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5课《梦圆飞天》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优秀教学设计

5 梦圆飞天【备课资料包】【教学目标】1、认识“橘、澎”等3个生字;会写“乳、执”等5个生字;理解“执行、澎湃”等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描写的情景,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3、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描写的情景,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课题,简介“神舟”5号发射成功的有关情况。
2、播放神舟5号发射录像。
3、师生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1.课文是如何记录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的?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
3。
提出要求:(1)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读准生字新词,根据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或者长句多读几遍,并把不懂的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4)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是如何描写的?4.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按自然段读课文。
(2)布置其他同学认真听(3)正音:“澎、控”是后鼻音,“乳、执”是翘舌音。
5.布置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
三、交流感悟1.听写部分词语。
2.安排学生代表上台朗读课文,简单赏析课文。
3.质疑问难:(1)哪些场面给你的印象最深?(2)你对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有什么独到的见解?(3)教师给予解答。
(补充资料)A俄罗斯塔斯社在今日头条显著位置,报道了中国“神舟”五号发射的消息。
称:“38岁的中国人杨利伟是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并且是第一个中国公民。
”B 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吃饭有几种吃法。
一种是坐着不动,像在地面上就餐一样,自己把食物往嘴里送。
另一种吃法是把要吃的一口大小的食物块放在半空中,食物在空间不动,人飞过去用嘴凑上去咬住它。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优秀教学设计

5 梦圆飞天【备课资料包】【教学目标】1、认识“橘、澎”等3个生字;会写“乳、执”等5个生字;理解“执行、澎湃”等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描写的情景,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3、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描写的情景,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课题,简介“神舟”5号发射成功的有关情况。
2、播放神舟5号发射录像。
3、师生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1.课文是如何记录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的?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
3。
提出要求:(1)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读准生字新词,根据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或者长句多读几遍,并把不懂的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4)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是如何描写的?4.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按自然段读课文。
(2)布置其他同学认真听(3)正音:“澎、控”是后鼻音,“乳、执”是翘舌音。
5.布置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
三、交流感悟1.听写部分词语。
2.安排学生代表上台朗读课文,简单赏析课文。
3.质疑问难:(1)哪些场面给你的印象最深?(2)你对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有什么独到的见解?(3)教师给予解答。
(补充资料)A俄罗斯塔斯社在今日头条显著位置,报道了中国“神舟”五号发射的消息。
称:“38岁的中国人杨利伟是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并且是第一个中国公民。
”B 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吃饭有几种吃法。
一种是坐着不动,像在地面上就餐一样,自己把食物往嘴里送。
另一种吃法是把要吃的一口大小的食物块放在半空中,食物在空间不动,人飞过去用嘴凑上去咬住它。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 第5课《梦圆飞天》教案设计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

5、梦圆飞天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状态解读:这课虽是源自报道,介绍神五飞天的经过,但改写得还算成功,遣词造句突出了语文味。
现在有一点顾虑的是,对于文章所蕴含着的喜悦与自豪等等感情学生可能体会得不太真切,因为神五开发研制、成功发射的艰辛,以及所产生的意义学生可能比较陌生,这个“空白”可能会影响学生情感的共鸣。
所以说,学生的前期阅读、资料的收集整理显得尤其重要。
共鸣是在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体验基础上而产生的情感的自然流淌。
就课上课常常显得很难很难。
由此,我想学生的课外补充阅读应是大量的,长期的,而不是应急的“拿来主义”。
教材文本解读(含教学重难点):此文是一篇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本文报道了我国“神舟”5号发射成功的经过,抒发了中国人民梦想成真的壮志豪情。
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不仅为物质生产服务,也为精神生产服务。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起到的是总领全文的作用。
“梦圆飞天”的意思是在飞天上面圆了梦,“圆”在这里是圆满,使实现的意思。
中华民族作了千年的飞天梦想,过去只是幻想,如今梦想成真。
全文按照飞船发射的顺序编排段落,层次鲜明,条理清晰。
第一段,突出事件发生的时间。
难忘是关键词,为什么难忘?因为梦圆了。
第二大段是2到19自然段,主要记叙了飞船发射的经过,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喜悦和自豪。
第三段是最后一个自然段,篇末点题,梦想成真。
第二大段是全文的重点,它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第一层写的是送行的场面。
什么是场面呢?场面就是在一定场合内众多人物活动的情景。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梦圆飞天》说课稿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梦圆飞天》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梦圆飞天》说课稿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梦圆飞天》说课稿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梦圆飞天》说课稿说教材:《梦圆飞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以(“科技之光”)为主题展开。
《梦圆飞天》是一篇精读(讲读)课文,主要描述的是按事情发展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州”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课文虽然篇幅不太长,情节简单,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给人很深的启迪。
此文是一篇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本文报道了我国“神舟”5号发射成功的经过,抒发了中国人民梦想成真的壮志豪情。
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不仅为物质生产服务,也为精神生产服务。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能够认读本课生字、词。
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了解重点语句所隐含的情感色彩。
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学习主人公--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难点为:重点: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怀。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读熟,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教学时间: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将安排3个课时。
我上的是第二课时,同时后面讲课过程中要说明第一段主要讲说明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难点,我将此课安排为三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把自己收集有关“神舟”飞船信息进行流,学习第一大段。
第二课时:精读感悟全文重点段落第二段,凭借具体的课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梦圆飞天(4篇)_苏教版

《梦圆飞天》教课设计1教课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领会“神舟” 5 号发射成功时人们非常激动、骄傲的思想感情,能联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说说自己的感觉。
教课过程:一、复习。
1、读词语。
华夏子女沙漠大漠北风凛凛亮如日间朝夕相处寂然屹立受命履行待命出征烈焰升腾大漠震颤犹如巨龙划破长空地动山摇凌空而起直指苍穹控制中心炎黄后代国侨民胞清楚可辨梦想成真2.环绕课文内容,用上这里的一些词说一段话。
二、新授。
1、过渡:同学们知道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谁吗?出示:“人类第一位神往飞向月球的是谁?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漂亮姑娘。
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谁?是一位美国人。
那位美丽的中国姑娘就是嫦娥,那位美国人就是我。
”15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接见中国。
在演讲时,他蓝色的眼睛调皮地一眨,说了上述这段令人难忘的“开场白” 。
a.指名读。
b.你看了这段话有何感想?2、过渡:那么,杨利伟又有何感想呢?出示:那一年, 23 岁的空军飞翔员杨利伟正驾驶战鹰在中国大西北上空勤苦训练。
每当飞过中国飞天梦的摇篮——敦煌古城,飞过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轩辕黄帝陵时,他都会想起美国宇航员那段让中国人感觉难堪和苦涩的话,他立誓有朝一日必定要为中华民族争回这口气!3、过渡: 15 年后,杨利伟终于梦想成真了。
让我们跟从时间的车轮一同到达历史性的时辰。
出示:时间: 2019 年 10 月 15 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 5 号飞船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4、让我们先到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看看那边的送别场面。
请同学们齐读 1-4 小节。
过渡:中华民族为了圆这个千年飞天梦,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全国有十几万人直接参加了“神舟”5号飞船的研制和发射工作,因此说这是一个科学大工程。
此刻这个飞天梦就要实现了,让我们一同去感觉一下这激感人心的一刻吧!(播放视频)5、默读 5-15 小节,边读边思虑,在“神舟” 5 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划出有关语句,并做上批注。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教案—【让学生在教学开始就了解自我阅读课文的习惯、方法。
同时也从各个角度去感受朗读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与体验。
】(2)这篇课题究竟是什么意思吗?老师相信大家读了课文一定能够明白的。
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第一遍读很重要,请大家好好地读,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ﻭ(3)学生读ﻭ二、新授1。
指名读生字词ﻭ白色执行滑坡控制侨胞边缘2.齐读生字词ﻭ3。
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写正确。
再看看这几个生字,想写哪个就写哪几个?先好好地观察一下,不要急着动笔。
ﻭ4。
学生描红5。
指名问贰为什么要描缘这个字呢?(学生说)是的,老师和你有同感,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
教师黑板范写,学生书空。
(1)猜猜这个缘是什么意思?ﻭ(2) 缘份:是啊,今天老师和大家在一起学习,也真一种缘份呐 !(3)你想到了我们文章的一个词语ﻭ【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也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一个教育重点。
特别是让学生读好书,写好字的能力的培养在本课堂教学开始更为突出.】ﻭ6.请大家再拿起你的阅读材料,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
ﻭ(1)学生读(2)大家读得很认真,请你把觉得难读的部分读一遍ﻭ(3)指名学生读:(读得真好,请他掌声)ﻭ(4)再指名读(你读的时候,老师闭着眼睛在听,真是太美了)ﻭ(5)再指名读【读通语句是本次教学中教师紧抓的又一个重点。
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是读懂课文的基础、前提.通过扎实的训练,学生在朗读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与到位。
】7。
听了这遍读书之后,你们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了吗?ﻭ(1)指名说。
人民做了几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ﻭ(2)谁圆了谁的什么梦?(学生说)ﻭ【此处教师还注意了让学生说话的准确性。
】(3)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的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他找出来.学生说:民族电脑出示: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学生读)注意最后一个标点,再读一遍,(学生读)ﻭ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学生说:我很骄傲,也自豪,我们应该摘掉亚病夫的帽子了.【因为而激动,因为激动而。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_五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 《梦圆飞天》临城街道古井小学刘涵一、教材解析:《梦圆飞天》这篇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报道了我国的“神州”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抒发了中国人民梦想成真的壮志豪情。
这篇文章激情澎湃,充满喜悦与自豪,我们教师要注意点燃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多媒体辅助教学,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把握航天英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要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人们激动、兴奋、自豪的感情。
学习作者抓住具体的场面描写把过程写详实、生动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法,通过视频、文字、图片、语言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反复朗读法,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目的。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古有飞天梦,今由神五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梦圆飞天》这篇课文,再次感受“神五”发射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板书课题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二、精读课文,品悟场面1.出示词语戈壁大漠寒风凛冽亮如白昼奉命执行待命出征烈焰升腾大漠震颤直指苍穹控制中心炎黄子孙海外侨胞清晰可辨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说一说本文主要写的什么?2.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边读边思考: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画一画重点字词句或标点符号,并把你们的感受写在旁边。
三、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四、师生交流1、你印象最深的场面有哪些,并说出的感受。
[预设:(1)我找的是第12自然段(学生读),我仿佛是看见神州五号被托入了太空。
我感到十分感动,我从发射的一刹那间,觉得祖国十分强大……我觉得人们发射前十分紧张,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高兴的。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梦圆飞天》教案

梦圆飞天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能结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导入课题,简介“神舟”5号发射成功的有关情况。
2.播放神舟5号发射录像。
3.师生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1.课文是如何记录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的?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
3.提出要求:(1)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读准生字新词,根据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或者长句多读几遍,并把不懂的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4.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按自然段读课文。
(2)布置其他同学认真听(3)正音:“澎、控”是后鼻音,“乳、执”是翘舌音。
5.布置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
三.交流感悟1.听写部分词语。
2.安排学生代表上台朗读课文,简单赏析课文。
3.质疑问难:(1)哪些场面给你的印象最深?(2)你对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有什么独到的见解?(3)教师给予解答。
(补充资料)A俄罗斯塔斯社在今日头条显著位置,报道了中国“神舟”五号发射的消息。
称:“38岁的中国人杨利伟是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并且是第一个中国公民。
”B 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吃饭有几种吃法。
一种是坐着不动,像在地面上就餐一样,自己把食物往嘴里送。
另一种吃法是把要吃的一口大小的食物块放在半空中,食物在空间不动,人飞过去用嘴凑上去咬住它。
吃饭的时候要闭着嘴吃,千万不能叫食物残渣漏到嘴外边去,否则食物渣子会在空中飘浮不落,很难清除,如果自己或同伴把它吸到鼻子里就不好办了。
四.安排写字练习指导写习字册,教师巡回指导五.布置作业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可以分几个部分?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梦圆飞天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能结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熟悉课文,质疑问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新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课题,简介“神舟”5号发射成功的有关情况。
2、播放神舟5号发射录像。
3、师生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1.课文是如何记录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的?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
3。
提出要求:(1)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读准生字新词,根据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或者长句多读几遍,并把不懂的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4)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是如何描写的?4.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按自然段读课文。
(2)布置其他同学认真听(3)正音:“澎、控”是后鼻音,“乳、执”是翘舌音。
5.布置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
三、交流感悟1.听写部分词语。
2.安排学生代表上台朗读课文,简单赏析课文。
3.质疑问难:(1)哪些场面给你的印象最深?(2)你对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有什么独到的见解?(3)教师给予解答。
(补充资料)A俄罗斯塔斯社在今日头条显著位置,报道了中国“神舟”五号发射的消息。
称:“38岁的中国人杨利伟是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并且是第一个中国公民。
”B 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吃饭有几种吃法。
一种是坐着不动,像在地面上就餐一样,自己把食物往嘴里送。
另一种吃法是把要吃的一口大小的食物块放在半空中,食物在空间不动,人飞过去用嘴凑上去咬住它。
吃饭的时候要闭着嘴吃,千万不能叫食物残渣漏到嘴外边去,否则食物渣子会在空中飘浮不落,很难清除,如果自己或同伴把它吸到鼻子里就不好办了。
四、安排写字练习指导写习字册,教师巡回指导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准备在课堂上朗读2、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可以分几个部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精读感悟。
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3.通过学习,解决遗留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文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指出优缺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3、师生共同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二、精读感悟1、简单指导,理清课文脉络。
(1)点名事件发生的时间。
(2)重点写人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神舟5号”送行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3)写发射的场面扣人心弦。
(4)写杨利伟在太空中问候大家。
(5)点名了此次发射飞船的重大意义。
2、朗读1自然段。
强调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3、朗读2-5自然段。
感受人们为神舟5号送行场面的热烈。
在送行的人中,有“与宇航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有“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他们“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朗读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气氛表达出来。
师生朗读,体会喜悦心情。
通过“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等语句,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严肃庄重的神情。
指导学生读好“总指挥长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这句话,体会杨利伟同志出征前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4、指导朗读感悟“发射”情节。
指导读好“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一句想象当时的进展气氛。
反复让学生演练“十、九、八……点火……起飞……”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
点名读,分角色读。
播放发射录像,激发学生想象力。
再指导朗读,注意展开想象,读出气势。
“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这句话朗读时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人的感情。
5、指导朗读杨利伟的话。
(1)请学生读第三部分。
(2)杨利伟的话有两处。
第一处是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神情地向地球发回的问候。
“向世界全国人民问好!……”读这段话时,注意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
(3)请男同学和女同学轮流朗读。
(4)请小组中朗读得最好的同学到台上朗读。
三、合作探究1、老师提问: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布置小组合作探究。
3、指导方法:(1)再读课文,进行系统思考。
(2)默读课文,自己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3)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感触。
(4)开展互动,朗读自己最感动的部分。
4、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1、朗读练习。
2、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交流。
第3课时教学目标:1.总结课文,质疑问难。
2、课堂表演,再现课文为我们描写的情景。
3 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交流。
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吸收消化,再现课文为我们描写的情景。
一、师生总结1、播放课文录音,对课文做简单的回顾。
2、师生互问互答,对课文进行总结。
3、对教学的下一环节进行动员指导。
二、课堂表演教师的话:我们将要表演的《梦圆飞天》反映了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后酒泉大地上人们欢庆的热烈场面。
片段:出示字幕:现场指挥员不时传出的各种指令,重重地敲打着人们的心。
零号指挥员开始最后10秒倒计时:10、9、8、7、6、5、4、3、2、1。
O师:为什么激动?生:因为倒计时的时候就要发射了。
师:对,首次发射的激动,把它读出来,零号指挥员开始生大声读10、9、8、7、6、5、4、3、2、1师:从你们的声音表情看出了激动,还想说什么?生:我觉得这十秒钟是全世界关注的十秒钟。
vyYo生:我想到了我在跳水到了最后十秒钟,我的心像兔子在跳。
师:这是怎样的10秒呢?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期盼凝聚的10秒!虽短犹长的10秒!9牵动13亿中国人的心,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的10秒,让人们激动、紧张、担忧的10秒。
零号指挥员倒计时 hx$(M生:10、9、8、7、6、5、4、3、2、1师:从哪体会到到了最激动的时刻。
生:因为到了中国人最自豪的时间。
师:请零号指挥员开始十秒倒计时。
生倒计时。
师:多么紧张的十秒啊。
谁再说一说。
生:我觉得这十秒让我非常紧张。
师:课文里哪个词可以表现。
I生:重重的敲打。
生再读。
师:这十秒多么重大,让我们零号指挥员一起发令。
生读。
师:伴随着滚滚的浓烟,神舟五号冲上了辽阔的碧空。
出示:神舟五号升天情景。
三、资料交流1、教师说说资料交流的意义。
2、小组进行交流。
3、班级交流,教师指导。
四、练习布置1、练习册。
2、课后练习3、4题。
板书设计6.梦圆飞天送行----发射----问候----梦圆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