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m组合梁上部结构计算
钢混组合梁设计说明

钢混组合梁设计说明1桥梁工程1.1 主要技术标准(1)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2) 设计速度:80km/h;(3) 行车道数:双向四车道;(4) 设计基准期:100年;(5) 建筑限界:桥面标准宽度2×12.6m,净高5m;(6) 桥面横坡:2%;(7)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8) 抗震设防标准: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特征周期0.4s;1.2上部构造本桥为跨黑龙溪而设。
施工图设计阶段左、右线上部构造均采用1×40mT梁,根据最新实测横、纵断面,左线上部构造变更为1×60m简支钢混叠合梁,中心桩号ZK45+385.8,右线上部构造变更为1×48m简支钢混叠合梁,中心桩号K45+396。
钢梁相关说明详见本说明第5条。
桥面板采用抗裂、抗渗高性能混凝土。
每方混凝土中掺入50kg钢纤维,钢纤维为端钩形高强钢丝切断型,长度宜为30~35mm,直径或等效直径为0.6~0.9mm,抗拉强度大于600Mpa,具体技术要求应符合《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38-2004)及《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技术指南》(SCGF31-2010)的相关规定。
1.3下部构造下部构造起点岸桥台接双桥村2号隧道,止点岸桥台接林家埂隧道。
两岸桥台均仅设台帽和横向挡块,台帽置于隧道基础上,不设背墙,主梁直接与隧道仰拱相接。
两岸台后均不设搭板。
施工桥台前应仔细核对隧道专业相关变更图纸。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复测桥梁设计线地面线、桥梁边线处地面线和桩顶高程并详细核对,如与设计采用数据相差较大,应及时反馈至设计方,对结构进行修正。
1.4横断面布置左线标准横断面布置详见图1,布置原则为使桥面防撞护栏内侧边线与隧道洞内电缆沟内侧边线对齐。
考虑到本桥总长较短,区间停车存在安全隐患,在桥上不设应急停车道。
桥面净宽为8.75m,与隧道同宽,设2根行车道。
右线标准横断面相应翻转,详见设计图。
跨中处桥面宽12.6m,组成为:1.26m(隧道外侧检修道通道及柔性棚洞护栏)+0.6m(防撞护栏)+8.75m(行车道)+0.6m (防撞护栏)+1.39m(隧道内侧检修道通道及柔性棚洞护栏)其中防撞护栏外侧各设两根隧道检修道通道,用于隧道检修人员在双桥村2号隧道和林家埂隧道之间通行。
桥梁工程40m跨径箱梁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资料主梁尺寸拟定 (2)1桥梁的跨径及桥宽 (2)2主梁尺寸的确定 (2)3技术标准 (2)第二章箱型梁的构造形式及相关设计参数 (4)一、大毛截面(含湿接缝) (4)(1)面积计算 (4)(2)惯性矩计算 (5)(3)截面形心至上缘距离 (5)(4)分块面积对上缘静距 (5)二、小毛截面(不含湿接缝) (6)第三章主梁作用效应计算 (8)一、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8)1、永久作用集度 (8)2、永久作用效应 (9)二、可变作用效应计算 (10)(1)冲击系数 (10)(2)计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10)(3)车道荷载取值:公路-Ⅰ级的车道荷载标准值 (15)(4)计算跨中截面的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 (15)如图所示 (15)(5)计算4l处截面的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 (16)(6)支点截面剪力计算 (17)第四章.挠度计算 (19)1.验算主梁的变形 (19)2.判断是否设置预拱度 (19)第五章.支座设计 (20)1.采用等厚度的板式橡胶支座 (20)2.确定支座平面尺寸 (20)3.确定支座厚度 (20)4.验算支座偏移情况 (21)5.验算支座的抗滑稳定性 (21)参考文献 (21)第一章设计资料主梁尺寸拟定1桥梁的跨径及桥宽标准跨径:40.00m主梁全长:39.96m计算跨径:39.6m桥宽(桥面净空):14.5m(行车道)+2 0.5m(防撞栏)2主梁尺寸的确定主梁间距取3.0m 五根主梁梁高取h=1.65m,本箱梁跨径40m,根据《桥梁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主梁高度的确定,高跨比1/8~1/16,设计梁高为1.65m。
顶板宽2.4m跨中腹板厚0.18m 底板厚0.2m端部腹板厚0.25m 底板厚0.25m3技术标准设计荷载:公路—Ⅰ级荷载。
人群荷载:3.5kN m设计安全等级:二级端部横截面16.75跨中横截面图1 端部及跨中截面尺寸图(尺寸单位cm )第二章 箱型梁的构造形式及相关设计参数(1)本箱梁按全预应力混凝土构造设计,施工工艺为后张法。
高速公路40mT梁架桥机计算书

附件三:架桥机计算书一、主梁过孔时强度计算:1、自重荷载:(1)单桁架主梁自重q主=5.76KN/m(2)前支承自重q前=20.5KN(3)前支自重q前支=70KN(4)天车横移、纵移q横纵=100KN过孔时梁中的最大弯矩:Mmax=q前/2×41×104+41×0.49×41/2×104=2.05/2×41×104+41×0.575×41/2×104+23×7×104=(42.025+483+161) ×104=686×104N.m上下弦所承受的最大轴力:Nmax=Mmax/h=686×104N·m/2.415m=284×104N上弦杆(上弦杆32b工字钢钢对扣,上贴12*240钢板,侧贴12*300钢板)的面积为:A=(12*300*10-6+12*240*10-6+55.1*10-4)*2=239.8*10-4上弦杆的工作应力σmax= Nmax/A=284×104N/(239.8×10-4)m=118 MPa考虑组合因素安全系数n=1.33,上下弦材料采用:Q235-B σS=210 MPa许用应力[σ]= σS/1.3=161Mpa工作应力: σmax=118 Mpa<161Mpa, 过孔时上弦满足强度条件。
下弦杆(下弦杆25b槽钢对扣,上贴10*230钢板,侧贴10*220钢板)的面积为:A=(10*230*10-6+10*220*10-6+2*39.91*10-4)*2=124.82*2*10-4=249.64*10-4下弦杆的工作应力σmax= Nmax/A=284×104N/(249.64×10-4)m=113.8 Mpa考虑组合因素安全系数n=1.33,上下弦材料采用:Q235-B σS=210 MPa许用应力[σ]= σS/1.3=161Mpa工作应力: σmax=113.8Mpa<161Mpa, 过孔时下弦满足强度条件。
梁上部钢筋计算

梁上部钢筋计算
梁上部钢筋计算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梁顶部正筋的计算,二是梁顶部横筋的计算。
1. 梁顶部正筋的计算:
首先确定梁的受力状态,包括弯矩、剪力和轴力。
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规范,计算梁的受力情况。
根据梁的受力情况,计算出梁顶部正筋的受力值,包括弯矩下的正筋受力和剪力下的正筋受力。
根据规范的要求,根据梁的几何尺寸和材料性能,确定正筋截面尺寸和受力区域的配筋率。
根据配筋率,计算出正筋的面积需求,然后选择合适的钢筋型号和数量,满足正筋的要求。
2. 梁顶部横筋的计算:
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规范,确定梁顶部横筋的布置方式和间距。
根据梁的几何尺寸和材料性能,计算出梁顶部横筋的受力情况,包括剪力和挤压。
根据规范的要求,确定横筋的截面尺寸和受力区域的配筋率。
根据配筋率,计算出横筋的面积需求,然后选择合适的钢筋型号和数量,满足横筋的要求。
在进行钢筋计算时,需要参考相应的结构设计规范,并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进行计算。
此外,还需考虑钢筋的施工要求和工程的经济性,选择合适的钢筋型号和数量,综合考虑结构安全、强度和经济性的要求。
4-40m连续T梁计算书

T梁通用图计算书路基宽度:26.0m跨径组合:4×40m斜度:15°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一三年三月西安目录1 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 (1)1.1 标准及规范 (1)1.1.1 标准 (1)1.1.2 规范 (1)1.2 主要材料 (1)1.3 设计要点 (2)2 横断面布置 (3)2.1 横断面布置图 (3)2.2 跨中计算截面尺寸 (3)3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冲击系数计算 (4)3.1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4)3.2 剪力横向分布系数 (6)3.3 汽车荷载冲击系数μ值计算 (6)3.3.1汽车荷载纵向整体冲击系数μ (6)3.3.2 汽车荷载的局部加载的冲击系数 (8)4 主梁纵桥向结构计算 (8)4.1 T梁施工流程 (8)4.2 有关计算参数的选取 (8)4.3 计算程序 (10)4.4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10)4.4.1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 (10)4.4.2 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验算 (11)4.5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14)4.5.1 抗裂验算 (14)4.5.2 挠度验算 (17)4.6 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应力计算 (18)4.5.1 使用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计算 (18)4.5.2 使用阶段混凝土主压应力、主拉应力计算 (20)4.5.3 施工阶段应力验算 (21)4.7 构造要求 (22)4.8 主梁计算结论 (23)26m路基40m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咨询计算1 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1.1 标准及规范1.1.1 标准∙跨径组合:4×40m;∙斜交角:15°;∙设计荷载:公路-Ⅰ级×1.15(即1.6/1.4);∙桥面宽度:(路基宽26m,高速公路),一幅桥全宽12.5m,0.5m(护栏墙)+11.5m(行车道)+ 0.5m(护栏墙)=12.5m;∙桥梁安全等级:一级;∙环境条件:Ⅱ类。
关于某跨径40m小箱梁桥梁体预制长度不足处理方法的研究

关于某跨径40m小箱梁桥梁体预制长度不足处理方法的研究关键词:预制小箱梁、简支变连续结构、荷载、小箱梁计算摘要:某国道桥梁项目,上部结构预应力小箱梁结构,结构体系为简支变连续结构,在预制梁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预制梁长教原设计梁长偏短约25~50cm。
为保证上部梁体总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结构体系转化时需要增加现浇段长度。
由于与原设计不符,为保证桥梁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并且损失最小化的原则,优先方案是对现状情况重新进行受力计算,经检算结构安全,施工过程中需采取一定的施工措施完成施工。
一、工程概况某国道项目,桥梁第五跨上跨旅游公路,桥位位于两个隧道之间,在第二跨跨越沟谷。
新建桥梁上部采用6*4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成桥,桥长为左线248米/右线244.6米,桥宽12.75米,夹角90度,由3*40+3*40两联组成,全桥共计箱梁48片,在3#墩位置设160伸缩缝,0#、6#台位置设80伸缩缝。
下部结构为柱式圆形桥梁,一桩接一柱,右线2#~5#桥墩桩径Φ2.0米,桥墩直径为1.8米,其余桩径均为1.8米,桥墩直径为1.6米,桥台采用桩接盖梁形式。
桥梁横断面布置4片小箱梁,湿接缝宽度为0.75m,横向长度为12.75m。
横断面组成为0.5m(防撞护栏)+11.75m(车行道)+0.5m(防撞护栏)=12.75m二、处理思路本大桥为曲线桥梁,上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集中预制厂预制,在预制阶段因故造成实际预制梁长较原设计偏短,边跨梁短25~45cm,中跨梁短30~50cm,现有桥梁已全部预制完成。
本项目为简支变连续结构,由于预制部分长度不足,为保证上部梁体总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结构体系转化时现浇段长度增加。
在确保结构安全的情况下损失最小化的原则,优先方案是对现状情况重新进行受力计算,如检算通过,则可以采取一定的施工措施完成施工。
三、计算资料1. 桥梁概况1).40m预应力简变连小箱梁,梁高2.0m;桥宽12.75m。
40米钢—混凝土组合钢箱梁设计说明

40米钢—混凝土组合钢箱梁设计说明近年来匝道及主线跨越被交路时,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能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施工对运营高速公路交通的影响。
1.主体设计(1)节段划分40m钢箱梁沿纵桥向共划分为3个节段,节段长度分别为13.97m、12m及13.97m,最大节段运输重量约为23.6t。
节段间预留10m间隙,钢结构加工制造单位根据焊接工艺需求可对预留间隙进行适当调整。
钢梁节段在工地上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成吊装梁片。
(2)钢主梁综合桥梁的运输,控制钢主梁运输宽度3.5m,运输长度不超过16m,单片钢箱梁箱高1820mm,箱宽2000mm,外悬臂宽度1000mm。
钢箱梁底板水平,腹板竖直,顶板横坡2%,箱内实腹式横隔板标准间距5.0m,与梁片间主横梁(M 类)对应。
为增加钢箱梁顶板的局部屈曲稳定,在箱内两道横隔板间设置1道加强横肋,加强横肋标准间距5.0m。
箱梁底板设置3道纵向加劲肋,腹板间设置1道纵向加劲肋,箱梁顶板上缘设置开孔板作为加劲肋,同时作为组合桥面板的剪力键。
钢箱梁腹板厚度均为12mm:中间节段顶板厚度20mm,底板厚度32mm;两边节段顶板厚度12/18mm,底板厚度16/28mm:顶底板厚度根据受力进行节段调整,顶底板厚度节段变化采用箱外对齐的方式。
横隔板:采用实腹式隔板构造,中横隔板厚度12mm,端横隔板厚度16mm ,为检修方面横隔板设置人孔,端横隔板设置人孔密封盖板。
加强横肋:采用上下T型隔板+腹板板式构造,板厚均为10mm。
(3)钢横梁根据桥面板的支承受力计算,双钢箱间采用密布横梁支承体系,标准横梁间距2.5m:横梁分主、次横梁两种类型,主次横梁交替设置。
主横梁(M类)与箱室横隔板对应布置,次横梁(S类)与箱室内的加强横肋对应布置。
横梁理论跨径6.6m(两箱室内腹板间距),制造长度5.6m。
主、次横梁均为工字钢构造,主横梁高度1400mm,次横梁高度350mm。
上下翼缘宽度均为250mm,除端横梁外,横梁翼缘厚度均为12mm,腹板厚度10mm。
40米铁路箱梁整孔预制、架设工法

第1页筑龙网w w w . s i n o a e c . c o m《4 0 m铁路箱梁整孔制造、架设施工工法》资料编号:Y J G F 2 4 -2 0 040m铁路箱梁整孔制造、架设施工工法(YJGF24—2000)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一、前言铁路货运载重的增加,客运时速提高,给铁路桥梁(特别是梁部)设计、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现了40m箱梁整孔设计(如芜湖长江大桥铁路引桥)和24m双线箱梁的整孔设计(如秦沈客运专线),与此同时也给梁的制造、架设施工提出了新课题。
本工法是在1998-1999年中铁一局承建的芜湖长江大桥铁路引桥40m整孔箱梁制造、架设施工中形成的。
以往40m箱梁制造采用分段预制后再胶拼的施工方法,本工法则解决了40m 箱梁(污工量单孔103m3)的整体制造的工艺技术问题,这在国内属首创。
为本工法研究开发的箱形梁整体滑移式外模、拆装式内模,设计构思新颖,结构合理,性能良好,经济效益明显。
用六四式军用梁作为主杆件拼装架桥机,采用充盈式锥形销减小挠度,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减小冲击,梁体架设平稳,安全可靠。
这项科研成果获1999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并于1999年10月通过了铁道部科技成果技术鉴定。
鉴定认为“该项成果具有显著的技术创新和独特性,经济效益明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对于箱梁的整体制造和架设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二、工法特点1.采用整体滑移外模,拆装方便,进度快,可消除分块模板接缝错台、漏浆等质量通病,保证梁体外观质量。
分块式内模拆装方便,并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使混凝土一次整体灌注成为可能。
2.混凝土一次灌注成型,保证了梁体的整体性,极大地改善了梁体质量。
3.采用SPJ300/40拼装式架桥机架设箱梁,安全可靠,运行平稳,操作简便。
三、运用范围适用于长大混凝土梁现场整体预制,整体架设。
四、工艺原理1.采用大吨位龙门吊直接将梁体吊装于运梁平车上,平车采用双线走行,以特别平衡装置使轮压分布均匀,梁体受力状态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一跨简支,标准跨径:40m,计算跨径38.5m,斜交角77°,主梁中心高1.8m,采用预弯钢-砼组合箱梁结构,钢箱梁中心高1.5m,采用Q345C钢材,现浇混凝土C50钢纤维混凝土,厚30cm。
桥型截面布置如下(单位:mm):
单幅桥主梁断面图 1
二、主梁材料及参数
1.主梁Q345C钢,工厂预制。
Q345C钢物理-力学性能如下:
弹性模量: E s=2.06x105 MPa
剪切模量: G s=0.79x105 MPa
质量密度: r=78.5 kN/m3
线膨胀系数: a s=1.2 x10-5/℃
泊松比: m s=0.3
1
应力松弛: s=1.5%
局部次要钢结构采用Q235C钢钢材基本容许应力(MPa):
钢材型号轴向应力
[σ]
弯曲应力
[σw]
剪应力
[τ]
Q345C 200(189)210(198.5)120(113.4)
Q235C 140 145 85
屈服强度取σs=324MPa,其相应的基本容许应力乘以折减系数324/343=0.945,折减后见上表括号内数值。
2. C50混凝土
抗压标准强度:f ck=32.4MPa、抗压设计强度为f cd=22.4MPa;抗拉标准强度:ft k=2.65MPa、抗拉设计强度为f td=1.83MPa;弹性模量Ec=3.45x104MPa
3.普通钢筋:
R235钢筋的抗拉(抗压)设计强度:f sd=195MPa;
HRB335钢筋的抗拉(抗压)设计强度:f sd=280MPa;
三、荷载计算
1、主梁自重
2
边梁1#、3#梁宽5.1m、2#梁宽4.8m
一片钢箱梁自重(每延米): q=863.7*1.05/40=22.67 kN/m
现浇层自重(每延米):
1#、3#梁 q=5.1*0.3*26=39.78 kN/m
2#梁 q=4.8*0.3*26=37.44 kN/m
2、二期恒载
铺装自重(每延米):
1#、3#梁 q=5.1*0.1*24=12.24 kN/m
2#梁 q=4.8*0.1*24=11.52 kN/m
地袱及盖板(每延米): q=16 kN/m
栏杆(每延米): q=2 kN/m
防撞墙(每延米): q=8 kN/m
D500mm水管及支撑板: q=2.9 kN/m
(※钢箱梁、现浇层、附属构造具体尺寸详见施工图※)
3、可变作用
1)温度荷载
简支梁整体温差按±30℃考虑,温度梯度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的规定计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