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2007~2011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基于对应分析的新疆居民伤病死因分析

方差矩阵 ) S 与 Q=Z 分 析样 品之 间关 系 的协方差 矩阵 ) Z( 具
有 相 同 的非 零 特 征 根 , 们 相 应 的特 征 向 量 之 间 也 有 密 切 的 它
关系 。对协方差矩阵 S S R、Q进行 因子分析 , 分别提取 两个最
重要 的公 因子 R1R2与 Q1 Q 。 由 于 采 取 的 是 一 种 特 殊 变 、 、2
高 维 空 问 的向 量 向 低 维 空 间 的投 影 , 而 解 释 变 量 间 的相 关 从
关系及相关程度 , 有直 观 、 简便 , 降低 计算 复杂 性 的优 点 。 自 2 O世纪 7 年代传人我 国以来 , O 被广 泛应用 于地质 、 医学 、 生物 等各个领域 。本文运用对应 分析方法探讨 了新 疆居 民伤病死 因的前 1 种重大疾 病及 其在 5个不 同地 区的居 民伤病死 因 O
的 7 . 2 。因此分析不 同地 区的这 1 8 3 O种疾 病情况 , 于探 对 讨新疆居 民伤病死亡 的病 因有着重大意义 。 通过整理 2 0 年全 国第 3次 死 因回顾抽 样调 查 中新 疆 04 各地 区的数据 , 我们得 到表 2 。
2 胡文铎 , 乃杰 , 仲阳. o 崔 高 国家 基 本 药 物 及 新 特 药 临 床 指 南 . 津 : 天
- -
+一 一+
”+ ”— 一一— - ● +一・ + - ・ -
1 高 岚 . 阳 霉 素 与鱼 肝 油 酸 钠 治 疗 血 管 瘤 的 l 疗 效 对 比观 察 . 5 平 临床
山西医药杂志,0 7 3 () 5 4 0 . 2 0 ,6 7 :0  ̄5 5 1 郅克谦 , 6 白槐 延, 赵梅. 阳霉素治疗 口腔颌 面部 静脉畸形的疗效 平
新疆某地区市2007-2008年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新疆某地区市2007-2008年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一个地区对传染病的防治能力和防治效果,被公认为评价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保健事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卫生防病工作投人的不断增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居民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为客观评价新疆某地区传染病防治工作成效,分析传染病流行特征和流行规律,为今后制定传染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利用2007年-2008年某地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资料,分析某地区2007年-2008年传染病发病、死亡的变化趋势,为传染病防治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某地区各医疗机构通过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传染病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某地区公安分局,以年平均人口数计算当年常住人口发病率。
根据传播方式,将疫情报告的所有传染病分为四类: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血源和性传播传染病、其他传染病。
1.2 统计方法:根据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规定所制定的年报表统计分析,使用Excel软件分类统计。
2 结果2.1 疫情总态势:2007-2008年年全地区8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21种1250例,总发病率280.09/10万,总死亡率0.40/10万,总病死率0.24%。
与2006年相比,总发病率上升 5.2%,总死亡率上升50.0%,总病死率上升25.2%%。
与前5年平均发病率水平相比上升30.6%。
2.2 各类传染病分析2.2.1 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猩红热、麻疹3种,发病255例,传染病发病总数的20.4%,发病率较2006年相比下降了25.2%。
其中肺结核占呼吸道传染病的71.7%,发病率较2006年相比下降了12.2%。
2.2.2 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戊肝、未分型)、菌痢、伤寒3种,发病215例,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17.2%,发病率较2006年相比下降了46.2%。
新疆5个监测县(区)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新疆5个监测县(区)居民伤害死亡分析罗卫平;刘来新;索菲娅;尚修建;关玉梅;马江萍【期刊名称】《疾病监测》【年(卷),期】2008(023)004【摘要】目的探讨新疆5个监测县(区)[5县(区)]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及发生规律,为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新疆5个监测县(区)2004-2005年常住居民进行全死因回顾性调查,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结果 2004-2005年新疆5县(区)伤害死亡率为71.33/10万,占全死因的11.20%.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死亡是新疆5县(区)居民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新疆5县(区)居民20岁以上伤害的死亡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伤害的死亡率均男性高于女性.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造成男性潜在寿命损失(PYLL)的首要原因,其次是淹死,女性则以淹死为主,其次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主要集中在青壮年,而淹死以5岁以下的儿童为主,意外跌落以老年人为主.结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死和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是新疆5县(区)居民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不同年龄、性别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开展伤害防治工作很有必要.【总页数】3页(P249-251)【作者】罗卫平;刘来新;索菲娅;尚修建;关玉梅;马江萍【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1.3【相关文献】1.2013年寿光市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监测资料分析 [J], 任继东;隋英杰;郭昊;杨晓甜;张磊;张玉霞;郑月花2.2008-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居民伤害死亡原因分析 [J], 李秀霞;罗燕;陈伟强3.莱芜市莱城区1990~2001年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资料分析 [J], 任维利;丁丽萍;纪兆峰;陈仕保;吴萍;孟双玲4.2001~2005年广西疾病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J], 陈娜萦;黄佟;黄颖5.2001年河南省疾病监测地区居民伤害死亡特点流行病学分析 [J], 马桂芳;申振元;底秀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1年城关区死因网报监测综合分析与报告

2011年城关区死因网报监测综合分析与报告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在辖区各级医疗机构的通力合作和勤奋工作下,经过疾控人员的死亡卡片审核和订正,对2011年城关区死因网报监测的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现将汇总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城关区2011年辖区总人口,其中男性女性出生人数为死亡人数为。
辖区省、市、区级以及民营医疗机构28家均已覆盖死因报告工作,实际报告机构为家,共报告死亡个案1278例。
死亡以死亡个案进行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出生日期、死亡日期、死亡地点、常住住址、联系人姓名、直接死因原因、根本死亡原因、ICD-10编码、最高诊断依据、最高诊断单位等24项内容。
统计中标化死亡率以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标准人口进行标化,死因分类以《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进行死因分类和根本死因编码,按照中国疾病分类(CCD)原则进行疾病分类统计。
一、2011年死亡数据分析1. 死亡概况2011年城关区共报告死亡个案8400例,总死亡率为520.13/10万,标化死亡率为642.45/10万。
其中,男性死亡率为634.42/10万,标化死亡率690.84/10万,女性死亡率为405.26/10万,标化死亡率为585.57/10万。
婴儿死亡率为8.68‰。
2011年城关区居民死亡各年龄组报表与构成。
见表1.60岁以上组死亡率均大于1200/10万,1岁组至45岁组各年龄组死亡均小于500/10万,死亡率随年龄呈不对称的U型变化,即一头大,一头小。
2011年城关区居民伤死亡原因前5位分析。
见表2.2.三大类疾病构成2011年三大类疾病的死亡构成如表6、图7。
表6 2010年甘肃省国家级疾病监测点三大类疾病构成感染性和母婴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意外死亡死因不明死亡数336 7024 990 50百分比(%) 4.00 83.62 11.79 0.60死亡率(1/10万)20.81 434.93 61.30 3.10依据死因将疾病分为以下三大类:第一类为感染性疾病和母婴疾病,包括传染病,上呼吸道疾病、肺炎流感,产科疾病,围产期疾病。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中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中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咸亚静;刘漪;蔡雯;杨静;王丹;林素兰【期刊名称】《中国社会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5)005【摘要】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中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病率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进一步为该区NAFLD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NAFLD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4个社区内中年人群进行NAFLD调查,运用卡方检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中年人群NAFLD患病率为49.51%.NAFLD组与正常组人群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腰围、臀围、颈围、皮下脂肪、空腹血糖(FP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民族(维吾尔族)、BMI、腰围、FPG、ALT、饮酒、打鼾均是罹患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中年人群NAFLD患病率偏高,应引起居民关注.BMI、腰围、FPG、ALT、饮酒、打鼾均与NAFLD密切相关,应针对其影响因素,改变饮食结构,纠正其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以更好地预防NAFLD发生.【总页数】4页(P546-549)【作者】咸亚静;刘漪;蔡雯;杨静;王丹;林素兰【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5【相关文献】1.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2013年健康人群流脑A群、C群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J], 易春霞;祁玲;张建2.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与汉族社区居民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J], 咸亚静;刘漪;赵艳杰;赖丽君;吕孝臣;林素兰3.乌鲁木齐市年龄≥35岁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J], 王鲁宁;张太芳;王玉玲;杨新玲4.乌鲁木齐市成人体检人群颈椎病患病率调查及X线评价 [J], 张立明;陈和军;蔡玉新5.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2013年健康人群流脑A群、C群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J], 易春霞; 祁玲; 张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8年新疆监测点居民死因资料分析

慢性病
19901 39479 8334 11673 45998 8201 8228 32870 8532 552317 <0001
伤害
1617 3208 677 1137 4480 799 480 1918 498 258118 <0001
其他疾病
313 621 131 207 816 145 106 423 110 31266 <0001
·520·
中国健康教育 2021年 6月第 37卷第 6期
·论著·
居民 死 因 调 查 和 统 计 分 析 是 研 究 人 群 死 亡 水 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规律的重要工作,也是反映人 民群众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居民死亡资料反映一 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状况以及居民健康水平,同时 也综合反映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状况对居民健康水 平的影响[1]。新疆目前有 15个国家级死因监测点, 近几年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居民死亡数据,项目组现 对新疆监测点居民 2018年死因资料进行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understandthedeathpatterninresidentsofXinjiang,andtoprovidescientificbasisfor governmentdecisionsonhealthcareMethods Analysiswereconductedonthecausesofdeathdatafrom15diseasesur veillancepointsofXinjiangThecausesofdeathwereclassifiedaccordingtoICD10Crudedeathrate,standardizeddeath rate,causeofdeathcomposition,causeofdeathsequenceandotherindicatorswerecalculated,chisquaretestwasusedto comparetheratesResults Thetotalmortalityrateofresidentswas47369/105 (standardizedrate:60102/105)inXin jiangMortalityoffemale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male(χ2 =824533,P<005).Thedeathproportionof chronicdiseasewashighest(8334%),andthedeathscausedbyinfectious,maternalandinfantandnutrientdeficiency diseases(857%) andinjury(677%).Heartdisease(2904%),cerebrovasculardisease(1623%),malignant tumor(1608%),respiratorydiseases(1215%)andinjuries(677%)werethetop5causesofdeath,accountingfor 8027% ofalldeathsIschemicheartdisease(2226%),cerebrovasculardisease(1623%),hypertensiveheartdisease/ kidneydisease(416%)weretheleadingcausesofcirculatorysystem diseaseLungcancer(359%),stomachcancer (260%),livercancer(203%),esophagealcancer(129%)andcolorectalandanalcancer(103%)werethemain causesofmalignanttumorThetrafficaccident(226%),drowning(099%),accidentallyfell(090%), suicide (087%)andaccidentalpoisoning(080%)weretheleadingcausesofinjuryConclusion Chronicnoncommunicable diseases,cardiovascularandcerebrovasculardiseasesandmalignanttumorswerethemaincausesofdeathInjurycausedby trafficaccidentswasstillamajorriskfactorinyoungadultsInthefuture,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chronicnoncom municablediseasesandinjuriesinourregionshouldbestrengthened
2014年新疆15个监测点居民死因状况分析

A n a l y s i s o n c a u s e s o f d e a t h a mo n g r e s i d e n t s i n 1 5 d i s e a s e s u r v e i l l a n c e p o i n t s i n X i n j i a n g ,2 0 1 4 Z H E W e i ,L I - A O P e i — h u a ,L I U L a i — x i n ,G U A N Y u — m e i ,Z H A N G Y u n n . C e n t e r f o r D 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o fX i n j i a n g U y g u r A u —
we r e c l a s s i ie f d a c c o r di ng t o I CD一 1 0.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wa s c o nd uc t e d wi t h s o f t wa r e Ex c e l 20 0 7 a nd S PS S 1 7 . 0. Re s u l t s
t o n o mot a s Re gi o n, Ur u mq i 8 3 0 00 2 , Ch i n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c a u s e s o f d e a t h a m o n g r e s i d e n t s i n X i n j i a n g ,d e t e r mi n e m a j o r d i s e a s e s
新疆地区214例猝死尸检病例的法医病理学分析

新疆地区214例猝死尸检病例的法医病理学分析王苍成;王颖;叶坤;匡圆圆;陈霞霞;史永华【摘要】目的:探讨猝死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择新疆新医司法鉴定所2008-2012年214例猝死尸检病例,分析猝死的死亡原因、年龄、性别、族别差异及影响猝死的相关因素。
结果214例猝死尸检病例中心源性猝死154例(71.96%),其中冠心病猝死140例(65.42%);猝死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高峰为41~50岁组。
结论冠心病是引起猝死的最常见的原因。
系统尸检可以明确猝死的原因,为医学鉴定和解决医疗纠纷提供一定依据。
%Objective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ed factors in sudden death.Methods 214 cases of au-topsy due to sudden death during 2008-2012 from Judicial Authentication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collected.We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in causes,age,sex,nationality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in these cases of sudden death.Results Of 214 cases of sudden death,sudden cardiac death accounted for 154 cases (71.96%),coronary heart diseases accounted for 140 cases (65.42%).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The peak age was between 41-50 years old.Conclus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s the commonest cause for sudden death.Systemic autopsy can clarify the cause of sudden death,and provide reliable prooffor forensic authentication and medical disputes.【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306-309)【关键词】法医病理学;猝死;冠心病;死亡原因【作者】王苍成;王颖;叶坤;匡圆圆;陈霞霞;史永华【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 2011-4班,乌鲁木齐 830011;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 2011-4班,乌鲁木齐 830011;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 2011-4班,乌鲁木齐 830011;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 2011-4班,乌鲁木齐 830011;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 2011-4班,乌鲁木齐 830011;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乌鲁木齐 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3通信作者:史永华,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法医病理,E-mai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2007~2011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作者:阿衣吐拉·阿不力米提晓开提·依不拉音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9期摘要:目的监测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辖区2007~2011年居民的死亡状况,预测居民死亡趋势。
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辖区2007~2011年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的全部死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信息。
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处理、应用流行病学及医学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07~2011年沙依巴克区顺位第一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更是高达65~85人/10万。
顺位第二位的肿瘤疾病的死亡率一直处于50~70人/10万左右。
而呼吸道疾病在2010年甚至超过了肿瘤类别疾病的死亡率,达到了75.459人/10万的高死亡率。
结论2007~2011年沙依巴克区居民死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疾病意外死亡为主。
因此,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全面加强慢性病防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区;居民;死因监测Analyses of the Death Causes of Residents in Saybagh District of Urumqi City from 2007 to 2011Ayitula·Abulimiti ,Xiaokat·Ibrahim(1.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Saybagh District ,Urumqi830002,Xinjiang,China;2.School of Poplic Health,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830054,Xinjiang,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the 2007~2011 monitoring Saybagh District Urumqi,residents death predicted mortalitytrends residents.MethodsThe jurisdiction of Urumqi Saybagh,the 2007~2011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reported the cause of death of all the dead,and related information.The data obtained were related to the statistical processing.ResultsThe overall mortality rate declined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year in 2009 and 2011,other years showed a rising trend.2010 residents over all mortality up to 251.345 people /100000.2007-2011 Saybagh residents reason of death previous five reason are diseases of circulatory system,tumor disease,Respiratory diseases,injuries and poisoning,digesting system diseases.Conclusion2007~2011 Saybagh residents reason of death is NCD and injuries and poisoning.So strengthen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ure to have become an urgent task completely.Key words:Urumqi;Saybagh;Residents;Cause of death monitors根据2007~2011年沙依巴克区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的所有死亡报告上的相关资料,分析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居民人口数量、构成及变动特征、人口死亡特征、主要死因的死亡构成与死亡率的变化等方面描述死因的流行水平和变化趋势,找出沙依巴克区居民的死亡模式、死亡原因、死亡顺位和死亡率变化趋势等指标,评价当地人口健康水平和社会卫生状况,为政府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建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沙依巴克区辖区2007~2011年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的所有死亡案例。
户口资料是从乌鲁木齐市统计局人口资料部门提供,跟公安机关、卫生部门和妇幼机构核对后使用。
1.2方法将所有死亡案例,诊断标准及级别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疾病和死亡原因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使用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死因统计软件(Access软件)将所有死亡案例个案信息导出Excel表格,然后将资料导入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资料汇总,统计描述,统计分析等。
2结果2.1人口基本情况对2007~2011年沙依巴克区居民总体人口进行了统计,5年累计总人口数为2796085人,年均人口为559217人。
除了2009年和2010年略有减少外人口总数呈逐年升高趋势。
男女性别比为103:100,人口均表现男性多于女性。
2.2 2007~2011年沙依巴克区居民死亡率对2007~2011年沙依巴克区居民累计死亡6185人,总死亡率为221.2,1/10万。
死亡率除2008年和2010年较前一年上升以外,总的来说有降低的趋势、2011年比2007年降低了12.99%。
女性居民的死亡率比男性死亡率低(见表1)。
本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年龄段人口在不同年份的死亡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各年龄别死亡率(ASDR)的统计,0岁组死亡率明显高于1~55岁组人口的死亡率,10~15岁组的死亡率最低,反而60岁组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高死亡率也增高。
14以前死亡率随着年龄的递增而下降,15岁以后死亡率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增加,75~85岁以上组死亡率最高。
2.3 2007~2011年沙依巴克区居民死因分布情况2007~2011年沙依巴克区居民前五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疾病、呼吸道疾病、疾病以外死亡、消化系统疾病,前五位死因的5年平均构成比占全部死亡的90.73%(见表2).2.3.1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情况对2007~2011年沙依巴克区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病的死亡率在循环系统中排在第一位。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在第二位,其他高血压病和循环系统的其他疾病在第三位。
2.3.2肿瘤死亡率情况对2007~2011年沙依巴克区居民肿瘤类死亡率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在肿瘤类疾病中排在第一位。
恶性肿瘤中肺癌的死亡率最高11.95/10万,胃癌死亡率为8.29/10万依次为第二位,肝癌死亡率为7.71/10万依次为第三位。
3讨论死亡是主要的生命事件之一。
死因统计是研究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1]。
Jiang He等[2]曾对我国40岁以上居民死亡原因进行了为期10年的前瞻性研究,这是近年来关于中国人群死亡原因的权威性的研究。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肺炎和流感、感染性疾病是我国居民的前5位死因。
与此结果相比沙依巴克区居民死亡原因顺位大致相同。
2007~2011年沙依巴克区居民死因顺位第一的均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更是高达65~85人/10万。
可见心脑血管疾病对居民造成的死亡威胁很大,需要及时的发现和治疗。
本研究死因顺位结果中除了2010年呼吸系统疾病排在第二位以外其他年份肿瘤一直是第二位死因,其中恶性肿瘤一直排在第一位。
因此加强恶性肿瘤的防治和研究,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控制发病,减少死亡,是疾病控制的一项重要课题乐清市2009年因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为1684,死亡率为138.38/10万,其中肝癌占第一位,死亡率为29.01/10万,其次为肺癌、胃癌、食管癌 [3]。
但是2007~2011年沙依巴克区因恶性肿瘤为死因的多种疾病里面肺癌的死亡率最高11.95/10万,胃癌死亡率为8.29/10万,肝癌死亡率为7.71/10万、排到第三位,与乐清市的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别。
故对沙依巴克区来说肺癌、胃癌、肝癌等高发肿瘤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陈景林,孙梅英,靳妍,等进行的2008年乌鲁木齐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的疾病防治重点也应以慢性病和意外伤害主[4]。
沙依巴克区作为乌鲁木齐时的最大一个区县,本人对沙依巴克区居民死因分析研究结果也跟他们的研究结果一样。
另外,沙依巴克区居民疾病意外死亡的死亡率虽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仍然保持9~20人/10万的高死亡率水平,故加强这方面的防控工作。
综上所述,沙依巴克区居民死因模式及其变化情况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中毒与意外伤害为主要死因,男性死亡率大于女性,这类疾病已成为沙依巴克区的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其防制,减少死亡和残疾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1]赵丽英,周艳丽,翟力军.2005-2009年北京市东城区居民死因分析[J].疾病监测,2010,25(8):662.[2]Jiang He,Dong feng Gu,Xi gui Wu,et al.Majorcauses of death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1J Med, 2005,353:1124-1134.[3]张强.乐清市2009年居民死因分析[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0,10(4):223.[4]陈景林,孙梅英,靳妍,等.2008年乌鲁木齐市居民死因监测分析[J].地方病通报,2010,25(2):29-30.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