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案--翻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赵红顺莫莉萍电子教案项目6教案:正反转控制6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讲课时间项目名称任务名称第周周(月日)第至节项目 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项目课时6任务一:接触器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任务课时6能力目标知识重点工作任务教课条件与环境拓展内容1.可以识读接触器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剖析其工作原理;2.能依据原理图绘制接触器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图;3.能用万用表检查和判断所接电路的正确性,会清除电路出现的电气故障。
1.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实现方法;2.电气互锁的目的和实现方法;3.接触器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达成接触器互锁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与通电试验。
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电器实训室全能变换开关与手动正反转控制电路参照资料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许翏王淑英机械工业第一版社教课心得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课程教课方案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课方案方案一、任务体现(描绘工作化任务及详细要求、教课时间安排)识读接触器互锁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工作原理,正确安装接线并进行通电试验。
二、主题解说(达成工作化任务必备知识、方法、步骤解说,技术训练演示等)1.识读电路图2.识读电路工作过程3.电路的安装接线4.电路检查和判断5.通电调试:三、能力训练(学生达成工作化任务、小组议论、教师指导)达成接触器互锁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电路检查、通电试验及简单电气故障的清除。
四、问题议论(小组代表沟通、教师发问)五、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各组达成状况、存在的问题)六、拓展内容(教师解说与本任务有关的拓展性内容)1.全能变换开关:全能变换开关的的用途、构造、电路符号;2.手动操作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与电路特色七、随堂查核(查核内容、查核方法和手段)接触器互锁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和通电调试八、课后练习(知识练习、技术训练、预复习重点)任务书2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课程教课方案。
11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案--翻

NO.11 课题名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认识计划学时:2课时一、前端分析(一)学习需求分析现代各种生产机械都广泛使用电动机来驱动。
三相异步电动机是所有电动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二)教学内容分析作为一名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气控制技术人员必须熟悉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轻松、准确的学习其它相关的内容,并正确熟练地操作使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三)学习对象分析学生有一定的直流电机和变压器的相关知识,对直流电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缺乏相应的了解,因此可能感觉三相异步电动机比较抽象,但经引导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后,学习兴趣较高。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2.认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了解各部件的作用;3.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掌握额定值的简单计算。
4.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二)能力(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观察、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会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查阅资料并获取目标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3.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情感目标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供配电课程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确定依据:根据高职学生现有的接受能力以及课程学习及今后工作的要求,当给出实物或图片时学生能指出名称和它们的基本作用。
教学难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确定依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的复杂性,所以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故为本节的难点。
难点化解:学生观看、教师讲解视频、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任务设计与实施(一)课前教学任务设计与实施1.制作导学案(1)学生在课下阅读教材149页至152页,通过阅读教材基本熟悉以下内容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了解各部件的作用;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掌握额定值的计算。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子教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电子教案第三周电机与电气控制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电机与电气控制电子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掌握电机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解决电机与电气控制电子相关的问题,掌握电气控制电子的基本原理和调试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电子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电机基础知识(1)电机的分类: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2)电机的工作原理;(3)电机的特点和应用。
2.电气控制电子(1)电气控制电子的基本原理:电路、电子元件、开关控制等;(2)电气控制电子的调试方法和技巧;(3)电气控制电子的应用领域。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台工业机器人的视频引入,激发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电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与实例分析(1)电机基础知识的讲解:介绍电机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结合实例分析不同类型电机的应用场景。
(2)电气控制电子的基本原理的讲解:介绍电路、电子元件和开关控制的基本概念,通过示意图和实际电路图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电气控制电子的理解。
(3)电气控制电子的调试方法和技巧的讲解:介绍电气控制电子的调试方法和技巧,以及常见故障的排查和处理方法。
3.实践环节(1)教师现场演示电气控制电子的调试过程,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践。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指导进行电气控制电子的调试实验。
(3)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4.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和要点,对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完成相关课后习题,并准备电机与电气控制电子相关的小组讨论报告。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电子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分析和解决电气控制电子相关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08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案

08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类;2.掌握电机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学会运用电气控制技术对电机进行控制。
二、教学内容1.电机基本原理1.1电机的定义和分类;1.2电机的工作原理;1.3电机的性能参数。
2.电机控制技术基础2.1单相电机的启动和制动;2.2三相电机的启动和制动;2.3电机的正反转控制;2.4电机转速的调节。
3.电气控制技术3.1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3.2开关电路的设计与调试;3.3控制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4电气故障排除和维护。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机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技术,使学生全面了解电机与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的电路组装和调试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3.讨论和讲解: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加深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步骤1.电机基本原理的讲解1.1通过实例引入电机的定义和分类;1.2介绍电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参数;1.3给出相关案例,加深学生对电机基本原理的理解。
2.电机控制技术基础的讲解2.1以单相电机的启动和制动为例,介绍单相电机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2以三相电机的启动和制动为例,介绍三相电机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3以电机的正反转为例,介绍电机正反转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4以电机转速的调节为例,介绍电机转速调节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电气控制技术的讲解3.1介绍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3.2以开关电路的设计和调试为例,讲解电气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3.3强调电气控制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讲解相关的安全措施;3.4介绍电气故障的排除和维护方法,提高学生的故障排除能力。
五、教学评估1.在课堂上进行随堂测试,检验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掌握程度;2.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综合性评估,考察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3.课后布置作业,通过作业评分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
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案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案课程类型:电气工程学科的专业课程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机与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应用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应用电机与电气控制的理论知识,具备设计、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电机与电气控制系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机基本原理:包括电机分类、电机的工作原理、电机转矩特性等。
2、电机控制理论:讲述电机控制的方法,如闭环控制、转速控制、电流控制等。
3、电机应用实践:介绍电机的应用场景,如直流电机在机器人、交流电机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等。
4、电气控制系统:讲述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设计原则、常见控制电路等。
5、实验与实践: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机和电气控制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了解电机与电气控制的基本理论。
2、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电机与电气控制的理论,提高实践技能。
3、项目实践:通过实际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机和电气控制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作为主教材。
2、实验设备:提供电机、变频器、控制器等实验设备,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践。
3、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如教学视频、技术文档等,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五、课堂实施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了解电机与电气控制的基本理论。
2、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电机与电气控制的理论,提高实践技能。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项目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电机和电气控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课堂测试:定期进行课堂测试,评估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理论的掌握程度。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成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答辩:在项目实践阶段,组织学生进行项目答辩,评估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综合评估: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测试成绩、实验报告和项目答辩等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提高空间。
10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案

教研室主任
审阅意见
签名:
年月日
累计
课时
20课时
活动设计2:
展示按钮图片,通过图片结合动画讲授按钮的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
活动设计3:
讨论:按钮的功能。
通过一个简单电路的动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按钮的作用。
活动设计4:
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包括位置开关、接近开关、万能转换开关、主令控制器、凸轮控制器的图片,给学生讲解它们的结构、原理、用途及其符号
任务二接触器45分钟
掌握交、直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学会选择使用交、直流接触器。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目标
1.能正确选用控制按钮、行程开关、接近开关、万能转换开关等主令电器;
2.能正确选用交、直流接触器;
1.了解主令电器的分类;
2.掌握主令电器的名称、用途、结构、原理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3.掌握交、直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型号及含义;
1.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2.通过实物的展示,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主令电器的用途、文字与图形符号;主令电器的选用;交、直流接触器的结构组成;交、直流接触器的选用;
教学难点:接近开关;交、直流接触器的选用;
难点化解:通过动画演示,利用对比的方法讲解接近开关。通过接触器的参数讲解及选用原则。
3.教学策略
通过观看动画和观察实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以降低学习难度,加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力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任务)
学生活动(任务)
备注
组织教学
(2分钟)
维持纪律、清点人数等
迅速进入上课状态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有全面的了解,并具备应用该技术进行控制和维修电气设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电机基本原理
1.1电机的分类和结构
1.2电机的工作原理
1.3电机的性能指标
2.电气控制技术
2.1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要素
2.2电气控制信号的传输与处理
2.3电气控制系统的装置与设备
3.电机控制技术
3.1电机的启动与停止控制
3.2电机速度控制技术
3.3电机转矩控制技术
4.电气设备维修与故障排除
4.1电气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4.2电气设备的故障排除方法
4.3常见电气设备故障分析与处理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机启动和停止控制、速度控制以及转矩控制的实验操作。
3.讨论研究:组织学生针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机控制技术的原理。
4.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并分析和处理故障。
四、教学评价
1.课堂小测:通过课堂小测测试学生对于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操作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电机控制技术实际应用的能力。
3.报告演讲:学生根据自主选择的课程相关主题进行报告演讲,评价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力。
五、教学资源。
《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分类;(2)掌握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3)熟悉电气控制的基本环节及其应用;(4)学会电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运用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兴趣;(2)增强学生对电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电机概述1.1 电机的基本原理1.2 电机的分类1.3 电机的作用与地位第二章: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1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2 交流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2.3 步进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第三章: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3.1 电机性能指标概述3.2 电机的运行特性3.3 电机性能测试方法第四章:电气控制基础4.1 电气控制的基本环节4.2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4.3 电气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分析第五章:电机控制系统及其应用5.1 电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5.2 电机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与诊断5.3 电机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电机的基本原理与分类;(2)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4)电气控制的基本环节及其应用;(5)电机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1)电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的计算;(2)电气控制系统的的设计与调试;(3)电机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与实验相结合;(2)案例分析;(3)小组讨论;(4)现场教学。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2)实验设备;(3)案例资料;(4)现场演示。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1)课堂提问;(2)实验报告;(3)小组讨论报告;(4)现场操作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变压器的认识与运行计划学时:2课时
一、前端分析
(一)学习需求分析
变压器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电力系统中,电力变压器起着重要的升压或降压作用;在测量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中使用的互感器,可以将大电流变为小电流,高电压变为低电压;在实验室的调压变压器,可以任意调节电压;用于电弧焊接的电焊变压器,具有陡降的输出特性;用于电子扩音电路的变压器,可进行阻抗匹配;脉冲变压器可以传送脉冲波,是机电行业人员的重要工作对象之一。
(二)教学内容分析
变压器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静止电气设备,能将一种等级的交流电,变换为同频率的另一种等级的交流电。
作为一名电气控制技术人员必须了解变压器的用途和分类,熟悉变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了解变压器铭牌的含义,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轻松、准确的学习其它相关的内容,并正确熟练地操作使用变压器。
(三)学习对象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电路基础和电磁相互作用相关知识,大部分学生对变压器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缺乏相应的了解,因此可能感觉变压器比较抽象,但经引导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后,学习兴趣较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2.了解变压器的用途和分类;
3.理解单相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4.了解变压器铭牌的含义。
(二)能力(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观察、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会分析单相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查阅资料并获取目标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供配电课程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确定依据:根据高职学生现有的接受能力以及课程学习及今后工作的要求,当给出实物
或图片时学生能指出名称和它们的基本作用。
教学难点: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确定依据:变压器的工作原理运用较多电磁相互作用知识,比较抽象,所以不太容易理解,故为本节的难点。
难点化解:学生观看、教师讲解视频、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任务设计与实施
(一)课前教学任务设计与实施
1.制作导学案
(1)学生在课下阅读教材,通过阅读教材基本熟悉以下内容
1)变压器的用途
2)变压器的分类
3)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4)变压器的铭牌与额定值
5)变压器的简单计算
6)变压器的运行
(2)学习资源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学资料包(已下发)
互联网相关搜索内容
3.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观看视频
4.掌握学习情况
学生完成基本测试,教师了解学习情况
(二)课上教学任务设计与实施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