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新课标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

合集下载

专题五 2011至2019年高考全国一卷政治科目《生活与哲学》主观题汇编 (学生打印版) 2页

专题五 2011至2019年高考全国一卷政治科目《生活与哲学》主观题汇编 (学生打印版) 2页

专题五 2012至2019年高考全国一卷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汇编2019年:40.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都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

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遣产的“活化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

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言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抓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2)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10分)2018年:40.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

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

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颁发股权证,实现了村民“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0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1.将让你听的红细胞放入 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答案】C
第1页
【解析】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红细胞无细胞核,无细胞器,放在蒸馏水中, 由于外界浓度低于细胞内浓度,导致吸水涨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和电极反应;从放电反应 Fe+Ni2O3+3H2O=Fe(OH) 来看, Fe 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做负极, Ni2O3 2+2Ni(OH) 做正极,所以 A、B 正确;C 项中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应该与电源负极相连 做阴极,因些阴极的反应应该是放电时负极反应的逆反就即:Fe(OH)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20 分)
本试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32 Cl 35.5 Ca 40 1 Cu C 64 12 N 14 O 16 Na 23 S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 误的是
A.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 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答案】B 【解析】考查酶的本质。首先需要了解大部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量的酶 是 RNA,用蛋白酶处理后,乙酶活性降低,说明乙酶的成分是蛋白质,被蛋 白酶处理后被分解,而甲酶不变,则说明甲酶可能成分是 RNA 或者能够抗这 种蛋白酶的降解。
13.短周期元素 W、 X、 Y 和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人。 元素 W 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 倍,元素 Y 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 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 W、X 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的稳定结构 B. 元素 X 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 1:1 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 元素 Y 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 元素 Z 可与元素 X 形成共价化合物 XZ?

2011~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主观题汇编(生活与哲学部分)

2011~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主观题汇编(生活与哲学部分)

2011~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主观题汇编(生活与哲学部分)1.(2011·全国卷39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

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

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

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

(12分)2.(2012·全国卷39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寿域神方》记载:“之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诞即愈。

”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糟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爱你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方法,来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2011新课标卷(精校版+答案解析)

2011新课标卷(精校版+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试卷及答案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对应的位臵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于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臵。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来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B.£9.15C.£9.18.答案是B。

1.What does the man like about the play?A. The story.B. The ending.C. The actor.2.Which place are the speakers trying to find?A. A hotel.B.A bank.C. A restaurant.3.At 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A. 5:20B. 5:10C.4:404.What will the man do?A. Change the planB. Wait for a phone callC. Sort things out5.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A. See a film with the man.B. Offer the man some help.C. Listen to some great music.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

《生活与哲学》选择题汇编专练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选择题汇编专练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选择题汇编专练及答案一、单选1“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搁了哲学的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产生厌倦。

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

”这句话表明,哲学A.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统一B.产生于人类的思维活动和人们对人生的追问C.能引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的变化D.是一门智慧的学问,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导2、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

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

这是因为A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 .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C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 .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相对独立性3、一场来势凶猛的世界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人们对此众说纷纭。

新浪网友发表言论说:“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

”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②属于不可知论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④是形而上学观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4、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自然观上坚持辩证法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把几何学与代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解析几何。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要认真学习哲学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学好哲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要学好、用好哲学D、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进步,要认真学好具体科学5、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B.“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6、“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成天地者,气也。

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与“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两种观点分别属于()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7、2008年7月6日,水利部部长陈雷强调,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把改革创新和做好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不断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

必修4《生活与哲学》参考样卷(附答案)

必修4《生活与哲学》参考样卷(附答案)

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模块考试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参考样卷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答案填在答案格内。

(每小题《列子〃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因为害怕天地崩坠而不吃不睡固然可笑,但是每一个正常的人从童年时代起,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类似的追问和思考。

追问和思考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了联系。

回答1、2题。

1.之所以得出上述的结论,原因在于①哲学并不神秘,人人都有哲学②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广阔的自然界③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和追求智慧④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

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进。

回答3~5题。

3.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______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A.世界观和方法论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思维和存在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4. 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A.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C.物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阵营。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重视物质生活还是重视精神生活C.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D.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高考题库《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高考题库《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题库一、选择题(2011广东高考卷)32.“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2011海南高考卷)18.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

这表明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A.①② B.②⑨ c.②④ D.③④(2011江苏高考卷)24.荀子说:“天下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句话表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011上海高考卷)19.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

这种哲学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2010山东高考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到:“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2010全国新课标高考卷)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活与哲学试卷精编版

生活与哲学试卷精编版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试卷一、选择题(共50分)1.2011年3月10日,我国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第二天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地震,部分网友将19日的“超级月球”与地震联系起来,引发了新一轮的“末日恐慌”。

这种观点A.认识到联系的条件性B.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C.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D.认识到联系的多样性2. 集聚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它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它能增强群体竞争优势。

“集聚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全局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③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 在利比亚撤离中国公民的行动中,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内到国外,各有关部门、各个方面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史上第一: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员分批有序撤离利比亚;海、陆、空联动撤离中国在利比亚人员;同多国多方密切协调合作,保证撤离行动顺利展开。

体现了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量变与质变的关系C.系统和要素的关系D.个人与社会的关系4.2011年货币政策由两年来的“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是对当前流动性过于宽松、物价屡创新高等复杂形势的积极应对。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货币政策的调整坚持了()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发展的观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郑板桥有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其中的哲学寓意是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发展的实质就是运动和变化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规律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7.中国画的艺术创造具有中国独有的意象建构与表达方式,又蕴含独有的中国智慧与哲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新课标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一、选择题:(一)全国卷新课标地区(宁、豫、晋、陕、黑、吉、辽、赣、湘)试题19.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

某公司深入研究秸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

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A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③ D.③④20.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

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D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②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1.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右图)讽刺了一些人C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④时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22.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边形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D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3.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

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谚语的哲学道理是C①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二)北京试题:26.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养奋发进取、理性和平、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CA. 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B. 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C. 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D. 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27. 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

上述事实表明A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8. 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例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这段话强调中国共产党要BA. 善于运用统一战线B.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C.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D.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三)天津试题:6.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

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

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

这表明D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7. “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见图2),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

其内涵主要有B①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绝对同一的观点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四)广东试题:32.“道,独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CA.自然从来不飞跃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33.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

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D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遍的规律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C.该实验室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34.观察图8(改编自陈耶门《沉默集》),请你从矛盾同一性的寓意出发选择漫画标题,最贴切的是CA.目标:奋斗的方向B.信念:勇者的利器C.障碍:跨越的支点D.天才:勤奋的结晶35.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B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④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五)福建试题:3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图2的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

这体现了A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和思索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5.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

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BA.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点审美感受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36.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的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

“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材料表明AA.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C.科学理论能够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表现(六)安徽试题:9.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

这表明A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图2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DA.把握事物的联系,利用客观规律B.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直接经验C.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本质D.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11.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

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C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七)浙江试题:27. 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

新注入的盐分质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熔盐度保持稳定。

这表明B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质变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A.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28. 考古学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史,考古遗物则如同显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

这意味着C①没有对个体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②没有对整体的理解就无法认识③没有时间认识就没有来源④没有认识的指导时间就不能深入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29.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

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

这表明A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④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30.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作者:周中华)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是A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八)江苏试题:24.荀子说:“天下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句话表明D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完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5.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

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B A.唯意志主意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2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

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27.宋朝张先《木兰花》中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

下列诗句与题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DA.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28.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

”这说明真理C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9.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