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合集下载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PPT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PPT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吸氧:鼻管、口罩、CPAP、呼吸机 3. 抗生素疗法: 细菌感染:氨苄青霉素.新青Ⅱ.头孢类 病毒感染:无环鸟苷,更昔洛韦 衣原体感染: 红霉素 厌氧菌感染: 灭滴灵 4. 对症支持疗法
胎粪吸入综合征 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
【病因和病理生理】
【治疗】 1. 护理: 监测呼吸、心率、颅内压,少搬动 2. 止血、纠正贫血: vitK1、立止血、止血敏、 新鲜血、血浆 3. 镇静、止惊: 鲁米那、安定 4. 降颅压: 甘露醇、速尿、地米 5. 硬膜下穿剌 (硬脑膜下出血者) 6. 腰穿 (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者) 7. 脑神经营养药:脑活素、胞二磷胆碱
么样处理?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Neonatal infectious pneumonia
授课人:章小雷
【肺炎分类】
吸入性肺炎 新生儿 肺炎
感染性肺炎
羊水吸入 胎粪吸入 乳汁吸入
宫内感染 产时感染 生后感染
【病因】
1. 宫内感染性肺炎(巨细胞、风疹、单纯疱疹病毒)
病毒、细菌
母患感染 ━━━━→ 胎儿感染
性疾病
胎盘
胎儿缺氧→
①肛门松弛→胎粪排出→吸入肺内→ 肺不张.肺气肿.气胸 肺化学性炎症 感染性肺炎
②脑、心、肺、肾、胃肠损害 ③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
【临床表现】 轻:无症状 重:▲皮肤.羊水粪染
▲呼吸困难、发绀、气胸、肺出血、 肺部啰音
▲脑、心、肝 ,胃肠损害表现 ▲PPHN表现:发绀明显,吸氧疗效差,
发绀程度与肺部体征不平行
皮肤粪染 胎粪吸入
【辅助检查】 1.X线胸片:双肺斑点状阴影, 可有肺不张、肺气肿、气胸 2.血气分析: pH↓,PaO2↓, PaCO2↑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ppt课件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ppt课件

ppt课件
17
【治疗】
1. 氧疗 2. 对症治疗 3. 抗生素应用 4. 气胸治疗 5. PPHN治疗:纠酸,血管扩张药 6. 合并颅内出血、HIE: 镇静、止血、降颅压、脑神经营 养药。 7. 肺表面活性物质
ppt课件
18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
ppt课件
20
2 肺表面活性物质↓ ↓ 肺泡表面张力↑ ↓
肺泡萎陷、不张→ 呼吸困难
↓ 缺氧、酸中毒
↙↘
肺血管痉挛 ↓ 右心压力↑ ↓ 肺血管通透性↑ ↓ 血浆、纤维蛋白 渗 出 ↓
青紫
透明膜形成(嗜伊红物质)
ppt课件
21
【临床表现】
1. 多见于早产儿
亦见于窒息儿、糖尿病母亲所生婴儿,剖腹产儿 2.生后立即或2~6h内进行性呼吸困难、 发绀、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 呼吸音低 、可闻细湿罗音
ppt课件
29
肺表面活性物质疗法:
特异性治疗 60~200mg/kg ×2~4 次 间隔10~12小时 气管内给药
ppt课件
30
用PS前
用PS后
ppt课件
31
【预防】
1. 防止早产、窒息、
掌握剖腹产适应症 2. 可能早产妇分娩前2~3天用 糖皮质激素 3. 预防应用PS
胎龄<28~30周的早产儿
3.多于3天内死亡,>3天者治愈率高 (>12h起病,一般不考虑本病)
ppt课件
22
【辅助检查】
1. 血 pH↓,PaO2↓,PaCO2↑ 2. 羊水检查:
卵磷脂/鞘磷脂(L/S)<1.5
3. 胃液泡沫试验 阴性 4. 胸片:肺透亮度降低(毛玻璃样),

降阶梯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降阶梯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降阶梯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病情严重程度、病原体类型及药物副作用等,以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避免给其注射多种抗生素,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降阶梯疗法就是为了避免多种药物对新生儿身体的损害,而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案。

降阶梯疗法是一种根据病原体敏感程度梯度依次使用抗生素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首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抗生素,以涵盖可能感染的所有病原体。

同时,在获得抗生素敏感性结果后,逐渐将其替换为具有更狭窄谱的特定抗生素。

在临床治疗中,降阶梯疗法常用于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

一项研究表明,在使用降阶梯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的过程中,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治疗的早期,系统性广谱抗菌药物被用于抑制和控制病原体。

在获取病原体的抗生素敏感结果后,降阶梯疗法将抗生素逐渐替换为具有更狭窄谱的抗生素,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除了提高治疗效果以外,降阶梯疗法在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治疗成本方面也有优势。

在一项研究中,与常规治疗相比,降阶梯疗法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药物费用,降低医疗成本。

这是由于在降阶梯疗法中,只使用必要的抗生素,避免无用药物的使用,从而减少了医疗支出。

总的来说,降阶梯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的方法。

而且,它在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治疗成本方面也有显著效果。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以应用。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疗指南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疗指南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疗指南肺炎可分为早发和晚发两大类【病因与发病机制】(一)早发肺炎多有母体获得,感染途径有:1、病原体经胎盘通过血性传播至胎儿,如梅毒螺旋体,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结核杆菌等。

宫内感染的肺炎可导致胎儿死亡或出生后立即出现严重症状。

2、继发于羊膜炎后。

羊膜炎可由细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衣原体。

支原体及真菌等引起,为逆行性感染所致,一旦胎儿吸入感染病原体的羊水则易发生肺炎。

易感因素包括:早产,胎膜早破,第二产程延长,频繁的产科指检。

3、分娩过程中吸入产道病原菌而致感染。

(二)晚发肺炎多为后天感染所得,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和院内获得性肺炎,多种病原体均可致病,其中院内感染以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绿脓杆菌及呼吸道病毒为多。

【诊断】1.临床表现早发肺炎常在出生后立即或3~5天内出现症状,而1周后发生着多为晚发肺炎。

表现为体温不稳定,拒奶、嗜睡,以后出现口吐白沫、呼吸急促、呼吸暂停、程度不同的呼吸窘迫和发绀,重者可有心动过速、末梢灌注不良、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甚至肺动脉高压等。

较大的新生儿可有咳嗽,呛奶,肺部罗音可有可五。

社区获得性肺炎往往开始于上呼吸道感染,起病缓慢。

而院内获得性肺炎则表现为在原发病基础上全身情况的恶化,如对氧和呼吸机的需要增加。

2.病原学检查胃液细菌学检查可提示有无感染的机会,尤其是B组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杆菌阳性时。

生后8小时内气管分泌物的涂片和细菌培养则有助于早发肺炎的病原学诊断,对疑肺炎的患儿应做血培养,当血培养阳性时应做脑脊液检查。

如疑为病毒、支原体等肺炎则选择相应的病原学检查。

3.胸部X线检查一般表现为肺液中点片状浸润影或肺纹理增粗模糊。

宫内感染的肺炎尤其是B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往往表现为两肺均匀一致的透过度减低、支气管充气征,与RDS不易鉴别。

有的早发肺炎出生后第一天肺部X线检查可正常,而后来逐渐出现浸润影,这种常常是在分娩中感染的表现。

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引言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是指在妊娠期间或分娩时由母体传染给胎儿的一种肺部感染。

这种肺炎常常发生在婴儿出生后的前48小时内,病情严重且有生命危险。

宫内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对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存具有重要影响。

病因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微生物的感染有关,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假单胞菌等。

这些致病菌可以通过母体的血液、阴道分泌物或胎儿脐带在分娩过程中传播给胎儿。

宫内感染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1.垂直传播:母体感染致病菌后,可经血液传播到胎儿,也可通过胎盘和脐带传播。

这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2.分娩过程中的颈管感染:新生儿宫颈管感染可引起宫内感染性肺炎。

3.脐静脉感染:在分娩过程中,感染物质可经由脐带进入新生儿血液,引发宫内感染性肺炎。

除了细菌感染外,病毒感染也是导致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的原因之一。

常见的病毒包括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和流感病毒等。

临床表现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具体症状和体征因感染的病原体和感染程度而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1.呼吸困难:新生儿出现频繁的喘息、发绀和呼吸急促等呼吸困难症状。

2.体温异常:新生儿可能有高热或低温症状。

3.食欲不振:新生儿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拒食等症状。

4.脐带感染:部分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患者可在分娩后出现脐带感染的表现,如红肿、渗液或分泌物增多等。

诊断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

以下是常用的诊断方法:1.血液培养:对于疑似感染的新生儿,可以进行血液培养,以确定致病菌的种类和敏感性,进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2.X射线胸片:X射线胸片可以查看肺部病变情况,如肺炎的阴影和肺内积液等。

3.病毒检测:对于疑似病毒感染的新生儿,可以进行相关病毒的检测,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和流感病毒等。

治疗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和感染程度等因素。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ppt课件ppt课件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ppt课件ppt课件
8
出生前感染
宫内感染综合征
出生前
流产/死胎/死产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先天性畸形
出生后
肝脾肿大 黄疸 贫血 血小板减少 神经系统损伤
9
易感因素
出生前感染---宫内感染 经母亲血液透过胎盘感染
出生时感染---吸入产道中污然分泌物 吸入血液中的病原体 胎盘早破/分娩消毒不严
出生后感染---病原体通过皮肤粘膜创面 接触带菌的人员 医疗设备/血型感染
2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细菌和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体 其次为霉菌\原虫\螺旋体\衣原体 TORCH是引起宫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3
宫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T:toxoplasma -------------------弓形虫 O:other ----------------------------其它 R:rubella virus,RV ----------------风疹病毒 C:cytomegalovirus,CMV ----------巨细胞病毒 H:herpes simplex virus,HSV -----单纯疱疹病毒
28
治疗
G-菌的抗生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G-菌引起的败血症,化脑 易进入脑脊液 头孢他啶-常用于绿脓杆菌败血症并发的化脑 头孢曲松-作为化脑的首选抗生素, 但新生儿黄疸时慎用 哌拉西林-对G-菌及GBS均敏感, 易进入脑脊液稳定,不良反应少
29
治疗
厌氧菌-甲硝唑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第二、三线抗生素,新型β


晚发型:生后7天以上起病

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

以G+球菌/机会致病菌为主,
死亡率稍低
17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常规1.做好防控措施: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一般是通过呼吸道途径感染,所以对病室的清洁和通风要求较高。

所有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包括洗手或使用洗手液消毒,穿戴一次性手套,并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2.维持呼吸道通畅:由于感染性肺炎会导致呼吸困难,所以需要做好呼吸道的护理。

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分泌物,避免堵塞呼吸道。

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采用氧气治疗或者辅助呼吸机辅助呼吸。

3.补充营养:以充分满足新生儿发育需要的为目标,根据患儿的情况合理调配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供应比例,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促进患儿迅速康复。

4.监测患儿体温:感染性肺炎会引起患儿体温异常,所以要定期测量患儿的体温。

如果患儿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需要及时进行退热处理,防止高热对患儿造成更大的伤害。

5.观察患儿呼吸情况和心率:定期观察患儿呼吸情况和心率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通知医生。

6.减轻患儿的疼痛和不适:感染性肺炎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疼痛、不适和焦虑等症状,所以要通过调整患儿的体位、保持室内的适宜温度和湿度等方式来减轻患儿的疼痛和不适。

7.营造安静的环境:感染性肺炎影响患儿的睡眠质量,所以要注意保持室内的安静。

如果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或其他不适,及时进行护理干预,保持合理的卧床休息。

8.定期观察患儿的情绪和行为变化:通过观察患儿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患儿的不适和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9.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家人是患儿康复的重要支持者,所以要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理解患儿的病情和治疗,缓解他们的焦虑和恐慌情绪。

总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护理工作包括严格的防控措施、呼吸道通畅、补充营养、监测体温和心率、观察呼吸情况、减轻疼痛和不适、营造安静的环境、关注情绪和行为变化以及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

只有综合进行各项护理措施,才能提高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护理效果,促进患儿的康复。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措施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措施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措施什么是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指在新生儿期出现的肺实质内有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较弱,因此易受到感染的影响。

如何判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发热、呼吸急促、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

在检查中,肺部可出现异常听诊结果,如呼吸音变粗,有啰音等。

同时,通过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呼吸道等样本的培养和细菌学及病毒学检测,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性肺炎的病原体。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护理措施1. 做好个人及环境卫生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通过呼吸道感染途径传播的,因此,做好个人及环境的卫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护理人员应勤洗手,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清洁双手,并佩戴洗手用手套。

同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2. 提供贴心的护理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需要提供贴心的护理,包括监测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记录。

对于新生儿而言,保持舒适、安静的环境对其稳定情绪也很重要,避免噪音、刺激等。

同时,保持足够睡眠对于恢复健康也是必要的。

在进食过程中,应保证新生儿足够的营养摄入,适当添补维生素。

3. 提供合适的抗感染治疗针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原体,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予合适的抗感染治疗。

药物治疗应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剂量和使用时间进行给药,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抗生素疗程一般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完成,不可自行停药。

4. 加强呼吸道护理对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加强呼吸道护理是很重要的。

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患儿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如口腔或鼻腔内的分泌物,可使用吸痰管轻轻吸出。

同时,保持婴儿体位的适当调整,有利于改善呼吸道通畅性,减轻症状。

5. 加强营养支持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常伴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因此,加强营养支持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Neonatal pneumonia
新生儿肺炎
感染性肺炎 宫内感染 产时感染 产后感染
吸入性肺炎 羊水吸入 胎粪吸入 乳汁吸入
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感染的最 常见形式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常见病原:细菌、病毒、原虫 真菌
新生儿肺炎--- 病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宫内感染
母体感染 胎盘 胎儿
病毒:RV, CMV, HSV… 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 支原体 原虫:弓形虫
新生儿肺炎--- 临床表现
产前感染
娩出后24h以内发病 常有窒息史,气促、呻吟、发绀、体温不稳、反应差 血行感染者缺乏肺部体征,全身多系统受累 神经系统可见肌张力改变,抽搐,昏迷 可合并心衰、DIC、休克、PPHN 肺部可闻及呼吸音粗糙、减低、湿罗音
新生儿肺炎--- 临床表现
产时感染
细菌感染:3-5h发病 II型疱疹病毒:5-10d发病 衣原体:3-12w发病
不同病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
新生儿肺炎--- 临床表现
产后感染
呼吸道症状:气促、鼻翼扇动、发绀、吐沫、三凹征 全身表现:发热/体温不升、不哭、不吃、不动 肺部听诊:可闻及细湿罗音、喘鸣音…
新生儿肺炎--- 实验室检查
病毒性 间质炎症
新生儿肺炎--- 治疗
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供氧:有低氧血症应给氧:鼻管、口罩、CPAP、机械通气 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保证能量和营养成分 抗病原体治疗: 细菌感染:氨苄青霉素.新青Ⅱ.头孢类…
病毒感染:阿昔洛韦…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红霉素
新生儿肺炎--- 小结
掌握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 熟悉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因。 本病的治疗
新生儿肺炎--- 病因
胎膜早破 细菌 污染羊水

逆行

胎儿娩出
吸入污染羊水 吸入产道分泌物
感 染
分娩时感染
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球菌、克雷伯菌… 病毒 支原体
新生儿肺炎--- 病因
产后感染
接触上感患者
向下蔓延

血行传播

皮肤、脐部感染

医源性途径
消毒不严


呼吸机相关
细菌:金葡菌、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 病毒:RSV,腺病毒 解脲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
新生儿肺炎--- 临床表现
产前感染 -- 大多在生后24小时内发病 产时感染 -- 多在生后数日至数周发病 产后感染 -- 发病时间可早可晚
新生儿肺炎--- 临床表现
差:反应差、T升高或不升、面色差(青灰、口周发绀) 促:呼吸浅促、呼吸困难(鼻翼煽动、三凹征、呼吸暂停、
点头呼吸) 泡沫:口吐泡沫 罗音:肺部闻及中、细湿罗音,部分听不到 肺部X线:两肺斑点、斑片状影、肺气肿、脓气胸、肺大庖
产前感染:外周血白细胞多正常,可减少或增加 脐血IgM> 200-300mg/L,提示产前感染
产时感染:生后立即行胃液涂片找白细胞或病原体 血、气管分泌物涂片、培养、免疫电泳
产后感染:鼻咽分泌物细菌培养、病毒分离、抗体检测 血清特异性抗体
新生儿肺炎--- 影像学检查
宫内感染:毛玻璃样、网状等间质改变;GBS与HMD鉴别 羊水吸入:随支气管分布的片状模糊影,支气管壁增厚影 产后感染:细菌性 肺泡炎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