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平后送人北归赏析
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

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司空曙的【贼平后送人北归】原文及原文贼平后送人北归⑴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⑵。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⑶。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⑷。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释⑴贼平:指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率残部逃到范阳,走投无路,自缢身亡,安史之乱最终被朝廷平定。
北归:指由南方回到故乡,⑵时清:指时局已安定。
⑶旧国句:意谓你到故乡,所见者也惟有青山如故。
旧国:指故乡。
⑷残垒:即残破的壁垒,泛指战争遗留下来的痕迹。
白话战乱时我和你一同逃到南方,时局安定你却独自北归家园。
流落他乡头上已经生出白发,战后的家乡也只能见到青山。
晓行要经过许多残破的营垒,夜里只能披星露宿荒凉故关。
旷野里的飞禽与枯黄的野草,将处处伴随着你的悲苦愁颜。
创作背此当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刚结束不久。
安史之乱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爆发,持续了八年,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新唐书》载司空曙为广平人,这个广平,据考证当在今河北或北京境内,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
司空曙于安史之乱爆发不久避难到南方,战乱刚平,送同来避难的友人北归,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在乱后为何尚滞留南方,已难以考证。
[4] [5]此诗意在感伤自己乱平之后独留南方,不能与朋友同来同返,并抒发了对乱后形势的忧虑之情。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首联交代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世乱之时,司空曙和友人一起逃到江南避难,如今天下已经太平,友人得以回去,自己仍滞留他乡,独字含义丰富,一指友人独自北还,一指自己独不得还,含有无限悲感。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上句生白发亦有双重涵义:一是形容乱离中家国之愁的深广,一是说时间的漫长,从战乱开始到结束,前后历时九年。
见青山是说假如友人回到故乡,田园庐舍肯定是一片废墟,所见也惟有青山如故。
从这句起,以下都是想象北归人途中的心情和所见的景物。
律诗讲究起承转合,一般在第三联转折,此诗却在第二联完成承转,章法上别具一格。
古诗贼平后送人北归带拼音版

古诗贼平后送人北归带拼音版古诗贼平后送人北归带拼音版zéi píng hòu sòng rén běi guī贼平后送人北归sī kōng shǔ司空曙shì luàn tóng nán qù, shí qīng dú běi huán 。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tā xiāng shēng bái fā, jiù guó jiàn qīng sh ān 。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xiǎo yuè guò cán lěi , fán xīng sù gù guān 。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hán qín yǔ shuāi cǎo , chǔ chǔ bàn chóu yán 。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古诗贼平后送人北归翻译战乱时我和你一同逃到南方,安定后,你却一个人独自回到北方。
流落他乡头上已经生出白发,战后的家乡也只能看到青山依旧。
在晓月的映照下,经过许多残破的营垒,繁星的夜晚只能宿在原来的关塞。
旷野里的飞禽与枯黄的野草,将处处伴随着你的悲苦愁颜。
古诗贼平后送人北归阅读答案1、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绪?请简要概括。
(6分)2、除借景抒情外,整首诗歌还有一种突出的表现手法。
请指出该手法,并分析。
(5分)参考答案:1、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战争)的痛恨之情。
②多年流落他乡,无法归家的惆怅之绪。
③对故国残破的悲痛之情④对友人“北归”旅途艰辛的牵挂之情。
⑤对岁月易逝,人生多舛的感慨。
2、本诗突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首联实写,交代诗人和友人当年同时离家避难,如今诗人送友人“独北还”;颔联首句实写流落他乡白发已生,而后句则虚写“旧国”青山如故;最后两联虚写,想象友人“北还”途中的寂寞、艰辛、愁容面带。
贼平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阅读附答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专注下一代成长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阅读附答案
贼平[注]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
(1)除借景抒情外,这首诗歌还有一种突出的表现手法。
请指出该手法,并分析。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绪?请简要概括。
【答案】(1)本诗突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首联实写,交代诗人和友人当年同时离家避难,如今诗人送友人“独北还”;颔联首句实写流落他乡白发已生,而后句则虚写“旧国”青山如故;最后两联虚写,想象友人“北还”途中的寂寞、艰辛、愁容不展。
虚实结合,互为补充,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情感。
(2)①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战争)的痛恨之情。
②多年流落他乡,无法归家的惆怅之绪。
③对故国残破的悲痛之情。
④对友人“北归”旅途艰辛的牵挂之情。
⑤对岁月易逝,人生多舛的感慨。
(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题在题干中有限定语“整首诗”告诉我们要从整体考虑。
从诗歌题目看是送别友人,前两联交代诗人与友人同时逃离家乡避难和送友人北还的情景,后两联是想象友人在旅途中遇到的境遇,眼前是实,想象是虚,所以是虚实结合
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贼平①后送人北归司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②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释:①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
②时清:指时局已安定。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交代诗人送人北归,一个“独”字抒写出友人得归,自己却不能还乡的痛苦。
B.颔联中“旧国见青山”是说友人回到故乡,见到故园一切未变,让友人颇感欣慰。
C.颈联从友人方面落笔,“晓月”句想象其早行情景,“繁星”句虚拟其晚宿情景。
D.尾联写友人归途中的感受,“寒禽”“衰草”面露愁颜,表现了友人内心的愁苦。
E.本诗紧扣乱离主题,由乱起南来,到乱平北还,到劫后的荒败之景,环环相扣。
15.本诗的颔联最为人称赏,在全诗的章法结构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6分)14.B D(B“见青山”是说假如友人回到故乡,田园庐舍肯定是一片废墟,满眼残破,所见也惟有青山如故,友人心中应该是伤悲忧愁的;D尾联中面露愁颜的是友人。
)(答对一个2分,答对两个5分。
)15.①承上启下,由实入虚。
(2分)②“他乡生白发”承首句“世乱同南去”,写世乱离乡,白发渐生;“旧国见青山”接第二句“时清独北还”,想象“时清”归乡所见。
(2分)③“旧国见青山”领起后面两联的想象。
“见青山”是说想象友人回乡看到的荒败的景象,这样就由眼前送别的感伤引出后面两联乱后荒败的景象的描写,并由此推及时代的感伤、民族的感伤。
(2分)(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
)【诗歌赏析】这首诗写于平定“安史之乱”之后。
意在伤己独留南方,不能与朋友同来同返,并抒发了对乱后形势的忧虑之情。
诗题为“贼平后送人北归”,“贼平”,指公元763年夏历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率残部逃到范阳,走投无路,自缢身亡,“安史之乱”最终被朝廷平定。
“北归”,指由南方回到故乡,《新唐书》载司空曙为广平人,这个“广平”,据考证当在今河北或北京境内,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的意思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的意思“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出自唐朝诗人司空曙的古诗作品《贼平后送人北归》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释】⑴贼平:指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率残部逃到范阳,走投无路,自缢身亡,“安史之乱”最终被朝廷平定。
北归:指由南方回到故乡,⑵时清:指时局已安定。
⑶“旧国”句:意谓你到故乡,所见者也惟有青山如故。
旧国:指故乡。
⑷残垒:即残破的壁垒,泛指战争遗留下来的痕迹。
【翻译】战乱时我和你一同逃到南方,时局安定你却独自北归家园。
流落他乡头上已经生出白发,战后的家乡也只能见到青山。
晓行要经过许多残破的营垒,夜里只能披星露宿荒凉故关。
旷野里的飞禽与枯黄的野草,将处处伴随着你的悲苦愁颜。
【赏析】此诗意在感伤自己乱平之后独留南方,不能与朋友同来同返,并抒发了对乱后形势的忧虑之情。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首联交代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世乱”之时,司空曙和友人一起逃到江南避难,如今天下已经太平,友人得以回去,自己仍滞留他乡,“独”字含义丰富,一指友人独自北还,一指自己独不得还,含有无限悲感。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上句“生白发”亦有双重涵义:一是形容乱离中家国之愁的深广,一是说时间的漫长,从战乱开始到结束,前后历时九年。
“见青山”是说假如友人回到故乡,田园庐舍肯定是一片废墟,所见也惟有青山如故。
从这句起,以下都是想象北归人途中的心情和所见的景物。
律诗讲究“起承转合”,一般在第三联转折,此诗却在第二联完成“承”“转”,章法上别具一格。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颈联及尾联单从友人方面落笔。
“晓月”句想象其早行情景,“繁星”句虚拟其晚宿情景。
这一联点明“残垒”。
“故关”,为兵家必争之地,估计也残破不堪了。
因而这一联着重写“贼平”后残破、荒凉之景,笔力所致,“描尽乱离之后荒乱风景”(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原文、赏析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出自唐代司空曙的《贼平后送人北归》
原文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司空曙(约720-790年),字文明,或作文初。
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诗人。
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
大历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
性耿介,不干权要。
家无担石,晏如也。
尝因病中不给,遣其爱姬。
韦辠节度剑南,辟致幕府。
授洛阳主簿。
其诗多为行旅赠别之作,长于抒情,多有名句。
胡震亨曰:"司空虞部婉雅闲淡,语近性情。
"(《唐音癸签》卷七)有《司空文明诗集》。
其诗朴素真挚,情感细腻,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五律。
诗风闲雅疏淡。
创作背景:这首诗当是于公元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安史之乱刚结束不久写的。
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爆发,持续了八年,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司空曙于安史之乱爆发不久避难到南方,战乱刚平,诗人送同来避难的友人北归,写下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赏析:深刻反映了战乱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深远影响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赏析:深刻反映了战乱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深远影响司空曙的《贼平后送人北归》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五言律诗,创作于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深刻反映了战乱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深远影响。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唐代〕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战乱时我和你一同逃到南方,时局安定你却独自北归家园。
流落他乡头上已经生出白发,战后的家乡也只能见到青山。
晓行要经过许多残破的营垒,夜里只能披星露宿荒凉故关。
旷野里的飞禽与枯黄的野草,将处处伴随着你的悲苦愁颜。
2、注释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
时清:指时局已安定。
“旧国”句:意谓你到故乡,所见者也惟有青山如故。
旧国:指故乡。
残垒:战争留下的军事壁垒。
三、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刚结束不久。
安史之乱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爆发,持续了八年,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新唐书》载司空曙为广平人,这个“广平”,据考证当在今河北或北京境内,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
司空曙于安史之乱爆发不久避难到南方,战乱刚平,诗人送同来避难的友人北归,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在乱后为何尚滞留南方,已难以考证。
四、文学赏析此诗意在感伤自己乱平之后独留南方,不能与朋友同来同返,并抒发了对乱后形势的忧虑之情。
首联:“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首联交代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世乱”之时,司空曙和友人一起逃到江南避难,如今天下已经太平,友人得以回去,自己仍滞留他乡,“独”字含义丰富,一指友人独自北还,一指自己独不得还,含有无限悲感。
颔联:“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上句“生白发”亦有双重涵义:一是形容乱离中家国之愁的深广,一是说时间的漫长,从战乱开始到结束,前后历时九年。
“见青山”是说假如友人回到故乡,田园庐舍肯定是一片废墟,所见也惟有青山如故。
贼平后送人北归
《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白话译文战乱时我和你一同逃到南方,时局安定你却独自北归家园。
流落他乡头上已经生出白发,战后的家乡也只能见到青山。
晓行要经过许多残破的营垒,夜里只能披星露宿荒凉故关。
旷野里的飞禽与枯黄的野草,将处处伴随着你的悲苦愁颜。
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乱刚结束不久。
安史之乱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爆发,持续了八年,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新唐书》载司空曙为广平人,这个“广平”,据考证当在今河北或北京境内,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
司空曙于安史之乱爆发不久避难到南方,战乱刚平,诗人送同来避难的友人北归,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在乱后为何尚滞留南方,已难以考证。
作者介绍司空曙(720年-790年),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今河北永年)人,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
大历年间进士。
韦皋为剑南节度使,曾召致幕府。
累官左拾遗,终水部郎中。
家贫,性耿介,曾流寓长沙,迁谪江右。
苗发《送司马署之苏州》中云:“归国人皆久,移家君独迟”,可见其在外留滞之久。
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
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
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
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临夏液压扳手厂家,临夏哪里有卖液压扳手临沂市液压扳手厂家,临沂市哪里有卖液压扳手陵水县液压扳手厂家,陵水县哪里有卖液压扳手柳州市液压扳手厂家,柳州市哪里有卖液压扳手名家点评《唐诗分类绳尺》:中唐雅调。
颔联甚不费力,甚不浅促。
观其结句,犹不免有悲伤之意,其与《诗经》“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同一用意。
文学赏析此诗意在感伤自己乱平之后独留南方,不能与朋友同来同返,并抒发了对乱后形势的忧虑之情。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全诗翻译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全诗翻译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诗文解释】时局动乱时我们一起去了南方,安定后,你却一个人独自回到北方。
在他乡生出了白发,回到家乡,只能看到青山依旧。
晓月的映照下,经过残破的壁垒,繁星的夜晚只能宿在原来的关塞。
只有寒禽和衰草,处处陪伴着愁苦的容颜。
译文1:战乱时我和你一同逃到南方,时局安定你却独自北归家园。
流落他乡头上已经生出白发,战后的家乡也只能见到青山。
晓行要经过许多残破的营垒,夜里只能披星露宿荒凉故关。
旷野里的飞禽与枯黄的野草,将处处伴随着你的悲苦愁颜。
译文2:世道混乱的时候,你我一同逃亡到南地,如今社会清平了,你却独自返回到北方的故乡。
长期淹留外地,你的两鬓已生白发,但天地不变,故国的青山依旧苍苍。
你归心似箭而日夜兼程,在拂晓淡淡月光的映照下,经过战时营垒的遗迹。
满天繁星时,又住在通往故乡的关隘上,只有枯草和啼寒的鸟一直在陪伴着你,与你共同忧戚共同伤感。
【词语解释】同:一起。
旧国:故里。
残垒:残余的工事。
【诗文赏析】诗人送友人回乡,惋惜不能同回,他想像着友人回归途中的情景,反映出战乱带给人们的痛苦,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全诗流露出哀伤的情绪,写景抒情,委婉动人。
这首诗写于平定“安史之乱”之后,意在伤己独留南方,不能与朋友同来同返,并抒发了对乱后形势的忧虑之情。
诗题为“贼平后送人北归”,“贼平”,指公元763年夏历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率残部逃到范阳,走投无路,自缢身亡,“安史之乱”最终被朝廷平定。
“北归”,指由南方回到故乡,《新唐书》载司空曙为广平人,这个“广平”,据考证当在今河北或北京境内,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首联交代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世乱”之时,司空曙和友人一起逃到江南避难,如今天下已经太平,友人得以回去,自己仍滞留他乡,“独”字含义丰富,一指友人独自北还,一指自己独不得还,含有无限悲感。
古代诗歌赏析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阅读练习及答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 题。
贼平后送人北归[注] 司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贼平”,指公元763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率残部逃到范阳,走投无路,自缢身亡,“安史之乱”最终被朝廷平定。
“北归”,指由南方回到故乡,《新唐书》载司空曙为广平人,据考证当在今河北或北京境内,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首联交代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
诗人和友人一起逃到江南避难,如今友人得以回去,自己仍滞留他乡,充满悲凉。
B.颔联上句“生白发”表明时间的漫长。
律诗一般在第三联转折,此诗却在第二联完成“承”“转”,章法上别具一格。
C.颈联“晓月”句想象其早行情景,为虚写。
“繁星”句虚拟其晚宿情景。
这一联点明“残垒”。
“故关”,为兵家必争之地,估计也残破不堪了。
D.尾联写寒禽、衰草都将伴着友人的“愁颜”,抒发友人的离愁。
与一、二两联遥相呼应,针线细密,用笔娴熟。
15.《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评此诗“悲调自饶神韵,不必深远。
”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6 分)(1)月作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借月引发思乡之情,别离之绪。
(2)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在《离骚》中用“??”两句强调了这个处世原则。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故友的感情的诗句是:“,。
”14.D(3 分)(D 项,缩小范围。
尾联不仅抒发了友人的离愁,还抒发了“我”的离愁。
)15.①战后离乱之悲。
首联言世乱,表明送别时间;颈联和尾联的“残垒”、“寒禽”、“衰草”无一不体现战后荒凉的景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贼平后送人北归》由司空曙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是安史之乱刚结束不久写的,主要描写战乱刚平,诗人送友人北归。
诗人回忆安史之乱爆发时他与友人一起逃往南方,战乱平定后友人一人北归。
在这长长的岁月里,大家都在辗转他乡的过程中头生白发,战后故乡当残破不堪,也只有青山依旧了。
诗的后半部分想像友人一路上早行晚停,回归故里,见到的只能是寒禽衰草。
诗人写出了惜别友人之情,并曲折地表达了故国残破的悲痛。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贼平后送人北归》
作者: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解】
①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
②时清:指时局已安定。
③“旧国”句:意谓你到故乡,所见者也惟有青山如故。
旧国:指故乡。
④残垒:残余的军垒。
【韵译】
安史作乱你我一同流落江南;时局安定之后你却独自北返。
八年光阴漂泊他乡已生白发;你回故乡所见依旧当年青山。
你踏晓月早行所过尽是残垒;繁星密布之夜该是宿于故关?
一路上只有寒禽和萋萋衰草;处处跟着你的愁颜相依相伴!
【评析】
这首诗写于平定“安史之乱”之后,意在伤己独留南方,不能与朋友同来同返,并抒发了对乱后形势的忧虑之情。
诗题为《贼平后送人北归》,“贼平”,指公元763年(代宗广德元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率残部逃到范阳,走投无路,自缢身亡,“安史之乱”最终被朝廷平定。
“北归”,指由南方回到故乡,《新唐书》载司空曙为广平人,这个“广平”,据考证当在今河北或北京境内,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
作者在乱后为何尚滞留南方,现已无法考证。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首联交代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世乱”之时,司空曙和友人一起逃到江南避难,如今天下已经太平,友人得以回去,自己仍滞留他乡,“独”字含义丰富,一指友人独自北还,一指自己独不得还,含有无限悲感。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上句“生白发”亦有双重涵义:一是形容乱离中家国之愁的深广,一是说时间的漫长,从战乱开始到结束,前后历时九年。
“旧国”指故乡,“见青山”是说假如友人回到故乡,田园庐舍肯定是一片废墟,所见也惟有青山如故。
从这句起,以下都是想象北归人途中的心情和所见的景物。
律诗讲究“起承转合”,一般在第三联转折,此诗却在第二联完成“承”、“转”,章法上别具一格。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颈联及尾联单从友人方面落笔。
“晓月”句想象其早行情景,“繁星”句虚拟其晚宿情景。
这一联点明“残垒”,即残破的壁垒,泛指战争遗留下来的痕迹。
“故关”,为兵家必争之地,估计也残破不堪了。
因而这一联着重写“贼平”后残破、荒凉之景,笔力所致,“描尽乱离之后荒乱风景”(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尾联继续虚写友人归途中所见所感。
上句写景,“禽”和“草”本无知觉,
而曰“寒禽”、“衰草”,正写出诗人心中对乱世的感受。
下句直接写“愁”,言愁无处不在,“愁”既指友人之愁,也兼含作者之愁,这里与一、二两联遥相呼应,针线细密,用笔娴熟。
这是一首酬赠诗,这类题材在“十才子”集中比比皆是,但多数思想平庸,艺术才力贫乏,缺少真情实感,这首诗却能独辟蹊径,通过送北归的感伤写出“旧国残垒”、“寒禽衰草”的乱后荒败之景,由送别的感伤推及时代的感伤、民族的感伤。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讲解】
安史之乱持续八年,致使百姓流离失所。
这首诗是安史之乱刚结束不久的作品。
战乱刚平,诗人送友人北归。
诗人回忆安史之乱爆发时他与友人一起逃往南方,战乱平定后友人一人北归。
在这长长的岁月里,大家都在辗转他乡的过程中头生白发,战后故乡当残破不堪,也只有青山依旧了。
诗的后半部分想像友人一路上早行晚停,回归故里,见到的只能是寒禽衰草。
诗人写出了惜别友人之情,并曲折地表达了故国残破的悲痛。
诗意描绘:
1)安史逆贼造反,我们一起向南逃难。
战乱平息,你独自一人要返回家园。
我们漂泊异乡,头上的白发,露出我们的衰老;回到故里,你该看望旧日的青山。
你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的,一定是片片断壁残垒。
晚上,繁星满天时,就住进战时的险关。
畜禽星散,衰草连天,一路都是残败的景象,陪伴你的,只有憔悴的愁颜。
2)同避兵戈辞故园,战乱平息君欲归。
家园青山应依旧,他乡白发染黛眉。
归途遥远,战火熄处山河碎;前景茫然,星月途闻饥声悲。
愁颜难转,触目狼迹畜禽冷,故土憔悴,风曳枯枝衰草飞。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诗风简述:
家园破碎,送友北归。
在别情难舍的前提下,着重以想象的形式描述了战后家乡的凄凉景象。
以此鞭挞当时安史之乱给民众带来的灾难和不幸。
笔调低沉,悲怆。
意境凄惋,苍凉。
诗情画意:
故国山河还在,物是人非心疼。
狼心贪暴枉留名,重蹈覆辙人争勇,一代一代刀枪横。
可怜江山如斯,血泪洗不净。
谁清醒?平安洪福生。
旧作纸签不存,天高地远身老。
浮生飘蓬徒转恨,新酿浊酒客临门,一盏一盏涕泪淋。
唯叹家园衰矣,银发剩几根!君归去,珍重故园心。
【作者介绍】
司空曙(约720-790?),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
此从新唐书)广平(今属河北省)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
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
性耿介,不干权要。
家无担石,晏如也。
尝因病中不给,遣其爱姬。
韦辠节度剑南,辟致幕府。
授洛阳主簿。
未几,迁长林县丞。
累官左拾遗。
终水部郎中。
曙诗有集二卷,登进士第,不详何年。
曾官主簿。
大历五年任左拾遗,贬长林(今湖北荆门西北)丞。
贞元间,在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幕任职,官检校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
曙为卢纶表兄,亦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其诗多为行旅赠别之作,长于抒情,多有名句。
胡震亨曰:"司空虞部婉雅闲淡,语近性情。
"(《唐音癸签》卷七)有《司空文明诗集》。
其诗朴素真挚,情感细腻,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五律。
诗风闲雅疏淡。
【英汉对照】
贼平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TO A FRIEND BOUND NORTH AFTER THE REBELLION
Sikiong Shu
In dangerous times we two came south;
Now you go north in safety, without me.
But remember my head growing white among strangers, When you look on the blue of the mountains of home. ...The moon goes down behind a ruined fort,
Leaving star-clusters above an old gate....
There are shivering birds and withering grasses, Whichever way I turn my 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