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读《群英会蒋干中计》_六年级作文

合集下载

群英会蒋干中计观后感小作文

群英会蒋干中计观后感小作文

群英会蒋干中计观后感小作文先说这蒋干,这人啊,真是自信心爆棚,觉得自己能凭一张嘴就把周瑜给忽悠了。

你看他大摇大摆地就跑到周瑜的地盘去了,还觉得自己身负曹操的重任,能把周瑜给拉到曹操这边来,或者最起码也得弄点情报回去。

他这就像是个自不量力的小毛贼,闯进了大盗的老窝,还以为自己能满载而归呢。

再看周瑜,那可是老谋深算啊。

他一看到蒋干来了,心里头估计就乐开了花,想着:“哟,这送上门来的棋子可不能浪费了。

”周瑜呢,就开始了他的表演。

又是摆宴席,又是假装和蒋干叙旧情,那热情的样子,就好像真的和蒋干是多年不见的好兄弟一样。

可实际上呢,他每一步都是算计好了的。

他知道蒋干这人好面子,爱显摆,就顺着他的性子来,让蒋干一步步走进他设好的圈套里。

那群英会的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

周瑜手下的那些将领啊,一个个都是人精。

他们陪着周瑜演戏,在蒋干面前故意显示出东吴军队的强大和团结。

蒋干在那儿看着,心里肯定是又羡慕又嫉妒,还带着点害怕。

他估计这时候就有点慌了,可是还得硬着头皮继续他的“间谍任务”。

然后就是周瑜假装喝醉了,拉着蒋干同榻而眠。

这可太绝了!蒋干呢,以为机会来了,就像个小偷一样在周瑜的营帐里翻找情报。

你说巧不巧,就真让他找到了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

蒋干这时候估计都乐傻了,觉得自己立了大功。

他也不想想,这事儿咋就这么容易呢?他就不想想周瑜是啥人啊,能这么轻易地让他拿到这么重要的情报?蒋干啊,就这么急急忙忙地带着假情报跑回曹操那儿去了。

曹操呢,也是个急性子,一听蒋干说蔡瑁、张允要背叛他,二话不说就把这俩人给砍了。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这曹操啊,估计都想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咋就这么轻易地相信了蒋干这个大笨蛋呢。

这整个故事啊,就告诉咱们一个道理。

做人啊,不能太自负了,像蒋干那样,觉得自己啥都能行,结果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而且啊,在面对别人的热情和表象的时候,得多长个心眼,别轻易就被迷惑了。

周瑜这一招真的是太高明了,他利用了蒋干的弱点,不费一兵一卒就除掉了曹操的两员大将。

群英会蒋干中计读后感

群英会蒋干中计读后感

群英会蒋干中计读后感《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一部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历史小说,作者是著名的作家韩寒。

小说以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为背景,以蒋干中计为主线,描写了蒋干在曹操麾下的种种矛盾和挣扎,以及他最终中计的过程。

小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简练,引人入胜,读后感慨万千。

首先,小说通过蒋干中计的故事,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蒋干作为曹操麾下的谋士,本应是忠心耿耿,但他却因为自私和功利心理,最终中了曹操的计谋,被害身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性是复杂的,人们在面对诱惑和利益的时候往往会失去理智,做出错误的选择。

同时,小说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这些都是历史给我们的深刻警示,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残酷,引发我们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其次,小说通过蒋干中计的故事,深刻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

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在小说中都有着鲜活的形象,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展现了三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

同时,小说还生动地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军事战争,战场上的血雨腥风、兵戈相见,让人不禁感叹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这些描写不仅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和震撼力,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最后,小说通过蒋干中计的故事,深刻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蒋干作为一个聪明机智的谋士,本应有着光明的前途,但他却因为私心和功利心理,最终中了曹操的计谋,导致了自己的悲惨命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往往是由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决定的,只有正直、善良、坚定的人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同时,小说也反映了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都有着不同的命运,他们的选择和行为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这些都是历史给我们的深刻启示,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引发我们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综上所述,《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历史小说,通过蒋干中计的故事,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深刻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深刻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群英会蒋干中计读后感

群英会蒋干中计读后感

群英会蒋干中计读后感《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影响力深远,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其中,蒋干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的中计和被计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群英会上,蒋干中计的故事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谈谈读后感。

首先,蒋干中计的故事给我们展现了他的智慧和机智。

在《三国演义》中,蒋干是刘备的谋士,他在军事谋略上才华横溢,深得刘备的信任。

在群英会上,曹操设下了埋伏,想要抓捕刘备,蒋干看破了曹操的诡计,及时向刘备报告,使得刘备得以逃脱。

蒋干的智慧和机智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不仅看破了曹操的诡计,还及时向刘备报告,保护了刘备的安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敌人的诡计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够化险为夷。

其次,蒋干中计的故事也给我们展现了他的忠诚和勇敢。

在《三国演义》中,蒋干是一个忠诚的谋士,他对刘备忠心耿耿,为了保护刘备的安全,不惜冒着生命危险。

在群英会上,蒋干看破了曹操的诡计,及时向刘备报告,并且亲自前去探查敌情,最终成功保护了刘备的安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和勇敢是一个人品质的重要体现,只有忠诚于自己的使命,勇敢面对困难,才能够成就一番伟业。

最后,蒋干中计的故事也给我们展现了他的谨慎和细心。

在《三国演义》中,蒋干是一个非常谨慎和细心的人,他在军事谋略上善于观察敌情,善于分析局势,善于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群英会上,蒋干看破了曹操的诡计,及时向刘备报告,并且亲自前去探查敌情,最终成功保护了刘备的安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谨慎和细心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只有谨慎观察,细心分析,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取得成功。

总之,蒋干中计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智慧、忠诚、勇敢和谨慎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品质。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忠诚耿耿,勇敢面对困难,谨慎细心,才能够取得成功。

群英会将干中计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

群英会将干中计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

群英会将干中计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
曹操带着二十万的兵力南下,想要一举统一江南。

孙权也不甘
示弱,集结了七万大军来迎战。

周瑜作为东吴的大都督,带着三万
精兵来和曹操硬碰硬。

曹操这人吧,就是自大,觉得自己天下无敌。

周瑜可不惯他这毛病,决定用火攻来给他点颜色看看。

于是,黄盖
就提出了诈降计,也就是假装投降,然后趁机放火烧船。

这计策听
起来挺悬的,但周瑜和黄盖都是胆大的主,决定就这么干。

话说那天,黄盖带着几艘小船,上面装满了柴草和膏油,就向
曹军大营驶去。

曹军一看,嘿,这不是投降来了吗?可没想到,当
黄盖的小船靠近曹军大营时,突然点燃柴草,火势迅速蔓延。

曹军
大乱,一片狼藉,好多士兵都被烧伤了。

赤壁之战就这么打响了,
周瑜利用火攻,把曹操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曹操一看形势不对,
赶紧撤退回北方。

孙权这边可高兴坏了,觉得周瑜就是个大英雄。

不过话说回来,周瑜这人也挺有心计的。

他知道曹军来势汹汹,不能直接硬拼,得想个法子对付。

于是他就想出了诈降计,利用黄
盖的身份,假装投降,趁机给曹军来个出其不意。

这一招可真够狠的,一下子就把曹军给打蒙了。

周瑜这人的胆识也是没谁了,敢这
么玩,一般人可没这魄力。

说来说去,周瑜这人就是聪明、有胆识。

在赤壁之战中,他凭借智谋和勇气,成功击败了曹军,保住了东吴的江山。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智谋和勇气比兵力更重要。

只有敢于冒险、善于运用智谋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取得胜利。

群英会蒋干中计观后感作文

群英会蒋干中计观后感作文

群英会蒋干中计观后感作文蒋干这人啊,自我感觉那是相当良好。

他就觉得自己能凭着和周瑜那点旧交情,去东吴当说客,把周瑜给劝降喽。

这就好比一只小绵羊,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狼群的地盘,还以为自己能把狼给驯服呢。

你看他一到周瑜那儿,周瑜心里肯定在想:“哟,这送上门的傻小子。

”可周瑜表面上还对他热情得不得了,又是摆宴席,又是称兄道弟的。

这就像是给蒋干挖了个大坑,还铺上了一层鲜花,蒋干呢,傻愣愣地就踩进去了。

那群英会可真是热闹非凡。

周瑜让那些东吴的将领们一个个都露两手,什么武艺高强啊,什么对周瑜忠心耿耿啊,都表现得明明白白的。

这就像是在给蒋干演一出大戏,告诉他:“你看,我们东吴兵强马壮,人人都向着我们周都督,想劝降,没门儿!”蒋干呢,还在那儿自作聪明地以为能找到劝降的突破口,眼睛滴溜溜地转,实际上他那点小算盘早被周瑜看得透透的了。

到了晚上,周瑜和蒋干睡在一块儿。

这周瑜也是够“坏”的,假装喝醉了,还把假的信件故意放在那儿让蒋干发现。

蒋干啊,一看到那信就跟捡到宝似的,心里肯定在想:“哈哈,我可找到你周瑜通敌的证据了。

”他也不想想,这事儿哪有这么巧的。

就这么着,他连夜就跑回曹营,把那封信给曹操看。

曹操呢,本来就生性多疑,一下子就中了计,把蔡瑁、张允给斩了。

这就好比曹操本来有两把宝剑,被蒋干这么一搅和,自己把宝剑给砍断了。

从这件事儿里,我就看出蒋干这人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他没有一点自知之明,也不懂得分析形势,就凭着一腔盲目的热情和过度的自信去办事儿。

而周瑜呢,那可是把蒋干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

他知道蒋干急于立功,又知道曹操多疑,就这么巧妙地设了个局,不费一兵一卒就除掉了曹操的两个得力水军将领。

这智谋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蒋干和曹操都给网在里面了。

群英会蒋干中计三个人的人物特征作文

群英会蒋干中计三个人的人物特征作文

群英会蒋干中计三个人的人物特征作文
嘿,大家好!今天我来聊聊《群英会》中的蒋干和那三个人物特征,哎呀,这真是一出精彩的戏呀!咱得说说那位聪明绝顶的诸葛亮。

他简直是个天才,嘿,他总是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点子,简直让人佩
服得五体投地呀!一张嘴就能把敌人给唬得团团转,哇,真是太厉害了!
再来,我们得提提曹操,哎哟,这家伙真的是个奸诈的角色呀!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大方,实际上心里可是盘算着各种招数。

咦,他
的谋略就像那盘棋,步步为营,时刻都在想着如何占据主动。

这种人
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呢!
接着,别忘了那位可怜的蒋干,哎呀,这小子可真是个悲剧角色呀!明明心里有一腔热血,想为曹操立功,却总是被人利用。

一出场
就被诸葛亮的计策给忽悠了,嗨,真的是让人心疼。

不过,谁让他心
中的傲气不肯低头呢?哎,真希望他能多想想再做决定,不然就像是被人牵着鼻子走,咋这么惨呢?
《群英会》中的这些人物,各有各的精彩,嘿,有的让人捧腹大笑,有的则让人唏嘘不已。

无论是诸葛亮的机智,还是曹操的算计,又或者是蒋干的无奈,都是这个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哇,真是太迷人了!我觉得每次回味这段历史,都能学到一些东西,毕竟有时候,智慧才是最重要的武器嘛!你们觉得呢?哎,我想说,这样的故事真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呀!。

群英会蒋干中计读后感

群英会蒋干中计读后感

群英会蒋干中计读后感《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一部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历史小说,讲述了蒋干在曹操的麾下为谋士,用智谋和计谋帮助曹操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最终成为了曹操的得力干将。

这部小说通过蒋干的智谋和机智,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对于政治斗争的敏锐洞察力,同时也展现了曹操的睿智和睿智的领导才能。

在阅读《群英会蒋干中计》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蒋干的智谋和机智所吸引。

蒋干是一个聪明机智、足智多谋的人,他在曹操的麾下,用自己的智谋和计谋帮助曹操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成为了曹操的得力干将。

他不仅在军事上有出色的表现,还在政治上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洞察出对手的心思和意图,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在政治斗争中,他能够善于权变,善于用智谋和计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成为了曹操的得力干将。

蒋干的智谋和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深深地感叹他的聪明才智和对于政治斗争的敏锐洞察力。

另外,曹操在这部小说中也展现了他的睿智和睿智的领导才能。

曹操是一个有着卓越才智和睿智的领导者,他能够善于用人,善于用智谋和计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这部小说中,曹操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表现,还在政治上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洞察出对手的心思和意图,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在政治斗争中,他能够善于权变,善于用智谋和计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曹操的睿智和睿智的领导才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深深地感叹他的卓越才智和对于政治斗争的敏锐洞察力。

通过阅读《群英会蒋干中计》,我不仅了解了蒋干和曹操的智谋和机智,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的睿智和睿智的领导才能。

这部小说通过展现蒋干和曹操的智谋和机智,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对于政治斗争的敏锐洞察力,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的睿智和睿智的领导才能。

同时,这部小说也让我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让我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群英会蒋干中计》,我不仅了解了蒋干和曹操的智谋和机智,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的睿智和睿智的领导才能。

群英会蒋干中计观后感小作文

群英会蒋干中计观后感小作文

群英会蒋干中计观后感小作文
先说说蒋干这老兄,那可真是自不量力还自我感觉良好。

他觉得自己能凭那点和周瑜的旧交情,就跑到人家东吴大营里去当说客。

这就好比一只小羊,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狼群的地盘,还以为能说服狼吃素呢。

他一出场啊,那股子自作聪明的劲儿就从戏台上冒出来了。

周瑜呢,那可是个老谋深算的主儿。

他一眼就看穿了蒋干的来意,但是呢,他不慌不忙,就像个顶级的厨师,开始精心准备一场“骗局大餐”。

他那是一边和蒋干喝酒,一边就把蒋干往自己设好的圈套里带。

周瑜这一手玩得可太漂亮了,他把“假戏”演得比真的还真。

又是让蒋干看假的书信,又是故意让蒋干听到假的“机密”谈话,这就好比给蒋干喂了一颗一颗的“迷魂药”。

蒋干啊,就这么傻乎乎地全吃下去了,还以为自己捡到了大宝贝。

这其中最搞笑的就是蒋干盗书那一段。

他像个小偷一样,战战兢兢地把那封信偷走,还以为自己立了大功。

他就不想想,这事儿怎么会这么容易呢?这就好比在地上捡到一张写着“中百万大奖”的纸条,也不仔细琢磨琢磨是不是骗局,就欢天喜地地拿着跑了。

而曹操也是够倒霉的,居然相信了蒋干带回来的假情报。

这曹操啊,本来也是个精明的人,可在这事儿上,就像被蒙住了眼睛的马,只知道一个劲儿地往前冲,结果就掉进了周瑜挖好的大坑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读《群英会蒋干中计》
三国之战,以魏蜀吴之战为题。

而此文则着重描写赤壁之战初期东吴与魏国之间的斗争,亦即周瑜与曹操之间的智斗。

其时,曹操率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进攻东吴。

初战即大败于周瑜几十万人马。

正值无计可施之时,其手下谋士蒋干自恃巧舌如簧,自告奋勇前去劝降。

怎知此意正中周瑜下怀,如此这般安排,设下连环计等蒋干前来。

寒暄一番,以叙旧为名迫使蒋干封口,又以免提军旅之事设下埋伏。

酒过三巡,故显兵精粮足之气概压倒蒋干。

怎奈蒋干踌躇满志,三计过后,只可勉强招架,毫无反击之力。

夜半时分,周瑜佯装醉酒,利用蒋干不甘落空,曹操多疑之心,借刀杀人,巧除曹军二员大将,待曹悔时已晚矣!
读罢此文,有感于蒋干中计之由,颇生感慨。

先谈蒋干其人,他在这一事件中,扮演了一个可笑的角色,被后人当做唇齿之间的笑谈。

其实蒋干也并非平庸之辈,能在曹操手下谋得一席之地,已非常人可及,更何况在曹操无奈之时,还可以出谋划策,不可小觑。

而他落败中计之由,是因其太过自负,没有看清对手是何许人物——周瑜周公瑾!连曹操这样久经沙场的老将亦常败于其手下,更何况蒋干!然而蒋干却不自量力,自觉能言善辩,又与周瑜有同窗之谊,结果却碰了一颗大大的钉子。

蒋干的此番经历,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认清自己和对手,作出正确判断,做到知己知彼,方可取胜。

说道“知己知彼”,我们不得不谈到周瑜。

在这方面,周瑜就做得非常漂亮。

周瑜自幼饱读诗书,才智过人,在此番斗争中,曹操刚刚安营扎寨,周瑜便亲自探了个虚实,将曹军人马粮草数目分布摸了个清清楚楚,为日后之战做了充分的准备;继而群英大会,被他布置的计划周密,无懈可击。

蒋干一到,先点破“为曹氏作说客耶”令其陷入被动,继之炫耀实力慑服其心志,而后佯作睡梦呓语激起蒋干疑心,故意使他拿走假信,从而借刀杀人,除掉曹军两员大将,使曹军大败,反间计用的是何等之妙!他机智多谋,行事迅疾,明与蒋干暗斗,步步紧逼,实则为与曹操明争,气势咄咄。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何等的气概!何等的洒脱!令人叹为观止!
再说这曹操,何等智慧,兵法谋略,精中之精,经验丰富,心思缜密。

可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败在周瑜手下呢?他其实并不差于周瑜,而是输于疑心太重,又恰恰被周瑜抓住了这一弱点,做了文章,利用他的疑心,使得他老人家偷鸡不成蚀把米,待到觉醒时,已落得两手空空,痛失主将。

可悲可叹矣!
读三国,品三国,意蕴深远,收益颇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