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行业品牌企业汇川技术调研报告
汇川技术汇报提纲(xin)

特色化的MD3x0系列产品
特色二:复合频率源功能
MD320可采用最多9种选择的频率源进行复合给定,如两个频率通道的加、 减、相互切换等,极大增强了其系统应用的灵活性 尤其是把控制性能优越的PID作为复合频率源之一时,可以非常方便地实 现恒张力控制、多电机同步控制、多传动点恒线速度控制; 已经广泛的应用场合: 拉丝机(铜丝加工设备),线缆机械(动力放线架、漆包机、捻股机),直 进式拉丝机(钢丝加工设备),印刷包装设备(涂布机、复合机),皮革机 械(磨毛机),塑料机械(吹膜机),印染设备,喷涂设备,电子生产线设 备
三、行业专用产品
圆织机控制器: 圆织机控制器: 380V:4KW+0.75KW,5.5KW+1.5KW 380V:4KW+0.75KW,5.5KW+1.5KW
旋转机和提取机集成一体,专门针对圆织机工艺开发 安装与调试方便,调试过程仅为设置机械和编织材料的少数几个参数 提取机和旋转机速度根据工艺要求高度同步,保证了加工产品的品质 可以通过文本直接设定和读取参数,实现对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和工作统计
三、行业专用产品CAN600系列
塔机一体化: 塔机一体化: 380V:5.5KW-280KW 380V:5.5KW-280KW
塔机控制4 in 1: 集成了行走、起升、变幅和回转四个工作模式 回转控制平稳 可选配IP21防护盖,充分考虑塔机的户外工作环境,考虑了防露水、防盐雾处理
三、行业专用产品
特色化的MD3x0系列产品
特色四:可靠性的设计与制造
所有产品依据国际标准,经过严格的EMC测试、高低温循环测试; 超强的电网适应性,输入电压波动范围:-15%~20%,不降额;在-15 %~-20%可降额使用; 系统温升测试保证温升小于30℃,可以适合60 ℃环境温度; 7.5kW以上机型全部配置直流电抗器,有效抑制谐波,并提高机器寿命; 所有产品都经过严格的三防涂层处理,保证了潮湿、粉尘、腐蚀性场合应用 的可靠性;
汇川技术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毛利率
可编,是设备运行的大脑。PLC采用一类可编程的 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 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 / 输出控 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主要由电源、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功能模块和通信 模块等组成,具有可靠性强、性价比高、使用简单维修方便等特点。 汇川依靠提供行业方案、多渠道、多产品组合等销售策略,在纺织、 染整、石材、玻璃、线缆、包装、金属制品、电子设备等行业树立了 较好的品牌。 由于品牌和技术的因素,PLC 市场拓展存在难度。公司现在主要是做 中小型PLC,用以完善公司伺服和变频器的解决方案,所占比重不高, 不会对销售收入作出很大贡献,但PLC产品很重要。伺服系统作为执 行机构,其应用一般都离不开控制系统,如PLC、CNC(电脑数字控制) 等,随着公司PLC 产品拓展的日益加强,PLC 的客户越来越多,这些 客户会成为伺服系统产品的潜在客户。
50.00%
48.87% 34.13% 15.16%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毛利率 46.38%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变频器类收入
收入同比增长
低压变频器:电压等级低于690V的可调输出频率交流电机驱 动装置,就归类为低压变频器。低压变频器把电压、频率固 定不变的交流电转化为电压、频率可变的交流电的装置。一 般用于控制之交流电机的转速;即改变电源频率,实现对电 机的调速,提高电力传动系统的运行效率。竞争对手:ABB 西门子、台达、三菱、三晶、英威腾等。 按性能分类: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汇川技术报跟踪研究报告

汇川技术2018年年报跟踪研究By Dodge-20180405关于公司的历史和基本业务不再赘述,直接来看看2018年年报披露的情况。
第四季度汇川技术实现了5.63亿元收入,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0%左右;主营业务利润增长60%,净利润同比则增长一倍,从而使得全年净利润保持了76%的高增长。
全年收入17.26亿,其中下半年10.24亿,基本还是四六开的比例,这也为以后从上半年收入推测全年提供了可能——当然,具体情况还要看当年订单。
一、财务情况分析1、利润表相关科目分析<1)整体收入利润分析2018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4.64%,重新恢复几年以来的高增长之途,毛利率也比去年略有提高,当然,要恢复到2018年的55%是很难的,能够保持在50%之上就把其他工控企业甚至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甩在身后了。
2018年虽然宏观经济仍旧不太景气,但对工控行业应该说是个恢复之年,大概出于下游企业经营情况有所好转,带来补库存的需求吧。
诸如英威腾、科华、易事特等收入利润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只是高压变频企业由于竞争激烈且下游以煤炭、水泥、电力等重工业为主,经营不佳。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速都低于收入,可以理解,这两项费用都是以人工为主,随收入快速增长,会有一定规模效应,正如2018年这两项费用增速都高于收入一样。
进一步查看明细,销售费用中的人力成本增速35%左右,接近收入;运杂费增长70%,侧面表明了收入增长的真实性;其他差旅、业务招待、促销保持平稳,还算不错,收入增长并不是价格战带来的。
管理费用中的人力成本增速25%左右,研发费用持平,这倒不是个太好的信号,原因有待进一步观察。
不过2018年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约为8.5%,仍然保持了较高了水平,希望公司继续注重研发,汇川历史上的成功已经表明,优秀的产品是可以卖出好的价格的。
毛利率略有恢复,三费增速较低,带来了营业利润增长快于收入。
而净利润之所以增长更快,主要是由于政府补助大增,不是坏事。
300124汇川技术2022年财务风险分析详细报告

汇川技术2022年风险分析详细报告一、负债规模测算1.短期资金需求该企业经营活动的短期资金需求为623,679.18万元,2022年已经取得的短期带息负债为767,057.09万元。
2.长期资金需求该企业长期投融资活动不存在资金缺口,并且可以提供681,265.52万元的营运资本。
3.总资金需求该企业资金富裕,富裕57,586.33万元,维持目前经营活动正常运转不需要从银行借款。
4.短期负债规模根据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计算,企业有能力偿还的短期贷款规模为671,898.86万元,在持续经营一年之后,如果盈利能力不发生大的变化,企业有能力偿还的短期贷款规模是1,104,348.17万元,实际已经取得的短期带息负债为767,057.09万元。
5.长期负债规模按照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发展速度,企业有能力在2年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1,537,659.56万元,企业有能力在3年之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1,970,108.87万元,在5年之内偿还的贷款总规模为2,835,007.48万元,当前实际的带息负债合计为946,700.1万元。
二、资金链监控1.会不会发生资金链断裂从当前盈利水平和财务状况来看,该企业不存在资金缺口。
如果当前盈利水平保持不变,该在未来一个分析期内有能力偿还全部有息负债。
企业的负债率也不高,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较小。
资金链断裂风险等级为2级。
2.是否存在长期性资金缺口该企业不存在长期性资金缺口,并且长期性融资活动为企业提供985,342.42万元的营运资金。
3.是否存在经营性资金缺口该企业经营活动存在资金缺口,资金缺口为519,963.21万元。
这部分资金缺口已被长期性融资活动所满足。
其中:应收股利增加1,186.3万元,应收账款增加202,450.34万元,其他应收款增加2,455.72万元,预付款项增加3,003.78万元,存货增加126,793.68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增加11,179.36万元,共计增加347,069.18万元。
194家机构集中调研汇川技术

2016年第42期上市公司3季度业绩刚刚披露完毕,机构调研的数量便急剧增加。
本周(10月27日-11月2日)共有209家上市公司迎来机构调研,其中调研汇川技术(300124)的机构最多,达到了194家。
汇川技术是一家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和装备、机电产品和各种软件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企业,变频类、新能源&轨交类和运动控制类为主要业务。
从公司公布的投资者关系互动记录表看,投资者对于公司各项业务询问较多。
变频类方面,有投资者询问变频器产品MD810和MD880的销售情况。
公司称这是新推出的产品,主要面向ABB、西门子的市场,目前贡献占比还不大。
新能源&轨交方面,有投资者问道,新能源乘用车相关产品的进展怎么样,什么时候量产?瓶颈是什么?公司回答,都处于工业平台产品向汽车产品靠拢的阶段,目前正和欧洲合作伙伴一起研发。
在谈客户还是比较多的,有的正和客户车型进行匹配,有的已进入小批量。
新能源乘用车产品要正式提量,估计要到2018年左右。
投资者还询问了新能源汽车电控产品价格压力的问题,公司称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控产品,每年都是有价格压力的,但是公司降成本的工作也做得比较好,使毛利率能保持相对持平。
另外,对于轨道交通牵引和控制系统产品的利润率预计会不会提升的问题,公司表示现在交付的订单以苏州4号线为主,因为有些系统用斯柯达的,有些用汇川平台的,所以整个毛利率水平相比江苏经纬被收购前已有所改善。
总体上规模效应还没有体现,目前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占比较大,预计今年全年的净利润水平大概持平或略有盈利。
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公司表示,第一,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新能源乘用车是公司的重点方向。
第二,通用自动化业务板块,包括通用变频器、通用伺服和控制系统,为一些设备制造业提供行业整套解决方案。
第三,工业机器人板块,从提供核心部件到整机。
第四,轨道交通的牵引和控制系统。
第五,工业互联网。
目前新能源汽车和通用自动化的板块规模会大一些。
汇川多轴控制案例

汇川多轴控制案例摘要:一、引言二、汇川技术的发展背景三、汇川多轴控制的实现与应用1.多轴控制的概念2.汇川多轴控制技术的发展3.汇川多轴控制在各行业的应用四、汇川多轴控制的优点与挑战1.优点1.提高生产效率2.降低生产成本3.增强产品竞争力2.挑战1.技术研发难度2.市场竞争压力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生产已成为制造业的主流趋势。
在我国,汇川技术作为自动化领域的佼佼者,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汇川多轴控制案例,分析其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优势与挑战。
二、汇川技术的发展背景汇川技术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汇川技术已经在自动化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尤其是在多轴控制技术方面,汇川技术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沿。
三、汇川多轴控制的实现与应用1.多轴控制的概念多轴控制是指对多个运动轴进行集中控制的技术。
通过将多个轴的运动控制集成在一个系统中,实现各轴的协同运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汇川多轴控制技术的发展汇川技术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轴控制技术。
该技术具有高度集成、操作简便、性能稳定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生产场景。
3.汇川多轴控制在各行业的应用汇川多轴控制在机床、机器人、物流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机床行业,多轴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复杂零件的高精度加工;在机器人行业,多轴控制技术可以使机器人完成更复杂的动作;在物流行业,多轴控制技术可以提高货物分拣的速度和准确性。
四、汇川多轴控制的优点与挑战1.优点1.提高生产效率:多轴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各轴的协同运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运动等待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降低生产成本:多轴控制技术可以减少设备的数量和占地面积,降低设备的购置和维护成本。
3.增强产品竞争力:多轴控制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质量,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汇川技术 工控界“小华为”跌下神坛?

汇川技术工控界“小华为”跌下神坛?作者:王方玉来源:《英才》2019年第11期因为创始团队与华为公司有一定的渊源,汇川技术(300124.SZ)素有工控界的“小华为”之称。
在由外资主导的工业自动化市场当中,汇川技术作为国产龙头占领了一方天地,成为了国内最大的国产低压变频器与伺服系统供應商。
但随着下游制造业的承压和国内工控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汇川技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近5年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逐年下跌。
经历了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汇川技术的发展也已出现明显减速。
2019半年报显示,汇川的营收同比增长了9.96%,但扣非净利润则同比下滑了24.88%。
业绩低迷之际,汇川技术又抛出了高达25亿元的重磅收购,这笔收购的溢价高达433%,也给汇川技术带来了一定的财务压力。
收购能否挽救汇川技术的业绩颓势,工控界的“小华为”会跌下神坛吗?工业控制器的赛道十分拥挤,除了西门子、ABB、施耐德、三菱等历史悠久的国际巨头,还有不少各具特色的国产厂商。
目前光是A股工控自动化行业的上市公司就高达34家。
能从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占得—席之地,汇川技术的崛起之路实属不易。
最值得称道的是,2010年汇川技术与对手英威腾(002334.SZ)同时登陆深交所,彼时两家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十分相近。
但如今,汇川的营收和规模都已是后者的数倍,市值已经是后者的10倍有余。
但回顾汇川技术的发展之路,其规模的陕速增长与频繁开展的并购不无关系,并非依赖内生增长。
自2010年上市之后,汇川充分利用了资本市场的融资便利开展多次收购,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汇川技术自上市至今共收购了9家公司,涵盖了纺织、塑料机械、轨道交通等领域。
通过收购,汇川技术得以开拓和占领多个细分行业和市场。
这种聚焦“细分市场”的打法是汇川技术占领市场的重要战略。
汇川在电梯行业首先试水,与电梯厂商江南嘉捷合作进行定制化研发,并于2015年推出了电梯一体化专机产品。
汇川技术VS信捷电气:2021年5月跟踪,工控产业深度梳理

汇川技术VS信捷电气2021年5月跟踪,工控产业深度梳理今天,我们对工控产业的近期情况,做一些跟踪。
2021年4月27日,汇川技术公布2020年业绩——实现营业收入115.11亿元,同比增长55.76%;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120.62%同日,公布2021年一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34.13亿元,同比增长120.53%;归母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274.66%。
2021年4月10日,信捷电气2020年业绩——实现营业收入11.34亿元,同比增长74.62%;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102.92%。
4月22日,公布2021年一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86.93%;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增长88.02%。
从机构一致预期数据来看:汇川技术——2021-2023年,wind机构一致预期收入规模大致为:159.84亿元、203.92亿元、257.49亿元,预期同比增速分别为:38.85%、27.58%、26.27%。
根据其历史中报收入占全年收入的平均比重(40%)左右计算,中报收入需要达到60亿元以上,才能符合市场预期。
信捷电气——2021-2023年,wind机构一致预期收入规模大致为:14.35亿元、18.19亿元、22.57亿元,预期同比增速分别为:26.48%、26.79%、24.014%。
根据其历史中报收入占全年收入的平均比重(46%)左右计算,中报收入需要达到6.6亿元,才能符合市场预期。
看到这里,有几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1、工控行业,这条产业链近期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背后何种的经营逻辑?2、从关键经营数据来看,怎样的业务布局,才能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壹)首先,我们先从收入体量和业务结构,对这两家公司有一个大致了解。
以2020年收入为例对比体量,汇川技术(115.11亿元)>信捷电气(11.34亿元)。
从收入构成来看:图:汇川技术收入构成(单位:亿元人民币)来源:塔坚研究信捷电气——以2020年收入结构为例,工控业务(99.65%),其他(0.3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公司上市以来股价变化及经营发展(蓝色为内生发展,红色为外延动作) .. 7 图 2:公司历年营收(亿元)及同比变化 .............................................................. 8 图 3:公司历年净利润(亿元)及同比变化 .......................................................... 8 图 4:公司分板块营收(亿元)占比情况 .............................................................. 9 图 5:公司分板块毛利率变化情况 ........................................................................ 9 图 6:公司历年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 ..................................................................... 9 图 7:公司历年研发投入 ...................................................................................... 9 图 8:公司全球服务网络 .................................................................................... 10 图 9:公司股权结构 ........................................................................................... 10 图 10: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亿元)及同比 ............................................... 11 图 11: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本土品牌和外资品牌占比 ........................................ 11 图 12:近年来我国制造业 PMI 指数变化情况 ...................................................... 11 图 13:部分下游行业景气指数变化情况 ............................................................. 11 图 14:公司自动化业务全面布局 ........................................................................ 12 图 15:通用变频器产品营收(亿元)及同比变化 ............................................... 12 图 16:通用伺服产品营收(亿元) .................................................................... 12 图 17:我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亿元) .......................................................... 13 图 18:国内低压变频器市场竞争格局(2016 年) .................................................. 13 图 19:通用低压变频器加速增长 ........................................................................ 13 图 20:2015 年伺服系统产品主要行业分布 ......................................................... 14 图 21:近年来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亿元)及同比变化 ................................. 14 图 22:2015 年国内伺服系统各品牌市场份额...................................................... 15 图 23:2015 年各企业伺服产品市场占有率(按销售额) .................................... 15 图 24:近年来我国 PLC 市场规模(亿元)及同比变化 ........................................ 15 图 25:2015 年国内小型 PLC 市场份额 ................................................................ 16 图 26:2015 年国内中型 PLC 市场份额 ................................................................ 16 图 27:公司电梯业务增速触底回升 .................................................................... 17 图 28:行业竞争加剧,电梯业务毛利率承压 ...................................................... 17
4. 切入机器人本体,打造中国最大工业机器人企业 .............20
4.1“面粉+工艺”,上游零部件入手站稳脚跟 ........................................ 20 4.2 紧跟行业趋势布局机电一体化,介入本体制造 ............................... 21
2.立足专用发力通用,自动化主业大有可为 .........................10
2.1 低压变频器市场走弱,通用变频器业务高增................................... 12 2.2 通用伺服持续高增长,锁定内资龙头地位 ...................................... 13 2.3 国产品牌发力小型 PLC 市场,市占率提升空间大.......................... 15
5.新能车电控扎根客车市场,未来主打乘用车 ......................22
5.1 绑定大客户宇通,新能源车电控业绩迅速增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2 5.2 长线布局乘用车电控市场,发力 A0 与 A 型车 ............................... 23 5.3 产业基金“一内一外” ,寻求行业优质投资机会 ............................. 24
3.持续挖掘专机市场利润,龙头地位不可撼动 ......................16
3.1 电梯一体化行业饱和,未来看好维保市场 ...................................... 16 3.2 外延整合核心产品,注塑机专用伺服行业领先 ............................... 18
6.外延进入轨交领域,江苏经纬进入业绩兑现期 ..................24 7.盈利预测与估值 ................................................................27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投瑞银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s@) 使用。3
工控行业品牌企业汇川技术调研报告
1.脱胎华为电气,打造持续增长的工控龙头 ...........................7
1.1 变频器起家,内生外延打造工控综合龙头 ........................................ 7 1.2 五大业务板块布局,研发塑造核心竞争力 ........................................ 8 1.3 创始人团队出身华为,股权合伙制是成功基因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