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积极稳妥地实施企业国际化并购——金钼与西色国投公司境外合作收购项目案例mba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中国矿业企业海外并购模式

中国矿业企业海外并购模式

中国矿业公司境外合作模式近几年,中外企业和各方面都关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问题。

特别是近来国家出台各种政策,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如国务院颁布的有色金属行业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增强资源保障能力”。

中国这样的大国,经济成长只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才能获得成功。

所以,对于我国资源性企业来说,目前要讨论的不是要不要“走出去”的问题,而是如何成功“走出去”的问题,即如何更好地与境外资源企业合作的问题。

中国企业境外资源合作有八种基本模式,选择什么模式开展境外资源合作,这与一个国家的矿业发达程度以及资源合作目的有很大关系。

中国矿产资源需求缺口很大,但矿业开发技术水平及风险管理能力与矿业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中国企业须从有效开发和利用全球矿产资源的角度出发,探索选择中国企业“走出去”,实施境外资源合作战略的可行模式。

中国企业境外资源合作主要有八种基本模式,即合资开发模式、股权购并模式、风险勘探模式、联营体模式、购买产能模式、租赁经营模式、工程换资源模式、战略联盟模式。

一、合资开发模式合资开发模式即中国企业与资源东道国有关各方共同出资,在东道国注册成立矿产资源公司,基于公司制的运作规范,合作开发当地资源项目。

合资开发模式比较适合没有足够境外资源合作经验的企业采用,是现阶段中国企业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模式。

1、恰那铁矿 1987 年,中钢集团公司与全球矿业巨头力拓矿业集团(澳大利亚)共同投资开发位于澳大利亚帕拉巴都地区的恰那铁矿,其中中钢集团公司占60%的股份。

恰那铁矿的矿石总储量2 亿吨,主要由优质赤铁矿构成。

合资公司生产的矿石全部通过中钢集团销往中国,有力促进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2、沙特杰赞电解铝项目 2008 年中国铝业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中铝股份公司与沙特SBG集团、马来西亚矿业公司签订合资协议,共同投资建设沙特杰赞100 万吨/ 年电解铝项目,项目总投资约45 亿美元,其中中铝股份公司占股40%,为项目的最大股东。

关于洛阳钼业国际并购成功经验的案例思考和研究

关于洛阳钼业国际并购成功经验的案例思考和研究

关于洛阳钼业国际并购成功经验的案例思考和研究作者:郑晓凌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19年第10期【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途径之一,其中对外并购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投资形式。

企业国际并购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而如何成功的进行国际收并购就成为很多企业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借助中国钼业的案例展开分析,并且试析成功的有效因素。

【关键词】洛阳钼业全球并购有效因素引言在现阶段,尽管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趋势,但是在进行国际并购过程当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企业完成国际收购之后的业绩表现。

因此,我们借助洛阳钼业的成功案例,通过对其并购案例进行研究,来探索我国企业走出国门之后的健康发展之路。

下文从洛阳钼业的国际并购之路、并购的成功要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洛阳钼业的国际并购之路(一)收購澳洲Northparks铜金矿。

2013年7月,洛阳钼业公告收购澳洲Northparks(北帕克斯)铜金矿,并在当年10月完成转让协议签署,洛阳钼业以约49亿元人民币的对价收购了North parks(北帕克斯)铜金矿80%的股权,本次收购的铜金矿是澳大利亚第四大在产铜金矿,该矿山成熟运营、技术先进、勘探情景好。

(二)收购英美资源巴西铌磷业务。

2016年4月底,洛阳钼业公告拟以15亿美元收购英美资源集团旗下位于巴西的铌磷业务100%股权,于2016年10月完成交割。

洛阳钼业收购的铌矿业务排名全球第二,磷矿业务为巴西第二大成熟运营的磷矿。

英美资源集团位于巴西的铌磷矿业务是成熟运营的矿山,其磷矿业务范围覆盖磷全产业链,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主要产品是农业生产所需的磷肥。

巴西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国家,是世界第五大化肥消费国,对磷肥需求大,且收购的磷肥化工厂均位于巴西农业中心地带,地域优势带来的成本优势突出,市场份额稳定,价格平稳。

西色国际海外探索之路

西色国际海外探索之路

西色国际海外探索之路作者:许萌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19期[提要] 西色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是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的全资子公司,具体负责海外项目的勘查、开发与投资业务。

本文就西色国际海外并购与经营中遇到的冲突进行详细阐述,并从企业内部及外部两个方面总结解决冲突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西色国际;跨国并购;内部冲突;外部冲突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5年8月21日西色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色国际)成立于2007年4月,但其海外拓展之路的真正开端却要追溯到更早的时期。

2005年国家提出了“利用两个市场、开发两种资源”的号召,西色国际的全资母公司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

首先是与国内大型企业合作,承担其海外地质找矿项目,先后与中国铝业公司、陕西有色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派出技术人员先后对加拿大、澳大利亚、蒙古、赞比亚、刚果、南非、印尼、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二十几个国家的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承担了几内亚铝土矿、蒙古国巴彦乌列盖铅锌铜矿等项目。

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公司积累了国外地质勘查工作的经验,锻炼了一批能够承担国外地质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力量,初步在国际地质勘查市场上树立了“西北地勘”的品牌。

在海外地质工作的实践中,公司逐步认识到,仅仅依靠勘查技术为资源型企业服务,赚取技术服务费,只能充当“打工仔”角色,永远没有主动权、话语权。

而要在国际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市场上向更高层次发展,则必须走依靠自己的技术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自己的勘探区域,建立稳固的资源勘查与开发基地,走国际地矿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北地矿集团注资1亿元人民币专门成立了西色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海外项目的勘查开发。

在加拿大,西色国际与金堆城钼业集团联手收购了加拿大育空锌矿公司100%的股份、开创了国内公司以计划收购境外上市公司的先列。

洛阳钼业收购案例研究

洛阳钼业收购案例研究

洛阳钼业收购案例研究洛阳钼业是中国最大的钼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全球著名的钼产品供应商。

其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广泛的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洛阳钼业通过收购战略,实现了业务的快速扩张和市场份额的增加。

洛阳钼业的收购案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11年收购美国摩林科技。

摩林科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钼产品制造商和供应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化工、医疗等高科技领域。

通过收购摩林科技,洛阳钼业成功进入了全球高端市场,增强了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洛阳钼业收购摩林科技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后者在技术与市场方面的优势,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通过摩林科技的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洛阳钼业得以扩大产品的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

收购后,洛阳钼业将摩林科技的业务整合到自身的产业链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的最大化。

收购案例中的关键因素是双方的战略契合度和合作潜力。

洛阳钼业以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摩林科技的认可和支持,而后者将洛阳钼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全球市场。

双方在技术、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实现了互补资源和优势互补。

洛阳钼业收购案例的成功经验是坚持创新驱动和技术升级,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附加值。

在全球钼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洛阳钼业通过收购战略,快速实现了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和全球市场的布局。

洛阳钼业注重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不断扩大公司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洛阳钼业的收购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收购可以快速获取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企业在收购过程中也要注意风险防控和合作伙伴选择,确保收购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战略契合度和合作合理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

洛阳钼业收购案例研究

洛阳钼业收购案例研究

洛阳钼业收购案例研究2019年9月2日,洛阳钼业公司(以下简称洛钼)发布公告,宣布收购加拿大矿业公司Nevsun Resources Ltd.(以下简称Nevsun)的全部股份。

洛钼在公告中表示,此次收购有助于公司强化战略定位,拓展海外资源,提升全球的市场竞争力。

此次收购将使得洛钼成为全球最大的四种金属之一——铜、银、金和锌的综合生产商。

Nevsun成立于1965年,是加拿大的一家矿业公司,主营业务为采矿和金属加工。

该公司在非洲发展了一系列金、铜等矿产资源,其中埃塞俄比亚的Bisha矿区勘探项目是其主要资产。

洛钼此次收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Nevsun在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铜、锌等金属矿产资源,这将有助于洛钼进一步拓展海外资源,巩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其次,Nevsun的主要资产——Bisha矿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年产铜和锌的生产能力均超过50万吨,其中铜、锌矿的品位较高。

不过,洛钼此次收购Nevsun也面临着一些风险。

首先,在收购Nevsun之前,洛钼原有的债务规模已经很大,收购Nevsun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可能会加重洛钼的债务负担。

其次,洛钼的营收主要集中在钼的生产和销售上,此次收购之后,洛钼在金属产业链的下游将增加新的环节,这也意味着洛钼需要承担更多的经营风险。

为了消除这些风险,洛钼在此次收购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洛钼在收购前进行了充分调研和尽职调查,评估了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和风险状况,为后续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洛钼采取多元化经营策略,通过增加金属产业链的环节,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减轻了公司的经营风险。

最后,对于债务负担的问题,洛钼采取了一系列融资策略,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改善公司的资金流动。

总结来说,洛钼此次成功收购Nevsun是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次重要举措。

通过收购Nevsun,洛钼进一步扩大了在世界矿业市场上的影响力,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并为洛钼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提供了新的空间。

海外并购成功整合之道

海外并购成功整合之道

海外并购成功整合之道作者:柯安德庞复兴来源:《董事会》2009年第09期中资公司通常会在跨国并购后整合中面临多种挑战,成功的并购后整合首先需要首席执行官的领导力和早期参与,且管理层应当关注并应用十条明确而行之有效的准则。

大型跨国并购依旧不断2009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大型并购依旧风云不断。

继2009年3月中国汽车厂商吉利汽车以4022万美元收购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澳大利亚变速箱生产商(DSI)100%的股份之后,4月,中国京西重工公司以1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的零部件企业德尔福(Dejphi)公司刹车与悬挂系统业务;中国五矿成功收购全球第二大锌矿商——澳大利亚OZ矿业公司大部分资产。

总价值达12.06亿美元……金融危机以来,一些中国企业发现,原来很多遥不可及的并购目标忽然触手可及,收购价格变得越来越有诱惑力。

事实上,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案例每年都在递增,并购规模也在逐步扩大,2008年就已飙升到了328亿美元。

其间交易数量也不断攀升。

研究多宗跨国并购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出现了如下趋势:比以往更大交易金额,更多行业覆盖面,更加复杂的交易,以及有更多外国投资公司及机构参与其中。

尽管官方最近告诫国企在跨国并购中要注意风险控制。

国资委要求除了能源企业以外,制造类企业以及金融机构推迟跨国并购。

但长远来看,由于国内制造业的产能过剩、景气时全球化竞争可能面临更为宽松的法律和政府管制,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还将越来越多。

并购后整合凸显五大挑战跨国并购是中国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和进军海外市场的重要手段。

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跨国并购,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1、获取先进技术与研究成果。

如上汽集团并购英国罗孚,利用其先进产品平台开发自主品牌“荣威”系列轿车;TCL集团收购阿尔卡特享有盛名的手机业务来进入手机领域。

2、控制石油、天然气、金属等战略资源。

如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67%的股权,以获得对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控制;中金岭南收购澳大利亚Perilya公司50.1%的股权。

“一带一路”背景下洛阳钼业海外并购的财务战略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洛阳钼业海外并购的财务战略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洛阳钼业海外并购的财务战略分析作者:黄鹏程来源:《时代金融》2019年第17期摘要:“一带一路”背景下,资源类资产成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重点。

2013至2016年间洛阳钼业通过三次海外并购成为全球综合矿业巨头,尤其是后两次采用交割后再定向增发的方式完美地破解了并购融资问题,成为行业合并重组的经典。

故本文以洛阳钼业的海外并购为例,从财务战略视角对其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债务能力与发展能力进行深度剖析,探索更有利于投融资的途径并为我国现有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一带一路海外并购财务战略“一带一路”是让我国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的纽带,同时也推动更多国家与地区开展全方位合作,成为互利共赢的平台。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走出去”战略的推进,我国企业也开始结合自身需求开始走国际化经营道路。

即通过并购的方式,在海外市场寻找投资机会,以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

其中,以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洛阳钼业)為代表的采矿行业公司成为早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外并购的主要力量,亿配置优质资源,充实自身资源储备,加强产品组合的多元性。

一、洛阳钼业概况与海外并购历程(一)洛阳钼业概况洛阳钼业拥有较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条,其主营业务包括钼、铜、钨、钴、铌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和营销,是我国有色金属采矿业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2013年底,鸿商控股向洛阳钼业增资,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洛阳钼业从国企转为民企,使体制和机制更加灵活,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二)洛阳钼业海外并购历程自2013年至2016年间,洛阳钼业已发生了三起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成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优秀案例。

于2013年,洛阳钼业完成了第一次海外并购,以8.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澳大利亚North Mining Limited拥有的Northparkes Joint Venture 80%的权益及相关权利和资产,自收购以来该矿运行平稳,经营良好。

矿产行业海外并购行为研究——基于洛阳钼业的案例研究

矿产行业海外并购行为研究——基于洛阳钼业的案例研究

2016年1期总第808期矿产行业海外并购行为研究———基于洛阳钼业的案例研究■魏雪梅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要:近年来,我国并购企业数目不断增多,2013到2014年更迎来了能源行业海外并购盛宴,其中,采矿业成为并购数目最多的行业,但某些企业由于急于求成,忽略了客观的政治因素、企业资金因素、企业治理上的文化差异,被并购方的资质问题等而导致海外并购失败。

本文所研究的洛阳钼业在2013年7月开始并购力拓集团旗下矿产资源,用时8个月就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收购。

本文主要从洛阳钼业并购资金筹集,并购战略规划等方面详细分析洛阳钼业成功并购的原因,为其他企业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海外并购;多元化;资金募集;文化差异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等政策的推出,我国海外并购浪潮不断,并购的行业也跨足金融,房地产,能源等行业,政府也逐步推出了一系列的海外并购鼓励政策,推进企业的海外并购,但是并购企业的数量增多质量却不见提高,许多企业投入了很多资金和精力最终却只得到了失败的结果。

在众多企业海外并购受挫的情况下,洛阳钼业却在八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海外并购。

洛阳钼业全称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其主要从事矿产资源,主要是钼、钨资源的采选、冶炼、深加工及勘探;矿产资源系列产品、化工产品等的生产。

2013年7月31日,洛阳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出《关于全资子公司CMOC Mining Pty Limited 收购资产公告》,开始正式收购力拓集团拥有的澳大利亚北帕克斯铜金矿80%权益及相关资产,仅仅用了8个月的洛阳钼业就成功完成了这笔交易。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洛阳钼业的成功。

一、可靠的资金保证企业并购,最基本,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资金问题。

在愈演愈烈的并购浪潮中,许多企业由于资金不足而面临危机,许多并购交易由于资金不足而以失败告终,能源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

在并购整合的过程中,由于并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如并购矿产的资源储备不确定,未来矿产行业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等,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上的危机,因此,稳健的资金流对于企业来说十分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