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案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教学难点: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惊人相似的一幕】

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借口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首次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对南联盟进行空袭,造成中国驻南使馆破坏和人员伤亡,给南联盟带来严重人道主义灾难。

2018年4月13日晚,美国借口叙利亚化学武器袭击事件,与安理会成员国英法一道对叙利亚实施军事打击,已造成多名平民伤亡。俄罗斯总统普京指责美英法空袭叙利亚,没有经过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违反了国际法,这就是对一个主权国家赤裸裸的侵犯。

当今世界格局下,为什么说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为什么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不断?面对如此威胁,中国该怎么办?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的原因和推行霸权主义的表现。

1.结合教材和相关图文材料,分析地区冲突的背景和原因。

归纳总结:地区矛盾冲突的背景和原因

(1)背景: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

(2)原因:①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③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④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

2.结合教材和相关史料,举例说明霸权主义的表现。

设问: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图一中国学生为什么如此抗议美国的暴行?图二漫画揭露了该事件什么本质?

提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因为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造成3名中国记者牺牲,20多人受伤;揭露了美国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践踏联合国宪章,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嘴脸。

目标导学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设问:漫画反映了当今世界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个“跷跷板”为什么不平衡?

提示:出现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和多个世界强国并存的局面;因为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俄罗斯、中国、欧盟和日本在短期内还无法超越美国(或者与美国抗衡)。

归纳总结: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2)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多极力量的地位和作用。

归纳总结:(1)欧盟;(2)日本;(3)中国;(4)俄罗斯;(5)广大发展中国家。

【图解格局演变】不同时期的形势与国际关系图解

目标导学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阅读教材,说一说不结盟运动建立的背景、过程与影响。

归纳总结: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2)建立: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3)影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说一说:在多极化趋势下,大多数国家对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态度。

提示: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热点时政材料,说说中国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态度和对策。

材料展示: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简称“一带一路”战略。这一战略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设问:材料中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包含了怎样的核心思想理念?该战略的提出和践行有何影响?

提示:倡导合作、互信、包容的思想理念。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中国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有利于区域一体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类似亦可)

归纳总结:中国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态度和对策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冷战结束后,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终结。旧的格局已结束,新的格局并未形成。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多个强国,推动着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任务。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不高。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只是起引导者的作用。在整节课中,学生展示他们预习成果的机会较少,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教师语言不够精炼且缺乏激情,课堂没有亲和力,不善于表扬学生。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互有攻守的美苏争霸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二战中美国与苏联的国家关系怎样?(他们联合打击轴心国法西斯集团。如:1942年发起签署《联合国

家宣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配合苏军对德作战,结束欧洲战事;其间举行了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确定了对法西斯作战的统一步调;1945年与中国等亚洲国家共同对日作战,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2.教师根据地图和资料导入: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和苏联分别控制了原来被轴心国占领的领土。战后,

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正如英国的一句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苏外交战略的相互遏制,他们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

2.“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各有什么表现?苏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西方国家的“冷战”?

3.“冷战”政策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

4.美苏争霸怎样开始?

5.美苏争霸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表现有什么特点?相应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6.本课哪些地方涉及了中国历史?当时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7.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演示相关图表,辅导学生阅读和解答,教师讲评,分层解析、归纳概括)

冷战政策

1.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

A.原因:①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③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B.本质:“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2.“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各有什么表现?(课件展示表格,学生“接龙”回答)

3.

4.“冷战”政策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

A“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B.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成立

美苏争霸

1.美苏争霸怎样开始?(苏联的赫鲁晓夫对外开始争取取得与美国平等的国际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

世界)

2.美苏争霸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表现有什么特点?相应的重大事件是什么?(课件展示表格,

学生“接龙”回答)

3.

军与朝鲜人民进行了英勇斗争,战争以美国的失败告终。60~7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中国大力援助越南人民战胜了美国。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1月1日,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练习巩固】

1.苏联1979年占领阿富汗的目的中,不包括(C)

A.与美国争夺霸权

B.打击反对阿富汗政府的游击队

C.与中国改善关系

D.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2.以下两位同学中,谁说得对?

A.女: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

B.男: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C.分析归纳:女同学说得不对,男同学说对了。因为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冲突,美苏才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双方进入“冷战”状态,“冷战”才含有“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而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所以,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3. 《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

攻击。”这些内容标志着(D)

A. 美苏冷战将要开始的信号发出了

B. 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形成

D. 资本主义阵营形成

4.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先让学生介绍,后由教

师补充)

A.危害: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如:科索沃战争、美伊战争。

B.表现:①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旗帜,粗暴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例如,美国多次发表了《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对我国进行诬蔑。②由于美国长期实施霸权主义,导致了恐怖主义的泛滥。最为典型的事件是“9·11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