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爱的心语蛇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合集下载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蛇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蛇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蛇本单元的四首诗歌都以爱情为主题,分别选取“蛇”“神”“窗”“神女峰”等意象,将诗人特定的心境弥散到事物上,使“物”皆着“我”之色彩,抒发了诗人对爱情浪漫而深沉、缠绵而珍爱的独特感受,体现了高贵而典雅、神圣而优美的情怀。

本单元赏析重点是新诗的意象和意象组合。

学习本单元要善于透过意象(意象组合)了解爱情诗的思想内容,领会真挚美好的情感,体味诗歌的认识价值、情感价值和审美情趣;学习诗歌通过意象表达丰富情感的方式,理解诗歌的抒情方法和风格特点,进而了解新诗对古典诗歌传统意象的借鉴和创新,以及中西诗艺融合的特点,培养借助意象解读诗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蛇◎诗海拾贝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赏析】这是一首情意真挚的抒情诗。

崔护考进士未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来热情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令人惆怅。

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不同,相互映照的场面。

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

“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容,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

通过这动人的一幕,可以激发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

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

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除了引起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还能有什么呢?“依旧”二字,含有无限怅惘。

整首诗用“人面”“桃花”作为贯穿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际遇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语林撷英一、名篇名句1.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选修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蛇》

选修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蛇》
学情分析
对诗歌意象表达情感及问题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分析探究能力以及对“蛇”这一意象的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
通过讨论法、诵读法结合并使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高中阶段我们学过很多诗歌,我们曾见识过宏伟瑰丽的《离骚》;领略过“慷慨以任气,志深而笔长”的“建安风骨”;体验过豪放洒脱,大开大阖的《将进酒》;还有,我们最能感同身受的哀婉凄苦,深沉凝重的《声声慢》,古人的每一首作品都饱含着他内心真挚而浓烈的情感,那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走近现代诗歌,感受一下现代诗人是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冯至的这首现代诗《蛇》。同学们来齐读我们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以及对作者冯至的介绍。
最初的设计总是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学生的回答在答案之外的时候,很难去引导他们回归到正确的思路来。课堂更需要的是老师能够随机应变,抓住学生回答的契机来驾驭课堂,但能做到这点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充分的准备。
课堂提问评价的语言太过随意,不够凝练。作为一个老师,要做到明确清晰地表达你的问题和合理地做出对学生的评价,所以教师有“教师”的语言。我在讲课的过程中提问和评价都有些随意,与学生没有距离感。这是我的毛病,在以后讲课的过程中要逐步改正。
3.第三节:蛇的归来
(1)体味词语“轻轻”,“衔”。
轻轻:动作轻盈,对姑娘的呵护和爱。
衔:口里含着,轻柔。
(2)体会本节诗歌中蛇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温柔、可爱、善解人意。
(3)“绯红”——姑娘脸颊上的那抹红晕。
a.为何姑娘的梦境是“绯红”的?是害羞的?
害羞意味着一种默许,姑娘是有回应的,也是喜欢着诗人。
暗恋是一种情愫,还是一种向上的动力,如果你喜欢一个足够优秀的人,那么你就会想方设法地变得的优秀去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说暗恋可以是一种昂扬的态度,而不是低到尘土里的卑微,无论将来的结果怎样,有朝一日你回顾自己的人生时,感谢的不会是他,而是那个为了他而变得更优秀的自己,时间不是个无情的老人,你种下什么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样的人生。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3单元蛇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3单元蛇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参考资料(含诗歌选集、文学评论等)。
2.软件资源:教学PPT、诗歌朗诵音频、文学分析软件。
3.课程平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数字化图书馆资源。
4.信息化资源:电子教材、在线诗歌鉴赏数据库、互动学习平台。
5.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互动问答、创意写作、多媒体展示。
示例答案:
“它是黑暗中的光明,它是冷血中的热情。”
这句话中,蛇被赋予了光明与热情的象征意义,与人们对蛇的传统印象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这种反差,表达了对于复杂人性的深刻思考。
3.比较练习:对比《蛇》与古典诗歌中描写同一动物的作品,分析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示例答案:
古典诗歌《捕蛇者说》中的蛇形象多与邪恶、狡猾联系在一起,而现代诗歌《蛇》中的蛇则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独特见解。古典诗歌注重格律和韵脚,而现代诗歌更加自由灵活,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
6.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现代诗歌虽然形式自由,但仍然注重节奏和韵律的运用。
-《蛇》中的节奏变化与情感波动相互呼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7.诗歌的审美价值:
-诗歌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
-《蛇》的审美价值在于其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对人性的深刻揭示。
8.诗歌的文化背景:
-了解诗人创作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诗歌。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与《蛇》相关的现代诗歌和文学评论,供学生深入阅读。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导改进方向。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学习:利用提供的资源,阅读更多现代诗歌,拓宽知识面。

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3单元爱的心语精读蛇训练含解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3单元爱的心语精读蛇训练含解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精读蛇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①要知道生之可贵,但不可苟且偷安。

要知道死不足惧,但不轻易言死。

②他知道自己患的是不可救药的癌症,但他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鞠躬尽瘁为人民办事.③对于这样的意见,也要加以分析,不可以生吞活剥地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④宜春一中的老年人活动中心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羽毛球、收音机、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⑤如果不未雨绸缪,将来就要被动,就难以保证明年地方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今年看明年”,及早准备。

⑥摆好后,他照例是横瞅瞅,竖看看,里磕磕,外扳扳,直到那砖横平竖直了,他自己也觉得称心如意了,这才摸起另一块。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解析】①苟且偷安:是贪图安宁,不求上进的意思,与语境不合.应为“苟且偷生”,跟“死”对照,本句中与“不轻易言死”对照,用错了.②不可救药: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

作定语,用对了。

③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搬用别人经验、言论(或文辞)或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成就.本句不是“搬用”的意思.而囫囵吞枣有两个意思,一是学习上不求甚解,食而不化,只知照搬照学;二是笼统含糊,不加分析。

本句中成语“笼统含糊,不加分析”的意思,只能用“囫囵吞枣”.④应为“应有尽有”,“应有尽有”有概括的作用,运用时可以跟总括性的词语搭配,也可以先在前边列举一些事物,而后用“应有尽有"来总括。

用“包罗万象”虽也可在前边先列举一些事物,但一般都不在前边列出具体事物。

⑤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⑥称心如意:偏重在称心,“称心如意”可以直接用作“人”和“事”的定语,比如可以说“称心如意的干部"“称心如意的工作"。

所以选C。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通过半年的努力,使我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B.刚一开门,看病的就进来了。

C.近年来多方面的科学考察证实,宇宙间普遍存在碳氢化合物.D.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三单元爱的心语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三单元爱的心语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爱的心语蛇/ 预言/ 窗/ 神女峰一、背景回放1.寂寞相思之歌——《蛇》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作者说:“1926年,我见到一幅黑白线条的画(我不记得是毕亚兹莱本人的作品呢,还是在他影响下另一个画家画的),画上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立,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

蛇,无论在中国,或是在西方,都不是可爱的动物,在西方它诱惑亚当夏娃吃了智慧果,在中国,除了白娘娘,不给人以任何美感。

可是这条直挺挺、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蛇,我看不出什么阴毒险狠,却觉得秀丽无邪。

它那沉默的神情,像是青年人感到的寂寞,而那一朵花呢,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

于是我写了一首题为《蛇》的短诗。

”2.找不到出路的青春记录——《预言》本诗写于1931年秋天,体现了诗人20世纪30年代初到抗战全面爆发前的创作风貌,是远离现实苦于找不到出路的诗人青春心理的记录。

何其芳谈到他最初的一些作品时说:“这一段短促的日子我颇珍惜,因为我做了许多好梦。

”他曾经受到一股爱情风暴的袭击,“最后给我留下一片又凄凉又艳丽的秋光”(《梦中道路》)。

这首诗就是诗人经历了爱情风暴后从心灵里流出的真纯的清泉,它倾吐了“幼稚的欢欣,幼稚的苦闷”。

3.忧郁凄苦的悲歌——《窗》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陈敬容、王辛笛等一大批青年诗人,由于对人生价值和生活苦难的困惑和思索,他们对西方现代主义产生了心灵的共鸣,提出了“诗歌的现代化”,要求诗歌反映社会问题,同时抒写个人心绪,二者互相沟通,要求诗歌发挥形象思维的特点,知性感性相融合,并大量进行诗歌实践,形成了“九叶诗派”,此诗就是这种主张的一个实践。

4.忠贞爱情的美丽传说——《神女峰》神女峰,是长江三峡最有名的山峰,神女峰凝结着许多内涵不同的爱情故事,而这首诗主要取意于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两赋。

神女峰的神话传说,代代相传,一直被赋予了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念。

诗人乘船行进在巫峡,面对千百年来被人们赞颂的神女峰,想起了那代代相传的美丽传说,写下了这首诗。

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 之一精读 蛇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 爱的心语 之一精读 蛇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爱的心语之一精读蛇饮尽相思,醉卧尘埃,依稀梦里,还有你深切的关爱。

相思是苦涩的,泪水是滚烫的,你是否愿意跌落泪海。

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无奈,你说,只要坚强,苦难就会变得渺小,我要做你生命里的王牌。

美字体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赏美文冯至,一个貌似平凡实为不平凡的人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中,我们虽为朋友,但我心中始终把他当老师来看待。

借用先师陈寅恪先生的一句诗,就是“风义平生师友间”。

经过这样长时间的亲身感受,我发现冯先生是一个非常可爱、非常可亲的人。

他淳朴,诚恳,不会说谎,不会虚伪,不会吹牛,不会拍马,待人以诚,同他相处,使人如坐春风中。

我从来没有见他发过脾气。

前几天,我到医院去看他的时候,他女儿姚平告诉我说,有时候她爸爸在胸中郁积了一腔悲愤,一腔不悦。

女儿说:“你发一发脾气嘛!一发不就舒服了吗?”他苦笑着说:“你叫我怎样学会发脾气呢?”冯至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又奇特,这样一个貌似平凡实为不平凡的人。

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我生性内向,懒于应对进退,怯于待人接物。

但是,在八十多年的生命中,也有几个知己。

我个人认为,冯至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在漫长的开会历程中,有多次我们住在一间屋中。

我们几乎是无话不谈,对时事,对人物,对社会风习,对艺坛奇闻,我们的意见完全一致,几乎没有丝毫分歧。

我们谈话,从来用不着设防。

我们直抒胸臆,尽兴而谈。

自以为人生幸福,莫大于此。

我们的友谊之所以历久不衰,而且与时俱增,原因当然就在这里。

冯至的一生是满载着荣誉的,但他却为何一直不被别人提起?这与冯至先生的为人处世低调有很大关系。

他唯一一次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是因为他早年的抒情诗《蛇》,但这首诗的知名度岂能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戴望舒的《雨巷》相提并论?我第一次知道冯至是我在高二的时候借来一本厚厚的《海涅全集》,译者是冯至与张玉书先生。

由于我更爱好的是诗歌(张玉书先生主要翻译的是小说,比如茨威格的小说),于是冯至这个名字才渐渐被我熟知。

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3单元爱的心语精读蛇练习含解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3单元爱的心语精读蛇练习含解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精读蛇一、课内双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保健”市场乱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是企业________,无视消费者生命健康,不惜违法经营、悖德牟利。

一些保健品企业在营销中________,借用免费讲座、体检等噱头推销产品。

第二是监管失之于宽,这里面相关法律法规既有不健全不完善的原因,也有监管部门多头执法,职责不清.同时一些监管部门长期执法不严、消极纵容也难辞其咎。

第三是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不强。

这些消费者缺乏科学常识、病急乱投医,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以“权健事件”为契机,()。

从行动部署有关部门的表态中,我们看到了有关部门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的决心,也看到有关部门治根本、求长效的力度。

“治病务求于本”,要想重建一个规范、有序、诚信、繁荣的保健市场,就必须以________之势,坚决斩除市场乱象之草,又要以长远求治之心,除去乱象滋长之根。

我们期待并相信,身染重疾的“保健”市场,通过有关部门的协力“会诊”、________,一定会根除病灶,重现康健之体,真正成为公众健康的守护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C)A.见利忘义老奸巨猾雷厉风行刮骨去毒B.忘恩负义老奸巨猾风起云涌疗疮剜肉C.见利忘义揣奸把猾雷厉风行刮骨去毒D.忘恩负义揣奸把猾风起云涌疗疮剜肉【解析】见利忘义: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违背道义;忘恩负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情。

此处用“见利忘义”。

老奸巨猾:形容人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揣奸把猾:心藏奸诈,行为狡猾。

此处前文有“在营销中”这一语境,当用“揣奸把猾”。

雷厉风行: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格而迅速,也泛指做事情声势大而行动快;风起云涌:大风起来,乌云涌现,形容新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

此处当用“雷厉风行”。

刮骨去毒:刮去深入至骨的毒,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疗疮剜肉:挖身上的肉来医治伤口,比喻只顾眼前,不考虑后果。

当用“刮骨去毒”。

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3单元 爱的心语 精读 蛇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3单元 爱的心语 精读 蛇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问题导学 这首诗中“蛇”这个意象与传统意象有何区别?诗人借助“蛇” 这个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感受和渴望?
提示:(1)大部分文学作品中,蛇通常被赋予冰凉、阴险、冷漠等 意象。此处,诗人跳出了关于蛇的古老的思维定势,以浪漫的笔触翻 新蛇的形象。这里,蛇不再是可怕的、令人厌恶的,而是通灵的、温 情的爱的化身,爱的使者。
(2)诗中的“蛇”实际上就是“爱”的同义语,是诗人“寂寞”情 绪或心境的一种比喻或象征,确切地说,在“蛇”这一冰冷寂寞的象 征体上,沉淀、蕴含、寄托了当时才二十出头的年轻的诗人深挚浓烈、 难以排遣的思恋之情。
1 新情境·激趣引航 想见得你温柔的眼眸,想见得你绰约的身影。想要为你祈祷,不 要抛落给我无尽的苦愁与孤单。“春秋一场多少泪,萧瑟红颜为谁 亡?”从不敢奢求缘定三生,但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 肩而过!在你路过的一刹那,可曾留意身后那默默的注视?你回眸的 瞬间,带走了我孤寂的心……你恰似那满城的春雨飘洒在我心底,而 我于你只不过是喧嚣生活中的一缕微光,终究换不来只言片语的提及。 我不求相伴永远,只是珍惜那初相见时澎湃于心的炽烈与飘荡于眉间 的温柔。
2 新知识·预习探索 目标定位 1.分析诗中意象的运用,理解“蛇”这一意象的隐喻。 2.通过诵读与意象分析解读作者的情感走向。 3.理解以丑为美的诗歌审美特征。 4.培养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基础导练
1.正字音 悚.惧(sǒnɡ) 伴侣.( lǚ ) 涿.州(zhuō ) 浓郁.( yù )
2.辨字形
绯 绯红 诽 诽谤
衔 衔接 街 街区
寞 寂寞 暮 暮色
3.积词语 ⑴悚惧:_害__怕_____________。 ⑵绯红:_的__原__因_______。
资料助读 1.走近作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爱的心语单元风向标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爱情是一首优美的诗,诗中徘徊着娇羞的倩影;爱情是一幅迷人的画,画中涂抹着彼此的忠诚;爱情是一曲醉人的歌,歌唱比翼双飞,琴瑟同鸣。

在爱的长河中,容不得半点虚假和庸俗,只有醇美醉人的琼浆。

诗人往往通过不同的意象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感受。

爱情是非常个人化、心灵化的。

学习时,要感受诗歌意象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1.捕捉意象,体察诗情。

“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

“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

2.体味意境。

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

意境是由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3.推敲手法。

诗歌以抒情居多。

诗人抒情大致有两种方法:一为直抒胸臆,在作品中直接显现个人的心绪;另一种则含蓄蕴藉。

蛇爱是什么?每一个年轻的朋友都有过憧憬和向往。

但是冯至却把它比成一条寂寞的蛇,害着热烈的乡思,想着茂密的草原,衔着一朵绯红的花朵。

学习本诗,细细品味这一特殊的意象。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州人。

现代著名诗人。

冯至对新诗的贡献之一,是他创作的叙事诗。

中国古典诗歌历来缺乏叙事传统,这种背景下,冯至的尝试就显得难能可贵。

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等。

1.注字音2.写汉字3.解词义悚惧:恐惧。

浓郁:(花草等的香气)浓重。

绯红:鲜红。

4.辨用法浅显浅薄①给学生们上课,我一般都使用儿童的语言,尽可能地______。

②我是一个______的人,我不知道怎样用华丽的辞藻来粉饰未经涉世的内心。

浅显:浅近明了,容易懂。

浅薄:肤浅,多指人的学识、修养等。

答案:1.sǒng fēi2.衙街衔郁宥4.①浅显②浅薄1.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

点评:此处用一个特殊的比喻,把自己的寂寞比成蛇。

蛇具有的安静的特点,与“我”的寂寞有一个共同点——没有言语。

2.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点评:这一节写恋人不在身边而感到“寂寞”。

一个人一旦陷入痛苦寂寞的境地,常表现为无言的沉默。

第一句很突兀,以一个奇特隐喻开始,将“寂寞”比喻为“蛇”,一是抽象的情感,一是具体的动物,两种事物的性质有很大的距离,然而,作为诗歌语言,这个隐喻将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意义,提示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体验。

写“蛇”的游走,取“蛇”的修长和无言的自然特征,“静静地没有言语”,既是蛇的特点,也是当心爱的姑娘不在身边时“我”感到寂寞的写照,表现抒情主人公深沉的相思,并祈求“姑娘”:千万不要因此而害怕。

因为蛇会咬人、缠人,所以“我”紧接着告诉心爱的姑娘,万一梦到它时,不要悚惧。

这里用“梦”字而不用“见”字,也显露了诗人的匠心:“梦”是姑娘在想念,而“见”则似乎只是“我”闯进了姑娘的眼帘;同时,这个“梦”字也与第三节的“梦境”相呼应。

这首诗的艺术构思有什么特点?提示:“蛇蝎之心”这句成语典型地反映了人们对蛇痛恨、鄙夷的态度。

诗人跳出了关于蛇的古老的思维定式,以浪漫的笔触描绘出一条通灵的寂寞之蛇。

它带给读者的是柔情、爱、美。

《蛇》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既有中国古典诗歌那种优美的意境,又在表现手法上融入了象征派诗歌的一些东西,使这首爱情诗饱含着象征性。

在格律形式方面,这首诗注重语言的整饬和内在的音节美,有一定形式的约束而又舒卷自如,流动着一种柔缓的旋律。

每节四行,二、四行押脚韵,各行字数大体相近。

另一个特点是感情的深挚和比喻的新颖贴切。

象征主义诗人主张摈弃自然主义注重外在描写的方法,要求通过具体物象来感知或喻示抽象观念,并把表达内心作为“最高真实”来追求。

这首诗曲折地表现了诗人对姑娘思念时异乎寻常的特殊心理情感。

诗人的思念之情被久久地缠绕着,但他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静静地没有言语”“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的“蛇”来揭示自己的某种经验。

诗人寂寞而又热烈向往的情感体验正是在冷与热、静与动、梦境与现实的交汇之中细细地表现出来的。

诗的最后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作比,是对诗人审美感觉的快意和喜悦的些许透视。

轻灵忧伤,至情至性蛇是一种令人“悚惧”的动物,它阴郁而冰冷,令人不寒而栗;但是,在诗人冯至的眼中,蛇却是可爱的,蛇是诗人寂寞的隐喻。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什么样的寂寞让诗人得以如此呢?原来,这是诗人的相思,诗人在想念远方的姑娘,并以蛇为喻,托梦给心爱的姑娘,希望她能梦到。

于是,诗人送出了“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的蛇,希望它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在此,诗人把主观的相思化为具体化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同时,“花朵”也具有了某种幻美之感。

无论是在日常的想象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蛇似乎都不是什么美好的形象,它身上总是笼罩着妖异之气,常让人“悚惧”,而很难使人联想到“忠诚”。

但在这首《蛇》中,诗人一改我们心目中蛇的形象,使它轻灵忧伤,至情至性。

据冯至日后的回忆,这是一首借画抒情的诗。

当时他看到一幅黑白线条的画,“画上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立,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他觉得这蛇“秀丽无邪”,而那朵花“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

于是诗人将少年对爱情“寂寞”而纯真的向往融入这条“静静地没有言语”的蛇之中,借蛇“热烈的乡思”暗喻痴情的相思,又用“茂密的草原”比喻恋人“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只这一层比喻已经使诗歌奇崛不凡,但诗人意犹未尽,更进一步使蛇活动起来。

它从恋人的梦中出来,“从你那儿轻轻走过”,仿佛爱的使者,“把你的梦境衔了来”,“绯红的花朵”也成了爱的羞涩与热烈的象征。

我们知道,爱的抒情诗极易变得夸张,直抒胸臆常会显得激昂有余而深情不足,那么这首构思精巧、结构完美而意象新颖的诗当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涿.州/琢.磨悚.惧/涑.水教诲./风雨如晦.B.浓郁./洧.川侣.伴/莒.县辜.负/蛊.惑人心C.衔.来/官衙.鸟喙./贿.赂强.嘴/性格倔强.D.绯.红/鲱.鱼砧.板/斟.酒蹊.跷/独辟蹊.径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家具座落悚惧厉行节约B.安详撕打绯红名门望族C.缔造焦躁干预甘败下风D.昏聩赝品杂糅相辅相成3(2011·大纲全国)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5题。

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4作者把蛇比成月影,有什么妙处?5诗人借助“蛇”这个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和渴望?答案:1.B 解析:A项,Zhuō/zhuó,sǒng/Sù,huì;B项,yù/Wěi,lǚ/Jǔ,gū/gǔ;C项,xián/yá,huì,jiàng;D项,fēi,zhēn,qī/xī。

2.D 解析:A项,“座”应为“坐”;B项,“撕”应为“厮”;C项,“败”应为“拜”。

3.B 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特色”后面加上“的特点”。

C项,搭配不当,“失眠”不是“感觉”。

D项,句式杂糅,应去掉“就要抓紧抓好”或把“着力于”改为“在”,“中小学”与“重要时期”也不搭配。

4.“蛇”如“月影”一般游入你的梦境,轻轻地不惊醒你,不纠缠你,只是衔来你的梦境,抚慰我焦渴的心灵。

此时的“月影”已超越狭隘的恋情,升华为一种纯洁高尚的情愫,静静地倾洒着美的光晕。

5.解析:诗中的“蛇”实际上就是“爱”的同义语。

这“蛇”并非“蛇”,而是诗人“寂寞”情绪或心境的一种比喻或象征,是一种青春期特有的难以言表的单恋情思。

可以想见,在“蛇”这一冰冷寂寞的意象物上,寄托了诗人的深挚浓烈、难以排遣的思恋之情。

参考答案:这首爱情诗围绕“蛇”这一冰冷的、使人悚惧的中心意象展开,借“蛇”这一象征意象的游走、乡思、归来,抒发了抒情主人公“我”对“姑娘”怀有的热烈的单恋情思。

湖·山·树[德]黑塞从前有一个湖。

蓝湖上,蓝天上,高耸着一场春梦,绿的颜色,黄的颜色。

那边,天空静静地在拱形的山上休憩。

一个流浪者,坐在树下。

黄色的花瓣落在他的肩上。

他疲倦了,闭上了眼睛。

梦从黄色的树上落到他身上。

流浪者变小了,变成了一个小男孩,在午后的花园里,听他的母亲歌唱。

他看到一只蝴蝶在飞,可爱的,蓝天下欢乐的黄色。

他去追蝴蝶,他跑过草场,他跳过小溪,他奔到湖畔。

蝴蝶飞越蓝色的湖水,男孩也飞着去追,光闪闪,轻飘飘,幸福地飞过蓝色空间。

阳光照射着他的翅膀。

他飞着追逐黄蝴蝶,飞过了湖,飞越了高山,那儿有一片云,上面站着上帝,正在唱歌。

上帝周围是天使,天使中的一个,模样像男孩的母亲,站在郁金香花圃旁,斜提着一把绿色洒水壶,给花儿浇水。

男孩向天使飞去,自己也变成了天使,拥抱他的母亲。

流浪者揉了揉眼睛,又重新闭上。

他摘了一朵红色郁金香,插在他母亲的胸前,又摘了一朵插在她的头发上。

天使和蝴蝶在飞,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在这儿,叫到谁的名字,谁就过来,飞到男孩的手里,并属于他,听凭他抚摸,听凭他询问,听凭他送给别人。

流浪者醒来,回想那天使。

他听到叶片缓缓地由树上飘落,听到树里有细微的、无声的生命在金色的流体里上下漂浮。

山向他这边望过来。

山那边,身穿褐色大衣的上帝在唱歌,可以听到他的歌声越过湖面传来。

这是一首朴素的歌,它同树里力量的轻微流动声,同心中血液的轻微流动声,同由梦里经过他的全身又返回的金色流体的轻微流动声交融在一起,发出和声。

这时,他自己也开始缓慢地、舒展地歌唱,他的歌唱谈不上是艺术,它像空气和波浪,只是一种哼吟,只是像蜜蜂般嗡嗡。

这首歌回答了远处唱歌的上帝,树里流体的歌声,以及血液里流淌的歌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