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说中叙事时间顺序的变形
探究现代小说中的时间线索与叙述结构

探究现代小说中的时间线索与叙述结构现代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不仅仅是故事的叙述,更是对时间的处理和叙述结构的创新。
在现代小说中,时间线索和叙述结构的运用成为了作家们表达故事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究现代小说中的时间线索与叙述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一、时间线索的处理在传统的小说中,时间线索通常是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线性的时间结构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
然而,在现代小说中,作家们开始尝试打破线性时间的束缚,通过跳跃式的叙述和非线性的时间结构来展现故事。
1. 跳跃式叙述跳跃式叙述是指作者在叙述故事时不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而是通过跳跃的方式将故事的不同时间段交织在一起。
这种叙述方式让读者在阅读中需要进行思考和推理,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
例如,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就采用了跳跃式叙述的方式,通过多个时间线索的交叉叙述,呈现出一个复杂而丰富的故事世界。
2. 非线性时间结构非线性时间结构是指故事中的时间发展不按照传统的前后顺序进行,而是以非线性的方式展开。
这种叙述方式常常通过回忆、闪回和预示等手法来实现。
例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主人公渡边以回忆的方式叙述自己与两位女性之间的故事,通过交错的时间线索,展现了一个充满回忆和思考的故事世界。
二、叙述结构的创新除了时间线索的处理外,现代小说还在叙述结构上进行了创新,通过多种叙述手法来呈现故事和思想。
1. 多重叙述者现代小说中常常出现多个叙述者的情况,每个叙述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叙述方式。
这种多重叙述者的结构能够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故事,同时也为作家创造了更多的叙述可能性。
例如,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中流砥柱》就采用了多重叙述者的结构,通过不同的叙述者来展现一个关于战争和人性的复杂故事。
2. 反向叙述反向叙述是指故事的叙述顺序与时间的流逝方向相反。
这种叙述方式常常用于探索人物内心世界和心理变化。
论微型小说的叙事时间变形

论微型小说的叙事时间变形陈晨【摘要】微型小说是一种极短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不仅在形制上有别于其他的叙事文学,在叙事艺术上也呈现出自己的特色.微型小说的叙事时间变形,从顺序上来看,多为倒叙预叙,极少为顺叙.从时距上看,表现为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极不相等,如省略和停顿.从频率上看,单一叙事的反复和重复叙事造成快速的情感叠加和比对,在有限的篇幅中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期刊名称】《新疆职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18)006【总页数】3页(P54-56)【关键词】微型小说;叙事时间;叙事顺序;时距;频率【作者】陈晨【作者单位】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54微型小说作为一种篇幅短小的叙事性文学体裁,近年来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文类。
它体小型微、语言精湛、结构灵巧,是当代社会中颇为流行、雅俗共赏的一种小说文体。
千字左右的小文,却能“螺蛳壳里做道场”,以小见大,短中求深,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独特的社会作用与艺术功能,为卷帙浩繁的宏篇巨著所无法替代。
然而要用有限的文字,表达丰富的社会生活、深厚的思想内涵,对写作者的艺术把握能力和叙事技巧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小说的叙事时间和故事发生的时间往往是不同的,在叙事中会产生时间变形。
从微型小说的叙事艺术来看,叙事时间上的变形是有其特点的。
由于篇幅限制,要在很短的叙事过程中集中体现矛盾冲突,微型小说在叙事顺序、叙事时距和叙事频率上都呈现出与其他小说体裁不同的特点。
一、时间顺序事件在小说叙事话语中的排列顺序往往和事件实际发生的顺序并不一致。
“这里区分出两种时序,一是叙事时序,一是故事时序,叙事时序是文本展开叙事的先后次序,从开端到结尾的排列顺序,是叙述者讲述故事的时序,而故事时序是被讲述故事的自然时间顺序,是故事从开始发生到结束的自然排列顺序,故事时序是固定不变的,叙事时序则可以变化不定。
”①在简单的叙事文学作品(如童话,民间故事等)中,叙事时序和故事时序是一致的,即顺叙;而在大部分叙事文学作品中是不一致的,即出现倒叙与预叙,这种不一致在微型小说中被发挥到极致。
叙事时间的形态探究

叙事时间的形态探究“叙事时间的形态探究”叙事时间是指小说中的时间序列,即叙事过程中所描绘的事件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叙事时间的构建不仅关系到其文学价值,还影响了叙述的效果和阅读体验。
本文将探究叙事时间的形态,并分析其对小说的表现手法和文学效果的影响。
一、线性时间最常见的叙事时间形态是线性时间。
也就是小说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这种形态能够使得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进而沉浸其中。
以《红楼梦》为例,小说的叙事时间就是按照事件的发生顺序,一步步地往前推进,写出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角色的命运和情感经历,让读者逐渐感同身受,使得小说极具现实性和感染力。
二、非线性时间相对于线性时间,非线性时间显得更为复杂和深刻。
它会不断地跳跃,以跳跃的方式回溯过去或预设未来,用各种途径对故事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探究,是一种多层次、非常视角的叙事手法。
以《百年孤独》为例,该小说采用了跨时空的叙述方式,将故事贯穿于七代人,通过孕育福朵莉家族和马孔多家族的故事,描绘了一个富有奇幻气息的古老家族的兴衰沉浮。
小说采用了多个视角叠加,大量运用倒叙和穿插手法,揭示了人性的麻烦和人性的深刻。
三、环形时间环形时间是指通过叙述第一个事件前后或某一同等事件的前后,使故事呈现一种环形状态,从而达到“循环”或“死循环”的叙事效果。
《荒野生存》是一部运用环形时间表达情感氛围的小说。
在小说中,主角算命先生经常重复着相同的日常,并与一位女学生相遇。
故事结构就像一个环,一切都在按照预定的轨迹循环发生着。
环形叙事方式,不仅成就了故事的深度,更是让人沉浸于深刻的意象交织中。
通过叙事环,让人感受到了时空和人生的微妙变化,达到了让人省思人生的目的。
四、多重时间轴多重时间轴是指小说同时展示多个时间线,并将它们揉合在一起,构建起完整且复杂的叙事形态。
多重时间轴是一种富有创意的叙事方式,能够透过时间的交错,呈现出不同的事件连接,从而揭示出多重文化和时代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小议小说中叙事时间顺序的变形

麓 保罗 ・ 利科曾经说过 : “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 可 见, 时 间对 于 小 说 叙事 的重 要 性 。 而 小 说叙 事时 间的
2 0 1 3年 第、 5期 ( 总第 1 8 3期 )
之 后 的 回忆 。无 论 当这 些 发 生 的 时候 . 在 那 个 老 人 和 旁 观 者 的 心 中 留下 了 多少 辛 酸 与 苦 痛 . 欢乐 与开怀 . 因 为 时 间 的沉 淀 都 变 得 有 些模 糊 、 有些 隐约 , 却 又 如此 真实 、 如 此 清 晰 。 我 们不 仅 感 受 到 了福 贵 生 命 中 的 欣 喜 与 悲苦 . 也 透 过 那 无 尽 的 时 间 长 河 多 了一 些 悲悯 与 豁 达 二、 预 叙 预 述是 “ 提 前叙 述 以后 将 要 发 生 的事 件 。 ” 预叙 是 将 在 故 事 的 以后会 发 生 的事 情 提 前 交 待 一 下 . 并 不 展 开 情 节 的 叙 述 和 人 物 的描 写 。 预 叙之 时 . 作 者 站在 了一 个 全 知 的视 角 上 以后 将 要 发 生 的事 , 作 者 早 已知 晓 。 将它提前告诉读 者 , 这样 . 读 者 对 于 以后 发 生 的事 也 就 已经 得 知 了 。 在 这样 的叙 事 中 , 故 事 的 真 实 性被消解了 , 读 者继 续 读 下 去 , 并 不 是故 事 的结 果牵 引着 读 者 , 而 是 作 为叙 述本 身 的过 程 吸 引 了读 者 . 读 者 的注 意 力 从 对 故 事 的迷 恋 上 转 移 到 了叙 事 者 及其 行 为上 这 也 正 是 作 者叙 述 的 目 的。
余华 的小说《 活着》 一 开 篇 就 运 用 了一 种 含 蓄 的 倒 叙 : “ 我 比 现在 年轻 十岁 的 时候 .获 得 了一 个 游 手 好 闲 的 职 业 … …” 当 小 说 进 入 主人 公 福 贵 的人 生 经 历 的 时候 . 小 说 的 叙 事 也 运 用 了 倒叙 : “ 四十多年前, 我爹常在这 里走来走去 ……” 《 活着 》 讲 述 了 十来 年前 的一 个 午 后 . “ 我” 去 乡 间 为 民间 文 学 收集 素材 的 时 候遇一位老人 , 叫做 “ 福贵” 。 他向“ 我” 讲 述 了 自己 一 生 的经 历 。 在小说 中。 是“ 我” 和 福 贵 的 讲 述 都 采 用 了 倒 叙 的 方式 。 这 样 的 叙事 时间的变形使叙事本身变得灵 活 、 多变。 操 控 起 来 游 刃有 余。 福 贵 一 生 中 经 历 的种 种 : 荒唐 、 凄凉 、 欣喜 、 悲 伤 … …因 为 已 经 过去了很多年 . 加上一个垂暮老人 的回忆 . 又 是 叙 述 者 十 年
小说写作中的叙事结构与时间线索

小说写作中的叙事结构与时间线索在小说写作中,叙事结构与时间线索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它们决定了故事的呈现方式和叙述顺序,对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故事的表达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小说写作中的叙事结构与时间线索,并分析它们对故事的影响。
一、叙事结构的选择与运用叙事结构是指小说故事的组织框架和表达方式。
它可以根据故事的需要进行灵活的选择和运用,以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紧凑流畅,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1. 线性叙事结构线性叙事结构是最常见和简单的叙事方式,按照时间顺序严格叙述故事的发展和转折。
这种结构一般以时间为轴线,按照事件的发生顺序进行叙述。
它能够清晰地展现故事的始末,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跟随情节。
但是线性叙事结构也可能会显得平淡和缺乏新意,因此写作者需要巧妙运用插叙、倒叙等技巧来增加故事的张力和吸引力。
2. 非线性叙事结构非线性叙事结构是一种打破时间顺序的叙事方式,通过穿插回忆、闪回等手法让故事的时间线条更加纷繁复杂。
这种叙事结构可以增加故事的悬念和神秘感,吸引读者持续的阅读兴趣。
但是在运用非线性叙事结构时,作者需要注意逻辑的衔接,以免让读者感到困惑和迷失。
3. 多重叙事结构多重叙事结构是指通过不同的叙述者或视角来展现故事。
这种结构可以让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故事和人物,揭示出不同的真相和细节。
多重叙事结构能够增加故事的层次感和复杂性,但也要注意掌握好不同叙述者之间的转换和衔接,避免文不达意。
二、时间线索的运用与效果时间线索是指故事中时间的先后关系和时间的流逝过程。
适当运用时间线索可以使故事更加连贯和有序,增加情节的张力和递进感。
1. 并行叙事并行叙事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时间线同时进行叙述的手法。
这种叙事方式可以让读者在不同的时间轴上感受到不同的情节,增加故事的复杂性和悬念感。
同时,作者还可以通过并行叙事的方式揭示故事中的关联和联系,加深读者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2. 倒叙与跳跃叙述倒叙是指将故事按照事件发生的逆序进行叙述,而跳跃叙述则是指在故事中穿插回忆或闪回的情节。
文学作品中的时空叙事结构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时空叙事结构分析在文学作品中,时空叙事结构是影响故事发展和角色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巧妙的时间和空间叙事,作家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叙事效果,使读者更加沉浸于故事情节之中。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时空叙事结构。
一、线性叙事结构线性叙事结构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时空叙事方式。
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线性推进。
通过展现角色的成长和变化,读者可以逐步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
《红楼梦》是一部采用线性叙事结构的文学作品。
从贾宝玉进入贾府到贾府破败,故事按照时间顺序逐渐展现出来。
二、非线性叙事结构非线性叙事结构打破了时间的顺序性,通过在时间上的跨越和回溯,使得故事更加丰富有趣。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一部运用非线性叙事结构的作品。
小说中的男主角亨利患有无法控制的时间旅行能力,这使得故事的时间线不按顺序展开,小说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替描写,展示了男主角与妻子的爱情故事。
三、多重叙事结构多重叙事结构是指在同一作品中出现多个独立的叙事线索。
这些线索之间可能是时间上的串联,也可能是空间上的交错。
《百年孤独》是一部应用多重叙事结构的文学杰作。
小说以布恩迪亚家族为中心,通过不同家族成员的叙事,展现了从塔拉科纳市的建立到衰败的整个历史过程。
四、空间叙事结构空间叙事结构是将故事的发展通过地理空间的描述来进行呈现。
作家通过对不同地点和场景的描写,创造出迥然不同的环境和氛围。
《老人与海》是一部运用空间叙事结构的文学作品。
小说中的主要场景是海洋,作者通过对海洋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桑地亚哥与大海的斗争和奋斗。
五、时空叙事结构的应用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时空叙事结构,作家还可以根据故事的需要进行创新和尝试。
有些作品可能会采用回顾的形式来展示故事的发展,有些作品可能会将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创造出奇妙的叙事效果。
时空叙事结构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故事情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恰当运用不同的叙事结构,作家能够给予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创造出独特而丰富的故事世界。
写作方法:时序变换法

写作方法:时序变换法范文一:我最近在写小说,然后就用到了一种叫做时序变换法的写作方法。
这种方法并不难学,只要记住一些要点就行啦!首先,时序变换法是指在写作中通过跳跃时间的方法,将故事情节展现出来。
所以,在使用时序变换法时,一定要注意在不同时期的事件之间做好过渡。
不然,读者就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故事的发展方向。
其次,时序变换法还可以用于调整故事节奏,让小说的剧情更加紧凑。
比如,如果在某一个时间点发生的事件不太重要,我们可以跨越时间段,直接讲述后续的情节。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无用篇幅,还能够保持故事节奏的连贯性。
最后,时序变换法在表现人物内心感受时也很有用。
如果某一个重要人物的感觉跨越了几个时间段,可以采用时序变换法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想法和心情。
总之,时序变换法作为一种写作方法,可以很好地帮我们调整故事情节,让小说更加生动和紧凑。
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要点,合理地运用这种方法,创造出更好的小说作品。
写作重点:说明时序变换法的定义和作用,并对应用过程中要注意的要点做出详细的解释。
用词分析:文章中使用了“篇幅”、“连贯性”、“表现”等高级词汇,语言表达科学准确。
范文二:时序变换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写作方法,如果你想通过时间的跨度和回溯的方式讲述你的故事,那就来试试吧!首先,使用时序变换法时,我们必须先了解自己的故事叙述方式和要达成的情境。
确定好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和时间轴,制定好主题和内容,才能更好地运用这种写作方法。
其次,在故事中使用时序变换法时,我们要保证不同时间段的故事情节之间的过渡要自然、流畅。
比如,先讲述一个时间段的关键事件,然后再跨越几年后的时间讲述后续情节,这样的过渡方式就非常自然了。
最后,对于要运用时序变换法的作品,我们还需要多做笔记和草稿,以确保在调整时间的过程中不会给读者造成困惑。
在关键时刻要保证故事的连贯性,符合主题和重点,才能让读者对故事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同。
总之,时序变换法这种写作方法可以让我们在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文学作品中的时间叙事方式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时间叙事方式分析时间是生命的纪律,也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叙事元素之一。
通过巧妙运用时间叙事的方式,作家能够给作品注入更多的艺术魅力,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的发展和情感的变化。
本文将从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和循环叙事三个方面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时间叙事方式。
线性叙事是最常见的一种时间叙事方式。
它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时间流逝的顺序与现实生活相符合。
例如,《红楼梦》就采用了线性叙事的方式,记叙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成长过程以及红楼贾府的兴衰变迁。
这种叙事方式很容易理解,也符合读者的习惯,能够让读者更轻松地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
然而,线性叙事方式可能会显得平淡乏味,缺乏惊喜和悬念,因此有些作家会采用非线性叙事方式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非线性叙事方式打破了时间的线性,将故事按照非传统的顺序展开。
这种叙事方式常常以回忆、闪回和倒叙等形式出现。
例如,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就采用了非线性叙事方式,通过时间的跳跃和回溯,让读者逐渐揭示出布恩迪亚家族世世代代的命运和血缘关系。
非线性叙事方式可以有效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悬念和戏剧性,但同时也要求读者具备较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因此,非线性叙事方式适合于一些具有较高阅读能力的读者。
循环叙事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时间叙事方式。
它通常通过将相同的事件或情节不断重复或循环,展示出时间的循环性和重复性。
例如,《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和赵敏的爱情线以及明教与武当、光明顶的斗争线等都呈现出了一种循环叙事方式。
这种叙事方式可以帮助作家强调人物命运的轮回和宿命的力量,使作品具有更深刻的哲理内涵。
同时,循环叙事方式也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作家巧妙地处理时间和情节的交织关系,以避免读者对重复感到乏味。
总之,文学作品中的时间叙事方式是多样的,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适用范围。
作家可以根据作品的题材、情节和表达的意图选择合适的时间叙事方式,并通过巧妙运用时间叙事,为读者创造出一个独特而鲜活的艺术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小说中叙事时间顺序的变形
作者:蔡雅楠
来源:《学周刊·C》2013年第05期
保罗·利科曾经说过:“文学是时间的艺术。
”可见,时间对于小说叙事的重要性。
而小说叙事时间的变形又为小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叙事空间。
作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作品中的时间顺序,使作品产生特殊的叙事效果,体现出不同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意识,从而使读者转换思考和感受的角度,关注叙事的不同侧面,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本文将用叙事的视角,透过时序的变形,探讨叙事文学中叙事时间为叙事带来的明显的叙事效果上的增强与消解,以及由此带来的叙事所体现出的生命意识、生命价值与生命感受的不同倾向。
小说的叙事时间顺序,通常被称为“时序”。
由于小说的叙事时间有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之分,小说叙事中时序的变形就是指小说的文本时间顺序与故事时间顺序分离、交错,文本时间不再按照故事时间来确定顺序,而是按照作者的意愿被重新排列。
叙事时序的多种多样的变形,虽然只是结构上的变化,却使得情节变得更加丰富、曲折,人物性格刻画更加鲜明、深刻,气氛更加浓烈、清晰。
从小说的叙事时间顺序的变化,我们可以体会到小说的不同风格。
下面我们来看看不同的时序的变形会带来哪些不同的效果。
一、倒叙
倒述是“在事件发生之后讲述所发生的事实”。
倒叙抢在叙事之前先把作者自己的某种看法或者感受表达出来。
就像语法中的倒装句型,把需要强调和突出的部分说在前面,强调了作者的意图。
在小说叙事中,叙述者虽然想强化自己对某些事件和人物的看法,但并不是直接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而是通过倒述的形式,在叙事之前就强调了自己想要强调的部分。
让作者的看法先入为主地渗透的到读者的阅读中,从而得到了强化。
余华的小说《活着》一开篇就运用了一种含蓄的倒叙:“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当小说进入主人公福贵的人生经历的时候,小说的叙事也运用了倒叙:“四十多年前,我爹常在这里走来走去……”《活着》讲述了十来年前的一个午后,“我”去乡间为民间文学收集素材的时候遇一位老人,叫做“福贵”。
他向“我”讲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
在小说中,是“我”和福贵的讲述都采用了倒叙的方式。
这样的叙事时间的变形使叙事本身变得灵活、多变,操控起来游刃有余。
福贵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荒唐、凄凉、欣喜、悲伤……因为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加上一个垂暮老人的回忆,又是叙述者十年之后的回忆。
无论当这些发生的时候,在那个老人和旁观者的心中留下了多少辛酸与苦痛,欢乐与开怀,因为时间的沉淀都变得有些模糊、有些隐约,却又如此真实、如此清晰。
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福贵生命中的欣喜与悲苦,也透过那无尽的时间长河多了一些悲悯与豁达。
二、预叙
预述是“提前叙述以后将要发生的事件。
”预叙是将在故事的以后会发生的事情提前交待一下,并不展开情节的叙述和人物的描写。
预叙之时,作者站在了一个全知的视角上。
以后将要发生的事,作者早已知晓,将它提前告诉读者,这样,读者对于以后发生的事也就已经得知了。
在这样的叙事中,故事的真实性被消解了,读者继续读下去,并不是故事的结果牵引着读者,而是作为叙述本身的过程吸引了读者,读者的注意力从对故事的迷恋上转移到了叙事者及其行为上。
这也正是作者叙述的目的。
谈到预叙,就不能不谈到《百年孤独》。
它就像一座时间的宫殿,不仅预叙的手法随处可见,而且它还融合了顺序、预叙和倒叙等各种手法,叙述者自由地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向度的时间里穿梭。
小说的第一句话“很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忆起,他父亲领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为小说构建了总体的时间框架,在这一句话中就包含了时间的三个向度:过去、现在与未来,并且将顺叙、倒叙、预叙结合在了一个句子里,显示了一种哲学化的时间。
作者不是像一般回忆性小说那样站在全部故事的终点去回顾已经发生的故事,而是只从一个不确定的“现在”开始,既能倒叙过去,又能预叙未来,囊括了三个时空。
整部作品中,每当叙事者需要转换叙事的情节时,它的开头一定采用了预叙的方法,百年的历史在叙述者的叙述中自由而又流畅的流转着,难怪梅勒曾感叹说他费了几十页的笔墨才让尼罗河拐了一个弯,而马尔克斯只用一段文字就写出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并且让它的子嗣长上尾巴。
预叙的多次运用,从形式上为《百年孤独》又增加了一层神秘的外衣,使本来就具有神秘色彩的布恩地亚家族的神秘感更强烈,也使读者从这不太容易被理解的叙述中更进一步体会到了这个家族的孤独。
参考文献:
1.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M],三联书店,1984年
2.W·C·布斯,《小说修辞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3.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4.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5.程德培,《当代小说艺术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年
6.罗冈,《叙事学导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责编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