时硬件项目人员须准备好以下资料:●经过评审的,完全正确的原理图,包括纸面文件和电子件;●带有MRPII元件编码的正式的BOM;●PCB结构图,应标明外形尺寸、安装孔大小及定位尺寸、接插件定位尺寸、禁止布线区等相关尺寸;●对于新器件,即无MRPII编码的器件,需要提供封装资料;●以上资料经指定的PCB设计部门审批合格并指定PCB设计者后方可开始PCB设计。
B. 理解设计要求并制定设计计划●仔细审读原理图,理解电路的工作条件。
如模拟电路的工作频率,数字电路的工作速度等与布线要求相关的要素。
理解电路的基本功能、在系统中的作用等相关问题。
●在与原理图设计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确认板上的关键网络,如电源、时钟、高速总线等,了解其布线要求。
理解板上的高速器件及其布线要求。
●根据《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的要求,对原理图进行规范性审查。
●对于原理图中不符合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的地方,要明确指出,并积极协助原理图设计者进行修改。
●在与原理图设计者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单板的PCB设计计划,填写设计记录表,计划要包含设计过程中原理图输入、布局完成、布线完成、信号完整性分析、光绘完成等关键检查点的时间要求。
设计计划应由PCB设计者和原理图设计者双方签字认可。
●必要时,设计计划应征得上级主管的批准。
第二节:设计过程A. 创建网络表●网络表是原理图与PCB的接口文件,PCB设计人员应根据所用的原理图和PCB设计工具的特性,选用正确的网络表格式,创建符合要求的网络表。
●创建网络表的过程中,应根据原理图设计工具的特性,积极协助原理图设计者排除错误。
保证网络表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确定器件的封装(PCB FOOTPRINT).●创建PCB板根据单板结构图或对应的标准板框, 创建PCB设计文件;注意正确选定单板坐标原点的位置,原点的设置原则:1.单板左边和下边的延长线交汇点。
2.单板左下角的第一个焊盘。
板框四周倒圆角,倒角半径5mm。
特殊情况参考结构设计要求。
B. 布局●根据结构图设置板框尺寸,按结构要素布置安装孔、接插件等需要定位的器件,并给这些器件赋予不可移动属性。
按工艺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尺寸标注。
●根据结构图和生产加工时所须的夹持边设置印制板的禁止布线区、禁止布局区域。
根据某些元件的特殊要求,设置禁止布线区。
●综合考虑PCB性能和加工的效率选择加工流程。
加工工艺的优选顺序为:元件面单面贴装——元件面贴、插混装(元件面插装焊接面贴装一次波峰成型)——双面贴装——元件面贴插混装、焊接面贴装。
但对手机小而薄的特点,手机单板的组装形式通常为双面全SMD。
●布局操作的基本原则1.遵照“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的布置原则,即重要的单元电路、核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2.布局中应参考原理框图,根据单板的主信号流向规律安排主要元器件.3.布局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总的连线尽可能短,关键信号线最短;高电压、大电流信号与小电流,低电压的弱信号完全分开;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分开;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分开;高频元器件的间隔要充分.4.相同结构电路部分,尽可能采用“对称式”标准布局;5.按照均匀分布、重心平衡、版面美观的标准优化布局;6.器件布局栅格的设置,一般IC器件布局时,栅格应为50--100 mil,小型表面安装器件,如表面贴装元件布局时,栅格设置应不少于25mil。
7.如有特殊布局要求,应双方沟通后确定。
8.同类型插装元器件在X或Y方向上应朝一个方向放置。
同一种类型的有极性分立元件也要力争在X或Y方向上保持一致,便于生产和检验。
9.发热元件要一般应均匀分布,以利于单板和整机的散热,除温度检测元件以外的温度敏感器件应远离发热量大的元器件。
10.元器件的排列要便于调试和维修,亦即小元件周围不能放置大元件、需调试的元、器件周围要有足够的空间。
11.需用波峰焊工艺生产的单板,其紧固件安装孔和定位孔都应为非金属化孔。
当安装孔需要接地时, 应采用分布接地小孔的方式与地平面连接。
焊接面的贴装元件采用波峰焊接生产工艺时,阻、容件轴向要与波峰焊传送方向垂直,阻排及SOP (PIN间距大于等于1.27mm)元器件轴向与传送方向平行;PIN间距小于1.27mm(50mil)的IC、SOJ、PLCC、QFP等有源元件避免用波峰焊焊接。
对于手机板元器件的间距建议按照以下原则设计(其中间隙指不同元器件最小间隙含焊盘间的间隙或元件体间隙)。
a) PLCC、QFP、SOP各自之间和相互之间间隙≥0.5mm(20 mil)。
b) PLCC、QFP、SOP与Chip 、SOT之间间隙≥0.3mm(12 mil)。
c) Chip、SOT各自之间和相互之间的间隙≥0.3mm(12 mil)。
d) BGA外形与其他元器件的间隙≥0.45mm(17.7 mil)。
如果考虑要Underfill,BGA外形(至少是一边)与其他元器件的间隙≥0.7mm(28 mil)。
0.7mm的间隙作为点胶边. 如果有位置相邻的多个BGA元件, 则点胶边的位置应一致。
e) PLCC表面贴转接插座与其他元器件的间隙≥0.5mm(20 mil)。
f) 表面贴片连接器与连接器之间的间隙≥0.5mm(20 mil)。
g) 元件到金边距离应该在0. 5mm(20mil)以上。
h) 元件到拼板分离边需大于1mm(40mil)以上。
(特殊元件除外,如耳机,底部连接器等)i) 后备电池如需手工焊接,其引脚周围应留出可以用电烙铁手工焊接的空间,一般引脚一侧应至少留出2mm的空白区域,同时旁边不能有较高的元器件,见图。
12.IC去偶电容的布局要尽量靠近IC的电源管脚,并使之与电源和地之间形成的回路最短。
13.元件布局时,应适当考虑使用同一种电源的器件尽量放在一起, 以便于将来的电源分隔。
14.用于阻抗匹配目的阻容器件的布局,要根据其属性合理布置。
15.串联匹配电阻的布局要靠近该信号的驱动端,距离一般不超过500mil。
16.匹配电阻、电容的布局一定要分清信号的源端与终端,对于多负载的终端匹配一定要在信号的最远端匹配。
17.布局完成后打印出装配图供原理图设计者检查器件封装的正确性,并且确认单板、主板和接插件的信号对应关系,经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布线。
手机PCB设计布局原则:●器件集中/隔离原则●保持不同部分信号的回路的通畅和相对独立●器件布局与信号走向考虑以电路板及器件外形轮廓为设计出发点,有如下两种自然的信号走向:a. 从天线开始,经由接收机到基带器件,此为接收通路;b. 从基带器件开始,经由发射机再到天线,此为发射通路。
根据这两种自然的信号流向来确定初始的器件布局,可以粗略地将主要的RF器件沿着代表着RX和TX的两条信号走向线摆放,以便之后的布线更清楚直接。
各大主要器件之间要留有足够的空间来摆放周边辅助之用的小器件(诸如电阻、电容、电感、二三极管等)及相关走线之用。
如果板上增加了周边器件或者出于保护最高优先级的走线考虑,可能需要对主要器件的摆放作一些轻微的挪动,要不断调整器件位置、方向及RF连接位置以避免RF走线的交叉。
如果交叉走线确实无法避免,最好是让它们90度垂直交叉,并且这些射频走线一定要用微带线或者带状线。
在增加走线细节的同时,要持续地微调器件布局,直到获得一种比较合适的布局安排,所有的元件都在指定的空间内,关键信号线有个很好的安排,敏感线路与其它可能的干扰源或者干扰线路有足够大的隔离等等。
图1.1是MTK的一个参考布局安排。
1 RF:●RF部分的器件摆放请参考提供的参考设计。
尤其注意滤波器、开关、隔离器等器件的位置。
将收发电路功能块电路分开,并采用屏蔽盖屏蔽。
●布局保证RF走线尽量短,而且不要有交叉;大功率线(PA输出和从开关到天线的连线)优先级更高;●RF 电路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并采用屏蔽结构,减小对外辐射和加强抗干扰能力,在手机里,用以加强隔离保护的屏蔽区域通常包括Rx, Tx, 及基带 (包含数字IC,电源管理IC)等部分。
屏蔽框的焊接走线要求在PCB板外层上,沿着屏蔽框的轮廓走,线宽大约是框壁厚的数倍,并且要有足够多的接地孔直接接到主地。
另外,屏蔽框焊接走线要与被屏蔽区域内的器件及走线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FEM要和天线端、PA靠近,保证比较小的插入损耗●13MHz TCXO 远离天线口和接收前端匹配电路。
●滤波电路要紧靠需滤波的IC引脚2 BBflash(MCP)同BB,以及其他总线设备的相对位置尽量按推荐的,保证BB到flash(MCP)的走线最顺畅;●晶振必须放在离芯片最近的地方,但不要放在靠近板边的地方,包括13M(26M)、32.768K。
●基带处理芯片及外部MEMORY尽量靠近,并采用屏蔽盖屏蔽。
屏蔽盖的焊接线的宽度视屏蔽盖厚度而定,但至少0.8mm,元器件距离屏蔽盖的焊接线距离至少0.3mm,同时要考虑器件的高度是否超出屏蔽盖。
3 电源(VBAT、LDO)●电源VBAT和LDO输出线上的电容尽量靠近相应的管腿;●芯片电源的滤波电容必须放在芯片PIN 旁边,比如A VDDVBO 、A VDDVB、A VDDBB、AVDDAUX、A VDD36、VBAT、VDD、VDDIO、VMEM、DVDD3V、V28、VDDNF、VLCD等等。
4 EMI/ESD●BB 周围器件(特别是模拟部分)要严格按照参考设计●FPC的EMI器件尽量靠近connector;●ESD器件要就近摆放●元器件与元器件外框边缘的距离大于0.25mm,一般最少为0.3mm,元器件距板边的距离至少0.3mm以上,结构定位器件除外●升压电路,音频电路、FPC远离天线,充电电路远离RF、Audio以及其它敏感电路。
●AUDIO部分滤波电路的输入输出级应该相互隔离,不能有耦合C. 设置布线约束条件1. 报告设计参数布局基本确定后,应用PCB设计工具的统计功能,报告网络数量,网络密度,平均管脚密度等基本参数,以便确定所需要的信号布线层数。
信号层数的确定可参考以下经验数据注:PIN密度的定义为:板面积(平方英寸)/(板上管脚总数/14)布线层数的具体确定还要考虑单板的可靠性要求,信号的工作速度,制造成本和交货期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