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真菌学

合集下载

机会致病性真菌-2022年学习资料

机会致病性真菌-2022年学习资料

2.免疫性-①天然免疫:-皮肤粘膜屏障,脂肪酸,正常菌群拮抗作用-②获得性免疫:-体液免疫:SIgA-细胞 疫:CTL,K等发挥作用-2019/6/9-22
第三节微生物检查-■标本-浅部感染真菌:毛发、皮屑、指甲-深部感染真菌:痰、血液、脑脊液等-直接镜检:-口 部标本--KOH处理后镜检-口假丝酵母菌--革兰染色(假菌丝、厚膜孢子-▣-隐球菌--墨汁负染(厚荚膜)其他多细胞真菌---特殊染色镜检-分离培养-浅部真菌感染一28℃培养-深部真菌感染37℃培养-根据菌丝,孢 形态,进行鉴定-必要时可作真菌小培养-2019/6/9-23
Aerial reproductionmycelia-■Are responsible-for spore production.-Extend from the-medium into the air.-2019 6/9-14
2.培养特性-大多数真菌营养要求不高,常用沙保氏培养-基SDA培养。-■-浅部病原性真菌的最适温度为22~ 8℃,生-长缓慢,大多于1~4周出现典型菌落-深部病原性真菌培养在37℃中生长最好,生-长较快,经3-4天 长出菌落。-2019/6/9-15
图14-17石膏样小孢子菌纯培养的镜下形态-图14-18石膏样小孢子菌在SDA上的菌落特征7-10d-乳酸 棉蓝染色-图15-37黄曲霉纯培养的镜下形态-图15-38黄曲霉在PDA上的菌落特征2星期-2019/6/ -12
Nutrient mycelia-Penetrate into the medium in order t obtain-nutrients.-2019/6/9-13
图15-15新生隐球菌在SDA上的菌落特征3-5d-图15-3白念珠菌在SDA上的菌落特征3-5d-图14 16犬小孢子菌在SDA上的菌落特征7-10d-2019/6/9-17

真菌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5篇)

真菌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5篇)

真菌教学反思真菌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5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真菌教学反思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真菌教学反思篇1本节是继细菌之后的一节内容,本节联系生活也较紧密本节的难点是如何真正的让学生认识真菌的结构,通过自己的观察让学生自己说出真菌的结构,自己推测去真菌的营养方式。

因为前面学过细菌的结构和营养方式,对比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观察和掌握真菌的结构并推测营养方式。

比如老师可以出示细菌的模式图在屏幕上,让学生找和真菌细胞结构的共同结构和最大的不同,学生容易注意到细胞核的有无上来,我试验过不对比教学的班级很少能注意到真菌是有细胞核,只是机械的记忆了细胞的基本结构,脑海中无法留下痕迹。

为了能让学生了解孢子的的具体形态,一定要提前一周给学生准备好发霉的橘子皮和馒头让学生通过对比了解青霉和曲霉的颜色和孢子排列方式。

通过观察,学生对青霉和曲霉的颜色的区别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曲霉,发霉的馒头片颜色多种多样,有黑色、黄色、红色、绿色等。

本节的孢子和上节的芽孢很容易混淆,老师能放在一起进一步的对比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真菌教学反思篇2《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这节课,我的整体思路是:首先让学生能够区分细菌和真菌菌落,我认为准备实物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所以我就准备了发霉的西红柿、洋葱、馒头等发霉的食物,西红柿和洋葱的好处是虽然发霉,但很硬实,不至于让学生反感,菌丝体也很清楚。

馒头的好处是它的菌落丰富,各种颜色的菌落都很明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区分细菌和真菌。

第二,培养基的制作,这个环节很简单,但对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一环节也是以往教学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原因是琼脂一般实验室没有,而且制作培养基感觉也很麻烦,但通过亲身实验配置,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

C33 真菌学概述

C33 真菌学概述

第三篇真菌学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王丽教授第三十三章真菌学概述真菌概念真菌(fungus):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组成:细胞核:核膜和核仁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细胞壁:几丁质或纤维素单细胞(少数)或多细胞(多数)繁殖方式:无性或有性生存方式:腐生或寄生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数量较大多数有益如酿酒发酵生产抗生素和酶剂等多数有益:如酿酒、发酵、生产抗生素和酶剂等少数有害人类及动植物疾病少数有害:人类及动、植物疾病医学有关的真菌约400余种常见的有50~100种目前真菌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的原因目前真菌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的原因:1.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等的滥用2器官移植介入性治疗等新技术的开展2.器官移植、介入性治疗等新技术的开展3.艾滋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造成宿主免疫低下传统分类真菌门(Eumycota)5个亚门(生物学性状)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半知菌亚门(Deutemycotina or Imperfect fungi)医学相关:后4个亚门最新分类真菌界(Kingdom Fungi)4个门:接合菌门yg y接合菌门(Zygomycota)担子菌门(Basid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第节一真菌的生物学性状一真菌的形态形态多种多样、真菌的形态形态:多种多样有典型的核结构和细胞器按形态结构分为:按形态、结构分为:单细胞真菌:酵母菌(yeast )多细胞真菌:丝状真菌(filamentousfungusmold u gus )或霉菌(o d )dimorphic fungus )两种形态互变双相型真菌(dimorphic fungus ):两种形态互变单细胞真菌圆形或椭圆形:酵母型和类酵母型真菌酵母型:无菌丝,由母细胞以芽生方式繁殖,菌落与细菌菌落相似类酵母型:芽生方式繁殖,菌落与酵母型真菌(p yp)相似,可见假菌丝(pseudohypha)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两大基本结构组成。

第三篇 真菌学

第三篇   真菌学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皮肤、黏膜感染,如引起鹅口疮 2.内脏感染,如引起肺炎、肾盂炎等;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脑炎。
Gram-stain of vaginal smear showing Candida albicans
三、微生物学检查
1.直接镜检 2.分离培养与鉴定 (1)芽管形成试验 (2)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用玉米粉聚山 梨 醇-80琼脂培养基 3.血清学试验 4.动物试验
1、不染色标本 检查菌丝及孢子(较暗的光线下进行) 2、染色标本 乳酸酚棉兰染色:真菌染成蓝色,适用于所 有真菌。 糖原染色:真菌红色,背景淡绿
(碘酸schiff染色)
3.培养检查法
培养基 无选择培养基: 沙保培养基 脑心浸液培养基 血琼脂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加抗生素,抑制细菌污染
二十八章 皮肤与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1.直接镜检:使用墨汁涂片法,将墨汁与 脑脊液沉渣混合做负染后镜检,如见到典 型菌体且外围有肥厚的荚膜,即可诊断。
2、培养检查 沙保培养基:酵母型菌落 3、抗原检查:荚膜抗原 4、动物实验:小白鼠
第三节 曲霉菌Aspergillus
一、生物学性状 为多细胞性真菌,营养菌丝呈膨大足细胞, 孢子梗膨大呈顶囊,顶端形成小分生孢子。
(三)真菌的菌落特征
1.酵母型菌落:圆形、光滑、湿润呈腊状, 柔软而致密的大菌落 类酵母型菌落 2.丝状菌落:疏松、呈绒毛状、毡状和棉 絮状,菌落和培养基紧密连接,不易挑起。

白假丝酵母菌菌 落(类酵母型)
青霉菌

曲霉菌菌落
三、真菌的抵抗力与变异性
1.菌丝与孢子对热抵抗性不强 2.对干燥、阳光、紫外线和一些消毒剂有 抵抗力 3.对常用抗生素不敏感 4.易发生变异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第三篇 真菌学 第三十六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第三篇 真菌学 第三十六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
疣状瓶霉、卡氏枝孢霉及链格孢霉的分生孢子 (400×,由左至右)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第3节
地方性流行真菌 pathogens of endemic mycoses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
毛癣菌属 20 + +
+
传染源

动物
絮状表皮癣菌

奥杜安小孢子菌 犬小孢子菌 石膏样小孢子菌
石膏样毛癣菌 红色毛癣菌
石膏样毛癣菌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二、角层癣菌
寄生于皮肤角层或毛干表面 引起角层型和毛发型病变 主要病原菌:
第1节
浅部感染真菌 pathogens of cutaneous mycoses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一、皮肤癣菌
疾 病:皮肤癣(tinea),手足癣最多见 三个属: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 spp.)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1. 病原菌种类:
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 厌酷球孢子菌(Coccidioides immites) 皮炎芽生菌(Blastomyces dermatitides) 巴西副球孢子菌(Paracoccidiodes brasiliensis) 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
(1)大分生孢子:侧生或顶生,棍棒状,壁薄 (2)小分生孢子:无

菌物志摘抄

菌物志摘抄

菌物志摘抄
菌物志是一本关于真菌生物学的专业书籍,其中摘抄的内容可能包括真菌的分类、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生态学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摘抄内容:真菌是一类生物体,它们不同于细菌和植物,通常被归类为原核生物。

真菌的细胞壁含有几丁质和纤维素等多糖物质,细胞形态多样,可以是单细胞或多细胞。

真菌的生殖方式多样,包括孤生孢子、担孢子、性生殖等。

其中担孢子是真菌特有的生殖方式,是由一个子囊孢子和一个卵孢子融合形成的。

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可以生活在土壤、水体、植物、动物等环境中。

有些真菌可以引起人类和动物的感染疾病,如曲霉病、念珠菌病等。

真菌的营养方式多样,包括腐生、寄生、共生等。

腐生真菌通过分解有机物质获得营养,如腐生菌;寄生真菌则侵入其他生物体内获取营养,如病原菌;共生真菌与其他生物体形成特殊的生态关系,如根瘤菌与植物。

真菌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
用价值。

例如,酵母菌被广泛用于食品和酿造行业;抗生素大部分来自真菌,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一些真菌还可以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如黄酮类、酶类等。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3篇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3篇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第一篇:常见食品中的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空气、食品等环境中。

在食品中,细菌不仅会引起食品变质,还会引起食品中毒。

本文将介绍常见食品中的细菌。

1.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类重要的肠道细菌,它们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也能存在于水和土壤中。

尽管大多数大肠杆菌对人体无害,但也有一些菌株会引起食物中毒。

食品中的大肠杆菌主要来源于粪便,它们会通过肉类、蔬菜等食品污染到人类食品链中。

食品中的大肠杆菌可引起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

2.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类常见的食品中毒致病菌,它们广泛存在于病畜、家禽、爬行动物等动物体内。

沙门氏菌能够在环境中存活多年,而且能够在低温下生长。

食品中的沙门氏菌主要来源于生鲜食品,如鸡蛋、家禽、猪肉等。

食品中的沙门氏菌可引起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3.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人类和动物的皮肤上均有存在,但不会引起疾病。

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肉类、乳制品等食品,因为它们可以在低温下繁殖,而且不易被加热杀灭。

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4. 嗜酸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是一类常见的食品中的有益菌,它们广泛存在于酸奶、酸乳饮品、奶酪等乳制品中。

嗜酸乳杆菌有助于消化和吸收食物,增强人体免疫力,对防治肠道疾病有一定作用。

5. 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类常见的食品中的有益菌,它们广泛存在于酸奶、奶酪、醋栗酒、泡菜等食品中。

乳酸菌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对防治腹泻、便秘等疾病有一定作用。

总的来说,食品中的细菌是广泛存在的,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食用食品时要注意卫生,尽量避免过多接触细菌,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第二篇:常见食品中的真菌真菌是一类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在食品中,真菌常常会造成食品变质,导致人们食用不安全的食品,因此对于食品中的真菌应保持一定的关注。

肠道菌群微生态3篇

肠道菌群微生态3篇

肠道菌群微生态第一篇:什么是肠道菌群微生态肠道菌群微生态是指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包括了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

这个微生物群落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调节免疫系统等。

同时,肠道菌群微生态与许多人类疾病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肥胖、糖尿病、自闭症、抑郁症等。

因此,对肠道菌群微生态的研究成为了当今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健康情况下,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数量非常庞大,细菌的个数可以达到数千亿个,并且种类繁多。

在这种情况下,各类微生物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它们相互之间能够协同作用,为宿主提供养分和保护。

另一方面,肠道微生物也与宿主的免疫系统密切联系,帮助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而当这种微生态平衡被打破时,一些有害细菌可能会增多,从而导致肠道炎症、细菌感染等多种健康问题。

因此,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因素会影响肠道微生态,如饮食、生活环境、用药、情绪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及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第二篇:肠道菌群微生态与健康肠道菌群微生态与健康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例如,研究表明,肠道细菌群与肥胖之间存在着关系。

在肥胖者肠道细菌的群落结构与正常人有着明显不同,这可能是由于肥胖者饮食结构的影响。

同时,一些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与肠道、免疫系统及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影响情绪和行为。

例如,一些特定的细菌可以促进血清素的产生,而这种神经递质与抑郁症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微生态的不平衡也与很多疾病有关。

例如,一些研究提示,炎症性肠道疾病(IBD)与肠道细菌群落失衡有关。

研究人员认为,肠道细菌的失调可能引发肠道炎症反应,导致IBD的发生。

另外,一些研究还发现,自闭症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正常人不同,但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促进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从而降低患病风险。

第三篇:如何改善肠道菌群微生态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平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篇 真菌学
‹#›/chapter 27-28
第四篇 真菌学
霉菌
1、霉菌菌丝的形态构造
The filamentous fungi(丝状真菌) consists of two pats: the mycelium(菌丝体) and the spores(孢子). The filamentous fungi develop multicellular branching structures known as hyphae(菌丝), which are connected filaments of vegetative cells(营养细胞). Integrated masses of hyphae are called a mycelium.
低等真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以纤维素为主
酵母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以葡聚糖为主
高等真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以几丁质为主
‹#›/chapter 27-28
生物学特性
第四篇 真菌学
‹#›/chapter 27-28
酵母菌
1、酵母菌的形态及大小
第四篇 真菌学
‹#›/chapter 27-28 egg?
lemon?
Each hypha is about 5-10 um wide.
‹#›/chapter 27-28
第四篇 真菌学
菌丝 孢子
‹#›/chapter 27-28
霉菌
1、霉菌菌丝的形态构造
(1)nonseptate
第四篇 真菌学
(2)septate
‹#›/chapter 27-28
霉菌
1、霉菌菌丝的形态构造
酵母菌
1、酵母菌的形态及大小
第四篇 真菌学
‹#›/chapter 27-28
第四篇 真菌学
‹#›/chapter 27-28
酵母菌
2、酵母菌的细胞构造
第四篇 真菌学
‹#›/chapter 27-28
酵母菌
第四篇 真菌学
‹#›/chapter 27-28
第四篇 真菌学
酵母菌
3、Characteristics of colony
第四篇 真菌学
‹#›/chapter 27-28
霉菌
第四篇 真菌学
‹#›/chapter 27-28
第四篇 真菌学
霉菌
2、霉菌的菌落特征
菌落形态较大,质地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 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 养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 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等。
第四篇 真菌学
第三篇 真菌学
‹#›/chapter 27-28
畜牧兽医学院 冯新
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四篇 真菌学
植物界:显微藻类 (Algae)
真核微生物 Eukarya
动物界:原生动物 (Protozoa)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Yeasts)
‹#›/chapter 27-28
菌物界:真菌 丝状真菌—霉菌 (Molds) Fungi
‹#›/chapter 27-28
菌落与细菌的相仿, 但由于细胞比细菌的 大,细胞内有许多分 化的细胞器,细胞间 隙含水量相对较少, 以及不能运动等特点, 因此菌落较大、较厚、 外观较稠和较不透明。
‹#›/chapter 27-28
酵母菌
第四篇 真菌学
‹#›/chapter 27-28
第四篇 真菌学
酵母菌
4、酵母菌的繁殖
芽殖budding :各属都存在
无性
酵母菌的 繁殖方式
裂殖(fission):在裂殖酵母菌中存在
有性:形成子囊孢子(ascospore)
‹#›/chapter 27-28
酵母菌
1、芽殖
第四篇 真菌学
‹#›/chapter 27-28
第四篇 真菌学 芽殖是酵母菌最常见的一种繁殖方式
‹#›/chapter 27-28
第四篇 真菌学
第四篇 真菌学
第一节 真菌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病毒界
原核生物界
自然生物分类(6界)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植物界
动物界
接合菌门 担子菌门 子囊菌门 壶菌门
(原半知菌亚门归入前3门中)
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
‹#›/chapter 27-28
生物学特性
第四篇 真菌学
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多糖, 另有少量的蛋白质和脂类
‹#›/chapter 27-28
第四篇 真菌学
Relative Size of a bacterium, clay particle, virus and fungus
‹#›/chapter 27-28
第十九章 真菌概述
第四篇 真菌学
真菌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真菌的致病性
真菌的诊断与防制
‹#›/chapter 27-28
‹#›/chapter 27-28
第四篇 真菌学 Kitchen sponge with bacteria & fungus
‹#›/chapter 27-28
第四篇 真菌学 A human eyelash (hair surface) with an unknown fungus infection
a酵re c母om菌plementary to S. cerevisiae.
2–、B裂ot殖h can be grown rapidly on plates and 少in数c酵ult母ur具e.有与细菌相似的二分裂繁殖方式
‹#›/chapter 27-28
酵母菌
3、子囊孢子形成
第四篇 真菌学
‹#›/chapter 27-28
如果酵母生长繁殖旺盛,芽体尚未从母细胞上脱 落,又从芽体上生出新的芽体,如此多次反复进 行,母细胞与子细胞以极狭窄面积相连成串,似 丝状的样子,则称为假菌丝。
‹#›/chapter 27-28
第四篇 真菌学
‹#›/chapter 27-28
• Studies of the distantly related f第is四si篇on 真菌学 yeast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大型真菌子实体真菌—担子菌 (Basidomycetes)
第四篇 真菌学 真菌是最重要的真核微生物,他们的特点是:
➢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 ➢细胞壁多含有几丁质 ➢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以产大量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的形式进行繁殖
‹#›/chapter 27-28
第四篇 真菌学 Athlete's foot fungus (Epidermophyton floccosum表皮癣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