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冲刺复习 声光热实验专题(无答案)
2020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备考:光声热部分试题(word版 无答案)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一、选择题2020 年九年级物理校本练习(声光热部分)1.新“七不规范”中,“言语不喧哗”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2.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不能在水中传播B.人耳能听到所有频率的声音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4.如图所示是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5.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6.下列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 透过树林的阳光——光的直线传播B.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平面镜成像C. 透过露珠看叶脉——光的反射D. 仙鹤在水中的倒影——光的色散7.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8.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B.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C.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小张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装满水的容器中,在P 处形成一光斑,现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将容器中的水慢慢抽出,则在此过程中光斑将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仍在原来位置D. 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第9 题第10 题10.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
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白云倒影B.游动的鱼C.白塔倒影D.绿树倒影11.教室用的投影仪,若透镜上停留有一只飞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屏幕上将有一只飞蛾的像B. 屏幕上的像将变得暗些C. 屏幕上的像将会变得模糊D. 屏幕上的像不会受任何影响12.小明用焦距为10 厘米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组别甲乙丙丁物距(厘米) 10 15 20 30像距(厘米) 40 30 20 15A. 甲B. 乙C. 丙D. 丁13.如左下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红旗图案放在凸透镜之前,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声光热中考物理专题共16页word资料

第二部分、声、光、热中考专题(强化练习)声现象1、有一段长为18m 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 、1500m/s 和340m/s 。
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A )A .1次B .2次C .3次D .4次2、一天,小香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将一手机的来电显示设为铃声和屏幕显示,然后将手机用线悬挂在真空罩中,将罩中的空气抽出后,用电话打该手机,结果只看到手机的屏幕显示而听不到铃声。
该实验可以证明声音需要______传播,而电磁波可以______传播。
(介质(空气),在真空中)3、2019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的大地震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伤害,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
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力不是大声呼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的机会。
用物理学知识解释他们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的原理,在他们的求救行为中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用硬物敲击后墙壁或管道发生 而产生的。
(固体,振动)4、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C )A .音调不同B .响度不同C .音色不同D .声速不同5、如图1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B )A .噪声的产生B .噪声的传播C .噪声的接收D .以上三种均是6、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 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振动,空气)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A .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B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 .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8、下列情景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D )A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图1B.拦河大坝的截面上窄下宽呈梯形,应用了连通器原理C.二胡演员在演奏中不时移动手指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琴声的响度D.中考期间,学校周围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9、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11、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
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声光热实验专题试题

声光热实验专题本卷贰O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一、常见仪器的使用与读数℃。
二、一些根本实验例2、〔〕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答复以下问题。
〔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的温度到达53℃时,其状态是______;〔选填“固态〞或者“液态〞〕〔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
加热时间是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min石蜡的温度/℃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海波的温度/℃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水的温度/℃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99 99 例3、小丽让一凸透镜正对太阳,拿一张白纸在凸透镜的下方来回挪动,直到白纸上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一光斑到透镜光心的间隔为15cm,那么此凸透镜的焦距约为 cm。
假如用这样的凸透镜做照相机镜头,物体离镜头的间隔至少应大于 cm。
小丽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图中透镜左侧的a、b、c各点,发如今____点处时透镜右侧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
例3、如下图,小刚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
他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挪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完好的像。
经过分析,他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上述问题解决后,小刚在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
⑴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挪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明晰的倒立、的实像。
(选填:“放大〞、“等大〞或者“缩小〞)⑵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挪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明晰的_____________的实像。
(选填:“倒立〞或者“正立〞) ⑶改变蜡烛,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的烛焰的像。
中考物理冲刺训练:声光热实验

中考冲刺:声光热实验【典型例题】类型一、声现象1、(昆明)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
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举一反三:【变式】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类型二、光现象2、(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
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2)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3、小明学了《光的折射》后,想知道光进入不同介质时,折射角是否相同?若不同,折射角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下面的实验:用一厚玻璃缸盛一定量的水,让激光笔射出的光束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从水中进入玻璃,再次进入空气,其光路图如图所示。
他又在老师的指导下从网上查出了一些介质的其他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回答:(1)分析光路图得出的结论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3 声、光、热实验题课件

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 f= 10.0
cm。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 倒立、放 大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40
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16cm 刻度线处,
则人眼在图中 B 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1)在挑选透镜时,把两个透镜甲、乙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
屏上出现了图 1 中甲、乙所示的光斑,你认为应该选择 乙 (选
填“甲”“乙”)透镜来进行实验。
(3)如图 2 所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 v 和物距 u 关
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
(4)当烛焰距凸透镜 35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
(3)将蜡烛靠近易拉罐,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 变大 (选填
“变大”或“变小”)。 (4)小明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如图乙所示,实验 1 和实验 2
做对比是在研究小孔成像与 孔的形状 的关系。分析比较两 个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
(1) 由 图 甲 可 得 出 给 论 ∠FON
(2)由图象乙可知:
①水的沸点低于 100℃,原因是气压 低于 (选填“高
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②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 不变 。 ③第 6min 时 小丽 (填“小志”或“小丽”)的实验装置
中水分子运动更剧烈。
12.探究物质的扩散现象,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是演示气体扩散现象的装置,其中一瓶装有 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
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说明该眼镜是 远视 眼镜。(选填
“近视”或“远视”)。
中考冲刺:声光热实验(提高)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闹钟的响声越来越弱,看来,空气越来越稀薄,传出的声音越来越弱。
我们可以大胆地推理;假设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我们_______听到声音了,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①钢200.3②钢③钢400.5④尼龙丝300.5⑤尼龙丝400.5(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3、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
A、取适当的温度计B、观察它的量程;C、认清此温度计的分度值;D、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E、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F、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液体中放一段时间,待示数稳定。
G.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H.对温度计进行读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温度计时,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________。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图甲、乙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
5、小光同学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他猜想①油的沸点比水高;②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中考冲刺:声光热实验(基础)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1、如图甲所示,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__________;而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敲响右边的音叉,会听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同时会看到紧靠在左边音叉上的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
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产生的现象是_____。
2、如图所示,是温度计的一部分,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3、如图为小红用温度计测沸水(一标准大气压)温度的情况,请指出其三点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中所列几种物质的熔点,请你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B.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C.在-265℃时,氢是固态D.水银温度计不能测低于-40℃的气温5、下表列出实验测定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认真阅读上表,你一定能有所发现,请任意填出其中三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5题的比热容表中可看出:不同物质吸热或放热的能力大小不同。
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
A.体积相等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质量相等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7、(2012•南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像(选填“实”或“虚”)。
中考冲刺专题五 实验一(声、光、热).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专题五实验一(声、光、热)卷一一、填空题1.要使正在发声的音叉立即停止发声,简单的办法是,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所示,用力向下压活塞,圆筒内蘸乙醚的棉花会燃烧起来,这个实验说明了___可以增加气体的内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气体的内能是________能转化来的。
3.利用一个空瓶子和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平板玻璃盖住瓶口),用来证明。
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实验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空瓶子的方。
4.把碳素墨水分别滴入质量相等的清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这个实验演示的是现象;比较图甲和图乙可知,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
5.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如果在月球上进行这一实验,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填“会”或“不会”)弹起。
6.利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没有燃烧。
其原因是:在加热过程中,水不断吸热,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温度,也说明水的沸点(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
7.把一块很干净的玻璃板掉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原因是。
二、选择题8.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如图所示。
这一实验现象证明了()A.真空不能传声 B.音叉在振动C.超声波的存在 D.水具有导电性9.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三、实验探究题10.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以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成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图甲):(1)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光热实验专题
一、常见仪器的使用与读数
例1.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二、一些基本实验
例2、(北京)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______;(选填“固态”或“液态”)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
95
例3、小丽让一凸透镜正对太阳,拿一张白纸在凸透镜的下方来回移动,直到白纸上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一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为15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为 cm。
如果用这样的凸透镜做照相机镜头,物体离镜头的距离至少应大于 cm。
小丽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图中透镜左侧的a、b、c各点,发现在____点处时透镜右侧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
例3、如图所示,小刚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
他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
经过分析,他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上述问题解决后,小刚在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⑴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⑵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____________的实像。
(选填:“倒立”或“正立”)
⑶改变蜡烛,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的烛焰的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例4、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华发现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而实验桌上只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表所示。
小华面临的问题是:为了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选用哪个透镜较好?如果选择的透镜不合适,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利用一支温度计、一个小烧杯、一瓶酒精,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例6.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u的关系,现将泡沫塑料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白纸平放并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在白纸中间画一条直线MN,把一块带支架的平面镜(不透明)沿直线MN放置,使平面镜底边与直线MN重合,且使平面镜垂直于纸面,如图16所示。
请你在如图装置的基础上,利用一把刻度尺和一盒大头针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等于物到平面镜
的距离u。
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三、典型题例赏析
例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例8、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是否有关”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该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 、__、__这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
(3)第3次实验数据的特殊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结论是:水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
例9.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