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番茄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报告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分析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分析【摘要】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种植方法,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番茄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从大棚选址与布局、无公害种苗选择与繁育、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科学施肥与灌溉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以实施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和技术更新与提升的必要性作为结论,强调了在当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采用无公害技术种植番茄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更新和提升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提高产量、改善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对农业生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选址,布局,种苗,繁育,温度,湿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技术,重要性,更新,提升。
1. 引言1.1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分析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是一种环保、健康和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当今社会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成为种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番茄的品质和产量,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对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选址布局、种苗选择繁育、温度湿度控制、施肥灌溉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实施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和技术更新与提升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可以为农业生产的提升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引言: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分析。
2. 正文2.1 大棚选址与布局大棚选址和布局是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选择合适的大棚位置,应考虑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畅通的地理条件。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应选择平整度较好的地块,以便后期进行管理和作业。
在大棚布局上,应合理利用空间,确保番茄植株之间有适当的间距,便于管理和通风。
大棚无公害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无公害番茄高产栽培技术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农业种植技术,其特点是无需使用农药和化肥,能够生产出高品质、安全、健康的番茄产品。
采用这种技术进行番茄栽培,不仅能够保护环境,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还能够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介绍一下大棚无公害番茄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步骤和要点。
选择合适的大棚。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需要选择采光好、通风良好、排水便利的大棚,确保番茄能够得到充足的阳光和空气,防止病虫害的滋生。
大棚的温度、湿度和其他环境条件也需要符合番茄生长的要求。
选用适合的品种和优质种苗。
在进行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时,选择适合自己地区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番茄品种,以保证番茄的生长发育。
同时还要选择高质量的种苗,确保番茄植株的健康和生长。
种植番茄的品种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来选择。
比如在南方地区可以选择早熟品种,北方地区可以选择中熟品种。
科学施肥。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需要科学合理的施肥,以保证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番茄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氮、磷、钾等元素,因此在施肥时需要根据番茄的生长期和生长状况进行合理施肥,不宜过量施肥,以免导致番茄植株的生长过旺,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第五,合理管理病虫害。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需要合理管理病虫害,以保证番茄植株的生长和产量。
一般来说,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防治番茄的病虫害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比如可以利用天敌、益生菌和植物提取物等方法来防治番茄的病虫害,既能够保证番茄的质量,又能够保护环境。
第六,注意日常管理。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需要加强日常管理,保证番茄植株的健康和生长。
比如要定期修剪番茄植株,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要及时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要及时清除枯黄叶片和病虫害;要及时进行园地的消毒等。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的要点有很多,需要农户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
在实践中,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番茄品种的特点,合理调整种植的时间、密度和方式,以期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温室番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掌握适宜的播种时间,及时调整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确保幼苗生长正常。
育苗方式
培育壮苗
根据土壤质地和营养状况,添加适量的有机肥和化肥,改善土壤肥力。
采用高温消毒、化学药剂消毒等方法,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虫卵,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土壤改良
土壤消毒
温室土壤改良与消毒温室环境调控Fra bibliotek灌溉方式
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还可以带来生态环境的改善,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05
结论与展望
适合北方地区的温室番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已经成熟,并已经在生产中应用。该技术包括优良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温室番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能够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益。该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品质提升
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可以改善番茄的口感和外观,提高其品质,使消费者更加满意。
安全性高
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生产的番茄,其有害物质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03
温室番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实施方案
选址
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区域进行温室番茄种植。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温室番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概述
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
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在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方面,符合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并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机构的认证,获得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蔬菜。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分析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分析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是一种利用大棚环境培植番茄的技术。
它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农业技术,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达到高产、高品质、无公害的番茄产量。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需要选择适宜的大棚。
大棚应该具备透明度高、隔热、保温、抗风等特性。
大棚内部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空气流通,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在选用大棚材料的时候,应该选择无公害的材料,避免对环境和番茄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非常重要。
番茄生长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28℃,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番茄的生长将受到抑制。
可以在大棚内设置温控设备,控制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湿度的控制也很重要,过高的湿度容易导致病菌滋生,而过低的湿度则会影响番茄的生长发育。
可以通过喷雾、增湿等方法,调节大棚内的湿度。
大棚内光照的控制也是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中的关键。
番茄对光照的要求比较高,光照不足会导致植株长势弱,产量减少。
可以在大棚内设置遮阳网,控制光照的强度和时间,使番茄得到适宜的光照。
第四,合理的施肥措施也是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的重要内容。
番茄对养分的需求比较高,特别是氮、磷、钾等微量元素。
可以根据番茄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调整肥料的种类和用量,并结合土壤测试结果进行施肥。
第五,番茄的病虫害防治也是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大棚环境相对封闭,容易滋生病虫害。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公害的方法,避免使用化学农药给番茄和环境造成污染。
光温室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的分析

光温室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的分析光温室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是指利用温室设施,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结合光照和温度调控等措施,实现番茄的高效高产栽培。
该技术以无土栽培为基础,采用生态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手段,避免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确保番茄果实的健康和无公害。
1. 节约土地资源:光温室栽培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高效生产,节约了土地资源的利用。
2.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不使用化学农药,避免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3. 提高产量和品质:光温室环境能够提供充足的阳光和恒定的温度,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4. 无季节限制:光温室可以调控气候,使得番茄栽培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实现全年生产。
5. 减少病虫害发生:采用生态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能够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对番茄的危害。
6.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光温室无公害番茄属于高附加值农产品,能够获得更高的市场价格,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1. 温室选择:选择合适的温室设施,确保通风、采光和保温效果好,是进行光温室番茄栽培的基础。
2. 无土栽培技术: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可以减少土壤传播的病害,提高果实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3. 光照调控:光照是番茄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适当的光照可以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需要进行光照调控。
4. 温度调控:番茄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8℃,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果实的生长和品质,因此需要进行温度调控。
5. 营养调控:采用生态有机肥料进行营养调控,合理的施肥方案能够满足番茄生长的需要,避免过度施肥带来的问题。
6.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防疫措施,可以预防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并确保果实的健康和无公害。
四、光温室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光温室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的温室设施和无公害栽培技术将会不断涌现,为光温室番茄的生产提供更加先进的工具和手段。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分析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分析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是一种以无公害的方式种植番茄的方法,主要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施策,减少使用农药和化肥的量,提高番茄品质,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
下面对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土壤准备方面。
进行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时,需要选择有机质含量高、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并进行平整整地,减少土壤杂草和杂质对番茄的影响。
还需要进行土壤消毒,以杀死病菌和害虫,保证番茄的健康生长。
施肥方面。
采用有机肥料是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的主要施肥方式,可以选择有机肥、腐熟的农家肥或腐熟的动物粪便等进行施肥,有助于提高番茄的品质。
而化学肥料的使用要量力而行,合理施用,避免过量使用,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
病虫害防治方面。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要注重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通过采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比如提前预防和治理病虫害并使用安全的病虫害防治药剂,减少化学农药对番茄的影响,可以保证番茄的无公害质量。
种植管理方面。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需要加强对番茄的基本管理,包括适时浇水,控制温度,调节湿度,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支架等,以保证番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大棚无公害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无公害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无公害番茄消费市场的
日益扩大,使得番茄成为大棚蔬菜中的热门品种。
下文介绍大棚无公害番茄高产栽培技
术。
一、土壤处理
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要基肥,肥力好的地块施用腐熟鸡粪或牛粪。
秋冬作物收获后可
行地面耕翻,撒施肥料并深翻土壤,然后趁早春开春前整地,在肥种基础上增施一定数量
的磷、钾、微量元素等肥料。
二、温度控制
番茄是热带作物,适宜生长温度为15℃以上,最适宜温度为18-30℃。
因此,在温室
内进行种植时,在种植前应先升温并湿润温室,待地温升高了才进行播种,播种后应注意
随时保持适宜温度。
三、灌溉管理
番茄生长具有渴肺功,根系强,灌溉是番茄生长的重要保障。
一般来说,番茄在生长
初期需要进行保湿浇水,保证土壤湿润。
待到长势差不多时,再逐渐增加水分,避免水分
过多,导致果实裂开或甚至发生病害。
四、遮盖措施
为了避免害虫和病菌的侵袭,可以采用遮阴棚,其具有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的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作物的生长质量,提高产量。
五、剪枝措施
番茄生长迅速,长势一旦较好,便会产生茂密的分支,这样会使果实分散,给采摘带
来一定的麻烦,同时会影响果实的质量。
因此,在成枝期适时进行删掉或剪掉一些不健康
的枝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上述五种技术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大棚番茄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种植效益。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及品种的不同来进行适当调整。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分析

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和无公害食品的追求,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备受关注。
无公害番茄是指在生长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和化肥,保持番茄本色,无添加物,无公害,安全健康,口感鲜美。
本文将从土壤选择、种子选购、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大棚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
一、土壤选择无公害番茄的栽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土壤。
土壤应该肥沃、排水性好、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
适宜的土壤pH值在6.0-6.8之间。
土壤不宜过粘、过酸或过碱。
在种植前最好对土壤进行化验,了解土壤的酸碱度、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施肥,确保土壤养分的均衡。
二、种子选购无公害番茄的种子选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种子是成功的基础。
应选择具有高产、耐病虫害和适应性强的优质品种。
市面上有许多无公害品质有保证的番茄种子品牌,建议选择知名品牌的种子,尽量避免购买劣质或者不明来源的种子。
三、播种管理在育苗期,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种子吸水快,出芽率高。
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40-50度的温水中,可以有效提高种子的出芽率。
播种后要定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造成积水发霉。
四、植株管理1. 秧期管理番茄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需要进行追肥。
追肥的比例为尿素:磷酸二铵:钾硫镁=1:2:1。
每亩追施尿素7-8公斤,磷酸二铵15-20公斤,钾硫镁8-10公斤。
追肥后要及时进行浇水,保证肥料充分溶解并渗入土壤内。
2. 支蔓管理当番茄植株长到20-25厘米高时,应进行支蔓。
支蔓可以促进植株的通风透光,有利于光照的均匀分布,对果实的品质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管理控温在大棚内种植时,容易受到气温的影响。
过高的温度会影响番茄的开花结果,过低的温度会导致番茄生长缓慢。
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通风、降温或保温等措施,以维持适宜的生长温度。
五、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番茄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如白粉病、疮痂病、叶霉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室番茄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报告2012-12-09——此项目2007年获平顶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前言番茄又名西红柿、洋柿子等,起源于南美州安第斯山地区,番茄的训化栽培地是墨西哥的中美地区。
16世纪番茄被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欧州,18世纪后半叶才开始作为蔬菜和水果食用。
番茄传入我国大约在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明万历年间,而且也是作为观赏植物。
到20世纪初,城市郊区开始栽培食用,作为蔬菜栽培在我国仅有百年历史。
番茄为高营养蔬菜,其成熟果实每100g鲜果含水约95g,碳水化合物2.5—3.8g,蛋白质0.8—1.2g,维生素C15—25mg,胡萝卜素0.25—0.35mg及多种矿质元素,除了作为鲜食蔬菜和水果外,还可制成酱、汁等强化VC罐头及果脯、果干等加工品。
此外,据一些杂志报道番茄兼有健脾开胃、清烦润燥作用,其丰富的VC和类胡萝卜素属非酶系统的抗氧化物质是自由基的清除剂,有抗癌和减少心血管发病率的作用。
如果每人每天吃0.2—0.4Kg新鲜番茄,就可满足人体对VC、VA、VB及无机盐的要求。
因此番茄作为一种高营养蔬菜日益被人们了解、接受、喜爱,需求量与日俱增,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项目提出背景我区地处平顶山市郊南部,现辖一乡一镇,6个办事处,共71个行政村,有农业人口13万,耕地6.8万亩,人均耕地0.6亩。
境内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水源充足无污染。
由于我区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是提高农业整体水平的必然途径。
九十年代我区发展“白色工程”以来,群众积极性极高,种植反季节蔬菜已成为群众致富的重要手段。
截至2005年10月,全区共有温室2850座,大棚1580座,每年仅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其中番茄种植面积就有1800亩,为此曹镇乡专门成立了以方圆蔬菜基地为龙头的番茄种植协会,外引各地番茄销售大户、市内各大商场、超市、蔬菜市场,内联当地番茄种植户使我区番茄产品广销全国各地。
但据番茄种植户反映及农技人员实际调查,反季节温室番茄栽培由于种植时间不易掌握,种植品种老化(如毛粉802、中蔬四号、L402等),温室内病虫害发生严重等原因,番茄产量一直徘徊在每亩5000公斤左右,并且品质欠佳,无公害生产不达标,效益一直不理想。
怎样指导农民搞好温室番茄无公害高效生产是摆在我们农技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我站农技人员从2001年8月—2006年7月,历经五年时间,先后在我区曹镇乡方圆蔬菜基地,朱堂村、邢铺村、齐庄村温室试验、研究番茄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从品种引进选择,育苗时间掌握,温室番茄种植密度试验,沼肥施用技术、温室番茄无公害高产栽培、无公害病虫综合防治等方面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示范、研究,探索出了一套适宜我地番茄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的配套技术模式。
三、项目研究的意义番茄营养丰富、产量高,是人们喜爱食用、需求量大的蔬菜品种之一。
反季节番茄无公害生产一方面丰富了城乡“菜蓝子”,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对番茄的需求,实现了番茄常年供应,另一方面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值,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四、项目的研究内容及结论1、温室大棚番茄新品种引进试验研究温室大棚番茄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从2002年8月开始到2003年5月结束。
引进了赛尔斯特、豫抗粉冠、金棚一号、东洋天使、红粉冠军、新世纪粉王六个新品种,以常年种植品种L402作对照,设三个试点,每点三次重复。
品种随机排列,四周设保护行,小区实际计产面积20m2。
经过试验调查总结分析,参试的七个品种,亩产在6776.7—8116.7kg,其中东洋天使亩产在7943.3—8116.7kg,平均亩产8043.3kg,较对照L402增产755.5kg,增产10.7%,居试验第一位,经方差分析,比对照增产F值达1%水平(极显著),试验表现抗性强,适应性好,果大小均匀,整齐,果色粉红,口味甜酸适中,商品性好;豫抗粉冠,亩产7550.0—7720.0kg,平均亩产7654.4kg,较对照L402平均增产386.6kg,增产5.3%,居试验第二位,经方差分析,F值比对照增产达1%水平(极显著),表现抗性强,适应性好,果大小均匀,品质佳,果色粉红色,商品性好;金棚一号,亩产7340.0—7513.3kg,平均亩产7437.8kg,较对照L402增产170.0kg,增产2.3%,居试验第三位,方差分析F值比对照增产达5%水平(显著),该品种抗性好,适应性强,果大小均匀,口味甜酸、微沙,商品性好,品质佳;新世纪粉王、红粉冠军亩产分别为7233.3—7470.0kg和7023.3—7266.7kg,平均亩产分别为7360.0kg和7165.6kg,居试验第四位和第六位,经方差分析增减产较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赛尔斯特亩产6776.7—7400.0kg,平均亩产7098.9kg,较对照减产168.9kg,减产2.3%,居试验七位,经方差分析减产F值达5%水平(显著),田间抗性稍差,果实大小均匀度一般。
综上所述:东洋天使、豫抗粉冠、金棚一号三个品种表现长势强,耐低温弱光,抗逆性好,抗病性强,高抗病毒病、中抗疫病、灰霉病,连续坐果能力强,光合效率高,果实膨大快,果型较整齐,大小较均匀,果皮光滑有光泽,果味酸甜适中,商品性好,丰产性强,与对照品种相比,平均增产386.6—755.5kg/亩,经方差分析,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因此在温室番茄生产品种应用上应以东洋天使、豫抗粉冠为主栽品种,金棚一号为搭配品种,扩大示范应用,参试其他品种不宜在我区温室大棚推广(详见番茄新品种试验总结)。
自2003年开始对筛选出来的东洋天使、豫抗粉冠、金棚一号三个品种进行了示范推广。
2003年示范60座温室,2004年扩大示范到820座温棚,2005年大面积推广应用,截止2006年7月,累计推广应用3100棚次,面积达2480亩次。
2、沼肥在温室番茄无公害高效生产上的应用温室番茄应用沼肥效果研究从2003年8月始,到2004年6月止,共安排沼渣基施、沼液追施、沼液叶面喷施三个试验,每个试验一个温棚。
其中沼渣基施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每亩基施沼渣2000kg、2500kg、3000kg、3500kg、4000kg,对照区(亩施有机肥5000kg)。
沼液追施设7个处理:分别为每亩追施沼液200kg、300kg、400kg、500kg、600kg、700kg和对照区(追施:冲施家宝20kg+尿素15kg),共追肥7次。
沼液叶面喷施设4个处理:分别为直喷原液、原液清水比1∶1、1∶2,清水(对照),每15天叶喷一次。
每个处理各种植一个小区。
各处理随机排列,重复三次,四周设保护行,小区实收计产面积13.35平方米(0.02亩)。
通过试验,各处理产量和效益表现为:1、在沼渣基施试验中,亩施沼渣4000kg的处理产量最高,折合单产8486.7kg,比对照处理(单产8061.7kg)增产425kg/亩,增幅5.3%,按每公斤番茄1.2元计,增值510元,节约购买有机肥成本350元(鸡粪5车,每车70元),亩增效860元,居第一位;亩施沼渣3500kg的处理,平均单产8466.7kg,比对照处理增产405kg/亩,增幅5.1%,增值486元,节本350元,亩增效836元,位居第二,且与第一位差别不大,产量仅差20kg,效益仅增24元。
亩施沼渣3000kg的处理,平均单产8420kg,比对照增产358.3kg/亩,增幅为4.5%,增值430元,亩增效780元,排第三位;亩施沼渣2500kg处理,平均单产8158.4kg,比对照增产96.7kg/亩,增幅1.6%,增值116元,亩增效466元,排列第四位;亩施沼渣2000kg处理,减产125kg,居末位。
2、在沼液追施试验中,追沼液比追化肥(尿素15kg+冲施家宝20kg),每亩次节支约60元,追7次,亩总节支420元。
对照处理平均单产7921.7kg,追沼液量200—400kg的三个处理减产,500—700kg的三个处理增产。
其中追施沼液700kg/亩、次的处理产量最高,位居第一,平均单产8290kg,比对照亩增产368.3kg,增幅4.6%,增值442元,节约化肥投资420元,合计亩增效862元;追沼液600kg/亩、次的处理,平均单产8213.3kg,比对照亩增产291.6kg,增幅3.7%,增值349.9元,增效769元,位居第二;追沼液500kg/亩、次的处理,平均单产8126.7kg,比对照亩增产205kg,增幅2.6%,增值246元,增效666元,位居第三位;追沼液400kg、300kg、200kg的三个处理,单产分别为7910kg、7853.3kg、7755kg,比对照分别减产11.7kg、68.4kg、166.7kg,居第五、第六、末位。
3、在沼液叶面喷施试验中,对照处理(喷清水)平均单产8008.3kg;原液+清水1∶1比例混合处理产量最高,位居第一位,平均单产8810kg,比对照亩增产801.7kg,增幅10%,增值962元;原液+清水1∶2比例混合处理产量位居第二位,单产8465kg,比对照亩增产456.7kg,增幅5.7%,增值548元;原液喷施处理单产8398.3kg,比对照增产390kg/亩,增幅4.9%,增值468元,位居第三位,。
综上所述,结合生产实际,(详见温室番茄施用沼肥试验产量结果及效益和农艺性状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沼肥富含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生长素、抗生素、蛋白质、各种酶等,营养全、速效养分含量高,便于植物吸收和转化,合理施用,可培肥地力,满足番茄生长营养需要,刺激和调节番茄生长,增强植株综合抗性,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促进增产和增效,若温室番茄基施沼渣、追施、叶面喷施沼液,每亩可节约肥料开支770元,增效1993—2660元。
基施沼肥:以沼渣为主,温棚番茄每亩施用量以3000—3500kg为佳,9月中旬整地时,每亩先施入2000—2500kg沼渣(含液),深翻入土,定植前20天左右,在番茄种植垄面开沟15cm,再沟施沼渣1000kg,并酌情配施锌肥,硫酸钾型复合肥等,拌合翻入土,整平待植。
追施沼液:以中层混合液为主,温室番茄每亩每次追施量以500—700kg为佳,在果实膨大期施入,随浇水冲施,从番茄第一穗果膨大至直径3cm开始第一次随浇保果水冲施沼液起,以后每收一穗果,冲施一次沼肥,连续追施7—8次,可源源不断地供给番茄生长营养,促进增产。
起沼液时可提前搅拌混合,使其营养一致。
叶面喷施沼液,以上层澄清液为主,沼液养分丰富且相对富集,是一种速效水肥,吸收快,利用率高,叶面喷施,可调节植株生长代谢,快速补充营养(24小时吸收量达80%左右),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果实增重和着色,提高商品率,一般每亩次喷施量50kg,喷施浓度以原液清水比1∶1-2混合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