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汇总答案
高中文学常识(选择题部分)试题及解答

高中文学常识(选择题部分)试题及解答高中文学常识(选择题部分)试题及答案1、以下对汉字构成归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依照事物的形状构成汉字的字形,构成的字是象形字。
如:鹿、网、日、月。
B.用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合起来,构成的字是形声字。
如“草、室、慈”是上形下声,“攻、额、歌”是右形左声。
C.把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关的象形符号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字是会意字。
如:休、从、比。
D.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指事性的形体或符号,构成的字是指事字。
如:刃、寸、本、下。
2、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绚丽,是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B.白居易,字乐天,自号易安居士。
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词是隋唐时期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作“曲子词”、“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D.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录年龄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紧张的典范著作。
《季氏将伐顓臾》就选自《论语》。
B.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测验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C.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豁生,晚唐著名诗人。
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D.马丁·路德·金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刺,1968年被美国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为了纪念他,美国将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日”。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1、《窦娥冤》节选自《关汉卿戏曲集》,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折一楔子。
作者: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戏曲家家,著有《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拜月亭》(写出3部),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 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2、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前者属于诗歌,后者属于戏剧。
散曲在体裁上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数。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
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阶段。
3、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
4、元杂剧剧本一般由四折一至两个楔子构成一本。
杂剧的角色分为旦、末、净三大类。
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或正旦,或正末,由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
一些次要的男女角色被称为外旦、外末、冲末等,反面的角色男的叫净或副净,女的叫搽旦。
其中“孤”对应的角色名目是官员,孛老老年男性,卜儿老年妇女,徕儿儿童。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曲词)”“ 科(舞台动作)”“ 白(人物台词)”三部分组成。
5、宫调表示声调的高低,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A调”、“B调”等。
曲牌规定字数、格律,并表达一定声情,其字面意义和曲词内容一般无关。
如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中“双调”是宫调名,“夜行船”是曲牌名,“秋思”是这首套曲的题目。
再如,【正宫】是宫调名,【端正好】是曲牌名。
元杂剧的每折必须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的套曲。
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6、一本元杂剧通常由四折构成,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另外可有一至两个楔子,作用是介绍故事情节或人物,或承上启下。
有的杂剧作家突破了一本四折的限制。
如《西厢记》为五本二十一折。
7、《窦娥冤》是由正旦主唱的,称作旦本戏。
《窦娥冤》中的角色“外”指外末,扮老年男子,“净”指花脸,公人,扮打锣者。
刽子手。
“正旦”指女主角,扮窦娥。
,“卜儿”指老年妇女,窦娥的婆婆。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

高一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答案1、《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折一楔子。
作者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戏曲家家,著有《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拜月亭》,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2、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前者属于诗歌,后者属于戏剧。
散曲在体裁上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数。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
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阶段。
3、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
4、元杂剧剧本一般由四折一至两个楔子构成一本。
杂剧的角色分为旦、末、净三大类。
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或正旦,或正末,由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曲词)科(舞台动作)”“ 白(人物台词)”三部分组成。
5、宫调表示声调的高低,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A调”、“B调”等。
曲牌规定字数、格律,并表达一定声情,其字面意义和曲词内容一般无关。
如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中“双调”是宫调名,“夜行船”是曲牌名,“秋思”是这首套曲的题目。
元杂剧的每折必须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的套曲。
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6、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蜕变》,《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该剧分别属于话剧(表现形式)、多幕剧(作品容量)、现代剧(题材所反映的时代)、悲剧(情节主题)、舞台剧(演出场合)。
7、《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
作者是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国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他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590—1600年,以写作历史剧、喜剧为主,包括10部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9部历史剧(《理查三世》等)、2部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个时期是1601—1608年,以悲剧为主,包括七部悲剧(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四部喜剧和一些14行诗;第三个时期是1609—1613年,包括3部喜剧和一部历史剧。
语文必修四复习题答案

语文必修四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课文《滕王阁序》中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是王勃在序文中所表达的情感?A. 对滕王阁的赞美B. 对历史的感慨C. 对自然的热爱D. 对未来的忧虑答案:D2. 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表达什么思想?A. 个人享乐主义B. 爱国主义C. 利他主义D. 悲观主义答案:C3. 下列哪个成语不是出自《左传》?A. 一箭双雕B. 画蛇添足C. 亡羊补牢D. 画龙点睛答案:D二、填空题1. 《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是______。
答案:夕阳下的美景2. 《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明了作者______。
答案:超脱物欲,保持内心平和3. 《左传》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映了______。
答案:民本思想三、简答题1. 简述《滕王阁序》中王勃对滕王阁的赞美。
答案:王勃在《滕王阁序》中通过对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建筑特色以及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滕王阁的极高赞美。
他用“高阁临江,飞阁流丹”等词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滕王阁的宏伟壮观。
2.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政治理想?答案: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一种以民为本的政治理想。
他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明了作为政治家应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因个人得失而动摇。
3. 《左传》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对后世有何影响?答案:《左传》中的这一思想强调了民众的重要性,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民众的福祉。
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倡导的治国理念。
四、论述题1. 论述《滕王阁序》中王勃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答案:在《滕王阁序》中,王勃通过对滕王阁的描写,引申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他认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因此人们应该珍惜当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超越。
王勃的这种思考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理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

必修四文学常识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时代)大都(今北京)人,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
与郑光祖、马致远、白朴齐名,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2.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
其中,《雷雨》标志着中国话剧的成熟。
3.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剧作家。
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他的历史剧主要分为两个四部曲。
《亨利六世》上、中、下三部和《理查三世》组成前四部曲;《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部和《亨利五世》组成后四部曲。
《亨利四世》中与亨利王子鬼混的是福斯特夫,其形象是好酒贪杯、纵情声色,善于利用拍马、吹牛、逗笑来谋取生活,是一个封建制度解体时没落的骑士阶层的典型形象。
喜剧有《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他的喜剧主要以爱情为主题,而且情节多以一见钟情作为模式。
例如《无事生非》写了少年贵族克劳迪奥和希罗一见钟情,《皆大欢喜》讲述被放逐的公爵的女儿罗塞林和受到长兄奥列夫虐待的奥兰多相爱。
悲剧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4.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景佑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他善于铺叙和白描,写景抒情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音律和谐优美。
其中《雨霖铃》《八声甘州》均负盛名。
5.苏轼,字字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 唐宋八大家 "之一,豪放词派代表人物。
散文代表作有《赤壁赋》《超然台记》《石钟山记》。
与辛弃疾合称" 苏辛 "。
书画方面,苏轼擅长行书、楷书,善作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 宋书画四大家 "。
人教版语文必修4文化常识

必修(bìxiū)41《窦娥冤》故事梗概:窦娥自幼丧母,结婚后不久,丈夫病故(bìnggù),两代孀居,婆媳两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苦。
一天,蔡婆去找赛芦医索债,赛芦医谋财害命,蔡婆被当地恶棍张驴儿所救。
’从此,张驴儿仗着自、己救了蔡婆一家人,持恩逼婚,要蔡家婆媳坐堂招婚。
蔡家婆媳不肯,张驴儿便想毒死蔡婆,好霸占美貌弱小的窦娥。
不料,他准备的毒药误被其父饮下身亡。
蔡婆为了免除灾祸,给了张驴儿十两纹银(wényín),让他买棺葬父。
张驴儿却以这十两纹银为证据,讹诈蔡婆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他买通当地县令,对蔡婆横施酷刑。
窦娥怕婆婆年老体弱,经不起折磨,只得含冤忍痛自己承担,被判处死刑。
窦娥死后,应其誓言,血溅素练,三伏时节瑞雪纷飞,楚州地面干旱三年。
六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金榜提名,考取了状元,路过山阳。
当日深夜,他正在审阅案卷,忽然见到女儿窦娥前来,求父亲代女儿伸冤昭雪。
第二天,窦天章开堂审案,终于使冤案大白。
结果,张驴儿和县令被判处死刑,赛芦医被发配充军,窦娥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
1、关汉卿:号已斋叟。
金末元初大都人。
元代戏曲家。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折一楔子。
课文节选的是楔子和前三年,此后的情节(qíngjié)是:楚州大旱三年,窦天章做了高官,到楚州巡查,窦娥的鬼魂向他伸冤。
窦天章重审案子,为窦娥平反昭雪。
2、卜儿:元杂剧中扮演(bànyǎn)老年妇人的角色。
冲末:元杂剧中的男配角。
正旦:元杂剧中的女主角。
净:元杂剧中的角色名称,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
净的次要角色叫副净。
茡老:元杂剧中扮演老年男性角色。
孤:元杂剧中扮演官员的角色名称。
外:“外末”的简称,角色名,扮演老年男子。
3、“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不须长富贵(fùguì),安乐是神仙”:这是定场诗。
杂剧(zájù)中人物上场往往(wǎngwǎng)先念四句或两句诗,叫定场诗。
人教版必修四基础知识第二单元(附答案)

高语必修四基础知识(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5、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6、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一、词的有关常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具有固定的格式。
每首词都可以配上适当的曲子,词的句子一般是长短不齐,所以又称“”、“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词的段落叫;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二、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福建崇安人。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之情。
创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传世。
三、文化常识1、教坊(中国古代舞乐机构)武则天时改为云韶府,以宦官为教坊使。
玄宗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
宋、金、元各代亦置教坊,明置教坊司,司礼部,清废。
2、三吴都会:指杭州。
词中钱塘也指杭州,当时属吴郡。
关于三吴,说法不一。
《水经注》以吴郡(今江苏苏州)、吴兴郡(今属浙江)和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为“三吴”。
这里泛指江浙一带。
3、高牙:高矗之牙旗。
牙旗,将军之旌,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
这里指高官孙何。
4、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
此处指朝廷。
5、玉堂:官署名,翰林院的代称。
6、楚天:战国时期楚国据有南方大片土地,所以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为楚天。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100题答案

参考答案1.B【解析】“出”是指京官外任,不一定是因获罪被贬谪。
2.C【解析】C项,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故C错误。
3.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D项,“六艺:六经,指礼、乐、射、御、书、数”错误,该项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书。
故选D。
4.D【解析】A项,“御史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拥有弹劾纠察之权”说法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皆有御史,为国君亲近之职,掌文书及记事。
秦设御史大夫,职副丞相,位甚尊;并以御史监郡,遂有纠察弹劾之权,盖因近臣使作耳目。
汉以后,御史职衔累有变化,职责则专司纠弹,而文书记事乃归太史掌管;B项,“秦始皇时始设太学”说法错误,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始设于汉武帝元朔五年;C项,“五经指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春秋》”说法错误,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故选D。
5.B【解析】B项,根据《荆轲刺秦王》中的“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和“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可知,“变徵”的声调悲凉,“羽”的声调激愤。
选项的解释正好相反。
故选B。
6.C【解析】C项,“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孤”说法错误,“陛下”不是帝王的谦称,而是敬称。
故选C。
7.B【解析】A项,“该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错。
“御史”是战国时的史官。
C项,“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一样”说法错误。
“二京”指长安和洛阳。
D项,“《后汉书》作者范晔,东汉人”说法错误。
范晔南朝宋。
故选B。
8.C【解析】C项,“博士和学士,在中国古代既是官名,又是学位名称”说法错误,学位名称是近现代才有这个意思的。
故选C。
9.B【解析】B项,“避司马炎讳”解说错误,避晋文帝司马昭的名讳,改称“明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汇总
1、《窦娥冤》节选自《关汉卿戏曲集》,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 折一? 楔子。
作者: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戏曲家家,着有《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拜月亭》 (写出3部),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 中国的莎士比亚? ”。
2、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前者属于诗歌,后者属于戏剧。
散曲在体裁上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数。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
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阶段。
3、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
中国四大名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桃花扇》、洪昇《长生殿》
4、元杂剧剧本一般由四? 折一至两个? 楔子构成一本。
杂剧的角色分为旦、末、净三大类。
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或正旦,或正末,由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
一些次要的男女角色被称为? 外旦、外末、冲末等,反面的角色男的叫净或副净,女的叫? 搽旦。
其中“孤”对应的角色名目是? 官员,孛老老年男性,卜儿老年妇女,徕儿儿童。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曲词)”“科(舞台动作)? ”“白(人物台词)? ”三部分组成。
5、宫调表示声调的高低,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A调”、“B调”等。
曲牌规定字数、格律,并表达一定声情,其字面意义和曲词内容一般无关。
如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中“双调”是宫调名,“夜行船”是曲牌名,“秋思”是这首套曲的题目。
再如,【正宫】是宫调名,【端正好】是曲牌名。
元杂剧的每折必须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的套曲。
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6、一本元杂剧通常由四折构成,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另外可有一至两个楔子,作用是介绍故事情节或人物,或承上启下。
有的杂剧作家突破了一本四折的限制。
如《西厢记》为五本二十一折。
7、《窦娥冤》是由正旦主唱的,称作旦本戏。
《窦娥冤》中的角色“外”指外末,扮老年男子,“净”指花脸,公人,扮打锣者。
刽子手。
“正旦”指女主角,扮窦娥。
,“卜儿”指老年妇女,窦娥的婆婆。
窦娥的三桩誓愿是血飞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
文中引用的四个典故是: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
8、《雷雨》作者:? 曹禺? ,原名?? 万家宝?? ,?? 现代? 着名剧作家。
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他的代表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蜕变》,《雷雨》创作于 20?? 世纪` 30?? 年代,写了? 周鲁? 两家?? 八? 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雷雨》分别属于? 话剧(表现形式)、多幕剧(作品容量)现代剧(题材所反映的时代)? 悲剧(情节主题、)? 舞台剧(演出场合)。
9、《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
作者? 莎士比亚,全剧以哈姆莱特和新国王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的。
塑造了一个说话直率、酷爱思索、有着忧郁与彷徨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
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
10、词产生于隋唐,盛行于宋朝? 。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 小令?? (58字以内),中调? (59~90字)长调? (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 单调? 、?? 双调? 、? 三叠? 、?? 四叠等;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和? 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
豪放派视野开阔,气概豪迈,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婉约派多为闺阁艳词,抒写离愁别绪。
11、《柳永词两首》选自? 《乐章集》? ,柳永字耆卿?? ,原名?? 三变?? 福建崇安人,北宋?? (朝代)词人。
世称“柳三变”或“柳七”。
宋仁宗景佑年间进士,官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郎中。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风绮丽缠绵。
通晓音律,多为? 教坊乐工?? 、? 歌伎?? 填写歌词,其词再在当时流传甚广,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的局面。
被称为“才子词人”、“慢词圣手”。
12、《苏轼词两首》选自《东坡乐府笺》作于?? 元丰五??? 年。
苏轼北宋? (朝代)词人,文学? 家、书画? 家。
字子瞻?? ,号? 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
诗与黄庭坚????????????????????????????????????????? 并称“苏黄”,词与? 辛弃疾? 并称“苏辛”。
散文与? 欧阳修? 并称“欧苏”,书法与?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并称“宋四家”。
与其父? 苏洵?? 、其弟苏洵?? 并称“三苏”。
开创了豪放派。
13、辛弃疾,南宋?? (朝代)词人,字幼安号稼轩,着有《稼轩词》,又名《稼轩长短句》。
他的词中多表达? 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 和??? 爱国之情? 。
他写的诗词甚多,至今留存六百多首,被誉为“词中之龙”。
其词题材广泛,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
辛词充满了誓复中原的爱国思想。
建康,今江苏南京市?? 京口,今江苏镇江。
14、《李清照词两首》当中写于早年的是《? 醉花阴》,写于晚年的是《? 声声慢》。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宋代(朝代)词人。
她的词以南渡为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词作多写离愁闲愁,词风是清丽柔媚,南渡后多写国愁家恨,词风是凄恻哀婉。
15、柳永词风绮丽缠绵,苏轼词风雄壮豪迈,辛弃疾词风慷慨苍凉,李清照词风清丽柔媚、凄恻哀婉。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柳永《望海潮》中的名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是《雨霖铃》中的名句。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赤壁怀古》中的名句。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是苏轼《定风波》中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