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疾病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cute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AMVT)是一种严重的肠道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临床症状多样,且病情进展迅速致命。

本文将对AMVT 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AMVT是少见但严重的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目前普遍认为,AMVT的发病与以下因素相关:肠系膜血管病变、肠道局部炎症、血液高凝状态、血流淤滞等。

在许多研究中,高凝状态被认为是发生AMVT的主要原因。

诊断AMVT的主要方法包括临床症状评估、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肠系膜血管造影等。

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使得AMVT的早期诊断存在困难。

血液检查中,D-二聚体是诊断AMVT的常用指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影像学检查中,腹部CT血管造影(CTA)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

AMVT的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和手术治疗。

抗凝治疗是AMVT的首选治疗方法,旨在阻止血栓的进一步生长和防止新的血栓形成。

肠系膜静脉血栓较小且未引起肠道缺血的患者可尝试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血栓切除术、肠切除和肠系膜血管再建术等,适用于肠道缺血明显的患者。

近年来,针对AMVT的研究进展较为有限。

一项研究发现,肠系膜血管的内皮细胞在AMVT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损伤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另外一项研究发现,肠系膜局部炎症可能是AMVT的触发因素之一。

一些研究表明,抗凝治疗可能存在风险,容易引起出血并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AMVT是一种严重的肠道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诊断和治疗依赖于准确的临床评估和适当的影像学检查。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AMVT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志物和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附2例报告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附2例报告

血, 对中、 重度 富颈靡烂 , 不失为一 种疗效好 的方法
组搠 4 周 5耐 J 6 周 7 周 8 周 9 周
参考文献
1 王椒 贞 .妇 产 科 理论 与 宴 馥 .上 海 t 梅 科 学 技术 出 版牡 . 9 5 上 18,
4 6 9
2 苏 虚 宽 , 增 样 替 江森 主 编
炎? 肠梗阻? 入院后经补液、 抗采 、 胃肠 减压 等治疗 , 天后症 1 状好转 , 腹痛减轻 , 并渐进 饮食 . 各项化验正常 。 至第 7 , 天 腹
痛再次 出现 , 第 9天 , 到 腹痛 明显 加重 , 脐周及 左上 腹 为 以
著。 查体 , 腹平软 . 脐周及左上腹压痛 . 腹部 Q T检查示 t 门静 脉 似有血桂 形成 即在连续硬膜外 麻醉下 剖腹探查 , 中见 术
3 讨论 3 1 红外线治疗宫颈 靡烂 , . 目前属软 理想的治疗手段 。 但术
后 阴道 浇 血 时 间 长 . 面愈 合 慢 创
净阴道 、 宫颈 分 泌橱厦粘藏 , 按照 宫颈靡烂面 积大小备好 大
小不等柿块 ( 厚约 0 m~1m)把 蘸有爱宝疗浓 缩液 的棉 . c ,
3 2 爱宝疗 的活性成份 为聚 甲酚磺醛 , . 它是 一 种高酸 性特
棒插入官蕞管 . 耀约 lm, 留 1 c 停 分钟 ~2 钟取 出, 分 将授 有 爱宝疗浓缩液的 四形柿块 敷盖 子靡烂面 3分钟~4分钟 ・ 待 靡烂面变成 灰 白色 , 如此富 强上药 隔 3日 1次 , 3次之 后 共 隔 日自行将 一枚 爱宝疗拄放 于阴道探处 . 6 。 共 枚 1 23 两组 均 于红 外 线 治疗 后第 4周 、 、 .. 5周 6周 、 、 7周 8 周 、 周 复查 . 9 记录 阴道 流血情况 厦愈合情 况 ・ 月内完全 3十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0例诊治分析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0例诊治分析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0例诊治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MVT)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至2007年收治的10例MVT患者。

结果继发性MVT患者占发病的绝大多数(70%,7/10例),早期症状不典型,主要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血,误诊率60%(6/10)。

9例手术患者均出现小肠坏死,切除坏死肠段和术后的抗凝是治疗关键。

对比增强的CT是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结论 MVT是少见急腹症,容易导致诊治延误,对比增强CT是首选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手术和抗凝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早期在未出现腹膜炎之前可采用保守的溶栓治疗。

【关键词】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诊断;治疗肠系膜上静脉血栓(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MVT)是临床少见的急腹症,约占肠缺血疾病的15%~20%[1],我院1999年12月至2007年2月间共收治10例MVT患者,为探讨其诊治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MVT患者,男8例,女2例。

年龄41~70岁,平均52.8岁。

存在发病诱因的占70%(7/10),其中门脉高压4例,糖尿病1例,高血压1例,脊柱外伤1例。

1.2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腹胀、腹痛的临床表现,其中伴有恶心、呕吐8例,腹膜炎5例,腹泻2例,便血1例。

1.3 诊断本组患者4例术前行经腹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CT检查提示肠系膜上静脉有血栓形成得以确诊,其余6例术前均误诊,在术中证实。

误诊为急性肠梗阻4例,消化道出血1例,肠穿孔1例。

1.4 治疗方法 10例患者中有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其余9例行手术治疗。

术中发现有腹腔积液及小肠坏死,范围均位于屈氏韧带以下的小肠,长度在50~200 cm,行坏死肠管切除,小肠端端吻合,术中术后抗凝治疗。

2 结果本组10例患者,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8例治愈。

治愈率80%。

3 讨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研究进展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研究进展

·学术讲座·AcademicLecture·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zation,SMAE)仅占住院患者的0.1%,但死亡率很高[1]。

在过去的50年中,减少该病死亡率主要依靠早期诊断和及时外科干预;至今仍没有较权威的治疗指南[2-6]。

近年来,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兴起极大改善了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但SMAE 患者的死亡率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仍高达60%~90%。

本文就SMAE 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流行病学据Acosta [7]统计,402例肠系膜缺血患者中,SMAE 患者占67%,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占16%,非梗阻性肠系膜缺血(non-occlusive mesenteric ischaemia,NO⁃MI)占15%,不明原因引起的肠系膜上动脉缺血占2%;甚至急性SMAE 的发病率高于破裂的腹主动脉瘤,说明SMAE 是引起肠系膜缺血最重要的病因。

2病因外周血中的栓子及肠系膜上动脉本身疾病均可导致急性血栓形成。

外源性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常见于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后附壁血栓,其中大多数为瓣膜赘生物或心房内血凝块;其次是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

Raizada 等[8]报道1例患者因慢性Q 热导致心脏瓣膜损害,最后发展为SMAE。

风湿血液系统疾病也会导致SMAE。

Padricelli 等[9]报道过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antibody syndrome,APS)发生SMAE 的病例。

也有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nonbacterial thrombotic endocar-ditis,NBTE)引起SMAE 的报道,这与心脏瓣膜功能损害有明确关系[10]。

国外还有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突然停药导致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病例报道[11]。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8例临床分析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8例临床分析
me s r s s c s u i g uta o d B n a u e u h a sn l s un a d 3 r DCTA o h o r c a l ig o i , pp o it n io g l t n f r te c re te ry d a n ss a rprae a t a u a i c o a d tr mb l ssme ia hea y, t c n d c e s h e u e tr t n a ai On y te c s swi n e tn n h o oy i d c t r p ec, a e r a e t e rc r n ae a d ftlt l y. l h a e t it sie h n c o i s o l e te td wi u gc lo e ai n En a g d r s c in o c o i i tsi e a d rl t e me e e e r ss h u d b ra e t s r ia p r t . l r e e e to fne r ss n e tn n ea i s nt- h o v r h ud a s e e h sz d. y s o l lo b mp a ie
trm oi S T . to s T ec ncl aao 8csst ae o 0 2t 2 0 u optl e ho b s s( MV ) Meh d h l i t f ae r t f m 2 0 o 0 7 i o r si r i ad 2 e d r n h aw e
a ay e er s e tv l Re ul Amo g28 c s s, 4 c s swe ec r d a d 4 c s sd e Amo g t e2 a e n lz d rto p ciey. s t s n a e 2 a e r u e n a e id. n h 0 c s s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更为常见。

本文将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等相关内容。

病因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静脉血流减慢、血管内皮损伤、高凝状态、外伤、手术等。

静脉血流减慢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因为静脉血流减慢会导致血液在静脉内积聚,增加凝血的机会,从而促进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

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不适感。

重症患者可出现休克、发热、代谢性酸中毒等重要表现。

诊断方法诊断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血管造影、MRI、超声多普勒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治疗治疗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一般包括抗凝和抗栓药物的使用,以避免血栓再形成和继续扩大。

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如介入手术或开腹手术清除血栓。

预后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对于早期诊断并及时有效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但对于疾病进展较为迅速的患者来说,预后可能较差。

因此,对于可能存在此病的患者,要加强预防和早期诊断。

以上就是对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内容的介绍,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此病的疑问,建议及时就医求助专业医生。

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例报告

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例报告

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例报告普拉提;乃衣木【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年(卷),期】2001(029)011【摘要】@@ 患者,男性,塔吉克族,牧民,39岁.以突感腹痛10小时急诊入院,疼痛呈间歇性,发作时疼痛性质难定,难以忍受,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呈咖啡色,无腹泻便血,以往患者有慢性肠炎病史.查体:体温36℃,脉搏99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74/44mmHg,神志清,精神差,急性痛苦病容,被动体位,消瘦体型,皮肤粘膜无黄染,无出血点,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宫端正,颈部无异常,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见浅静脉轻度曲张,腹部饱满,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及肌肉紧张,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胆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余(-);血常规:Hb 160g/L,WBC 16.2×109/L,RBC476×1012/L,N 0.82,L 0.17;胸腹部透视示肠梗阻;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门诊以"腹痛待查,肠梗阻,腹膜炎"收住院.入院后给予补液抗炎解痉及对症治疗,效果不佳,病情逐渐加重,当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进腹后腹腔内见250毫升左右的黑色液体,部分空肠颜色呈暗紫色,空肠水肿肥厚,慢慢探查在肠系膜上静脉的一个分支内可触到火柴棒样淤血斑块,小心用手轻轻地按压血栓生成部分,取0.5单位蝮蛇抗栓酶局部封闭,观察肠管颜色有所改变后,用低分子右旋糖500毫升冲洗腹腔,放置橡皮引流一根,按层次缝合关腹,术后给予补液、抗炎、支持治疗同时,给予10%葡萄糖200毫升+蝮蛇抗栓酶1.75单位连用13天,病情逐渐稳定,住院19天痊愈出院,随访4个月健在.【总页数】1页(P61)【作者】普拉提;乃衣木【作者单位】新疆塔什库干县人民医院外科 845250;新疆塔什库干县人民医院外科 8452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相关文献】1.双源CT在肠系膜上静脉栓塞中的应用 [J], 郭海燕;曹阿丹2.1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肠部分切除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的护理[J], 卜凡莉;彭南海;黄骞;黄迎春3.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治疗肠系膜上静脉瘤破裂出血 [J], 李伟之;刘梦莹;李培杰;马富权;薛挥4.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栓塞误诊一例报告 [J], 吴兴敏;杨再锐5.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广泛栓塞1例并文献复习 [J], 霍晓霞;牛巍巍;赵亦雯;张晓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一例报告_贺立敏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一例报告_贺立敏
疗。查纤维蛋白原 5 07 g / L , 全血黏度增高, 予低分子肝素 钙抗凝治疗, 复查纤维蛋白原正常。患者康复出院。出院诊 断: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院外患者坚持口服阿司匹林肠溶
片 75 mg / d, 随访 1 年, 未复发。
2 讨论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起病缓慢, 常有数天至数周腹部不
适, 厌食, 大便习惯改变等先驱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而腹痛加 剧, 腹胀, 呕吐, 血便, 呕咖啡样物, 腹膜刺激征甚至循环衰 竭。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高, 红细胞浓缩。腹平片可见 肠管扩张、肠壁水肿增厚和肠袢之间分离。腹腔穿刺如抽到 腹水, 提示肠管已坏死。该病早期症状不典型, 术前诊断困 难, 常因急性肠梗死合并腹膜炎在剖腹探查中确诊, 病死率 高。治疗可行血栓切除术, 如有肠坏死者, 需同时行肠切除 术。由于病变有复发性, 故常规予抗凝治疗。该患者既往有肺 栓塞病史, 早期有腹胀、腹痛症状, 随后出现血便、腹膜刺激 征, 及时行剖腹探查术明确诊断。行肠切除术及抗凝治疗, 预 后良好。由于该病早期诊断困难, 故对伴有高凝状态( 如真性 红细胞增多症和癌症) 、肠系膜上静脉损伤 ( 外伤、手术、放 疗、门- 腔静脉分流术后) 、腹腔感染、长期服用避孕药或有 周围静脉血栓性炎症病史者, 出现上述症状应想到本病。力 争早期诊断, 从而降低病死率 [1 ]。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主编
2001. 1805
实用内科学
第 11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4_04_14 收稿)
作者单位: 300280 天津市大港油田职工总医院
417
and moss y fib er sp routing. Ep ilepsia, 1993, 34( 6) : 985- 995 5 Dube C , Boyet S, M arescau x C, et al. Relatio nship betw ee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所属部位:腹部
就诊科室:外科,消化内科
病症体征:便秘,肠鸣,门静脉血流郁滞,腹部不适,腹肌紧张,静脉血栓
疾病介绍:
什么是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是怎么回事?血栓形成常继发于:①肝硬变或肝外压迫引起门静脉充血和血流郁滞;②腹腔内化脓性感染,如坏疽性阑尾炎,溃疡性结肠炎,绞窄性疝等;③某些血液异常/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造成的高凝状态;④外伤或手术造成的损伤,如肠系膜血肿/脾切除,右半结肠切除等,约1/4的病人无明显诱因/称为原发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症状体征: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有什么症状?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常有门静脉血流郁滞、高凝、或血管损伤的诱因。

起病较缓慢。

表现为腹部不适、便秘或腹泻。

数日或数周后,随着血栓蔓延扩大,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影响肠曲生机时,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有哪些症状呢?表现为突然发生剧烈腹痛,持续性呕吐,腹泻和血水样便比动脉栓塞更为多见。

体检时可见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腹腔穿刺可抽到血性液体。

常有发热和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增高。

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受累小肠扩张充气,伴有气液平面。

透视时肠蠕动消失。

化验检查: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要做什么检查?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检查在一般的体检时可见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腹腔穿刺可抽到血性液体。

常有发热和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增高。

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受累小肠扩张充气,伴有气液平面。

透视时肠蠕动消失。

鉴别诊断: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诊断方法有哪些?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诊断根据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结合腹部透视时肠蠕动消失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不难做出诊断。

另外,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诊断需与胃肠穿孔、急性胰腺炎、肠扭转、肠套叠和卵巢囊肿扭转等疾病相鉴别诊断
并发症: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并发症有哪些?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后,可向近远端继续蔓延。

当受累肠曲的静脉回流完全受阻时,肠管充血水肿,浆膜下先点状出血,后扩散成片。

继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并发肠壁和肠系膜增厚、水肿。

继之,肠曲发生出血性梗死,呈暗紫色。

大量血性液体从肠壁和肠系膜渗出至肠腔和腹腔。

静脉急性闭塞尚可反射性引起内脏动脉的痉挛和血栓形成,加速肠坏死的过程。

最后同样导致低血容量、感染中毒性休克。

治疗用药:
治疗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的药物尚无单一性,一般都采取综合治疗。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一旦诊断明确后,治疗上除了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应用广谱抗生素以外,应进行抗凝治疗。

同时密切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

疑有肠坏死时,应立即剖腹探查,将坏死肠管连同含有静脉血栓的全部系膜切除,以免血栓继续蔓延,累及其他肠管。

术后仍应继续抗凝治疗6~8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