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周测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周测一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周测一班级:姓名:分数:__________一、基础(23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8分)自古以来,山河湖海、风云日月都成为了诗人笔下诗意的源头。
曹操在《观沧海》一诗中用①“□□□□,□□□□。
”描绘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美景;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用②“□□□□□□□,受降城外月如霜。
”描绘了边塞荒凉凄冷的环境;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③“□□□□□□□,□□□□□□□。
”借柳絮和杜鹃表达飘零之感、迁谪之远。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用④“□□□□□,□□□□□。
”描绘夜未消尽,红日从海上升起的画面,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⑤“□□□□,断肠人在天涯。
”借夕阳西下之景直接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3分)我侧耳倾听之时,多么动听啊,鸟儿尽情鸣叫,却不显得duō duō bī rén ()。
我静静地听着,顿悟春之草木,顿悟林间之鸟。
它们都自在于这个宁静的世界,或静立其中,或hū péng yǐn bàn (),幸福快乐在它们的世界里……春天像小姑娘, huāzhīzhāo zhǎn()的,笑着,走着。
3.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热烈欢迎上级领导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B. 在正式表演前,他在后台酝酿了下情绪,做好了充分的演出准备。
C. 听说明天就能收到录取通知书,他翻来覆去睡不着。
D. 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4.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一个人自得自乐地走在公园里,心情愉悦,享受着天伦之乐。
B.看到我打碎了他心爱的瓷器,他怒不可遏。
C.“真是无与伦比的美呀!”游客看着眼前的美景纷纷赞叹。
D. 我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这一关是过不了的啦。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三个小学的校长正在办公室开会。
七年级语文周测试卷及答案详解

七年级语文第十次周测卷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直接性默写(每题2分,共3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3)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5)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7)______________,后不见来者。
(8)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9)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
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10)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
(12)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13)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14)宣室求贤访逐臣,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15)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
(16)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
二、理解性默写(每题4分,共68分)(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木兰恢复女儿装时喜悦心情的句子是: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在《竹里馆》中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周周测试卷(第5、6课测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周周测试卷(第二单元家庭亲情)第5、6课测试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淡雅.(yǎ)瘫.痪(tān)央.求(yāng)B.昏.迷(hūn) 侍.弄(shì)沉.寂(chéng)C.整宿.(sù)鲜血.(xiě)捶.打(chuí)D.烂.漫(làn)诀.别(jué)憔.悴(jiā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折散平顺信服严重关头B.浇灌两全取绝水波粼粼C.强壮渔塘蹲下争先恐后D.随意掩饰委屈水泡儿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保洁员在打扫时拾到大量现金和重要证件,连夜寻找到失主,心急如焚的失主喜出望外....。
B.他翻来覆去....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哪儿了。
C.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使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D.李老师絮絮叨叨地给我们上了一节妙趣横生....的地理课。
4.根据语境和拼音,在括号里填入正确的汉字。
(1)她感到委qu( ),但为了顾全大局,不得不委qū( )求全。
(2)顺着碧波lín lín( )的小溪,我màn màn( )地走在山花烂màn( )的小路上,颇有一种“行到水穷处”的闲适。
二、现代文阅读(一)火车上的相遇邓迎雪①大二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幅乱七八糟的调色板——逃课、喝酒、玩网游、谈恋爱很忙,但都与学业无关。
②颓废、不求上进,他自己并不是没有警醒,只是计划容易,执行好难。
他还是会隔三岔五地玩个通宵。
③暑假,他原打算在学校补补功课,再打份工,可是朋友又邀他参加同学们的假期游。
无奈,他只好再次搁置计划,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
④正值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
大家只好轮换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座车厢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
⑤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有那么一刹那,他想起了在家务农的父母。
七年级语文周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第三次周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一、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32分)1.河流大野犹嫌束,。
2.,归雁洛阳边。
3.水何澹澹,。
4.《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用,;,。
四句诗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6.在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
7.“月亮”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物,请你写出古代诗词中含有一个“月”字的上下句,8.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夜阑卧听风吹雨,。
11.在我们所学的《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当“富贵”和“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而坚守义的句子是,。
12.工作学习中,我们要“”,向先进人物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的学识与修养,见到不好的人与事,还应该“”来反省自己。
(用《〈论语〉十则》文中的语句回答)13.回乐烽前沙似雪,。
14. ,匹夫不可夺志也。
15. 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
16. 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17. 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18. 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
19.杨花落尽子规啼, _20.《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21.秋风萧瑟,。
22.《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有成效,所以他说:“ _ , _ 。
”二、积累运用(52分)1.鲁迅原名 __________,字_______,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
是鲁迅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七年级语文第11周周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周测试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32分)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小题。
(7分)青春年华就像一面彩棱.镜,它折射的光缤纷绚丽,A美不胜收。
镜子里,我们在B花枝招展的绿茵小径上奔跑,在知识的海洋里攒.起一捧珍珠,又站上C人迹罕至的云xiāo 山巅眺望未来。
这是一段花朵绽开的岁月,我们对生活的热爱D油然而生。
不要犹豫徘徊,一起mù浴青春的阳光吧!(1)给加点字注音:彩棱.镜攒.起(2分)(2)根据拼音写汉字:云xiāo mù浴(2分)(3)语段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古诗词。
B.通过开展《朝花夕拾》读书报告会,使我们对这本书越来越感兴趣。
C.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冬天来了,为防止新冠疫情不再反弹,学校制定了严密的防范措施。
3.以下对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散步》是当代作家莫怀戚写的一篇叙事散文。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C.《秋天的怀念》文章中母亲说的“好好活”是母子俩都要战胜病魔;我说的“好好活”是为了母亲,我和妹妹要坚强的活下去。
D.《观沧海》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
(“能”,是动词)B.“劳驾”“高见”是谦辞,“拙见”“鄙人”是敬辞。
C. 愉快、快乐,热忱、热情,坚定、立场。
这三组词语都是同义词。
D.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他们好像在说:“你们放心吧,这儿保准暖和。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学校将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活动。
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8分)(1)你喜欢怎样的交友原则?请从你积累的名人名言或谚语中写出一句。
七年级上册语文周测二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周练二班级:学号:姓名:分数:__________一、基础(40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6分)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漂泊在外,身不由己,但亲友之思、家国之情却是他们心灵纽带的寄托,是心中思念开出的绚烂之花。
离友人越远,思念就越深,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夜发清溪向三峡,”亦如是;游子远离家乡,黄昏之时,思乡之悲情难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断肠人在天涯”亦如是。
心系祖国和平,同情忧患的人民,正如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
”年老病衰之时竟又能与故人重逢,是多么令人动人之事,正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徒然唤醒了“征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恰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6分)春,是一拱彰显生命神奇的画廊,是一桢染着生命之色的画布。
春来了,我轻轻地嗅着娇嫩的花叶,抚摸着那些为迎接春天而jiao mei()的花朵。
远处的荒原,曾经rén jì hǎn zhì(),如今花开满园,红杏出墙,引来了一群天真烂漫的顽童,他们正xiǎo xīn yì yì()地跃过荆棘地,寻找着花间翩翩起舞的浅黄色蝴蝶,欢乐至极。
3. 小明顺利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对此,下列表达不得体...的—项是( )(6分)A. 小明发微信给老师“老师:我考上大学了,感谢恩师多年栽培。
”B. 小明父亲发短信向亲朋报喜“犬子顺利考上大学,多谢大家关心!”C. 小明对前来祝贺的李叔叔说:“叔叔,您的到来使我家蓬荜生辉”D. 好朋友王勇对小明说:“恭喜你,改天我一定莅临你家当面祝贺。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6分)A.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提高读书的好习惯。
B. 我们只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就能把新时代的长征之路走得坚定,走得稳健。
C. 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的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七年级语文周周测(第一周)(含答案)

周周测(第一周)一、单选题(共5道,每道2分)1.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古人写作诗词,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将某个词、某个句子的语序进行颠倒,使诗词产生了“倒装”现象。
以下诗句不存在倒装现象的是(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答案:A解题思路:B项“荡胸生曾云”含义为:有层层叠叠的云彩在我胸前飘荡。
正常语序为“生曾云荡胸”;C项正常语序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D项正常语序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A项是正常语序。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诗文理解2.古诗词的倒装常常是出于表达中平仄、押韵、强调的需要,朗读下列诗句,倒装达到的主要效果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①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③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A.①平仄②押韵③强调B.①押韵②强调③平仄C.①强调②平仄③押韵D.①平仄②强调③押韵答案:A解题思路:反复朗读,体会诗词的平仄节奏与韵律。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正常语序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这里倒装是平仄需要。
“啼鸟”应为“鸟啼”,是为了和“晓”押韵。
“多情应笑我”的语意是“应笑我多情”,此处强调“多情”。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诗文理解3.盛唐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包容开放,文人自信进取,这一时期的诗坛中呈现出一派“盛唐气象”。
盛唐诗歌普遍的风格特征,一是浑厚,二是雄壮,它表现在盛唐大多数作家作品中间,而与初唐、中晚唐诗显示出区别来。
下列诗句没有体现“盛唐气象”的是(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答案:D解题思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选自晚唐诗人杜牧的作品《江南春》。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周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周测试卷考试时间:70分钟总分:100分一、书写水平(5分)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此项根据背诵默写的书写水平计分。
(5分)二、基础积累(33分)我国有数不胜数....的爱国人士,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例如:袁隆平一生zhā gēn①扎根在稿田之间,实现了千百年来人们心中最淳朴..的愿望;邓稼先lì②沥尽心血,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奉献一生……他们用自己的学识与行动书写了无huǐ③悔人生。
他们的故事鲜为人知....,他们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他们是时代的kǎimó④楷模。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6分)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4分)A.数不胜数B.淳朴C.鲜为人知D.敬仰[解析]C项,“鲜为人知”指很少有人知道,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5分)⑤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⑦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⑧韩愈《晚春》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诗句是: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4分)A.“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B.萧红,原名张廼莹,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红烛》等。
C.《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邓稼先是我国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
[解析]B项,《红烛》是闻一多的诗集。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C)(4分)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C.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周测卷制卷时间:2014年9月9日班级姓名学号得分基础知识部分(共46分)一、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2*0.5=11)Quán( )释bì( )益无liáo( ) chōng( )jǐng( ) níng( )聚pái( )huái( ) wéi( )幕真dì( ) 广mîo()diē()dàng( ) 肃mù( ) bān( )lán( )摇摇欲zhuì( ) shà( )眼纳liáng( ) 鸟cháo( ) 惊xiàn( ) 惊yà( )二、给下列多义词注音。
(8*0.5=4)书卷.()嫩绿.()载.着()模.糊()卷绿载模吹卷.()绿.林() 记载.()模.样()三、选词填空或据词义或填出相对应的词语填空。
(16*1=16)1.打开这些门,走进去,(观看观赏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
2.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开启洞开打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3.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神秘神妙)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
4.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索引,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比喻珍贵的成果)。
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的。
5.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并不是(故意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6.你使很多(脚不跨出大门)的人在油墨的清香中游历了(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的世界。
7.你是的大地,你是辽阔的;你是,是江海湖泊。
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好景象。
不管是壮阔雄奇的,还是的,不管是还是深沉肃穆的,你都(既有声音,又有色泽)展现。
8.你吐露的(指高兴、愤怒、悲哀和快乐这四种感情。
泛指人的各种不同感情),使人开怀大笑,也使人(感动的眼泪打湿了衣襟,一般用来表达很感动的意思)。
四、选择题。
(3*2=6)1.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当代作家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选自《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
本文是这部书的序言节录,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阐述自己对文学的理解,描绘文学的魅力,引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兴趣。
B.《繁星》的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他创作的小说《雾》、《雨》、《电》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C.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冰心诗四首》选自《繁星春水》,冰心的这些诗都是短小的,是受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
诗人敏锐地捕捉生活中一刹那的感受,通过对这种感受的抒写,表现蕴含的情感或某一哲理。
D.《郑人买履》是一篇寓言,选自《韩非子》,韩非是春秋末期哲学家,是法家学说集大成者。
2.下面一段话语言不连贯,在横线上添上恰当的一句话是()辩论时,发言者要善于听取对方的发言,善于发现对方观点片面、论据不足的地方,,使自己的发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A.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B.从而理清自己的思路C从而了解对方的情况 D.从而抓住对方的要害3.选出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A.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B.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C.我只/躲到你的/怀里D.浸透了/奋斗的泪泉五、用原文语句填空。
(9*1=9)1.心中的风雨来了,。
2.母亲,倘若你,。
3.成功的花,!然而当初她的牙儿,,。
4.嫩绿的牙儿,和青年说:“!”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阅读理解部分(共50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8分)①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
②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③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
④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事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
⑤一个不想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地徘徊。
⑥当别人为大自然和人世间奇妙的景象惊奇迷醉时,他.却在沉睡。
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
只要你愿意花时间,花工夫,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语境义。
(3分)⑴“求知和阅世的过程”中的“阅世”是指。
⑵“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中的“这”是指。
⑶“他却在沉睡”中的“他”是指。
2. 第一段由六个句子组成,对段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图示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②④A. ①④B.①--②--③③⑤⑥⑤⑥②③③C. ①D.①②④⑤⑥④⑤⑥3.打开这些门的条件是什么?(分点作答)这些条件能否或缺?(3分)⑴⑵⑶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8分)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
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时我忘记了一切。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
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
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
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2.“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这是作者在1927年乘轮船到法国的途中看繁星的感受,仿佛“在母亲的怀里”,这是怎样的一种感受?(2分)3.如果把“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改成“那个巨人还在跑”好不好?为什么?(2分)4.揣摩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根据你的观察和感受,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
(2分)例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彷句:秋天的雨是。
三、阅读韩笑的《还是您吗老师》,回答问题。
(9分)还是您吗老师噢正是您啊老师那留着长头发的漂亮阿姨您默默的不说话还是您吗老师此时我看见那个戴着眼镜的慈祥妈妈满树的桃李还是你吗老师都挂满了晶莹的泪花那个银发苍苍的老祖母此刻您默默的不说话您还是默默的不说话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感情。
(2分)2.诗歌的前三节分别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老师哪三个阶段的生活经历?(3分)————3.“满树的桃李”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在这里,“它”指的是。
(2分)4.为什么此时“满树的桃李/都挂满了晶莹的泪花”?(2分)。
四、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25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它的意思。
(6*0.1=3)⑴而置之其坐(同译为)⑵反归取之(同译为)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0*0.5=10)⑴郑人有欲.买履者..()()()⑵而.置之其.坐()()⑶而.忘操.之()()⑷乃曰..:“吾忘持.度。
”()()()⑸及反..()()⑺遂.不得履()..()()⑹市罢⑻何.不试之以.足()()()⑼宁.信度,无.自信也()()3.解释多义词。
(8*0.5=4)而置之.其坐()先自度.其足()之至之.市,而忘操之.()()度度.日如年()反归取之.()吾忘持度.()何不试之.以足()4.解释重点句。
(3*2=6)⑴郑人有欲买履者⑵何不试之以足⑶宁信度,无自信也。
5.本则寓言对郑人主要进行了描写,如“反归取之”的动作和描写,如“‘宁信度,无自信也’”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郑人、的性格。
(4*0.5=2)拓展延伸(共4分)两题选做一题...1.赵丽宏在《致文学》中写与文学的两段对话,结合对课文《为你打开一扇门》中文学含义的体会和你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感受,写一段文字说说你心中的文学是什么?(至少用四组排比、比喻)2.《冰心诗四首》,前两首是抒情小诗,后两首是哲理小诗。
前两首写法是借物抒情(如《纸船》中作者用叠纸船这个细节寄托了对母亲的挚爱),后两首是托物言志(如《嫩绿的牙儿》作者借“嫩绿的牙儿”、“淡白的花儿”、“深红的果儿”勉励青年积极向上,努力为社会作贡献)。
你能模仿其中一首写一则小诗抒发情感或阐述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