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研组信息交流2009年5诏
2024年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模版(三篇)

2024年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模版为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各项教学教研工作,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落实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战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探索教学常规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特制定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继续____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认真研究高考改革的方向和命题改革趋势对高中教学提出的要求,加强教学的集体攻关,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坚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化学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坚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鼓励青年教师树立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使青年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尽快成为强实的新生力量。
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全面提高本组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实施方案,确保我校的化学教学效果。
二、教研措施1.注重发挥教研组的职能作用,加强组风建设:化学组素有团结、合作、上进的好传统,这也是我们引以为荣的风气。
加强教研组各项常规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教研组会时间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的有关文件、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以及师德规范,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和教研规范,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追求各学科高水平的教学质量。
教研组是开展教研活动的主体,紧紧依靠教研组中的全体化学教师,将教研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增强团体精神和协作意识。
提高“组本研修”的实效性,随时修改和完善课堂教学改进点。
2.加强年级备课组的关键作用各备课组是学校教学教研活动的基本的单位,备课组内的教师都具有相同的教学内容和相似的教学对象,因此,每个备课组必须要认真做好组内活动。
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2篇)

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一、工作目标1. 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2. 推动化学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3. 加强教研交流,促进团队合作,共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二、工作内容1. 完善教材,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a. 对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教材进行全面分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b. 设计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验课程,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c. 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作业,保证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效果。
2.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a. 组织教研活动,定期开展化学教学研讨会,分享教学资源和经验;b. 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学水平;c. 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互相借鉴,相互学习。
3. 开展课堂教学改革a. 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b. 引入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c. 制定差异化教学方案,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4. 加强实验教学管理a. 制定实验教学规范,确保实验安全和学生健康;b. 定期组织实验室设备检查和实验教学质量评估;c. 鼓励学生参加实验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5. 加强学科建设a. 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实验室设备和教学资源;b. 定期组织化学知识竞赛、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科知名度和影响力;c. 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升学科研究水平。
三、工作安排1. 第一阶段(2024年3月-4月)a. 完成对教材的分析和调整,制定教学计划和作业;b. 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分享教学资源和经验。
2. 第二阶段(2024年5月-6月)a. 开展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b. 组织教学观摩活动,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3. 第三阶段(2024年9月-10月)a. 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b. 组织学生参加实验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化学教研课题[共五篇]
![化学教研课题[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03d25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8.png)
化学教研课题[共五篇]第一篇:化学教研课题《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研究》一、问题的提出及原因分析许多地方、许多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学校实验室仅仅是学校硬件达标的一个摆设,许多学校没有专职的实验教师,有的学校将实验教师另眼相看,因此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教师很少。
虽然有些教师初步研究过实验教学,但没有很明确的研究成果。
又由于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国内对这类问题的研究也不是很深入,还存在着许多缺陷。
如重视知识点的落实,轻实验能力培养;过分重视实验结论,忽视实验研究过程中蕴涵的极为丰富的教育意义;过分要求实验结论的统一,严重束缚学生实验创新思维的发展。
为了每一位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必须的科学素养,实验探究成为化学科学教育和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特征。
化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科学素养。
为此化学课程标准将实验探究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强调实验探究既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和实践过程,又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同时化学教材以实验探究为主体编排了许多反映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相互联系的内容,纳入了诸如合成材料、纳米材料、环境科学等学科发展的最新前沿知识,突出了实验探究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化学课堂教学必须采取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为了保证实验探究在课堂教学中顺利、有效实施,我们提出了以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的研究为主体的研究课题,来研究探究实验教学的创新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等,探讨探究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为探究实验教学提供相应的实践指导。
二、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一)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得出一些有关深究实验教学的规律性的认识,加以推广,进而提高化学教师对探究实验教学的认识,促进教师端正对探究实验教学的态度,积极认真地开展好以实验教学为主的学生自主科学探究;通过研究得出一些有关探究实验教学的好方法和经验,加以推广,进而教给化学教师探究实验教学的技能和方法,减少他们摸索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尽快促进教师提高探究实验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2009学年高中部获奖统计

2009学年高中部获奖统计初中部市一等奖34人次二等奖46人次三等奖111人次区一等奖36人次二等奖98人次三等奖106人次高中部市一等奖18人次二等奖39人次三等奖54人次区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15人次三等奖11人次2009学年上海市TI图形计算器学生作品比赛一等奖高二(6)班陆界宇、毛一帆、单昱二等奖高二(6)班刘蒋方舟2010年第二十一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六月)一等奖范麟熙三等奖杨珺2010年浦东新区物理竞赛(五月)高一年级一等奖范麟熙高子瑞钱立孙唯佳二等奖杨年恺解俊张一鸣史季轩高二年级一等奖诸凌涵高航罗若天徐侃毛一帆白荣静周鸿运季嘉杰二等奖刘羽鹏郭骏单昱程云鹏徐庄迪王逸尘陆界宇李洽闻赵文谦杨佳玮孙巳阳周佳叶孟以爽朱睿捷顾贤强陈沁连赵鹭天2010年上海市高三数学竞赛(新知杯)获奖情况(五月)二等奖余琦三等奖邹佳桐王恺王泽宇浦东新区第十七届高中科普英语竞赛获奖(五月)二等奖张舒婷施原章心旖高雨橙朱睿捷顾贤强三等奖虞亦武王恺毛一帆白荣静余琦第七届上海市中学生时政知识大赛(高中)(五月)二等奖孙颖佳三等奖沈唯为张杨青2009~2010“恒源祥文学之星”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上海赛区“新课标新知杯”作文竞赛一等奖杨惠淋余吉恒陆双郁川二等奖周震陈晨章心旖孙艺白韵吴淑勰徐侃周旭婕盛荔三等奖冯双廖一衡杨沁顾海东2009学年上海市卡西欧杯信息科技学科竟赛(四月)高二程序设计一等奖王子豪(第一名)彭燕青二等奖李轶凡罗若天张惠楚三等奖高子瑞高三程序设计一等奖高明远三等奖陈晨2010年度北京电视台SK状元榜上海地区选拔赛(三月)二等奖高一(6)班王语婷三等奖高一(6)班陈嘉伟高一(2)班郭嘉文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七届中学生时政竞赛复赛二等奖高三(2)班孙颖佳二等奖高三(4)班张杨青三等奖高三(2)班沈唯为上海市第七届中学生时政竞赛复赛(三月)二等奖高三(2)班孙颖佳指导教师:黄宁宁二等奖高三(4)班张杨青指导教师:黄宁宁三等奖高三(2)班沈唯为指导教师:黄宁宁“外研社杯”第23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获奖(2010年3月)一等奖:高二(1)班:徐云将(指导老师叶红)二等奖:高二(3)班:史兆盛(指导老师朱琳)二等奖:高三(6)班:戴旭如(指导老师袁万萍)二等奖:高三(6)班:徐芊芊(指导老师袁万萍)第四届上海中学生现代文阅读大赛(2010年元月)二等奖:高二(1)班:王天天(指导老师叶红)三等奖:高二(2)班:杨沁(指导老师叶红)高二(5)班:孙艺(指导老师郑炎星)高二(6)班:朱睿捷(指导老师朱琳)高一(4)班:詹朱宁(指导老师吴法军)高一(5)班:谢富谨(指导老师徐林敏)优秀奖:高一(1)班:余雯妍(指导老师张捷)2009年“华二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生社会实践论文评选纪念奖高二(1)班王文澜等同学《仿古建筑在城市中的文化意义浅析》(李春丽指导)高二(5)班陈佳玥等同学《关于上海书城周围配套设施的调查与研究》(张惠娟指导)高二(6)班徐怡等同学《电子优惠券的经济效益研究》(王幼红指导)高三(3)班汤俐等同学《我校高一学生亲子关系的现状调查、分析及代沟的解决方法》(熊秋玲指导)高三(6)班陈晨等同学《“黄牛党”倒卖现象的调查研究》(林冬青指导)上海市第十七届高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A组二等奖高三(6) 张舒婷施原高二(6) 朱睿捷A组三等奖高二(6) 高雨橙顾贤强上海市第六届新少年中小学生现场英语作文比赛一等奖白荣静三等奖凌淑怡寿卓君赵烨婷优胜奖卢晓奕李俏2009年“卡西欧杯”上海市中学生英语思维作文大赛一等奖卢晓奕凌淑怡第15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分区(NOIP)竞赛提高组一等奖王子豪(高二), 彭燕青(高一), 张惠楚(高二),王力宁(高一), 高明远(高三)二等奖罗若天(高二),李轶凡(高一),龚光仪(高二),赵晓辉(高一),高子瑞(高一)三等奖陈晨(高三),陆歆逸(高一)我校荣获2009年上海市青少年"白猫杯"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上海市“华理-化工杯”化学竞赛二等奖乔桑羽三等奖王泽宇第八届上海市古诗文阅读大赛个人赛二等奖:陈志明三等奖:瞿逸冰上海市浦东新区"华理-化工杯"化学竞赛预赛一等奖余琦王泽宇二等奖陆文添周天一雄三等奖陈天意2009年上海市“外文杯”高中英语竞赛上海市一等奖张舒婷2009年上海市“外文杯”高三英语竞赛浦东新区初赛一等奖张舒婷王泽宇二等奖汤俐三等奖章小酽李昕蔚陈晨徐天悦王媼婕顾泰嘉张璐林栋郁川高明远余琦徐芊芊上海市2009年8月第十届沪港澳与新加坡四地中学生阅读征文暨2009全球华人中学生阅读征文高中组三等奖白璟(6班)赵叶婷(4班)上海市“世博向我们走来”诗歌创作大赛一等奖:王天天《微笑的你》;二等奖:宋阳《在遇见你之前》;三等奖:杨镇州《海的这边》吴远杰《世博向我们走来》上海市“光明优+杯第二届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征文竞赛一等奖:陈志明;二等奖:诸琳;三等奖:陈鑫雨。
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必备15篇

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必备15篇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1我组结合学校稳定、发展、创新的发展思路,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一、加强组风建设:化学组素有团结、合作、上进的好传统,这也是我们引以为荣的风气,但在教学研究及论文发表、争创更高层次上还要更上一层楼,所以本学期我们针对这方面做如下计划:1、每位老师在思想上以高尚人格标准和职业道德要求自己,立足现实,爱岗敬业,在形象年中有个更好的形象。
2、积极进行研究和实践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有效教学的有效性,在备课组内相互交流,每两星期探讨一次,做到有内容、有计划。
3、将教学教育实践的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提升成文字,提高教科研水平,形成良性循环。
4、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和市教研室举办的各种竞赛,在竞赛中得以迅速成长,真正成为可依靠的力量。
二、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1、各备课组进行同题开课。
具体工作是在三个年级中每个年级开2—3节课,共8—12节课,三种类型:进校一年的教师开汇报课,进校2—5年的教师开研究课,进校5年以上的开示范课。
2、半学期检查一次青年教师的教学笔记,并请资深教师给予点评。
3、让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校、市级的各种教学比赛,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热情有意识地锻炼自己。
4、继续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由师傅把好平时的教学关。
三、提高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的质量:1、本学期教研活动每二周一次。
要以开课、听课、评课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相互交流学习,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组织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在思想意识层次上,领悟新课程对每位老师的`高标准要求,在新课程实施前完成观念转变,以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要求。
3、各备课组每周活动一次,加强集体备课,积极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统一课时进度,统一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统一教辅材料和测试的试卷,同时把握好试题的难度,使每次测试达到有效的目标。
四、抓好常规教学工作,迎接各种大考:1、抓紧高三、教学工作,全组齐心协力,为高考出点子想办法,力争能打好、打胜这一仗。
化学教研组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化学教研组的组长,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教研组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化学教研组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力量,我们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以下是我们化学教研组在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团队建设等方面的一些经验,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1. 针对学科特点,深入研究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
2. 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共同研讨教材、教法、学法,提高备课质量。
3.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拓宽视野,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4. 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5. 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6. 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科研工作,提升教研组整体实力1. 明确科研方向,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确定教研组科研课题。
2. 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提高教研组的科研水平。
3. 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提升教研组成员的科研素养。
4. 开展教研组内科研交流活动,分享科研成果,促进共同进步。
5. 积极参与学术会议,提高教研组的学术影响力。
三、加强团队建设,营造和谐氛围1. 建立健全教研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确保教研组工作有序开展。
2. 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3. 关心教师的生活,关心教师的成长,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4. 举办各类文体活动,丰富教师业余生活,增进教师之间的友谊。
5.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课程建设,提升学校化学学科地位1. 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 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开发校本课程,丰富教学内容。
3. 推广优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提升学校化学学科地位。
2009年初中化学竞赛江西(南昌)赛区决赛获奖名单

邱玲玲 万明杰
周虹华 熊健 育新学校 进贤一中 进贤二中 安义二中
熊宇薇 罗柱辉 熊益益
余泽庶 陶钧 黄雷 熊思捷
张子期
全国叁等奖(30人)
师大附中 南昌十中
豫章中学 南昌一中 南昌二十七中 南昌外国语学校 省蚕茶所子弟学校 新建县联圩中学 新建县神舟中学 南昌县塔城中学
周泽宇 范卓宇
詹扬 叶思嘉 程煜杰
姜盛乾 欧阳依露
徐漂
南昌十九中
吴凌宇 杨屹东 徐志超
刘靖文 张舟
南昌二十中
甘婉珏 万明轩 陈乐天
刘圣希
南昌二十二中
施建敏 李志健 南昌二十一中 刘庆
邹丽霞
南昌二十四中
谢荣彪 邓势浩 乔君超
吴秀彬 熊婷
龚洪涛
南昌二十三中
宋鑫妍 杨子旸 金羚
钟晟
南昌二十六中
申嘉远 聂开焕 熊浩(大)
程文亮 刘志雄
南昌二十七中
吴硕 黄渊凌 熊文清 胡祖仪 邹宏春 万志鹏
刘杨 熊兴宇
程新鹏
刘珞珈 付瀚轩 南昌十九中 南铁一中 南昌三中 农大附中 培英学校 新建五中 安义二中 莲塘六中 莲塘四中
闵宏涛 周罗伟 汪超 万一君 朱海 李逸达 刘靖楠 李智肿 凌童 魏诗瑶 黄志强
刘洋 晏晨
夏寒
省级壹等奖(39人)
师大附中
南昌十中 南昌外国语学校
联立学校
曾文应乐
农科院中学
陈超
张东东
桃花中学
唐悦涵 万志强 祝斯洋
江政昌 罗怡珊
李豪
熊坤
象湖实验学校 徐初阳
江铃学校
王陶艺 余佐中 李超
徐宏超
青云谱中学
叶昌荣 李季兵 涂鹏程
黄石市教育研究中心2009年5月份中学各科教研活动安排.

上旬待定
待定
复习研讨课
全市化学教师备注:具体安排请关注网站公告
中学生物
6日上午
8:30—11:00
教研中心205室
领取初、高中生物竞赛准考证
初、高中参赛学校指导教师
初中生物
9日上午8:30
黄石十五中
湖北省初中生物科学素质和实验(践)能力竞赛(决)
湖北省第三届中小学体育单元式说课评优活动
代表团成员
初、高中
信息技术
15日上午8:30
下陆小学
公开课
信息技术教师
22日上午8:30
九中
公开课
信息技术教师
教科室
21日
黄石港区
05年以来市规划课题及省《黄石地区中小学生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及教育干预研究》子课题中期检查
教科室全体成员,各县市区教科研负责人,有关专家
评委
高中地理
14日
黄石三中
高考备考有关信息上网交流
三中备考基地高三地理组
15日
另定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调研
中心组成员
初中物理
22日下午2:30
教研中心四楼会议室
竞赛总结
初三备课组长,大冶、阳新教研室物理教研员
高中物理
12日上午8:30
教研中心三楼会议室
工作安排及竞赛颁奖
高一、高二备课组长
15日上午8:30
主要是各校高二学生自愿参加者,高一部分学生自愿参加者
高中英语
12日上午8:30
教研中心四楼会议室
1.高三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2.后段工作安排
3.其它相关工作
各校高三备课组长及教师
初、高
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