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原理及研究方法1
企业价值评估基本原理与方法

企业价值评估基本原理与方法企业价值评估是指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客观地评价,确定其在市场中的价值和定位的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价值评估对于企业经营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价值基础:企业的价值基础是企业所创造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企业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企业资产和经营结果上,包括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商誉、品牌价值等。
而企业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社会形象、品牌知名度、员工的知名度和口碑等。
企业的价值基础是企业价值评估的前提和基础。
2.价值要素:企业的价值要素主要包括市场地位、盈利能力、成长潜力、风险和可持续发展等。
市场地位是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地位,包括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增长率等。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水平,包括利润率、净利润等。
成长潜力是指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实现利润增长的能力,包括市场扩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
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市场风险、竞争风险、政策风险等。
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长期内能够保持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能力。
3.价值评估方法: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有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资产法等。
市场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估值对象与市场上类似企业的交易价格和估值倍数,来确定企业的价值。
收益法是指通过预测企业未来的收益和现金流量,然后将其贴现到当前的现值,从而确定企业的价值。
资产法是指通过计算企业的净资产价值和商誉等,来确定企业的价值。
此外,还可以通过利用专家访谈、相关数据和资料分析等,结合多种方法综合评估企业的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价值评估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特点、市场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等。
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方法,加强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总之,企业价值评估是企业经营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可以通过对自身价值的评估,找到发展的方向和策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债券估值的实验原理

债券估值的实验原理债券估值是指通过一系列计算和分析方法来确定债券的合理市值或者价格。
债券估值的实验原理主要包括利用贴现现金流量的方法、利用收益率曲线的方法以及利用相似标的的方法。
首先,利用贴现现金流量的方法是债券估值的基本原理。
当估算一个债券的市值时,我们需要考虑债券的未来现金流量。
债券在未来的现金流量包括固定利息和偿还本金,因此我们需要考虑这些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时间价值。
利用贴现现金流量的方法,我们将债券未来的现金流量贴现到当前期,得到债券的现值,即债券的估值。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以下数据来计算债券的估值:债券的面值、债券的票面利率、债券的付息周期、债券到期时间以及市场利率。
根据债券的面值和票面利率,我们可以计算出债券每期的固定利息。
然后,根据债券的付息周期和到期时间,我们可以计算出债券的总期数。
最后,利用贴现率和未来现金流量的概念,我们可以计算出债券的现值。
一般来说,贴现率是根据市场利率来确定的,市场利率越低,债券的现值越高。
其次,利用收益率曲线的方法也是债券估值的重要原理。
收益率曲线反映了不同到期时间的债券的市场收益率。
收益率曲线一般是向上倾斜的,即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高于短期债券的收益率。
在利用收益率曲线的方法进行估值时,需要根据债券的到期时间和票面利率,在收益率曲线上找到相应期限的市场收益率。
然后,将该市场收益率加上债券的风险溢价,得到债券的估值收益率。
最后,根据估值收益率和债券的未来现金流量,计算出债券的现值。
最后,利用相似标的的方法也是债券估值的实验原理之一。
相似标的是指与债券具有类似特征的其他债券。
在利用相似标的的方法进行债券估值时,需要找到与要估值的债券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债券,并根据这些债券的市场价格进行参考。
相似标的可以包括债券的到期时间、票面利率、付息周期等。
通过比较相似标的债券的市场价格,可以对要估值的债券的市值进行估计。
总结起来,债券估值的实验原理主要包括利用贴现现金流量的方法、利用收益率曲线的方法以及利用相似标的的方法。
周洛华估值原理

周洛华估值原理周洛华估值原理是指在投资领域中,根据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潜力以及风险水平等因素,对企业进行估值的一种方法。
该原理主要包括四个要点:盈利能力、成长潜力、风险水平和估值确定。
盈利能力是企业估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企业的盈利能力直接决定了其价值所在。
在估值过程中,投资者会对企业过去的盈利情况进行分析,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以及相关的财务指标和比率。
通过对企业过去盈利情况的评估,可以对其未来盈利能力进行预测,进而确定企业的估值。
成长潜力也是企业估值的重要考量因素。
企业的成长潜力体现了其未来发展的能力和空间。
在估值过程中,投资者会对企业的市场规模、市场份额、产品创新能力以及行业前景等因素进行评估。
通过对企业成长潜力的分析,可以判断其未来是否具有持续增长的能力,从而对企业的估值进行调整。
第三,风险水平是企业估值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风险是指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可能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在估值过程中,投资者会对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竞争状况、管理能力等因素进行评估。
通过对企业风险水平的分析,可以确定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投资价值,从而对企业的估值进行调整。
估值确定是周洛华估值原理的最终目标。
在估值过程中,投资者会综合考虑盈利能力、成长潜力和风险水平等因素,通过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和模型进行计算,并结合市场情况和投资者的预期进行调整,最终确定企业的估值。
周洛华估值原理是一种综合考量企业盈利能力、成长潜力和风险水平等因素的投资估值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投资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该原理,并结合市场情况和投资者的预期进行调整,以确定合理的企业估值。
对于投资者来说,掌握周洛华估值原理是提高投资决策能力和投资回报率的关键。
基金的估值方法了解基金估值的原理和计算方式

基金的估值方法了解基金估值的原理和计算方式基金的估值方法是指根据一定的原理和计算方式,对基金资产进行估值评估的方法。
了解基金估值的原理和计算方式,对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基金的价值和风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基金估值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市价法市价法是基金估值的一种常见方法,也是投资者最为熟悉的方法之一。
市价法的原理是以基金份额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为基础,按照市场需求和供给的情况进行计算。
市价法的计算方式简单明了,投资者可以直接通过公开市场买卖交易价格来了解基金的估值水平。
然而,市价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市场价格可能受到二级市场交易情况的影响,不一定能够准确反映基金资产的真实价值。
二、净值法净值法是基金估值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的估值方式。
净值法的原理是以基金资产净值为基础,按照基金净值的计算公式进行估值。
具体计算步骤是将基金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再除以基金的总份额,即可得到基金的单位净值。
投资者可以通过查询基金公司或者媒体公布的净值数据来了解基金的估值情况。
净值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计算基金的净值,但也存在着计算复杂、周期长等缺点。
三、市值法市值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基金估值方法,它通过基金在二级市场上的整体市值来确定基金的估值水平。
市值法的原理是将基金的单位净值乘以基金的总份额,即可得到基金的市值。
投资者可以通过查询基金公司发布的基金市值数据来了解基金的估值情况。
市值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及时性强,但缺点是市值波动较大,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基金的真实价值。
四、收益法收益法是一种相对较为复杂的基金估值方法,它通常适用于一些特定类型的基金,如房地产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
收益法的原理是根据基金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水平来计算基金的估值。
具体计算方式包括现金流贴现法、盈利贴现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
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的具体运作情况和估值原理,才能够使用收益法来判断基金的估值水平。
周洛华 估值原理

周洛华估值原理
嘿,你知道周洛华提出的估值原理吗?哇哦,这可真是太有意思啦!
比如说吧,就好像我们去评估一个房子的价值。
周洛华的估值原理就像是一个超级厉害的工具,能帮我们看清这个房子到底值多少钱。
咱可不是瞎猜啊,是有依据的!想象一下,这个房子所处的地段,是不是就像一个人的出身一样重要?如果它在市中心繁华地段,那价值肯定不低,就好比一个出身名门的人自带光环;要是在偏远郊区,价值可能就相对低些,这不就跟普通人家出身似的嘛。
然后再看看房子的户型、装修,那也是影响估值的关键呀!好的户型和精美装修,就如同一个人有着优秀的品质和才华,能大大提升自身价值,不是吗?
再比如说公司估值,周洛华的原理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为啥一家公司会被估出那么多钱或者那么少钱。
公司的盈利情况啊,就像是一个人的赚钱能力,越强当然就越值钱啦!还有它的市场前景,这不就是相当于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潜力嘛,前景好估值自然高呀!
总之,周洛华的估值原理真的是太有用啦!能帮我们在各种评估中找到依据,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是不是很厉害?你还不快去好好研究研究!。
估值原理及基本假设

估值原理及基本假设估值原理及基本假设一、引言估值是指对某项资产或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和计算的过程,是投资决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实际投资中,估值是确定买入或卖出价格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估值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假设。
二、估值原理1.市场效率假设市场效率假设认为市场是有效的,即所有信息都被充分反映在股价中。
这意味着股票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可用信息,包括公司财务状况、行业前景、政治环境等因素。
因此,股票价格已经达到了其真实价值。
2.未来现金流量假设未来现金流量假设认为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它未来的现金流量。
这意味着企业未来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将对其价值产生影响。
因此,投资者需要考虑企业未来现金流量预测以及风险管理。
3.风险溢价假设风险溢价假设认为投资者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这意味着投资者需要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为风险承担相应的溢价。
4.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一种基于市场价格的估值方法。
该方法通过比较类似企业的交易价格来确定企业的价值。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估算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市场交易品种。
5.财务分析法财务分析法是一种基于企业财务数据的估值方法。
该方法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来确定其价值。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估算私营企业、小型公司和未上市公司等非公开交易品种。
6.折现现金流量法折现现金流量法是一种基于未来现金流量预测的估值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到当前时点,以确定企业的价值。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估算公开上市公司和大型私营企业等公开交易品种。
三、基本假设1.股票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可用信息,包括公司财务状况、行业前景、政治环境等因素。
2.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它未来的现金流量。
3.投资者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4.市场比较法是一种基于市场价格的估值方法。
5.财务分析法是一种基于企业财务数据的估值方法。
6.折现现金流量法是一种基于未来现金流量预测的估值方法。
四、结论本文介绍了估值的基本原理和假设。
pb估值方法

pb估值方法PB估值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投资估值方法,它通过分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情况,来确定公司的估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PB估值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PB估值方法的原理PB(Price to Book)估值方法是通过计算公司的市值与其账面价值之比,来确定公司的估值。
其中,市值指的是公司的市场总值,即股票的市值,而账面价值指的是公司的净资产,即公司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
PB估值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比较公司的市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来判断公司的价值是否被低估或高估。
如果市值远低于账面价值,那么说明公司的价值被低估,投资者可以考虑买入;反之,如果市值远高于账面价值,那么说明公司的价值被高估,投资者应该谨慎买入或考虑卖出。
二、PB估值方法的应用PB估值方法可以用于评估股票、公司或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
具体应用如下:1. 评估个股估值:投资者可以通过计算个股的市值和账面价值之比,来判断个股的估值水平。
一般来说,PB值越低,说明个股的估值越低,投资价值越大;反之,PB值越高,说明个股的估值越高,投资价值越小。
2. 比较不同公司的估值:PB估值方法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公司的估值水平。
投资者可以计算不同公司的PB值,并将其进行对比。
PB值较低的公司相对而言更具投资价值,因为它们的市值相对较低,可能被低估。
3. 评估整个市场的估值:PB估值方法还可以用于评估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
投资者可以计算市场指数的PB值,并将其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
如果市场的PB值较低,说明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较低,可能是买入的机会;反之,如果市场的PB值较高,可能是卖出的时机。
三、PB估值方法的局限性虽然PB估值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公司的估值水平,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PB值只考虑了公司的账面价值,没有考虑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
因此,对于成长性较强的公司来说,PB估值方法可能不太适用。
PB值的计算结果受到会计准则和估值方法的影响。
不同的会计准则和估值方法会导致不同的PB值,从而影响估值结果的准确性。
东奥会计 财务估值原理

东奥会计财务估值原理东奥会计财务估值原理财务估值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指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衡量企业的经济价值和活力。
财务估值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市场变化、未来预期等。
在实际运用中,财务估值可以用来判断企业的健康程度、预测发展趋势、制定投资策略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财务估值原理及其计算方法。
一、财务估值原理财务估值原理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市场变化和未来预期,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的方法。
财务估值原理的核心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该模型通过计算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和风险来确定资产的价值。
其基本公式为:E(Ri) = Rf + βi[E(Rm) - Rf]其中,E(Ri)为资产的预期回报率,Rf为无风险资产的回报率,βi为资产的β值(即风险系数),E(Rm)为市场的预期回报率。
二、财务估值计算方法在实际运用中,财务估值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1. 市净率法市净率是指企业的市值与其账面价值之比,市净率越低,则显得越便宜。
在使用市净率法进行财务估值时,需要计算企业的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减去无形资产和负债。
然后用企业市值除以净资产得到市净率。
在进行比较估值时,需要将市净率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以判断企业是否被过度估价或低估。
2. 直接市盈率法直接市盈率法是指用企业市值除以其净利润得到的值即为市盈率,是衡量企业是否被高估或低估的基本指标。
在使用直接市盈率法进行财务估值时,需要注意净利润的质量,如是否受到会计准则调整、是否来自非经常性项目等。
同时,需要对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市盈率进行比较,以确定估值是否合理。
3. 贴现现金流法贴现现金流法是指通过现金流量的贴现来计算企业的估值。
在使用贴现现金流法进行财务估值时,需要先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然后将其折现到现在的汇率。
折现率通常为CAPM计算出的资本成本率。
在进行贴现现金流法的计算时,需要考虑未来现金流的风险,如市场状况、竞争环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典型2/3阶段模型 典型2/3阶段模型 2/3
半显性预测期 增速减缓,趋于行业速度 显性 预测期 投资收益率接近资金成本 稳态期 增速=行业增速 =GDP增长 投资收益率 =资金成本
模型最重要控制地带
23
不同现金流的界定(如何分阶段) 2.1 不同现金流的界定(如何分阶段)
企业价值由显性价值与持续价值构成
FCFE
NOPLAT-净投资-债务利息
KeLeabharlann DDM股息Ke
三种现金流估值的方法和思路基本相同, 三种现金流估值的方法和思路基本相同,后续讲解以 FCFF为主 为主; FCFF为主; 每种估值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也有各自的“盲点” 每种估值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也有各自的“盲点”
现金流类型
企业自由现金流
DCF模型 DCF模型
) FCFF 企业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
贴现率
WACC
权益自由现金流
) FCFE 权益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
ke ke
现金股利
DDM
股利折现模型 )
Ke = 权益资本成本率 WACC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25
2.1 不同现金流的界定
不同模型有不同的适用情况
模型 FCFF 衡量指标 NOPLAT-净投资 折现系数 WACC 适用范围 最适用于项目、事业部和资本成 本相对未定的传统制造业 适用于利用负债创造价值的公 司,尤其适合金融机构如银行、 保险的估值 适用于现今富裕且分红比例稳定 的公司及行业
– 投资率(Investment Rate,IR)是指NOPLAT中投回到公司的比例 – 净投资=投入资本t+1-期初投入资本t
16
从现金流到企业价值的跨越—— 1.4 从现金流到企业价值的跨越 “企业金融的禅” 企业金融的禅” 企业金融的禅
定义每一个变量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WACC)是 指投资者预期从所投资公司获得的回报率,可作为自由现金流的合 理折现率
供应商 增值 社 会 价 值 企 业 价 值
权益 价值
剩余现 金流
价值
10
1.2 理解企业价值的两个角度
价值分享 价值创造
受益人角度
企业价值
价值来源角度
债务价值
并购价值 清算价值
权益价值
经营价值
11
受益人角度——研究的重点 1.2.1 受益人角度 研究的重点 在于股东的剩余索取权
持续经营阶段: 持续经营阶段:债权人和股东对企业利益有不同 的分享内容;(利息与分红;) 清算阶段: 清算阶段:债权人关心公司清算资产的变现能力 及偿债能力;而股东更关心清偿债务后剩余资产的 状况;(例:PB指标对于股东的意义) 应关注资产负债结构: 应关注资产负债结构:因为不同的资本结构决定 了受益人对不同的收益风险评价。(例:不同行业 周期中的电力企业境遇)
13
1.3 价值创造的根本就是制造现金 流——包括核心及非核心业务 包括核心及非核心业务
具有战略性、持续性、重要性的收益可界定为核心收益, 相应的资产为核心资产,相应的业务为核心业务,相应的价 值为核心价值。有时把核心资产成为经营性资产,核心业务 成为经营性业务。
核
核 心 价 值
非 核 心 价 值 益 收 心 核
现金流获得的方式
利润:这是价值实现的最主要方式。企业经营者通过长期的持续经营创造 现金流,因而这种价值的实现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清算:将企业的全部资产按照市场价格出售,扣除交易和法律成本后获得 现金流。这种现金流是当期一次性获得的。 所有权交易:通过将企业的股权出售,所有者同样可以实现其价值。
价值的不同形态
12
1.2.2 价值来源角度
对于正常经营的公司来说,研究的重点在于经营 价值;清算价值与并购价值虽然不发生在日常估值中, 但也可以提供分析企业价值的一个视角 清算价值,用于陷入破产清算的企业,企业价值 就是现有资产的市场价格(提示:专有性高低与清算 价值呈反比;例:烂尾楼拍卖与生产线拍卖) 并购价值,学会用产业投资者的眼光看待公司的 兼并收购; 经营价值,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创造利润的活动; 从利润到现金流正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实质
D E WACC = Kd (1−Tm) + Ke D+ E D+ E
P.S. 务必使用目标资本结构确定
– Kd=债务资本成本,采用10年期政府债券利率 – Ke=权益资本成本,采用CAPM确定 – D/(D+E)=债务资本在资本结构中的百分比 – E/(D+E)=权益资本在资本结构中的百分比;
17
FCF = NOPLAT − 净投资 = NOPLAT − ( NOPLAT× IR) = NOPLAT× (1 − IR)
NOPLAT( P.S. NOPLAT(Net Operating Profits Less Adjusted Taxes)是指扣除与核心经营活动有关的所得税后公司核心经营 Taxes)是指扣除与核心经营活动有关的所得税后公司核心经营 活动产生的利润
19
要
点
1. 认识起点:价值创造理论 认识起点:
1.1 价值:不同视角的解读 1.2 价值创造的根本就是制造现金流
2. 估值方法 估值方法——绝对估值:DDM、FCFF、FCFE、NAV 3. 估值方法——相对估值:PE、PEG、PB、 EV/EBIDA 估值方法 4. 估值应用
4.1 三大关键原则:匹配、富不可敌国、平均利润率回归 4.2 不同估值方法的相互印证
⇒
FCF = NOPLAT
× (1 −
g ) ROIC
g NOPLAT t =1 (1 − ) ROIC 价值 = WACC − g
提示:只有当ROIC(净资产收益率)>WACC时,投资才能创造新 增价值;尝试将WACC=ROIC的情况可以发现“企业价值=初始投 资”的真谛
18
总
结
价值创造理论的核心是找到价值驱动因素 首要驱动因素是净资产收益率(ROIC)大于公司的加权 首要驱动因素是净资产收益率(ROIC)大于公司的加权 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WACC) 第二重要的驱动因素则是公司的成长能力以及成长的 持续性 传统估值方法都是围绕上面两个方面, 传统估值方法都是围绕上面两个方面,只是侧重有所 不同
员工、供应 商、政府 投资需要 债权人 再投资
收入
工资、 增值、 税收
净营 业现 金流
△OWC、 CAPEX
企业自 由现金 流
还债、 付息
权益自 由现金 流
留存 收益
现 金 分 红
所有资本 提供者
股东
股东
9
现金流的索取权与价值链条( 1.1.2 现金流的索取权与价值链条(续)
现金流的索取权顺序决定了企业的价值链环节
估值原理及研究方法
王斌 2010年 2010年5月12日 12日
要
点
1. 认识起点:价值创造理论 认识起点:
1.1 价值:不同视角的解读 1.2 价值创造的根本就是制造现金流
2. 估值方法 估值方法——绝对估值:DDM、FCFF、FCFE、NAV 3. 估值方法——相对估值:PE、PEG、PB、 EV/EBIDA 估值方法 4. 估值应用
20
价值评估方法
2.1 不同现金流的界定 2.2 重组会计报表—— 评价历史业绩
绝对估值——把判断数量化
2.3 预测——价值判断 的终点 2.4 估测连续价值 2.5 估算资本成本 2.6 其他估值方法
相对估值——选择可比公司
21
不同现金流的界定(应该分阶段) 2.1 不同现金流的界定(应该分阶段)
清 算 价 值
实体经济市场有效
经 营 价 值
虚拟经济市场有效
并 购 价 值
•
命题2:短期而言,当市场并非完全有效时,股票的公允价值等于 经营价值与清算价值的加权平均,权重取决于公司被并购的可能性
公允价值
P
╳
经营价值
(1-P )
╳ 清算价值
8
1.1.2 现金流的索取权与价值链条
现金流的索取权顺序决定了现金流在企业的分配过程
基于持续经营假设的现金流, 基于持续经营假设的现金流,必须分阶段
V =∑
t =1 k
FCFt FCFk +1 + (1 + WACC )t (WACC − g )(1 + WACC ) k
现金流的界定与计量
现金流 DCF估值三个环节
现金流的增长模式与原因
反映现金流风险的折现率——资金成本的计算 资金成本的计算 反映现金流风险的折现率
4.1 三大关键原则:匹配、富不可敌国、平均利润率回归 4.2 不同估值方法的相互印证
2
前言1 前言1:价值评估实质上是格雷厄姆价 值投资理念的具体运用
价值投资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找价格与价值的差异
信念: 信念:金融证券的价格始终处于波动之中,但始终向着金 融资产的价值靠拢;(市场对投资者可获得的净现金流、成本、 增长的看法存在差异) 操作: 操作:评估金融资产的内在价值,通过与现价比较确 定“安全边际”;价值投资者是买价值与价格的差价, 而不是去投资“好公司”; 行业研究员的职责在于: 行业研究员的职责在于:把握影响公司价值变化的微 观因素,并将其体现在估值模型中(研究量、价、费率 变动的诸多因素)
价值: 1.1 价值:最基本的视角
内在价值是资产未来预期产生的现金流的贴现值之和。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6
1.1.1 现金流的获得方式与价值的 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