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自体结膜移植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精品
真菌性角膜溃疡(县医院适用)

(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真菌性角膜溃疡(ICD10码H16.808)行角膜清创术或联合结膜覆盖术(ICD9-CM3编码10.44)(二)诊断依据。
1.症状:眼红、磨痛、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角膜外伤史;2.角膜溃疡病灶特征:可见菌丝苔被,伪足,卫星灶,免疫环,内皮斑,前房积脓等;3.相关眼部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角膜刮片、真菌培养、真菌药敏试验、共聚焦显微镜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4.非手术治疗:全身静脉注射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应用抗真菌眼药水频繁点眼,如有前房积脓需全身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5.手术治疗:溃疡灶无缩小或继续加重者,溃疡或感染的深度小于1/2角膜厚度,可行角膜清创或联合结膜覆盖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真菌性角膜溃疡疾病编码(H16.808);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心电图;(4)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共聚焦显微镜(根据医院条件可选)、角膜染色、眼前段照相、角膜刮片、真菌培养、真菌药敏试验。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选用抗菌药物滴眼液,根据病情调整用量;3.病情严重者全身应用抗生素。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
1.麻醉方式:局麻(病人不能配合手术时可进行全麻)2.术中用耗品:缝线、一次性角膜刀3.术中用药:无4.输血:无(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
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眼前节照相。
2.术后用药:1)局部应用抗真菌药物。
严重者(如有前房积脓)需全身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2)局部非甾体消炎药物;3)出现继发青光眼时局部或全身降眼压药物;4)抗菌药物:按照《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自体结膜移植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在基层卫生中的应用

自体结膜移植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在基层卫生中的应用[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
方法 20例单眼药物不能控制的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行自体结膜移植手术治疗,术后观察角膜溃疡愈合情况。
结果 18眼一次治愈,表现为角膜溃疡愈合,前房积脓吸收,治愈率为90%。
结论自体结膜移植手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方法。
[关键词] 自体结膜移植手术;真菌性;角膜溃疡;应用[中图分类号] r7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b)-0184-02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多由植物外伤后引起。
即使诊断明确,用药及时,但仍有15%~27%患者病情不能控制[1],此时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清创术、结膜移植术和角膜移植术等,其中自体结膜移植术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手术方式[2]。
现总结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治疗对象为2003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20例单眼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诊疗观察患者。
收治的患者中起病到就诊时间为3~7 d。
男14例,女6例。
年龄20~30岁8例,31~40岁4例,41~50岁8例。
其中眼部植物性外伤史16例,病因不清楚4例。
1.2 临床表现眼部症状及体征:眼部刺激症状与溃疡大小对比,相对为轻微者,入院时患眼视力为眼前指数15眼,视力为光感5眼,角膜浸润灶呈白色或乳白色,致密,表面光泽差呈牙膏样或苔垢样,缺少黏性,常伴有前方积脓的白色、黄白色或灰白色溃疡,其发展程度与病程对比,相对为慢性者,前房积脓14眼,全部病例取溃疡面坏死组织进行涂片检查,能找到真菌菌丝,或取坏死组织进行培养,而有真菌生长,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
1.3 手术指征诊断明确,常规用药治疗及时,病情仍不能控制者,此时需考虑自体结膜移植手术。
1.4 手术方法(1)手术前准备和手术时麻醉同内眼手术。
自体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价值

自体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价值李娟;王卫华;谢慧【摘要】AIM: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autogenous conjunctival flap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fungal corneal ulcer. <br> METHODS: A total of 83 cases ( 83 eyes ) with severe fungal corneal ul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 2013 to Jan. 2016 were selected. Among them, 36 cases ( 36 eyes) were treated with drug therapy, and 47 patients(47 eyes ) were treated with autogenous conjunctival flap transplantation, two group did fungal culture and identification, observed the two groups treatment effect.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surgical treatment group was 89%,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rug treatment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0.05 ); The effective rate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filamentous bacteria was 92%,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rug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 05). The effective rates of surgical treatment and drug treatment of yeast were 80%and 78%,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br> CONCLUSION: Autologous conjunctival flap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fungal corneal ulcer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worthy of recommendation method. Filamentous bacterial corneal ulcer without good drug therapy effect, surgical treatment should be performed in a timely manner to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目的:探讨自体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
自体结膜瓣覆盖术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

染得到控制 。3 例因感染严重 ,角膜穿孔眼内容脱 出 、全 眼球 炎 、失 明而行 眼球摘 除术 。 出院后 随访
3~ 6个月 , 5例 感 染 控制 者 结 膜 瓣 均 变 薄 与 角膜 4 融 为一 体 ,眼部充 血 消失 ,指测 眼压正 常 ,总治愈
率 9 .5 。 37 % 3 讨 论
膜 浅层 缝合 数针 。
15 术后 处 理 .
展,保存眼球或一定的视力 ,为 性 角 膜 溃 疡 ,取 得 了 良好 的 效 果 ,现 报 告 如
下。
,
1 资料 和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观察 20 0 6年 1月至 20 09年 1 我 院收治 的 4 月 8
辽孝 匿 亏院 掌 握 2 1 e 00F b JLa n n c ia i est I … 1 1 i ig Me c lUn v ri 3() o d y ~
.
, g
71
自体 结膜 瓣 覆盖 术 治 疗 重 症真 菌 性 角膜 溃疡
路 璐
( 锦州 市中 , LN院,辽宁 锦州 1 10 ) 20 0
不 能完全 控 制 感 染 ,有 的 甚 至 会 有 角 膜 穿 孑 的 危 L
险。对其行角膜移植术 无疑为最 有效方法 。基 J
层 医院 的角 膜材 料来源 匮乏 ,为 了尽快 控制 病情 发
康唑液交替冲洗 ; ( )取结膜瓣 :依角膜病灶大 2 小和位置在病灶附近或上方结膜 区取结膜瓣 。分离 范围应足够大 ,一般应超过角膜缘后 8m m,结膜 瓣 可带少量 筋膜 组织 ,结膜 瓣应 比溃 疡面 大 3m m。 用 1— 0 0尼 龙线将 结 膜 瓣 与角 膜创 缘 前 的正 常 区角
4 重症 角膜 溃疡 未 穿 孔 眼有 4 8例 5例 于 术后 2 周 内结 膜瓣 血供 良好 ,周 围角膜水 肿逐 渐消 退 ,感
自体结膜瓣掩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透性, 故可增强角膜的抗菌功能, 达到治疗目的[’ 」 。不仅仅
保住了一大部分人 的视力 .保 住了眼球 , 而且 为下一步 角膜 移植燕 得了宝贵的时间。
今考文献 孙 秉基 徐 锦堂. 角 膜 病的 理论 基础 与 临床 . 科 学技 术文 献 出 版
社 ‘ 199 4 2 5 6_
Ca dwe 一 c 进 l l L u
50
生 现栽药物应用 20 7 年6 月第 飞 宣 0 卷第 3 期 Chin J M or ‘ P廷 2007,o1 1 ,o.3 od u AP , 加n v N
自 体 结 膜 瓣 掩 盖 术 治 疗 真 菌 性 角 膜 溃 疡
张凯华 真菌性角 膜溃疡是当前致盲率很高 的感 染性眼病之 一。 近年来 由于杭生素和皮质类 固醉激 素的广泛应用 以及诊断 25% 、 所取 结膜瓣 要尽量 薄, 尽可 能少带结 膜下 组织。将 结 膜瓣搜盖在创 面上 , 功刁 尼龙缝线 间断缝合 结膜 创面不 以 予处理 。术后患 眼涂 阿托品眼青包扎。术后处理 , 侮天滴酮 康哇滴眼液 3 mi可次; 阿托品眼液 2 次/ ;成 人 口服消炎痛 0 d
3 讨论
目前 , 于真 菌性角膜溃 疡, 对 尚无 特效药 可以治疗 。而 该病发病又紧急 , 通性角膜 移植是治疗 该病 的最佳 手段 , 穿 但基层医院又无条件 作此手 术。笔者采 用 自体 结膜瓣掩 盖 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 疡 , 彻底 清除了病 损组织 , 清除角膜 真 菌, 以及结膜瓣供血 充分 , 加上 结膜组织 可以 提高药物 的通
张敏 倪 道 凤
路 联 合 鼻
内 镜 治 疗 上 领 窦 病 变
【 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上领窦良 性病变的 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 c a d、 一 。 l e L 进路 l u
药物联合球结膜转位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 】
药 物 联 合 球 结 膜 转 位 移 植 术 治 疗 真 菌 性 角 膜 炎 的 临 床 研 究
郑 承华
( 河北省平舆县人 民医院眼科 , 河南 平舆 4 30 ) 64 0
di1 .9 9 i n 17 —0 6 .0 00 . 0 o:0 36  ̄. s.6 2 39 2 1 .2 0 s 2
眼; 右眼 9 , 例 左眼 3例。年龄 2 5 1 9岁。致 病原 因 : 角膜 接触性损伤 8 , 例 角膜异物伤 3例 , 中 , 其 植物损伤 1 , 0例 不
明原因 1 。全部患者均有直径约 3 m病灶 , 例 a r 深度 <2 3角 / 膜厚度 , 位置均为非瞳孔 区 ; 病变处 可见特有 的菌 丝苔被 , 病 灶边界不清 , 成不规则羽 毛状 , 可见 内皮斑 ; 中, 其 4例伴前房 少量积脓 。角膜病灶刮片检查 均可见 大量真菌菌丝 。
霉素 B眼液频点患眼一周 , 日早 饭后 口服伊 曲康 唑 20— 每 0
40 g 0 m 。手术步骤 : 常规消毒 , 球后阻滞麻醉 , 开睑器开 睑, 在 显微镜 下用尖刀剔除 角膜真菌 病肚及 尽量 多的水肿 混浊组
织 , 至暴露健 康透 明的角膜 , 5 直 用 %碘酊轻 轻涂擦 角膜创
质深层浸润 , 故采用手术清除角膜 中度病灶 真菌菌丝和孢子 等感染物质 , 同时清除大量炎性细胞 和抗 原、 抗体 复合物 , 有 效地终止角膜局部炎症反应和变态反应 , 避免角膜继续溶解 坏死及穿孔的发生 。转位移植 的球结膜瓣覆盖创 面 , 结膜瓣
13术后治疗 .
术 后全 身及术 眼应用 敏感抗真菌药物 。酮
康唑眼液 、 两性霉素 B眼液频繁 点眼 ; 日结膜 下 注射氟康 每
新鲜羊膜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观察论文

新鲜羊膜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羊膜移植治疗21例( 21眼) 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 术后观察病灶愈合情况及角膜透明程度。
结果:溃疡均达到临床治愈, 角膜面残留不同程度的瘢痕。
结论:羊膜移植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溃疡;羊膜移植【中图分类号】r 5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 0041- 01【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resh amnioticm embrane transplantation in refractory corneal ulcer. method:fresh am nioticmem brane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in 21atients( 21eyes) with fungal corneal ulcer, then investigated the healing of corneal ulcer and the transparency o f the cornea. results:all 21 patients with fungal corneal ulcer was recovery, leaving different cicatr ices on the ulcer surface. conclusion:fresh amnioticm embrane transplanta tion is an effective treatm ent of co rneal ulcers.【key words】fungal corneal ulcer; amnion; transplantation 真菌性角膜溃疡(fungal corneal ulcer)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病变,致盲率极高,其发病常与外伤有关,特别是植物性外伤。
15例自体结膜移植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观察

・
20 09年
第3 0卷
第 1期
3 ・ 2
J OURNAL OF MUDAN 1 JANG ME CAL UNI DI VERST IY Vo. 0 NO. 2 0 13 1 09
其走行后可不必刻意追求保护性游离 , 以避免游离时对其损
伤 。损伤 中对小 的渗血采用电刀止血 , 止血较为充分 。对 于 复发性腹股疝的治疗 , 除采 用本文所 介绍 的方 法外 , 还可 采 用经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 。该 法具有创 伤小 、 恢复快 , 能 还 在术中发现对侧 隐匿性腹股沟疝 , 特别适用 于双侧腹股沟疝 的治疗 。对 于复发性腹股沟疝和复杂性双侧疝的治疗 , 用 采 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 手术 ,P V ( i t rsht e f c— G R S Ga ogei ri o e np c nr
合, 角膜 面 凹 陷界 限 明显 , 留有 部 分 刺 激 症 状 。半 年 后 角 膜
上 4眼, 6 ml 5— m 1眼。合并不 同程度 的前 房积 脓 1 , 1眼 角 膜内皮斑 4眼。病程 1 3 a9眼 ,1 0 ,3 5~ 0 3 ~4 a5眼 4 a1眼 。 术前光感或手动 6眼 , 眼前指数 一 .6者 7眼 ,. 0 2者 00 0 1— . 2眼 .明确植 物性 外伤史 1 1眼, 因不明的 4眼 .角膜溃疡 诱 刮片作 细菌培养 , 明确 报告 为真菌生长者 1 1眼, 无菌生长者
8 .
2 S u ma h l n AG , Ami K, i he sen I Pac rp u rg on h r i d P L c tn ti L th o l gf r i e n a o
—
wh c . ih Am u g, 9 4, 6 3 1—3 6 J S r 1 9 1 7: 3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体结膜移植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我们自1990年1月至1994年12月间,试用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2眼,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一般情况:
12眼中男8眼,女4眼;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19岁;农民10眼,工人1眼,职员1眼。
菌丝苔被大于7mm以上4眼,5-6mm8眼。
合并
不同程度的前房积脓9眼,角膜内皮斑1眼。
病程15-30天9眼,31-40天2眼,43天1眼。
术前光感或手动5眼,眼前指数-0.06者5眼,0.1-0.2者2眼.明确植物性外伤史8眼,诱因不明的4眼.角膜溃疡刮片作细菌培养,明确报告为真菌生长者8眼,无菌生长者4眼。
12眼术中切除的角膜病灶通过病理检查均发现真菌丝。
所有病例均在术前使用过抗真菌及抗生素治疗,经过相当时间未见效果,溃疡扩大,前房积脓增多者作为手术指征。
二、治疗方法:
(1)、术前准备及麻醉同板层角膜移植。
(2)、根据角膜溃疡的范围,选择比溃疡面积大2mm环钻器,钻取角膜病灶并切除之。
切除的深度视病灶侵犯角膜的程度,如角膜基质层受累及,应尽量清除其病理组织。
病理组织清除后,以1碘酒轻轻涂擦移植创面,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取结膜片:在患眼颞上方距角膜缘约3mm后取结膜片,面积应大于角膜切除创面2mm,并尽量少带结膜下组织。
上皮面向上覆盖于角膜创面上,以9-0缝线连续缝合,线结放在睑裂部位。
6-8周拆线。
术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散瞳,涂抗生素眼膏包眼。
术后常规使用抗真菌药等对症治疗。
三、治疗结果:
(1)、12眼中出院视力在0.02-0.1者1眼,0.2-0.3者2眼;经1-4年随访0.5-0.7者6眼,0.1者2眼,0.02-0.06者3眼(合并不同程度的葡萄膜炎及白内障),失访1眼。
(2)、术后1周内,结膜移植片表面血管曲张,呈紫红色瘀血状,部分病例可有轻微的水肿。
拆线后角结膜完全愈合,角膜面凹陷界限明显,留有部分刺激症状。
半年后角膜表面凹陷仍存,但界限不甚明显,且凹陷的深度与手术中角膜病灶切除的深度呈正比,但无明显刺激症状。
1年后(观察到10眼),所有移植的结膜片均为半透明愈合,表面血管萎缩,大部分角膜表面凹陷明显变浅,面积缩小,其中3眼凹陷已基本消失。
在追踪到4年的9眼中,仅见原移植区表面角膜轻度混浊,深层有少量细小胆固醇样结晶小体散在,除原缝线处可见到混浊点外,已无明显之移植界限,原结膜移植片已无法辨认,角膜表面平整,光滑,凹陷已消失。
四、讨论:
真菌性角膜溃疡对眼组织的破坏和对视力的毁坏为眼科医生所重视。
本文12眼大多有明显的植物性外伤史,其中1眼从发病到我院就诊已13天,在溃疡的中央还可见一树枝残端嵌入在角膜内,但未穿孔。
真菌引起角膜组织损伤的机制除真菌的破坏及毒素的作用外,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最为重要,因中性料细胞内含有许多酶,如胶原酶及蛋白溶解酶等,可溶解胶原纤维成为促发角膜溃疡的重要因素[1]。
目前特效、广谱的抗真菌药物仍然缺乏,即
使有部分供应临床,其渗透性差、毒性大、抗菌谱窄,限制了全身及大剂量使用。
处于此种状况,药物治疗效果较差,真菌进一步向角膜深层发展,甚至穿过后弹力层向球内感染,眼球将毁于一旦。
衡量之下,角膜移植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我国目前异体角膜的来源困难。
因此,在结膜上皮成形术与结膜瓣遮盖术的基础上,我们及时消除病灶及周围的受累组织,阻断抗原抗体反应弧,控制感染,并获得病灶组织作培养和病理检查,减少局部和全身用药的毒性等。
病灶组织清除后,用自体球结膜片修补角膜表面,同样可以获得组织重建清亮稳定的眼表面,且无排斥反应。
再则,结膜移植可消除至少缓解角膜溃疡内源或感染未得到控制的蛋白溶解部分,结膜片对溃疡面有起到机械性保护作用,同样作为一种生物源刺激,提供活性纤维细胞参与角膜面的修复,促进健康组织生长[2]。
随着时间的延长,移植结膜中杯状细胞可逐渐消失,结膜上皮可转化为角膜上皮[3]。
从本组12眼1-4年观察,移植后的球结膜与角膜完全溶为一体,在裂隙灯下不易辨认尚需2年以上,但其细胞结构如何,目前尚无病理资料。
作者认为:一方面是结膜上皮含有大量的干细胞群,该细胞增生活跃,容易分化为正常的角膜上皮细胞,提供新的上眼细胞来源,以补充及稳定眼球表面;另一方面是否结膜移植片类似组织疗法作用,在结膜移片“生存”过程中,起诱导植床角膜进行修复的过程,尚待进一步研究。
“文秘114有”版权所
早期一旦疑为角膜真菌感染,应尽早作真菌培养,进行药物综合治疗,若无效,甚至病情进一步恶化者应及早手术。
手术主要适应病灶范围较局限,最好未波及或较少波及基质层的病例,前房积脓最好不超过4mm。
对病灶波及全角膜合并球内感染及其他并发症者,本法很难奏效。
术中根据病灶范围的大小,采用不同口径的环钻划界,此界限不应保守,因线菌既可向角膜深层组织浸犯,又可向角膜板层平面方向蔓延,剖切的范围应包括全部病灶及浸润灶以外2mm的透明角膜,昼清除病灶组织,直到暴露健康透明的角膜为止。
术中警惕角膜穿孔,如万一遇到细小穿孔,可不作特殊处理。
移植的结膜片要薄,尽量少带些
结膜下组织。
术后除常规对症处理外,继续使用抗真菌药物,以尽量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