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

(1)上述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_______D___,应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为_____B_A_C_D__(填 字母)。
谢谢
)D
A.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0.5 mm
B.人眨一下眼睛的时间约为10 s
C.初中生100 m短跑成绩约为10 s
D.1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 cm
2. 一个皮尺,用力拉伸后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则测量的
结果比真实值( )
B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判断
3. 下列情况中,因为误差而引起测量值与真实值有差别的
(1)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56_____μ__m___。 (2)一位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8_____c_m____。 (3)北京市至上海市的铁路全长为1 463______k_m___。 (4)一扇门的高度大约为2.35_______m___。
思路点拨:要熟记单位间的换算关系;长度估测题必须要 正确认识1 m、1 dm、1 cm等有多长。
7. 1 h=_____6_0____min,1 min=_____6_0____s, 1 h=___3__6_0_0___s。
8.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______钟____、__________ 来测表量时间,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__________来测 量时停间表。
6. 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 s的是( ) D A.我们上一节课所用的时间 B.同学从一楼走到三楼所用的时间 C.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D.人在安静时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C)
A. 80 m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2课时 长度的特殊测量及估测

二、选择题(6×6分=36分) 10.(2017-2018·濮阳县月考)对于1 500 mm左右的长度,下列哪一物体
C 比较符合( )
A.鸡蛋的直径 B.三层楼房的高度 C.某学生的身高 D.一支铅笔的长度
17
11.(2017-2018·郑州二中期中)小明记录了同学们在参加北京市中考体 育测试中的一些成绩,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A )
(3)计算出每张纸的厚度h′=______h__。 50
7
2.(5分)小明把粗细均匀的细钢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用刻度尺测得绕
有32匝细铜丝部分笔杆的长度L=4.95 cm。如图所示,则正确表示细铜丝
直径的是( B )
A.0.2 cm
B.0.15 cm
C.0.155 cm
D.0.154 7 cm
8
23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 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②所示,纸带环绕了 n 圈,则纸带厚度是___B___(选填“A”
或“B”)。
A.D2-n D1
B.D2-2nD1
24
17.小丽同学用三角板和毫米刻度尺测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如图甲、乙 两种方法都是错误的,请你指出其中的错误:
4
(3)化曲为直法: ①测圆柱体周长(缠绕法)——纸条缠绕拉直测量。 ②测跑道长(滚轮法)——滚轮周长与圈数的乘积。 ③测地图上铁路线长(重合法)——软线重合拉直测量,用比例尺算出实际 长度。 2.长度的估测——可利用知道的周边物体和身体部位的尺寸,来估测物 体的长度(比例法)。
5
6
长度的特殊测量 1.(6分)下面是贝贝设计的测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的方法,请你将方法步 骤补充完整: (1)先数出50张物理课本内纸张; (2)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5_0_张__物__理__课__本__内__纸__张__的__厚__度__h_______________;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测量需要有统一的标准
活动:同学们用自己的大拇指指尖和中指指尖的距离(叫一拃)
测量课桌的长度,然后比较一下拃数是否相同?为什么同样长的
课桌得出的拃数却不相同呢?
结论:用 “拃”作为测量课桌长度的标准,因为每个同学的 “拃”
的长度不一样,所以得到桌子的长度也不一样。
因此,要进行测量就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单位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1 课堂导入 1 耳听为虚,眼见一定为实吗?
比一比
两条线段AB和CD一样长吗? 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较大? 测量的必要性:说明我们的视觉并不总是可靠的,为了更准 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把握事物的特点,要对物体的某些情 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仪器来测量。
探究
生活中,我们常常采用一些粗略的方法来测量长度。人体的哪
想想议议 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
“一柞”(约15cm)、“一步”(约60cm)、“一庹(tuo)”(约1.60m,成 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可以利用这些“尺”估测长度。
3.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把数个相同的微小物体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 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得到一个微小物体的长度.
(3)会放: 放刻度尺 :①放正:刻度尺要与物体被测边缘平行。 ②紧贴: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要紧贴被测物。 ③对齐: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
没放正× 有刻度线的一侧 没紧贴物体×
√
(4)会看: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
×
×
(5)会读: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只能估读一位。
分度值是: 1mm ,单位为 cm ,准确值为:2.7cm , 估读值为:0.0 8cm ,此物体长度为: 2.78cm 。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手表 石英钟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
讲授新课
3.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
讲授新课
【使用方法】 第一次按下开始/启动键时 表针开始转动, 第二次按下开始/启动键时 表针停止转动,读数。 第三最后按下复位键时 表针弹回零点。
简称:一启动;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
时
间 的 测 量
时间的测量
单位:s、h、min等 测量工具:停表、钟、表等
误差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错误可以避 免,误差不可以避免,只能减小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随堂训练
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的身高1700 mm ; (2)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dm ; (3)人眨一次眼经历的时间大约0.4 s 。
2.78cm
讲授新课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讲授新课
4.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a.测多算少法(累积法)
讲授新课
b.相互配合法(卡测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 径和圆锥体的高)
讲授新课
【读数】 要分别读出分和秒并相加。 大圈1整圈是30s,1大格是
1s,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 1整圈是15min,1大格是1min, 所以每一小格是0.5min。
讲授新课
练一练
1.如图所示是某种机械停表的实 物图,长针转一圈度量的时间 是 30s ,分度值是 0.1s ;短 针转一圈度量的时间是 15min , 分度值是 30s(或0.5min) ,图 中显示的时间是 9min38.4s 。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图1-1-1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解析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故B正确。由图知,刻度尺上1 cm之 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 cm=1 mm,即此刻度尺的 分度值是1 mm;物体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45 cm对齐,所以物 体的长度为3.45 cm。 答案 B 3.45
例3 (2018福建龙岩上杭联考)如图1-1-4所示是小红同学精确测量从 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下面读数正确的是 ( )
A.20 s C.200 s
图1-1-4 B.3.2 min D.180 s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解析 分针指在“3”和“4”之间,偏向“3”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 间为t分=3 min=3×60 s=180 s;秒针指在“20”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 t秒=20 s,即停表的读数为t=t分+t秒=180 s+20 s=200 s。 答案 C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例4 (2018湖南张家界永定期中)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所产生的误差是因为未遵守操作规则 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解析 错误与误差有本质区别,错误可以避免,但误差不能避免,A、B错 误;未遵守操作规则会产生错误,C错误;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 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选项正确。 答案 D
专题一 机械运动 -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3.利用脉搏粗测时间
在一些要求不太严格的时间测量中,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 脉搏(或心率)来测量时间,知道自己脉搏每分钟的跳动次 数,再数出做某件事时自己脉搏跳动的总次数,就可以求 出做这件事所用的时间了。
五、机械停表的用法及读数
1.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上好发条,测量时用手握住停表,大拇指按下 “开始/停止”按钮,停表指针立即走动,计时开始; (2)再次按下“开始/停止”按钮,停表指针停止走动,指针指 示出两次按压之间的时间间隔; (3)测量完成,按动“复位”按钮,秒针和分针都弹回原点(零 刻度线处)。
2.使用机械停表进行读数与记录数据
(1)在停表小圆刻度盘上,指示的是分钟,1 min内有2个小格,每 个小格代表0.5 min=30 s,小圆刻度盘上的示数只读取整数部分。 当小圆刻度盘上的指针在整分刻度线与半分刻度线之间时,大圆刻 度盘上的示数在0~30 s范围内;当指针在半分刻度线与整分刻度线 之间时,大圆刻度盘上的示数在30~60s范围内。停表的示数为大、 小刻度盘读取示数之和。外形如图所示。
四、时间及其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为秒(s)。
比秒大的单位有时(h)、分(min),比秒小的单位有毫秒 (ms)、微秒(μs)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 h=60 min; 1min=60 s ; 1 s=103ms; 1 ms=103μs。
2.测量工具
时间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停表、手表、钟表以及古代用的日晷、 沙漏等,如图所示。
木块A
木块A
0 cm 1
2
3
4
5
0 cm
1
3
4
5
2.20cm 原刻度尺
1.71cm 拉长后的刻度尺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用停表测量你脉搏跳动1搏的次数是
次。
电子停表
电子停表最右边两位数单位为1/100s
四、误差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估读值)
注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 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练习1
木块的长度是 __2_._35___厘米
他们有怎样的换算关系呢?
每下一级扩大
km
1000倍
m
mm
µm
nm
每下一级扩大 10倍
m dm cm mm
乘倍数
大
小
除倍数
记 1m 10dm 100cm 1000mm 忆 1m 103 mm 106 m 109 nm
练一练1:单位的换算 3m=( 3000)mm 2μm=( 5dm=( 50)0mm 1d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秒(s) (2)常用单位:时(h)、分(min)、
3、常用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六十进制: 1h 60min 3600s
s
÷60 min
×60
h
注意:光年是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
机械停表
用机械停表测量时间时,先看内圆再看外圆。
【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
1.练习使用停表;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µm) 纳米(nm)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 1 000m 103m
1c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 001m=10-6m
1nm=0.000 000 001m=10-9m
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

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m,1m=dm=cm=mm=um=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其中的估读值为 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cm。
(图1)(图2)(图3)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mm。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答:。
1h= min= s;1min= s;30min= h(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三恢复。
外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内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分或秒)8、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不同,能消除,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学习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及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小明同学自行车的一个轴承坏了,他到商店买了一个新的,他怕买的残次品,想对轴承进行一下测量,你认为小明应该做哪些方面的检测?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有。
2.1km= m= mm= um= nm。
3.1h= min= s。
4.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刻度尺: 零刻线在哪里?它的量程是多少?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1)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始端,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从其他刻度线量起;(2)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3)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并记下单位;(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5、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
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给下列长度补上合适的单位(用符号表示)
(1)一本书的厚度为8 ;
(2)一位学生的身高为l65 ;
(3)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 ;
(4)教室门的宽度是0.95
2.如图所示的物体的长度是 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3.如图所示,用厚刻度尺测一木块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C C D
4.用刻度尺测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是26.91cm。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其中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
探究点二:时间的测量
阅读课文13页“时间的测量”,回答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
时间还有、等。
2.1h= min l min= s
3.在运动场和实验室中,经常用来测量时间。
4.单位换算:lh45min= h= min 30min= h = s
5.某次列车19:20出发,次日凌晨6:35到达目的地,历时 h min
探究点三:误差
在“探究点一”中,你们小组三人测得的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一样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怎样找到最接近真是数值的数据?
请你认真阅读课文第14页的内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6.测量值与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误差,但应尽量误差。
采用、、都可以减小误差
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下列情况属于误差
的是( )。
A.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B.测量用的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完全均匀
C.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D.物体在左边缘未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线,就把物体右边缘所对刻度尺上的刻度值当作物体的长度
1.下列估测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常人脉搏跳动的频率为70次/秒
B.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70摄氏度
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4.5mm2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2.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3.用分度值是mm 的刻度尺去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正确的是( )。
A .19.8cm B .19.81cm C .19.82 D .198.10mm
4.某同学用刻度尺在测一本书时的长度时,不小心把刻度尺弄断了,则( )。
A 只能用有零刻度的那一半尺才能测量 B .只能用量程较大的那一半尺才能测量 C .都无法再测量 D .都可以测量
5.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C.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D.只要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
6.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宽度,四次记录如下,其中错误的一次记录是( )。
A .161.3mm B .16.18cm
C
.0.1637m D .1.616dm
7.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8.用塑料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力拉紧尺子测量,测量的结果会( )。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受影响 D .无法判断
9.要测量1枚世博会纪念币的厚度,若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纪念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纪念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枚纪念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枚纪念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1枚纪念币的厚度
10.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里,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你跑 l00m 所需时间约为l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11.小宇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你补上合适的单位。
(1)硬币的厚度为2.
0 ;
(2)物理课本宽度为1.850 (3)钢笔的长度是l3.0 。
12.如图所示,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 的长度:
(a) (b) (1)图(口)物体A 长度为 cm ; (2)图(6)物体A 长度为 cm 。
13.如图1,在短铅笔杆上的密绕由40圈细钢丝,照图示的方法做,既可以测出铜丝的直径,也
可以测出铅笔的长度。
铅笔的长度为
cm ,钢丝 的直径为 cm 。
如图2所示的是测量 乒乓球直径的一种方法,其中的乒乓球是第46届“世乒赛"使用的“大球",则它的半径是
图l 图2
14.如图:大表盘一周表示的是____s ,分度值是____s ,小表盘一周表示的是_____min , 此时停表示数为_______。
15.单位换算
7.5×10一5
m = cm= nm ; 1.02nm= mm = m 2h30min = min= s ; 1800s= min= h 。
14.小华用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一个圆的直径,测量了5
次,其数据为5.26cm 、5.25cm 、5.30cm 、5.28cm 、4.27cm 。
其中一次测量错误的数据是 ,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圆的直径是 cm 15.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圆柱体直径,下图中方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