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出口俄罗斯分析

纺织品出口俄罗斯分析
纺织品出口俄罗斯分析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市场调研报告

一、选定销售产品

装饰用纺织品,可分为室内用品和床上用品,包括家居布和餐厅浴洗室用品,如:地毯、沙发套、椅子、壁毯、窗帘、毛巾、茶巾、台布、手帕等;床上用品包括床罩、床单、被面、被套、毛毯、毛巾被、枕芯、被芯、枕套等。

二、调研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步骤:

(一)、确定目标市场和调研目的

我们所要销售的产品为装饰类纺织品,根据该类产品的特性和需求人群,我们将目标市场确定为俄罗斯。此次市场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俄罗斯对装饰类纺织品的进口情况,包括对进口量以及中国所占比例、消费者人群定位、市场需求量、价格区间以及对外贸易的政治经济政策等方面的调研。

(二)、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

此次调研的资料数据主要来源于网络上的二手资料数据,为确保数据的可靠性,我们所收集的数据都来源于中国商务部网站、阿里巴巴、福步外贸论坛以及道客巴巴等网站。

收集相关资料之后,我们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三、调研情况介绍

1、目前此类商品中国出口的状况

出口额为352.78亿美元,同比增长7.01%,增速较上年同期增长0.89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额为260.3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3.91%,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回落38.83个百分点。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484.2亿美元,增幅扩大至6.3%。其中纺织品出口928.5亿美元,增长5.8%;服装出口1555.7亿美元,增长6.7%。

据《中国毛纺织品市场现状调研与产业投资评估报告(2014-2019)》,今年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业内人士表示,发达国家经济逐渐回暖,需求回升,带动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长。此外,今年我国加大采取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力度,有效提高了纺织品货物的通关效率。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采取便利通关等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一系列利好政策不仅成功为企业减负,而且有助于企业出口信心的增强。国家大力落实通关便利化政策措施,企业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利好与便利。货物通关速度以及条件比过去更快、更完备,相关手续的办理更加简便。

2、商品市场概述

选定市场为俄罗斯。俄罗斯是中国纺织品和服装重要的出口市场,也是中国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和“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地区。迄今为止,俄罗斯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未有任何限制。在双边贸易中,纺织品和服装一直占有很大比重,对双边经贸合作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俄罗斯纺织加工工艺陈旧,设备落后,服装及其他齐类纺织品生产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中国与俄罗斯开展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10多年来,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在俄市场上已.口有相当大的比重,拥有较固定的消费群体;购买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亦成为俄中上收入阶层人上的首要选择。

3、市场需求分析

由于历史、地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纺织加工工艺陈旧,设备落后,服装及其他各类纺织品生产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俄罗斯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而中国服装生产企业的对俄出口正填补了这一缺陷。而且俄罗斯作为“金砖四国”的成员,虽然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但其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多数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敏感度高,所以中国产品“质优价廉”的特点正好满足了俄罗斯市场对服装的相应需求。俄罗斯对产品的需求和中国产品的特性吻合,所以俄罗斯服装市场对中国的产品依赖较高。

市场专家分析认为,鉴于俄的聚脂纤维等化纤面料生产工艺落后,在今后5年期间,对上述国家的进口依赖度至少仍将保持以上的增长率。俄现有的纺织、服装生产加工设备落后世界20—30年,本国产品不能满足国内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这对外国产品扩大对俄出口带来了很大机遇。为开拓俄罗斯市场,韩国企业已开始在俄举办产品展销会、贸易洽谈会,并邀请进口商访韩洽谈进出口业务。韩将俄列为其今后出口纺织品、服装的重点开拓市场,并将在投资兴建生产工厂。

4、市场国政策法规

政策:

2011年入市俄罗斯政府公布了加入WTO后纺织品服装进口关税的减让细则。与纺织服装相关的商品进口关税税率从入世之日起至履行承诺终止年逐年下调。涉及的产品种类包括纺织原料丝绸、羊毛、工业用纺织制品、纯棉套装、家纺用品等各类制成品。

从关税减让细则来看,各类纺织品服装的进口关税下调的履行承诺终止年为2013年到2017年,但大部分产品降至最终进口关税约束税率的时间将在2015年之前。值得注意的是,有30余种产品的进口关税由从价税和从量税复合征税降为单一的从价税。从产品类别来看,棉制纺织品服装的降税幅度较大,如:纯棉裤子、女士纯棉套装的进口关税将由入世之日20%的从价税、加每公斤不少于2.5欧元的从量税复合征税降为每公斤2.2欧元的单一从量税;

纯棉女式、儿童带衬运动套装将由入世之日20%的从价税、加每公斤不少于2欧元的从量税复合征税降为每公斤1.75欧元的单一从量税;纯棉手套的进口关税将由入世之日的15%的单一从价税降为10%的从价税;纯棉围裙、家用其他棉织品的进口关税将由入世之日的15%的从价税降为6%。

法规:

俄罗斯外贸政策法规:

1.海关估价

关税须按照海关产品估价以硬通货或按现行汇率以卢布支付。海关估价一般以进口产品的贸易平台础。另外也征收货物实际成本0.15%的海关手续费。临时进口费为1000卢布。根据海关规定,海关处理程序不应长于一个月。如俄罗斯海关拒绝接受货物,法规规定产品须运返原产国。

2.自由贸易区/仓储

在俄罗斯没有实际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有几个自由经济区,意在鼓励在特别区域内进行投资;还有几个自由关税区和自由货库,在上述两区域勿须缴纳海关关税。在这些区域内可进行许多生产及商业活动,但不能从事零售。库存期限不限。自由关税区和自由货库均地处海关地带(机场、码头、铁路及卡车站)。俄在全国各地批准了一批所谓自由贸易区,这些区域允许免税进口大量产品。

3.关税及进口税

伴随着进口管制的普通自由化,1992年俄开始实施进口税或海关关税系统。从此,进口税几次提高。新的税率表意味着13%~15%的进口税,比大多数西方国家的进口高出几倍。最近,俄罗斯政府宣布一项新的计划,将超过30%的进口税调低。此项改动于1994年第四季实施。

5、市场国贸易政策

俄罗斯服装产品必须办理俄罗斯检疫部门颁发的卫生证书,提供生产企业发出的安全确认书,包装安全确认书,生产厂家所在国官方机关颁发的安全证书

贸易壁垒

关税及关税管理措施

目前俄罗斯的整体平均关税税率为10.5%,但汽车、烟、酒、糖等敏感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为25%-30%,服装、鞋、轻纺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为15%~20%。

俄罗斯也将中国很多有竞争力的产品排除在优惠清单之外,如果汁、菜汁、矿泉水、汽水及其他非酒精饮料、啤酒、80度以内非变性食用酒精、烈性酒、甜酒、其他酒精饮料、合成材料服装、鞋、护腿套、天然宝石、人造宝石及其制品、非金银宝石妇女饰物、电话机、电唱机、录音机、音箱、录像机、放像机、无线电话电报传送接收设备、广播电视传送接收设备、客货两用车、赛车、钟表、钟表零件、表带、表链等。

俄罗斯上述做法严重阻碍了中国相关产品对俄罗斯出口。

通关环节壁垒

在海关估价中,俄罗斯对中国有竞争力的服装、家电等产品规定了较高的最低限价,削弱了中国产品在俄罗斯市场上的竞争力。

2002年8月,俄罗斯海关规定,自中国经铁路运输发往莫斯科及莫斯科州的产品必须在指定的13个铁路站收货并办理通关手续。中方就此规定多次与俄方进行交涉,要求俄方取消这一针对中国产品实施的歧视作法,但至今俄方仍未取消。

运输

1、铁路缩短一半时间

1)哈尔滨-满洲里-俄罗斯

2)哈尔滨-绥芬河-俄罗斯远东

3)哈尔滨-绥芬河-满洲里-俄罗斯

2、海运

满洲里、绥芬河运至圣彼得堡、海参崴、东方港、新罗西斯克

3、汽运

绥芬河-俄罗斯全境

4、海铁联运

东方港-俄罗斯全境

5、货物通过哈尔滨集装箱中心站可以直接通关

中国企业反映,俄罗斯对中国企业从事跨境公路运输服务设有种种非国民待遇的限制,如,根据俄罗斯交通部规定,中国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必须缴纳押运费。该费用不同于运输保险费,相关货物损失及丢失均不予赔偿,而是由货主和铁路机构协商解决。俄罗斯对中方客运、货运车辆在俄罗斯境内的目的地,以及返回车辆在俄罗斯境内承载旅客、装运货物均有不合理的限制。此外,中方在俄罗斯境内设立合资、独资货物运输、货运代理、仓储、物流企业时也未能获得国民待遇。

四、分析、结论和建议

俄罗斯虽然将中国列为普惠制受惠国之一,但却将中国很多有竞争力的产品排除在优惠清单之列。近年来,俄逐步扩大了进口许可证管制产品的范围,在服务贸易领域存在大量壁垒。值得庆幸的是,其范围并未波及纺织品的进口。不过,俄罗斯的通关手续过于复杂,通关时间过长,易货贸易的许可证办理难度也较大,这使得中国出口商们对与俄贸易失去信心。目前,俄罗斯轻工业发展水平一直处于滞后状态,与中国相比差距巨大,所以俄方对纺织品的需求短时间之内无法降低。这为中方纺织品对俄出口提供了商机。如何巧妙规避贸易壁垒与不利政策,是现金中国纺织品出口商们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

俄罗斯市场调研报告

俄罗斯市场调研报告 一、国情介绍 在许多国人眼里,俄罗斯依然是那个在九十年代初,历经可怕的"休克疗法"后,卢布大幅贬值,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社会供给严重不足,社会局面动荡不安的没落国家。而实际上,俄罗斯凭着叶利钦和普京这两代务实领导人的励精图治,在经受十几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阵痛后,正在逐步走出低谷,悄然崛起。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阿尔巴特大街见证了这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变迁,1990年至1992年期间,阿尔巴特大街上,比较大的商场是"古门"和"楚门"两家国营商场,商场货架上所列货物少而且档次低,购买食品等紧销商品需排队,还常常断货。而今这两家国营公司货架上的商品供应丰富,应有尽有。而且,大街上新开的欧美高档时装店和家电专卖店多得令人目不接,俄罗斯新贵在这里挥金如土,生意十分兴隆。目前莫斯科的房价也因此跃居世界第二的高位。 中俄两国于2001年7月缔结了《中俄眭邻友好合作条约》后,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两国石油、天然气、航空航天、通讯等领域大型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双边相互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地方经贸合作趋于活跃,而中俄两国的贸易在历经多年的徘徊不前后,于去年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去年首次两国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中俄两国政府已签订协议,俄罗斯将参加中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并将铺设俄罗斯至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输出管道,据官方预测,在未来三年内,两国的年贸易额将达到300-400亿美元。中俄经贸关系可以说是已走出"磨合期",正逐步驶入"快车道"。 二、市场分析 西方商界认为,俄罗斯是世界上仅剩的最大的市场,其市场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俄是一个有1.44亿人口的大市场,再加上其对独联体和东欧各国的辐射作用,俄至少是一个4亿左右人口商品的集散地,其影响力不可小视。 2、作为前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其经济结构畸型状况至今没有得到改变,重工业落后,轻工业不足,家业落后,大量轻纺工业、食品等民用产品依赖进口,每年这类产品占其总进口量的40%。而中国在生产这类产品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客观上俄可以成为我国的一个巨大的出口市场。 3、据俄官方统计,目前中国向俄的直接出口仅占其进口的5%,比重很小,这说明中国向俄扩大出口规模的可能性极大。 专家分析指出:一方面,在俄罗斯,由于中俄贸易长期的个体"外贸"形成了中国制造等于劣质产品的认识,中国产品对世界市场的供应唯独在俄罗斯没有相应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大厂、大外贸公司经营对俄正规渠道出口;二是大厂没有营销渠道,没有任何正规的品牌建设,所以中国商品进不了俄罗斯主流流通领域。 而另一方面,西方商界却利用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抢占俄罗斯市场,中俄双方现已意识到加强交流的重要性。今年四月,应朱总理的邀请,俄副总理索科维兹率领百名俄企业家代表团抵广交会进行采购,在会上他指出:俄目前40%的商口产自中国,但大多是由日本和欧洲国家进口后,再转入俄罗斯市场的,因此价格大大提高,他希望中国企业能直接在俄罗斯生产产品,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 4、俄传统产品落后,设备老化,需要更新,这已经成为俄政府当前与今后一个相当长时间内的任务,这在客观上为我国拓展对俄经济合作提供 5、俄经济好转,居民实际收有较大增长,从而刺激了消费需求。 从1999年到2001年,俄GDP增长了19%,这使居民的购买力有了较大的增长。如俄现在对家电的需求猛增,而本国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对进口的依赖十分高。据统计,其彩电进口超过90%,洗衣机超过50%,电冰超过10%,质量越来越好的中国家电在俄罗斯深受欢迎。 莫斯中国友谊商场是中国政府在海外开办的第一家大型百货商业企业,旨在恢复中国商品信誉,树立中国品牌形象,他们将中国"海尔"推荐给俄罗斯最大的家电经销商之一的"北方帝国"集团,其产品的性能的质量以及价格很快在俄罗斯市场打开销路,并且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目前中国海尔已成功取代另一国际品牌

俄罗斯现在的政治经济情况

世界银行提供的报告中,有两份报告,极具震撼。第一份是世界银行专家在4月17日公布的关于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报告中指出,俄罗斯经济增长是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第二份是世界银行专家12月1日宣布的分析报告:在2001年至2003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但13亿人口中最贫穷的10%人群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 第一份报告让人震撼,是让人们知道,有一种经济增长,叫“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开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速度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俄罗斯的工资和人均收支却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的增长,超过了200%。8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2倍。 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俄罗斯人平均月工资10800卢布,约合人民币3650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均约2万卢布,折合人民币6700元;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500至10000卢布(人民帀3200至3360元)之间。 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俄罗斯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俄罗斯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领域的。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随着经济增长,俄罗斯各地每一个季度都调整“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也就是“贫困线”。最低生活标准每一季度由俄罗斯各联邦主体制定,用于评估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作为制定补助金、补偿金及其它社保支付的款项。莫斯科今年第三季度,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为月5124卢布(折人民帀每月1700元,北京市2006年7月1日起,基本生活费确定为每人每月448元,仅为莫斯科最低生活费标的26%),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为5795卢布,退休人员3533卢布,儿童是4381卢布。与中国东北接壤的滨海边疆区今年第二季度居民人均最低生活费标准定为月4362卢布(折人民帀每月1450元,与之接壤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现行居民最低生活费保障标准是1997年制订的,市区每人每月200元,阿城

俄罗斯投资环境及中国对俄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俄罗斯投资环境及中国对俄直接投资问题研 究 曹志宏 2013-3-11 15:28:03 来源:《西伯利亚研究》2011年第5期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哈尔滨 150018) 摘要:随着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的好转,外国投资者对俄罗斯投资环境的评价日趋正面,对俄投资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我国对俄直接投资在规模和质量上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但与双边贸易额相比规模不大,仍处在起步阶段。围绕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规模变化、地区与行业分布、面临的障碍等相关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前景广阔,但须将中国对俄直接投资上升到战略高度,以合理规避风险,保障投资效益,提高两国的投资合作水平。 关键词:中国; 俄罗斯; 对外直接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5. 124. 8; F832. 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0961(2011) 05 -0048 -03 作者简介:曹志宏(1974 - ) ,女,河北丰润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俄罗斯问题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加强和俄罗斯经济形势的好转,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作为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投资合作越来越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规模和质量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对外部资本依存度很高,需求强烈,其中对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推动效应的外商直接投资是俄最理想的投资类型。根据俄政府制定的

2020 年现代化快速赶超战略目标,未来十多年间累计要投入 2 万亿美元以上的资金,其中1/3 须由外资来填补[1]。因此,深入研究当前俄罗斯的投资环境及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现状及问题,可以准确把握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动向,更好地促进中俄投资合作。 一、俄罗斯投资环境分析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并积极吸引外资,然而由于投资政策不连续、投资成本高、市场风险较大,吸引外资的效果并不明显。近几年,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快速恢复,进入俄罗斯的外国投资逐年增加。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统计,从 2000 年至 2010 年俄罗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累计2 841. 7亿美元。目前,俄罗斯是世界上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增幅最大的国家之一,仅次于巴西、智利、墨西哥、摩洛哥。有资料显示,俄罗斯在世界直接投资排名榜中的位次已经从2003 年的第 17 位上升到 2006 年的第 6 位,俄罗斯正逐渐成为全球投资中心之一。 (一) 法律环境 俄加快了“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的进程,不断调整和改善法律制度,仅2002 年一年里就通过了 47 项新法案。为减少行政对企业的干预,政府出台了《国家注册法》,简化企业注册程序,使企业注册在一个窗口完成; 制定了《许可证制度》,简化了发放经营许可证的手续; 修改了《股份公司法》; 颁布了《国家检查法》,以限制政府监督部门滥用权力。此外,修改后的《外国公司投资俄罗斯战略部门法规》也于 2011 年开始生效。俄总理普京表示,此法规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国际投资者进入俄罗斯食品生产、药品生产以及金融行业的经营渠道,同时政府也会在相关项目的土地使用上放宽限制。

俄罗斯市场分析报告(总)

俄罗斯市场分析报告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及森林储备,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自然因素和历史因素,俄罗斯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结构既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民用工业落后。 1、俄罗斯重点特色产业 1.1石油天然气 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业长期以来在俄罗斯经济中发挥核心作用,乌拉尔牌石油价格是俄制定国家财政预算的重要依据。2011年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量双双出现增长,其中石油开采量为5.11亿吨,天然气开采量为6705.44亿立方米,约占GDP 的25%左右。 1.2冶金行业 俄罗斯是世界面积第一大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铁、铝、铜、镍等金属矿产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于世界前列,矿石开采和冶金行业在俄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2007年该行业产值为29557亿卢布,约占俄GDP的9%,其年度涨幅约与GDP相同。 1.3林业 俄罗斯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1%,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2007年木材加工行业总产值为

1.3万亿卢,占GDP的1.3%. 2、俄罗斯对外贸易概况 俄罗斯是全球第17大进口市场和第9大出口市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是俄罗斯进口的前三大类商品,2013年进口额分别为873.2亿美元、475.4亿美元和318.0亿美元,占同期俄罗斯进口总额的30.4%、16.6%和11.1%纺织品及原料,食品饮料烟草,鞋靴、伞等轻工业品的进口增长较快,进口额增幅分别为7.8%、6.8% 和5.3%。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 目前,中国是俄罗斯最主要的进口货源地,2013年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金属制品,进口额分别为235.0亿美元、51.6亿美元和40.9亿美元,占俄罗斯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5.5%、10.0%和7.9%此外,家具、玩具、鞋靴和伞等轻工产品和运输设备也是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大类商品。 3、中国对俄罗斯重点产业市场分析 3.1纺织服装业市场 由于存在棉、毛原料匮乏, 纺织加工工艺陈旧, 生产设备落后, 服装及其他各类纺织品生产能力不足等因素,以俄罗斯目前的纺织服装业发展水平无法满足庞大的国内市场。据统计俄罗斯每年消费各类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综述 张健荣 当今俄罗斯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普京总统执政八年后,俄罗斯正面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头。新一轮的国家杜马选举以及2008年3月份的总统选举无疑是俄罗斯未来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后普京时代,或者说普京卸任后的俄罗斯的发展趋势正成为我国对俄罗斯研究十分迫切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与欧亚所于2007年11月27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了“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为国内部分俄罗斯问题专家学者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学术交流机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共30多名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者围绕俄罗斯大选前后及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趋势以及俄罗斯对外政策走向和中俄关系发展前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普京执政期及其后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与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董晓阳研究员对普京总统执政八年间俄罗斯社会所发生的巨变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普京的执政理念以及当前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在发言中他提纲挈领地就俄罗斯的巨变作了归纳。他指出,普京执政八年,俄罗斯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恢复了国家的权威;二是经济恢复到了苏联解体时期的水平,进入了世界经济前十强;三是在相当程度上恢复了大国的地位和形象;四是恢复了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性;五是恢复了民众对俄罗斯未来的信心。在“五个恢复”基础上,俄罗斯开始重新走上了强国、强军、富民的大国发展道路。董晓阳指出,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政

分析俄罗斯的新经济政策

分析俄罗斯的新经济政策 一、“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加入WTO以后,俄罗斯的行业竞争加剧。较强的科研水平和较为雄厚的生产基础,以创新科技占领全球市场;鼓励对创新领域进行投资,一方面特别要扶持国有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俄政府拟借助税收、关税等政策杠杆,引导私营进行投资创新;俄罗斯应具有完整的研发产业链,需要不断发展创新产业链;俄应加强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财政扶持力度。普京指出,俄罗斯必须在2020年前拥有数所世界级水平的高校;20XX年前俄政府用于科技创新的投资将增加数倍;到2020年,高新技术行业在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将比目前提高50%。 二、“新经济”政策面临的诸多挑战 (一)资源型经济转型艰难。俄罗斯这十几年的能源原材料产品的大量出口,为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基金、外汇储备以及大量进口先进设备及居民高档消费品提供了保障,对于俄罗斯经济的迅速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经济增长基本进入稳定阶段之后,俄罗斯应适时的将发展重点转入创新型经济领域,选择好创新经济的发展路径,使创新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因此,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如何处理好资源经济与创新经济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等问题,是对俄罗斯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二)创新型经济发展条件不成熟。对现有的创新经济发展思路,俄罗斯国内外观望和质疑者较多,其原因在于:该计划政府主导色彩过于浓厚,市场机制不足,转型缺乏原动力;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以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人才流失严重,国家创新体系受到削弱;产业结构升级缺乏梯次渐进性,没有现代制造业做支撑,高端技术难形成集聚效应;俄创新意识薄弱,开放意识不足,加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极易虎头蛇尾;实施现代化的资金由精英集团掌控,投资机制不透明,对私人投资的优惠政策不明确。按最乐观的估计,俄要实现向创新经济的转型需要10~15年时间,其对经济发展的效果短期内难以显现。 三、结语 普京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安全与自己的政治生命密切相关,更是俄罗斯的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就如俄罗斯《专家》周刊3月12日的一期文章中说,“不论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兑现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还是强军,都离不开经济的发

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及现状

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及现状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在当前世界也经济大国,对世界政治、经济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作为“金砖国家”的之一的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之一。今年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10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14769亿美元。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0年各国GDP排名中,俄罗斯排名第十,而相对于其亿的人口来说,其10521美元的平均GDP就比像中国、印度、巴西等经济实力雄厚但人口也相对较多的其他发展中大国要有优势,排名世界第54位。在原料出口型经济结构下,俄罗斯经济长期与国际能源市场密切挂钩。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几乎成为俄罗斯经济的“命根”。俄罗斯经济形势与经济发展往往与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为俄罗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能源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与不可预见性也使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面临挑战。 俄罗斯一波三折的经济发展进程 1991年,苏联解体后成立的俄罗斯联邦,叶利钦从西方经济学那里,引进了“休克疗法”,价格放开、卢布自由兑换和经济私有化,进行了一场激进的经济改革,希望借此跨入市场经济轨道,跻身西方发达国家之列。不料事与愿违,俄罗斯经济非但没有起色,反倒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不顾国情盲目改革,使俄罗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休克疗法的对于俄罗斯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经济连年萧条,物资匮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下降。到了1997年,俄罗斯的经济似乎有了转机,但1997到1998年的金融危机再次沉重的打击了俄罗斯刚刚复苏的经济形势。 普京接掌政权后,俄罗斯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朝着国富民富的目标大步前进,其发展变化令全世界惊叹。俄罗斯在普京总统的带领下迎来了一个为期10年的春天。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俄罗斯人的工资和人均收入却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增长超过了200%。2007年俄罗斯的宏观经济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俄罗斯业已进入世界十大经济体之列。200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到近7年来的最高水准,据俄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俄多项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十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俄罗斯人平均月工资10800卢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均约 2万卢布;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500至10000卢布之间。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俄罗斯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俄罗斯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公共领域。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而对比一

俄罗斯水果市场分析

俄羅斯改革開放十多年來,消費品市場是變化最大的領域。水果市場也不例外。水果供應花色大為增加,水果消費量增長了一倍多,到2001 年末人均接近60 公斤。但俄羅斯本國生產者為此作出的貢獻微不足道。以俄羅斯人最常見的蘋果和梨為例,每人平均消費量達30 公斤,其中只有10~15 公斤是本國產品。原因很簡單︰許多水果品種很難在俄羅斯的氣候條件下生長。首都莫斯科是俄羅斯水果供應量最大的地區, 莫斯科人喜歡蘋果的人達到40%,香蕉達到31%,橙子達到28%,葡萄達到22%,梨達到21%,但這些水果市場遠遠供應不上莫斯科人的需求早在1995 年,俄水果進口商即打算聯合起來,建立俄羅斯水果聯合會。 1998 年危機使水果進口大幅削減,聯合會也因業務蕭條而名存實亡。現下,據RCIX 訊息分析公司領導人恰夫金透露,俄羅斯的主要進口商正在就重建類似組織而進行談判目前新鮮水果進口的主要管道是聖彼得堡,其次是其他一些港口和遠東與中國、韓國毗鄰的城市。 遠東地區進口的水果95%滿足本地區的需要,很少輸往歐洲地區。只有夏天,俄北方地區河流可通航時,相當大一部分水果才可以轉運到北方地區各城市。俄羅斯消費者目前最喜愛的水果依次是香蕉、蘋果、橙子。據RClX 公司 統計,2001 年上半年上述三種 水果的進口量分別為26.3、8.7、2.2 萬公頓。橘子、梨、

葡萄、檸檬進口數量少于上述三者,但仍不失為俄羅斯普遍消費的水果。 具有明顯季節性的水果是西瓜和歐洲櫻桃,每年上市和下市都有比較固定的時間,過了季節,在市場上就基本銷聲匿跡。近年來,俄羅斯普通消費者過去聞所未聞的許多熱帶水果逐漸進入俄羅斯市場,雖然難以成為普遍消費的對象,但銷售卻一年四季不斷俄羅斯人均消費量比起發達國家甚至許多開發中國家都低不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進口水果價格高。以蘋果為例,其平均價格為每公斤25~35 盧布,即約0.9~1.25 美元;若將經化學處理的蘋果運到北方邊遠地區,價格可上升到100 盧布。 俄羅斯人目前平均收入還不高,大部分收入用于最必要的支出,水果消費自然受到限制。在俄羅斯的特殊氣候條件下,自改革以來,冷凍水果銷售日益增長,逐漸成為日常生活的時尚。其中草莓和櫻桃特別受到俄羅斯人的青睞。雖然冷凍水果口味比新鮮水果遜色,但使它們能夠在冬天擺上餐桌,而且價格適中,這對俄羅斯人來說,不能不承認是有吸引力的。目前向俄羅斯退場門冷凍水果的外國公司已度過了俄羅斯危機所造成的困難局面,銷售額正在逐漸擴大。俄專家認為,深冷凍水果在俄羅斯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因為深冷凍過程可以保存食品所有的營養成分。在超市出售和餐廳供應的熱帶地區水果價格比較高。進口水果供應商在選擇品種時是經過認真比較分析的,因而被看成是所能提供的最好水果。但因其價格高,向定貨人供應的數量是有限的。有不少餐廳和超市在危機后轉向俄羅斯國內生產者,但始終感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相对经济衰落,构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特点,从而正引起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但是,要认识到万事万物的运动不是直线前进的,前面充满着不确定性。从国际形势看,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不容小觑,中国已难独善其身,全球经济衰退正从外需角度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消费力下降,将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在欧美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条件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国内形势看,物价总水平仍在高位,房价没有出现明显拐点,民间流动性依然很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受到紧缩政策影响,融资和经营均出现困难。就业压力正在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一、当前国际势态 (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 当今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财政赤字。与克服通货紧缩相比,必须优先摆脱财政赤字。希腊、意大利的财政问题很严重,日本的财政问题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最严重的之一。日本国债大多数是国内投资者持有的,但是伴随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储蓄率将逐渐下降,日本国内消化国债也将逐渐减少,必将希望外国人持有。为此,日本将不得不提高利率,由此将出现付息费用增加、财政状况恶化或日元贬值。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日本的政府债务2015年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250%,大大高于希腊的140%。这相当于一个人背负超过自身体重2倍的沙袋。日本老龄化步伐加快,社会保障负担加重。问题明确但不能解决,这与希腊是相同的。 (二)国与国之间险恶的政治经济竞争没有改变

后金融时代,国际竞争不仅没有减弱,而是有加剧态势。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突破引领的新增长点短期内仍难以形成。各国经济政策主张分歧明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在内需不振的形势下,各国更加重视扩大出口,而发达国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花样翻新,贸易限制措施明显增多,经贸摩擦政治化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救济措施也有加速上升趋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持续高位震荡,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引发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新兴经济体本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国际股市、债市动荡加剧。各国围绕政治话语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问题展开激烈竞争,力求在未来格局中占主动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崛起面临的困难与阻力仍未减弱 以欧洲、中国、印度为代表,21世纪世界和平发展,已然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一个主要内容和突出表现。此前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往往来自欧美国家,而现在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并且这个问题正在以构成贸易补贴为由被推向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新兴国家尤其中国和俄罗斯,依然面临发达国家的战略扼制与围堵,发展的国际阻力仍未减弱。比如,推翻卡扎菲政权,扶植亲西方和新政权,挤占中国和俄罗斯在利比亚的巨大经济权益,中国在战前大规模撤侨,其实撤出的大部分都是中国在利比亚投资项目的建设工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样十分惨重。还有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近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争端又起,先是越南在南海举行实弹演习;接着菲律宾也与美国举行联合海上军演,南海问题又现紧张局势。 二、当前国内形势 (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矿产资源(石油)开采税浅析

国际化经营 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 矿产资源(石油)开采税浅析 王海燕 (tfJ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际事业部) 摘要2009年1月1日,哈萨克斯坦实行新的税法,取消了矿区使用费,取而代之 (石油)开采税。2001年8月8日,俄罗斯对税法典进行了修订,规定Ak2002年1月1 收矿产资源开采税,并取消了之前适用的矿产资产开采使用费、矿物原料基地再生 、凝析油消费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这两个油气生产大国开征矿产资源开采税后 油公司的税负水平,增加了税收的透明度,获得了更多的国家财政收入。我国油气 征显著,未来进行资源税改革时应系统、科学地划分优劣资源的税额标准;同时, 天然气进行相对详细的等级分类,扩大不同等级、不同品质资源的级差收益,以加 源的合理保护和高效开采,促进对低品位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矿产资源开采税油价财政收入油气田开发 在金融危机和油价下跌的背景下,作为政府宏观 调控手段之一的税收政策对油气行业的发展影响重大。合理的税收政策一方面可以保证国家实现持续 稳定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石油企业积 累必要的发展资金。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是世界上 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同时也是与我国开展油 气合作的重要邻国,其油气行业税收政策的新动向 值得关注。本文将重点介绍哈、俄两国矿产资源(石油)开采税(以下简称石油开采税),并在对比分析 两国的税制后对我国资源税改革提出建议。 一、哈、俄两国矿产 资源开采税征收的背景 1.哈萨克斯坦 2009年1月1日,哈萨克斯坦实行新的税法,主要目 ①HaMHHeCHFI.rlOCb.AgapefiMetttepm_T.Heq:YreraaoBaaBepTnKaJab.2009,N_o4的是降低非原料行业的税负、减少行政壁垒和改善税收征收管理。根据新税法的规定,公司收入税税率从30%降至20%,增值税税率从13%降至12%。 对于油气行业来说,新税法最主要的变化是取消了矿区使用费,取而代之以矿产资源(石油)开采税。矿区使用费是按所生产矿物资源的价值计算,与大多数资源国一样,哈萨克斯坦采用的是差别费率制,范围在2%一6%,根据产量的不同有所区别。由于矿区使用费是由矿物使用者与政府单独谈判并签订合同确定,因此各个矿区的使用费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油气市场的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公平地对所有矿产使用者征收税费,保护国家的利益,哈政府决定取消矿区使用费。开征石油开采税总体上提高了石油公司的税负水平,石油开采税的最低税率达到7%①,高于上文所提到矿区使用费2%~6%的费率。 2009.9』L国际石油经济.47 以日产,资应强 万方数据

俄罗斯进口LPG可行性浅析(改6)

开展俄罗斯LPG进口贸易的可行性浅析 <内部参考> 邱耸 2017年12月12日

结构与提纲 概述:本文的简介和主要研究结论: 正文: 一、LPG介绍:LPG的概念、组分、来源、特性、应用和主要优点;我国LPG发展阶段和特点;LPG主要应用领域概述;LPG国际定价机制。 二、上游资源:俄罗斯LPG的气源、气质、气价情况介绍;俄罗斯远东运输及交通情况;俄罗斯商人的特点。 三、海运情况:俄罗斯远东主要港口介绍;海运航线介绍;海运服务公司和班轮介绍;海运流程;海运流程和俄远东海运存在的问题;远东航线运费分析和比较。 四、下游市场:我国LPG市场特点;LPG民用燃料领域的应用;LPG化工领域的应用;我国中、南部LPG主要流向的变化和影响;LPG在我国未来发展展望。 五、影响因素:LNG对LPG的影响;我国LPG对进口LPG的影响;LPG主要进口国情况。 六、俄罗斯LPG进口贸易SWOT分析。 七、相关结论及建议。 八、参考文献。

概述 本报告结合了近些年来的相关文献,整理了俄罗斯进口LPG的上、下游情况以及海运的相关介绍。分析表明: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LPG气源质量好,由于我国从俄罗斯进口LPG数量不多,与其他国家进口气在价格上无明显优势。俄罗斯远东有比较发达的铁路系统,能够将LPG运往远东大多数主要港口,但这些港口与我国珲春、天津、上海和香港等地有往来航线,但港口均尚无直接起运LPG的基础设施(东方港疑似有天然气或液化气码头)。我国目前正处于用气紧张时期,LNG和LPG的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在传统燃料领域LPG逐渐被天然气所取代,但在化工领域PLG作为化石原料的作用日益凸显,华南、华东等地市场需求量在快速上升,宏观市场环境向好。在此背景下,从俄罗斯进口LPG虽然面临来自国产和他国进口气的竞争,但只要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形成稳定供给局面,相信能够获得丰厚回报。此外,东北使用LPG作为燃料的市场缺口依然很大,凭借地理位置等优越条件,LPG在东北地区可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我司如能牢固控制上游LPG资源,建立稳定的运输渠道,同时,结合北方燃料市场和南方化工市场对LPG的需求,预计在未来5年内将有较大的获利机会。 由于从俄罗斯进口LPG的相关文献十分有限,所以,部分章节暂时没有全部完成,日后将逐步补充。同时,由于部分文献年代较早,所陈述内容不可避免会有不同程度的失真,本文也将不断修缮。希望本报告能够给公司和领导提供一些参考。

日本投资环境分析

【摘要】自上个世纪中后期以来,东亚地区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中国和日本作为东亚最为重要的两个国家,对世界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日两国由于历史原因有着比较复杂的关系.如果说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那俄罗斯在远东占领了我们多少个台湾,那怎么就不是核心利益。所以小平说得好‘发展是硬道理’只要有利于发展,其它的都可以放一放。面对这样一个从废墟中走向经济大国又在金融海啸中萧条的邻国,我们应该准备的分析其投资环境. 【关键词】xxxx文化阻碍 自上个世界60年代以来,处于太平洋西岸的东亚地区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地区,其发展速度相当于拉丁美洲的3倍,非洲大陆的4倍。在过去的20年里,东亚地区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8%,大大超越了发展中国家年均4.3%和发达国家年均3%的经济发展速度水平。伴随着经济长期的高速增长,东亚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在过去的25年里翻了两番,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极为罕 见的。 而与我们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又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下面让我们用冷热分析法简单的看看日本当前的投资环境.一日本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放眼当今世界的社会制度格局,东方国家大都走社会主义道路,西方国家多走资本主义道路.然而,地处亚洲的日本,与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隔海相望的日本,却是一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东方国家.它的发展离不开政治制度的支持.日本虽然是多党制国家,但近几十年来的实质是日本的党派一直以来就是自民党一党独大的局面,其他党派很难对其造成实质上的威胁.一家独大的局面可能会带来类似腐败等问题,但其在政策等稳定性方面无疑为日本经济的腾飞提供了明 显的帮助. xx政治存在的问题 自民党结束一党独大后首相频繁更换.政局不稳.

俄罗斯经济环境分析报导

俄羅斯經濟環境分析報導
經濟概況
一 、 重 要 之 經 濟 指 標 ( 2011 年 )
1. 2. GDP: US$1 兆 8,849 億 對 外 貿 易 總 值 : US$8,213 億 , 其 中 進 口 值 為 US$3,053
億 , 出 口 值 為 US$5,160 億 3. 4. 5. 6. 7. 8. 帄 均 每 人 國 民 所 得 : US$13,236 消 費 者 物 價 指 數 上 漲 率 : 8.4% 經 濟 成 長 率 : 4.1% 工 業 成 長 率 : 4.7% 失 業 率 : 6.1% 央 行 重 貼 現 率 : 8.0%( 2012.4.24)
二 、 2011 年 經 濟 回 顧
2 0 1 1 年 拜 國 際 油 價 持 續 維 持 高 水 準 之 賜,俄 國 經 濟 持 續 2 0 1 0 年 的 成 長 動 力 , 有 不 錯 表 現 ; 據 國 際 貨 幣 基 金 會 ( IMF) 統 計 , 2011 年 俄 國 經 濟 成 長 5.1% , 經 濟 規 模 約 達 1 兆 8,849 億 美 元 , 較 2010 年 增 加 約 4,100 億 美 元 。 另 據 俄 國 中 央 銀 行 公 布 數 據 , 2011 年 俄 國 主 要 經 濟 指 標 : 工 業 生 產 成 長 4.7%、 農 業 生 產 增 加 22.1%、 固 定 資 產 投 資 增 加 6.2%、 零 售 業 成 長 7.2%、 消 費 者 物 價 指 數 增 加 8.4%、 核 心 通 貨 膨 脹 率 6.6%、 工 業 品 生 產 者 價 格 指 數 增 加 11.2%、 整 體 失 業 率 6.1%、 實 際 可 支 配 所 得 增 加 0.8%、 商 品 及 服 務 支 出 增 加 7.2%。 根 據 俄 國 聯 邦 海 關 總 署 資 料,2 0 1 1 年 俄 國 對 外 貿 易 總 額 為 8 , 2 1 3 億 美 元 , 較 2010 年 的 6,488 億 美 元 大 幅 成 長 26.59%; 其 中 出 口 額 計 5 , 1 6 0 億 美 元 , 較 2 0 1 0 年 成 長 2 8 . 9 6 %, 進 口 額 計 3 , 0 5 3 億 美 元 , 增 加 2 2 . 7 6 %。 2 0 1 1 年 俄 羅 斯 進 出 口 額 大 幅 成 長 , 主 要 是 受 國 際 原 料 價 格 , 特 別 是 原 油 價 格 回 漲 所 致 , 全 年 帄 均 油 價 為 每 桶 109.6 美 元 ,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相对经济衰落,构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特点,从而正引起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但是,要认识到万事万物的运动不是直线前进的,前面充满着不确定性。从国际形势看,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不容小觑,中国已难独善其身,全球经济衰退正从外需角度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消费力下降,将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在欧美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条件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国内形势看,物价总水平仍在高位,房价没有出现明显拐点,民间流动性依然很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受到紧缩政策影响,融资和经营均出现困难。就业压力正在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一、当前国际势态 (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 当今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财政赤字。与克服通货紧缩相比,必须优先摆脱财政赤字。希腊、意大利的财政问题很严重,日本的财政问题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最严重的之一。日本国债大多数是国内投资者持有的,但是伴随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储蓄率将逐渐下降,日本国内消化国债也将逐渐减少,必将希望外国人持有。为此,日本将不得不提高利率,由此将出现付息费用增加、财政状况恶化或日元贬值。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日本的政府债务2015年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250%,大大高于希腊的140%。这相当于一个人背负超过自身体重2倍的沙袋。日本老龄化步伐加快,社会保障负担加重。问题明确但不能解决,这与希腊是相同的。 (二)国与国之间险恶的政治经济竞争没有改变 后金融时代,国际竞争不仅没有减弱,而是有加剧态势。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突破引领的新增长点短期内仍难以形成。各国经济政策主张分歧明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在内需不振的形势下,各国更加重视扩大出口,而发达国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花样翻新,贸易限制措施明显增多,经贸摩擦政治化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救济措施也有加速上升趋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持续高位震荡,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引发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新兴经济体本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国际股市、债市动荡加剧。各国围绕政治话语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问题展开激烈竞争,力求在未来格局中占主动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崛起面临的困难与阻力仍未减弱以欧洲、中国、印度为代表,21世纪世界和平发展,已然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一个主要内容和突出表现。此前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往往来自欧美国家,而现在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并且这个问题正在以构成贸易补贴为由被推向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新兴国家尤其中国和俄罗斯,依然面临发达国家的战略扼制与围堵,发展的国际阻力仍未减弱。比如,推翻卡扎菲政权,扶植亲西方和新政权,挤占中国

俄罗斯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产业部门的发展情况

以石油为主的资源产业是俄罗斯经济的支柱 ■俄罗斯资源产业产值约占俄工业产值的30%,为政府创造54%的年收入预算和45%的外汇收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左右 ■资源出口大约占俄罗斯出口商品总额的68%,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煤炭及资源化工产品,占矿产品的74%,以矿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是俄罗斯出口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巨大■俄资源领域的投资占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27%,占全部外国对俄投资的75%。由于产业结构高度依赖资源,国际资源价格的波动对俄罗斯经济的整体状况有直接影响■中俄作为世界资源大国,尚不能充分利用金融市场为资源经济服务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俄国经济的影响 ■以2008年四季度为例,由于石油价格大幅下挫70%至50美元以下,俄罗斯经常账户盈余锐减,其财政余额亦出现了赤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彭博共计预计俄罗斯2009年GDP增速从2007~2008的6~8%缩减至-0.7%,2010年有可能出现适度恢复 中俄两国合作领域 监管合作 ■在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发展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审慎监管,建立中俄监管沟通的长效机制 ■长期保持中俄监管层面及时有效的金融信息交流 ■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金融危机,中俄监管层合作加强跨境危机管理和处置能力 机构合作 ■机构间定期协商沟通,加强经验交流和市场信息共享 ■中俄两国机构在完善其内部建设的基础上,保持适度的信息公开,有助于及时准确的评估对手方的信用风险 ■建立完善两国信用评估体系,本着诚实互信的原则,中俄机构间可相互授信,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中俄两国机构可联手共同推进投资者教育工作,提高机构对投资者的认知度 研究项目合作 ■中俄两国定期互派人员共同进行相关项目研究工作,为两国金融市场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 俄罗斯经济特点,和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特点:重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轻工业和农业不很发达。经济依赖自然资源层度高,进出口贸易不发达 优势:自然资源丰富,技术人才多,国土面积大,多海港,重工业技术水平高 不足:三大产业发展不均衡,过分依赖自然资源,进出口贸易不发达,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资源利用不够合理 俄罗斯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产业部门的发展情况 2007年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回升,GDP增长率大约在7.2-7.4%。 外贸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2007年俄罗斯外贸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出口总额再攀新高,其次是进口增速,有逼近出口增速之势。进口增速高的原因在于,一是俄罗斯政府降低了高科技设备的进口税,促进了进口增长;二是俄罗斯居民消费需求扩大,与此同时,卢布升值,使外国产品竞争力增强,从而促进了进口的加速增长。 俄罗斯政府在2007年里进一步加强对重要产业部门,如石油、天然气的控制和监督。政府

俄罗斯市场分析

一. 宏观环境 (一)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人口结构失衡。 目前俄罗斯人口总量为1.452亿,列世界第7位, 预测2050年,将减少至1.21亿,列世界第14位。 新生婴儿数量的下降,对儿童食品、服装、玩具和教育市场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劳动力数量的逐年减少,又使企业的人力成本上升. 俄罗斯人口的城市化程度高并主要集中在西部。 城市人口(1.068 6亿)占全国总人口74%, 农村人口(3 850万)占全国总人口26%。 欧洲部分人口稠密,居住人口占全部人口的一半以上; 而亚洲部分人口稀少, 北冰洋沿岸的寒冷地带,每平方公里有0.1~0.3人。

(二)经济环境日趋好转。 2003年俄罗斯GDP 4 652亿美元, 同比增长了7.3%, 人均达到了3200美元. 通货膨胀率逐年下降,2003年降到了12%。 对外资的吸引力逐年增大, 在2003年9月美国科尔尼咨询公司的投资信心调查排名中,俄罗斯的排名达到了第8位, 外汇储备突破了1 000亿美元, 出现了提前偿还外债的情况, 最近五年,累计偿还了苏联时期所欠的外债近800亿美元。 (三)消费水平快速提升。 最近四年,俄罗斯居民存款增长了46.2%,

政府补发了以往的工资、退休金等欠款,失业率已经下降至2%以下, 莫斯科2002年的失业率曾达到0.6%, 成为世界上失业率最低的城市。 拥有彩电的家庭达到了89%, 录像机普及率上升到37%, 拥有汽车的家庭达到22%, IT产品销售量急剧增加, 手机年销售量增长一倍, 绝对量仅次于中国,列世界第2位。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土面积,1.45亿人的消费市场,(1)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容量巨大 以莫斯科为例,莫斯科人口800万,略少于北京,但其商品零售总额却是北京的2倍,

俄罗斯铁矿资源情况分析

俄罗斯铁矿石资源情况分析 铁矿石是国际大宗商品,属于战略物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对钢铁及其生产原料的需求在不断扩大,矿石进口量也在不断攀升。因此,作为铁矿石资源丰富且与我国有着得天独厚地缘优势的俄罗斯,不得不将其纳入资源进口的范围。 一、俄罗斯铁矿石资源情况 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储量国,探明储量559亿吨左右,约占世界探明储量的26%。俄罗斯的铁矿石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储量占俄罗斯铁矿石总储量的57.4%,该地区的库尔斯克磁异常区拥有世界级超大储量的铁矿藏。乌拉尔地区的铁矿石储量占俄罗斯铁矿石总储量的16.7%,西伯利亚地区的铁矿石储量占12.8%,远东地区的铁矿石储量也很丰富,占俄罗斯铁矿石总储量的8%。 俄罗斯铁矿藏的特点:一是贫铁矿储量十分丰富,二是拥有许多储量在5亿吨以上、适宜露天开采的大型铁矿区。因此,前苏联在俄罗斯的西北地区、中部地区、乌拉尔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兴建了许多大型的铁矿石采选公司。这些公司保证了前苏联和俄罗斯庞大的钢铁工业生产体系数十年来对铁矿石原料的需求。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

斯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尽管俄罗斯铁矿采选公司的铁矿石年产量不断下降,但它们仍保证了俄罗斯钢铁工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不断复苏,俄罗斯钢铁工业对铁矿石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加之国际市场上铁矿石价格不断攀高,刺激了俄罗斯铁矿石出口量的增长。目前,俄罗斯的铁矿石出口量位居世界第四位,在出口结构上,从2008年起开始发生变化,不断减少了对东欧国家的矿石资源出口,从47%减少到了22%。同时增加了对中国的出口,出口份额从25%增加到了48.5%。 俄罗斯绝大多数矿山公司经营的基本上都是开采了 30-50年的老矿山。经过长达数十年的开采期后,当时设计矿山开采范围内的铁矿石储量已经开采得差不多了,因此要保持年开采规模,维持国内需求及国外出口,俄罗斯铁矿山公司必须加大勘探和开发新铁矿区的力度。 二、国内资源及需求情况 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之一,但是只是就量而言。中国铁矿石的主要特点是“贫”、“细”、“杂”,贫矿储量占总储量的80%,复杂难选的红铁矿占20.8%;中国铁矿石平均铁品位32%,世界平均水平是44%,中国进口铁矿石的品位约为64.5%,相比而言,中国铁矿石品位低的劣势凸显;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矿体复杂,97%的铁矿石需要选矿处理,开发成本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