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9042104104
榆林二中化学(必修1)月考试卷有答案

榆林二中高一化学(必修1)月考测试卷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总分__________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Mg:24 C:12 O:16 S:32 Cl:35.5 Na:23 Al:27 K:39 Fe:56 Cu:64 Ag:108 N:14一、选择题〔此题包括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自来水的消费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展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响的产物之一是盐酸。
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利用自来水冒充纯洁水桶装出售。
为区分真伪,可用以下哪一种试剂来鉴别〔〕。
A.酚酞试液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2、对于反响CaH2+2H2O===Ca(OH)2+2H2↑,有以下判断:①H2只是氧化产物;②H2只是复原产物;③H2O是氧化剂;④CaH2是复原剂;⑤氧化产物与复原产物的分子数之比为1∶1.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 B.③ C.③④ D.③④⑤3、标况下,20mL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充分反响后,剩余2mL气体。
那么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体积比可能是〔〕A.2∶1 B.3∶2 C.3∶7 D.2∶34、以下微粒不具有氧化性的是 ( )A.Na2O2 B.Cu2+ C.S2— D.C5、以下物质:①NaCl;②HNO3;③CO2;④KOH;⑤AgNO3;⑥H2O;⑦酒精;⑧H2CO3;⑨蔗糖,其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 ⑥⑧B . ③⑤⑧C . ③⑦⑨D . ③⑥⑧6、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误将食盐放在右盘,而把砝码放在左盘,这样称得食盐为15.5g〔1g以下只能用游码〕。
由此推断,此食盐的实际质量应为( ) A.15.0g B.14.5g C.14.0g D.16.0g7、以下反响中,属于氧化复原反响的是〔〕。
①Na2O2+2HCl=2NaCl+H2O2②2Na2O2+2H2O=4NaOH +O2↑③Cl2+H2O=HCl+HClO ④ICl+H2O=HCl+HIOA.①④B.①③C.②③D.只有②8、以下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 A.Cu2+、Ba2+、Cl-、SO42-B.Na+、Fe3+、SO42-、OH-C.K+、Na+、HCO3-、MnO4-D.K+、Na+、Cl-、OH-9、多种氧化剂和多种复原剂共存时,存在“争先恐后,强者优先〞现象。
陕西省榆林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

陕西省榆林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 B. C. D.硅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集热器燃气灶2.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中的营养成分。
肉、鱼和红枣等食物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应理解为( )A.单质B.分子C.元素D.同位素3. 2013年2月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23592U 是一种重要的核燃料,这里的“235”是指该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质量数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 )A .核外电子数 B.核内质子数 C.核内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5.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的4O ,有关4O 的说法正确的是( )A.4O 的摩尔质量是64gB.相同质量的4O 与3O 所含原子个数之比为1:1C. 4O 与2O 互为同位素D.4O 与3O 、2O 都是氧元素的同分异构体6.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A. Li 、Be 、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 P 、S 、Cl 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 N 、O 、F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 Na 、 K 、 Rb 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大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8.符号为N 的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A.18B.32C.50D.729.1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2周期ⅤA 族B.第2周期ⅥA 族C.第3周期ⅥA 族D.第3周期ⅤA 族10.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A.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B.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C.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D.稀有气体元素11. 下列过程中,化学键未被破坏的是( )A .NaCl 固体溶于水 B.H 2与Br 2生成HBr C.SO 2气体溶于水 D.干冰升华12.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HClB.2a N OC.2OD.CO13.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两个电子,该元素( )A.一定是金属元素B.一定是第Ⅱ族元素C.一定是过渡元素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不是金属元素14.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2434H SO H PO >B.非金属性:Cl Br >C.碱性:()2NaOH Mg OH >D.热稳定性:233Na CO NaHCO >15.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A.r P /r SiB.r Be /r MgC.r K+/r Na+D.r Cl /r Cl-16.在工业上合成氨反应:223N H +32NH ,欲增大反应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降低温度B.减小压强C.减小2H 的浓度D.使用催化剂17.目前常用的镍镉蓄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Cd+2NiO(OH)+2H 2O 2Ni(OH)2+2Cd (OH)2 已知Ni(OH)2和Cd (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 ②以上反应不是可逆反应③充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④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8.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C.锌片、铜片,稀盐酸D.铜片、银片,FeCl 3溶液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2018-2019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8-2019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每小题1.5分,共30分)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number did the man dial?A.455-9873.B.455-9877.C.455-9837.2.What is the man’s main reason for playing basketball?A.Having fun with his friends.B.Getting good exercise.C.Being part of a team.3.What did the woman already make?A.A fruit plate.B.An egg dish.C.Some coffee.4.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Teacher and student.B.Mother and son.C.Classmates.5.Where will the woman go next?A.Her home.B.A bookshop.C.The classroom.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第7两个小题。
6.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 the$12T-shirts?A.They are expensive.B.They are fashionable.C.They are unattractive.7.What does the woman decide to do?A.Have lunch.B.Go to another shop.C.Buy a cheaper T-shirt.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至第10三个小题。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时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C.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价D.都能作为气体的干燥剂【答案】C【详解】A.常温下浓硫酸遇到金属铁会发生钝化,稀硫酸和铁之间反应产生氢气,故A错误;B. 金属铜和稀硫酸之间不会反应,加热可以和浓硫酸之间反应,故B错误;C. 浓硫酸和稀硫酸中H化合价+1价,O元素是-2价,根据化合价规则确定S的化合价都是+6价,故C正确;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但是稀硫酸不具备,故D错误;故选:C。
2.下列有关物质检验方法不合理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血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B.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C.检验亚硫酸盐是否已氧化变质,可滴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答案】C【详解】A.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则不含铁离子,滴加氯水后溶液显血红色,可知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Fe2+,故A正确;B.KMnO4溶液与FeCl3溶液不发生反应,但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故B正确;C.酸性条件下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不能检验,应该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D.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则说明溶液中含有Fe3+,故D正确;故选C。
3.将SO2分别通入下列4种溶液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a中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B.试管b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强氧化性C.试管c中蓝色退去,说明还原性:SO2>I-D.试管d中无明显现象,说明SO2不是酸性氧化物【答案】C【详解】A.SO2与KMnO4酸性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了SO2的还原性,故A错误;B.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故B错误;C.二氧化硫能使含有碘的淀粉溶液褪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碘是氧化剂,二氧化硫是还原剂,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SO2+2H2O=4H++2I-+SO42-,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表明I-的还原性比SO2弱,即还原性:SO2>I-,故C正确;D.SO2是酸性氧化物,NaOH溶液中通入SO2,生成Na2SO3和水,无明显现象,故D错误;故答案为C。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数学试题命题人: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1.设角α=—2弧度,则α所在的象限是()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时针走过2时40分,则分针转过的角度是( )A. B. C. D.3.cos1050°=()A. B. C. D.4.若且,则的终边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5.在上满足的x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6.如图,终边在阴影部分(含边界)的角的集合是()A.B.C.D.7.设点B是点A(2,-3,5)关于xOy面的对称点,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A.38B. 10C.D.8.图中的直线l1,l2,l3的斜率分别是k1,k2,k3,则有()A. B.C. D.9.直线为实数恒过定点A. B. C. D.10.过点且垂直于直线的直线方程为()A. B.C. D.11.已知直线l1经过两点(-1,-2)、(-1,4),直线l2经过两点(2,1)、(x,6),且l1∥l2,则x=()A. 2B.C. 4D. 112.两平行直线x+2y-1=0与2x+4y+3=0间的距离为()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3.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_______________.14.若扇形的弧长为3,圆心角为,则该扇形的面积为.15.过点A(3,2),B(1,-2)的中点,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
16.己知圆与圆相外切,则实数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本题10分)已知直线l经过两条直线2x-y-3=0和4x-3y-5=0的交点,且与直线x+y-2=0垂直.(1)求直线l的方程;(2)若圆C的圆心为点(3,0),直线l被该圆所截得的弦长为2,求圆C的标准方程.18.(本题12分)直线l的倾斜角为135°,且经过点P(1,1).(1)求直线l的方程;(2)求点A(3,4)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的坐标.19.(本题12分)已知点M(3,1),直线ax-y+4=0及圆(x-1)2+(y-2)2=4.(1)若直线ax-y+4=0与圆相切,求a的值.(2)求过M点的圆的切线方程.20.(本题12分)已知直线l过点(1,2),且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AOB的面积为,求直线l的方程.21.(本题12分)化简;(1)(2)cos20°+cos160°+sin1866°—sin(-606°)22.(本题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α的终边经过点P(1,2).(1)求tanα的值;(2)求的值.高一数学答案和解析1. C2.D3. A4.B5. B6. C7.B8. D9. C 10. C 11. A 12.B13.14. 615.16. 117.解:(1)由题意知,解得,∴直线2x-y-3=0和4x-3y-5=0的交点为(2,1);设直线l的斜率为k,∵l与直线x+y-2=0垂直,∴k=1;∴直线l的方程为y-1=(x-2),化为一般形式为x-y-1=0;(2)设圆C的半径为r,则圆心为C(3,0)到直线l的距离为d==,由垂径定理得r2=d2+=+=4,解得r=2,∴圆C的标准方程为(x-3)2+y2=4.18.解:(1)直线l的方程为:y-1=(x-1)tan135°,化为:x+y-2=0.(2)设对称点A′的坐标(a,b),则,解得a=-2,b=-1.∴A′(-2,-1).19.解:(1)圆心坐标C(1,2),半径R=2,若若直线ax-y+4=0与圆C相切,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2,解得a=0或a=.(2)圆心C(1,2),半径为r=2,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x=3,由圆心C(1,2)到直线x=3的距离d=3-1=2=r知,直线与圆相切.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方程y-1=k(x-3),即kx-y+1-3k=0,由题意知=2,解得k=,即直线方程为y-1=(x-3),即3x-4y-5=0,综上所述,过M点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3或3x-4y-5=0.20.解:由题意知直线l与两坐标轴不垂直,设直线方程为y-2=k(x-1),可知k<0,令x=0,得y=2-k;令y=0,得,∴根据题意可得,整理,得k2+5k+4=0,解得k=-1或k=-4,∴所求直线方程为:x+y-3=0或4x+y-6=0.21.解:(1)原式==-1;(2)原式=cos20°-cos20°+sin(5×360°+66°)-sin(-2×360°+114°)=sin66°-sin114°=sin66°-sin(180°-66°)=sin66°-sin66°=0.22.解:(1)∵角α的终边经过点P(1, 2),∴x=1,y=2,则tanα==2;(2)∵角α的终边经过点P(1,2),∴sinα=,cosα=,则==.。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数学试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1.设角α=—2弧度,则α所在的象限是()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时针走过2时40分,则分针转过的角度是( )A. B. C. D.3.cos1050°=()A. B. C. D.4.若且,则的终边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5.在上满足的x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6.如图,终边在阴影部分(含边界)的角的集合是()A.B.C.D.7.设点B是点A(2,-3,5)关于xOy面的对称点,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A.38B. 10C.D.8.图中的直线l1,l2,l3的斜率分别是k1,k2,k3,则有()A. B.C. D.9.直线为实数恒过定点A. B. C. D.10.过点且垂直于直线的直线方程为()A. B.C. D.11.已知直线l1经过两点(-1,-2)、(-1,4),直线l2经过两点(2,1)、(x,6),且l 1∥l2,则x=()A. 2B.C. 4D. 112.两平行直线x+2y-1=0与2x+4y+3=0间的距离为()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3.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_______________.14.若扇形的弧长为3,圆心角为,则该扇形的面积为.15.过点A(3,2),B(1,-2)的中点,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
16.己知圆与圆相外切,则实数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本题10分)已知直线l经过两条直线2x-y-3=0和4x-3y-5=0的交点,且与直线x+y-2=0垂直.(1)求直线l的方程;(2)若圆C的圆心为点(3,0),直线l被该圆所截得的弦长为2,求圆C的标准方程.18.(本题12分)直线l的倾斜角为135°,且经过点P(1,1).(1)求直线l的方程;(2)求点A(3,4)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的坐标.19.(本题12分)已知点M(3,1),直线ax-y+4=0及圆(x-1)2+(y-2)2=4.(1)若直线ax-y+4=0与圆相切,求a的值.(2)求过M点的圆的切线方程.20.(本题12分)已知直线l过点(1,2),且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AOB的面积为,求直线l的方程.21.(本题12分)化简;(1)(2)cos20°+cos160°+sin1866°—sin(-606°)22.(本题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α的终边经过点P(1,2).(1)求tanα的值;(2)求的值.高一数学答案和解析1. C2.D3. A4.B5. B6. C7.B8. D9. C 10. C 11. A 12.B13.14. 615.16. 117.解:(1)由题意知,解得,∴直线2x-y-3=0和4x-3y-5=0的交点为(2,1);设直线l的斜率为k,∵l与直线x+y-2=0垂直,∴k=1;∴直线l的方程为y-1=(x-2),化为一般形式为x-y-1=0;(2)设圆C的半径为r,则圆心为C(3,0)到直线l的距离为d==,由垂径定理得r2=d2+=+=4,解得r=2,∴圆C的标准方程为(x-3)2+y2=4.18.解:(1)直线l的方程为:y-1=(x-1)tan135°,化为:x+y-2=0.(2)设对称点A′的坐标(a,b),则,解得a=-2,b=-1.∴A′(-2,-1).19.解:(1)圆心坐标C(1,2),半径R=2,若若直线ax-y+4=0与圆C相切,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2,解得a=0或a=.(2)圆心C(1,2),半径为r=2,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x=3,由圆心C(1,2)到直线x=3的距离d=3-1=2=r知,直线与圆相切.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方程y-1=k(x-3),即kx-y+1-3k=0,由题意知=2,解得k=,即直线方程为y-1=(x-3),即3x-4y-5=0,综上所述,过M点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3或3x-4y-5=0.20.解:由题意知直线l与两坐标轴不垂直,设直线方程为y-2=k(x-1),可知k<0,令x=0,得y=2-k;令y=0,得,∴根据题意可得,整理,得k2+5k+4=0,解得k=-1或k=-4,∴所求直线方程为:x+y-3=0或4x+y-6=0.21.解:(1)原式==-1;(2)原式=cos20°-cos20°+sin(5×360°+66°)-sin(-2×360°+114°)=sin66°-sin114°=sin66°-sin(180°-66°)=sin66°-sin66°=0.22.解:(1)∵角α的终边经过点P(1, 2),∴x=1,y=2,则tanα==2;(2)∵角α的终边经过点P(1,2),∴sinα=,cosα=,则==.。
精选榆林市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精选榆林市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推理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推理或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B 向水中加入金属钠,钠熔成闪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上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钠的密度比水小C 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盐一定是碳酸钠D某物质的焰色试验火焰显黄色该物质一定不含钾元素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氯化银、碳酸钡、亚硫酸钡和硫酸钡均为白色沉淀,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还可能含有银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B.金属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金属钠的密度比水小,熔成闪亮的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与水的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熔成闪亮的小球,故B正确;C.碳酸氢钠、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则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盐不一定是碳酸钠,还可能是碳酸氢钠或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故C错误;D.某物质的焰色试验火焰显黄色,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钠元素,黄色光掩盖紫色光,由于没用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黄色光,则不能确定该物质是否含有钾元素,故D错误;故选B。
2.下列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进行如图所示操作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NH4+C.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该固体试样中也可能存在Fe3+D.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答案】C【详解】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沉淀不一定是BaSO4,也有可能是AgCl,该现象说明该溶液中可能含SO42-,也可能含Cl-;检验SO42-的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先加入HCl,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A错误;B、应将用镊子夹住试纸放在试管口,B错误;C、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Fe和Fe2O3,加入盐酸后,Fe可以和Fe3+反应,使得溶液中没有Fe3+,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C正确;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2,也可能是SO2;此外,和盐酸反应生成CO2、SO2的离子有CO32-、HCO3-或SO32-、HSO3-,D错误;故选C。
陕西省榆林二中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陕西省榆林二中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性,漂白原理与其它几种不同的是()A.氯水B.SO2C.H2O2D.HClO【答案】B【详解】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是它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氯水、双氧水、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故选B。
2.金属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A.脱水性B.吸水性C.强酸性D.强氧化性【答案】D【详解】A. 脱水性是浓硫酸脱去有机物分子相当于水组成的氢、氧元素,A不合题意;B. 吸水性是浓硫酸吸取气体中的水蒸气或晶体中的结晶水,B不合题意;C. 强酸性是硫酸与中等强度的弱酸盐反应生成中强酸表现的性质,C不合题意;D.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位于H之后,所以Cu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u氧化为CuO,然后溶解为CuSO4。
故选D。
3.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 向某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可能含有Cl-或SO42-,实验结论不符,A错误;B. 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再滴加 H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可能含有Ag+或SO42-,实验结论不符,B错误;C. 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变暗,钠在空气中会生成氧化钠,实验结论不符,C 错误;D. 某溶液做焰色反应时,现象为黄色,未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溶液的一定含有 Na+,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K+,符合事实,D正确;答案为D。
4.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钾的焰色是浅紫色,容易被钠的黄色火焰所掩盖,因此要在蓝色钴玻璃下进行观察才能确定有没有钾元素,A项错误;CO,B.酸性:盐酸大于碳酸,碳酸大于次氯酸;因此次氯酸不可能与碳酸氢钠反应得到2应该考虑是盐酸的影响,B项错误;SO的水溶液显酸性,C项正确;C.石蕊变红则证明溶液显酸性,因此说明2SO和高锰酸钾之间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导致褪色,与漂白性无关,D项错误;D.2答案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化学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
C.Ge(32号元素)的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
D.将家用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使用可提高去污效果
2.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氧化物环境问题主要来源
A CO2破坏臭氧层化石燃料的燃烧
B SO2温室效应汽车尾气的排放
C NO2光化学烟雾工厂废气的排放
D CO 酸雨汽车尾气和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3.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27I的中子数为74,则其原子序数为( )
A.74 B.53 C.201 D.127
4.从海水中提取镁,下列正确的途径是( )
A. 海水Mg(OH)2Mg
B. 海水MgCl2Mg
C. 海水Mg(OH)2MgCl2Mg
D.海水Mg(OH)MgCl2溶液→MgCl2Mg
石灰乳HCl电解
5.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部分水,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
6.Zn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H2SO4(浓)====ZnSO4+SO2↑+2H2O。
向100 mL 18 mol·L-1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 ) A.等于1.8 mol B.小于0.9 mol
C.等于0.9 mol D.在0.9 mol和1.8 mol之间
7.下列关于硅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B.SiO2+3C SiC+2CO↑中碳只做还原剂
C.因为玻璃中含有 SiO2,所以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碱性溶液
D.Si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氟酸反应,所以 SiO2是两性氧化物
8.下列关于现行的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和0族
B.第ⅠA族的元素全部都是金属元素
C.位于同一主族相邻的甲乙两种元素,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为x+4 D.位于同一周期的甲乙两种元素,甲位于第ⅠA族,原子序数为x,乙位于第ⅢA族,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为x+13
9.已知锂和镁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性质上具有相似性,由此可以推断下列关于锂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LiOH加热时,不会分解
B. Li2CO3加热时,不会分解
C. Li在氧气中燃烧生成Li2O2
D. Li与稀硫酸反应生成Li2SO4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B.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 Cl-+ClO-+H2O
C. 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MnO2+4HCl(浓)Mn2++2Cl-+Cl2↑+2H2O
D. FeO与足量浓硫酸反应:FeO+H2SO4====FeSO4+H2O
11.下列有关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a 、Al 、Fe 、Cu 都能导电,它们的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
B .CO 2、NO 、SO 2 都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C .铝热反应是指铝能将所有的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
D .CaCO 3+SiO 2 CaSiO 3+CO 2↑的发生,说明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12.下列事实不能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
( ) A.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应
B.1 mol 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
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D.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
13.某无色溶液中,已知含有 H+、Mg2+、Al3+等阳离子,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v )和生成沉淀的质量(m )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14.有A 、B 两种元素,已知元素A 的核电荷数为a ,且A 3-与B n +的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元素B 的质子数为( )
A .a -n -3
B .a +n +3
C .a +n -3
D .a -n +3
15.某元素阳离子R n +,核外共有a 个电子,原子的质量数为A ,则m g 该元素原子核里含有的中子的物质的量(mol)是( )
A .(A +a -n)
B .(A +a +n)
C .(A -a +n)
D .(A -a -n) m A m A m A m A
16.在使溶液中的[Al (OH )4]﹣完全转化成 Al (OH )3 ,应择的最好试剂是( )
A.H 2SO 4
B.HCl
C.CO 2
D.NH 3·H 2O
17. X 、Y 、Z 、W 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若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可以形成化合物ZY 3 B.非金属性:Z>Y
C.质子数:W>Z X
Y Z W
D.Y和W形成的单质都有较强的氧化性
18.Mg、Mg2+两种粒子中不相同的是( )
①核内质子数 ②核外电子数 ③最外层电子数 ④核外电子层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非选择题
19.(9分)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到现在形成的周期表经过了
众多化学家的艰辛努力,历经142年。
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位构性的关系,揭示了元素间
的内在联系。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G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Sn的最高正价为________,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Bi的
最高价氧化物为________。
(3)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
①阴影部分元素氢化物热稳定性最高的是________元素(填化学式)。
②H3AsO4、H2SeO4的酸性强弱:H3AsO4________(填“>”“<”或“=”)H2SeO4。
③氢化物的还原性:H2O________(填“>”“<”或“=”)H2S。
④原子半径比较:N________(填“>”“<”或“=”)Si。
20.(9分)(1)向橙色的溴水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振荡后过滤,溶液呈现________色,
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1)中滤液加入适量的氯水后,溶液呈________色,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1)中滤液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溶液中有________生成,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4分)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硫元素时的学习方案,请完善该同学的学习方案。
(1)硫原子的结构:硫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从结构
可以知道硫元素是一种典型的非金属元素。
(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硫是一种淡黄色的 体(填“气”“液”或“固”),主要
存在于火山喷发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这是硫以游离态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硫元素在自
然界中也有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如许多金属矿石是含硫化合物,如胆矾 (填化学式)。
(3)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Ⅰ)A中在加热时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①B中品红溶液由红色变为 ,加热后又 ,(结论:可以根据该现象用品红溶液来证明SO2的存在与否)。
②C中的现象是体现了SO2具有 。
D中没有观察到什么现象,在实验结束后往D中滴加H2O2后则可以看到 。
③E中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Mn0-4+5SO2+2H2O====2Mn2++5S02-4+4H+
反应中SO2是 剂(填“氧化”或“还原”)。
(Ⅲ)G的作用是吸收尾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IV)该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
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
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22.(14分)A﹣J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 A 是一种高熔点物质,D 是一种红棕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物质的名称为
(2)C 与 D 在高温下的反应在冶金工业上称为,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A→H的离子方程式为
写出H→I的离子方程式:写出F→G的化学方程式:写出G→J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