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原文翻译及赏析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原文岁星入汉年,方朔见明主。
调笑当时人,中天谢云雨。
一去麒麟阁,遂将朝市乖。
故交不过门,秋草日上阶。
当时何特达,独与我心谐。
置酒凌?台,欢娱未曾歇。
歌动白?山,舞回天门月。
问我心中事,为君前致辞。
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
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
云南五月中,频丧渡泸师。
毒草杀汉马,张兵夺云旗。
至今西洱河,流血拥僵尸。
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咸阳天下枢,累岁人不足。
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
赖得契宰衡,持钧慰风俗。
自顾无所用,辞家方来归。
霜惊壮士发,泪满逐臣衣。
以此不安席,蹉跎身世违。
终当灭卫谤,不受鲁人讥。
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翻译在木星下凡落入汉朝的那一年,东方朔侍奉汉武帝这位英明的君主。
我待诏翰林时也如同东方朔一样调侃嘲笑过时臣,由是被逐出朝而未能沾君恩露。
一旦离开了翰林院,便与朝廷和京城长久分开。
交好的故友不再登门,秋草日渐长上了门前的台阶。
当今您却特别通达,独自与我交往心谐。
此来又置酒于凌?高台,欢乐愉快未曾歇衰。
歌声震动了白?山林,欢舞像缠绕着天门山月。
您问我心中有何事烦恼,我在您面前细细述说。
您看我的才能,与鲁国的孔子多么相似。
像他那样的大圣人犹未遇到相知的君王,而我这小儒未被所用又何足悲戚?前不久的云南夏季五月,朝廷的渡泸之师频频丧灭。
有毒之草毒杀朝廷的战马,强大的敌军夺掠了唐军战旗。
时至今日的西洱河中,流淌的血水仍然拥积着将士的尸体。
朝廷的将领没有当年诸葛亮七擒七纵的谋略,百姓只得像鲁女惜葵一样担心国难不得生息。
长安作为京都是天下的枢纽,几年来百姓总是粮食不足。
虽然那里有许多珍珠美玉,到这时却不如一盘米粟。
幸赖有像古代贤人殷契那样的宰相,秉持国政慰藉风俗。
我看自己无所用世,辞家出游至今未归。
惊叹着壮士的鬓发如霜,泪水常常流满逐臣的衣襟。
因此我睡不安席,蹉跎的经历违背世事令人伤心。
我终究要消除时人的毁谤,不再受到他人的讥评。
关于天门山的诗

关于天门山的诗
---------------------------------------------------------------------- 关于天门山的诗文有:
1、《望天门山》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2、《游泰山六首》唐代李白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译文:拂晓,我骑上白鹿,直奔南天门而去。
山腰上遇到一位仙人,道貌轩然,瞳孔方方。
3、《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唐代李白
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
译文:扬帆再行来到天门山,回头望去牛头渚已被掩没。
大江长啊
季风按时吹来,太阳升起夜雾消散。
4、《天门山》唐代李白
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译文:远远出现于江面上的天门山,两座山峰隔江相对。
江岸掩映在松色中显出了寒意,巨石将江浪激成花一样碎。
5、《过芜湖望天门山》明代管讷
扬帆下芜湖,梁山在吾目。
大江从西来,天门势如束。
译文:扬帆起航到安徽芜湖,梁山的壮观景色映入眼帘。
江水滔滔从西边涌来,到天门山势如破竹。
金陵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金陵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金陵三首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金陵三首唐代:李白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王宫没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瀛州。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译文: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晋朝南渡以后,在这里建都,代替了旧日的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这里的地形是人间帝王的住宅,山势则为虎踞龙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而钟山却空有壮丽的景象,长江天堑也变得清波平静不起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游客在沉醉中归去,欢乐的吴歌在江上传遍。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地形凭借钟山的龙盘之势,绕城有江水横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当年六朝的权贵,夹道筑起座座朱楼。
亡国生春草,王宫没古丘。
而今荒败的王宫长满了野草,旧日的离宫别馆已到处是凄凉的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瀛州。
只有那玄武湖上的明月,照着清波,像是照耀在海上的瀛洲。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面对记载着六朝兴亡的古都,三杯酒后让我为你献上一支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论宫苑你比长安少,比山水你和洛阳差不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你残破的古殿中曾生长着吴王喜爱的花朵,幽暗的宫墙中曾有晋代后妃们的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这些都与前朝的繁盛一起消失,可叹的往事早已付与长江东逝的碧波。
注释:晋家南渡(dù)日,此地旧长安。
长安:唐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这句是说金陵(今江苏南京)在晋朝南渡后曾作为都城。
旧:一作“即”。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地即”二句:一作“碧宇楼台满,青山龙虎盘”。
钟山龙蟠,石头虎踞,诸葛亮称为帝王之宅。
金陵空壮观,天堑(qiàn)净波澜。
天堑:天然的壕沟,言其险要可以隔断交通。
此指长江。
“天堑”一作“江塞”。
描写上海山阴路的诗句

1.岚光花影绕山阴,山转花稀到碧浔。
——李绅《若耶溪》2.犹似望中连海树,月生湖上是山阴。
——李绅《却望无锡芙蓉湖》3.历阳何异山阴时,白雪飞花乱人目。
——李白《对雪醉后赠王历阳》4.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
——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5.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李白《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6.修竹隐山阴,射干临增城。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7.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羊士谔《忆江南旧游二首》8.涨洛暮连诸谷雨,秋云低抱半山阴。
——张耒《牛谷口》9.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陆游《渔家傲·寄仲高》10.林卧对轩窗,山阴满庭户。
——陈子昂《酬晖上人夏日林泉》1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12.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
——元好问《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13.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苏轼《满江红·东武会流怀亭》14.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李白《送贺宾客归越》15.山阴路畔。
纵鸣壁犹蛩,过楼初雁。
——王沂孙《齐天乐·四明别友》16.送春君何在,君在山阴署。
——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17.席上招贤急,山阴对雪频。
——严维《题鲍行军小阁》18.兴来那况山阴客,为我扁舟倚石矶。
——陈傅良《再用喜雪韵·瘴雨蛮烟此后稀》19.仙人居射的,道士住山阴。
——李白《送纪秀才游越》20.严陵山阴两无住,来去於我如浮云。
——钱时《渔浦夜雪怀季敭》21.咫尺不到兴有余,底须夜出山阴路。
——钱时《渔浦夜雪怀季敭》22.光尧仓卒幸山阴,或者讹传跸再临。
——刘克庄《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光尧仓卒幸山阴》23.红袖青娥留永夕,汉阴宁肯羡山阴。
——刘言史《奉酬》24.蒿庐赖有此清绝,兴来可用山阴访。
——朱翌《大雪》25.俯从觞咏山阴禊,遥说笙簧锦里遨。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原文翻译及赏析 (细选2篇)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原文翻译及赏析(细选2篇)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原文翻译及赏析1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朝代:宋代:朱敦儒原文: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
簪樱散。
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翻译: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
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解释金陵:南京。
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原的大乱。
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收:收复国土。
倩:请。
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赏析:靖康之难,汴京,二帝被俘。
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
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原文翻译及赏析2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宋代〕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及解释译文:独自登上金陵西门上的城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看着这万里长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因金人侵占,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
解释:金陵:南京。
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原的大乱。
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收:收复国土。
倩:请。
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鉴赏古人登楼、登高,每多感慨。
王粲登楼,怀念故土。
西甫登楼,感慨“万方多难”。
许浑登咸阳城西楼有“一上高城万里愁”之叹。
李商隐登安定城楼,有“欲回天地入扁舟”之感。
尽管各个时代情诗人遭际不同,所感各异,然“登楼抒感则是一致情。
李白的诗歌意象月

李白的诗歌意象月内容提要:李白对月亮非常的喜爱,他在诗集中提到月亮的诗句不下三百处。
他钟情于飘渺的“空中之月”是与当时的民间传统有关。
中华民族习用阴历,人民的许多苦乐都是在月亮的照耀之下形成的,月亮是一切美的想象的总汇。
正由于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多端,给予李白以无限遐想的空间,使之与他那狂放不羁的性格与天马行空的创作风格相吻合,因此,李白与月亮一拍即合,共同开创浪漫主义月亮诗的新纪元。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
他的诗歌创作充满着神奇色彩。
闻一多先生曾经根据“李白捉月骑鲸而终”的民间传说,写下了一首慷慨激昂而又哀怨动人的诗歌——《李白之死》。
虽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以李白的浪漫狂放性格,这样的辞世似乎更合乎人们的口味。
他的出生,就已被神话为星精下凡,他的逝世,被说成是“江中捉月,骑鲸上天”就不足为怪了。
就连他的妹妹都有一个“月圆之墓”的古迹,可见,李白本身就是一个浪漫神奇的化身。
他的人生,他的作品,也就与充满浪漫色彩的月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们小组的成员将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分为以下几类一、表现纯洁的童心。
李白对于月亮的感情并非一朝一夕的,当他还是懵懂孩子的时候就已对月亮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李白的诗歌富于想象,几乎达到天真的程度。
”②一轮明月挂在空中,在一个不识月的孩子天真的眼里,它就是一个亮晶晶的白玉盘,甚至是一个飞行在青云之上的瑶台镜。
写得一片天籁,淳朴自然,平白如话,宁静中透出几分生气,这就是李白童年的缩影。
他像儿童那样想象月亮跟随着自己一路从山上下来:“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下终南山斛斯山人宿置酒》)“正由于他童心一样的天真,他才能够不受一般常识的限制,而保持着新鲜的想象力。
“③李白的诗唤起了人们对于童年的回忆。
适合闺蜜之间的古诗

适合闺蜜之间的古诗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张谓《题长安壁主人》3.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李白《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4. 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
——李白《君马黄》5.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6. 世路知交薄,门庭畏客频。
——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7. 莫惜一雁书,音尘坐胡越。
——李白《送友人游梅湖》8.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以升沈中路分。
——贺兰进明《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9.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杜甫《贫交行》10.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汉无名氏《别诗·其一骨肉缘枝叶》11. 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
——李白《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12.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汉无名氏《箜篌谣》13. 千金散义士,四坐无凡宾。
——李白《赠崔司户文昆季》14. 若知管鲍志,还共不分金。
——王梵志《劝诫诗》15.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陶渊明《答庞参军》16. 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
——杜甫《莫相疑行》17.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曹植《野田黄雀行》18.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19.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韩愈《醉留东野》20. 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
——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21.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白居易《伤唐衢二首》22.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23. 今日相逢总知己,老夫欢喜欲飞腾。
——袁凯《偕黄叔明王元吉钱伯云张梦辰金彦振元夕观灯》24. 海内共知吾辈老,江南未见菊花开。
——方回《九日》25.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26. 易记卷中句,难忘灯下谈。
——贾岛《寄魏少府》27.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金陵新亭》原文、翻译及赏析

《金陵新亭》原文、翻译及赏析《金陵新亭》原文、翻译及赏析《金陵新亭》原文、翻译及赏析1金陵新亭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古诗简介《金陵新亭》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此诗根据《世说新语》中的一个典故写成,表现了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翻译/译文金陵人杰地灵,风光优美,豪强众集,今天会聚到新亭。
放眼中原,满目疮痍,河山不复繁荣如旧,周颐情结大伤。
大家坐在这里如同楚囚一样悲怨,谁真正为国家的命运着想。
王导公何其慷慨激昂,千秋万代留下美名。
赏析/鉴赏李白在南京新亭,根据西晋末年的一个历史故事而作此诗。
该故事出自《世说新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周侯中座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皆相是视流泪。
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有趣的是,安史之乱的时候,李白也遭遇类似情况:“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当时李白是多么希望唐军能从南边开辟第二战线,那样就可以迅速消灭安禄山的叛军。
于是,永王来九江以后,李白从内心说是赞成的。
可惜权利之争害了李白,也害了中原人民,以至安史之乱的.余波竟然持续十几年,唐朝也因此走上衰败的道路。
无论此诗是李白在安史之乱前的咏古,还是在安史之乱后的感慨,从诗歌的角度看,主题鲜明,情节清晰,语言简练,气势雄壮,发人深思,把一个故事改写得有声有色。
《金陵新亭》原文、翻译及赏析2金陵新亭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译文金陵人杰地灵,风光优美,豪强众集,今天会聚到新亭。
放眼中原,满目疮痍,河山不复繁荣如旧,周颐情结大伤。
大家坐在这里如同楚囚一样悲怨,谁真正为国家的命运着想。
王导公何其慷慨激昂,千秋万代留下美名。
注释“豪士”一一《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翻译赏
析
《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
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
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前言】《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这是一首游赏风景、寄赠友人之作,诗中描写自金陵至白璧山、天门山一路而行的景色,诗末写与友人不能同游的惆怅及友谊长存的期望。
诗以写景为主,却又不乏抒情妙笔。
全诗语言清逸,过渡自然,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注释】⑴白璧山:在今安徽当涂,天门山在太平府,二山夹大江。
水曰博望,西曰梁山,对崎知门。
句容,今属汉苏。
主簿:为县令佐官。
⑵沧江:江流;江水。
以江水呈苍色,故称。
溯(ù):逆流而上。
溯流:逆着水流方向。
⑶山阴雪:用晋人王徽之典故。
《世说新语》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山阴:今浙江绍兴。
⑷幽人:幽隐之人;隐士。
宵征:夜间出行。
《诗经·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毛传:“宵,夜;征,行。
”⑸贾客:商人。
《后汉书·班超传》:“六年秋,超遂发龟兹、鄯善等八国兵合七万人,及吏士贾客千四百人讨焉耆。
”⑹进帆:谓利用风力扬帆使船前
进。
⑺牛渚:今安徽马鞍山采石矶。
据《一统志》载:牛渚山,在太平府城北二十五里,下有矶,曰牛渚矶,去采石矶近一里。
⑻信风:随时令变化,定期定向而至的风。
⑼故人:此指王主簿。
咫(zhǐ)尺:形容距离近。
⑽新赏:欣赏新奇景色。
胡越:喻相隔遥远。
⑾青兰花:俗你草兰,又名春兰。
一茎一花,花清香。
一茎数花者为葱。
也有开放于秋季的。
古人以兰花喻友情。
⑿惠好:恩爱,和谐,友好。
【翻译】自青苍色的大江逆流而归,行至白璧山赏玩秋月。
秋日的月光照在白璧山上,如同山阴之雪般皎白令人兴发。
隐逸之士停止了夜晚出行,商贾买卖人忘记了早晨出发。
扬帆再行来到天门山,回头望去牛头渚已被掩没。
大江长啊季风按时吹来,太阳升起夜雾消散。
老朋友近在咫尺却未见面,不能共同欣赏奇景相隔如胡越。
寄您一枝青青的兰花,愿我俩和谐美满友谊长存。
【赏析】此诗起句擒题,“沧江溯流归”,谓沿长江逆流而上,起自金陵,云“归”而未道及终点,恐怕大抵不出太平府(今安徽当涂、芜湖)一带。
在归途中过白壁山,此山之三峰,本已是“中起如垩”,加以秋月郎照,当然更见其白了,“白壁见秋月”,此句看似平实,却深得自然风致。
在白壁山下看见秋月,一“见”字,悠然自得,不期而遇,正如陶渊明《饮酒》中的“悠然见南山”,自然无为之中,意与境会,真味盎然。
上句“白壁见秋月”,下句“秋月照白壁”,非仅是上下句连的顶真句式,而且二句中仅换当中一字,余为“白壁”与“秋月”的词序颠倒,颇饶民歌风味。
“秋月照白壁”,在平淡自然之中,作者由“见秋月”的无心而得,转为凝心观照,注视月色下的白
壁山。
山色之白更得月色之白,“皓如山阴雪”,此句足传月光下白壁山的迷人风采了。
晋人在山水赏会之中,对自然风光一往情深,李白形容月下山色如“山阴雪”,不仅出于《世说》,而且亦如晋人那样,怀有对山水的无比热爱。
李白不仅对此景色深为留连,而且推己及人,以自己之心为他人之意,用“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进一步渲染月色、山色之美。
《诗经》中有“肃肃宵征”之句,李白云“幽人停宵征”。
商贾逐利而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却也“忘早发”。
幽人与贾客之所以驻足不行,是因为被自然界的动人美景深深吸引住了。
在“溯流”的过程中,“白壁山玩月”是第一个高潮,虽然幽人停其宵征,贾客亦忘早发,但“林无静树,川无停波”,总不能容与江中忘其所归,何况还总有“行舟催发”一幕吧,于是,船又继续溯流而上,“达天门”而成第二个高潮。
“进帆天门山”,一“进”字足见体物之妙,既是进发之意,又是因地形而言。
由于江东的博望山(东梁山)与江西的梁山(西梁山)夹江对峙,形似天门,船行至此,有入门之感,故“进帆”二字确是传神之笔。
“回首牛渚没”,因天门耸峙,遮断视线,回首眺望,已不见牛渚山踪影了。
李白《望天门山》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此处的江山形势可见。
前句“进帆”,后句“回首”,一进一回,极得生动之致,物色与人之精神皆治。
夜间已去,曙色渐现,“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
此二句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江间美景:江风沾着长川吹拂,日出而宿雾渐歇。
杜甫曾称道李白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这“日出宿雾歇”,就是化用鲍照诗句“江寒雾未歇”而来,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亦云:“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可见李白虽推尊汉魏风骨,却也不废六朝的清词丽句,对其有所汲取和熔铸。
诗至于此,“白壁山玩月”与“达天门”两个内容均已完成,前者的山色与月色,后者的山势与风、雾,均传其神韵,得其气象。
于是,再转为“寄句容王主簿”的第三个内容。
“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据《唐书·地理志》可知,江南东道升州江宁郡有句容县,离此地不远,“在咫尺”并非夸张过甚。
然而,咫尺之遥竟成胡、越之远,胡地在北,越地在南,其间距离遥远为一义;另一义则如《吴越春秋》所说“胡马依北风而立,越燕望海日而熙,同类相亲之义也。
”李白为人傲岸,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平交诸侯,长揖君主,王主簿以九品官当“故人”之称,如非深知,必与李白为人有相似之处,胡越之叹的同类相亲之义,或许不是妄加。
诗人并未说出咫尺成胡越的原因,而深切地表达了作者诗人对王主簿的一片深情:“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这未免令人想起《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也令人想起陆凯的《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礼轻情重,诗虽止而情未止。
李白喜游山水,“凡江、汉、荆、襄、吴、楚、巴、蜀,与夫秦、晋、齐、鲁山水名胜之区,亦何所不登眺。
”(刘楚登《太白酒楼记》)李白尤爱月亮,其字为太白,孩子叫明月奴,诗中常写明月,这是他向往光明、纯洁,痛恨污浊、庸俗
所致。
此诗之大江、明月、白壁如雪,既是诗人所见之处境,又是诗人所发之内心,堪称情与景融,意与境合。
“秋月照白壁,皓如山阴雪”。
明月下的白壁山,如山阴雪景的皎然洁白,悬照大江之上,似一幅静止的图画。
而“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
”却是四个活动画面的转换。
进、回、来、出、歇五字,皆极平常,又恰到好处,入天门、望牛渚,风来、日出、雾歇,时间推移,行程亦变,景物变换,极其自然。
白壁玩月为静,天门行舟为动,分则各得其宜,合观互为映衬,在李白的笔下,有郢匠运斤之妙,转接自如,毫不费力。
此诗以写景为主,却又不乏抒情妙笔。
前面的“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是将己情移之于人,以停征,忘发言秋月白壁之景色迷人,加深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后面的咫尺之叹、胡越之慨,足见李白与友人的一片深情,而寄君青兰之举,惠好不绝之想,更翻新了古诗意境,使人有情韵不竭之感。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