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省西峡县产业集聚区情况简析

合集下载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打造高效产业集聚区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打造高效产业集聚区
J A OLI I U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打造高效产业集聚 区
口西峡县 国土资源局局 长 方 成
西 峡 县 产 业 集 聚 区 是 全 省 首 批 长 ,国土 资 源 、发 展改 革 、建 设 、规 年 拟上 项 目用地 情 况进 行 初审 统 计 , 批 准 的 l 5 产 业 集 聚 区 之 一 ,规 划 划 等 部 门负 责人 为 成 员 。产业 集 聚 区 向县政 府 提 交年 度项 目用地 计 划 。第 7个 总 面 积2 1 平 方 公里 。截 至 目前 , 0. 7
西峡 县 积极 拓 展集 约 节 约用 地 的
耕 地 比 例 低 于 1 %) ,可 以最 大 限 度 科 学 划定 土 地用 途 区域 ,使用 地 空 间 深 度 和广 度 ,创新 推行 了 “ 企 业进 5 大 地 实 现 节约 集 约用 地 ,同时 最 大 限度 布局 更 为合 理 ,实 现 了三 规 合一 。同 产 业 集 聚 区 、小企 业进 乡镇 工业 园 、
企 业 1家 ,培 养 形成 了特 钢 及冶 金 辅 织 保证 。 0
料 、汽 车 配件 、现 代 中 药和 食 品加 工
序 。 重 点 保 证 投 资 强 度 大 、 带 动 性
加 大 投 入 。 我 县 建 立 了 政 府 主 强 、节能 减 排好 的 项 目及 优 势 产业 项
三 大 主导 产 业 。集 聚 区先 后 被 确定 为 导 、企业 为 主 、社 会 参 与的 用地 奖 励 目、高科 技 项 目、品牌 项 目、 高附加
管委 会 办公 室和 节 约集 约 用地 领 导 小 二 步 ,会 议 审核 ,确定 用 地项 目。县 产 业 集 聚 区 内共 入 驻 企 业 1 0 ,其 组 定 期将 产 业集 聚 区建 设 及节 约 集 约 规 划委 员会 或县 政 府常 务 会议 对 产业 家 8 中投 产 企 业 1 7 。 规 模 以上 企 业 6 用 地 情况 向产业 集 聚 区管 委会 汇 报 。 3家 0 集 聚 区节 约集 约 用地 领 导 小组 提 交 的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介绍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介绍

西峡县美景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古代曾属析县、郦县、菊潭、内乡,河南省南阳市下下辖县,位于伏牛山南麓,淅水中游。

境内物产丰富,景色秀丽。

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桐漆之乡”,有“陆通秦晋,水达吴楚”,“山产百货风行,千里万商云集”之说。

西峡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6.8%,药材资源、林果资源丰富,被称为“猕猴桃之乡”和“山茱萸之乡”,又被誉为“绿色王国”和“天然药库”。

西峡是屈原故里,[1]屈原文化主要遗存地、屈原“扣马谏王”故事发生地。

20世纪90年代因在该县发现数千枚恐龙蛋化石而被称为“恐龙之乡”,西峡还是重阳文化的发源地,[2]是中国重阳文化之乡。

西峡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有老界岭、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等自然、人文景观50多处,是理想的生态旅游胜1概况西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西邻陕西省。

西峡县面积3454平方千米,人口约45万。

地处豫、陕二省交汇处的黄金地带,境内资源丰富,景色秀丽,森林覆盖率86.23%,是河南省资源大县和区域大县,被誉为“绿色王国”和“天然药库”,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所涉及的药材共有1800多种,境内有311,312,207,209四条国道,已开通的西安至南京铁路,沪陕高速公路穿越全境,武陟(郑州)至西峡高速正在修建中,规划中的三门峡至十堰铁路及西安至武汉高铁及运城至十堰高速有望过境,县城距南阳机场百余公里,投资环境优越。

20世纪90年代,西峡因发掘大量被誉为“二十世纪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恐龙蛋化石群而成为闻名中外的“恐龙之乡”,如今作为东引西进和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县城,正成为八百里伏牛山脚下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峡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有各种自然、人文景观50多处,是理想的生态旅游胜地。

旅游景点有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灌河漂流、龙潭沟、老君洞、五道幢、老界岭、白羽城遗址、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云华蝙蝠洞、屈原岗、寺山国家森林公园、银树沟、哪吒庙等,其中国家4A级景区4家(西峡县老鹳河漂流风景区,西峡恐龙遗址园,西峡龙潭沟,西峡县伏牛山老界岭景区),居南阳市首位。

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评估

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评估

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评估产业集聚区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情况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关键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状况,本文将对其进行全面评估。

一、产业集聚区的定义与作用产业集聚区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围绕特定产业,通过集聚相关企业、配套服务机构和基础设施,形成具有较强产业关联度和协同效应的产业集群。

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产业升级通过集聚相关企业,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2、提高经济效益产业集聚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创造就业机会大量企业的集聚能够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吸引人才流入,促进当地就业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4、推动区域发展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提升区域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二、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现状评估1、产业规模与结构评估产业集聚区的产业规模,包括企业数量、产值、销售收入等指标。

同时,分析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形成了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相互支撑的格局。

以某机械制造产业集聚区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拥有企业 200余家,年产值达到 100 亿元。

主导产业为工程机械制造,配套产业涵盖零部件生产、物流配送等,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完善。

2、企业发展情况考察集聚区内企业的发展状况,包括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

关注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和中小企业的成长潜力。

在某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拥有几家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龙头企业,其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较强。

同时,也有一批中小企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良好的企业生态。

3、创新能力评估产业集聚区的创新能力,包括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量、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指标。

考察是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是否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河南省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近年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发展成就。

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河南省政府提出了发展产业集聚区的战略目标。

本文将围绕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展开研究,重点探讨其意义、现状和发展路径。

一、产业集聚区的意义产业集聚区是将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集中在一定区域内,促进资源的集约化和交流互动,形成产业链、产业带的空间布局。

产业集聚区对于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产业集聚区集中了同一产业的企业,可以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企业之间可以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动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企业在密集的环境下,可以共享资源和服务,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1.2 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产业集聚区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源进入区域,形成规模效应和外部经济效益。

这将有利于提升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吸引力,促进就业和人口流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1.3 优化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产业集聚区可以将同一产业的企业集中在一定区域内,有利于优化资源的配置。

产业集聚区可以通过规划和管理,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

目前,河南省已经建设了一批产业集聚区,涵盖了经济、科技、农业、制造等多个领域。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洛阳龙门产业集聚区、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

这些集聚区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上取得了一定成绩。

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区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些集聚区的规划和建设没有充分考虑产业的特点和需求,缺乏针对性和差异化。

一些集聚区在龙头企业的引进和服务支持上仍存在一定困难,导致企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足。

一些集聚区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上需要进一步加强,以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

为进一步推动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3.1 培育和引进优势产业根据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需求,应重点培育和引进具有竞争力和带动效应的优势产业。

地方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分析

地方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分析

地方经济地方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分析牛海涛 武汉理工大学摘要:地方性的产业集聚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以南阳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为例,探寻地方产业集聚区在发展中存有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南阳市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481-02产业集聚是以产业的空间集聚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式,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但在县市级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政府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在产业集聚的发展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此,笔者对河南省南阳市的产业集聚区进行深入调研,力图以南阳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为例,探寻地方产业集群在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南阳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目前,南阳市共有16个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面积达到182.52平方公里,201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0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400亿元,其中西峡县产业集聚区、内乡县产业集聚区等7个产业集聚区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民超百亿元。

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南阳市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

二、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虽然南阳市的产业集聚区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各种制约因素互相交织,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

(一)主导产业同质性较强,区域内产业竞争加剧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导致竞争加剧。

当前,南阳和周边地区均处在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竞相发展、相互赶超的竞争格局日益加剧,在资源、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争夺日趋激烈。

同时,南阳工业又处于产业链前端,面临着产业延伸不足、产品附加值偏低等问题。

产业类同导致产业集聚区竞争加剧。

南阳产业集聚区发展仍存在较强的产业同构性,各个集聚区差异化、互补性仍偏低。

南阳产业集聚区确定的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机械制造、机电制造、农副产业品加工、建材、纺织服装等行业,产业结构类同问题比较突出。

西峡县情简介

西峡县情简介
西峡县情简介
一、基本情况
1、县情概况:西峡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八百里伏牛山腹地,是豫西南边陲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全县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为河南省第二区域大县。辖4乡12镇3个办事处,299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3万。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历史比较悠久。6000年前境内即有人类聚居,西周时为古若国属地,春秋属楚为白羽邑,公元前298年至272年秦国设析县,历代多为县治重镇。1948年西峡解放,1949年12月西峡重新建县。旧称西峡口,因此得名。二是区位比较独特。地处“三带”:豫鄂陕三省交汇带,古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缝合带,八百里伏牛山腹心地带;位于“三线”:暖温带与北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长江、黄河分水线。三是交通比较便利。312、311、209线三条国道,331、335、249线三条省道,宁西(南京-西安)铁路和沪陕高速公路纵横交汇,是豫鄂陕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四是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林、药、矿、水、游”等特色资源。森林覆盖率76.8%,中药材1328种,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藏49种,水资源可开发量约12万千瓦,拥有被称为“20世纪震惊世界的重大科学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群遗址和中央造山系缝合带保存最完好的地质遗迹标本——伏牛山主峰老界岭,是名副其实的“猕猴桃之乡”、“山茱萸之乡”、“香菇之乡”、“恐龙之乡”。
2、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自国家决定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来,我县坚持建设“经济强县、生态大县、旅游名县”、实现“三保”(保源头、保民生、保转型)的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发展为主调、和谐发展为主旨,加速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绿色城镇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子。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工业有支撑。培育形成了中药制药、钢铁及冶金辅料、汽车配件、农副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全县有5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企业50强”、7家企业进入“南阳企业50强”,建成了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二是农业有特色。培育形成了以猕猴桃为主的林果业、以山茱萸为主的中药材、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果药菌”三大特色产业,猕猴桃、香菇、山茱萸均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猕猴桃面积10万亩,产量10万吨,均居全国第二;食用菌年产量1.7万吨,占全国的1/10;山茱萸年产量1600吨,占全国的70%。成为全省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县。三是旅游有品牌。建成了以“名园”(恐龙遗迹园)、“名山”(老界岭)、“名漂”(鹳河漂流)为龙头的14个精品景区,其中,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4个,国家水利风景区1个。四是城镇有亮点。我县被授予“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顺利通过了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的验收。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51.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5:65.5: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12元。今年元至七月份,全县生产总值完成93亿元,同比增长1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00元,同比增长11.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000元,同比增长13.5%。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可持续发展生态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国家级荣誉;获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十快县)”、“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县”等省级荣誉。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度企业服务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度企业服务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度企业服务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3.01•【字号】宛政[2013]11号•【施行日期】2013.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度企业服务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宛政〔2013〕1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企业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把深化企业服务作为保增长、促转型的重要抓手,强化惠企政策落实,积极组织开展产销对接、银企对接、用工对接等活动,努力帮助企业拓市场、解瓶颈,企业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同时,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积极参与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认真组织参加了2012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并加大了项目服务力度,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推动了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加快了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

为鼓励先进,推动企业服务工作深入开展,促进承接转移工作迈上新台阶,市政府决定对2012年度企业服务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授予宛城区政府等65个单位“2012年度南阳市企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授予胡石明等113名同志“2012年度南阳市企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授予卧龙区人民政府等17个单位“2012年度南阳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授予王玉建等45人“2012年度南阳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认真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绩。

各级各部门要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学习,创新举措,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开放富裕魅力和谐新南阳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1.2012年度南阳市企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2.2012年度南阳市企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3.2012年度南阳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先进单位4.2012年度南阳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先进个人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3月1日附件12012年度南阳市企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宛城区人民政府内乡县人民政府卧龙区人民政府社旗县人民政府唐河县人民政府新野县人民政府南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南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南阳市财政局南阳市监察局南阳市地税局南阳市国税局南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南阳市统计局南阳市环境保护局南阳市科技局南阳市国资委南阳市公安局南阳市供电公司人行南阳市中心支行方城县财政局方城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方城县工商局南召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南召县环保局南召县电业局社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社旗县监察局社旗县产业集聚区桐柏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桐柏县监察局桐柏县财政局唐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唐河县产业集聚区唐河县滨河街道办淅川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淅川县检察院淅川县质监局西峡县发改委西峡县工业和信息化局西峡县产业集聚区西峡县国土资源局西峡县环保局内乡县检察院内乡县湍东镇内乡县财政局高新区质监分局卧龙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高新区工商分局卧龙区发改委卧龙区统计局邓州市产业集聚区邓州市规划局邓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邓州市湍河办宛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宛城区规划局宛城区招商局新野县企业保险管理局新野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新野县电业局镇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镇平县行政服务中心镇平县环保局附件22012年度南阳市企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胡石明南阳市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副主任王涛南阳市统计局工业科副科长宋兵南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科科长张德雨南阳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科员姚军南阳市财政局企业科副科长田军南阳市商务局纪检组组长王丹南阳市公安局副科长曲斌南阳市国税局科员陈立新南阳市住建委建管科科长逯茵南阳市发改委工业科副科长王浩远南阳市国土局用地科科长秦运洪南阳市人社局市失业保险管理处处长张宸南阳市科技局计划科副科长唐尧亮南阳市审计局企业审计科副科长李康南阳市环保局科员唐荣庆南阳市地税局所得税科科长范真南阳市地税局纳税服务科科员何兆群南阳市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毛海法南阳市银监局科长李险峰南阳市交通局监察科科长李明运南阳市人行办公室科员先黎峰南阳市工商局申诉举报中心副主任田青南阳市监察局电子监察中心主任卢豪南阳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科员王玲宛南阳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办主任周桂增南阳工业和信息化局运行办副主任李长生南阳工业和信息化局食品办主任周涛南阳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室主任科员芋善合南阳工业和信息化局国防公办主任科员任浩宇南阳工业和信息化局规划科主任科员刘晓丽南阳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科副主任科员王辉南阳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化办副主任科员方剑南阳工业和信息化局协会副主任科员薛志刚新野县电业局副局长陶红丽新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雷大明新野县工商局局长刘诃新野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纪委书记刘中超新野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经济运行股股长汪江涛新野县五星镇镇政府镇长助理周全正唐河县财政局局长袁延成唐河县政府办副主任刘清文唐河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张伟唐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企业服务办主任张聪杰唐河县纪委监察局效能监察室主任陈伟星唐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企业服务办副主任仝栋唐河县统计局工业股副股长陈德山桐柏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科长曾爽桐柏县发改委工业科科员门宏刚桐柏县城乡规划局局长刘峰桐柏县电业局副局长安可权桐柏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中心业务科科长孙国银桐柏县环境保护局局长付松亭社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文献营社旗县国税局副局长刘尚汉社旗县监察局优化办主任张玲社旗县财政局企业股副股长胡古木社旗县规划管理局总工程师胡述毅宛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高磊宛城区国土资源房产管理局科员秦世海宛城区发改委主任田华良宛城区环保局监察大队副大队长刘琳宛城区城县规划局科员王富波宛城区财政局局长郭辉宛城区国土资源房产管理局利用股股长张晓方城县政府办纪检书记彭自强方城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德伟方城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德印方城县联通公司总经理周华峰南召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朱广侠南召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杨伟南召县产业集聚区工委书记、主任顾波南召县发改委主任曹玲南召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杨红举淅川县电业局局长张淅强淅川县国土资源局局赵均峰淅川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石成宝淅川县县城工业园区办公室主任王定钦淅川县纪委常委翼小芳淅川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科长吴在明西峡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曹明敏西峡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鲍书生西峡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王炳奇西峡县环保局局长方成西峡县国土资源局局长雷涛西峡县五里桥镇人民政府镇长于小宽内乡县人民政府综合科科长张静涛内乡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王建平内乡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刘红玉内乡县规划局局长全晓阳内乡县电业局局长聂新伟内乡县环境保护局局长王丽欣内乡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股股长李瑞琴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科员祁旭红高新区工商分局科员彭晓卧龙区人民政府金融办主任武祥运卧龙区二轻集体工业联社主任刘新霞卧龙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斌南阳供电公司卧龙分区局长绳新伟卧龙区质监局局长王刚卧龙区纪委效能室主任韩佳邓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运行办副主任王贵斌邓州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赵航邓州市湍河街道办事处主任郑剑邓州市古城街道办事处主任郭占芳邓州市监察局效能室主任王清建邓州市电业局副局长姚军邓州市国土资源局建设用地科科长王建鹏镇平县电业局局长高炳杰镇平县产业集聚区主任王强镇平县遮山镇镇政府党委书记王旭红镇平县雪峰办事处党委书记徐占华镇平县纪委优化办主任张文强镇平县财政局工财股股长附件32012年度南阳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先进单位一、优秀成果单位(3个)镇平县人民政府卧龙区人民政府内乡县人民政府二、优秀展务单位(3个)宛城区人民政府南召县人民政府西峡县人民政府三、优秀组织单位(11个)桐柏县人民政府方城县人民政府淅川县人民政府新野县人民政府南阳市工信局南阳市商务局南阳市财政局南阳市国资委河南电信南阳分公司河南移动南阳分公司河南联通南阳分公司附件42012年度南阳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先进个人王玉建市政府国资委副主任李金平市教育局副局长刘龙海市政府办公室六科科长冀钦波市商务局科长陈红文市财政局主任科员张燕河南电信南阳分公司经理付鸿河南移动南阳分公司集团经理范华河南联通南阳分公司集团行业总监韩青延市工信局办公室主任李长生市工信局消费品办公室主任牛红市工信局规划科科长柳明会市工信局监察室主任袁海东市工信局城镇集体工业办主任张彦龙市工信局国防工办科长张宗章市工信局主任科员柳尧刚市工信局主任科员苏晓敏市工信局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贾音市工信局副科长祝彦西峡县工信局党委委员黄浩西峡县产业集聚区办公室主任冉生奎宛城区工信局副局长侯春阳新能源产业集聚区经发部部长王荣山社旗县工信局副局长王德芳社旗县工信局规划科科长高炳杰镇平县产业集聚区主任杨向伟镇平县工信局副局长杨永翔淅川县工信局局长石成宝淅川县城区工业园区主任李大伟南召县工信局副局长王小波南召县工信局规划科科长王民内乡县工信局副局长李国华内乡县工信局产业政策科科长鲁成豪桐柏县产业集聚区主任陈德山桐柏县工信局规划科科长王栩栩卧龙区工信局规划科科长惠爽光电产业集聚区党政办主任谷春丽新野县工信局规划科科长赵宏伟新野县产业集聚区办公室主任朱杰邓州市工信局规划科科长张子峰邓州市产业集聚区副主任科员曲玉峰唐河县工信局副局长杨雪歧唐河县工信局产业转移办主任张晓方城县政府办纪检书记白明方城县工信局规划科科长贾凯高新区招商局科员。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豫环文[2013]51号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豫环文[2013]51号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豫环文〔2013〕51号)各省辖市、各省直管试点县(市)环保局:2009年以来,我厅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规划环评工作,至2011年底,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基本完成了规划环评工作。

在日常项目环评管理工作中,规划环评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促进了产业集聚区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及布局。

2012年,随着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我省一大批产业集聚区对发展规划进行了调整,为进一步发挥好规划环评的指导作用,需加快开展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做到发展规划与规划环评一致、统一。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调整环评的总体情况2012年以来,按照省政府统一安排,为充分利用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后续工作的契机,扩大产业集聚区后续发展空间,一大批产业集聚区对已批复过的发展规划进行了调整,经省产业集聚区联席会议办公室集中研究,并报省政府同意,确定了三批共136个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方案(名单见附件1)。

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规定及省委、省政府对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的要求,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应重新或补充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目前,除洛阳石化产业集聚区、焦作西部产业集聚区、商丘睢县产业集聚区等个别产业集聚区完成了规划调整环评工作外,大部分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环评工作尚未开展,规划环评滞后制约了入区项目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河南省西峡县产业集聚区情况简析2013年,西峡县产业集聚区各项建设如火如荼,主要经济指标高速增长,继续保持全市第一,有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为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2013年工作成绩
(一)主要指标快速增长。

全年主营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18.5 %,其中,三上企业主营收入369亿元,同比增长 17.3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1亿元,同比增长55.5%;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42.2%;工业项目投资94.7亿元,同比增长14.3%;税收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5.5 %;新吸纳从业人员5035人,累计达到40137人。

(二)工业项目建设日新月异,专业园区特色更加突出。

全年共收集申请入驻产业集聚区工业项目41个,新批准入驻项目16个,固定资产总投资19.8亿元。

其中装备制造类10个、食品类5个、其它类1个。

新落地项目27个(包含上年度批准未落地项目),新征土地1820亩,补偿树木100余万株,迁移坟墓1100棺,拆迁房屋41座。

新动工项目14个,计划固定资产总投资154800万元。

新建成投产项目11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工业销售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12.7 %。

汽车配件工业园已达到规划预期,计划入驻的8个项目6个已建成投产,2个正在加紧建设。

食品工业园已基本建成,养生殿酒业、果然风情食品、香菇城等12个项目全部投产运营。

宋营工业园全面启动,规划的7个项目全部落地,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外商工业园稳步提升,华夏联诚果业、联强航模、永合新材料项目建设规模全面铺开。

钢构工业园势头强劲,新落地开工项目达8个,发展势头迅猛,新的产业链条即将突显。

石梯工业园蓄势待发,规划修编进入扫尾阶段,8个成熟项目正待入园。

(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配套功能日臻完善。

全年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大小工程达80多处,总投资达12亿元。

路网工程。

新修建了龙乡路、果香路东延、方正路、宋营小区、钢构小区主干道、鑫龙公司新厂区、通宇新型冶材厂区道路,共7条道路;进行了道路命名及标示牌制作;石梯工业园道路、连接南北发展区道路方案初步确定,产业聚集区路网架构已基本形成。

水网电网工程。

二水厂扩建改造启动,三水厂完成工程招投标,北部发展区自来水主管网已架设到位,污水管网工程已完成规划设计,即将全线开工。

实施了创业大道、香菇城游园电力线路改造,标准化厂房厂区和鑫龙公司新厂区电力线路架设,钢构工业园、宋营工业园三线迁移等工程。

绿化、亮化、美化工程。

完成了瑞龙路、果香路及创业大道北段太阳能路灯架设、绿化和人行道彩砖铺装,工业大道稻香路口至五眼泉桥头两侧彩砖铺装,工业大道和慈梅路绿化带补植补造,五眼泉路口游园和香菇城中心游园建设。

312国道产业聚集区段人行道绿化、铺砖、亮化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垃圾钩臂车、垃圾箱、垃圾桶已完成招标并采购完毕,4个垃圾中转站及公厕已完成招投标。

产业聚集区整体形象和综合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

河道治理工程。

完成了五眼泉河上杜营段治理、北小河河道治理、庙门安置区河道治理工程,马岈水库排洪渠,钢构
工业园河道治理开始启动。

安置区建设工程。

张庄王庄安置区、庙门安置区、竹园安置区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新建安置房183套,二期工程开始启动,高营安置区规划设计方案正在修改完善。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标准低,滞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征地拆迁难度大、成本高,影响了一些项目的及时落地和建设。

三是部分项目施工进度慢,有报多建少、人为长期工期的现象。

四是施工环境不够优良,随意阻工、强拉强卖、强揽工程的现象时有发生。

五是服务工作不尽到位,超前服务、主动服务仍有很大差距。

必须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克服和解决。

三、2014年工作重点
(一)设施建设。

继续围绕“综合配套、完善功能,产城互动、提升形象”的目标,主要做好五项工作:路网工程。

新建道路6条,预算总投资1.8亿元。

即创业大道南延、霞光至石梯道路、石梯工业园主干道、钢构工业园东西支道、通宇新能源专用车厂区主干道、钢构工业园至霞光标准化厂房通道。

安置区建设。

加快4个安置区建设。

即:竹园安置、庙门两个安置区一期完工,居民入住,二期完成主体工程;宋沟学后、高营两个安置区完成规划设计,一期启动建设。

绿化、亮化工程。

完成钢构工业园道路、方正路、鑫龙新厂区道路、霞光路、果香路东延5条道路太阳能路灯架设、和彩砖铺装,对创业大道进行提升打造,绿化带补植、花砖路沿石修复。

电力通讯工程。

完成宋营工业园、石梯工业园、钢构工业园、通宇新能源专用车项目,
风电二期项目内5条电力及通讯线路迁移架设。

河道治理工程。

完成庙门安置区、钢构工业园河道治理工程,启动八迭河河道治理工程。

供水供气工程。

全面完成产业集聚区北部发展区供水、供气工程,达到全覆盖。

垃圾及污水处理工程。

完成4个垃圾中转站及公厕建设工程,启动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展开集聚区污水管网铺设工程。

(二)项目建设。

以提升项目质量为中心,以新上项目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新上一批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竞争能力强的大个项目,努力把项目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主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加快在建项目进度。

通过人员分包、细化工期、加强服务、强化督查、兑现奖惩等措施,使2013年落地未开工的20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已开工的26个项目基本建成投产,新投产项目至少15个。

分别是投资35000万元的北方霞光标准化厂房项目,投资30000万元的西泵公司液压件项目,投资30000万元的宛药香菇酱二期项目,投资25000万元的天宇公司新上炼钢连铸结晶器铜管项目,投资16000万元的隆达公司彩砂生产线项目,投资12000万元的通宇冶金新材料项目,投资12000万元的鑫龙公司扩建项目,投资6800万元的三元工贸法兰盘项目,投资6000万元的联强航模项目,投资5500万元的北雁铸造项目,投资4000 万元的恒康冶金炉料项目,投资3860万元的华源食品项目,投资3500万元的三胜化工扩建项目,投资3500万元的康美乐食品项目,投资3457.6万元的华洋食品项目。

二是落地一批新上项目。

围绕新型材料和机械装备制造业、通过优化环境,
招商引资,全年新落地项目达到20个以上,其中:投资超10亿元以上项目1个(通宇新能源电动车),投资5-10亿元项目2个(高能电池、钢构工业园),亿元以上项目17个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