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控开关的设计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声光控开关的课程设计

声光控开关的课程设计

声光控开关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声光控开关的基本原理,掌握声、光传感器的工作机制。

2. 学生能够描述声光控开关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了解其重要性和实用性。

3. 学生能够解释声光控开关电路图的构成,分析电路中各元件的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声光控开关电路。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测试并优化声光控开关电路的性能。

3.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分析并解决声光控开关电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声光控开关产生兴趣,培养对物理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认识到声光控开关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物理学科实验课,以实践操作为主,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对实验课有较高的兴趣,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声光控开关的基本原理,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声光控开关的基本原理- 声、光传感器的工作机制- 声光控开关电路图的构成及各元件功能- 声光控开关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2. 实践操作:- 设计并搭建简单的声光控开关电路- 实验操作:测试并优化声光控开关电路性能- 问题解决:分析并解决声光控开关电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引入声光控开关的概念,讲解基本原理和声、光传感器工作机制,让学生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 第二课时:分析声光控开关电路图,认识各元件及其功能。

- 第三课时:分组设计并搭建简单的声光控开关电路,进行实验操作。

声光双控开关的课程设计

声光双控开关的课程设计

声光双控开关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声光双控开关的基本原理,掌握电路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 学生能描述声光双控开关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优势。

3. 学生了解声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组装声光双控开关电路,并进行调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声光双控开关故障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声光双控开关设计简单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增强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认识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环保意识,关注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物理学科实验课,结合课本知识,注重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特点: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增强,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

教学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电路基本概念:电压、电流、电阻等。

- 声光传感器原理:声音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 声光双控开关原理: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过程。

2. 实践操作:- 声光双控开关电路的组装:学生分组进行电路组装,熟悉各元件功能及连接方式。

- 电路调试:学生调试组装好的声光双控开关电路,确保其正常工作。

- 故障排查:针对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3. 创新设计:-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鼓励学生运用声光双控开关设计简单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 环保理念融入:引导学生关注节能环保,将声光双控开关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节能控制。

教材关联:本教学内容与初中物理教材中“电路的基础知识”、“传感器及其应用”等章节相关。

声控开关课程设计

声控开关课程设计

声控开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声控开关的基本原理,掌握声音传感器的工作机制。

2. 使学生了解声控开关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

3. 培养学生对声控开关电路图的识图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搭建声控开关电路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声控开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声控开关的兴趣,培养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科技与生活的联系的认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物理学科,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实践性与探究性,通过声控开关的制作,使学生掌握相关物理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年级,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3. 强调团队合作,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

4. 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 声音传感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在声控开关中的应用- 声控开关电路的组成及功能- 电路图的识图方法2. 实践操作:- 动手搭建声控开关电路,熟悉电路连接方法- 调试声控开关,掌握调试技巧- 优化声控开关电路,提高开关的灵敏度和稳定性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介绍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理,声音传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声控开关的基本概念。

- 第二课时:讲解声控开关电路的组成及功能,分析电路图,让学生掌握识图方法。

- 第三课时:分组进行声控开关电路搭建,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 第四课时:对声控开关进行调试与优化,让学生了解影响声控开关性能的因素。

声控灯开关电路课程设计

声控灯开关电路课程设计

声控灯开关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声控灯开关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声音信号的接收、放大、触发和执行机构的运作。

2. 学生能够列举并解释电路中各元件的功能,如麦克风、放大器、比较器和继电器等。

3. 学生能够准确使用相关的电子元件符号,绘制声控灯开关电路图。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多用电表进行电阻、电压和电流的测量,以及检测电路故障。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动手搭建一个简单的声控灯开关电路,并进行功能测试。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优化电路参数,使声控灯开关电路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认识到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和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四章《传感器及其应用》内容,组织以下教学大纲:1. 基本原理学习:- 介绍声音传感器(麦克风)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声控电路中的作用。

- 讲解放大器、比较器的功能及在声控灯开关电路中的应用。

2. 实践操作指导:- 展示并解析声控灯开关电路的完整电路图。

- 引导学生动手搭建电路,包括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电路连接和调试。

3. 技能训练:- 指导学生使用多用电表进行电路参数测量。

- 教学电路故障检测和排除方法。

4. 优化与创新:- 分析电路工作状态,讨论如何优化电路性能。

-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改进电路设计,提高声控灯开关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5.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基本原理讲解与电路图分析。

- 第二课时:动手搭建声控灯开关电路,小组合作进行功能测试。

- 第三课时:电路调试与优化,讨论改进方案。

教学内容确保与课本紧密关联,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声控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延时声光控开关课程设计

延时声光控开关课程设计

延时声光控开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延时声光控开关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功能和连接方式。

2. 学生能描述延时声光控开关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其节能环保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正确使用万用表、电烙铁等工具,进行电路元件的测量和焊接。

2. 学生能按照电路图,独立完成延时声光控开关的组装和调试。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延时声光控开关进行优化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2. 学生能认识到延时声光控开关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作用,提高环保意识。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分享和交流,提高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领域的高年级实践课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实践操作有较高的兴趣和热情,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注重实践操作,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材以下章节:1.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介绍常用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分析其在延时声光控开关中的作用。

2. 声光控开关原理:讲解延时声光控开关的工作原理,包括声音检测、光强检测、延时控制等模块。

3. 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学习电路图的基本符号,掌握延时声光控开关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方法。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延时声光控开关的组装、调试与优化。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 第一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学习,了解延时声光控开关的原理。

2. 第二周:学习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分析延时声光控开关电路图。

3. 第三周:分组讨论,确定延时声光控开关的组装方案。

声光控开关电路课程设计

声光控开关电路课程设计

声光控开关电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声光控开关电路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了解光敏电阻和声敏电阻的特性,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并搭建一个声光控开关电路,通过实验观察并分析电路的工作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声光控开关电路的基本原理:介绍声光控开关电路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2.光敏电阻和声敏电阻的特性:讲解光敏电阻和声敏电阻的物理特性和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这两种电阻在声光控开关电路中的应用。

3.声光控开关电路的设计与搭建:引导学生根据电路图设计并搭建声光控开关电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4.实验观察与分析: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声光控开关电路的工作效果,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声光控开关电路的基本原理、光敏电阻和声敏电阻的特性,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实验法:学生动手搭建声光控开关电路,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应用场景,使学生了解声光控开关电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实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路原理。

4.实验设备:准备声光控开关电路实验所需的器材,如光敏电阻、声敏电阻、电源、导线等,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

课程设计声光控开关

课程设计声光控开关

课程设计声光控开关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声光控开关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声光控开关的制作,并理解电路图的绘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声光控开关的基本原理,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以及光线的传播和感应。

其次,学生需要掌握声光控开关的制作方法,包括电路图的绘制、元件的选择和焊接,以及编程和调试。

最后,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

首先,介绍声光控开关的基本原理,包括声音和光线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其次,讲解声光控开关的制作方法,包括电路图的绘制、元件的选择和焊接,以及编程和调试。

然后,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声光控开关,并进行测试和优化。

最后,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声光控开关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前景。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选择了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讲解声光控开关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其次,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然后,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声光控开关,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声光控开关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前景。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选择了以下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声光控开关》提供了详细的知识点和制作方法。

其次,参考书《电子电路设计》和《编程语言入门》为学生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然后,多媒体资料包括教学PPT和实验演示视频,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材料。

最后,实验设备包括声光控开关套件和编程软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

声控开关设计课程设计

声控开关设计课程设计

声控开关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声控开关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功能和连接方式。

2. 使学生了解声音信号的采集、处理和转换过程,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声控开关编程方法,提高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声控开关的搭建和调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编程技能,使其能够运用编程软件进行声控开关的设计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科技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沟通、协作和分享。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声音污染和节能减排问题,树立绿色生活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与应用领域,结合编程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元件知识和编程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知识:介绍声控开关中涉及的电子元件,如麦克风、放大器、比较器、继电器等,关联教材第3章“常用电子元件”内容。

2. 声音信号处理:讲解声音信号的采集、放大、处理和转换过程,关联教材第4章“信号处理基础”内容。

3. 声控开关原理:阐述声控开关的工作原理,包括声音检测、信号处理、控制执行等环节,关联教材第5章“声控开关原理与应用”内容。

4. 编程方法:介绍声控开关编程方法,如流程图设计、代码编写等,关联教材第6章“编程基础与应用”内容。

5.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声控开关的搭建、调试和优化,关联教材第7章“实践操作与项目制作”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6 放大整形仿真电路
图7放大电路性能测试图
图8 整形电路性能测试图
3.单稳延时电路测试如图10所示。
图9单稳延时仿真电路
图10单稳延时电路性能测试
4.时基电路性能测试。时基仿真电路如图11所示。时基电路性能测试如图12所示。
3.主要器件:(1)555定时器;(2)计数器74LS90或74LS160;(3)译码器74LS47或74LS48; (4)LED数码管。
四、实验要求
1.根据技术指标制定实验方案;验证所设计的电路。
2.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推荐参考资料
1.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0.57s
0.04
100k
1.1s
0.8s
0.27
150k
1.65s
1.45s
0.12
200k
2.2s
2.0s
0.09
300k
3.3s
3.1s
0.06
400k
4.4s
4.2s
0.05
500k
5.5s
5.7s
0.04
600k
6.6s
6.2s
0.06
五、结论、性价比
该声控开关电路实现了任务书中的性能指标,具有亮灯功能,其亮灯时间可以被存储;已输入信号开始计算,输入和输出以及中间计算过程通过LED数码显示器显示出来,非常直观。由表1可知,该电路误差不大,符合标准。
图1声控开关原理框图
二、技术指标
1.接收到一定强度的声音后,声控开关点亮发光二极管(电流5~10mA),延时时间在1~10s之间可调。
2.延时时间用LED数码管显示,时间单位为0.1s,显示范围为0~9.9s。
三、设计要求
1.在选择器件时,应考虑成本。
2.根据技术指标通过分析计算确定电路形式和元器件参数。
图2放大整形电路原理框图
2单稳延时电路
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起单稳延时作用,高电平触发,其中tw=1.1RC。时间是0—10s可调,C取100uF,可计算出R为0—900千欧的电位器。如图3电路所示。
图3 单稳延时电路原理框图
3.时基电路
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控制单位时间,t=(R1+2R2)Cln2,其中t=0.1s,C取10uF,可计算出R=4.8千欧。如图4电路所示。
设计任务技术指标;1.接收到一定强度的声音后,声控开关点亮发光二极管(电流5~10mA),延时时间在1~10s之间可调。
2.延时时间用LED数码管显示,时间单位为0.1s,显示范围为0~9.9s。
二、方案说明
此方案采用74ls160计数器,74ls47译码器,集成运放放点电路,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以及施密特触发器,还有74ls00等问电路。驻极体话筒接收到一定强度的声音信号后,声音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幅度很小,经放大、整形后,触发单稳态延时电路,产生一个宽度可调的脉冲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显示。同时,这个脉冲信号作为选通信号,使计数器计数,并用数码管显示延
图11时基仿真电路
图12时基电路性能测试
5.计数译码器电路性能测试。用频率为1000Hz,幅值为10V的信号发生器
的触发脉冲。性能测试如图13所示。
图13计数译码器电路性能测试

通过以上性能测试,得表1
Rw
Tw
实测值
误差
10k
0.11s
0.10s
0.09
20k
0.22s
0.19s
0.14
50k
0.55s
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声控开关原理框图
从以上方案中可知,方案设有信号发生电路,放大整形电路,单稳延时,实基电路,计数器以及译码显示。各部分功能明确且之间的联系容易理解,所以采用这种方案。
三、电路设计
1. 放大整形电路
因为集成运放起着放大的作用,所以它的输出信号应为输入信号的101倍。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起整形作用。如图2电路所示。
院(系)计算机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学号姓名
课程设计题目声控开关的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2010年07月15日至2010年07月24日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一、设计说明
设计一个声控开关,控制对象为发光二极管。
电路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驻极体话筒接收到一定强度的声音信号后,声音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幅度很小,经放大、整形后,触发单稳态延时电路,产生一个宽度可调的脉冲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显示。同时,这个脉冲信号作为选通信号,使计数器计数,并用数码管显示延时时间。
2.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付家才.电子实验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六、按照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年月日
负责教师年月日
学生签字年月日
成绩评定表
评语、建议或需要说明的问题:
指导教师签字: 日期:
成 绩
声控开关的设计
一、概述
ﻩ声控开关在实际中的应用相当广泛,是一些声控灯基本组成部分,其原理适用于很多声控器械,它涉及到时序逻辑电路如何设计、分析和工作等方面。通过此电路更深刻的了解时序逻辑部件的工作原理,从而掌握如何根据需要设计满足要求的各种电路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该电路主要用到了集成运放,555定时器,74ls160计数器,74ls47译码器这几钟器件,各元件功能明确联系紧密,对声控原理的实现简明易了。所用元器件种类较少性价比比较合适。
七、课设体会及合理化建议
通过此次设计,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字电路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掌握了数显频率计的设计、组装与调试方法。更加熟练的运用仿真软件,并学习了运用软件测试、调试、改进电路。培养了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图4 时基电路原理框图
4. 计数译码电路
该电路将根据单稳延时电路和时基电路决定的主脉冲给计数器。计数器由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构成,译码器由74ls47构成。如图5电路所示。
图5计数译码电路原理框图
四、性能的测试
1.放大整形电路的性能测试。放大倍数为101倍。用信号发生器代替声音信号。仿真电路如图6所示。放大电路性能测试如图7所示。整形电路性能测试如图8所示。
声控开关的设计课程设计
———————————————————————————————— 作者:
———————————————————————————————— 日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 程 设 计
(说明书)
声控开关的设计
班级 / 学号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名称数字逻辑课程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