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

合集下载

第五章:泌尿系统

第五章:泌尿系统

第三节
形态 结构 位置
膀胱
膀 胱 的 位 置 与 形 态
• 位置 • 形态
脐正中韧带 输尿管
膀 胱 的 分 部
膀胱底
膀胱尖 body 膀胱体 膀胱颈
尿道
左输尿管
右输尿管
膀 胱 底
输精管 前列腺
精囊 输精管壶腹
膀 膀 胱 胱 的 位 穿 置 刺 变 术 化
膀胱的位置与形态
位置:位于盆腔的前部,耻骨联合的后方,后方与 男性的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或女性的子宫和阴 道毗邻。 分部:分为膀胱尖、膀胱体、膀胱底和膀胱颈四部。 膀胱的位置变化:
膀胱的内面结构
膀胱三角
– 位置:在膀胱底内面; – 构成:由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形成的三角 区; – 粘膜特点:缺少粘膜下层,膀胱粘膜与肌层紧密 连接,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 – 临床意义: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输尿管间襞
位置:为左、右输尿管口之间的皱襞。 – 结构特点:膀胱镜下所见为一苍白带。 – 临床意义:是临床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输 尿 管
起止 行程 分部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输 尿 管
起止 行程 分部
输 尿 管
起止 行程 分段
① ②

输尿管的生理性狭窄
输尿管的生理性狭窄
女 性 输 尿 管 与 子 宫 动 脉 位 置 关 系
女 性 输 尿 管 盆 部 子 宫 动 脉 位 置 关 系
输卵管
卵巢
子宫动脉 子宫动脉
• 空虚时膀胱全部位于盆腔内,充盈时膀胱腹膜返折线可上 移至耻骨联合上方。膀胱充盈时在耻骨联合上方穿刺术, 可直接经膀胱体前壁进入膀胱腔,不伤及腹膜和污染腹膜 腔。 • 新生儿膀胱的位置高于成年人。老年人膀胱的位置较低。

泌尿系统的基本知识

泌尿系统的基本知识

泌尿系统的基本知识一、引言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部分,负责排泄废物和维持体内水平衡。

了解泌尿系统的基本知识对于我们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泌尿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常见疾病。

二、泌尿系统结构1. 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调节体内液体平衡。

- 肾小球:肾小球是肾脏的功能单位,通过滤过作用将废物和水分从血液中分离出来。

- 肾小管:肾小管负责吸收有用物质并排出废物,将尿液输送到集合管中。

2. 尿液传输通路:从肾脏开始,尿液通过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传输至外界。

- 输尿管:连接肾脏和膀胱,将经过处理的尿液从肾脏输送至膀胱。

- 膀胱:储存经过处理的尿液,并在适当时候排空。

- 尿道: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

三、泌尿系统功能1. 排泄废物:肾脏通过为血液进行过滤,将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除体外,确保了体内的代谢产物不会积累。

2. 维持水平衡:泌尿系统调节体内水分的吸收和排放,保持体内稳定的液体浓度。

3. 产生荷尔蒙:肾上腺皮质合成并分泌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等激素,起到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4. 调节酸碱平衡:肾小管可以调整酸碱离子浓度,维持人体正常的酸碱平衡。

5. 血压控制:通过调节具有限制性能量摄入作用的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以及促进盐水排出的利尿激素来控制血压。

四、常见疾病1. 尿路感染:细菌感染导致尿道、膀胱或肾脏发炎。

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2. 泌尿结石:尿液中的某些物质沉积形成结石,常导致排尿困难和下腹部疼痛。

3. 肾功能不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不能正常工作。

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水肿、贫血和高血压等问题。

4. 膀胱癌:膀胱内细胞突变引发癌变。

常见症状包括血尿、排尿困难和腰背部疼痛。

五、保护泌尿系统健康的方法1. 充分饮水:喝足够的水可以促进肾功能,并稀释尿液中的有害物质,预防泌尿结石形成。

2.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当减少盐分和咖啡因摄入量可降低患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风险。

第八章 泌尿系统

第八章 泌尿系统

(二) 肾的一般构造 二
肾外包被薄而坚韧的纤维囊,正常时易剥离。 每一肾可分为背侧面和腹侧面,外侧缘和内 侧缘,以及前端和后端。内侧缘略凹,有肾 门,深入肾内形成肾窦。输尿管和肾血管等 由肾门出入;输尿管在肾窦内扩大成肾盂。 肾实质是由无数上皮性小管构成的。其泌 肾实质 尿部分称为肾单位 肾单位。每一个肾单位包括肾小 肾单位 肾小 近曲小管、髓袢 远曲小管。肾单位 体以及近曲小管 髓袢 远曲小管 近曲小管 髓袢和远曲小管 注入集合管;后者又汇合于乳头管而开口于 乳头孔。肾单位平时同时工作的一般只有1/ 4至1/2,并可轮流工作。
四、猪的膀胱
猪膀胱能扩张较大,充满时大部分 位于腹腔内。背侧面几全部被覆浆膜; 腹侧面仅前部被覆浆膜。
第四节 尿
一、尿道

肌性管道,始于膀胱颈,在公畜开口于阴 茎头,在母畜开口于阴道与阴道前庭交界处。 雌性尿道较短,位于阴道腹侧,盆腔底壁 上。粘膜内有尿道腺。粘膜下组织内有静脉 丛,称海绵层。肌膜与膀胱的肌层相连续, 有三层;其外面还有环形尿道肌,属横纹肌, 在尿道内口处则称为膀胱外括约肌。结缔组 织外膜将尿道与阴道相连。 雄性尿道较长,分为盆部和阴茎海绵体部, 有排尿和排精的作用,又称尿生殖道。
肾实质可分为皮质 髓质 肾皮质 皮质和髓质 肾皮质在外 皮质 髓质。肾皮质 周,红褐色,有许多放射状淡色条纹,其 间有小点状的肾小体。肾髓质 肾髓质在肾的内部, 肾髓质 色较淡,具有放射状纹。髓质 髓质可分为若干 髓质 肾锥体。伸入相邻肾锥体之间的皮质,称 肾锥体 为肾柱 肾柱。肾锥体的底与皮质相接,形成暗 肾柱 红色的中间带 中间带。肾锥体的顶为肾乳头 肾乳头,上 中间带 肾乳头 有若干乳头孔,形成筛区 筛区。在光滑单乳头 筛区 肾,所有肾乳头合并为一总乳头 总乳头,常称肾 总乳头 肾 嵴。肾皮质与髓质的比例,因动物种类而 有差异;此外还具有年龄变化,如幼畜的 肾皮质较薄,随年龄而增厚,说明肾单位 的形成和分化,一直延续到出生之后。

人体泌尿系统ppt课件

人体泌尿系统ppt课件
第四节 泌尿系统
概述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主要功能:排泄
一、肾
(一)肾的形态
是成对的实质性脏器,形 似蚕豆。肾分上、下端, 前、后面和内、外侧缘。
肾门 Renal hilum: 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 肾盂出入的部位。
肾蒂 Renal pedicle: 出入肾门的血管、淋巴管、 神经、肾盂等结构被结缔 组织包裹。
细段:呈U形,分为
降支粗段
髓袢降支细段和升
支细段。


远球小管:包括髓

袢升支粗段和远曲

小管。
2、集合小管 包括集合小管和乳头管 具有接纳和输送终尿的功能
3、球旁复合体
(五)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两种作用: 营养肾组织 尿生成
排泄 肾的功能
调节
二、输尿管
(一)分段 腹段 盆段 壁内段
(二)狭窄 1、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 2、与髂血管交叉处; 3、壁内段。
髓袢
滤过屏障 (filtration barrier):
基膜: 足细胞突起与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之间或足细胞突起 与血管系膜之间。
由有孔内皮细胞、基膜 和裂孔膜组成。
滤入肾小囊内的液体为 原尿(180L/天),除不含大 分子的蛋白外,其余成分 与血浆成分基本相同。
(2)肾小管
近球小管:包括近 曲小管和髓袢降支 粗段
腹段 盆段 壁内段
三、 膀胱
(一)膀胱的形态
分部
膀胱尖小和位 置随尿液的充盈程度 而变化。
膀胱平均容量成人约 为300—500ml
膀胱尖
膀胱体 膀胱颈
膀胱底
(二)膀胱的位置 膀胱位于小骨盆的前部,耻骨联合的后方

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三)膀胱
1.形态: 膀胱尖 膀胱底 膀胱体
膀胱体 膀胱尖Fra bibliotek膀胱底
膀胱颈
膀胱颈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2.膀胱壁的结构:粘膜层、肌层、外膜 膀胱三角:
在膀胱底内面, 尿道内口与两输尿 管口之间有一三角 形区域, 由于缺乏 粘膜下层,粘膜与 肌层紧密结合,不 形成皱襞,是膀胱 结核与肿瘤好发的 部位。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2.形态
前列腺呈前后稍扁的栗子形,上 端宽大称为前列腺底,邻接膀胱颈。 下端尖细,位于尿生殖隔上,称为前 列腺尖。底与尖之间的部分称为前列 腺体。体的后面较平坦,在正中线上 有一纵行浅沟,称为前列腺沟。男性 尿道在腺底近前缘处穿入前列腺,经 腺实质前部,由前列腺尖穿出。近底 的后缘处,有一对射精管穿入前列腺, 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后壁的精阜上。 前列腺的排泄管开口干尿道前列腺部 的后壁。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3.分叶
前列腺一般分为5个叶:前叶、中叶、后叶和两侧叶,中叶呈楔形, 位于尿道与射精管之间。 40岁以后,中叶可变肥大,向上凸顶膀胱使膀胱垂明显隆起,并压 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难。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四)阴茎
阴茎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阴茎penis可分为阴茎头、阴茎体和阴茎根三部分。阴茎头为阴 茎前端的膨大部分,尖端生有尿道外口,头后稍细的部分叫阴茎颈。
男尿道成人长16- 22cm,分为前列腺部、膜 部和海绵体部三部分。 特点: 三个狭窄:尿道内口、 膜部和尿道外口。 三个扩大:前列腺部、 尿道球部和尿道舟状窝。 两个弯曲:耻骨下弯、 耻骨前弯。
尿道嵴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

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

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泌尿系统解剖和生理1. 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1.1 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1.2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排泄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并产生尿液。

1.3 输尿管将肾脏产生的尿液输送至膀胱。

1.4 膀胱是一个储存尿液的器官,它的排空是由外括约肌和内括约肌的协调收缩控制的。

1.5 尿道是连接膀胱和外部的管道,用于将尿液排泄出体外。

2.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2.1 肾脏的结构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皮质和肾髓质。

2.2 肾小球起着过滤血液的作用,将滤出的废物和过剩的物质转化为尿液。

2.3 肾小管对尿液进行再吸收和分泌,调节体液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和稳定性。

3. 形成和排泄尿液3.1 肾小球的滤过和再吸收3.2 肾小管对尿液的进一步处理和调节3.3 尿液的排泄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储存,并最终由尿道排出体外。

4. 泌尿系统的生理调节4.1 肾脏对水盐平衡的调节。

尿液的含水量和浓度通过肾小管的再吸收和分泌来调节,以维持体内的水平衡。

4.2 肾脏对血压的调节。

肾脏通过调节体液的容量和血管阻力来维持血压的稳定。

4.3 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肾脏能够调节体液中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维持酸碱平衡。

第二部分:泌尿系统的疾病和常见问题1. 肾脏疾病1.1 慢性肾病。

指肾功能逐渐减退,导致体内废物和水电解质无法正常排泄。

1.2 肾结石。

由于尿液中某些物质结晶沉淀而形成,引起尿路梗阻和疼痛。

1.3 肾炎。

又称为肾小球肾炎或肾小管间质肾炎,是一组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炎症性疾病。

2. 尿路感染2.1 膀胱炎。

由细菌侵入膀胱引起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和尿痛。

2.2 肾盂肾炎。

是一种泌尿系统感染,常伴有发热、腰痛和全身不适。

3. 泌尿系统肿瘤3.1 膀胱癌。

发病率较高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吸烟、化学品接触等因素可增加患病风险。

3.2 肾脏肿瘤。

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肾脏肿瘤,常表现为腹部肿块、血尿等症状。

泌尿系统简述

泌尿系统简述

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膀胱炎
01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
等。
尿道炎
02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尿道分泌物增多、
尿道瘙痒等。
Hale Waihona Puke 前列腺增生03男性常见疾病,表现为前列腺组织增生肥大,引起尿频、尿急、
尿不尽等症状。
05
泌尿系统的保健与预防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总结词
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泌尿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和尿路感染。
详细描述
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泌尿系统的问题,如结石、感染、炎症等。通过早期 发现和治疗,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减少对泌尿系统的损害。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 面的体检,以及根据个人情况定期进行泌尿系统的专项检查。
注意个人卫生
总结词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注意个人卫生可以减少细菌滋生和传播,从而降低泌尿系统 感染的风险。建议勤洗澡、勤换内衣裤,保持会阴部清洁干 燥。此外,在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都应清洗外阴,避免性 传播疾病对泌尿系统的侵害。
泌尿系统的功能
1 2
3
排泄废物
泌尿系统通过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毒素排出 体外,保持体内环境的清洁和稳定。
调节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通过排泄尿液,泌尿系统有助于维持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 衡,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
维持酸碱平衡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酸碱度,帮助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防 止酸中毒或碱中毒。
肾脏通过分泌尿液,将身体内的代谢 废物、毒素和多余物质排出体外。
尿液的储存与排放
尿液的储存
尿液在肾脏中形成后,会通过输 尿管进入膀胱进行储存。

第9章 泌尿系统

第9章 泌尿系统


N a+ K+ Cl-
尿素
Na+
●髓袢升支粗段: 对水、尿素不通透; 对Na+通透性低; 但能以Na+∶2Cl∶K+同向转运方式的 继发主动转运。

细胞内
Cl-
K+ Na+

N a+ K+ Cl-
尿素
Na+
●同向转运体模式:
管腔膜上有 Na+:2Cl-:K+ 同 向 转运体→Na+、Cl顺电-化学梯度, K+ 逆 电 - 化 学 梯 度 同向转运入细胞内。
(二)肾血液循环的功能特点 1、肾血流量大,肾内血流分布不匀。 2、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比较高。
这一高压有利于血浆中的水分和其中的溶解物由 肾小球滤入肾小球囊内。 3、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较低且血浆胶体渗透压 较高。 4. 肾血流量具有自身调节作用。
4、肾血流量的调节方式
在80-180mmHg范围内,通过自身调节保持稳定。 肌源学说:当A压↑→肾小体入球小动脉管壁平滑肌紧 张性↑而收缩→血流阻力↑→肾血流量保持稳定
原尿 = 血浆的超滤液
血浆、原尿和终尿主要成分比较(g/L) 成 分 血浆 原尿 终尿 浓缩倍数 水 900 980 960 1.1 蛋白质 80 微量 0 葡萄糖 1 1 0 Na+ 3.3 3.3 3.5 1.1 Cl- 3.7 3.7 6.0 1.6
K+ 0.2 0.2 1.5 7.5 尿酸 0.02 0.02 0.5 25.0 尿素 0.3 0.3 20.0 67.0 肌酐 0.01 0.01 1.5 150.0 氨 0.001 0.001 0.4 4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尿系总论
一、组成 肾 :生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 胱:储存尿液 尿 道:排出尿液
二、基本功能
将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 尿素、尿酸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以保持 内环境的平衡。如:尿毒症(肾透析)。 还可产生促细胞生成素、肾素等物质

(一)肾的形态:
豇豆形(10×5×4cm) 两端: 上端宽薄下端窄厚 两面: 前凸后平 两缘: 外侧隆凸 内侧中部凹陷: 肾门 (出入肾A、肾V、肾盂)
骨联合,后方在男性有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 在女性有子宫和阴道。
膀胱空虚时,膀胱尖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当 膀胱充盈时,膀胱尖即高出耻骨联合以上。因此, 临床上进行膀胱穿刺或膀胱手术时要在膀胱充盈的 状态下进行。
2、膀胱底内面
输尿管口(2个) (入口) 尿道内口(1个) (出口)
膀 胱 三 角
1、形态和走形
细长肌性管道,25-30cm, 起自肾盂,止于膀胱, 行程:沿腹后壁向内下斜行 左侧跨过左髂总动脉末端后方 右侧跨过右髂外动脉起始部前方 向下入盆腔 斜穿膀胱壁、开口于膀胱
2、输尿管的三个生理性狭窄
⑴输尿管起始处 ⑵越过髂血管处 ⑶斜穿膀胱壁处
尿路结石滞留部位(尿路梗阻)
三个狭窄
肾盂输尿管移行处 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
斜穿膀胱壁处
输尿管结石
三、膀胱 1、形态和位置
盆腔内、肌性囊状器官、成人 300~500ml (最大800) 空虚时三棱锥体形 (充盈时卵圆形)
尖:细、朝前上 底:三角形、朝后下 体:尖与底之间 颈:膀胱下部
内有尿道内口
膀胱左侧面(男性)
膀胱底(男性)
2、膀胱的位置 成年人的膀胱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前方有耻
肾盂
肾柱 肾锥体(15~20)
肾置
贴于腹后壁上部,脊柱两侧,
右肾(上方有肝)低于左肾
T11 L2
肾区(脊肋角):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 第12肋之间的区域。
(三)肾的被膜
纤维囊 包裹于肾实质表面,与肌织 膜连结疏松,易于剥离,剥 离困难即为病理现象
二、输尿管
四、尿道 男、女性尿道的形态和功能不同
男性尿道不仅排尿、还可排精(见男性生殖系统)
男性
女性
女性尿道
长3-5cm, 起于膀胱尿道内口, 沿阴道前壁下行, (尿道阴道括约肌--骨骼肌) 止于尿道外口, 开口于阴道前庭
特点:较男性尿道 短、宽、直, 仅有排尿功能
(二)肾的构造
(1)皮质:
浅层、血管丰富 红色点状颗粒 肾柱(伸入锥体间的皮质)
(2)髓质:
深层、15-20个肾锥体 底朝皮质、尖(肾乳头) (乳头孔)
肾小盏收集由肾乳头流出的尿液 7~8个漏斗状、包绕肾乳头
2-3个肾小盏→ 肾大盏 2-3个肾大盏→ 肾 盂 肾盂移行为输尿管
肾皮质 肾小盏 (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