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13个关键问答
宝宝乳糖不耐受原因

宝宝乳糖不耐受原因
宝宝常见问题比较多,在对宝宝问题解决上,要先对宝宝问题进行认识,有很多家长都是随意的给宝宝选择药物治疗,这样对宝宝身体会有损害,尤其是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家长更是不能随意选择治疗方式,对宝宝乳糖不耐受是怎么回事呢,它也是有一些原因存在的,下面就详细介绍下。
宝宝乳糖不耐受原因:
新生儿从出生开始就以乳类为唯一食物,等到宝宝长到一定月龄,就要开始添加辅食,随着年龄增大,再加上我们传统的膳食中并不以奶制品为主食,宝宝摄入奶制品的量会渐渐减少,在这个减少过程中,就会有宝宝表现出乳糖不耐受。
当宝宝出现乳糖不耐症时,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腹泻。
通常在吃下含乳糖的食物30分钟到2个钟头之间产生,会有小肠痉挛的现象,下腹部感到腹痛、腹胀、腹鸣以及水泻。
也因为肠道受到刺激而造成蠕动过快,相对食物通过肠道的速度也加快,最后
会造成体内水、电解质以及营养素快速、大量流失,长此下去,会造成宝宝免疫力下降。
乳糖不耐症饮食:少量多次引用
每一个乳糖不耐受的宝宝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有不同,有的孩子喝一杯奶出现腹胀、腹泻,有的孩子喝半杯奶会出现反应。
这表明,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对奶制品是可以耐受的,所以不妨尝试着把1杯奶分成2次喂,或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也可以化解乳糖不耐受的情况,或者使孩子不发生乳糖不耐症的症状。
在对宝宝乳糖不耐受原因认识后,缓解宝宝乳糖不耐受的时候,都是要根据原因进行,不过对宝宝乳糖不耐受治疗过程中,对宝宝身体也是要进行全面注意,宝宝身体出现其他问题,需要及时的进行身体检查,使得可以了解具体情况。
婴幼儿乳糖不耐受之望闻切..

乳糖促进婴幼儿对钙质的吸收
在结肠中,
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可提高钙的吸收
含乳糖的婴儿配方,
对钙的吸收要高于无乳糖配方10.3%
乳糖能帮助改善婴幼儿肠道菌群
乳糖能促进有益细菌生长,抑制致病菌繁殖
含乳糖配方喂养后双歧杆菌和乳酸菌(P<0.01)显著增加 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P<0.05)减少
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18例CMPA患儿,采用无乳糖深度水解配方喂养2个月后,用相同含乳糖配方喂养两月,用荧 光原位杂交法对肠道菌群进行分析,探究乳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和牛奶过敏的婴儿的代谢产物组成的影响
15
2. Mahdi Amiri. Characterization of Mucosal Disaccharidases from Human Intestine. J Nutrients 2017, 9, 1106
3. Gut 2003;52:617–619
早产儿乳糖不耐受与喂养不耐受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2
乳糖促进婴幼儿钙质吸收
• 乳糖及其代谢产物乳酸等使肠道内的pH值降低, 提高钙盐的溶解性, 同时可促进 胃肠蠕动, 促进钙的运输, 使钙的吸收率提高6。
• Abrams等研究发现,含乳糖的婴儿配方对钙的吸收要高于无乳 糖配方10.3%7
乳糖促进婴幼儿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
乳糖水解生成的半乳糖是脑及神经组织糖脂质的成分,是大脑、神经发育的重要原料3。 Ziegler4等发现乳汁中的乳糖含量与不同物种大脑的发育程度有关:人、马和象的乳汁
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受症
酸
• 大便酸臭 • 口气酸臭 • 吐奶酸臭 • 吐奶里有奶瓣
气
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五大原因乳糖是奶类含有的一种糖类,在小肠中必须经乳糖酶的水解变为两个单糖,即葡萄糖和乳糖后才能被吸收。
乳糖酶缺乏的人,在食入奶或奶制品后,奶中乳糖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而滞留在肠腔内,使肠内容物渗透压增高、体积增加,肠排空加快,使乳糖很快排到大肠并在大肠吸收水分,受细菌的作用发酵产气,轻者症状不明显,较重者可出现腹胀、肠鸣、排气、腹痛、腹泻等症状。
医生们称之为乳糖不耐受症。
具体来说有以下五大原因。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指自出生时机体乳糖酶活性即低下或缺乏,是机体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所致,这一类型很少见2、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又称成人型乳糖酶缺乏,是由于人类世代饮食习惯导致基因改变,发病率与年龄和种族有关,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3、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小肠上皮损伤而导致的暂时性乳糖酶活性低下,常见病因如感染性腹泻,机体疾病康复可后恢复正常4、对于小儿来说,秋季多发性腹泻、细菌性腹泻会引起肠胃功能的暂时低下,乳糖酶分泌减少或活性降低,持续饮奶会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5、大剂量服务头胞类、内酰胺类抗菌素后也会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症」是一种「正染色体之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nance)的缺陷」(Suarez,1973),是因为主宰分解乳糖之酵素β-Galactosidase缺乏所引起。
负责制造β-Galactosidase的基因乃位於人类之第二对染色体上,简单的说就是因为负责制造乳糖分解酵素这个基因不健全,使得乳糖不耐症患者小肠之绒毛细胞无法制造β-Galactosidase,因而产生「失去乳糖酶活性(Lactose Nonpersistence)」现象,无法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与半乳糖,以供人体力用。
对於乳糖不耐症之基因疗法,费城Thomas Jefferson大学中枢神经系统基因治疗中心之Matthew等(1998)曾加以研究。
其将β-Galactosidase基因植入病毒之基因中,再将病毒送入大白鼠之肠道中,结果发现有20%之肠绒毛细胞开始制造β-Galactosidase。
“恼人”的小儿乳糖不耐受

“恼人”的小儿乳糖不耐受很多宝爸宝妈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宝宝除了拉肚子,无其他任何临床症状,吃了益生菌、蒙脱石散,一周后还是不见好转。
带孩子去医院化验大便,没有检测出致病微生物。
这时候医生就会告诉你:孩子这种情况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引起的。
那么,宝爸宝妈应该如何判断自己家的宝宝是不是乳糖不耐受呢?乳糖是哺乳动物的乳汁中特有的一种双糖,母乳和奶制品都含有乳糖。
正常人的小肠中有可以分解乳糖的乳糖酶,而乳糖不耐受者体内乳糖酶分泌得很少甚至缺乏。
当这些人吃了含有乳糖的食物后,身体无法消化乳糖,就会出现水便分离、蛋花便、泡沫便、大便含奶瓣、口腔酸臭、吐奶、厌奶、腹胀、屁多等症状。
乳糖不耐受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性乳糖不耐受。
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由乳糖酶先天性缺乏或活性不足引起。
由于乳糖酶缺乏的量和活性程度不同,腹泻的症状也轻重不一。
另一种是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多发生在肠道细菌或病毒感染后,小肠绒毛受到损伤,产生的乳糖酶就会减少或缺乏,所以就会出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等到小肠绒毛修复好之后,小肠就可以分泌足量的乳糖酶,这个时候腹泻才会停止,一般需要半个月到2 个月。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呼气测试、粪便酸性测试等来检测患儿是否有乳糖不耐受。
此外,临床上多以去乳糖或添加乳糖酶等方法,观察症状是否好转来考虑或排除此病。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对怀疑有乳糖不耐受的孩子,给予诊断性治疗1~2 周:母乳喂养的孩子,可以在每次喂母乳前5~15 分钟添加乳糖酶;奶粉喂养的孩子,可以换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喂养。
如果1~2 周后,腹泻、放屁、吐奶等症状得到改善或者消失,基本可以判定宝宝是乳糖不耐受了。
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可以采用无乳糖配方奶粉进行喂养。
普通配方奶粉通常可直接转为无乳糖配方奶粉。
对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在原发病得到治疗后,可以将无乳糖配方奶粉逐步转为普通配方奶粉。
由于小肠黏膜修复需要半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所以建议待患儿大便完全正常后2~4 周,再逐渐转为普通配方奶粉,可按勺转奶:第1~3 天,将1 勺无乳糖配方奶粉换成普通配方奶粉;观察没有不适的情况下,第4~6 天,将2 勺无乳糖配方奶粉换成普通配方奶粉;观察没有不适的情况下,继续逐步添加普通配方奶粉,直至完全转为普通配方奶粉。
乳糖不耐受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 1. 避免摄入含乳糖的食品: 02 2. 以替代品代替乳糖:将
选择无乳糖或低乳糖的乳
无乳糖或低乳糖牛奶与蜂
制品,如酸奶、奶酪和低
蜜、枫糖浆或其他甜味剂
乳糖牛奶。
混合,以降低乳糖摄入。
03 3. 适量摄入乳制品:适量 摄入乳制品,以满足身体 所需的蛋白质和钙质。
04 4. 了解个人情况:了解自 己的乳糖不耐受程度,避 免在敏感时段摄入乳糖。
乳糖不耐受的原 因及解决方法
202X
目录
01.
乳糖不耐受的定义
03.
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02.
乳糖不耐受的原因
04. 乳糖不耐受的诊断方法
05. 乳糖不耐受的解决方法
06. 结论
01
乳糖不耐受的定义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 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 点。
1. 乳糖不耐受的概念
重要提示:在使用乳糖酶补充剂前,请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确保补充剂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
4. 避免摄入含乳糖食物
01
1. 选择无乳糖或 低乳糖牛奶:选 择无乳糖或低乳 糖牛奶,如低乳 糖牛奶、酸奶或 奶酪等,可以降 低乳糖摄入量。
02
03
2. 避免乳糖含 量高的奶制品: 如冰淇淋、奶昔、 芝士等。
3. 避免使用含乳 糖的婴儿配方奶 粉:有乳糖不耐 受的宝宝可以选 择低乳糖或无乳 糖配方奶粉。
可尝试口服乳糖酶补充剂,增 加肠道乳糖酶活性,有助于分 解乳糖,减轻乳糖不耐受症状。
4. 缓解期饮食
乳糖不耐受症状减轻后,可 逐渐尝试含乳糖食物,逐步 恢复正常饮食。
5. 其他非药物方法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饥饿 或暴饮暴食,保持良好的作息 时间,增加运动量,都有助于 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
婴儿乳糖不耐受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婴儿乳糖不耐受原因
导语:婴儿常见问题比较多,对婴儿问题解决上,要先进行了解,常见婴儿问题就是发烧、吐奶,这些情况都是很容易产生的,出现这些情况,都是有一些
婴儿常见问题比较多,对婴儿问题解决上,要先进行了解,常见婴儿问题就是发烧、吐奶,这些情况都是很容易产生的,出现这些情况,都是有一些原因,根据原因进行治疗,对婴儿身体不会有太多影响,那婴儿乳糖不耐受原因是什么呢,婴儿乳糖不耐受原因也是比较多的。
婴儿乳糖不耐受原因:
(1)早产儿会在一段时间内无法产生足够的乳糖酶,因为宝宝的乳糖酶水平一般在孕晚期的最后阶段才会升高。
(2)曾经患严重腹泻的宝宝,可能暂时无法生成足量的乳糖酶。
腹泻一至两周左右,宝宝就可能会有继发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3)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也可能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过敏都可能表现出吃完乳制品后就腹痛或腹泻的症状,但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首先,前者的问题源于消化系统,后者源于免疫系统;其次,乳糖不耐受较少发生在婴儿身上,而多见于成人;相反地,牛奶蛋白质过敏则相对更多见于儿童而少见于成人。
宝宝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如果宝宝患乳糖不耐受,可能会在喝母乳或吃其他乳制品(例如开始吃辅食后吃的奶酪或酸奶)之后30分钟至两小时之间出现腹泻、腹部痉挛、腹胀或放屁等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在1岁之前不应该喝鲜牛奶。
说来奇怪,有些乳糖不耐受的人能吃少量乳制品,另一些则每次吃。
中医对乳糖不耐受的解释

中医对乳糖不耐受的解释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人体缺乏乳糖酶这种消化酶所致。
乳糖酶是一种能够将乳糖分解成单糖的酶,而单糖是人能够吸收的营养物质。
中医认为,乳糖不耐受可能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会导致人体消化功能减弱,对乳糖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
具体来说,中医认为乳糖不耐受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 脾胃虚弱: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将食物分解成单糖,再由小肠吸收。
如果脾胃虚弱,就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导致对乳糖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
2. 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指胃和小肠的消化功能减退,导致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使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影响乳糖酶的分泌和活性。
3. 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是指生活在肠道内的细菌群落,它们对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肠道菌群失调,就会导致乳糖酶分泌不足,从而引起乳糖不耐受。
基于以上原因,中医提出以下治疗方法:1. 调理脾胃:通过中药调理脾胃,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促进对乳糖的消化吸收。
2. 促进肠道菌群平衡:通过中药或食疗方法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增加有益菌群的数量,从而增加乳糖酶的分泌和活性。
3. 合理饮食:避免过多摄入含乳制品的食物,减轻肠道负担。
同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4. 适当运动: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同时,运动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各系统的功能。
中医认为乳糖不耐受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
通过调理脾胃、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等方法,可以改善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乳糖酶热点问题

乳糖酶热点问题1、什么是乳糖不耐受?答:乳糖是哺乳动物的乳汁(人乳、牛乳、羊乳等)当中的一种糖类,属于二糖,需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这样两种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如果体内永久性或暂时性乳糖酶缺乏,乳糖无法充分分解,在肠道内聚积、发酵,就会出现:腹胀、腹泻(大便有奶瓣、泡沫)、肠鸣(肚内咕咕叫)、腹痛、打嗝、放屁乃至呕吐(吐奶)、拉绿便便、大便酸臭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乳糖不耐受”。
此外,还有更多人虽然乳糖酶缺乏,但没有上述表现,体内乳糖代谢仍然是异常的,称为乳糖吸收不良。
无论乳糖不耐受还是乳糖吸收不良,都会导致对乳品中营养物质不能有效吸收,体内营养物质流失继而影响身体发育。
2、乳糖不耐受的分类?答:原发性乳糖不耐受:出生后,只要吃母乳或者奶粉就出现腹泻、肠鸣、呕吐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不足引的发生与种族和遗传有关;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大量使用抗生素或长期的腹泻都会导致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3、怎么鉴别宝宝是否乳糖不耐受?答:宝宝拉的便便里面有奶瓣颗粒/只要吃奶就拉肚子/连续拉肚子超过5天的宝宝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
关键词:腹胀、肠鸣(肚子咕咕叫)、腹痛(间歇性/持续性)、呕吐、排气(反复打嗝放屁)、腹泻(大便呈蛋花汤样、水便分离、偶有泡沫、奶瓣、带酸臭味)4、乳糖不耐受对婴幼儿的危害是什么?答:乳糖不耐受对人体影响极大,易造成营养不良、贫血、骨质疏松等问题。
老年人还易表现为老年白内障。
其对婴幼儿和青年人影响更为严重;使婴儿胃肠失调,反复腹泻、影响宝宝对营养的正常吸收;成长发育迟缓,甚至影响智力。
5、补充乳糖酶是否是防止乳糖不耐受的最佳捷径?答:调查表明,我国婴幼儿有90%以上都受各种乳糖不耐受问题和症状的困扰;10%以上的婴幼儿母乳喂养也会出现先天性乳糖不耐受问题和症状;更有相当多的婴幼儿受原发性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困扰。
婴幼儿胃肠发育不完善,腹泻常有发生,而不管什么种类的腹泻都会导致继发性的乳糖不耐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喝奶是孩子日常饮食中的一件大事,可每天2杯奶,许多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强制之下才肯喝完。
为什么有的孩子喝鲜奶常常跟喝药一样?这还要从乳糖不耐受谈起。
乳糖不耐症在3~7岁孩子中发生率并不低,若孩子每次喝完奶后出现腹胀、腹泻、恶心等症状,要考虑孩子可能有乳糖不耐的情况。
如何应对乳糖不耐,保证每日摄奶量呢?下面的13个问题或许正是你所关心的――
no.1 3~7岁孩子,每天喝多少奶?
3~7岁的孩子每天应保证250毫升左右的奶量。
这里所说的奶,指的是纯牛奶或酸奶。
含牛乳成分的乳酸菌饮料、益生菌饮品或其他含乳饮料中只含有少量的牛奶,其中蛋白质、脂肪、铁及维生素的含量均远低于牛奶,故不应包含在每日所需奶量中。
如果家庭有吃奶酪的习惯,则可替代部分奶量。
no.2 3~7岁孩子,最适合喝什么奶?
如果孩子没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可以喝鲜牛奶、酸奶;如果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可以选择舒化奶(水解乳糖的奶)。
no.3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即乳糖不耐症。
乳糖是奶制品中的糖类,如果人体内缺少分解乳糖的乳糖酶,未被小肠吸收或分解的乳糖在小肠内被肠道细菌分解成小分子,就会引起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乳糖不耐受与基因等遗传因素有关,相比欧美人,亚洲人乳糖酶缺失比例明显较高。
一些疾病因素,如肠胃道疾病、轮状病毒感染等会造成暂时性的乳糖酶缺乏,也会出现乳糖不耐受表现。
no.4 孩子年龄越大,乳糖酶缺乏率越高吗?
是的。
几乎所有的婴幼儿都可以消化乳糖,然而乳糖不耐者的乳糖酶活性到了青年或成年之后便下降,活性的下降可能与遗传和生活习惯有关。
汉族人群长期的生活习惯导致3岁后肠道乳糖酶的活性逐年下降,孩子年龄越大,乳糖酶缺乏的概率越高。
中国营养专家对中国儿童乳糖不耐症的发生率的研究表明,3~5岁、7~8岁、11~13岁组儿童中,乳糖不耐症发生率分别为12.2%、32.2%、29%,乳糖酶缺乏发生率分别为38.5%、87.6%、87.8%。
no.5 什么是免乳糖奶粉?适合哪些孩子?
免乳糖奶粉,即去掉了乳糖成分的奶粉,是腹泻期间孩子的首选奶粉。
当孩子发生腹泻时,小肠上皮细胞受损,会导致暂时性乳糖酶缺乏,在此期间若仍坚持喝原来的普通奶,势必会加重孩子腹泻症状,而且腹泻恢复也会不理想。
所以,最好改喝免乳糖奶粉,由于减轻了肠道负担,腹泻病程也会相应缩短。
no.6 什么是低乳糖奶?
低乳糖奶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乳糖酶,模拟人体的乳糖消化过程,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更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
前面提到的舒化奶就是一种低乳糖奶。
乳糖在肠道经发酵产生的乳酸可提高食物中钙、磷、钾、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利用,这种奶保留了乳糖的成分,营养与普通奶差异不大。
no.7 有没有可能摘掉“乳糖不耐受”的帽子?
原发性的乳糖不耐症多由基因所致,一般不能恢复。
不过,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减轻乳糖不耐受的程度。
比如少量多次饮用牛奶、与其他食物(面包、饼干)一起进食,都可以减轻不适感觉。
有报道称,乳糖不耐受发病率较高的日本人,大多数人仍然可以每天喝200毫升的牛奶而没有任何不适。
这表明,采取合理方式喝奶,大多数孩子都能既保证每日牛奶摄入量,又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no.8 通过外源补充乳糖酶,可行吗?
喝牛奶时,加一片乳糖酶,就不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的反应,目前市场上已有这样的乳糖
酶制品出现。
外源性的乳糖酶可以帮助提高乳糖的消化和吸收率,相当于在消化道内用外源性的乳糖酶替代自身的乳糖酶对乳糖进行消化,也是治疗乳糖不耐受的一种方法。
no.9 羊奶比牛奶乳糖含量低?
单就动物奶类的营养价值来看,牛奶和羊奶都含有较优质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
部分商家片面夸大羊奶的优势,甚至宣称羊奶乳糖含量较牛奶低,饮用后不易产生乳糖不耐症现象。
据营养专家检测,羊奶每升含48克乳糖,牛奶每升含46克乳糖,羊奶的乳糖含量比牛奶更高,所以,饮用后更容易产生腹胀、腹泻等乳糖不耐受反应。
no.10 用水稀释牛奶就不会乳糖不耐受了?
网络上有传言称,牛奶用开水稀释后服用,被稀释后的牛奶乳糖浓度也就低了,乳糖不耐症也会得到相应缓解。
不过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主要与摄入的总乳糖量有关,所以,一次喝大量稀释牛奶,同样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情况。
no.11 早上喝奶比晚上更容易乳糖不耐受?
不是的。
不论是早上喝奶还是晚上喝奶,单纯从时间段上来看,并不影响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只是孩子早上喝奶,乳糖不耐受症状出现在白天,父母也较容易察觉;而晚饭后喝奶,多在非空腹的情况下,而且,不耐受的症状多发生在夜间,如果症状轻微,处于睡眠中的孩子很难感受到,父母也不容易察觉,所以误认为晚上喝奶更不容易发生乳糖不耐症。
no.12 奶量摄入不足,要注意补钙吗?
如果孩子由于乳糖不耐受等原因不爱喝奶,每日摄奶量不足250毫升,父母应该注意为其提供更容易消化的酸奶或乳酪等乳制品。
如有必要,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为孩子补钙,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多加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虾、牡蛎、花生等,也可以服用碳酸钙、乳酸钙等钙制剂。
no.13 乳糖不耐受与牛奶蛋白过敏如何区别?
乳糖不耐受是人体对牛奶中的乳糖消化吸收不良,与摄入的奶量有关,摄入越多,乳糖不耐受的概率越高。
牛奶蛋白过敏是人体对牛奶蛋白的异常反应,除了有腹疼、腹泻,还可伴有湿疹、哮喘和过敏性休克,与摄入牛奶的量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