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1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新人教版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20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新人教版

跟踪检测评估20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世纪30年代,据对美国匹兹堡白领阶层和专业人员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打乒乓球、拼板子、下跳棋、客厅游戏、打桥牌,尤其突出的是听广播。
这些现象( )A.说明当时美国民众生活悠闲B.折射出美国失业现象的普遍C.反映出美国家庭观念的重塑D.表明新政已使美国重新繁荣2.193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园艺产品法案》,规定对一些受外国倾销影响较为严重的无核小水果和马铃薯征收关税。
随后,又通过了《进口关税法案》,规定对除小麦、玉米、肉类、牲畜和羊毛以外的进口农产品征收10%的关税。
这些举措( )A.为国内农业的恢复创造了条件B.有利于保障民众的消费权益C.致使农产品市场呈现滞胀状态D.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3.1934年,美国总统成立全国紧急状态委员会,所有行政机构的提案都必须经过它的批准。
1937年这个功能转移到预算局,由它决定行政部门的提案是否符合总统计划;如不符合,提案必须作出修改,否则即告取消。
这表明当时美国( )A.国会政府的衰落 B.总统权力的扩大C.国会权力的复苏 D.大众政党的兴起4.[2019·山东济南高三期末]从1930~1933年,美国联邦政府对各州在公路修筑方面的年底补贴,从8 600万美元一跃而增加到1.72亿美元。
一座名为“胡佛水坝”的工程也于1930年在科罗多河动工。
美国政府的上述举措(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表明仍在固守自由放任政策C.有利于彻底根除经济危机D.赢得民众对政府的普遍支持5.[2020·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一模]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给演员支付工资,让他们搞免费演出;也曾雇佣研究人员专门去研究曲别针的历史。
这些做法( ) A.实现了充分就业目标B.推动了福利制度建设C.体现了以工代赈思想D.证明了新政的可行性6.[2020·广东广州一模]1933年美国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并颁布法令,禁止居民和私人银行拥有黄金,停止美钞兑换黄金偿还债务。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综合检测(二十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

综合检测(二十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一张汽车上的出卖说明,内容大致是:“100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我所有的钱都已在股市中化为乌有了”。
与这种现象最相对应的情景是( )A.“牛奶面包供不应求”B.“找工作如登天一般”C.“为共渡难关各国亲密无间”D.“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解析:选B 根据“100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股市”可知本题考查的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
如此少的钱能买走汽车,表明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过剩,导致供大于求,故排除A项。
危机爆发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故C项错误。
随着经济危机的进一步蔓延,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故D项错误。
经济危机导致经济大萧条,出现了大量的失业者,故B项正确。
2.(2019·莆田模拟)罗斯福指出:1936年全国47%的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1 000美元,而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
这表明新政的目的在于( )A.完善社会福利制度B.防止贫富差距过大C.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解析:选C 由材料信息“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可知,罗斯福新政是为了维护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即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故C 项正确;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是手段,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防止贫富差距过大也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故B项从属于C项,错误;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也是手段,不是目的,故D项错误。
3.在新政初期,美国州长协商会对罗斯福是大力支持的。
1935年,州长们对新政的态度出现明显分化,他们反复宣传的是维护州权和加强州际合作的重要性。
据此判断,下列新政举措中,可能遭到州长们反对的是( )A.贬值美元以刺激出口B.设定统一的工资标准C.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D.调整企业和劳资关系解析:选B 美国州长“反复宣传的是维护州权和加强州际合作的重要性”,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罗斯福新政损害了州权。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3讲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限时特训 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23讲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限时特训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 [xx·山东烟台高三期末]“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A. 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B. 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C. 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D.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能力。
关键信息: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
题干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致使人们的购买力低下,生产相对过剩,故C项正确;A、B、D三项是1929年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但题干没有体现。
答案:C2. [xx·广东省六市六校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下表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编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以下推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B. 福利保障制度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C. “大萧条”影响人们家庭婚姻关系D. “大萧条”期间的婚姻自由受限制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
再结合表格数据1930年的离婚率由上一年的12%迅速降为3%,反映了经济危机,失业率剧增,家庭收入迅速减少,因此离婚率剧减。
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随后才实施一些福利政策,故A、B项时间与材料不一致,排除A、B两项。
婚姻自由是西方价值观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不会因为经济危机与否而改变,排除D项。
答案:C3. [xx·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期间,胡佛政府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以扩大就业面;同时还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
这表明胡佛政府( )A. 企图借助道德力量来缓解危机B. 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 寄希望于“邻居互助计划”克服危机D. 扩大就业是其解决危机的唯一措施解析:倡导轮流工作、“邻居互助计划”体现道德力量,故A项正确;B项是罗斯福新政时期,C项不全面,D项说法绝对。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详解)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详解)一、选择题1.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
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
……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
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D.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2.下表数据来自于(美)G.H.埃尔德的《大萧条的孩子们》。
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C.国家干预政策失灵D.经济危机的影响3.有人认为,如果说1929年美国的金融风暴是场“高烧”的话,接下来的大萧条则是严重的“慢性病”。
这形象的说明了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A.引发政治危机B.持续时间长C.破坏性特别大D.波及范围广4.美国总统胡佛说:“当我们充分理解了20年代经济史的时候,我们将发现,终结了一个繁荣时期的这场崩溃,其主要原因是工业没能把它的进步传递给消费者。
”他认为导致“这场崩溃”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和消费存在矛盾B.工业生产蓬勃发展C.人们醉心于股票投机D.社会生产能力不足5.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上,把传统的信教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集会结社自由改为新的“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这表明罗斯福A.主张社会财富应当平等分配B.意图限制公民的政治权利C.否定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D.关注到社会弱势群体的诉求6.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我们只要明智而勇敢地承担起来,这项任务并不是不能解决的。
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改组我们自然资源的利用。
”解决“这项任务”的新政措施是A.保护劳工权利B.恢复工业生产C.实行以工代赈D.保护自然环境7.据官方《国民收入与支出》统计: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近1倍,同期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4%跃升为29.4%。
2021高考历史一轮考点复习 第十单元 考点1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解析)

第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1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2、3罗斯福新政4、5、6、7、8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9、10、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2南昌模拟)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
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1927~1928年,股市上涨过快加大金融市场风险B.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直接导致股市下跌C.1930~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主要是因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D.1932年,股市上涨主要是因为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1932年,股市上涨主要是因为罗斯福竞选总统。
罗斯福在总统竞选演说中阐明了新政的思想。
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是在1933年正式就任美国总统之后,故D项不正确。
2.(2012汕头质检)从1867~1947年中国近代入超总值约为71亿海关两,1930~1936年共入超32亿海关两,占近代入超总值45%,数额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
造成1930~1936年中国入超严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长期战争的影响B.国共对峙的影响C.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D.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解析:C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设置关税壁垒,实行货币贬值,加紧了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掠夺,材料即是这一现象的反映。
3.(2012安徽模拟)某个时期的美国幽默小品写道:“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
”“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下列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出现了1825年经济危机B.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上述现象C.当时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上述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现象解析:C 本题考查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表现。
从漫画中的“交易所”“股东”等信息可知与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有关,排除A、B两项;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是在20世纪70年代,它由中东石油危机引发,排除D项;经济危机后,罗斯福新政改变自由放任经济政策,采取国家加强干预经济的方式,C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计时双基练21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计时双基练21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无锡高三期中)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
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
这表明英国 ( )A.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以渡过经济危机C.希望通过经济手段增强英联邦的政治向心力D.认识到了只有放弃贸易保护、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解析从材料“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说明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以渡过经济危机,故B正确。
1932年处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期,主要是要应对经济危机,故C 说法不正确。
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故A不正确。
材料是实行贸易保护,不是放弃贸易保护,故D不正确。
答案 B2.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A.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来势迅猛B.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C.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破坏力强D.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破坏了工业生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本质的认识。
从表格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出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给五国的工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破坏,D只是材料反映的现象,而C是本质。
答案 C3.(2015·昆明调研)1925年到1929年,德、法、比等国的关税分别提高了29%、38%和50%,1930年美国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商品进口税平均提高约40%。
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100%。
各国提高关税的结果 ( ) A.有效保护本国经济和应对经济危机B.推动各国对外贸易趋于平衡C.促进世界贸易趋于稳定D.加剧世界经济大危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能力。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一课一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一、选择题1.1945年7月,工党领袖艾德礼出任英国首相,开始推行以经济计划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改革政策,先后使英格兰银行、煤矿、航空、电报和无线电通讯、运输、电力煤气和钢铁等行业实现了国有化。
这反映出英国() A.率先尝试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创新C.公有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D.工人阶级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2.下表为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统计表。
表中内容反映出()A.美国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的趋势B.美国制造业的逐渐衰落C.经济危机阻碍了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D.美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对二战后英国的福利社会规划,《贝弗里奇报告》概括为:Universahty,即所有公民不论职业,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
可见,该报告的主旨是()A.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性B.统一管理社会福利C.要求福利体现平均原则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4.1981年,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时说:“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
”撒切尔夫人则主张,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让市场在更大的领域与程度上主导英国经济转型。
据此可知,两人都强调() A.加强政府干预,促进经济转型B.扩大政府开支,增加货币发行C.恢复自由放任,激发市场活力D.限制政府权力,发挥市场作用5.关于罗斯福新政,有人认为“新政”的一些措施是抑制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还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
上述认识的出现是源于罗斯福新政()A.有悖资本主义传统经济政策B.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C.导致经济出现“滞胀”局面D.不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稳定6.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各州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特别在农村及正处于严重经济贫困的地区,扩大和改善促进妇幼保健设施。
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成立联邦储蓄保证公司B.提供农副产品补贴C.建立养老保险制度D.规定最高工时标准7.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罗斯福说:“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部编版1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一)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9·广东一模)1941年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急需扩充兵力,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但陆军医疗队却以身体素质问题为理由,拒绝了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
这反映出( )A.美国军队拒绝介入战争B.医疗科技取得重大进展C.分权制衡导致效率低下D.大萧条的后续影响深远D[结合所学知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使美国工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超过千万,到1941年征兵时“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是受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人口过多的影响,故选D项;A项与材料中美国面对二战威胁,进行征兵扩军的事实不符,故A项错误;B、C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
]2.(2019·齐齐哈尔一模)1933年6月,资源自给力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互相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英法美也捐弃前嫌,于1936年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
材料反映出经济危机( )A.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建立B.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C.使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D.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B[材料反映了经济危机促使德意建立法西斯国家,英法美联合,据此可知经济危机导致民主程度不同的国家形成不同的集团,国际关系格局改变,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干预经济的内容,也没有表现出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排除A、C两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不同的团体,没有体现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引发二战,排除D项。
] 3.(2019·广西百校高三联考)英国于1931年11月颁布《非常进口税法》,对于特定商品征收最高达100%的歧视性高关税。
1932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新的进口税法案,规定将对一般进口商品增收10%的从价税,对大多数工业品实际征税20%,而对钢铁、奢侈品等征税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一)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9·广东一模)1941年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急需扩充兵力,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但陆军医疗队却以身体素质问题为理由,拒绝了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
这反映出( )A.美国军队拒绝介入战争B.医疗科技取得重大进展C.分权制衡导致效率低下D.大萧条的后续影响深远D[结合所学知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使美国工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超过千万,到1941年征兵时“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是受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人口过多的影响,故选D项;A项与材料中美国面对二战威胁,进行征兵扩军的事实不符,故A项错误;B、C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
]2.(2019·齐齐哈尔一模)1933年6月,资源自给力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互相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英法美也捐弃前嫌,于1936年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
材料反映出经济危机( )A.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建立B.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C.使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D.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B[材料反映了经济危机促使德意建立法西斯国家,英法美联合,据此可知经济危机导致民主程度不同的国家形成不同的集团,国际关系格局改变,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干预经济的内容,也没有表现出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排除A、C两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不同的团体,没有体现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引发二战,排除D项。
] 3.(2019·广西百校高三联考)英国于1931年11月颁布《非常进口税法》,对于特定商品征收最高达100%的歧视性高关税。
1932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新的进口税法案,规定将对一般进口商品增收10%的从价税,对大多数工业品实际征税20%,而对钢铁、奢侈品等征税更高。
可见当时英国( )A.坚持自由贸易的政策B.国家干预优势凸显C.提高关税应对贸易战D.大萧条使社会混乱C[1931年和1932年正处于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各国为了转嫁危机先后提高关税,英国的做法正是这种现实的体现,故C项正确;英国一再提高关税即已经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提高关税的行为,无法体现“优势凸显”,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社会混乱,故D项错误。
]4.(2018·山西晋中高考适应性调研)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
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有33个国家提出了抗议。
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
美国提高关税旨在( )A.巩固世界经济霸主地位B.缓和世界经济危机C.放弃自由贸易政策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1930年5月”,美国尚未确立经济霸主的地位,故A项错误;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国家的报复措施,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故B项错误;美国提高关税,属于对自由贸易的抛弃,但不是原因,故C项错误;“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是服从于政府对经济干预的需求,故D项正确。
]5.(2019·济宁一模)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企图把福利国家政策硬加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以此来建立一个比以前更为公正的社会。
为此,罗斯福新政时期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固有的权力结构。
美国“固有权力结构”改变的结果是( )A.国家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B.政府的行政职能被严重削弱C.“三权鼎立”格局得到强化D.总统成为经济政策的决定者A[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大萧条”背景之下,罗斯福通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手段,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困境,说明美国“固有权力结构”的改变使得政府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故选A项;罗斯福新政使得政府的行政职能有所加强,而不是严重削弱,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美国三权“分权制衡”问题,排除C项;在美国政治体制中,总统不是政策的决定者,排除D项。
]6.(2019·郴州一模)1935年,罗斯福政府成立了全国青年管理局后,在全国各个院校组织在校学生进行半工半读,学生可以当书记员、打字员或在图书室和实验室当帮手等,获得政府提供的薪金,从而完成学业。
这一举措在当时( )A.有利于缓解社会上的就业压力B.减轻了政府的教育投入负担C.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业力D.旨在保证教育的可持续性A[材料中罗斯福政府的措施缓解了学生因失学而成为无业者,从而遏制了社会上失业人员数量的增长,也就缓解了社会上的就业压力,A项正确;材料措施实施的目的不在于教育的可持续性,而在于减少失业大军,D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实际上是政府加大了教育投入,而不是减少,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学生勤工俭学,而不是自主创业,C项错误。
] 7.(2019·常州一模)1939年,美国公共舆论研究所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23%的受访者认为“救济计划和公共事业振兴署”是最不受欢迎的新政措施,28%的受访者认为“救济计划和公共事业振兴署”是最受欢迎的新政措施。
据此,下列判断最可靠的是( ) A.前面的数据较为可信B.前后两个数据都不可信C.后面的数据较为可信D.前后两个数据都可信D[“救济计划和公共事业振兴署”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会有23%不欢迎它,但这项措施的实施却最大程度上维护了失业者的利益,所以有28%的受访者会欢迎它,所以前后两个数据都可信,故选D项;据前面分析可排除A、B、C三项。
] 8.(2019·绵阳二模)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于1935年的反对新政的宣言中写道:“新政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
”宣言主要反对新政( )A.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B.保护劳工的各项权利C.举办了各项公共建设工程D.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D[“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
说明一些富裕人反对政府把自己创造的财富分享给穷人,因而这针对的是新政中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实施基本的生活保障,故选D项;新政中放弃金本位制,实施美元贬值是为了刺激出口,而非解决货币短缺,且与材料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无关,排除A项;保护劳工的各项权利和举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都不会造成“无功者不劳而获”,排除B、C 两项。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有化企业运行良好,它推动了西方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承担了一定的社会福利责任,帮助国家建立了庞大的金融体系,同时为增强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由此可见,西欧的国有化运动( )A.是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继续运用B.深受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C.有效解决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D.是避免大危机和战争爆发的良剂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的国有化运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又是凯恩斯主义的具体体现,故B项正确;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是相反的,故A 项错误;西欧的国有化运动未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故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
] 10.(2019·肇庆一模)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
对经济的干预或减少干预的根本出发点( )A.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B.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C.扩大内需以刺激产品消费D.缓和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B[国家干预是以保护国家整体的、根本的利益为出发点,故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不是根本出发点,故A项错误;国家加强或减少干预都是为了国家经济更好更有序的发展,故B项正确;扩大内需以刺激产品消费是干预经济的手段而不是根本出发点,故C项错误;国家干预或减少干预主要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故缓和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其出发点但不是根本出发点,故D项错误。
]11.(2019·揭阳一模)当代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巴尔指出,福利国家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是反对市场价值的一种手段,因为它能阻止过分不平等造成的社会风险与政治风险。
而早在1943年,丘吉尔就宣布“对于任何一个社群来说,没有比让婴儿喝上牛奶更好的投资了”。
据此可知( )A.完善的福利制度是英国赢得二战的重要举措B.市场经济在二战后遭到西方国家的抛弃C.福利制度推动英国政府加大经济上的投资D.福利国家制度兼具人本价值和政治意义D[由“福利国家……能阻止过分不平等造成的社会风险与政治风险”可知福利国家制度有政治意义,由“没有比让婴儿喝上牛奶更好的投资了”可知福利国家制度有人本价值,故选D项;福利国家制度是二战之后逐步建立发展的,排除A项;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石,排除B项;福利国家制度强调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加大对经济的投资的是凯恩斯主义,排除C项。
]12.下图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业状况增长状况。
这一状况表明( )A.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化B.传统工业技术严重落后C.国民经济比例出现失衡D.高新技术产业已占主导A[从图中可以看出信息产业1994到1998年的就业增长率是其他所有产业的两倍要多,说明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可以说明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化,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斯密生活的时代,英国工场手工业已高度发展,正值工业革命前夜,但封建残余仍然存在,束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参与政权、消灭封建残余,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亚当·斯密洞察了18世纪中叶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科学地预见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必然到来的趋势。
适应这种需要,在批判地继承了先辈学者理论基础上,创立了古典政治经济学说体系。
斯密的经济思想,特别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摧毁了作为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的重商主义学说,开启了人们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观念。
——摘编自《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与英国工业革命》材料二新自由主义又被称为新保守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极其艰难地度过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后,新自由主义在西方渐趋复苏,并日渐活跃,形成许多流派……20世纪70-90年代,是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全盛期,被称为新自由主义的“黄金时代”……西方国家政府采取和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体系主要有:英国的“撒切尔主义”或“撒切尔经济学”,美国的“里根经济学”。
——摘编自《西方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所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