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埭小学语文教研组2013-2014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开发区小学语文学科试卷质量分析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开发区小学语文学科试卷质量分析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开发区小学语文学科试卷质量分析根据教育局、教研室统一部署和安排,我校于2014年1月19、20、21日,进行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检测评价工作。

现就语文学科质量与试卷分析予以报告:一、试题特点“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这次试题内容突出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人文性。

其特点为:全:面向全体学生,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注重了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精:以点带面,从一个考查点能透视出多重问题,在份量和要求上均有一定弹性。

活:突出素质教育思想,强化能力培养,使学生能活学活用。

实:每一个题目都实实在在,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每个年级都体现了积累和运用这一新理念。

新:每份试卷都有学生创新意识的体现,注重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试卷分析(一)定量分析纵观以上统计表,我校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最高分:低年级100,中年级97,高年级96;各年级及格率都在80%以上。

(二)定性剖析本次测试题确实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知识。

试题灵活多样,知识覆盖面广,突出重点,贴近生活,广度、深度皆宜。

仔细阅卷后,发现一些问题,有的属知识性错误,有的是非知识性错误。

1、非知识性方面诸如:写错别字,各年级都很严重。

从卷面看,还有部分学生文字书写不规范、不整洁,涂改现象较严重。

2、知识性方面(1)基础知识各年级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充分显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①学生的积累素养较高。

②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亟待提高。

虽然积累这方面的成绩较好,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上欠缺。

这说明学生的积累没有深度,运用没有广度,感悟能力较差。

(2)阅读能力1~6年级都设计了阅读篇目,而且加大了阅读量,课内外阅读篇目兼有,题型灵活多样。

这部分失分率较高。

把阅读从出题范围上分为两大块——课内和课外;从命题方式上分为知识性问题和能力性问题。

从卷面分析看出:学生完成课内阅读好于课外阅读,完成知识性问题好于能力性问题。

2013---2014学年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2013---2014学年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本次试卷题型包含拼音乐园、字词游戏、日积月累、阅读四方面,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注重学生阅读、积累应用能力和写话能力的考察。

本次考试应考78人,实考78人。

平均分80,及格69人,及格率89%,优秀35人,优秀率,45%,90-100分为35人,80-89分为22人,70-79分为11人,60-69分为1人,0-59分为9人。

一、试卷分析1、创设试卷的策略思想:本次试卷意在考试引导学生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告诉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是重点,阅读易出错.2、试卷考查的内容为设计的每一个题目都实实在在,面向全体学生,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贴进生活。

与上一段内容以词语的形式连在一起,组词为巩固性内容.3、试题的分数权重.全卷题分的比例分配,知识型为拼音乐园,字词游戏,日积月累.能力型的是阅读题和附加题,重点板块是阅读,出的题挺难, 体现了学以致用,注重积累,题型合理、丰富特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有利于学生读写、理解等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4、试题的难度,信度,效度.难度为3:5:2信度为:不但成绩真实涉及的内容与教学相关无差错.效度:考试的有效性.试题区分度高,优生得高分,差生得低分.试题分部有效无全错的.二、答卷情况分析:1、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还算扎实,如看拼音写词语、组词、选词、完成句子等,多数学生能做好,但识字辩字能力不够强,多数学生存在错别字。

2、积累方面学生也做得较好,失分较少,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背诵不够准确,填空时有些字不会写或写错,导致失分。

3、理解能力、阅读能力还有待提高。

阅读题考察的是学生的知识实际掌握和运用程度,学生阅读不仔细,审题不认真,做题不细心,导致失分多。

三、出现的问题:1、学生对已经积累的语言、词汇不能灵活运用。

还有一部分同学背的滚瓜烂熟,就是错字连篇。

小学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忙忙碌碌一学期已经结束,干了一学期的教研室主任并兼职语文学科教学累并快乐着。

手里拿着孩子们的期末考试试卷,看着孩子们的考试成绩单,心里满满的是感动。

平时考七八十分的孩子这次都考了九十分,平时刚刚及格的孩子这次考了七八十分。

感谢孩子们没有辜负我的良苦用心,没有让我失望。

现试卷分析如下:一、考试情况分析:满分人,九十分以上人,八十分以上人,七十分以上人,不及格人。

平均分为优秀率为,及格率为。

二、试题类型:本次区教研室依据“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以“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用好教材、大量读写”为原则进行了命题。

题型与初中题型相接轨,为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依据“课标—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设计了第一题“写好字”。

依据“背诵课文、日积月累、必背古诗词《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临安邸》”设计了第二题“多积累”。

依据“语文园地三的‘快乐读书吧’”设计了第三大题的1、2小题。

依据“会写写字表要会会写的220个字;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第八单元语文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古人谈读书》背诵课文;语文园地八《推荐一本书》”设计了课内阅读题。

依据“课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第八单元语文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第五单元语文要素——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设计了课外阅读题。

依据“第五单元语文要素—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设计了作文题。

三、每道题的不足之处:第一题,建议加一个明确的要求,如:我能把下面的字工工整整的抄写下来。

第二题,课外古诗积累可以用连线或填序号的方式。

课外阅读可以考察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考察范围不宜太细。

课内阅读题中的第5小题考察的是背诵课文《古人谈读书》,那么题目要求就该明确,如:请结合所学课文,至少写出三条。

语文组13-14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分析

语文组13-14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分析

宁师附小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本次期末考试一至六年级都由县进修学校统一命题,六年级由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统一组织老师在二实小采用电脑阅卷评卷,由进修学校进行质量分析。

一至五年级采取邻近年级学生交换座位,不同年级老师交换监考,实小、附小、二实小三校不同年级教师在实小,统一标准,进行“流水作业”评卷,较好地监控了质量,体现了教学质量的真实情况。

下面就一到五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情况分析如下:(一)质量检测数据统计:一~五年级学生语文学科期末质量检测成绩统计年级在籍数与考数平均分及格数及格率优秀数优秀率班级之间平均分差距情况一年级292 290 93.81 289 98.97% 269 92.12% 5.72二年级245 245 93.85 244 99.59% 227 92.65% 6.31三年级289 286 84.82 283 98.95% 223 77.97% 3.54四年级310 310 84.29 302 97.4% 255 82.30% 6.12五年级276 276 83.12 273 98.9% 201 72.8% 1.23 从上表看,各年级语文平均分呈现出正常现象:低年级平均分高,中高年级稍低。

各年级的及格率都较高,达到了教育局对我校规定的及格率。

优秀率一、二年级相对比较高;从同年级班级之间的差异来看,五年级各班差距最小,最高与最低只相差1.23分,班级之间很均衡,三年级各班之间的差距也属正常,平均分最高的班级与最低的班级相差3.54分。

一、二、四年级班级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距达到了5分以上。

(二)卷面分析本次期末测试让我们看到,老师们认真落实了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断创造适合学生的语文课堂,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从试卷上看,主要成绩如下:1、基础知识落实到位,语文的基本技能得到提高。

各年级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充分显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2013--2014上学期语文 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2013--2014上学期语文 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2013---201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卷面分析筱埕中心小学廖美芳一、试卷特点从卷面情况来看,所考的题型多样,内容难易适中,出题内容全面,概括了所学知识,既涵盖课文字词句和背诵的要求,也落实语言文字的要求,重在考察学生日常对课文的掌握能力,也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积累情况。

整张试卷书本内容占28%,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的题型占39%,作文占30%,卷面整洁占3%。

从基础知识、课文内容、课外阅读、习作四方面全方位考察学生一个学期所学知识,试题覆盖面广,突出了重点和难点,试题比较灵活,尤其是课文内容填空部分,以“积累与运用”的形式出现,覆盖篇幅较广。

本次试卷符合新课标要求,体现了新教材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二、成绩分析应考人数:38人实考人数:38人总分:2690分平均分: 70.79分优秀人数:17人优秀率:44.74% 及格人数:29 及格率:76.32%三、考题分析(一)我会拼读,并把字写漂亮(10分)本题属于基础题,但得分率不高,失分主要在“告辞”;“崇山峻岭”中的“峻”“敏捷”的“捷”,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f”与“h”难以辨析导致失分。

(二)仔细辨认,对号入座(6分)本题考查学生日常对字词的积累,让学生分辨一些形近字,本题得分较高共20人满分,这三组字在课堂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本人进行了穿插讲解,学生的领悟力也较好,因此多数学生都能得满分。

个别基础薄弱的学生仅在个别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误,其中“历“与”厉”比较容易混淆,有些学生比较粗心将“疑”字书写错误。

(三)这些词语我脑袋里多着哩!(9分)这三组词语在复习时已重点强调,复习提纲中也出现了原题,但只有13人得满分,失分在于出现错别字,如“清波漾漾”中的“漾”,还有一些学生竟无法回忆“ABCC”的词汇,主要在于课外知识面太窄。

(四)我会选词填空(4分)本题出现两组词语让学生填空,在复习提纲中也出现了相似的题型,共19人得满分,多数学生将“改善”与“改变混淆使用,也存在一些学生抄着抄着竟然抄错字的现象。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分析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分析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一)试题质量分析:1、试题难易程度分析:这一套试题不论从题目的设计,还是内容的涉及,均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特别是会认字和会写字的掌握、多音字、同音字、成语、课文内容填空、阅读以及习作等题目的设计,关注了不同学生的发展程度、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发展需求!值得一说的是个别题目安排形式稍难,题量较大。

2、知识点涵盖与课程标准对应分析:本套试题的知识点能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出题,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考察既全面又有所侧重,试题既重视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察,也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考察,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在试题中渗透!特别值得一说的是,试题中对孩子温馨的提示提高做题信心!3、试题与新课改的对应分析:本试题突出了“新颖”“全面”“人文”的特点。

“新颖”是试题的类型新颖,如“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根据所学内容填空”;“全面”是试题出题的题型全面,如:看拼音写词语、比较组词、选择字的正确解释、补充词语、按课文内容填空等题目的设计无一不彰显出传统特色;“人文”的表现是:试题中无处不渗透出新教育改革体制下教师、学校、乃至教育制度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对孩子的尊重。

(二)试题分析:试题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改,体现新课标,体现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综合考查,重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试题共包括“积累运用”、“阅读”和“习作”三部分内容,遵循了“音——字——词——句——段——篇”的思路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1)题目的设计具体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人文性。

(2)基础性的知识在试题中得到充分体现。

例如:读拼音写词语,比一比组词,按照课文内容填空等题目的设计,考察了学生对课文的掌握,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运用。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及质量分析0-3940-5960-7980-100总分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备注12771256.573.982.350.41一、数据分析实考人数为17人,总分为1256.5分,平均分为73.9分。

优秀成绩总人数为7人,占41.18%,及格成绩总人数为14人,占82.35%,不合格成绩总人数为3人,占17.65%。

二、对试卷的总体分析总体而言,该试卷知识覆盖面较广,信息量大,贴近学生生活,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检测了运用的能力。

题量适中,难易适度。

依据课标,尊重教材。

本次考试有十一大题型,有基础知识的测试和阅读能力的理解。

基础知识的测试内容较为全面,包括字、词、句,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

阅读能力的理解是根据短文内容,再填一填”,要考查学生能否读懂文章,能否从文中找到答案。

我对全班17名学生的试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统计,下面就试卷呈现的方式分两部分对该卷及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基础知识部分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

尤其是第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题正确率较高,只有个别学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对第一题填写音节,学生对字的拼音掌握不是很好,第二题按要求填空和第七题连线,学生的失分都较多。

(二)阅读能力部分阅读能力这一部分,少数的学生能看懂图意并且能写好一两句话,多数学生不知所云。

学生答错,主要原因是独立阅读能力不够,在以后还要对阅读方法上多加指导。

总之,本次对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总体上不是很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太扎实,学生的阅读题完成得不是很理想,阅读能力较差。

三、今后改进教学策略1、更加重视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仔细审题、仔细答题、仔细检查。

3、注重在教学时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

4、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方法。

5、重视词语的积累,增大阅读量,提高说话、写话的能力。

小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质量分析

小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质量分析

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质量分析明德中心小学我校对全体学生进行了语文期末考试。

学校严格遵循考务程序,圆满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现将本次考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如下:一、试卷分析:本次考试的试卷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培养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方面能力出发设计试题,基础知识依纲靠本,主要考察书本知识,侧重字词、积累,基本技能安排两篇阅读练习,一篇课内片段训练,一篇课外阅读,既有一定的广度,也有一定的难度。

低年级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

二、总体情况评价三、数据分析从及格率和优秀率可以看出,各年级及格率较高,除四年级外,均在95℅以上。

优秀率差距较大,这与试卷的难易程度有很大关系,四、六年级基本技能侧重考察学生的能力,优秀率偏低。

从学生的卷面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低,习作内容平实,无新意,总体感觉,学生语文素养存在一定问题:1.对语言的理解、感悟能力欠缺现在,我们的老师重视了语言的积累,学生也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可当学生在一些具体的语境中,需要自己准确理解、处理语言时,就束手无策,苦思冥想后,答对的还是少数。

再加上有些学生在阅读时不够用心,对题目不求甚解,草率落笔,造成了对语言文字不能准确把握。

比如四年级阅读理解《船过三峡》,2、3、4自然度很明显是总分的结构形式,可学生却很少能做出;用两个字概括2、3、4自然段的意思,很明显从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能找出来:“三峡的山好奇啊!”“三峡的水好急啊!”“三峡的船好险啊!”分别是山奇、水急、船险,可能发现并概括出来的学生实在是寥寥无几,我想学生到底是怎么读短文的呢?难道真的是题太难,对学生的要求太高吗?可这么明显的答案,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就发现不了呢?我实在想不通。

2.语文综合能力薄弱也许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在“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这一题中失分较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狮市蚶江镇莲埭小学2013—2014学年
第一学期语文科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测试从六张试卷总体上看,具有以下几项特点: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各年段的目标要求为标准,紧扣教材知识结构及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检测,检测内容涵盖了拼音、字、词、句、阅读、写话与习作等,大部分试卷以适合新课标理念,夯实基础,难易程度适中,内容全面,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个体差异。

2.本次检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既表现语文工具性特点,又力求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二、三年级都考查了查字典,检测工具书的运用,在阅读题的考查中则更淋漓尽致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

3.“学以致用”,试卷从习这是本次检测的亮点。

如在情境中填写词语,既检测了学生词语的运用,又表达了意思,把知识活用,运用在生活中;再如六年级的情境诗句,把古典文学与生活的联系,把在生活中把语言的魅力绽放,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体现“语用”,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教学效果分析
本次测试,我校实考:588人,及格565人,及格率:96.08%。

优秀人数:420人,优秀率:71.42%。

三、学生的答卷情况分析:
本次期末测试,我校实行单人单桌测试,试卷批改采用流水作业,真实的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一至六年级学生成绩在任课老师预料之中,基本上没有大的偏差,学生的成绩良好。

但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年级:
本次考试中,共有十一题,学生考得较好的是“一、我会按顺序补充声母”“六、我会给下列词语分类,只填序号”“七、连一连课文填空”这三道题的正确率很高,这与一年级老师平时注重双基是分不开的。

一年级的老师平时能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在集体备课时能解决一些共性问题,做到共同进步。

本次考试中错误率较高的是“读拼音写词语”“拼拼音,连一连”。

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对拼音的掌握能力还不是很强,特别是对拼音的分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区分不强。

试卷中错误率最高的是“十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学生可能没读懂段意,没看懂阅读题目的意思,总之,独立阅读能力较低。

二年级:
本次考试中,共有十二题。

正确率较高的有一、听写词语,写序号”“二、拼一拼,写一写”“四、比一比,再组词”“九、把句子补充完整“十、填一填,做一做,考核课文填空”“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一个造句”两个班级的正
确率都达到了95%以上,原因是这个大类中各大题都是基础知识,内容比较容易,老师们平时能做到紧抓基础知识不放,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平时能加强练习。

学生答得不理想的是“三、给带点的字注音”“观察右边的图,找一找你要的信息”。

学生还处于识字的初级阶段,对于词语的能力运用能力比较低,多音字的区别还会混淆,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强。

错误率最高的还是“读短文回答问题”,对于短文的内容学生还没法准确理解,同时数段落和数句子,个别学生还是比较薄弱的,学生阅读习惯还不好。

三年级:
本次考试中共有十题,其中“一、我能拼,还能把字写正确美观”“六、我能把相应的诗句连一连“七、仿写句子”“八、我能背诵课文”正确率很高,原因主要有 1.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抓得比较扎实,课后反馈及时,对易混淆的词语能强调指出,并强化归类练习,对于这次考试来说,学生能够轻松完成。

2. 这些题目的难度教小,类型又常见,因而学生一看就知道题目的意思,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学生答得不够理想的是“二、读一读,比一比,再组词”三、我能按要求填空”“四、我能把下列成语写完整并选词造句”“九、我是阅读小能手”“十、本次习作”
学生对课文的不够熟悉,所以都不会填。

这次考试中“阅读短文”错误率较高,“惟命是从”的意思这一题,本次考试也暴露出我们的审题能力的薄弱,没有好好的地去读题目,在理解的基础上答题,,今后我们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习作部分,学生习作内容不丰富,组织语言的能力不理想,段落结构不合理,文章内容不够充实。

四年级:
本次考试中,共有九大题,正确率较高的是“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
正的词语”和“课文填空分布在第五题、第六题、第七题”,正确率也达到了90%以上,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原因在于:平时各位老师十分注重语文的双基训练,尤其是在复习阶段,狠抓字词默写,课文重点段落,文章人物品质及多音字、形近字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作文写一封信。

同学们对书信的格式很熟悉,写出了真情实感。

但在这次考试中也暴露出我们四年级学生的薄弱环节。

1.基础:“给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注意”,主要表现在拼音基础较差,不扎实。

2.阅读:阅读中第1题选择词语填进文中,对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导致张冠李戴。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理解能力不是很强,这篇文章先写——,接着介绍——,最后介绍——:学生学生的概括能力不强,完成情况不理想。

五年级:
共有三大部分,十小题。

本次考试中,“读拼音,写汉字,组成词”“按课文内容填空”正确率很高。

原因在于:1.平时这些练习,训练较多。

教师狠抓课堂效率,对这些重点词语、课文,多读,多写,多默,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这些基础知识,学生牢牢地掌握了;3.这些题目的难度教小,类型又常见,因而学生一看就知道题目的意思,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学生的失分主要集中在“阅读天地”中。

1.基础:“在没有错误读音的一组词语后面画勾”学生审题不够清梦,“按要求写句子”失分率高,其中转述句的转化学生掌握得不理想,“联系语境2.阅读
归纳能力有待提高,短文中一道题目是“对于短文的理解和概括”这类题,学生需要有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的阅读积累,成熟的概括能力,实在有难度,一部分同学的理解流于表面,不能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和精髓。

今后,我们要对理解句子加强指导,努力提高阅读能力。

六年级:
本次考试共有六大题,其中第一题“在情境中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句子训练:使用关联词、写比喻句、把反问改成陈述句”学生答得较好的原因是六年级的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2.答得比较不理想的是“在情境中填写诗句”和阅读题,特别是阅读题加入了不同考查形式,“内容补白”一题,学生还不够理解,补白不到位;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准确,反应学生对符号的用法不明确,找出概括金花外观及内在的四字词语,学生找得不准确,对内容理解不透彻;六年级寻找好词佳句,写出理由也答得不完整,对词句的赏析能力不强,表达不清晰。

所以今后我们在理解词语的方法指导上还要加强,并鼓励学生多阅读,让阅读丰富我们的语言词汇,提高我们的感悟能力。

经过本次的测验,我校语文总体上有以下几方面不足:
1.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于提高
小学阶段,关键是从小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一直强调学生审题习惯,书写整洁的习惯等,这次测试反映出一个问题,学生没有读书的习惯,学生没有耐心地阅读书,有一部分同学连写字也不耐烦!因此,要转变学生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阅读能力不高,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加大力度,有一半的学生还未掌握阅读方法策略,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部分学生题意审判错误,审题不明。

3.学生习作,选材陈旧,内容不够详实,表情达意有待提高。

四、今后教学中要加强的方面
综观本次考试,我们收获了许多,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全体教师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减负增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每一环节的训练目标,组织好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低年级除了培养良好的听课写字习惯外,重点是在说、读上下功夫,中、高年级重点在质疑、探索、感悟、体验上下功
夫,由浅入深,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语文能力。

今后,我们还应该做到:
1.全体语文教师都应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要培养学生养成写规范字,卷面整洁,认真审题,动脑答题,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2.在教学中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反对两个极端,在创设宽松的自主学习氛围时千万别忘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时时处处要对学生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整合,要在紧抓双基的基础上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学生阅读立足于课堂。

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另外,要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要提倡利用课余时间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多走进生活,观察生活,让学生博览群书,见多识广,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

4.扎实开展读写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写的空间,让学生去实践运用,掌握语言的规律,领悟习作方法,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比如:句式的训练,细节的刻画,诗歌的仿写,课文的补白,故事的续写,改编故事,在情境中写话等等,留给学生足够的练笔时间,掌握写作要领,并引导学生把课堂练笔的方法应用于作文之中,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

5.要耐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鼓励、期待、适时地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作业要面批面改,课堂上要给他们一片爱的天空,采用同伴互帮,家长引领,教师帮助的策略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总之,只要我们全体语文教师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的研究、反思,互帮互助、博采众长,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相信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