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汇总(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汇总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汇总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汇总1、《窦娥冤》节选自《关汉卿戏曲集》,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 折一? 楔子。

作者: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戏曲家家,着有《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拜月亭》 (写出3部),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 中国的莎士比亚? ”。

2、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前者属于诗歌,后者属于戏剧。

散曲在体裁上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数。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

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阶段。

3、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

中国四大名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桃花扇》、洪昇《长生殿》4、元杂剧剧本一般由四? 折一至两个? 楔子构成一本。

杂剧的角色分为旦、末、净三大类。

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或正旦,或正末,由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

一些次要的男女角色被称为? 外旦、外末、冲末等,反面的角色男的叫净或副净,女的叫? 搽旦。

其中“孤”对应的角色名目是? 官员,孛老老年男性,卜儿老年妇女,徕儿儿童。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曲词)”“科(舞台动作)? ”“白(人物台词)? ”三部分组成。

5、宫调表示声调的高低,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A调”、“B调”等。

曲牌规定字数、格律,并表达一定声情,其字面意义和曲词内容一般无关。

如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中“双调”是宫调名,“夜行船”是曲牌名,“秋思”是这首套曲的题目。

再如,【正宫】是宫调名,【端正好】是曲牌名。

元杂剧的每折必须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的套曲。

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6、一本元杂剧通常由四折构成,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另外可有一至两个楔子,作用是介绍故事情节或人物,或承上启下。

有的杂剧作家突破了一本四折的限制。

高一语文必修四文化常识

高一语文必修四文化常识

高一语文必修四文化常识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四单元文化常识《望海潮》1高牙——《望海潮》“千骑拥高牙”: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

2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3形胜:地理条件优越。

4.云树:茂盛如云的林木。

5重湖:这里指西湖,西湖以白堤为界,分为外湖、里湖,故称重湖。

6.叠巘(yǎn)):重叠的山峰。

7三秋:农历九月。

8.羌管弄晴:婉转的羌笛声在晴空中飞舞。

笛子出自羌族,故称羌管。

这里泛指乐器。

9千骑拥高牙:千骑:形容州郡长宫出行时随从众多。

高牙:古代将军旗竿用象牙装潢,故称牙旗。

这里指大官高扬的仪仗旗帜。

10.凤池:即凤凰池。

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沼泽,多代指中书省,这里泛指朝廷。

《水龙吟》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南宋豪爽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2楚天----战国时期楚国据有南方大片土地,所以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为楚天。

3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和像海螺形状的发髻,这里用以比喻高矮和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

4莼鲈之思----晋朝吴地人张翰,字季鹰。

《世说新语》记载:他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故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刻辞官回乡。

后来的文人将想念故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

5建康——《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往事》”《枫桥夜泊》:“苏州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6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年龄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1、《窦娥冤》节选自《关汉卿戏曲集》,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折一楔子。

作者: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戏曲家家,著有《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拜月亭》(写出3部),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 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2、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前者属于诗歌,后者属于戏剧。

散曲在体裁上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数。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

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阶段。

3、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

4、元杂剧剧本一般由四折一至两个楔子构成一本。

杂剧的角色分为旦、末、净三大类。

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或正旦,或正末,由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

一些次要的男女角色被称为外旦、外末、冲末等,反面的角色男的叫净或副净,女的叫搽旦。

其中“孤”对应的角色名目是官员,孛老老年男性,卜儿老年妇女,徕儿儿童。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曲词)”“ 科(舞台动作)”“ 白(人物台词)”三部分组成。

5、宫调表示声调的高低,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A调”、“B调”等。

曲牌规定字数、格律,并表达一定声情,其字面意义和曲词内容一般无关。

如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中“双调”是宫调名,“夜行船”是曲牌名,“秋思”是这首套曲的题目。

再如,【正宫】是宫调名,【端正好】是曲牌名。

元杂剧的每折必须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的套曲。

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6、一本元杂剧通常由四折构成,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另外可有一至两个楔子,作用是介绍故事情节或人物,或承上启下。

有的杂剧作家突破了一本四折的限制。

如《西厢记》为五本二十一折。

7、《窦娥冤》是由正旦主唱的,称作旦本戏。

《窦娥冤》中的角色“外”指外末,扮老年男子,“净”指花脸,公人,扮打锣者。

刽子手。

“正旦”指女主角,扮窦娥。

,“卜儿”指老年妇女,窦娥的婆婆。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

高一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答案1、《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折一楔子。

作者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戏曲家家,著有《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拜月亭》,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2、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前者属于诗歌,后者属于戏剧。

散曲在体裁上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数。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

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阶段。

3、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

4、元杂剧剧本一般由四折一至两个楔子构成一本。

杂剧的角色分为旦、末、净三大类。

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或正旦,或正末,由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曲词)科(舞台动作)”“ 白(人物台词)”三部分组成。

5、宫调表示声调的高低,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A调”、“B调”等。

曲牌规定字数、格律,并表达一定声情,其字面意义和曲词内容一般无关。

如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中“双调”是宫调名,“夜行船”是曲牌名,“秋思”是这首套曲的题目。

元杂剧的每折必须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的套曲。

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6、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蜕变》,《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该剧分别属于话剧(表现形式)、多幕剧(作品容量)、现代剧(题材所反映的时代)、悲剧(情节主题)、舞台剧(演出场合)。

7、《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

作者是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国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他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590—1600年,以写作历史剧、喜剧为主,包括10部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9部历史剧(《理查三世》等)、2部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个时期是1601—1608年,以悲剧为主,包括七部悲剧(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四部喜剧和一些14行诗;第三个时期是1609—1613年,包括3部喜剧和一部历史剧。

必修四 文学常识

必修四 文学常识

必修四文学常识1、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元杂剧是在宋金时期诸宫调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

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拜月亭》等。

关汉卿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另一位重要的作家是王实甫,代表作品《西厢记》。

元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元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2、元杂剧:a元杂剧分为旦本和末本二种。

b结构上四折一楔子,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且每折戏只能用一个宫调。

c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

d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末、旦、净、杂。

e元杂剧剧本末都有“题目正名”。

3、《雷雨》的作者曹禺,现代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王昭君》《胆剑篇》等,曹禺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并改变了巴金的小说《家》,搬上舞台。

“三一律”是古典主认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4、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哈姆莱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还有一部爱情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5、词就是可以和歌演唱、按谱可填的歌词,是乐府诗的一种,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

6、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又名柳七、柳屯田。

北宋词人,其词集为《乐章集》。

7、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

《东坡乐府》。

8、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词风以豪放为主,词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人教版语文必修4文化常识

人教版语文必修4文化常识

必修41《窦娥冤》故事梗概:窦娥自幼丧母,结婚后不久,丈夫病故,两代孀居,婆媳两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苦。

一天,蔡婆去找赛芦医索债,赛芦医谋财害命,蔡婆被当地恶棍张驴儿所救。

’从此,张驴儿仗着自、己救了蔡婆一家人,持恩逼婚,要蔡家婆媳坐堂招婚。

蔡家婆媳不肯,张驴儿便想毒死蔡婆,好霸占美貌弱小的窦娥。

不料,他准备的毒药误被其父饮下身亡。

蔡婆为了免除灾祸,给了张驴儿十两纹银,让他买棺葬父。

张驴儿却以这十两纹银为证据,讹诈蔡婆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他买通当地县令,对蔡婆横施酷刑。

窦娥怕婆婆年老体弱,经不起折磨,只得含冤忍痛自己承担,被判处死刑。

窦娥死后,应其誓言,血溅素练,三伏时节瑞雪纷飞,楚州地面干旱三年。

六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金榜提名,考取了状元,路过山阳。

当日深夜,他正在审阅案卷,忽然见到女儿窦娥前来,求父亲代女儿伸冤昭雪。

第二天,窦天章开堂审案,终于使冤案大白。

结果,张驴儿和县令被判处死刑,赛芦医被发配充军,窦娥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

1、关汉卿:号已斋叟。

金末元初大都人。

元代戏曲家。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折一楔子。

课文节选的是楔子和前三年,此后的情节是:楚州大旱三年,窦天章做了高官,到楚州巡查,窦娥的鬼魂向他伸冤。

窦天章重审案子,为窦娥平反昭雪。

2、卜儿:元杂剧中扮演老年妇人的角色。

冲末:元杂剧中的男配角。

正旦:元杂剧中的女主角。

净:元杂剧中的角色名称,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

净的次要角色叫副净。

茡老:元杂剧中扮演老年男性角色。

孤:元杂剧中扮演官员的角色名称。

外:“外末”的简称,角色名,扮演老年男子。

3、“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这是定场诗。

杂剧中人物上场往往先念四句或两句诗,叫定场诗。

4、缥缃:代指书籍。

缥:青白色的丝织品。

缃,淡黄色的丝织品。

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后来用作书籍的代称。

5、春榜动,选场开:进士考试要开始了。

唐、宋进士都在春季,因此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

高中苏教版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

高中苏教版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整理【文学体裁知识】1.序:有两种,一是书序,如? <指南录>后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二是古代文人分别各以诗文相赠,是为赠序,如?滕王阁序?。

.疏:古代大臣向皇帝分条陈述事情、发表观点的文体,相当于“表〞,如?谏太宗十思疏?。

.碑记:刻在死者墓碑上介绍、颂扬死者的文字,相当于“墓志铭〞,表达方式上叙、议、抒三位一体,而偏重议论,如?五人墓碑记?.楚辞体:又称“骚体〞,为战国屈原首创,多用“兮〞字,句式可长可短,抒情自由,多用“香草美人〞比喻明君、贤臣。

.赋:古代一种介于韵文〔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如?赤壁赋?〔宋·苏轼〕、?阿房宫赋?〔唐·杜牧〕、?秋声赋?〔宋·欧阳修〕.骈文,起于汉魏,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以四字与六字相间定句,故又称“四六文〞。

7.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这种分法始于唐代。

近体诗格律严格,有绝句和律诗两种,各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形式。

律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标题带有“歌、行、引、吟〞等字眼的大多为古体诗,如?琵琶行??游子吟?。

8.词,产生于隋唐,又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盛行于两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等,豪放派代表: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

词按结构又可分成:小令〔只有一阕,没有上下阕,58字以内〕,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是长调。

9.戏剧,是一种综合多种艺术的舞台艺术,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按照结构繁简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照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矛盾冲突的结局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与课文有关的中国古代作家作品】课体裁、时代、作者等重文要情况介绍诸子说理散文,作者是春秋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季氏将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书,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伐颛臾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文学常识】高中语文第四册文学常识汇总

【文学常识】高中语文第四册文学常识汇总

【文学常识】高中语文第四册文学常识汇总1. 古代文学古代文学包括先秦文学、汉赋、魏晋南北朝乐府、唐诗、宋文学等。

先秦文学以《诗经》和《楚辞》为代表,后来有《史记》、《左传》、《论语》等。

汉赋以司马相如、班固等为代表,唐诗则是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为代表。

2. 中晚唐诗中唐诗以“初唐四杰”李白、杜甫、王勃、陈子昂为代表;晚唐诗以孟浩然、李商隐、李煜、温庭筠等为代表,其中李煜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诗人。

3. 元曲元曲分为杂剧、散曲和戏曲,代表作品有《西厢记》、《长生殿》、《汉宫秋》等。

4. 杂剧5. 明清小说明清小说分为志怪小说、仙侠小说、评话小说、话本小说、笔记小说、长篇小说等。

代表作品有《聊斋志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6. 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和思想。

其内容丰富,满含哲理,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7. 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在书中对中国历史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叙述。

作品以其丰富的历史材料和精彩的文笔广受好评。

8.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它以清代贵族家庭为背景,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心理,涵盖了爱情、家庭、权力、财富等多个方面的展现。

9. 《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描写群雄战争的传统小说,它描绘了宋江等108位悍将的抗争经历,其主题是武勇英雄的民间崇拜和反抗封建统治。

10. 《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文学中的一部巨著,讲述了四位僧人的取经之路,体现了佛教、道教、儒家等诸多思想,并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探究心理。

以上为高中语文第四册文学常识汇总。

这些经典著作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学习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学史及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汇总
1、《窦娥冤》节选自《关汉卿戏曲集》,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折一?楔子。

作者: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戏曲家家,着有《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拜月亭》(写出3部),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2、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前者属于诗歌,后者属于戏剧。

散曲在体裁上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数。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

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阶段。

3、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

中国四大名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桃花扇》、洪昇《长生殿》
4、元杂剧剧本一般由四?折一至两个?楔子构成一本。

杂剧的角色分为旦、末、净三大类。

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或正旦,或正末,由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

一些次要的男女角色被称为?外旦、外末、冲末等,反面的角色男的叫净或副净,女的叫?搽旦。

其中“孤”对应的角色名目是?官员,孛老老年男性,卜儿老年妇女,徕儿儿童。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曲词)”“科(舞台动作)?”“白(人物台词)?”三部分组成。

5、宫调表示声调的高低,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A调”、“B调”等。

曲牌规定字数、格律,并表达一定声情,其字面意义和曲词内容一般无关。

如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中“双调”是宫调名,“夜行船”是曲牌名,“秋思”是这首套曲的题目。

再如,【正宫】是宫调名,【端正好】是曲牌名。

元杂剧的每折必须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的套曲。

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6、一本元杂剧通常由四折构成,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另外可有一至两个楔子,作用是介绍故事情节或人物,或承上启下。

有的杂剧作家突破了一本四折的限制。

如《西厢记》为五本二十一折。

7、《窦娥冤》是由正旦主唱的,称作旦本戏。

《窦娥冤》中的角色“外”指外末,扮老年男子,“净”指花脸,公人,扮打锣者。

刽子手。

“正旦”指女主角,扮窦娥。

,“卜儿”指老年妇女,窦娥的婆婆。

窦娥的三桩誓愿是血飞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

文中引用的四个典故是: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

8、《雷雨》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着名剧作家。

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他的代表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蜕变》,《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雷雨》分别属于?话剧(表现形式)、多幕剧(作品容量)现代剧(题材所反映的时代)?悲剧(情节主题、)?舞台剧(演出场合)。

9、《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

作者?莎士比亚,全剧以哈姆莱特和新国王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的。

塑造了一个说话直率、酷爱思索、有着忧郁与彷徨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

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

10、词产生于隋唐,盛行于宋朝?。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

豪放派视野开阔,气概豪迈,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婉约派多为闺阁艳词,抒写离愁别绪。

11、《柳永词两首》选自?《乐章集》?,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福建崇安人,北宋??(朝代)词人。

世称“柳三变”或“柳七”。

宋仁宗景佑年间进士,官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郎中。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风绮丽缠绵。

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再在当时流传甚广,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的局面。

被称为“才子词人”、“慢词圣手”。

12、《苏轼词两首》选自《东坡乐府笺》作于??元丰五???年。

苏轼北宋?(朝代)词人,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洵??并称“三苏”。

开创了豪放派。

13、辛弃疾,南宋??(朝代)词人,字幼安号稼轩,着有《稼轩词》,又名《稼轩长短句》。

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

他写的诗词甚多,至今留存六百多首,被誉为“词中之龙”。

其词题材广泛,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

辛词充满了誓复中原的爱国思想。

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京口,今江苏镇江。

14、《李清照词两首》当中写于早年的是《?醉花阴》,写于晚年的是《?声声慢》。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朝代)词人。

她的词以南渡为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词作多写离愁闲愁,词风是清丽柔媚,南渡后多写国愁家恨,词风是凄恻哀婉。

15、柳永词风绮丽缠绵,苏轼词风雄壮豪迈,辛弃疾词风慷慨苍凉,李清照词风清丽柔媚、凄恻哀婉。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柳永《望海潮》中的名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是《雨霖铃》中的名句。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赤壁怀古》中的名句。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是苏轼《定风波》中的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