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古诗文的知识梳理必修5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1、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2、唐诗:①“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腾王阁序》脍炙人口。
②“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王维字摩诘,一位大诗人,着名“画家和音乐家”;人们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
孟浩然是王维密友,名篇有《过故人庄》。
③“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高适《燕歌行》、岑(cén)参(shēn)《白雪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浙》、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名篇。
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民诗人白居易。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静夜诗》《赠汪伦》等、着《李太白集》。
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双称白香山,白太傅、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名作《长恨歌》《琵琶行》。
⑤“小李杜”:李商隐,杜牧,着有《樊川文集》。
⑥“诗中三李”为李白,李商隐,李贺。
3、文言虚词:而。
(1)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2)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3)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4)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4、童生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
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
应考者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
合格后取得“秀才”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备注】进身:指被录用或提升。
5、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
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必修五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必修五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必修五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必修五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内容学好语文文言文第一、学好每一篇课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0 文学常识:诗歌常识梳理

文学常识:诗歌常识梳理(一)诗歌的特点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③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二)诗歌的分类1.诗歌按时代可分为古典诗歌(旧体诗)和现代诗歌(自由诗)两大部分。
2.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⑴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
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⑵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⑶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⑷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三)中国古代诗歌流派和文学运动1.山水田园诗派。
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
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
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
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3.豪放派。
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人教高中语文 必修五文言知识总结(全)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二)倒装句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①将有事于西畴②农人告余以春及③问征夫以前路2.宾语前置①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③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④皆口腹自役(宾语前置句,代词“自”作宾语前置)(三)被动句①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②遂见用于小邑(见,被)(四)省略句①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省介词“于”)②稚子候(于)门(省介词“于”)③(余)脱然有怀,(余)求之靡途(省主语“余”)④于是(余)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省主语“余”)⑤(余)或命巾车,(余)或棹孤舟(省主语“余”)(五)固定句式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又……又……)例:载饥载渴载歌载舞《滕王阁序》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宇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1、《扬州慢》的作者是南宋词人姜。
陆游的代表诗作有《示儿》《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钗头凤》。
2、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3、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4、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5、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6、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7、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8、文言实词一词多义(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声名)(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9、锦衣纨绔:锦衣,鲜艳华美的衣服;纨绔,古时富贵人家子弟所穿的细绢裤。
指达官贵人的后代。
饫甘餍肥:饫:饱食;餍:吃饱。
饱食肥美的食品。
形容生活优裕、奢侈。
蓬牖茅椽:牖,窗子。
椽,架设屋瓦的木条。
蓬牖茅椽比喻屋舍简陋。
绳床瓦灶:以绳为床,以瓦为灶。
形容环境简陋,生活贫困。
沽名钓誉: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谋取名誉。
钟灵毓秀:指聚集天地灵气的美好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毓:养育)。
钟鸣鼎食:敲着钟,列鼎而食,旧时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1、《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文选》。
2、五是巧记。
舍众取寡,以少推多。
如“埋”只在“埋怨”中读mán,其余都读mái。
记住一个“埋怨”,就记住“埋”在各种语境中的读音了。
3、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4、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给)7.而: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8.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9.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5、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7、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
接近,据为己有(形作动);登记,造名册(名作动)8、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凭眼,凭耳(名作状)9、检校:代理官职。
秘书级。
10、一词多义。
尽:(1)、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全,都。
(2)、潦水尽而寒潭清尽:没,干。
(3)、则智者尽其谋尽:全部用出。
(4)、聊乘化以归尽尽:完,尽头。
11、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整理.1、《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文选》。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3、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4、词类活用动词作名词:1、君亦无所害(害处)。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5、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6、《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7、文言虚词:则。
(1)连词,就。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
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8、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依据表达方式B找寻明暗线索C依据时空顺序D依据逻辑顺序9、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10、余能可贾: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11、古今异义:1、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4、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12、文言虚词:而。
(1)连词,表修饰。
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
而控于地而已矣。
13、益奇之。
以……为奇14、特殊词义:(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15、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16、州同:州之佐官。
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归纳总结

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归纳总结1《归去来兮辞》1.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
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2.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仙境。
2《滕王阁序》1.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
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
一说,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青草湖、丹阳湖,南昌在五湖之间。
2.下榻:在某地住宿。
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
典故:豫章太守XXX来不接待宾客,专为XXX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XXX来访才放下。
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
3.XXX:指大家世族。
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XXX: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5.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6.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
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7.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8.投笔:投笔从军。
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3《逍遥游》1.晦:农历每月最后一日;朔:农历每月的第一日。
2.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4《陈情表》1.表:古代臣下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2.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3.XXX: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XXX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XXX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4.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
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5.郎中:XXX的属官。
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
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战国始有,秦汉治置。
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6.洗马:又叫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7.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必修五《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归去来兮辞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二、古今异义百里1.彭泽去家..古义:距离家乡。
今义:到家里去。
2.尝从人事..古义:做官。
今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事理人情。
未静3.于时风波..古义: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4.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不吝惜。
于西畴5.将有事..古义:农事。
今义:指有事情。
以寻壑6.既窈窕..古义:深远曲折的样子。
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7.幼稚..盈室 古义:小孩。
今义: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三、一词多义1.将⎩⎪⎨⎪⎧①田园将.芜胡不归 将要②出郭相扶将. 扶持③将.子无怒 请④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率领⑤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将领2.行⎩⎪⎪⎨⎪⎪⎧①感吾生之行.休 将要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行走③余嘉其能行.古道 遵行,实行④为君翻作《琵琶行.》 古诗的一种体裁⑤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行辈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运行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行为3.策⎩⎪⎨⎪⎧①策.扶老以流憩 拄②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③策.勋十二转 登记,记录④执策.而临之 马鞭4.质⎩⎪⎪⎨⎪⎪⎧①质.性自然 本性②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③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资质,禀性④黑质.而白章 质地,底子⑤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 询问5.非⎩⎪⎨⎪⎧①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不正确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没有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副词,不是④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责备,批评6.之⎩⎪⎪⎨⎪⎪⎧①悦亲戚之.情话 结构助词,的②感吾生之.行休 用在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的独立性③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代词,这些④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⑤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7.以⎩⎪⎪⎨⎪⎪⎧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介词,让②舟遥遥以.轻飏 连词,表修饰③眄庭柯以.怡颜 连词,表目的,来④木欣欣以.向荣 连词,表修饰⑤王语暴以.好乐 介词,把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介词,因为8.而⎩⎪⎨⎪⎧①觉今是而.昨非 连词,表并列②门虽设而.常关 连词,表转折③时矫首而.遐观 连词,表修饰④鸟倦飞而.知还 连词,表承接四、重要实词1.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凭借2.会.有四方之事恰逢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4.三径就.荒接近5.知来者之可追.补救6.聊.乘化以归尽姑且7.审.容膝之易安明白,知道8.悟已往之不谏.挽回9.饥冻虽切.急迫10.恨.晨光之熹微遗憾11.幼稚盈.室满12.犹望一稔.庄稼成熟举;远望13.时矫.首而遐观..14.景翳翳以将入阴暗的样子..15.曷不委.心任去留随从、顺从16.或植.杖而耘耔立,扶着五、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翻译。
1.策.扶老以流憩名词作动词,拄2.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名词作动词,用桨划船3.园日.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每天4.时.矫首而遐观名词作状语,不时5.生生.所资动词作名词,生活6.携幼.入室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儿童7.倚南窗以寄傲.形容词作名词,傲然自得的心情8.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作动词,羡慕9.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10.悦.亲戚之情话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喜悦11.乐.琴书以消忧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六、文言句式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皆口腹自役。
(判断句)译文:都是为了谋生而役使自己。
2.农人告余以春及。
(状语后置句)译文:农夫们告诉我春天来到了。
3.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译文: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呢。
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译文: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5.遂见用于小邑。
(被动句)译文:于是我就被委派到小县做官。
6.既自以心为形役。
(被动句)译文:既然让心志被形体役使。
7.稚子候门。
(省略句)译文:小儿早就等候(在)家门口。
8.寓形宇内复几时?(省略句)译文: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9.问征夫以前路。
(状语后置句)译文:向行人问前面的路程。
七、名句填空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3.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5.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6.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8.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八、课内文化常识1.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谥号“靖节”。
晋代田园诗人。
2.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
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
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
在汉代,人们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实际上二者仍是不同的两种文体。
3.仲秋:古人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表示,“孟”是第一,“仲”是第二。
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民间称为中秋。
4.三径:西汉末,衮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
后来,“三径”便成为隐士住处的代称。
滕王阁序一、通假字云销雨霁,采彻区明“销”通“消”,消散二、古今异义1.千里逢迎..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之词宗2.腾蛟起凤,孟学士..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3.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古义:谦称,后生,晚辈。
今义:儿童。
4.序属三秋..古义:秋季的第三个月。
今义:三年。
5.俨骖于上路.. 古义:高高的道路。
今义:①走上路程,动身;②上轨道。
6.阮籍猖狂..古义:狂放、不拘礼法。
今义:狂妄而放肆(含贬义)。
三、一词多义1.故⎩⎪⎪⎨⎪⎪⎧①豫章故.郡 旧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③既克,公问其故. 原因,缘故④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⑤广故.数言欲亡 故意⑥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仍然⑦暮去朝来颜色故.容颜衰老2.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全,都②潦水尽.而寒潭清 没,干涸③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完,吃完④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尽头⑤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穷尽3.穷⎩⎪⎪⎪⎨⎪⎪⎪⎧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不得志、处境 艰难②岂效穷.途之哭 走投无路③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尽,走到…… 尽头④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处境艰难,走投 无路⑤庞涓自知智穷.兵败 竭,尽4.临⎩⎪⎨⎪⎧①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光临,来临②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到某地③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从高处往下探望④临.表涕零 面对5.即⎩⎪⎨⎪⎧①即.冈峦之体势 依附②胡天八月即.飞雪 就③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就6.胜⎩⎪⎨⎪⎧ ①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才华出众②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盛大的,美好的③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景色优美的④刑人如恐不胜. 尽⑤不胜.其烦 承受,承担7.且⎩⎪⎨⎪⎧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反而,却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将近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暂且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将要⑤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尚且四、重要实词1.识盈虚之有数. 定数 2.气凌.彭泽之樽 超过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时序(春夏秋冬) 4.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有蹉跎,有坎坷 5.纤歌凝而白去遏.阻止6.北海虽赊.远7.云销雨霁.雨过天晴8.逸兴遄.飞迅速9.他日趋.庭快走10.家君作宰.县令尽而寒潭清蓄积的雨水11.潦水..12.披.绣闼,俯雕甍打开,分开13.彩彻区.明天空14.遥襟甫.畅刚,顿时五、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翻译。
名词作动词,变成废墟1.兰亭已矣,梓泽丘墟..2.目.吴会于云间名词作动词,用眼看3.上.出重霄……下.临无地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4.襟.三江而带.五湖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5.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用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6.四美.具,二难.并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人7.宾主尽东南之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才8.窜.梁鸿于海曲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逃窜9.徐孺下.陈蕃之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放下来10.屈.贾谊于长沙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委屈11.腾.蛟起.凤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腾飞;使……起舞六、文言句式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判断句)译文:汉代的豫章故郡,是现在的洪都新府。
2.宾主尽东南之美。
(判断句)译文:(赴宴的)客人和主人都是东南一带的俊杰。
3.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判断句)译文: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般灿烂夺目啊,那是孟学士文章的辞采。
4.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判断句)译文:我王勃不过是一个地位低下的人,一个无足轻重的书生。
5.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判断句)译文:在座者如水上浮萍相遇,都是身在异乡之客。
6.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被动句)译文:怀念朝廷而又不能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够出去侍奉君王呢?7.爽籁发而清风声,纤歌凝而白云遏。
(被动句)译文:宴会上排箫声响起好像清风徐徐拂来,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白云被遏止而不能飞动。
8.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宾语前置句)译文:没有遇到杨意那样引荐的人,就只有抚摸着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叹息。
9.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宾语前置句)译文:年幼的我知道什么,却有幸亲自参加了这场盛大的宴会。
10.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状语后置句)译文:远望夕阳映照下的长安,遥看在云间的吴会。
11.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状语后置句)译文:在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
12.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定语后置句)译文:享有崇高名望的都督阎公,远道来到洪州。
1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省略句)译文:渔船上的人(在)夜晚起歌,歌声响遍鄱阳湖畔。
七、名句填空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4.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5.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7.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8.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9.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