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巴西

合集下载

《巴西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巴西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巴西》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人口、文化等基本情况;2. 了解巴西的历史背景,包括殖民时期和独立运动;3. 了解巴西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情况;4. 了解巴西的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

导学内容:一、巴西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1. 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接壤;2. 面积约850万平方公里,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五大国家;3. 人口约2.1亿,是举世第五大人口国家;4. 主要语言为葡萄牙语,官方货币为巴西雷亚尔。

二、巴西的历史背景1. 殖民时期:于1500年被葡萄牙殖民,成为葡萄牙殖民地,种植经济为主;2. 独立运动:于1822年独立,建立巴西帝国,后改为共和国;3. 军政府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巴西经历了军政府时期,国内政治动荡。

三、巴西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1. 政治体制:联邦制共和国,总统制,三权分立;2. 经济发展:农业、工业和效劳业并重,农业以咖啡、大豆、糖等为主要产品,工业以汽车、航空等为主要产业,效劳业也占领重要塞位。

四、巴西的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1. 主要城市: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巴西利亚等;2. 旅游景点:克里斯托瓦瓦、伊瓜苏瀑布、亚马逊雨林等。

导学活动:1. 分组讨论,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2. 小组展示,介绍巴西的历史背景和政治体制;3. 观看视频,了解巴西的经济发展情况;4. 制作海报,介绍巴西的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

导学评判:1. 能够准确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人口、文化等基本情况;2. 能够理解巴西的历史背景,包括殖民时期和独立运动;3. 能够掌握巴西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情况;4. 能够介绍巴西的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

《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巴西》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巴西的基本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

具体包括:1. 知识与理解: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资源和经济结构。

2. 技能与操作:通过地图和图表,培养学生分析巴西地理特征的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地理信息处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巴西文化的兴趣,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巴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了解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结构。

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地图和图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巴西的地理特征,并能够准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信息处理。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时的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准备以下教学材料:1. 巴西地理位置图、气候分布图和相关地图册。

2. 巴西自然资源和经济结构的多媒体课件或教材。

3. 互动式地理教学软件或在线地图工具,以便学生实际操作和分析。

4. 准备一些关于巴西文化和历史的视频或图片资料,以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感。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激趣本环节通过展示一段巴西特色的音乐或视频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结合教师生动地介绍巴西的概况,如巴西的热带雨林、足球王国等,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知识导入1. 地图认知:利用地理地图,指导学生快速找到巴西在南美洲的位置,并了解其形状特征。

同时强调巴西的海陆分布和邻国关系。

2. 气候特点:通过图表或图片展示巴西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引导学生分析其气候特点及对当地动植物资源的影响。

三、新课内容展示1. 巴西的自然资源:详细介绍巴西的热带雨林、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并强调其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巴西的自然之美。

2. 巴西的人口与文化:介绍巴西的人口分布、主要民族和语言,以及巴西的文化特色,如音乐、舞蹈和节日等。

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和重要性。

3. 巴西的城市与交通:讲述巴西的主要城市及其发展,介绍当地的交通设施和交通网络,以及交通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巴西教学反思

巴西教学反思

《巴西》一课的教授教养反思【2 】我对这节课作了过细.深入的总结反思.(一)教室中的要点1.自立进修和合作商量作为教室主线设计了自学.评论辩论.商量.归纳.演习.拓展等多种进修运动.经由过程读图.比较.填表剖析出巴西的地位.地形.气象特色,经由过程画图.填图,进行图文转换,树登时理空间概念.反馈改正贯串教室始终,学生自立进修和合作商量成为教室主线.2.进修方法灵巧多样应用多种教授教养手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类感官.转变学生单一的地理进修方法,让学生在音像观赏.着手画图.脚色扮演.自立商量.合作评论辩论.阐述交换的进程中获得常识.进步才能,进修方法灵巧多样.例如处理这节课的重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和开辟应用时,就充分应用了多种进修方法调动学生的进修积极性和能动性.应用录像进步学生的视觉后果;应用学生从网高低载的的图片.文字材料等增长信息量;让学生说出本身知道的亚马孙热带雨林中奇特动植物的妙闻,进步了学生的进修兴致,增长了交换机遇,并且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长了自负念;短小教室剧加深了学生对雨林危机的熟悉,加倍熟悉到“情况破坏从我做起”的主要性.3.学乃至用,重视拓展晋升学乃至用是进修的目标之一,把巴西与中国加以比较,找出巴西与我国的类似之处.将巴西的教训作为前车可鉴,铭刻心中.将巴西的成功经验,借鉴到我们国度的经济扶植和情况破坏当中.接洽我国的具体国情,特殊是西部开辟进程中,在成长经济的同时,必定要特殊留意情况破坏问题,必须走可中断成长之路.4.自立进修.合作商量式进修方法利于学生的毕生成长在教授教养中渗入渗出有效教授教养理念与策略,重点凸起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白“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思惟.目标定位明白,重视学生作为一个完全的人的成长.进修学生生涯中的地理,进修学生身边的地理,进修对学生毕生成长有效的地理.在进修中渗入渗出准确的人地不雅.情况不雅.价值不雅.人生不雅.应用小组合作商量的方法,让学生在评论辩论.解决问题的进程中,学会联结协作,进步外交才能.(二)往后须要留意的地方1.照样不敢大胆撒手,学生对问题的思虑和商量只是浅尝辄止,对于有必定难度的地理问题可让学生去商量.评论辩论.2.学生自立进修.合作商量各环节的运动要做具体的要乞降指点.日常平凡要增强习惯.进修办法的练习和指点.在往后的教室教授教养中我必定要把这些长处中断发扬光大,对于这节课尚消失的一些不足之处,我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进步和完美.总之,在往后的教授教养实践中,我要不断摸索,保持认为学生为本,中断发掘教室教授教养的艺术魅力,让教室这一教授教养主阵地披发出加倍璀璨醒目标光荣.。

初中地理_巴西录像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巴西录像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巴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分析1、课程标准(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3)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4)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2、学习目标(1)利用巴西地形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和首都。

(2)根据文字和地图资料说出巴西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和种族构成特点。

(3)结合巴西的地形图、气候类型图,简要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状况,以及以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设计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根据巴西地形图、气候图,说出巴西的地形区和气候类型,概括其地形和气候特点。

(2)结合自然特点,简要分析巴西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难点:(1)巴西工农业快速发展,简要分析巴西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4、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5、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2)寻找地理之最动画展示:巴西地形主要有两种: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通过观察动画完成填空:巴西地形主要分为两部分,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约占巴西面积的三分之一,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约占巴西面积的三分之二动画展示:巴西气候主要有两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通过观察动画完成表格:气候地区气候类型气候特征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展示:亚马孙河是仅次于尼罗河的世界第二长河,流域面积约占南美洲面积的40%。

它发源于距太平洋不到160公里高耸的安第斯山,注入大西洋,水量相当于世界河流注入大洋水量的六分之一,河口宽达240公里,有“河海”之称,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探究:为什么亚马孙河能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你能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一下吗?分,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约占巴西面积的三分之一,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约占巴西面积的三分之二看图完成表格:气候地区气候类型气候特征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从图上可以直接看到巴西的气候类型及特点阅读课件,了解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学生对比两图回答:参考答案:气候因素: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高中地理《巴西》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巴西》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巴西》教学反思引言简述《巴西》这一教学单元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阐明进行教学反思的目的,即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与计划回顾1.1 教学目标回顾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1.2 教学计划概述为实现教学目标所制定的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方法、活动等。

二、教学内容与实施2.1 教学内容总结《巴西》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如地理位置、气候、经济、文化等。

2.2 教学实施描述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关键活动,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3.1 学习成效评估介绍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包括考试成绩、作业、课堂参与度等。

3.2 学生反馈收集描述如何收集学生的反馈,包括正式的问卷调查和非正式的口头交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反思4.1 教学方法适用性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习风格。

4.2 教学手段有效性分析使用的教学辅助工具,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的有效性。

五、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5.1 教学成果总结根据多维度评估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等。

5.2 教学问题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学生参与度、教学资源限制等。

六、教学经验与教训6.1 成功经验总结提炼教学中取得成功的经验,如有效的课堂管理、学生激励机制等。

6.2 教训与警示分享教学中的教训,为未来的教学提供参考。

七、个人专业发展7.1 教学技能提升描述为提升教学技能所参加的培训、研讨等活动。

7.2 教学研究进展介绍参与的教学研究项目,以及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八、未来教学规划与展望8.1 下一阶段教学目标描述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以及为达成这些目标的计划。

8.2 教学创新与改革讨论计划实施的教学创新措施,如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更新等。

结语总结全文,强调教学反思对个人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表达对未来教学工作的期待和信心。

《巴西》教学反思

《巴西》教学反思

《巴西》教学反思
《巴西》教学反思
《巴西》这节课在师父曹莹老师的指导下,我第一次独立完成了学案的编写。

因为平时都是师父把弄好的学案给我,所以对于学案的编写我没有太大的感觉。

但这次,我自己独立完成学案编写工作时,我才意识到,这是需要很多的能力,学案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过程,要与教材内容相一致,要突出重难点等等。

很幸运有这次编写学案的机会,也非常感谢曹老师的耐心、细致的`指导,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进而更加激励我向优秀教师学习。

学案分了三大部分,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和梳理归纳部分。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包括了巴西的位置、人口特征以及文化;发展中的工农业包括了巴西的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特征,城市、人口分布和工农业发展这几方面;梳理归纳部分对重难点知识进行了总结、记忆和回顾。

《巴西》这节课,宋振莲老师和李东校长进行了听课,对我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

视频、图片、音乐的展示,吸引了学生兴趣;教姿、教态良好;练习能够做到当堂达标等优点。

但还是有一些问题,课堂上缺乏师生问候;课堂上对学生关注的广度有待提高,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落实,尤其要重点关注中等偏下生;作为老师,不光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观看视频时,我在旁边进行了讲解,效果不佳,略显杂乱,以后,可以在观看前,对学生先提出要求;本节课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其实,从巴西特色文化上,可以教育学生热爱生活。

这节课还有一大亮点,有一个小的探究活动,“假如,我是巴西人,我想生活在哪里?”学生根据巴西的自然环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掌握知识。

初中地理_巴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巴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巴西》教学设计《巴西》学情分析初一年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学习巴西时,要多用一些激发兴趣的方法,要多举例,多要以实图展示,增强学生印象。

《巴西》教材分析(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走近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

(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本节教材以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地理基础知识。

2、本节教材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热带雨林保护、人文状况三个方面分析巴西的现状,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记忆巴西基本的地理环境,并结合自然环境引导学生分析巴西人文地理状况。

3、在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后,教材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巴西的自然条件、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巴西农业、工业布局和人口分布进行分析。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能力。

4、教材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料及图片,培养学生从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巴西,力求以贴近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感知世界。

《巴西》课后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地图,阅读,学习分析巴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状况,并且对于巴西的热带雨林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并有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本节课用巴西球星、优美的风光导入新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新课程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还注重体现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图的判读和使用能力。

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视觉感受,起到创设教学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

本节课教学的亮点是采取互问互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探讨该如何学习巴西的自然环境状况和人文状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最后的看图填图练习,注重把知识落实到地课堂练习组织练习看图回答并填空在黑板上板图巴西的轮廓,并引导学生填图看图回答学生在黑板上填图练习图上,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体验到主动学习的乐趣。

《巴西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巴西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巴西》导学案一、导言《巴西》是一部由中国导演拍摄的纪录片,全景展现了巴西这个南美洲国家的自然风光、文化传统、社会生活等方面。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巴西这个国家,拓展视野,增强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知。

二、预习问题1. 你对巴西这个国家有哪些了解?2. 你认为巴西有哪些特色的文化元素?3. 你对《巴西》这部纪录片有什么等候?三、观影任务1. 观看《巴西》这部纪录片,全神贯注地观看,做好笔记。

2. 在观影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 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如何?- 巴西的文化传统有哪些?- 巴洋人民的生活状态如何?- 你在片中看到了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场景或人物?四、教室讨论1.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和笔记,讨论巴西的地理、文化和社会特点。

2. 分组讨论,探讨巴西与中国在文化、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异同。

3.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这部纪录片,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五、拓展延伸1.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资料,了解巴西更多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 举办巴西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巴西舞蹈、音乐、美食等元素。

3. 写一篇关于巴西的作文,表达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和感受。

六、总结反思1. 回顾本次进修,你对巴西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 你觉得通过观看《巴西》这部纪录片,你收获了什么?3. 你认为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对于你的成长和发展有何意义?七、作业安置1. 完成教室讨论中的小组讨论内容,撰写小结报告。

2. 撰写一篇观后感,分享你对《巴西》这部纪录片的理解和感受。

3.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巴西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知识,做一次PPT展示。

八、参考资料1. 《巴西》纪录片2. 《巴西文化梗概》3. 《巴西历史与地理》通过本次进修,置信同砚们对巴西这个国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懂得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

希望同砚们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能够保持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愿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心灵越来越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西教学反思
巴西这一课我采用预习课与展示课结合的方式完成的。

预习课上学生通过完成前置自学,对巴西的知识大致有一定了解。

预习课安排:
1.预习课上把前置自学内容以拍卖的形式拍给各组(时间约3分钟)。

2.先全班通读课本,再完成小组内自学内容,并进行组内交流(时间15分钟)。

3.每小组抽号进行组间交流学习心得(27分钟)。

展示课的安排:通过展示使学生完全掌握巴西的知识点,展示课内容安排:回顾旧知识、开阔视野。

周五八班展示课上,展示的学生有五人,来自四个小组。

由于有老师听课,第一名展示的学生略有紧张,学生展示环节环环相扣,很流畅,时间很紧凑,但是和全班学生互动时,配合展示的学生不多,没有在班上配合的积极,展示的学生有的第一次参加展示,有的第二次参加展示,在集体展示配合上,临场处理问题经验不丰富,出现课堂气氛较闷的感觉。

展示课暴露出来的问题:①展示的学生对这样的模式还不适应,不熟练,毕竟这是刚成型后的第五节课,对于有的展示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出现因紧张而造成互动配合少的原因。

②学生在预习课上知道的知识没有记住,也是在展示课上配合较少的一个原因。

③学生在预习课知识掌握较好,但不敢站起来展示自己。

今后解决方案:①争取展示课展示的学生更多,训练学生能够流畅的表述自己的见解,逐渐由讲课式向聊天式过渡。

②尽量让前置自学部分内容由学生课下完成,提高前置自学的效率,课堂上给学生留
出记忆知识的时间。

③对课堂评价进行完善,对学生发言的进行打分,提高学生展示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