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周测(第10周)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周测试卷及答案详解

七年级语文周测试卷及答案详解

七年级语文第十次周测卷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直接性默写(每题2分,共3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3)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5)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7)______________,后不见来者。

(8)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9)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

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10)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

(12)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13)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14)宣室求贤访逐臣,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15)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

(16)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

二、理解性默写(每题4分,共68分)(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木兰恢复女儿装时喜悦心情的句子是: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在《竹里馆》中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学期第十周周考试题试题

七年级上学期第十周周考试题试题

宁化城东二零二零—二零二壹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十周周考试题〔总分60分,含卷面分3分〕一、语言积累和运用〔26分〕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6分〕一路上,我们被美丽的风光〔yòu〕惑得忘了一切,贪〔lán〕地呼吸着新颖的空气。

五彩森林与高〔sǒng〕的雪山交相辉映,溪流流〔tǎng〕于丛林中,阳光透过落落云霞洒落下来,森林中偶然钻出的几匹小骡马飞快地在山坡上奔跑,形成了一种美丽的点〔zhuì〕。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陶(zuì)了。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2分〕有人说:智者无言。

确实,大智之人,总是淡淡地,静静地,孜孜地,直到进入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A、生活考虑追求B、考虑生活追求C、生活追求考虑D、追求考虑生活3、找出以下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4分〕〔1〕可望不可及改为〔2〕多姿多采改为〔3〕悴然长逝改为〔4〕梦昧以求改为4、古诗文名句的默写。

〔14分〕(1)曹操在观沧海一诗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2)光阴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

(3)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和尚绝句)(4)写出含有“春〞的一句完好的诗句。

,(5)问渠哪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6)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7),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8)生活中表示既要擅长学习别人好的方面,又要擅长从不好的方面汲取教训,我们常常要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

二、综合运用。

〔9分〕5、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2分〕〔〕A、父亲对我的养育之恩,罄竹难书....,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B、在的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有趣的节目。

C、今天因为要出去玩耍,奶奶特意梳洗了一下,打扮得花枝招展....,煞是好看。

初一下第10周周统练及答案

初一下第10周周统练及答案

初一学年下第十周课堂教学统练语文试题(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4分)A别.扭(bié)譬.如(pì)鞠.躬尽瘁(jū)B.修葺.(qì)字帖.(tiē) 不耻.下问(chǐ)C.驿.路(yì)商酌.(zhuó) 颠沛.流离(pèi)D.累赘.(zhuì) 拖沓.(tā) 诲.人不倦(huì)2.下列字形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A.谦虚业绩朦胧正心修身B.悔恨悠久陡俏南腔北调C.儒家公寓肯切躬行君子D.微末天坛悲哀以身作责3.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到2016年4月,应用于移动通信芯片的国产自主卫星导航IP核数量近1 800万左右。

去掉“近”或“左右”。

B.听了他的报告,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将“教育”改为“启发”。

C.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的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删去“和规模”。

D.5月21日,2016年世界羽毛球团体赛尤伯杯在江苏昆山落幕,使中国羽毛球女队击败韩国队卫冕成功。

删去“使”。

4、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林冲-----大闹野猪林(《水浒传》)B、吕布-----辕门射戟(《三国演义》)C、贾雨村----到林如海家教书(《红楼梦》)D、祥子-----怒辞杨宅(《骆驼祥子》)5、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4分)【情境】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末一起去江边游玩。

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

小亮对小明说:A.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

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10周演练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10周演练题

()壳①()②()()藏①()②()()载①()②()1 2 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周演练题一、口语交际 (6分)1、5月12日14 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震痛了四川,震痛了整个中国!从那以后发生的种种事件,相信你一定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下面请回答。

(1)写出最令你感动的一件事或一句话,并说明你感动的原因。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灾难中的四川、灾难中的中国,你最想说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相信你校为此而举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你们进行的活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生动、有鼓动性。

)(2分)二、基础知识及运用(44分)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6分)奇幻.()远古.()骸.()骨乌.()有潜.()行裹藏.()葱.()茏幽雅.()峰峦.()肆虐.()崩.()塌预兆.()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初一语文第十周周末作业

初一语文第十周周末作业

初一语文第十周周末作业一、积累运用1.阅读下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你像和煦.的春风,吹散了危险的阴霾.;你是大爱的化身,彰显了慈母的情怀。

敬爱的张丽莉老师,你告诉我们人生的真dì:奉献之花要常开不败。

我们心神相通,huì聚成爱的大海。

亲爱的同学们,有多少人像丽莉老师一样为我们默默奉献,请珍惜他们无私的馈.赠,去努力谱写青春的风采吧!(1)给加点字注音。

(2分)和煦.()阴霾.()馈.赠()(2)根据拼音补全词语。

(2分)真dì()huì聚()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小李真是别出心裁....,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B.语文课上,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C.环城越野赛快开始了,各学校的参赛运动员滔滔不绝....地进场了。

D.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3.下面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6月的哈尔滨是个美丽的季节。

C.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D.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4.默写。

(9分)(1)?门前流水尚能西。

(2)折戟沉沙铁未销,。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的句子是:,。

(4)请写出苏轼《水调歌头》中蕴含人生哲理的三个句子:,,。

(5)青山有幸埋忠骨,(6)中秋之夜,海外求学的小明独自凭栏,对月怀远,不禁感慨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夜望月》)5.下面是某同学作文的一个片断,按要求加以修改。

(4分)语文学习的基础在于积累,厚积才能薄发。

读、写是语文的两翼;少读,对语文教育来说是釜底抽薪。

怎样积累呢?首先,应培养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即可以写心得,也可以摘录优美词句。

七年级上册语文 周末习题(十)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  周末习题(十)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周末习题(十)一、基础(24分)1、古诗文积累填空。

(共10分,每空1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3)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4)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5)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强欲登高去,______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7)《〈论语〉十二章》中反复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4分)(1)我的手指cuō niǎn( )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zhàn kāi( )的花朵。

(2)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hùn wéi yī tán( )。

(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g dǐng fèi(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赛,咱们各得其所。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变化无常。

C.小张今天下午收到了期盼已久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D.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旁,让我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絮絮叨叨个没完。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他那严肃的面孔和警戒的话语又回响在我的耳边。

2023年秋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0周周练:第四单元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秋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0周周练:第四单元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第10周周测卷:第四单元同步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测试内容:七上第4单元注意事项:1.答卷前,一定要保持稳定呼吸,不要焦躁,要自信,相信自己能找到答案!2.拿到试卷后,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指定区域内。

3.不要舍不得放弃,一道题无思路做不出来,你在那里耗时间,就是在减少试卷分数!4.越狂躁,越容易粗心,和答案失之交臂!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热忱(shén) 坍塌(tān) 干涸(hé) 拈轻怕重(niān)B.戳穿(chuō) 派遣(qiǎn) 抽噎(yē) 刨根问底(páo)C.栋梁(dòng) 狭隘(yì) 拣选(jiǎn) 哄堂大笑(hōng)D.废墟(xū) 呼啸(xiāo) 滚烫(tàng) 悲守穷庐(lú)【答案】B【解析】考查字音的识记。

A项,“忱”应读“chén”;B正确;C项,“隘”应读“ài”;D项,“啸”应读“xiào”。

据此,答案为B。

2.(2分)下列各项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B.《植树的牧羊人》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几十年的坚持,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的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高贵品质。

C.《诫子书》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子侄辈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D.《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作者对自己童年时代一件往事的回忆。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自己从冒险到遇险,再到脱险的全过程。

【答案】C【解析】考查理解和分析课文。

C.“《诫子书》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子侄辈的一封家书”理解分析不恰当。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周周练第10周(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周周练第10周(答案)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 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 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又要从反面学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论语》中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是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 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4.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了解 ) 温故而知新( 懂得 )
四)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
子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 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 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 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用《论语》的 话就是: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 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 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五)名著阅读
1、“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做来国,海
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
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进裂,……”这段名 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本书中你最喜 欢的一个情节是:大闹天宫等
2、《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
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 是“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周测(第10周)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本试卷卷面分数是50分,成绩=卷面分数×2,。

考试时间是40分钟)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观沧海》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抒发诗人主观感受的句子(或《观沧海》中最能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2)《次北固山下》中,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表现出来的一组对偶句是,。

(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
是,。

(4),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1)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2)看吧,由chéng qīng()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3)春天像小姑娘,huā zhī zhāo zhǎn()的,笑着,走着。

(4)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hū péng yǐn bàn ()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的事,他偏爱咬文嚼字,卖弄
..学问,以致废话连篇。

B.这幅画用蓝天作背景,更加烘托
..出人物内心的宁静。

C.他讲课很少带讲稿,即使带了也绝不打开,两个学时一百分钟,滔滔不绝如江河直泻,
夸夸其谈
....如行云流水。

D.人类所生存的地球,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把“不要”删去)B.到了退休年龄的他,身体和精力还很健壮。

(将“健壮”改为“充沛”)
C.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篮球,所以姚明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把“姚明”和“我”的位置互换)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

(删去“通过”)5.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语意相关的排比句。

(4分)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
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回年二十九/元方时年.七岁
B.弟子孰为好学/对子.骂父
C.不.迁怒/尊君在不.
D.今也则亡./亡.羊补牢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
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3.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 (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16分)
祖母的葵花
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

是祖母种的。

①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

②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

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

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

像对遥远的他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

黄得很浓艳,是化不开的情。

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

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

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最突出的,还是葵花。

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

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凡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

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

凡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

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温暖。

我的祖母不知道凡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

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

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

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

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

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

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

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

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

放在阳光下晒,会闻
见花朵的香气。

一颗瓜子,原来是一朵花的魂啊!
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

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

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

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

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花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1.文中第三段说,“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通读全文,说说“我”记忆里的黄花有哪些。

(4分)
答:
2.第八段“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香香的”一词都表现了什么?(4分) 答:
3.从文章两个画线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句中蕴含的语言之美。

(4分)
答:
4.第七段写到了凡高和他创作的《向日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
答:
初一语文周测(第10周)答案
一、
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杨花落尽子规啼
(5)归雁洛阳边
2.(1)酝酿(2)澄清(3)花枝招展(4)呼朋引伴
3.C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词多贬义,不合语境。

4.B搭配不当,应改为“精力很充沛,身体很健壮”
5.示例:①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②娇媚的昙花选择在夜间开放,那是在教我们不要张扬。

③绽放的腊梅傲立在冰天雪地中,那是在教我们顽强。

二、
1. A A.年纪;B.徒弟,门人/儿子;C.表示否定/同“否”;D.同“无”/逃亡,丢失
2.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3.不迁怒,不贰过。

三、
1.有丝瓜花,黄瓜花,南瓜花,乌子花,葵花的花。

2.①“香香的”表现出葵花子的香味;
②表现出等待嗑瓜子的幸福快乐;
③体现了“我们”的童真童趣
3.①运用比喻,把祖母伺弄土地比作绣花,生动形象地表现祖母精心伺弄土地,热爱生活的情
景。

②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绿叶在地中摇摆的姿态和小黄花的可爱情态,表现出作
者的喜爱之情。

4.表观了葵花对失意、彷徨中的凡高的鼓舞;体现了本文的主旨,表现了“爱的最强光”;赋予葵花更深的内涵,使文章更为厚重;《向日葵》也是作者记忆中的开不败的黄花;艺术中的葵花与现实生活中的黄花虚实结合,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