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5浙江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

合集下载

2004至2015浙江高考诗歌鉴赏题及赏析汇总

2004至2015浙江高考诗歌鉴赏题及赏析汇总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达 2、修辞手法
技 巧
3、表现手法
4、构思立意
(2014年浙江高考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 题。(7分)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 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 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2012·浙江卷)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
枝间新绿一重重,
芳心犹卷怯春寒。
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
爱惜芳心莫轻吐,
会被东风暗拆看。
且教桃李闹春风。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
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
两个诗句的表现手法主要包含三个要点:情和 景的关系(一问一答),抽象与形象的关系 (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以及三个具体意象 连用的表达效果。
21题要求分析所选《蝶恋花出塞》开篇的特点。 从作品看,其特点可从结构、主旨、表达方式、感情 基调等方面做分析。抽样中也确有答得不错的例子: 例1: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地写出河山动荡不安,为下 文表达作者愁苦之情定下情感基调。 分析涉及表现手法、感情特点及与全词的关系,简洁 而精当,体现出考生较强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不过, 就大多数考生而言,本题的得分并不高,主要原因在 于分析不完整。 例2:这首词的开篇感叹河山无定据,先描绘一幅凄凉 的景象。 例3:从河山无定据,由大到小写,点出主题。 例2只抓住了“凄凉”的情感特点。例3只从“点题” 角度作分析,显然都不够全面,这样的现象比较普遍。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浙江卷)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浙江卷)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浙江卷)太平州学记宋张孝祥学,古也。

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

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

当涂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置之屋壁。

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

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揺。

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

饥者饱,坏者筑。

赤白囊,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

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

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旣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

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

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客于是又有叹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

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诗》曰:无竞维人。

谓予不信,请视新学。

夏四月既望,厉阳张某记。

【注】①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

②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

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带袋。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坎儿置之屋壁坎:挖洞B.当涂兵之冲冲:突袭,冲击C.侯下车下车:读到任D.力不赡耳瞻:足,狗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臣子之恭也将有以为也B.及冬,则有边事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C.颐指而办吾尝跂而望焉D.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夫晋,何厌之有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名为学记,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功的王秬,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

2004-2012年高考浙江卷文言文

2004-2012年高考浙江卷文言文

(200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

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

李氏国除,以族北迁。

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汲县尉冠氏主簿。

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数上书论北边事。

是时赵普为相,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瓮满辄出而焚之,未尝有所肯可,独称君为能,日:“其言与我多合。

”又二岁,拜太仆寺丞,磨勘钱帛粮草,监永城和籴,知海陵监。

三岁,用监最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

迁太常丞、知鼎州。

州杂蛮?①,喜以攻劫为生,少年百余人私自署为名号,常伺夜出掠居人,居人恶之,莫敢指。

君至而叹日:“夫政,民之庇也。

威不先去其恶,则惠亦不能及人。

”君政既行,盗皆亡入他境,约君去乃还。

迁国子博士,奉使两浙、江南,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出知兴元府,大修山河堰。

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

君行坏堰,顾其属日:“?侯②方佐汉取天下,乃暇为此以溉其农。

古之圣贤,有以利人无不为也。

今吾岂宜惮一时之劳,而废古人万世之利?”乃率工徒躬治木石,石坠,伤其左足,君益不懈。

堰成,岁谷大丰。

迁尚书主客员外郎、京西转运使,徙荆湖南路。

荆湖南接溪洞诸蛮,岁出为州县患。

君日:“鸟兽可驯,况蛮亦人乎!”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

君罢来朝,真宗面称其能。

会有司言荆南久不治,真宗拜君度支员外郎、知府事。

荆南钤辖北路兵马,于荆湖为大府,故常用重人,至君特选以材,用员外郎自君而始。

明年,选司封员外郎,赐金紫,徙知扬州。

州居南方之会,世之仕宦于南,与摹死而无归者,皆寓其家于扬州。

故其子弟杂居民间,往往倚权贵,恃法得赎,出入里巷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

君捕其甚者笞之,日:“此非吏法,乃吾代汝父兄教也。

"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风俗大化。

君少慷慨,卒能自立于时。

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其材能称于其官,是皆可书以传。

(本文有删节【注】①蛮(上延下虫)dàn:南方少数民族名。

浙江高考语文卷近五年文言文阅读汇总及答案(优选.)

浙江高考语文卷近五年文言文阅读汇总及答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浙江高考语文近五年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一,2014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欧阳行周文集序(唐)李贻孙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

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

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

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

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汨没之饥氓也。

未知其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

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惟恐不及。

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

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瓯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

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

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

游娱燕飨,必召同席。

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

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

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

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

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

一命而卒,天其绝邪!君于.贻孙言故旧之分,于外氏为一家。

故其属文之内多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

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

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

2004-2015浙江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

2004-2015浙江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

2004-2015浙江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2004-2015年浙江卷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一(200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

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

李氏国除,以族北迁。

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汲县尉冠氏主簿。

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数上书论北边事。

是时赵普为相,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瓮满辄出而焚之,未尝有所肯可,独称君为能,日:“其言与我多合。

”又二岁,拜太仆寺丞,磨勘钱帛粮草,监永城和籴,知海陵监。

三岁,用监最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

迁太常丞、知鼎州。

州杂蛮蜑①,喜以攻劫为生,少年百余人私自署为名号,常伺夜出掠居人,居人恶之,莫敢指。

君至而叹日:“夫政,民之庇也。

威不先去其恶,则惠亦不能及人。

”君政既行,盗皆亡入他境,约君去乃还。

迁国子博士,奉使两浙、江南,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出知兴元府,大修山河堰。

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

君行坏.堰,顾其属日:“酂侯②方佐汉取天下,乃暇为此以溉其农。

古之圣贤,有以利人无不为也。

今吾岂宜惮一时之劳,而废古人万世之利?”乃率工徒躬治木石,石坠,伤其左足,君益不懈。

堰成,岁谷大丰。

迁尚书主客员外郎、京西转运使,徙荆湖南路。

荆湖南接溪洞诸蛮,岁出为州县患。

君日:“鸟兽可驯,况蛮亦人乎!”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

君罢来朝,真宗面称其以.金笼进上C.瓮满辄出而.焚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乃.暇为此以溉其农乃.率工徒躬治木石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许逖“材能称于其官”的一组是()①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②君政既行,盗皆亡人他境③堰成,岁谷大丰④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⑤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⑥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A.①③④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普为相时,独对许逖赞赏有加,因为他们的见解经常不谋而合。

浙江高考语文近八年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浙江高考语文近八年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浙江高考语文近八年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一,2010浙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8分)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

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

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

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

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

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

"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

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

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

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

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

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

"遂不坐而去。

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②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

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

授叟末佐,不称其怀。

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

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

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

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

复还于蜀。

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

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尠有屈焉屈:屈辱。

B.鸠率僧旅鸠:聚合。

C.将加大辟大辟:死刑。

D.遗其珍物遗:赠送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唯《易》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拂衣而出倚歇而和质C.遂得免焉风雨兴焉 D.复还于蜀且贰于楚也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屑。

2015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

2015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

2015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2015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13.(新课标I)文言文阅读(19分)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袺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偹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

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慧国,崇、观法慧奸。

”时谓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

金兵分四翼嗓而前,兵败退,堕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

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关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给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首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刚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三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朝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⑴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答案:A(文言文断句一是看句意,一是分析动词和附近名词的关系。

浙江省往年语文高考试题和答案速看

浙江省往年语文高考试题和答案速看

浙江省往年语文高考试题和答案速看浙江省往年语文高考试题和答案速看有些不认真学习语文的学生还不知道理解文章的方法,也不知道什么是修辞手法,高考复习要更加努力。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浙江省往年语文高考试题和答案速看,高考志愿填报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浙江省往年语文高考试题和答案速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意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煲汤(bao1) 恫吓(dong4) 脐带血(ji4) 整齐划一(hua4)B、古刹(cha4) 衣钵(bo1) 挑大梁(tiao3) 言为心声(wei4)C、掣肘(che4) 卤味(lu3) 处女座(chu3) 寅吃卯粮(yin2)D、笃定(du3) 痤疮(cuo2) 病恹恹(yang1) 血气方刚(xue4)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躁,急功进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B、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出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搏得关注,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身的价值。

C、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不曾在这个飞扬拔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D、影片《荒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D、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在聚光灯前竹筒倒豆子,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2015年浙江卷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一(200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

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

李氏国除,以族北迁。

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汲县尉冠氏主簿。

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数上书论北边事。

是时赵普为相,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瓮满辄出而焚之,未尝有所肯可,独称君为能,日:“其言与我多合。

”又二岁,拜太仆寺丞,磨勘钱帛粮草,监永城和籴,知海陵监。

三岁,用监最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

迁太常丞、知鼎州。

州杂蛮蜑①,喜以攻劫为生,少年百余人私自署为名号,常伺夜出掠居人,居人恶之,莫敢指。

君至而叹日:“夫政,民之庇也。

威不先去其恶,则惠亦不能及人。

”君政既行,盗皆亡入他境,约君去乃还。

迁国子博士,奉使两浙、江南,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出知兴元府,大修山河堰。

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

君行坏.堰,顾其属日:“酂侯②方佐汉取天下,乃暇为此以溉其农。

古之圣贤,有以利人无不为也。

今吾岂宜惮一时之劳,而废古人万世之利?”乃率工徒躬治木石,石坠,伤其左足,君益不懈。

堰成,岁谷大丰。

迁尚书主客员外郎、京西转运使,徙荆湖南路。

荆湖南接溪洞诸蛮,岁出为州县患。

君日:“鸟兽可驯,况蛮亦人乎!”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

君罢来朝,真宗面称其能。

会有司言荆南久不治,真宗拜君度支员外郎,知府事。

荆南钤辖北路兵马,于荆湖为大府,故常用重人,至君特选以材,用员外郎自君而始。

明年,选司封员外郎,赐金紫,徙知扬州。

州居南方之会,世之仕宦于南,与摹死而无归者,皆寓其家于扬州。

故其子弟杂居民间,往往倚权贵,恃法得赎,出入里巷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

君捕其甚者笞之,日:“此非吏法,乃吾代汝父兄教也。

"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风俗大化。

君少慷慨,卒能自立于时。

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其材能称于其官,是皆可书以传。

(本文有删节) 【注】①蜑(dàn):南方少数民族名。

②酂(cuó)侯:汉萧何的爵号。

1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家.歙州家:定居。

B.君行坏.堰坏:使……毁坏。

C.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知:主持、执掌。

D.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可:符合、适合。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世之仕宦于南,与其.死而无归者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B.至君特选以.材以.金笼进上C.瓮满辄出而.焚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乃.暇为此以溉其农乃.率工徒躬治木石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许逖“材能称于其官”的一组是()①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②君政既行,盗皆亡人他境③堰成,岁谷大丰④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⑤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⑥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A.①③④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普为相时,独对许逖赞赏有加,因为他们的见解经常不谋而合。

B.因为许逖在海陵监任上政绩考核优秀,被升迁为大理寺丞。

C.真宗打破旧例,委派并非朝廷重臣的许逖担任荆南知府。

D.定居于扬州的官宦子弟倚仗权势,经常横行不法,最终落得家破人亡。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译文:。

(2)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译文:。

(3)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

译文:。

二(200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书褒城驿壁(唐)孙樵褒城驿号天下第一。

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讯于驿吏,则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缔劘①,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

盖当时视他驿为壮。

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②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几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

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

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

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语未既,有老甿笑于旁,且曰:“举今州县皆驿也。

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

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埸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令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

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

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则日:‘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县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当愁醉醲(nóng酒味厚),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

”呜呼!州县真驿耶?矧③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奸欺,以卖州县者乎!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选自《四部丛刊》本《孙樵集》[注]①劘(mó):磨擦。

②鹢(yì):水鸟,古代在船头以彩色画鹢鸟之形,这里指船头。

③矧(shěn):况且。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视其舟,则离败而胶.胶:搁浅。

B.庭除.甚芜除:废弃。

C.疆埸无侵削之虞.虞:忧虑。

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条:整理。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视其沼,则.浅混而污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以.卖州县者乎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C.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D.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四海之.大,有几人钦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B.则必折篙破.舷碎.鹢而后止C.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D.囊.帛椟.金,笑与秩终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

B.文中“举今州县皆驿也”承上启下,是连接二、三两段的关键,表明天下凋敝与驿站破败事异而理同。

C.文章借题发挥,以一驿之兴废推及天下之盛衰,寓议于叙,切中时弊,有小中见大之妙。

D.因官制不善而吏治败坏,因吏治败坏而生民困顿,文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朝廷。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l)盖当时视他驿为壮。

(2分)译文:(2)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3分)译文:(3)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3分)译文:三(200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蚊对(明)方孝孺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①飏于前,适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噆面。

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

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大愕,不知所为。

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烛至,絺帷尽张。

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

生骂童子曰:“此非噆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

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童子闻之,哑尔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

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

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

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

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

今子一为蚊所噆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本文有删节)[注] ①翣(shà):扇子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赋形受质.质:资质B.今人乃自贵.其贵贵:以……为贵C.畜.妻而育子,同也畜:养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陵:欺凌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邻之厚,君之薄也.B.尔不谨,褰帷而.放之入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C.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其.孰能讥之乎D. 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维中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C.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

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2分)译文:(2)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3分)译文:(3)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3分)译文:四(200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王定国①诗集叙(宋)苏轼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