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翁堵乡泡核桃标准化示范基地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核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2.

核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2.

核桃基地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认真贯彻执行区委、政府提出的“西部沿山经济带”的战略发展思路,切实加强我乡核桃基地管护,真正把核桃产业建成章驮乡的第一支柱产业,根据《退耕还林条例》、《云南省绿化造林条例》、《林地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乡实际,在《章驮乡万亩高优泡核桃基地及退耕生态林建设基地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乡辖区内进行的一切核桃种植活动。

包括退耕还林项目的核桃种植以及新植、点播等核桃种植活动等。

第三条章驮乡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全乡的核桃产业发展工作,对核桃种植出台相关政策,组织力量进行综合管理。

第四条核桃基地的管理遵循以种植农户管理为主,其他管护形式相结合的原则。

(一)农户自行管理:农户负责管理好本户种植的所有核桃苗木及地块。

(二)联户管理:地块相连的几户农户,经共同商议决定,可联合聘请专门人员进行管护,并商议决定管护员的报酬及支付方式。

(三)聘请专人管理:退耕还林项目涉及农户较多的村,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原退耕还林管护的基础上,按地块相连原则以组为单位或以造林小班为单位,把新植核桃地与原退耕项目基地一并纳入聘请专人管护,管护人员的报酬从退耕补助款中按适当比例提取支付。

是否聘请专人进行管护以及支付管护人员的报酬数额由村委会一事一议方式决定。

第五条核桃种植农户与管护员要认真履行管护责任。

(一)种植农户责任:核桃种植户本身是核桃基地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科学种植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掌握核桃种植、薅铲、施肥、套作、嫁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知识与技能,自觉落实管护措施;加强补植补造,确保苗木长势良好,最终获得经济收益。

(二)管护员责任:聘请的管护人员是核桃基地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要加强对核桃种植地块的巡查,及时掌握核桃地块及苗木的长势情况,将发现的问题或需采取的整改措施,及时通知户主,同时上报村两委会。

第六条核桃种植农户应当履行管护义务,落实管护措施(一)薅铲:每年分别于7月、11月进行薅铲;(二)施肥:每年分别于2月、5月、12月进行施肥。

核桃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核桃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核桃种植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概述核桃种植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开展高效、规模化的核桃种植,满足市场对核桃产品的需求。

本实施方案将从场地选址、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细致规划,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长久发展。

二、项目目标1. 建立一个总面积100亩的样板核桃种植基地,规模化生产核桃,实现年产量500吨以上。

2. 提高核桃品质,达到市场上优质核桃的标准。

3. 推广适合本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核桃品种,促进核桃产业发展。

4. 探索科学化、机械化管理模式,提高核桃种植的效益。

三、项目实施步骤1. 场地选址根据核桃树对土壤和气候的要求,选择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

同时考虑后期管理和发展扩大的需求,选择面积适中、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场地。

2. 核桃品种选择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和种植技术,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核桃品种。

同时考虑不同品种之间的授粉关系,合理进行种植布局。

3. 种植技术(1)育苗:选择健壮的核桃种子,进行育苗培育,保证苗木的质量。

(2)种植:根据选定的品种和种植密度,合理布局种植区域,并在种植过程中注意树木的排列平衡,保证每棵核桃树的生长空间。

(3)灌溉:根据土壤湿度和核桃树的需水量,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计划,确保核桃树的水分供应。

(4)施肥:根据土壤质量和核桃树的生长需求,进行有机、无机肥料的施用,合理补充营养元素。

4. 疫病防治制定科学的疫病防治方案,如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采取防治措施,保护核桃树的健康生长。

5. 管理措施(1)定期修剪:根据核桃树的生长情况,进行适当修剪,保持树冠形态,提高产量和品质。

(2)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疫病情况。

(3)采摘管理:合理安排采摘时间,确保核桃的成熟度并采取科学的采摘方法,减少人为损伤。

(4)市场销售:建立和完善核桃销售渠道,积极开拓市场,提高品牌影响力。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核桃作为一种有益健康的坚果食品,市场需求前景广阔,消费群体广泛。

昌宁县核桃提质增效措施浅析

昌宁县核桃提质增效措施浅析

径)为 3 . 6 c mx 3 . 5 c ux r 3 . 5 c m,刻 纹 深 而 密 ,缝合 线 隆起 突 出 ,核 重 9 ~ 1 2 g ,壳 厚 0 . 8 ~ 1 . 0 mm,种 仁 饱 满 , 出仁 率 5 4 . 8 %,核 桃 仁 呈 琥 珀 色 ,含 油 率 高 达 7 6 . 7 7 %, 口感 细糯 ,香 味浓 ,没有 苦 涩味 。具 有 成熟 早 ,大 小年 不 明显 ,适 应 范 围广 ,抗 逆性 强 的优 良栽
主要 分 布在 县城 南 部及 西南 部 的鸡 飞 、翁 堵 、柯
2 0 1 3年末 ,全 县 核 桃 种植 面 积 1 2万 h m 2 ,其 中
收 稿 日期 :2 0 1 4 — 1 1 — 2 0
挂果 面积 6 . 3 6万 h m ,产 量 2 5 0 0 0 t ,平 均 产 干 果
1 - 2 品种分 布
昌宁 县 核桃 种植 采 取栽 植 嫁接 苗 、嫁 接 改造 、间 密 栽 稀 等 多种 办 法 。在 发 展 模 式 上 ,采 取 林 粮 、林
昌宁县栽培核桃历史悠久 ,品种资源丰富,主要
有 细 香 核桃 、大 泡 核桃 、宁香 核桃 、鸡 飞 香 茶 核 桃 、
定 。目前 ,昌宁县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是细香核桃和
大 泡核 桃 。
1 . 2 . 1 细香 核桃
乡 ( 镇) 、1 1 7个 村 ( 社 区) 、5 5 6 3 7户 农户 种植 核桃 ,
有 l 0个 乡 ( 镇) 的核 桃种 植 面积 超过 0 . 6 7万 h m2 ,8 0 个村 ( 社 区) 的核 桃种 植面 积超过 0 . 0 6 7万 h m z 。 1 . 3 . 2 单 产效 益

昌宁县核桃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措施分析

昌宁县核桃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措施分析

昌宁县核桃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措施分析王鹏;赵军;李梓勋【摘要】云南省昌宁县核桃种植有悠久的历史,种质资源丰富,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规模,且核桃仁内在品质优越.但当前存在着核桃生产标准化水平低下,产业链短,龙头带动力弱,产量低下,品牌打造乏力,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必须进行转型发展.籍此,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健全产品可追溯制度,实施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战略,加强种植管理,打造核桃园主体经济,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等发展措施.【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年(卷),期】2018(043)004【总页数】4页(P150-153)【关键词】核桃;产业转型;资源优势;提质增效;种植管理;销售渠道;昌宁县【作者】王鹏;赵军;李梓勋【作者单位】保山市能源工作站,云南保山 678000;昌宁县林业局,云南保山678100;昌宁县林业局,云南保山 678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13;F416.88发展核桃产业能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提高山区群众收入,助力山区脱贫攻坚。

昌宁县是核桃主产区,经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已具有一定的种植规模,但在发展中出现了单位面积效益低下等问题,亟待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开展产业转型提升研究,对制定昌宁县核桃产业政策,促进核桃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 概况昌宁县隶属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保山、大理、临沧3州市7县(区)结合部,县城距省会昆明市580 km,距州府保山市91 km。

国土面积3 888 km2,辖9镇4乡79村,45个社区,2 004 个村民小组,80 476户农户,总人口35.0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9.32万人。

昌宁县最高海拔 2 875.9 m,最低海拔608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随海拔的变化,有低热、温热、温凉、高寒4个气候带,在海拔1 400~2 200 m的广大山区,年均温16.9~11.9℃,年均降雨量 1 133~1 600 mm,≥10℃活动积温 5 300~3 600 ℃,无霜期271~233 d。

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最新)

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最新)

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充分发挥“X核桃”地理标志产品的引领带动作用,保证“X核桃”品质,提升品牌影响力,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我县核桃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根据省质监局关于印发《X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点建设实施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X质监〔X〕1X号)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通过示范点引领带动作用,增强保护开发意识,强化后续监管,提升品牌效应,着力提高核桃产业管理水平,促进地标产品保护与地方经济、贸易、文化、旅游、脱贫攻坚工作有机融合,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二、任务目标(一)总体目标完成核桃良种建园3万亩、核桃综合科管68.7万亩、标准化管理4万亩、补植补造3万亩、核桃品种提纯2万亩,完成“X核桃”地标示范点标准化建园2万亩。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0个,创建市级示范镇办6个、示范户3000个,培养技术骨干50人,培训农民技术能手1000人,组建核桃科管专业队20个。

规范“X 核桃”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管理,示范带动全县核桃产业标准化生产。

(二)具体任务1.优化农业供给、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扩大“X核桃”地标保护产品生产加工规模,加快实现农业转型升级,走商品农业、品牌农业、科技农业之路。

2.推进“X核桃”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开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X核桃”产品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检测体系、质量溯源体系,保障“X核桃”质量特色和质量安全。

3.加强“X核桃”的宣传与推广,打造“X核桃”品牌,提升“X核桃”知名度、美誉度,切实维护和提升“X核桃”的声誉与品牌价值。

4.推广“超市销售+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引导贫困户通过种生产、加工“X核桃”脱贫。

5.结合美丽乡村、全域旅游,开发核桃旅游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核桃示范园实施方案

核桃示范园实施方案

XXX县标准化核桃示范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XXX县标准化核桃示范园建设项目二、建设地点XXX县XXX镇。

三、建设性质新建。

四、建设年限2015年9月—2016年9月五、建设单位XXX银汉农业有限公司。

XXX银汉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从事核桃种植、技术指导、核桃苗销售、核桃树嫁接改良等主要经营事项。

现已经建成焦山村核桃规模产业园,改良嫁接古路、白鹿、田坝、中梁等乡镇的多个核桃栽种区。

公司具有丰富的农业实践经验,雄厚的技术支撑,是项目得以竣工并正常经营的坚实保证。

六、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示范园区规划总建设面积200亩,主要培育的品种有:清香核桃、陕系核桃、城口核桃、本地麻核桃等,在园区内修建田间道路及排水沟。

园区内分成苗圃区50亩、采摘区50亩、多种核桃示范林100亩,并在林下套种魔芋100亩,观光区、科普教学区,集观光、农业、科教、旅游于一体。

公司计划将魔芋种植在核桃林下,既解决了魔芋的遮阴问题,又培肥和改良了土壤,促进了核桃的生长。

项目指导单位:XXX县林业局七、项目总投资该项目计划投资300万元,其中争取国家经济林和苗圃基地等建设投入100万元,公司自筹资金200万元。

第二章XXX县情和公司当前发展现状一、XXX县情XXX县属于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境内山大坡陡,立体地貌明显,最低海拔139.4米,最高海拔2796.8米;地跨东经108°44′—109°58ˊ、北纬31°14ˊ—31°44′,处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共同作用,使XXX拥有突出的资源比较优势。

这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立体气候明显,素有“天然温室”的美誉,是核桃的适生区。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素有“峡郡桃源”美誉;水能资源蕴藏丰富,开发前景广阔;矿产资源相对富集;生物资源优势明显,中药材量大质优,农副特产品绿色无污染。

核桃示范基地实施方案

核桃示范基地实施方案

核桃示范基地实施方案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核桃产业蓬勃发展,但由于种植技术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核桃产量和品质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推动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计划建立一批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核桃产业的规范化水平,推动核桃产业的升级。

二、示范基地选址。

示范基地的选址应符合以下条件:1. 土地肥沃、适合核桃生长;2. 地理位置便利,便于管理和观摩;3. 有水源供应,便于灌溉和管理。

三、示范基地建设。

1. 土地准备。

选择土地后,要进行土壤改良,确保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有利于核桃的生长。

2. 种植技术。

选择优质的核桃品种,合理布局,合理密植,保证核桃树的生长和结果。

3. 管理措施。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修剪等,确保核桃树的健康生长。

4. 设施建设。

在示范基地内建设观光农庄、示范大棚等,方便游客观摩学习,增加基地的经济效益。

四、示范基地管理。

1. 人员配备。

确保示范基地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包括种植技术专家、农业经济师等。

2. 日常管理。

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定期对核桃树进行检查、病虫害防治、施肥等工作,保证核桃树的健康生长。

3. 宣传推广。

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示范基地的建设成果,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参观和投资。

五、示范基地效益。

1. 经济效益。

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增加核桃产业的经济效益。

2. 社会效益。

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可以提高当地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六、总结。

通过建立核桃示范基地,可以提高核桃产业的规范化水平,推动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给予支持和关注,共同推动核桃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核桃园建设实施方案

核桃园建设实施方案

核桃园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

核桃园是一种常见的果园类型,其果实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核桃作为一种天然的健康食品备受青睐。

因此,建设核桃园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本文将就核桃园的建设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核桃园选址。

核桃树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为海拔800米至2000米,气温适宜、雨水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

因此,在选址时,应优先选择这样的地理环境。

同时,应考虑到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因素,以便后期的管理和采摘。

三、核桃品种选择。

在核桃园建设中,核桃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选择耐寒、耐病虫害、产量稳定的优质核桃品种进行种植。

同时,要注意品种的互不授粉性,以提高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四、核桃园土壤改良。

核桃树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进行种植。

在土壤改良方面,可采取施加有机肥、石灰等措施,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提高核桃树的生长条件。

五、核桃园管理。

核桃园的管理包括病虫害防治、施肥、修剪、灌溉等方面。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核桃树进行病虫害检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施肥和灌溉方面,应根据核桃树的生长期和需求,科学施肥和合理灌溉,以保证核桃树的生长和产量。

六、核桃采摘和加工。

核桃成熟期一般在秋季,此时应及时进行采摘。

采摘后的核桃应进行清洗、晾晒等处理,以保证果实的质量。

同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对核桃进行初加工,例如去壳、分级等,提高核桃的附加值。

七、核桃园销售。

核桃园的销售渠道可以选择批发市场、农产品超市、电商平台等多种方式。

在销售中,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进行差异化营销,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八、结语。

核桃园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选址、品种选择、土壤改良、管理、采摘加工到销售等方方面面进行全面规划和管理。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核桃园建设,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昌宁县翁堵乡泡核桃标准化示范基地实施
方案
截止今2011年底,全乡核桃面积达11.75万亩。

全乡核桃种植户达2160户,占农村总户数的50%,年产核桃干果3000多吨,产值1.2亿元,林农直接经济收入0.48亿元。

我乡泡核桃产业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扶持下,已经从过去自然生产的方式向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转变,公司加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一)实施方案
原则:栽植地块对象符合泡核桃种植要求的原则;生态优先,科学规划的原则;立足森林资源培育、实现森林健康和可持续经营的原则;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满足最佳经营目标、生态与经济效益兼顾、长期与中短期利益结合的原则;因林施法、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改造为主、培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实施主体明确、发展方向明确、责权利明确、业主自愿的原则。

步骤:培训分6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培训泡核桃栽植技术;第二阶段培训泡核桃冬季抚育技术;第三阶段培训泡核桃春季抚育技术;第四阶段培训泡核桃夏季抚育技术;第五阶段培训泡核桃管理技术;第六阶段培训泡核桃成熟采摘及烘烤技术。

措施: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发布《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行业标准进行;加强种苗管理,选好良种,培育壮苗,保证项目
用苗Ⅰ级苗在80%以上,苗木具备“一签四证”,杜绝不合格苗上山造林;造林必须做到适地适树,科学整地,精心栽植,及时抚育,确保造林质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与省市及其它单位联合,试验推广先进的林业科技成果,提高特色经济林的经营效益。

加强培训,提高质量,建立县、乡、村、业主、施工人员科技推广和实用技术培训体系,在项目实施的每个工序之前,由县林业局技术人员负责培训各乡镇技术人员、业主及施工人员,乡镇技术人员负责培训项目村群众,使其掌握造林技术要领,使林农都成为林业生产能手,保证项目质量和效益。

考核经济指标:以泡核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全乡泡核桃种植,达到人均50株泡核桃,8年后每株单产25公斤,实现人均泡核桃收入3750元。

(二)标准体系建设
工程建设全部采用穴状整地,每株施1.5公斤复合肥,栽植密度为10株/亩,要求全部为嫁接苗。

苗塘规格为80×80×80厘米,整地时表土与心土分别放置。

整地后回塘时先将25公斤农家肥和1.5公斤复合肥与表土混合均匀,然后回入塘底,最后回心土。

定植时,将处理好的苗木放入塘内,回入细土至苗根径部,然后扶正苗木,往上轻提,边提边踩,踩实后,浇足定根水,做成树盘,盖上一块长、宽各1m的地膜,破口用细土封严,四周用泥土压实。

严格做到“摆正,方向,直立,埋土,轻提,踩实,做盘,浇水,盖膜”十八字决。

项目工程实施中,抽调工作人员进行技术监督指导和质量把
关,并负责对项目整地打塘→施肥→栽苗→浇水→盖膜的造林工序进行质量监督及工序验收。

由林业工作站对上一工序完成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工作。

(三)计划进度、阶段目标
标准化泡核桃建设时间为2012至2014年结束。

2012年1月完成打塘、栽植,5月进行抚育施肥,6月进行中耕除草,12月进行整修修剪、施肥、涂白;2013年1月进行补植补造,5月进行抚育施肥,6月进行中耕除草,12月进行整修修剪、施肥、涂白;2014年5月进行抚育施肥,6月进行中耕除草,12月进行整修修剪、施肥、涂白。

(四)考核验收时间
验收时间为2014年12月。

四、预期最终示范目标
(一)经济效益
每年每亩可产泡核桃干果100公斤,种植面积200亩,可产20000公斤,以50.00元/公斤计,可以增加林农收入100万元。

(二)社会效益
通过标准化泡核桃造林示范基地建设,不但可以改善我乡的生态环境,同时可提供我乡项目区群众600个工日就业岗位,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岗位的需求,增加劳动人口的收入4.8万元,这是立足长远又兼顾眼前的间接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措施。

通过增加项目区百姓收入、直接刺激经济的措施,还可以更有效地启动国内消费市场,拉动县乡消费性产业的发展。

(三)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森林覆盖率增加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肥及粮食增产等方面所产生的有益作用。

栽植面积200亩,对改善全乡的自然条件,调整生物多样性结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促进农业生产及改善生存环境起重要作用。

(四)辐射带动
通过以示范基地的建设,带动全乡在2013年底完成泡核桃种植15万亩,实现泡核桃产值2.5亿元,翁堵乡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