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商品分类原则
超市经营商品、食品分类及存放管理制度

超市经营商品、食品分类及存放管理制度
1. 商品分类
1.1 商品分类原则:明确商品分类的原则,可以根据品类、生鲜程度、保质期等因素进行分类。
1.2 分类标准制定:制定详细的分类标准,确保每个商品都能明确归属到相应的分类。
2. 食品分类
2.1 食品分类原则:明确食品分类的原则,可以根据食品种类、保质期、储存条件等因素进行分类。
2.2 分类标准制定:制定详细的食品分类标准,确保各类食品都能被正确分类。
3. 存放管理
3.1 存储设备规定:明确不同商品、食品的存储设备,确保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3.2 存储位置安排:规定每类商品、食品在仓库或货架上的存储位置,方便取放和管理。
4. 保质期管理
4.1 保质期标识:要求每个商品、食品都清晰标明保质期,以便及时取出或调整销售策略。
4.2 临近过期处理:建立商品、食品临近过期的监测机制,提前采取相应的促销或处理措施。
5. 库存监控与调整
5.1 库存监控系统:建立有效的库存监控系统,确保及时了解商品、食品的库存情况。
5.2 库存调整程序:明确库存调整的程序,包括报损、退货、清库等,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6. 定期清点与盘点
6.1 定期清点制度:制定商品、食品的定期清点制度,保证库存数据与实际一致。
6.2 定期盘点程序:建立商品、食品的定期盘点程序,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7. 超市陈列规范
7.1 陈列设计规范:制定超市陈列设计规范,提升商品、食品的吸引力和销售效果。
7.2 定期调整陈列:规定定期调整陈列的频率,确保陈列一直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
商品管理规范

商品管理规范一、引言商品管理是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商品管理规范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介绍商品管理规范的相关要点,包括商品分类、库存管理、采购流程、销售管理等方面。
二、商品分类1. 商品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和销售。
根据商品的特性、用途、销售渠道等因素,将商品进行合理的分类划分。
2. 商品分类应该明确、细致,能够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
常见的商品分类包括按照产品类型、品牌、规格、季节等进行划分。
3. 商品分类应该与企业的销售渠道和库存管理系统相匹配,便于信息的记录和查询。
三、库存管理1. 库存管理是指对商品的进货、出货和库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 库存管理应该建立科学的库存预警机制,及时了解库存情况,避免库存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发生。
3. 库存管理应该与销售管理系统相连接,实现库存和销售数据的实时同步。
4. 库存管理应该进行定期的盘点,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四、采购流程1. 采购流程是指企业从供应商处购买商品的全过程,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计划、采购订单、收货验收等环节。
2. 采购流程应该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机制,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签订明确的合同。
3. 采购流程应该进行合理的采购计划,避免库存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发生。
4. 采购流程中的收货验收环节应该严格执行,确保所购商品的质量和数量与合同要求一致。
五、销售管理1. 销售管理是指对商品销售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包括销售目标设定、销售计划制定、销售人员管理等。
2. 销售管理应该建立明确的销售目标和指标体系,激励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销售管理应该进行销售计划的制定和跟踪,及时调整销售策略,提高销售效果。
4. 销售管理应该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销售团队的整体素质和业绩。
六、总结良好的商品管理规范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商品分类、科学的库存管理、规范的采购流程和有效的销售管理,企业能够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超市仓库管理标准

仓库管理标准一、库存区的管理原则1、对应原则:商品的脂存存放与商品的陈列原则上要相互对应,即某一货架的商品库存应存放在该商品陈列位置的附近。
如货架上方的库存区。
2、分类原则:商品库存的存放符合商品分类的原则,与商品陈列的分类原则相同。
3、唯一原则:商品库存的区域原则上维持唯一区域的原则或某,小范围内唯•区域的原则。
4、标志原则:商品库存区的所有库存都必须有明确的标志,包括品名、数量等重要内容。
5、安全原则:商品库存的存放必须符合安全原则。
如堆放的高度和稔定性等。
6、调整原则:商品库存区的各种商品库存是不停变化的,必须定时进行调整,以增加空间的利用,维持统一的库存管理原则和方法。
二、麻存区管理要求1、每部门在指定区域摆放库存商品,以分类来进行管理.2、库存商品的陈列,参照卖场商品陈列原则。
3、建立库存卡(品名、条码、数量)掌握仓库库存状况。
4、无仓库货架之区域或货架底层,需堆放商品必须在商品下面垫有栈板。
5、保持走道通畅、干净。
6、液压叉车存放在便于拿取和不妨碍通道之区域.7、注意仓库日常消防,灯光维护。
8、除特殊情况外,库存商品不允许在A商品后面放置B商品。
9、不允许在一个包装箱内存放两种商品。
三、库存区的商品存放标准1、寄仓的存放标准(1)充分利用序存空间,最大程度地减少空间压力。
(2)商品外箱要有库存单,各项内容齐全,外箱有加存单的一面朝外。
(3)商品库存与商品陈列位置原则上做到一一对应,库存布局与卖场布局要相对应,库存清晰。
(4)库存分类码放,单品库存尽量采用先纵后横的码放方式。
(5)商品库存设置要便于补货等营运操作。
(6)商品因放不能超高、超重,受力要均匀,考虑安全系数。
(7)所有库存区的纸箱要封箱、封底。
(8)高货架上的库存商品,须严格遵守安全码放原则。
(9)高货架上的库存商品采用交叉码放原则,并全部码放在卡板内“(10)高货架上的商品在卡板上码放不许超过1.6m高度。
2、各处存货区的存放标准(1)库存分类码放,单品库存尽量采用先纵后横的内放方式。
超市商品分类标准及管理方法

超市商品分类标准及管理方法一、商品分类标准1. 按照商品属性分类(1)食品类:包括生鲜、熟食、零食、饮料、粮油等。
(2)家居用品类:包括厨房用品、家纺、个人护理、清洁用品等。
(3)服装鞋帽类:包括男装、女装、童装、鞋帽、箱包等。
(4)电子产品类:包括手机、电脑、家电、数码配件等。
(5)文具办公用品类:包括文具、办公用品、体育用品等。
2. 按照商品用途分类(1)日常生活用品:如牙刷、牙膏、洗发水等。
(2)节日礼品:如月饼、粽子、年货等。
(3)季节性商品:如夏季的防晒霜、冬季的保暖内衣等。
3. 按照商品品牌分类(1)国内品牌:如华为、美的、蒙牛等。
(2)国际品牌:如可口可乐、宝洁、苹果等。
二、商品管理方法1. 商品陈列管理(1)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确保商品新鲜度。
(2)根据商品属性和用途进行合理分区,方便顾客选购。
(3)采用有吸引力的陈列方式,提高商品展示效果。
2. 商品库存管理(1)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2)根据销售情况,合理调整库存,避免积压和断货。
(3)对滞销商品进行促销,提高库存周转率。
3. 商品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商品验收制度,确保进货商品质量。
(2)加强商品在库养护,防止商品损坏、变质。
(3)定期对商品进行抽检,确保销售商品质量。
4. 商品价格管理(1)制定合理的商品定价策略,确保价格竞争力。
(2)关注市场动态,适时调整商品价格。
(3)对促销商品进行价格优惠,吸引顾客购买。
5. 商品促销管理(1)策划有针对性的促销活动,提高商品销售额。
(2)合理分配促销资源,确保促销效果最大化。
(3)评估促销活动效果,不断优化促销策略。
三、商品分类细化与优化1. 细分市场,满足不同顾客需求(1)针对不同年龄层、性别、消费能力的顾客,对商品进行更精细的分类。
(2)关注特殊人群需求,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提供专门的商品分类。
2. 跨界融合,创新商品分类(1)结合时尚潮流,推出跨界商品组合,如运动与时尚结合的服装区。
供应商分级管理办法标准

供应商分级管理办法标准供应商分级管理办法平台表号: 生效期: 编号: 页码: 一、目的: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稳定供应商队伍,建立长期互惠供求关系,特制定本办法。
二、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向公司供应原辅材料,零部件及提供配套服务的厂商和供应商。
三、定义: 分级制度:技术质量部结合供应商实力和供货情况对供应商进行的等级划分。
四、职责: 采购部:负责收集供应商资料,同供应商签署协议。
技术质量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资质调查和评审。
总经理:负责合格供应商的审批。
五、内容 5.1 采购物资的分类 5.1.1 根据公司产品特点和影响产品质量、性能的重要程度分为: A 类物资:对产品质量、性能有直接重大影响的主要材料和重要的外购件。
B 类物资:对产品质量、性能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材料和重要的外购件。
C 类物资:为除一、二类物资以外的用于产品生产的辅助用料、一般外购件和生产维修用料等其他物资。
5.2 供应商评审流程 5.2.1 采购部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作为候选,并要求其填写《供应商调查表》。
5.2.2 采购部将《供应商调查表》交技术/质量部,由技术/质量部对供应商的情况进行核实并判断是否需对其进一步的评审,评审结果通知采购部。
5.2.3 A、B 类物资供应商在获得技术质量部的批准后由采购部通知其送样或小批量试用。
5.2.4 A、B 类物资送样或小批量试用经技术质量部检验,如合格,由技术/ 质量部组织相关部门填写《供应商调查表》;如不合格,通知厂商重新送样。
若连续三次送样不合格,取消其供应资格。
5.2.5 C 类物资原则上不需送样或小批量试用,但需技术质量部及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评审并填写《供应商调查表》。
5.2.6 评审完成后,技术质量部将《供应商调查表》呈总经理批准。
5.3 供应商考核流程 5.3.1 供应商通过评审且供货半年后,由采购部、质保部根据其供货状况和检验记录进行绩效考核。
2仓库管理标准

仓库管理标准一、库存区的管理原则1、对应原则:商品的库存存放与商品的陈列原则上要相互对应,即某一货架的商品库存应存放在该商品陈列位置的附近。
如货架上方的库存区。
2、分类原则:商品库存的存放符合商品分类的原则,与商品陈列的分类原则相同。
3、唯一原则:商品库存的区域原则上维持唯一区域的原则或某一小范围内唯一区域的原则。
4、标志原则:商品库存区的所有库存都必须有明确的标志,包括品名、数量等重要内容。
5、安全原则:商品库存的存放必须符合安全原则。
如堆放的高度和稳定性等。
6、调整原则:商品库存区的各种商品库存是不停变化的,必须定时进行调整,以增加空间的利用,维持统一的库存管理原则和方法。
二、库存区管理要求每部门在指定区域摆放库存商品,以分类来进行管理。
库存商品的陈列,参照卖场商品陈列原则。
建立库存卡(品名、条码、数量)掌握仓库库存状况。
无仓库货架之区域或货架底层,需堆放商品必须在商品下面垫有栈板。
保持走道通畅、干净。
液压叉车存放在便于拿取和不妨碍通道之区域。
注意仓库日常消防,灯光维护。
除特殊情况外,库存商品不允许在A商品后面放置B商品。
不允许在一个包装箱内存放两种商品。
三、库存区的规范整理排面整齐、安全。
高度平整,叠放层数不应高于其商品外包上的标准。
前后一致、上轻下重。
归类、分区存放,责任到人。
并在各区域张贴区域名及负责人。
同类商品须存放于同一个区域,同一个商品必须存放于同一个地方(数量极大的除外)。
要有专门的赠品区、退货区、报损商品区,严禁混放。
仓库内不可以存放购物车,不可以有散货。
散货入库时必须装箱,如果不是原装箱则必须在包装箱上张贴“装箱标签”。
装箱标签商品名称条码数量装箱日期距消防喷头和灯管的距离不应小于0.5米,严禁堵塞消防设施。
保持通道顺畅,通道转角处要注意防撞。
货梯口不宜存放物品。
商品与资产(货架组件&价格牌)应分开存放,资产应统一存放在一个区域。
小体积,高单价、易损耗的商品应优先存放于专门仓库中。
商品管理规范
商品管理规范一、引言商品管理是指对企业的商品进行有效的分类、组织、监控和控制的过程。
良好的商品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介绍商品管理的标准格式,包括商品分类、库存管理、采购和销售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二、商品分类1. 商品分类的目的商品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商品,方便企业进行库存管理、采购和销售等工作。
商品分类应该根据商品的特性、用途、品牌等因素进行划分。
2. 商品分类的原则(1)特性原则:将商品按照其特性进行分类,如食品、服装、电子产品等。
(2)用途原则:将商品按照其用途进行分类,如日常用品、办公用品、工业用品等。
(3)品牌原则:将商品按照其品牌进行分类,如苹果、三星、华为等。
3. 商品分类的标准格式(1)商品分类编号:每个商品分类都应该有一个唯一的编号,方便对商品进行标识和管理。
(2)商品分类名称:每个商品分类都应该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名称,便于员工和客户理解和识别。
(3)商品分类描述:对每个商品分类进行简要的描述,包括该分类的特点、特性等。
三、库存管理1. 库存管理的目的库存管理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能够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避免过多的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
良好的库存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2. 库存管理的原则(1)安全库存原则: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和市场需求预测,确定合理的安全库存水平,以应对突发的需求和供应波动。
(2)先进先出原则:对于具有保质期的商品,应该优先出库最早入库的商品,以确保库存商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3)定期盘点原则: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核对实际库存与系统库存的差异,并及时调整和纠正。
3. 库存管理的标准格式(1)库存编号:每个库存商品都应该有一个唯一的编号,方便对库存进行标识和管理。
(2)库存商品名称:每个库存商品都应该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名称,便于员工和客户理解和识别。
(3)库存数量:记录每个库存商品的实际数量,以便及时进行补货和调整。
商品分类流程
商品分类流程商品分类是指根据商品的性质、用途、特征等因素,将类似的商品归纳到一起,以便于管理和销售。
合理的商品分类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库存管理、销售策略制定和市场分析等工作。
本文将介绍商品分类的流程和重要环节。
一、市场调研在进行商品分类之前,企业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
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可以获得对商品分类的初步认知,并确定分类的基本方向。
二、商品收集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对现有的商品进行收集和整理。
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渠道供应商:与渠道供应商合作,向其了解有哪些商品可以供应,并对其进行信息收集。
2. 直接采购:通过参加展会、与制造商合作等途径,直接采购商品,并进行收集和整理。
3. 竞争对手分析:分析竞争对手的商品分类和销售策略,从中获取灵感和借鉴。
三、商品筛选和初步分类在商品收集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对商品进行筛选和初步分类。
这一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1. 商品特性:根据商品的性质、用途和特征等方面,对商品进行初步的分类。
2. 市场需求:结合市场调研结果,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对商品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分类。
四、细化分类在初步分类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对商品进行更加细化的分类。
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属性分类:根据商品的属性,如颜色、尺寸、材质等进行分类。
2. 功能分类:根据商品的功能和用途,将相似的商品进行分类。
3. 市场细分:根据目标市场的细分特点,将商品进行更加精准的分类。
4. 同质化比较:对于相似的商品,进行同质化比较,以确定其具体的分类。
五、制定分类标准和规范在进行商品分类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和规范,以保证分类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分类标准可以包括商品的属性、功能、特征等方面的要求,规范可以包括分类的流程、操作细节等方面的要求。
六、分类结果的评估和调整完成商品分类之后,企业需要进行分类结果的评估和调整。
通过与市场反馈和销售数据进行对比,评估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商品管理实施细则
商品管理实施细则一、引言商品管理是指企业对商品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的过程,旨在确保商品的良好运作和销售。
本文将详细介绍商品管理的实施细则,包括商品分类、库存管理、价格策略、促销活动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二、商品分类1. 根据商品的特性和用途,将商品进行合理分类,便于管理和销售。
2. 设定商品分类标准,包括按照产品类型、功能、材料等进行分类。
3. 分类后,建立商品档案,包括商品名称、规格、产地、供应商信息等。
三、库存管理1. 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制度,确保库存水平的合理控制。
2. 设定库存警戒线和最大库存量,及时进行补货和调货。
3. 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4. 制定库存周转率指标,评估库存管理效果。
四、价格策略1. 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2. 考虑商品的成本、市场定位、品牌形象等因素,确定适当的定价水平。
3. 定期进行价格调整,根据市场变化和销售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五、促销活动1. 制定促销活动计划,包括折扣、满减、赠品等形式。
2. 设定促销活动的时间、地点和目标,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3. 定期评估促销活动效果,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售后服务1. 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制度,包括退换货、维修、投诉处理等流程。
2. 培训售后服务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3. 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改进售后服务质量。
七、总结商品管理实施细则对于企业的商品运作和销售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商品分类、科学的库存管理、灵活的价格策略、有效的促销活动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企业能够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应根据本细则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不断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商品管理
四、商品的价格管理
价格管理作为经营的重点之一,与销售业绩有着
密不可分的联系,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利益,价格管理
状况的好坏对公司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四、商品的价格管理
(一)商品价格管理几点要求: 1、门店所经营的商品都会使用门店的编号,按照要求根据商品种类 统一编号。 2、凡商品定价要按有关规定执行。根据市场行情、价格信息、企业 经营情况,合理制定商品价格。 3、商品的价格调整,按照规定的编号、品名、规格、等级、价格和 调整时间执行。 4、价格纪律: 企业员工都必须严格遵守物价纪律,不准泄露价格机密,不准 越权擅自定价、调价,不准早调、迟调、漏调商品价格。由相关 人员按照分工管理权限定价,其他人员无权定价。
常、特价商品,不能再下订单进货;包销机型、样机每月进行检查并
通报,严禁正常商品为违规进货转样机操作。
供应商
样机、自提经销商品
配送
残次、退货
门店
消费者
三、商品的进销存管理
(三)门店控制的库存期限 • 配送—门店自提商品:8~14天
à à à Ã
•
ÃÃ ê ÃÃ 1Ã ÃÃ ê 2~3Ã ÃÃ ê 4Ã Ãê ÃÃÃ
确定的标准,并按期清理滞销残次问题。
三、商品的进销存管理
2、滞销库存:在ERP系统中,加强了对商品库存周转的控制。原则是保 障畅销商品的进货,同时避免因短期断货造成周转期内无销售的情况 下影响进货。严格控制使用预估额度,对于利用预估额度违规进货造
成后期滞销的,追究进货人及审核人的责任。对于存在60天滞销的正
的占比不高于10%-15%。
二、商品的分类管理
3、ERP系统中商品分类原则: 根据商品的类别不同,将所经营的商品分为三十二大类: 彩电科:彩电; 空调科:空调; 冰洗科:冰箱、冰柜、洗衣机; 音响科:音响、碟机、录像机、音像制品; 手机科:手机、手机配件、通讯卡; 小家电科:微波炉、黑色小件、白色小件、医疗保健器材、奥运特许商品; 厨卫科:灶具、抽油烟机、热水器、洗碗机、消毒柜、厨卫小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类\B类\C类\D类
2011-4-16
A类
二线品牌,小有名气,毛利空间大,销量不 俗,厂家实力较强,支持力度大,贡献度较 高的商品
2011-4-16
B类
一线品牌(如宝洁、丝宝),毛利空间小,销量特 大(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其他贡献度大的品牌之销 量)、厂家支持力度小甚至一毛不拔。然而此类品 牌不可或缺。现代外企已把此类品牌称为“流血商 品”(传统采购员会把此类商品奉若神明)。外企 对此类产品不屑一顾,只会把其当作点缀品;外企 对付其有效的办法是:一般把此类产品安排在“死 角”,用于吸引人气,激活无人区,此举可迫供应 商就范,主动让步,要求重点陈列,配合出台促销 活动并主动给予优惠政策。
2011-4-16
A、B、C、D级供应分级原则 、 、 、 级供应分级原则
A级 B级 C级 D级
2011-4-16
A级
厂家实力强,经营品牌多为A类品牌(销量较 大,有市场潜力,利润空间大,贡献度大, 供方实力强,支持力度较大。(此类产品应 重点陈列,大力推介)
2011-4-16
B级
厂家实力强,经营品牌多为大品牌(即B类 产品),利润空间小,支持力度弱,但销量 高,多为主流产品即拳头产品,不可或缺, 其自然销量大,供方一般“一毛不拨”,曲 型的铁公鸡型(应对办法:应力争其返利扣 点和销售奖励)。
2011-4-16
C类
三线品牌,属不知名品牌或新品,销售业绩 平平,厂家实力小,支持力度不大(无力支 持),但其毛利空间大,并有一定销售潜力 (有一定市场),属“鸡肋”型产品(较有 实力,支持力度大且特价力度大者可重点陈 列);
2011-4-16
D类
此类商品为滞销品,外企称之为“流泪的商 品”,主要表现为销量小,利润空间小,达 不到我们的目标销量及毛利水平;供方力量 薄弱,支持力度小,此类产品多为家庭作坊 生产(主要是生鲜系列或日配系列),除应 季产品不可或缺外,其他贡献度低的要坚决 清场!
2011-4-16
C级
一般品牌,知名度低;但质量不错,毛利空 间大,销量平平但有一定市场潜力,厂家 (供方)实力较弱,支持力度较小
2011-4-16
D级
以供应短期应季产品为主,多为家庭作坊式 的私营小厂,主要产品为熟食、日配系列及 生鲜、果蔬等,合作方式多为永续订单或货 到付款。
20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6
2011-4-16
现代超市业态陈列形式主要分为:
货架陈列 堆头陈列 特色陈列 专柜陈列 悬挂陈列
2011-4-16
货架陈列
主要陈列轻小商品及单品繁多的系列产品, 其优点主要是节约陈列空间,扩大经营面积; 缺点是商品不够直观,不方便重点推介。
2011-4-16
堆头陈列
即把商品集中屯放于某一固定位置;优点是:不仅 视觉直观,容易引起顾客注意,而且有量感,使商 品陈列变得丰满,增加顾客信任度,刺激视觉感官, 从而增加顾客购买频率,起到重点推介,突出销售 的作用;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浪费一定空间,堆头 种类有长列前进波浪型、主型、圆型、梅花型、菱 型等。陈列同一单品的叫单一堆头;陈列数种品类 的叫综合堆头。(标准的堆头高度为:0.8—1.3米, 堆头架不应超过0.68米)
2011-4-16
悬挂陈列
利用墙边,柱子或天花板为载体,以挂钩或 垂绳的形式悬挂轻小商品。优点:能充分利 用空间,有效地吸引顾客的注意力。缺点: 影响整体布局,分类定位不便
2011-4-16
什么叫前进梯状排列,该陈列的优点 是什么?什么商品适合梯状陈列
前进梯状:即象梯田一样,有层次感和立体 前进梯状 感的陈列形式。优点:给顾客一种层次立体 感、生动、直观、可吸引视线,提高购买频 率。一般适合于规则的包装,硬朗不易变形 之商品。 山积陈列:形象地说便是商品陈列形状象山 山积陈列 体般,下大上小的圆锥状,一般用于水果干 杂等无规则或软包装的商品
动线:也就是顾客流动的路线,根据卖场的地形尽可能地规 划一个循环线路,从进口到出口循环一周,便可环顾所有商 品,避免顾客走回头路,从而避免顾客浪费时间,提高购买 率。(分类定位:根据卖场的地形及实际的商品资源,科学 合理地以大类划分区域,并长时间地固定某些特大品类的陈 列位置,不仅方便 顾客根据需要而选择商品,节约顾客购物 时间,提高购物效率,而且方便管理,节省工作人员补货理 货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商场,整个卖场零乱,品类不分,象迷宫般的地摊一 样,令顾客晕头转向,不知何去何从,工作人员操作麻烦, 象寻宝似的补货理货,增加管理难度。
简述陈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科学合理的陈列,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增加经 营面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进一步扩 大经营面积,吸引顾客对商品的注意;进一 步刺激消费,而且可以美化购物环境,提升 卖场气氛,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从而达到 提升客单价,增加企业效益的目的
2011-4-16
A类卖场合理的动线设计及商品的分类定位原则
2011-4-16
特色陈列
即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及突出推介的需要,按 规则的几何图形陈列堆头。如菱型、圆型、 梅花型等。优点:突出推介的作用;缺点: 摆放繁杂,浪费人力物力。
2011-4-16
专柜陈列
以特殊的陈列设备放置特定商品;优点:能 集中顾客注意力,提高购买频率;缺点:陈 列设备费用较高,且影响其它品牌的销量。
2011-4-16
B分类定位的原则
原则是畅销品类摆放于最里层,或边远的角 落,以促销区的形式陈列,目的吸引顾客往 里走,促使顾客不自觉地环顾全场,吸引其 视线感观,从而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
2011-4-16
(全黄金陈列法)货架陈列
全黄金视线陈列法:即纵向大系列陈列,整 全黄金视线陈列法 个排面陈列同一品牌或同一品类,自上而下 或自下而上相对应。原则:大、重商品放于 下层;轻、小商品摆放于上层,形成上下就 是典型的全黄金视线区,能集中吸引顾客视 线。 小系列陈列法:即把品类相近,功能包装相 小系列陈列法 近的各小系列产品集中纵向陈列于同一排面
2011-4-16
什么叫拉排面,何时需要拉排面?
拉排面即为因销售造成排面变形或商品不足 形成排面空缺。商品空缺又不能及时补货时, 利用有限的商品等距离地摆放于最外层,能 起到恢复排面之整体美感;能给顾客良好的 视察感观及认同感;能起吸引消费之效。
20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