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合集下载

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析

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析

70主亘塞旦堡型垒坐生臼尘旦筮互垡鹾幽一£垒塾墅竺』螋垡型堕£垡鲤!型丛!堂堕塑坐!:!Q!Q:!型:!!:№:垫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析李善秀新生儿感染,特别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败血症等在住院新生儿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的疾病,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免疫能力低下更易合并严重感染,早期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但由于该病临床表现隐匿又缺乏特异性,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为明确我院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情况,本人对2009年我院住院新牛儿感染性疾病的类型及细菌培养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并诊断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有明确病原学诊断)的118例新生儿,其中早产儿30例占25%,足月儿88例占75%,院内感染18例占15%,非院内感染的100例占85%。

其中新生儿肺炎68例,败血症22例,化脓性脑膜炎l o例;院内感染18例中原发病为早产儿并呼吸窘迫综合征12例,重度窄息6例;院内合并感染肺炎12例均给予了无创通气,败血症4例、化脓性脑膜炎2例,日龄为3h一28d,平均体重3100g,其中1100—1499g18例,1500一2499g36例。

2500~3900g64例。

平均胎龄29—4l周,平均住院15d,痊愈出院108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6例。

I.2病例选择:入院时有明确细菌感染证据100例,无明确细菌感染证据18例,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血象、c一反应蛋白等;考虑继发院内细菌感染者应有细菌培养阳性支持,且符合卫生部院内感染的定义。

入院时有明确感染舀E据的100例中重症肺炎68例,机械通气22例,无创通气46例,新生儿败血症22例,化脓性脑膜炎10例。

人院时无明确细菌感染证据的18例中,继发感染致肺炎的12例(均给予了无创通气),败血症4例,化脓性脑膜炎2例。

标本分别采自血液、痰液、咽拭子、脑脊液。

新生儿感染

新生儿感染

新生儿细菌感染
24-108
——支持疗法 ★可输鲜血、血浆、静注丙球
——对症疗法 ★保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热卡 ★处理局部病灶 ★镇静止惊,有脑水肿时可予20%甘露醇,速尿或氟美 松 ★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时及时进行光疗或输白蛋白
新生儿细菌感染
25-108
★有呼吸困难缺氧时立即给予吸氧,并酌情使用沐舒坦 等
新生儿细菌感染
15-108
浙江大学儿童医院总结了1991~2000新生儿败血症 病原菌检出率,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由15.8%上升到 74.4%,而金葡萄由34.4%下降到5.3%。复旦大学儿 科医院也总结了1999~2000年新生儿下呼吸道医院内感 染病例的病原学,78.1%为G-杆菌,其中依次为大肠埃 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
新生儿 (围生期)
炎症性疾病 (全身炎症、败血症)
全身炎症反应
器官功能损伤
概述
5-108
1、发病情况 早年上海调查: 3517例新生儿,总发病率为171‰,其中感染性疾
病90‰,居首位。 近年中国医大第二临床学院报告: 11769例新生儿疾病构成及死亡原因,感染性疾病
均居前3位,仅次于窒息及早产儿。
新生儿细菌感染
19-108
4、诊断: ——病史:
★孕母孕晚期有细菌性感染 ★分娩时有宫内窘迫。胎膜早破或产程延长,难产尤其
有皮肤损伤或经插管抢救者 ★一般表现较差如面色不够红润、反应低下、哭声减
弱、少哭、吸吮无力等
新生儿细菌感染
20-108
——体征: ★皮肤、粘膜、脐部或肺部有感染的表现 ★黄疸加重或黄疸消退又出现或突然加重者 ★发热或体温不升
菌随着年代的不同而在不断地变迁 ★在发达国家70-90年代初,一直以G+细菌为主,特别是

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方法

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方法

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方法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当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中并且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响。

新生儿败血症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进展迅速,病情险恶成为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

新生儿败血症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

早发型多在出生后7天内起病,感染多发生于出生前或出生时,病原菌以大肠杆菌等G-杆菌为主,多系统受累、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晚发型在出生7天后起病,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病原体以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常见,常有脐炎、肺炎等局部感染病灶,病死率较早发型相对低。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症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早产儿尤其如此。

表现为进奶量减少或拒乳,溢乳、嗜睡或烦躁不安、哭声低、发热或体温不升,也可表现为体温正常、反响低下、面色苍白或灰暗、神萎、体重不增等非特异性病症。

新生儿败血症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的病症。

1、呼吸窘迫为最常见,在败血症婴儿中占90%,严重程度可有不同:如轻微的呼吸急促,鼻掮呼吸三凹征、对氧的需要增加,呼吸暂停、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需要人工通气。

2、心率增快和周围循环灌注差,青紫。

3、低血压。

4、酸中毒(代谢性),低血糖或高血糖。

5、体温不稳定:10%—30%的新生儿可有发热和体温不升。

6、胃肠道病症:包括呕吐、腹泻、腹胀、纳差。

拒吃奶水。

7、活动减弱或嗜睡、烦躁不安、呻吟,哭声低弱。

8、抽痉。

9、瘀斑或瘀点。

10、其他如黄疸、肝脾肿大等。

11、面色青灰。

有黄疸者可加重。

12、可发现有感染灶:新生儿脐带炎、新生儿肺炎等。

除上列病症外,以下表现提示有败血症可能。

①黄疸加重或减退后又复现。

有时黄疸可能是本症的主要表现。

②肝脾轻度或中度肿大,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③瘀点或瘀斑不能以新生儿紫癜或外伤解释。

严重败血症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表现为腹胀,肠鸣音减低。

或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呕血、便血,或肺出血新生儿败血症常见感染途径新生儿败血症发病原因比复杂。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护理课件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护理课件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引起的全身性感染。护理重点是严密观 察病情变化,遵医嘱治疗,同时注意保暖和喂养,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如有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医 生并处理。
谢谢聆听
喂养和饮食
新生儿需要充足的营养,应给 予适当的喂养,注意饮食卫生 和营养均衡。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呼吸 、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病情 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特殊护理
皮肤护理
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应注意清洁和保 湿,避免皮肤破损和感染。
口腔护理
新生儿的口腔黏膜娇嫩,应定期清洁 口腔,避免口腔感染和鹅口疮等并发 症。
探视制度
限制探视人员的数量和 时间,尽量避免新生儿 与外界人员的接触。
健康监测
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 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 感染症状。
03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保持适宜的环境
新生儿需要一个温暖、安静、 舒适的环境,室内温度和湿度 应适宜,避免过度拥挤和噪音

定期清洁和消毒
新生儿接触的物品、设备和环 境应定期清洁和消毒,以减少 感染的风险。
眼部护理
新生儿的眼睛容易受到感染,应定期 清洁眼部,避免眼部感染和结膜炎等 并发症。
脐带护理
新生儿的脐带是易感部位,应注意清 洁和消毒,避免脐带感染和新生儿败 血症等并发症。
并发症护理
01
02
03
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 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 症,如肺炎、心脏疾病等 。
心理护理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可能导 致家长焦虑和紧张,应及 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B
C
避免接触感染源
尽量避免新生儿接触有感染症状的人,如感 冒、咳嗽等,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诊断标准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诊断标准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诊断标准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间发生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全身性严重感染反应。

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充分发育,因此相比成人和儿童,新生儿更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儿的存活和预后至关重要。

因此,及时并准确地进行临床诊断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至关重要。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能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发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非特异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儿出现明显的全身感染表现,如皮肤弥漫性或局限性红斑、皮下出血点、肝脾肿大等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准确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因为这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

针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是美国儿科学会(AAP)发布的《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标准》。

根据该标准,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感染的临床表现,如体温异常、呼吸及血液循环异常等;二是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液学检查、炎症指标的升高等;三是细菌学检查,如血培养、脑脊液培养等;四是影像学检查,如X线胸片、B超等。

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并及时进行治疗。

除了标准的临床诊断方法外,近年来一些新的诊断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中,如PCR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鉴别致病菌,并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另外,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关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学因素,包括孕产历史、围产期情况、新生儿本身的疾病状况等。

这些因素也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临床诊断标准外,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抗生素治疗仍然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根据致病菌的不同及其耐药情况,医生通常会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同时,对于感染严重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器官支持治疗、营养支持等。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试题及答案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试题及答案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试题姓名:科室:层级:成绩: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5分)1、新生儿脐炎:2、新生儿败血症:3、新生儿破伤风:二、填空题9(每格1分,共10分)1、新生儿脐炎的护理问题、。

2、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病,病原体的侵入可发生在、及。

3、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要点、、、、。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我国新生儿败血症多见的病菌是()A肠球菌 B链球菌 C葡萄球菌 D大肠杆菌 E绿脓杆菌2.关于新生儿败血症,错误的是()A临床表现常不典型B可出现黄疸C可表现不吃不哭不动D易并发脑膜炎E均有高热3.新生儿败血症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是()A高热 B白细胞总数增加 C血培养阳性 D皮疹明显 E有皮肤伤口4.新生儿破伤风细菌入侵是通过下列哪种途径()A.脐部B.呼吸道C.消化道D.皮肤E.胎盘5.新生儿破伤风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苦笑面容B.张口困难C.角弓反张D.惊厥E.发热6.对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措施,不妥的一项是()A.患儿置于单独病室内B.保持病室绝对安静C.避免各种刺激D.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脐部E.换药后敷料应焚烧7.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措施是()A.断脐后盖消毒敷料B.早期使用破伤风抗毒素C.早期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D.早期使用大剂量青霉素E.推广无菌接生法8.厌氧芽胞梭菌能耐受恶劣环境条件是因为有()A.内毒素B.芽胞C.荚膜D.鞭毛E.菌毛9.芽孢抵抗力极强,可耐煮沸()A. 15-60分钟B. 45-90分钟C. 15-30分钟D. 15-90分钟10.破伤风控制感染首选的抗生素是()A.四环素B红霉素 C.磷霉素 D.庆大霉素 E.青霉素11.引起先天性梅毒的病原体是()A.溶血链球菌B嗜酸性细菌 C.梅毒螺旋体D大肠杆菌12.先天性梅毒患儿,是经过以下哪种途径患病的()A.血液传播B母婴传播C体液传播D接触传染13先天性梅毒患儿,以下哪种皮疹最常见()A.斑疹B玫瑰疹C梅毒性天疱疹D扁平湿尤疹14.以下哪种可以用于先天性梅毒患儿的治疗()A.红霉素B凯福隆C青霉素D万古霉素15.先天性梅毒患儿是经过母体的那个部位感染的()A.羊水B胎盘C皮肤D子宫内膜四、简答题(50分)1.新生儿败血症有哪些表现?(5分)2.新生儿破伤风脐部护理要点?(5分)3.新生儿肺炎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20分)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试题(岗前)姓名:科室:层级:成绩: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5分)1、新生儿脐炎:2、新生儿败血症:3、新生儿破伤风:二、填空题9(每格1分,共10分)1、新生儿脐炎的护理问题、。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体内细菌、真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侵入血液,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

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完善,抵抗力不强,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特别细致和耐心,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事项。

1.做好预防感染的基础工作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疾病,为了预防感染,护理人员要做好基础工作。

首先,保持环境清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内通风;其次,要严格执行洗手制度,必要时戴手套进行接触护理;此外,要注意新生儿的个人卫生,每天清洗新生儿身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新生儿败血症症状多样,有时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心率快、嗜睡、乏力,有时表现为体温降低、呼吸浅慢、心率减慢等。

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病情的变化,特别注意体温、心率、呼吸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医生。

3.合理安排喂养新生儿败血症对新生儿的食欲和消化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护理人员应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喂养次数和方式。

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要立即停止喂养,避免恶化感染。

同时,要保持新生儿的水盐平衡,适量补充液体,防止脱水。

4.安全合理使用抗生素新生儿败血症一般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都很重要。

护理人员要根据医嘱和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并按时按量给药。

同时,要密切观察新生儿对抗生素的反应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加强营养支持6.注重心理护理总之,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疾病,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好预防感染的基础工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合理安排喂养,安全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注重心理护理,以提高新生儿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通过以上的护理措施,可以为新生儿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帮助其尽快康复。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
出不完全。
5、血象:白细胞大于2万,中性粒细胞浆内可见 中毒颗粒。
6、CRP增高。
病例二
1、头颅CT:三脑室对称性扩大。
2、脑脊液:常规 细胞数810个/mm3 N85%
L15%
蛋白3+ 糖+
生化 糖0 氯化物761mmol/L 蛋白 610.9mg/dl
培养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氏菌
3、血培养 表皮葡萄球菌
• 易发生并发症,如脑室管膜炎、脑积水等。
[化脑治疗注意事项]
• 选择能通过血脑屏障良好的抗生素。 • 用药后24~36小时应复查脑脊液。 • 足够疗程2 ~ 3周。 • 定期做头颅B超,以便及早发现合并症。
病例一特点
1、男孩 日龄17天。 2、有受凉史。 3、足月自然分娩,母孕期体健,阿氏评分10分。 4、症状:发热、烦躁、拒乳;呻吟、吐沫;无抽搐。 5、查体:
◆ 白细胞(WBC)计数:WBC减少(<5×109/L), 或WBC增多(≦3d者WBC>25 ×109/L;>3d者 WBC>20 ×109/L)。
◆ 白细胞分类:杆状核细胞/中性粒细胞(L/T) ≧0.16。
◆ C-反应蛋白(CRP):为急相蛋白中较为普遍开展 且比较灵敏的项目。
◆ 血小板 ≦100 ×109/L。 ◆ 微量血沉 ≧15mm/1h.
传播方式
垂直
可能水平
临床经过
爆发型
较缓慢
肺部受累
常见
不常见
脑膜炎 病死率
约30% 15~18%
约85% 10~20%
[实验室检查]
(1)细菌学检查
细菌培养
◆ 尽量在应用抗生素前严格消毒下采血做血培养 ◆ 疑为肠源性感染者应同时作厌氧菌培养 ◆ 有较长时间用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者应作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磺胺嘧啶\乙胺嘧啶\螺旋霉素
实用文档
新生儿衣原体感染
流行病学:由沙眼衣原体引起,通过产道获得 临床特点:衣原体结膜炎\衣原体肺炎 治疗:红霉素
实用文档
先天性梅毒
流行病学:由梅毒螺旋体引起 临床特点:流产\死胎\新生儿期死亡
肝脾肿大\皮肤粘膜损害 骨损害\全身淋巴结肿大\三系减少 治疗:青霉素
(第三代)
万古霉素-稳可信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泰能)
甲硝唑-灭滴灵
治疗
G+菌的抗生素 青霉素G--链球菌感染 加酶青霉素—耐青霉素葡萄球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1)第一代对G+菌比G-菌作用强 不易进入脑脊液 (2)第二代对G-菌比G+菌强,易进入脑脊液 万古霉素:为二线抗生素主要抗G+菌
败血症/脑膜炎/肺炎
实用文档
免疫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屏障功能差 淋巴结发育不全
特异免疫功能
IgG/IgA/IgM 含量低
T细胞功能差
补体含量低
中性粒细胞 产生及储备少
单核细胞产生的 细胞因子能力低下
实用文档
临床表现
根 据 发 病
早发型:生后7天内起病 感染发生在出生前或出生时 以G-杆菌为主,多器官受累 死亡率极高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败血症 neonatal septicemia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infectious pneumonia
实用文档
问题
新生儿容易发生感染的原因 新生儿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表现 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特点 新生儿败血症确诊诊断和临床诊断 新生 儿败血症抗生素治疗原则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实用文档
实验室检查
非特异性检查: (1)白细胞计数 出生12h以后采血结果较为可靠。 白细胞减少<5×109/L 白细胞增多≤3d者WBC>25×109/L; >3d者 WBC>20×109/L (2)白细胞分类:杆状核细胞/中性粒细胞≥0.20 (3)C 反应蛋白(CRP) 感染6~8h内上升,8-60小时达高峰 (4)血小板≤100×109/L (5)微量血沉≥15mm/1h
实用文档
出生前感染
宫内感染综合征
出生前
流产/死胎/死产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先天性畸形
出生后
肝脾肿大 黄疸 贫血 血小板减少 神经系统损伤
实用文档
易感因素
出生前感染---宫内感染 经母亲血液透过胎盘感染
出生时感染---吸入产道中污然分泌物 吸入血液中的病原体 胎盘早破/分娩消毒不严
出生后感染---病原体通过皮肤粘膜创面 接触带菌的人员 医疗设备/血型感染
时 间 分 类
晚发型:生后7天以上起病 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 以G+球菌/机会致病菌为主, 死亡率稍低
实用文档
临床表现
反应差
一 般 表
嗜睡 发热

体温不升
不吃

不哭
体重不升
高 黄疸
度 肝脾肿大
怀 疑 败 血
出血倾向 休克 各系统受损
症 并发症
实用文档
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 (1)体温改变-可有发热或低体温 (2)少吃、少哭、少动、面色欠佳、四肢凉、 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 (3)黄疸-有时是败血症的唯一表现 严重时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 (4)休克表现-四肢冰凉,伴花斑,股动脉搏动减弱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血压降低,严重时可有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实用文档
治疗
G-菌的抗生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G-菌引起的败血症,化脑 易进入脑脊液 头孢他啶-常用于绿脓杆菌败血症并发的化脑 头孢曲松-作为化脑的首选抗生素, 但新生儿黄疸时慎用 哌拉西林-对G-菌及GBS均敏感, 易进入脑脊液稳定,不良反应少
实用文档
治疗
厌氧菌-甲硝唑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第二、三线抗生素,新型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绝大多数G+及G-需氧和厌氧 菌有强大杀菌作用, 但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有引起 惊厥的副作用 头孢吡肟--为第四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对G+ 及 G-均敏感,对β内酰胺酶稳定,且不易发生耐药基 因突变
实用文档
治疗
清除感染灶 脐炎/皮肤感染灶/口腔感染
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 注意保暖、供氧、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维持营养、电解质平衡及血循环稳定
实用文档
新生儿败血症 neonatal septicemia
细菌性败血症 bacterial sepsis
实用文档
定义
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 并在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 造成全身性反应
实用文档
病原菌
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机会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见于皮肤化脓性感染 产前或产时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静脉留置针/极低体重儿 G-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 G+菌表皮葡萄球菌
(4)药物毒副作用
<1周新生儿q12-24h,>1周q8-12h
实用文档

生 素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糖肽类抗生素
青霉素 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 苯唑西林-新青Ⅱ 羧苄西林 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霉素
广谱β-内酰胺抗菌素 硝基咪唑类
头孢拉定-泛捷复 (第一代)
头孢呋新—西力新 (第二代)
头孢噻肟-凯福隆 头孢三嗪-菌必治 头孢他啶-复达欣
宫内感染 (宫内感染综合征)
实用文档
新生儿巨细胞感染
流行病学:由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 分类:先天感染和围生期感染 临床特点:死胎\宫内发育迟缓\多器官多系统
受损\新生儿期死亡\后遗症 治疗:更昔洛韦
实用文档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
流行病学: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猫科动物是唯 一终宿主
临床特点:全身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眼部 病变\后遗症
B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GBS)在发达国家多见
实用文档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现有细菌32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血浆凝固酶,致病性最
强,产生各种毒素和酶 凝固酶阴性菌种寄殖于皮肤,致病力较差,
常见的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 菌
实用文档
新生儿GBS感染的高危因素
孕母孕期阴道细菌培养GBS 经产妇前次胎儿有GBS感染 分娩前18小时出现胎膜早破 产时孕妇体温高于37.8度 早产儿免疫功能不成熟 GBS感染后症状重引起严重
分泌物细菌培养/病毒 分离/特异性抗体/胸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抗病原体治疗/支持疗法
预后
死亡率高
实用文档
复习
新生儿容易发生感染的原因 新生儿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表现 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特点 新生儿败血症确诊诊断和临床诊断 新生 儿败血症抗生素治疗原则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治疗
抗菌素 治疗原则
早用药 静脉\联合用药 疗程足
实用文档
治疗
(1)早用药
细菌学检查未回报前,即应及时使用抗生素。
(2)静脉/联合给药

病原菌未明确前可选择
G+菌及G-菌两种抗生素

药敏回报后,应作相应调整
(3)疗程足
血培养阴性—病情好转后5-7天
血培养阳性---疗程至少10~14天
并发症---治疗3周以上
增加免疫功能
实用文档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infectious pneumonia
实用文档
分类
宫内感染性肺炎----先天性肺炎 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 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实用文档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宫内感染
分娩过程感染
产后感染
病因
母亲妊娠期感染
胎膜早破/经产道吸入 呼吸道/血行/医源性
病原菌 发病时间
(5)心血管系统 感染性休克
(6)血液系统 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
(7)泌尿系统感染 (8)其他
骨关节化脓性炎症、骨髓炎及深部脓肿等
实用文档
实验室检查
细菌学检查: (1)细菌培养 血培养+(厌氧菌培养\L型细菌培养)\尿培养\ 脑脊液、胃液及外耳道 分泌物培养\肺泡灌洗液\拔除的导管头 (2)病原菌抗原及DNA检测 对流免疫电泳/乳胶凝集试验/ 酶链免疫吸附试验/ 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实用文档
临床表现
各系统表现 (1)皮肤、粘膜
脓疱疮,脐炎, 口腔粘膜有挑割损伤 (2)消化系统
厌食、腹胀、呕吐、腹泻、中毒性肠麻痹、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3)呼吸系统:气促、呻吟、发绀、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
呼吸窘迫 肺炎
实用文档
临床表现
(4)中枢神经系统 嗜睡、激惹、惊厥、前囟张力高 四肢肌张力增高、脑膜炎等
实用文档
诊断标准
确定诊断 具有临床表现并符合下列任一条
(1)血培养或无菌体腔内培养出致病菌 (2)血培养标本培养出条件致病菌,
则必须与另份血、或无菌体腔内、或导管头 培养出同种细菌。 临床诊断 具有临床表现且具备以下任一条 (1)非特异性检查≥2条 (2)血标本病原菌抗原或DNA检测阳性。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细菌和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体 其次为霉菌\原虫\螺旋体\衣原体 TORCH是引起宫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实用文档
宫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T:toxoplasma -------------------弓形虫 O:other ----------------------------其它 R:rubella virus,RV ----------------风疹病毒 C:cytomegalovirus,CMV ----------巨细胞病毒 H:herpes simplex virus,HSV -----单纯疱疹病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