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教学案2(鲁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2019高中地理 第4单元第3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2

2019高中地理 第4单元第3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2

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1.了解交通和通信发展对全球化进程的影响。

2.结合实例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及其变化的影响。

(重点) 3.结合实例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重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教材整理1 交通和通信发展与全球化 阅读教材P 102至P 103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作用:联系生产与消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桥梁,是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

2.发展(1)工业革命后:轮船、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相继出现,使人们可以到达更多、更远的地方。

(2)当今社会⎩⎪⎨⎪⎧移动电话、传真等先进通信手段的应用,使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快捷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通信,更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教材整理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聚落形态 阅读教材P 103至P 104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聚落形态分类:块状、带状、星状等。

2.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1)历史上水运为主的时代:城市沿河道伸展,聚落形态多呈带状。

(2)现代化快捷交通运输方式(如高架路、地铁等),赋予城市形态更多、更灵活的变化。

教材整理3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商业网点 阅读教材P 105至P 107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商业中心的分布: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

2.影响因素:交通位置是商业网点形成的重要因素。

3.城市商业网点的区位: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

正误判断:(1)网络购物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

( ) (2)大连的城市形态的发展深受陆路交通线的影响。

( ) (3)高速铁路沿线的城市因交通便利而成为区域商业中心。

( )【提示】(1)×网络购物主要是依靠互联网搭建的平台,因此主要得益于现代网络通信的发展。

(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教学设计 鲁教版必修2

(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教学设计 鲁教版必修2

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课标解读1.通过对交通和通信发展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交通和通信的发展能够促进全球化的进程。

2.通过分析交通发展和聚落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使学生理解交通发展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运用交通运输的发展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影响的有关理论,分析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特点。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总长度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于2011年6月底正式开通。

全线共设置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等21个客运车站。

济南为五个始发站之一,新济南站位于济南市主城区西部,槐荫区辖区内,距济南市中心区约10公里,规划面积约55平方千米,包括交通枢纽、区域商务、城市公共服务、主题园和居住区五大片区。

思考:京沪高铁开通后,济南成为处于中心位置的特大城市、五大始发站之一。

京沪高铁的建设对济南的城市形态和商业布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102~103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交通和通信发展与全球化”;②看教材P103~104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聚落形态”;并完成[思考交流]1;③看教材P105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3、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商业网点”并完成[思考交流]2。

→步骤1: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步骤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3、4。

→步骤3:教师通过[例1]的解读,讲解知识“交通运输对城市的影响”。

步骤8: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活动点拨]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步骤7: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的4、5、6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

←步骤6:教师通过[例2]的解读,讲解知识“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高中地理 4.3《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学案2 鲁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4.3《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学案2 鲁教版必修2

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一、交通和通信发展与全球化1、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对全球化的意义:交通和通信事业是联系、、的桥梁,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

2、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1)产业革命后:的出现,缩短了距离,促进了的发展。

(2)当今社会,广泛应用,使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快捷。

练习1、产业革命后,交通和通信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表现在()A、互联网的出现缩短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B、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通信缩短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C、电话、电报等先进通信工具的应用缩短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D、电报、轮船、铁路的出现,缩短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2、下列与互联网作用无关的是()A、不同地区之间实地的空间距离不断缩小B、电子邮件使不同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快捷C、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新思想、新理论的交流更加频繁D、企业广告形式更加多样化3、有人把今天的世界经济称为‘地球村经济“,是因为()A、世界经济规模日趋所缩小B、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联系日益密切C、各国经济差距越来越小D、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密不可分,且日益国际化4、某医院医生通过互联网邀请各大中城市大医院著名的主治医生为疑难病人会诊,从中拿出最佳治疗方案,他依靠的是()A、长途电话B、电报C、信息高速公路D、传真二、交通发展与聚落形态1、聚落:分为和,城市一般有乡村发展而来,在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中,交通运输布局和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聚落(城市)的、和。

2、交通发展与聚落形态的历史进程3、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对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练习5、交通运输布局和技术的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聚落的最初形成过程中 B、由乡村聚落发展为城市聚落的过程中C、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时期D、农业与手工业分离之后6、公路、铁路的发展,使()A、城镇均由沿江河湖海沿岸向铁路、公路沿线迁移B、城镇除分布于江河沿岸外,铁路、公路沿线也兴起了新城镇C、城镇形态趋于单一D、城镇向铁路、公路的垂直方向延伸7、有关交通与聚落形态的关系,正确的是()A、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使聚落形态均呈带状B、聚落布局的变化与交通技术的发展无关C、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赋予城市形态更多、更灵活的变化D、我国北方城市多沿河布局,比如:西安、太原、天津等。

2020-2021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4单元第3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教案

2020-2021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4单元第3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教案

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交通和通信事业的主要作用及其发展对全球化的推动作用。

2.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和技术的发展对城市聚落的分布及形态的影响,了解不同交通时期聚落的形态特征。

3.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掌握交通位置对商业中心形成的重要作用。

4.运用图表分析交通与通信的发展变化带来的社会影响。

〖情感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理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通过学习交通发展的变化对家乡经济、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树立优先发展交通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本节的重难点是交通发展对聚落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讨论法、小组研讨学习法【学习过程】导入1、同学们,课程标准对本节有两项要求:1.交通发展对聚落形态的影响2.交通发展对商业中心布局的影响本节的学习目标请大家朗读一下。

[学生朗读(略)],其中“了解交通和通信对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和“通过举例分析,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2、小故事公元前490年,希腊人和波斯人在希腊的马拉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结果希腊人取得了胜利。

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很快地送到首都——雅典,就派了一个叫菲利比第斯的战士,从马拉松一直跑到雅典。

当他到达雅典时已经筋疲力尽,传达了胜利的消息以后便死去了。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战士,以后就把这个距离作为正式马拉松跑的距离,并列入了历届的奥运会比赛。

如果在现代,你会用什么方法把这个消息通知大家以及公告世界呢?[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 1519年,葡萄牙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了三年多的时间。

如今,一架时速800km/h的飞机,绕赤道转一圈仅需50h。

用电话交谈,从美国纽约到中国北京,只需几分钟或几秒钟。

高中地理 4.3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课件2 鲁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4.3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课件2 鲁教版必修2

公路沿线。商业小区遵循便民最优原则:建在居民小区内。
23
【典例2】读我国某市城区规划图,回答(1)~(3)题。
24
(1)下列有关图中富居家具城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 C.靠近家具生产厂,以减少运输费用 D.靠近国道,便于产品出口
)
25
(2)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最突出的优势是 ( A.接近银行,便于金融流通 B.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 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 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 (3)图中夜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9
一、交通运输对城市的影响
10
1.对城市区位及发展的影响
11
2.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12
13
交通运输主要通过改变空间通达性而对城市土 地利用方式产生影响。城市功能结构的改变,进一步使城市
空间形态发生变化。城市往往沿交通线向外扩展成不同的城
市形态。不同的城市形态也能反映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
14
的原因。
16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变化的过程、 原因。解决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
17
答案:(1)河流
煤铁资源
(2)①区域。因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 充足。 (3)交通(铁路的修建)。 (4)南北方向沿铁路伸展。 (5)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 下降;煤、铁资源枯竭。
18
【借题发挥】平原地区聚落空间形态与河网密度的关系
地势开阔平坦且河道较少的平原地区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呈 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而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聚落往 往是沿河道伸展,平面形态多呈带状。
19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4单元第3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教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4单元第3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教案

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节为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第三节,主要介绍了交通和通信方式对全球化、聚落的分布及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交通和通信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能够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是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内容,也是对前面所学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功能区等一些内容的补充,在本单元乃至整册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力已大大加强,不满足于了解简单的地理现象,但不能全面认识知识内在联系,无法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社会对人生有自己一定的见解,不满足于接受一个现成的答案,但对问题的本质把握能力仍有欠缺;独立性格初步形成,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仍有不足。

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读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资料、课本的地图等,加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和通信事业的主要作用及其发展对全球化的推动。

2、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和方式的发展对城市聚落的分布及形态的影响,了解不同交通时期聚落的形态特征。

3、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掌握交通位置对商业中心形成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交通发展对聚落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看到今天的课题,你们能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者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来谈一谈交通与通信带来的变化吗?[学生]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展示预设的图片,归纳学生的发言。

【设计意图】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导入新课,学生各抒己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展示预设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历史,扩大学生的视野。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鲁教版必修2)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鲁教版必修2)

内容,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促进了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
03
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为
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带来了生活便利与挑战
01
提高了生活便捷性
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如在线购物、
远程办公、视频通话等,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02
增加了生活选择性和多样性
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选择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满足
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偏好。
03
带来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挑战
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突
出,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和解决。
05 应对交通与通信发展的策 略
加强交通规划与建设
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
根据城市发展和人口分布,合理规划道路、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 优化交通网络布局。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提高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质量和通行能 力。
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管理的智能 化水平。
提高交通安全与效率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
蒸汽机车、汽车、轮船、 飞机等,速度提升,运输 能力增强。
现代交通工具
高速铁路、地铁、电动汽 车、无人机等,更加便捷、 高效、环保。
交通网络的完善
01
02
03
04
公路网
从土路到柏油路,再到高速公 路,公路交通日益发达。
铁路网
铁路的铺设和提速,使得长距 离快速交通成为可能。
航空网
航空线路的开辟和航班的增加 ,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空距离

2020高中地理 第4单元第3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2

2020高中地理 第4单元第3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2

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1.了解交通和通信发展对全球化进程的影响。

2.结合实例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及其变化的影响。

(重点) 3.结合实例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重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教材整理1 交通和通信发展与全球化 阅读教材P 102至P 103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作用:联系生产与消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桥梁,是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

2.发展(1)工业革命后:轮船、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相继出现,使人们可以到达更多、更远的地方。

(2)当今社会⎩⎪⎨⎪⎧移动电话、传真等先进通信手段的应用,使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快捷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通信,更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教材整理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聚落形态 阅读教材P 103至P 104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聚落形态分类:块状、带状、星状等。

2.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1)历史上水运为主的时代:城市沿河道伸展,聚落形态多呈带状。

(2)现代化快捷交通运输方式(如高架路、地铁等),赋予城市形态更多、更灵活的变化。

教材整理3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商业网点 阅读教材P 105至P 107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商业中心的分布: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

2.影响因素:交通位置是商业网点形成的重要因素。

3.城市商业网点的区位: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

正误判断:(1)网络购物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

( ) (2)大连的城市形态的发展深受陆路交通线的影响。

( ) (3)高速铁路沿线的城市因交通便利而成为区域商业中心。

( )【提示】(1)×网络购物主要是依靠互联网搭建的平台,因此主要得益于现代网络通信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下列有关城市分布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各地的聚落分布形态差别不大B.交通运输只对城市扩展方向产生影响
C.交通运输由内河向外海迁移时,城市也由内地向沿海迁移
D.铁路对城市的形态没有产生影响
7.下列有关商业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东北的森林地区由于林产品丰富,所以容易形成商业中心
知识梳理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一、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1、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
(1)时空距离缩短,促进化。
(2)交通运输和的变化导致:①聚落______的改变;②商业网点______的变化
(3)列表比较电子邮件和普通邮件的差别
项目
传递网络
通信方式传递速度成本Fra bibliotek电子邮件
普通邮件
二、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目前该市的城市形态呈_____状,形成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该市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图4-3-2,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乙、丙、丁四大商业中心的共同区位因素是_______提供的条件。
A.铁路和公路的发展,促使城市街区沿交通干线两侧不断地向外延伸和扩展
B.近、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为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提供了条件
C.私家车的普及和快速道路系统的建立使不少城市的空间形态呈星状
D.随着地铁和高架公路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更加灵活、多样
5、图4-3-4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是( )
4、读图4-3-3“我国重要商业中心的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⑴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商业中心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⑵图中商业中心按照规模,均属于______性商业中心,它们对全国或较大范围内的商业流通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10.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是( ) A.北京B.广州C.上海D.沈阳
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商业中心一定与交通枢纽结合在一起B.交通方式的变化吸引商业中心向新的地点迁移
C.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容易形成商业中心D.郑州商业中心的形成得益于它是一个铁路交通枢纽
2、交通和通信是联系________的纽带( )
6、关于商业网点与交通运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商业网点的密度与交通条件有关B.商业网点主要沿铁路线分布
C.商业网点的效益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有关D.商业中心往往与交通枢纽结合在一起
7、与上海成为我国最大商业中心的关系不明显的是( )
A.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京沪、沪杭铁路在此交汇
B.上海市既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生产地,也是全国最大的商品消费地
⑶我国主要的商业中心为什么多分布在东部地区?其原因是:_____。
⑷上海能够成为全国最大商业中心的原因有______(多项)
A、本身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和消费能力B、有丰富的商业管理经验
C、拥有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D、有发达的的交通运输系统
课后作业
题源:
问题统计分析
高∴考≈试じ题═库
山区
平原
形成
密度
效益
组织形式
4.影响商业中心的分布:
(1)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①②
(2)交通运输方式的化、化、化,一方面扩大了对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涌现出了众多的,点线结合,有利于商品的集结和疏散,而且也提升了商业网点的和。再加上现代商品冷藏、包装技术进步,更加促进了商业网点的发展。
导学检测
1.当前成为许多国家技术竞争制高点的是( )
⑵乙地商贸发展前景比甲地广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⑶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城市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原
因是位于处,有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丁城市则处于__,因此它既是_____港,又是港。
(5)____城市最有可能发展为本区域的最大商业贸易中心。
C.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D.上海高等学府云集,技术力量雄厚
8、将下列内容按因果关系排列,说明商业网点的形成过程( )
①商业网点的形成②生产地域分工③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④商品交换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
9、根据图4-3-1中某市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分析回答:
(1)1949年以前该市的城市形态呈______状,街区沿________伸展,这是因为当时该地的主要运输方式以_____为主。
A.全球定位技术B.航天航空遥感技术C.信息高速公路技术D.克隆技术
2.某县医院医生用最经济的方法邀请各大中城市里大医院的著名主任医师为疑难急症病人会诊,从中拿出最佳治疗方案,他们所依靠的是( )
A.长途电话B.电报C.国际互联网D.传真
3.今天,一个全球性企业可以把它的研究开发部、加工基地、销售总部分设在世界各地,而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像在同一座办公楼一样方便,这有赖于( )
江苏省丹阳六中教学案
编制:吴学泽2011.4.
年级
高一
学科
地理
执教
流水号
201103005
学习要求:
1、举例说明近现代交通、通信的发展对促进全球化的重大推动作用。
2、了解不同时期聚落空间形态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发展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3、理解交通发展对商业网点的分布和密度的影响
B.在西北地区由于人口稀少,形成不了商业中心
C.我国的商业中心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D.交通位置是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重要区位因素
8.沈大高速公路边上的西柳服装市场的区位因素是( )
A.历史原因B.自然条件好C.国家政策D.交通便利
9.在下图所示三个地点,最先发展成商业中心的是( )
A.A点B.B点C.C点D.都不能
①生产和消费 ②工业与农业 ③城市与乡村 ④地区与地区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3、下列事物和技能中,能为“地球村”村民之间提供快捷信息交流的是( )
①手机短信 ②电子邮件 ③视频聊天 ④移动电话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交通发展与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交通运输网B.邮政网络C.电信网络D.“金桥”工程
下面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下形成的。请据图回答4~5题。
4.图中所示形成最早的城市形态是
A.①B.③C.②D.④
5.有关上述四幅图所处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火车—电车时期B.③是汽车时期C.②是高速公路时期D.④是步行—马车时期
1.聚落分布:沿交通干线和,成为聚落的。
2.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的变化。交通线衰落,会引起的衰落。
三、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商业网点分布主要区位因素
商业街:①最优原则——城市的处
②最优原则——市区边或市区边缘的沿线
商业小区:分布于内,满足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需求
2、影响商业网点布局:自然环境为商业网点形成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