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一 1.1 地球与地图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1.1地球与地图课时提升作业(一)(含解析)

课时提升作业(一) 地球与地图(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天津六校联考)读图,完成1、2题。
1.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则速度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乙和丙2.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D.乙处比例尺最小【解析】1选B,2选D。
第1题,甲、乙、丙三地与180°经线都相差了5个经度,但甲、乙、丙三地的纬度位置不同,虽然经度间隔相同但纬线长度不同,相同经度间隔的纬线长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因而乙地船速度最快。
第2题,纬度相差1°的经线长任何地方都是相等的;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的面积是乙大于丙,丙大于甲。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代表的实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从而可以判断三地的比例尺是甲处大于丙处,丙处大于乙处。
【误区警示】经纬度间隔度数相同的经纬格的面积大小比较主要看纬度位置,往往低纬度地区的经纬格面积较大,高纬度地区的经纬格面积较小。
3.(2018·北京文综)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
读图,回答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选B。
由图a可知,面向指示牌站立,前方80米为校训碑,350米为地理园,从指示牌左行200米为老校门,右行150米为气象站。
因此在图b中,先找到位于老校门和气象站之间的地点,再寻找与校训碑和地理园所在方位相符的地点,即为②。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4、5题。
4.图中坡度最陡的是()A.①B.②C.③D.④5.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4选B,5选A。
第4题,四幅等高线图图幅、等高距和疏密相同,则比例尺越大的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坡度越陡。
高考地理一轮(全国通用版)训练题:课时提升作业_一_1.1地球与地图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一一地球与地图读甲、乙两岛示意图,回答1、2题。
1.有关甲乙两岛与图中城市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甲岛位于东半球,乙岛位于西半球B.甲岛位于西半球,乙岛位于东半球C.A位于B和C的东北方向D.C位于A和B的东南方向2.两个岛屿面积相比( )A.甲大于乙B.甲小于乙C.甲等于乙D.难以判断【解析】1选C,2选B。
第1题,甲乙两岛的经度均位于20°W向东到160°E的东半球。
A、B、C三城市均为东经和北纬,因此经度数大的位置在最东,纬度数大的位置在最北。
第2题, 甲岛的南北纬度跨度和东西经度跨度均小于乙岛,且甲岛的纬度较高,因此甲岛的实际面积小于乙。
2017年6月21日,河北省省长宣读了《关于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管理机构有关问题的批复》,下面四幅图为雄安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甲B.乙C.丙D.丁4.确定雄安新区与北京的位置关系最适宜的一幅图是( )A.甲B.乙C.丙D.丁5.显示雄安新区区域地理环境最为详尽的一幅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3选D,4选B,5选D。
第3题,四幅图图幅面积相等,因此表示实际面积越小的比例尺越大。
第4题,四幅图中,乙图能够显示出雄安新区与北京的位置关系。
第5题,四幅图中,丁图比例尺最大,因此所表达的地理事物最为详尽。
【方法技巧】图幅相同地图比例尺、范围、内容、精确度比较6.图中公路沿线相对高度最大值可能是( )A.450米B.500米C.550米D.600米7.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2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应为( )A.1∶40 000B.1∶200 000C.1∶4 000D.1∶20 0008.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6选C,7选D,8选B。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一)1.1 地球

课时提升作业(一)地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5·邯郸模拟)人类的美丽家园——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仅有的存在生命的星球。
科学家对地球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如下表。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是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变长B.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在变长C.经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在变短D.纬度1度的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2.在60°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纬线实地距离最有可能是( )A.48.245千米B.55.661千米C.110.569千米D.111.415千米【解析】1选D,2选B。
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经度1度的纬线长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说明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在变短。
纬度1度的经线长度随纬度增加有微小变化,说明地球的形状并不规则。
第2题,在60°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纬线实地距离约为111×cos60°千米,与B项最相近。
(2015·宜昌模拟)下图为经纬网图,已知图中相邻两条纬线间的纬度间隔为10°。
读图,回答3、4题。
3.A点在B点( )方向( )A.西南B.西北C.东南D.东北4.从半球位置来看( )A.A在东半球、南半球B.A在西半球、北半球C.B在东半球、南半球D.B在西半球、北半球【解析】3选D,4选A。
第3题,图中西经度向右增加为西方,因此可以确定向左为东,进而确定南北方向。
第4题,A位于20°W以东属于东半球,南半球;B位于20°W以西属于西半球,南半球。
下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P点自转线速度为零且位于某一大陆上。
据此完成5、6题。
5.M点的地理坐标大致为( )A.90°E,45°NB. 90°W,45°SC.90°E,45°SD. 90°W,45°N6.自P地沿最短航线飞行至N地的方向为( )A.东北B.正北C.西北D.先向北再向南【解析】5选C,6选B。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Word版含解析

课时提升作业一地球与地图(建议用时:20分钟)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3题。
1.M和N实地距离约是( )A.4 444千米B.3 333千米C.2 222千米D.1 823千米2.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3.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60°N,80°E)B.(60°S,100°E)C.(30°S,100°E)D.(60°S,80°W)【解析】1选C,2选B,3选B。
第1题,计算同一纬线上任意两点间纬线长的公式是L=111×n×cosα(n是两地的经度差,α是该纬线的度数),那么M、N两点间的实地距离L=111×(80°-40°)千米×cos60°≈2 222千米。
第2题,地球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此两点的大圆(由这两点和地心三点确定的平面与球面相交的圆)组成的劣弧长,在M、N之间大圆劣弧向北凸出,从M点到N点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先东北再东南。
第3题,据图可知M点的坐标为(60°N,80°W),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坐标,纬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反,经度数和为180°,东西经相反。
(2017·滨州模拟)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该区域东面临海,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河流流向为( )A.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B.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C.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D.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5.图中村庄夏季能看到而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的是( )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6.图中陡崖顶部P点( )A.海拔可能为450米B.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600米C.可直视丙村D.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解析】6选B,7选C,8选D。
[推荐学习]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
![[推荐学习]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30a489804d2b160b4ec0eb.png)
[推荐学习]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课时提升作业一地球与地图读甲、乙两岛示意图,回答1、2题。
1.有关甲乙两岛与图中城市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甲岛位于东半球,乙岛位于西半球B.甲岛位于西半球,乙岛位于东半球C.A位于B和C的东北方向D.C位于A和B的东南方向2.两个岛屿面积相比 ( )A.甲大于乙B.甲小于乙C.甲等于乙D.难以判断【解析】1选C,2选B。
第1题,甲乙两岛的经度均位于20°W向东到160°E的东半球。
A、B、C 三城市均为东经和北纬,因此经度数大的位置在最东,纬度数大的位置在最北。
第2题, 甲岛的南北纬度跨度和东西经度跨度均小于乙岛,且甲岛的纬度较高,因此甲岛的实际面积小于乙。
5.图中公路沿线相对高度最大值可能是( )A.450米B.500米C.550米D.600米6.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2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应为( )A.1∶40 000B.1∶200 000C.1∶4 000D.1∶20 0007.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5选C,6选D,7选B。
第5题,甲地海拔最低,为0~100米,丙地海拔最高,为500~600米,因此公路沿线相对高度最大值接近600米,但不等于600米。
第6题,比例尺===。
第7题,图中公路尽量沿山谷延伸,在陡坡处呈“之”字状。
8.甲为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乙为沿甲图中某剖面线所绘的地形剖面图。
乙图所示地形剖面是沿甲图中的哪条线段所绘( )导学号08620093A.abB.cdC.efD.gh【解析】选C。
乙图中,起点处海拔约为210米,故a、g两点不符合。
最高点靠近右端点,故cd 线不符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课时提升练1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课时提升练(一)一、选择题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下面穿过海洋最长的经线是( )A.A线B.B线C.C线D.D线【解析】B线为20°W经线,穿过大西洋,几乎不穿过陆地。
【答案】 B2.下列比较不同纬线长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1A.①大于②B.②大于③C.③大于④ D.①等于③【解析】在同一个半球不同纬度的纬线长度不同,而在南北半球关于赤道对称的相同纬度,纬线长度相等。
在所有纬线中,赤道最长。
【答案】C3.此刻,太阳直射( )A.世界著名渔场B.热带沙漠地区C.世界著名油田D.暖流流经地区【解析】读图,N与P位于同一纬线上,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也先见到日出,说明N地在东边,图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极点为南极点。
图中70°纬线以内为极昼,说明南半球有极昼现象,太阳直射20°S。
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到最大,说明N地地方时现在是4点,根据图中经线度数,可以判断M是0°经线,N地经度2是东经30°,由此可以计算出此时正午12点的经线度数,即150°E。
所以,该地位于澳大利亚的东海岸,沿岸有暖流经过,D对。
【答案】 D4.图幅范围内( )A.此刻,大部分地区是黑夜B.此刻,各地在同一日C.此日后,各地白昼逐渐增长D.此季节,N地原野一片枯黄【解析】结合前面分析,N地为4点,即30°E是4点,所以30°W是0点,所以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黑夜,A对。
0点也是日期分界线,所以图示区不在一个日期,B错。
此日太阳直射点在20°S,但无法判断朝哪个方向移动,所以昼夜长短变化无法确定,C错。
此季节,南半球是夏季,N地位于南非高原,草木茂盛,D错。
【答案】 A)5.有关下图叙述正确的是(3B.从C点到D点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C.A到B方向同C到D的方向相同D.A到B方向同C到D的方向正好相反【解析】A点向B点运动是向西北方向运动,C点向D点运动也是向西北方向运动。
2020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图(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3题。
1.从M点飞往N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B.一直向西C.先东北再东南D.先西北再西南2.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其坐标为( )A.(60°N,80°E)B.(60°S,100°E)C.(30°S,100°E)D.(60°S,80°W)3.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MN与PQ等长B.M在Q的东北方向C.MP与NQ等长D.30°和60°两线最终相交【解析】1选C,2选B,3选C。
第1题,MN两点同在北半球,故两者之间的最短航线为过两点的大圆,即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第2题,同理可知M点的地理坐标是(60°N,80°W)。
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经度相差180°,故为100°E;纬度相等,而南北半球相反,故纬度为60°S。
B项正确。
第3题,纬线长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MN长度小于PQ;经线长度都相等,故MP与NQ等长;M在Q的西北方向;两条纬线相互平行,经线最终相交。
(2015·山东实验中学模拟)读我国南极考察站示意图,完成4、5题。
4.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80°S,77°E)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B.1 020千米C.1 220千米D.1 420千米5.我国泰山站(73°51′S,76°58′E)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
据图可知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 )A.东南方B.东北方C.西南方D.西北方【解析】4选C,5选D。
第4题,两考察站经度差异不大,纬度相差11°,从而可估算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 220千米。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课时提升作业一1.1地球与地图含解析

课时提升作业一地球与地图读甲、乙两岛示意图,回答1、2题。
1.有关甲乙两岛与图中城市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岛位于东半球,乙岛位于西半球B.甲岛位于西半球,乙岛位于东半球C.A位于B和C的东北方向D.C位于A和B的东南方向2.两个岛屿面积相比( )A.甲大于乙B.甲小于乙C.甲等于乙D.难以判断【解析】1选C,2选B。
第1题,甲乙两岛的经度均位于20°W向东到160°E的东半球。
A、B、C三城市均为东经和北纬,因此经度数大的位置在最东,纬度数大的位置在最北。
第2题, 甲岛的南北纬度跨度和东西经度跨度均小于乙岛,且甲岛的纬度较高,因此甲岛的实际面积小于乙。
下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P点自转线速度为零且位于某一大陆上。
据此完成3、4题。
3.M点的地理坐标为( )A.90°E,45°NB.90°W,45°SC.90°E,45°SD.90°W,45°N4.自P地沿最短航线飞行至N地的方向为( )A.东北B.正北C.西北D.先向北再向南【解析】3选C,4选B。
第3题,P点自转线速度为零,说明位于极点,位于某一大陆上,可以确定为南极点。
图中左侧为0°经线,则M点的地理坐标为90°E,45°S。
第4题,P、N位于同一经线圈,经线圈是大圆,距离最短,故P地沿最短航线飞行至N地的方向为正北。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5~7题。
5.图中公路沿线相对高度最大值可能是( )A.450米B.500米C.550米D.600米6.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2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应为( )A.1∶40 000B.1∶200 000C.1∶4 000D.1∶20 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提升作业一地球与地图(建议用时:20分钟)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3题。
1.M和N实地距离约是( )A.4 444千米B.3 333千米C.2 222千米D.1 823千米2.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3.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60°N,80°E)B.(60°S,100°E)C.(30°S,100°E)D.(60°S,80°W)【解析】1选C,2选B,3选B。
第1题,计算同一纬线上任意两点间纬线长的公式是L=111×n×cosα(n是两地的经度差,α是该纬线的度数),那么M、N两点间的实地距离L=111×(80°-40°)千米×cos60°≈2 222千米。
第2题,地球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此两点的大圆(由这两点和地心三点确定的平面与球面相交的圆)组成的劣弧长,在M、N之间大圆劣弧向北凸出,从M点到N点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先东北再东南。
第3题,据图可知M点的坐标为(60°N,80°W),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坐标,纬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反,经度数和为180°,东西经相反。
(2017·滨州模拟)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该区域东面临海,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河流流向为( )A.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B.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C.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D.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5.图中村庄夏季能看到而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的是( )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6.图中陡崖顶部P点( )A.海拔可能为450米B.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600米C.可直视丙村D.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解析】6选B,7选C,8选D。
第6题,根据等高线,结合指向标即可判断河流方向。
也可利用河流处等高线的弯曲来判断流向。
第7题,要注意材料中说到我国某区域即确定为北半球,题干中提到的是冬季海上日出。
因为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海上日出为东南方向,丙村受山体阻挡,不能看见日出。
甲位于东南坡,乙位于山脊,丁位于东坡,这三个村地势向东南方向逐渐降低无遮挡。
第8题,P处海拔范围是500~600米;距丁村的水平距离大约700米(可借助比例尺量算);与丙村之间有山脊阻挡,不能直视;D项其实是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可以用(n±1)×d算;也可用顶部和底部高度范围相减计算,即(500~600)-(200~300)=(200~400),陡崖相对高度范围是:200~400米。
【加固训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等高线最大值为500米,最小值为100米,等高距为100米,等高线①和②的数值分别为( )A.100米、300米B.200米、400米C.100米、400米D.200米、300米(2)图中河流中画法不正确的有( )A.1条B.2条C.3条D.0条【解析】(1)选A,(2)选B。
第(1)题,根据题干,可知②处等高线数值为300米,因为河流所在位置地势较两侧低,则河流两侧相邻的等高线数值相同,可以推断①处等高线数值为100米。
第(2)题,河流发育在山谷中,图中③⑤处地势为山脊,不能发育河流,河流画法出现错误。
7.(2017·合肥模拟)读下图,完成以下各题。
(1)说出图中D处地形和判断的理由。
(2)若B点气温是20℃,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则C点的气温应是多少?(3)判断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
若在该地区修筑一水库,则水坝的位置应建在A处,选择该处的优点有哪些?(4)若从B地修筑一条公路到E地,BGE与BFE两条线路中哪一条较合理。
说出理由。
(5)判断在M、N、L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铁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哪一点,说出理由。
【解析】第(1)题,D处等高线闭合,四周低中间高,所以应为山地。
第(2)题,B点的海拔为100 m,C点的海拔为500 m,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海拔每增加100 m,温度约降低0.6℃,增高400 m,温度约降低2.4℃,那么C点气温应是17.6℃。
第(3)题,从图中的指向标可以看出,该河流的干流流向是从西北流向东南,A处为峡谷位置,宜于建坝。
第(4)题,该区域以山地为主,修建公路受地势起伏的影响较大,对比BGE 与BFE两条线路,BFE基本沿等高线修建,线路地势起伏小,故工程量小,难度小,所以选择BFE 线路。
第(5)题,从三点向H处做连线,M、N线中间有地势高处阻挡视线,而L至H的等高线先密后疏且L处海拔高,中间没有阻挡视线的障碍。
答案:(1)山峰(山地)。
等高线闭合,四周低中间高。
(2)17.6℃。
(3)西北流向东南。
缩短坝长;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库容量大;垂直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任答3点)。
(4)BFE。
工程量小,难度小(公路选址要尽量沿自然等高线选线)(5)L L至H处等高线先密后疏,L地海拔高于H(L与H之间是一个凹坡)(建议用时:25分钟)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据此完成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解析】1选D,2选C。
第1题,因为山峰周边的等高线为500米(等高距为100米),故推出Q西侧的等高线为400米。
(如下图)第2题,瀑布落差为72 m,即瀑布海拔在228~300 m,桥梁的海拔在200~228 m,山峰580米,相减可得高差为352~380 m。
【误区警示】解答本题易出现的错误(1)不能准确得出图示等高距和Q西侧的等高线的数值。
(2)忽略了瀑布的落差。
(3)没有关注图例。
3.(2014·北京高考)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
读图,回答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选B。
由图a可知,面向指示牌站立,前方80米为校训碑,350米为地理园,从指示牌左行200米为老校门,右行150米为气象站。
因此在图b中,先找到位于老校门和气象站之间的地点,再按照与校训碑和地理园所在方位垂直的地点,即为②。
4.(2014·全国卷Ⅱ)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甲国位于(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解析】选D。
结合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知甲国位于南美洲。
5.(2014·山东高考)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
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
根据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a中的( )A.①B.②C.③D.④【解析】选B。
根据指向标可知,该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由此可判断出③④两点位于甲山的东北侧。
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①处海拔在0~100米,②处海拔在100~200米。
6.(能力挑战题)下图为某半岛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表为图中某地气候资料,据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沿图中L绘制该地的地形剖面图。
(2)简述图中地区的地形特点及东西两岸大陆架的特点。
(3)据图表信息判断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及主要的分布区,并说明理由。
(4)该地气候常常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其原因及措施有哪些?【解析】第(1)题,剖面图的绘制可依据下列步骤完成:①确定水平基线,②标出垂直比例尺的高程,③从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向下引垂线,交于图中高程相同的辅助线上,最后用圆滑的曲线连接各点。
第(2)题,地形特点的描述应从地形种类、地面起伏状况、海拔、地势四个方面概括。
第(3)题,依据气候资料可推知该地应为热带季风气候,可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第(4)题,根据表中气候资料,6~9月份降水特别多,易出现洪涝灾害;而12月至次年4月降水极少,又会出现旱灾。
答案:(1)见下图。
(2)低山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地势东部高西部低。
东部大陆架陡峻,狭窄;西部大陆架平缓,宽广。
(3)水稻。
理由:该地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年降水量较大,耕地应为水田。
西部及南部的沿海平原(地区)。
理由:西部及南部的沿海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农耕。
(4)旱涝灾害。
原因:主要是由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的;季风强的年份,降水偏多形成涝灾,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偏少形成旱灾。
措施:兴修水利,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
【加固训练】为了发展旅游经济,我国南方某市计划在本市某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
读某市旅游规划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和图中河流的流向。
(2)M、N两个观景台,其中N观景台主要是为了观赏什么景观;在该山区有一处适合开发攀岩的地区,请在图中用“◇”标出。
(3)在观景台M、N间修建一条“森林氧吧路”,说明其呈蛇形的理由。
(4)在观景台M处能否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试作图说明。
【解析】第(1)题,由图示等高线可以看出:西北部地区等高线密集,最高超过900米,为山地;东南部等高线稀疏,海拔不足100米,为平原地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图中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
第(2)题,N观景台附近河流上游有2条等高线相交,是一陡崖,为河流上水流落点即瀑布。
N在瀑布下方,可很好地观看瀑布景观。
图中攀岩场所应处于陡峻的陡崖处。
第(3)题,M、N间修建道路,呈蛇形,主要是沿等高线延伸方向修建,使路线平坦。
第(4)题,从M向山下,有一陡崖,落差大;陡崖上方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陡崖下方等高线相对密集,坡度变化大;陡崖顶部海拔大于700米,阻挡观测的视线,在观景台M处不能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
答案:(1)西北为山地,东南为平原,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流向东南。
(2)瀑布(4)不能。
陡崖顶部阻挡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