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2012中国纺织品出口数据
中国纺织品自愿出口限制的经济效应分析

中国纺织品自愿出口限制的经济效应分析韩玉军陈华超卢树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摘要:随着纺织品贸易被纳入WTO的框架之下,中国纺织品出口逐步进入正常的贸易渠道。
但从中欧和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的结果来看,这种乐观的估计并没有实现。
因此,本文提出与其实行配额管理,倒不如我们与美欧谈判并达成“自愿出口限制”协议,这样做的经济效应与政治效应都将会产生对中国有利的影响,而且产生的贸易摩擦也会减少。
关键词:纺织品;中国;自愿出口限制;经济效应2005年1月1日,乌拉圭回合所达成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生效,至此,由多纤协定(MFA)管辖世界纺织品贸易40多年的配额体制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纺织品服装贸易与其他货物贸易一样,全面纳入WTO规则的管辖,进入后配额时代。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与出口国,配额逐步取消、纺织品贸易逐步自由化对中国而言无疑是一次扩大纺织品出口的机遇。
但是,中国纺织品的出口仍然受到了美欧等发达国家市场保护的很大制约,中欧虽然就此问题达成了协议,但欧盟对中国纺织品服装仍实行设限管理,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于2005年11月8日在伦敦达成《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中美双方同意在协议期内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棉制裤子等21个类别产品实施数量管理。
根据协议,对协议外产品,美方将克制使用242段条款。
由于美方依据《中国加入WTO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段,频繁对中国纺织品实施限制措施,给两国纺织品贸易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影响了贸易的正常、有序发展。
虽然协议的达成有利于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稳定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使中国纺织品出口重回“管理型贸易”配额时代,将对中国纺织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笔者认为,与其实行配额管理,倒不如我们与美欧谈判并达成“自愿出口限制”协议,这样做的经济效应与政治效应都将会产生对中国有利的影响。
作者简介:韩玉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服务贸易;陈华超、卢树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
中国纺织工业出口依存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纺织工业出口依存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做出过重要贡献,在目前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探索了纺织工业出口依存度的动态过程,客观地展现了我国纺织工业出口依存度变化的轨迹,研究影响纺织工业出口依存度演变的各种因素,对未来我国纺织工业出口依存度的变化趋势作出合理的预判,为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纺织工业;比较优势;纺织与服装出口一、纺织工业的出口依存度1.分行业出口依存度(2000-2010)在纺织行业中,服装、鞋帽制造业的出口依存度最高,其次是纺织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最低。
从发展趋势看,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纺织品制造业出口依存度明显回落,化学纤维制造业出口依存度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总体上讲,纺织工业上游产业出口依存度低于下游产业,这符合纺织服装业特征,即下游产业更趋劳动密集型,我国更具有比较优势,而上游产业则相对是资本、技术密集型的。
另外,随着纺织经济发展进程,这三项出口依存度正缓慢趋于接近。
2.全社会口径纺织工业出口依存度的评估现行的产出统计没有涵盖全社会所有纺织工业企业。
为了对全社会口径纺织工业出口依存度有一个完整的描述,需要对全社会口径纺织工业的产出做一个评估。
根据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供的数据,2005年全社会口径纺织工业销售产值为33000亿元,比照《纺织工业统计年报》关于规模以上企业工业销售产值数据,后者为前者的0.61。
我们以此比例估算2000年以来全社会口径纺织工业销售产值,结合海关统计的纺织服装出口数据计算全社会口径纺织工业出口依存度,其结果与按规模以上企业统计口径计算的出口依存度相比,误差不超过0.03,误差项绝对值的平均值为0.016。
因此,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的出口依存度基本上可以代表全社会纺织企业的出口依存度。
资料来源:《纺织工业统计年报》规模以上企业工业销售产值和海关统计的纺织服装出口数据及人们币对美元汇率计算。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三下降”的原因与对应之策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三下降”的原因与对应之策作者:彭侠陈万卷谢少安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4年第1期彭侠陈万卷谢少安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服装是国际市场上最为敏感的商品之一。
我国纺织服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我国保持贸易顺差最大的产业,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纺织服装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
目前,中国正处于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型升级的发展之中,又处于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元贬值,出口成本增加,出口的比较优势正在弱化,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亟待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实现纺织服装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一、纺织服装出口“三下降”的问题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少量出口发展期(1949-1978)、大进大出的快速发展期(1979-1985),服装出口领先的加速发展期(1986-1993)、全球第一的稳定发展期(1994—2004)、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型发展期(2005—2014)。
目前正处于第五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面临严峻挑战,存在“三下降”的问题,即比重下降、份额下降和增速下降。
(一)在出口贸易中的占比连年下降纺织服装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国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1979以后,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1987年出口额突破了100亿美元,2005年突破1000亿美元,2010年突破2000亿美元,2012年上升到2549.82亿美元,是改革开放前1987年24.31亿美元的104.89倍。
199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355.5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服装比重的13.2%,成为世界纺织品服装第一大出口国,并一直保持至今,但我们通过数据研究也发现,纺织服装在我国货物贸易中的比重从1995年开始连年下降,并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参见图1)。
7. 中国历年进出口数据(1990-2019)

-8.85 -2.23 -9.69 -11.06 -13.87 10.76 -10.88 4.08 -0.49 8.39 11.31 3.98 6.81 6.37 3.00 0.78 -9.05 -4.94 10.27 6.18 9.23 6.39 3.14 7.16 7.71 -2.25 0.33 15.39 11.98 1.27 27.10 10.20 1.46 7.22 6.28 0.19 2.75 8.96
2,254 3.90 2,170 1.18 2,144 -0.56 2,156 1.89 2,116 6.36 1,990 14.40 1,739 1.93 1,706 -14.47 1,995 -13.93 2,318 6.63 2,174 15.03 1,890 -4.66 1,982 -0.15 1,985 3.21 1,923 -1.65 1,956 3.19 1,895 6.35 1,782 -0.59 1,793 50.48 1,191 -34.31 1,814 -13.35 2,093 8.10 1,936 9.33 1,771 -3.55 1,836 -2.70 1,887 4.44 1,807 2.30 1,766 0.52 1,757 5.45 1,666 7.42 1,551 27.44 1,217 -28.16 1,694 -24.26 2,237 13.70 1,967 2.22 1.56
2019年6月
2019年5月 3,860 3.45 -3.44
2019年4月 3,731 2.31 0.41
2019年3月 3,647 36.94 3.15
2019年2月 2,663 -32.74 -13.81
2019年1月 3,960 2.73 4.05
纺织简介介绍

全球与中国市场现状
全球市场
全球纺织业市场规模庞大,涉及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 等多个领域。全球纺织品贸易活跃,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市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拥有完整的 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规模。近年来,中国纺织业在技术创新 、品牌建设、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织造工艺
通过织机将纱线交织成布匹,包 括开口、引纬、打纬等工序。
织造设备
包括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剑杆 织机等,这些设备通过计算机控 制和自动化技术,提高了织造效
率和产品质量。
印染工艺流程及设备
前处理
对布匹进行预处理,如退浆、煮炼、漂白等,以提高印染效果。
印染工艺
将染料和助剂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如印花、染色等,使布匹获得所需的花型和颜色。
产业链结构与特点
产业链结构:纺织业产业链包括原材料 生产、纺纱、织造、印染、后整理、服 装制造等多个环节。
环保要求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纺 织业对环保技术和绿色生产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
技术密集:纺织业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 和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特点
多元化:纺织业涉及多种纤维材料和产 品类型,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印染设备
包括印花机、染色机等,这些设备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了印染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为了减少环境污染,现代印染企业普遍采用环保型的染料和助剂,以及废水处理 设备。
04
纺织品分类与用途
服装类纺织品分类与用途
棉质服装
以棉花为原料制成的服 装,具有吸湿性好、透 气性好、弹性较差的特
我国棉纺织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棉纺织行业现状分析2005年1月1日配额取消,我国棉纺织行业总体呈现平稳进展的势态,迎来了2005年良好的开局,详见下面的分析。
一、生产情况2005年1-2月我国棉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纱产量为169.73万吨,同比增长22.93%。
其中我国两大纱生产省:江苏省累计产量为35.27万吨,同比增长17.02%;山东省累计产量为20.71万吨,同比增长42.13%。
此外,浙江、福建、河南、新疆的纱产量有较快增长,特别是新疆省由于棉花的优势,吸引了疆外企业投资的兴趣,1-2月纱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4.05%。
从下图中能够看到, 1-2月份纱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保持了稳固的增长势头。
由于春节长假的影响,2月纱产量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2005年1-2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梭织布产量为47.81亿米,同比增长21.44%。
其中纯棉布累计产量为24.90亿米,同比增长30.16%,混纺交织布累计产量为9.75亿米,同比增长12.85%。
这说明,纯棉布仍是我国布类生产的主导。
占我国梭织布总产量60%以上的山东、浙江、江苏三省,1-2月份累计布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34.60%,14.14%,18.40%,增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因此,2005年1-2月梭织布同比增幅能够比去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要紧原因在于全国其他省市的梭织布生产情况比去年有所好转,比如河南、湖北两省1-2月梭织布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39.67%、23.96%。
2005年1-2月纱、布产量比上年四季度减少的要紧原因是受到春节长假的影响。
布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增长的要紧原因是:1月份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国际市场需求相对扩大,产能得到合理释放;纱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保持增长的要紧原因是:内需比较旺盛。
二、进出口分析据我国海关统计,2005年1-2月我国棉纺织品及服装(含纱线、织物、制品、服装)累计出口金额为53.73亿美元,同比增长37.81%,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37.08%;其中棉、棉混纺纱线及织物累计出口金额为9.14亿美元,同比增长13.67%,占棉制纺织品出口总额(16.70亿美元)的54.73%。
中国纺织服装的市场表现较好,投资稳中求变,男装市场规模稳定发展,中高端女装增速高于女装整体增速

中国纺织服装的市场表现较好,投资稳中求变, 男装市场规模稳定发展,中高端女装增速高于女装整体增速一、纺织服装的市场表现目前纺织全产业链80%左右的销售收入在国内市场实现,纺织行业必须进一步明确国内市场的首要支撑和重要根基性作用,以国内市场为行业发展的根本立足点。
一直以来,我国纺织工业都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与发展优势,在全球纺织业中占据着龙头地位,不仅是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产业链最完整、门类最齐全的国家。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纺织出口国的地位十年之内难以被颠覆。
但即便如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仍然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2011~2017年,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3.8%,而同期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年均仅增长3.8%。
其中,2018年11月份鞋帽服饰类零售总额达1418亿元,与去年同期增长5.5%.2018年月全国鞋帽服饰类零售总额达12198亿元,与去年同期增长8.1%。
2018年,纺织品服装国内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增速好于此前两年水平,支撑纺织行业总体实现平稳运行。
2019年初至今(2019年5月10日),沪深300指数上涨18.3%, 纺织服装板块(申万分类)上涨13.4%,位列28个行业板块中第21 位。
纺织制造子板块中印染行业表现较好,年初至今上涨35.3%;服装家纺子板块家纺行业表现较好,年初至今上涨23.1%。
2019年至今(2019年5月10日)沪深300、纺织服装指数相对收益I IIIIIIIIIIIIII IIII*w∙≡a‹♦出株w *t<¼⅛√“■才∙f v3*・■M S H 4 ■ ,*< <<< 命”**e 60% 50% 40% ≡ 20% 10% 0⅝■涨跌幅%估值方面,截止2019年5月10日,纺织服装板块整体PE(TTM) 22.6倍,全行业相对于沪深300估值的溢价约1.9倍;纺织制造板块整体PE (TTM) 17.9倍,服装家纺板块整体PE (TTM) 28.2倍,相对于沪深300估值的溢价分别为1.5、2.4倍。
当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幽隰经贸对策【摘要】在全球纺织品配额青0度取消以麝,我国的纺织品出口特别是服装出口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然而我国的坊织品出口贸易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文主要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摩擦和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应对措施上阐述自己的看法。
【关键竭】纺织品贸易餐豸壁垒嚣监协会垂主器辫纺织业是我国最毕开放进八网际市场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簸长最好,壤长最快、发展最完善的产韭。
然孬。
我国的纺织品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诸如国际贸易环境适应度不离及出El企般自身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我潮纺织品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发餍的步伐。
一、我蓬纺织品翻臼贸易的瑶袄1近年来我国纺级品出口贸易规模上的新突破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出口从2001年的534.4亿美凭猛增戮2006冬翁{651,毒亿美元。
五年中,基日邋长了运3镶。
撵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值为1651、36亿美元.同比增长22.66%,占全国外船进出口总值的938%,贸易灏差达{290,34亿美元。
纺织暴趿装出口总{耋避{470。
85亿美元。
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52254亿美元,同e匕增长1884%.服装出口金额是94830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
中欧、串美纺织熬},办议的签鬈,为我国纺织品出口提供了稳定的贸磊环境。
确保了我国纺织麓蹬口持续脊序的发震。
以2006年为例.纺织品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出口价格提高,出I:a效益得以提升,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2006年前9个月,我国纺织服装警西罐长24.2%,对美纺织辍装警霉{A穗璜长42%。
对敬盟骚装出口价格也增长了17%。
尽管2006年我国的纺织品出El在贸易摩擦频多、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8巍下,褒出霾整俸规模秘效益上仍取霉较大发震。
2.我阑纺织品出El贸易地区结构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
在中美纺织经贸哭系上,中荚经贸合{乍关系是互利双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