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轮优化探究物理(人教版)课件:第四章+微专题四+“嫦娥”探月四步曲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曲线运动—圆周运动优化课件

(5)特点:向心力是效果力,不是一种新性质的力,可由 某一性质的力(如重力、弹力、磁场力等)提供,也可由一个力 的分力或几个力的合力提供.受力分析时不要把向心力当做 一个独立的力来分析.
(6)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如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合外 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充当向心力,会改变速度的方向;合外 力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分力则会改变速度的大小.
【答案】D
【解析】由v=ωr知,r一定时,v与ω成正比,v一定时ω
与r成反比,故A、C均错.由v=
2πr T
知,r一定时,v越大,T
越小,B错.由ω=2Tπ可知,ω越大,T越小,故D对.
2.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方向,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与线速度方向始终相同 B.与线速度方向始终相反 C.始终指向圆心 D.始终保持不变
(1)在最高点水不流出的最小速率; (2)水在最高点速率v=3 m/s时,水对桶底的压力.
【解析】(1)在最高点水不流出的条件是重力不大于水做 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即mg≤mvRm2
则所求最小速率vm= Rg= 0.6×9.8 m/s=2.42 m/s. (2)当水在最高点的速率大于vm时,只靠重力提供向心力 已不足,此时水桶底对水有一向下的压力,设为FN.由牛顿第 二定律有FN+mg=mvR2,FN=mvR2-mg=2.6 N.
②小球过最高点时,所受弹力情况:
A.小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v=0,此时轻杆或管状轨道对
小球的弹力N=mg.
B.当小球的实际速度v> gR 时,轻杆对小球产生竖直向
下的拉力,管状轨道对小球产生竖直向下的压力,因此FN= mvR2-mg,所以弹力的大小随v的增大而增大.
C.当0<v< gR 时,轻杆或管状轨道对小球的作用力为竖
微专题四“嫦娥”探四步曲PPT课件

[巩固训练] [章末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2)从开始竖直下降到刚接触月面时,探测器机械能的变化.
(2)设机械能变化量为 ΔE,动能变化量为 ΔEk, 重力势能变化量为 ΔEp,则 ΔE=ΔEk+ΔEp 则 ΔE=12m(v2+2k1k22gh2)-mkk122gh1 即 ΔE=12mv2-kk122mg(h1-h2)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第四步:卫星着陆 [典例 4] 如图所示为“嫦娥三号”探测器在 月球上着陆最后阶段的示意图.首先在发动机 作用下,探测器受到推力在距月面高度为 h1 处 悬停(速度为 0,h1 远小于月球半径);接着推力 改变,探测器开始竖直下降,到达距月面高度为 h2 处的速度为 v;此后发动机关闭,探测器仅受重力下落至月面.已知探测 器总质量为 m(不包括燃料),地球和月球的半径比为 k1,质量 比为 k2,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 g,求:
[巩固训练] [章末检测] Nhomakorabea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A.“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 100km 的圆轨道Ⅰ上运动 圆轨道时速度大小不变,选项 A 错误.圆轨道半径大于椭圆轨
时速度大小可能变化
B.道“半嫦长娥轴三,号根”据在开距普离 勒定月律选项 B 正确.
面高度 100 km 的圆轨道Ⅰ
上运动的周期一定大于在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微专题四|“嫦娥”探月四步曲
C目录 ONTENTS
[巩固训练] [章末检测]
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2004 年,中国正式开展月 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 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嫦娥一 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 2009 年按预定计 划受控撞月.2010 年 10 月 1 日 18 时 57 分 59 秒“嫦娥二号”顺利 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1 年离开拉格朗日点 L2 点后,向深空进发,现今仍在前进,意在对深空通信系统进行 测试.2013 年 9 月 19 日,探月工程进行了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 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五号主 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 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要完成“嫦娥”工程的前提是要把卫星成功 送到月球,大致经历“发射→转移→环绕→着陆”四步.
之路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4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4

第29页
图 4-2-7
返回导航
必修2 第四章 第2讲
高考进行时 一轮总复习 ·物理(新课标通用版)
(1)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 v0 是多少? (2)斜面顶端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 x 是多少? (3)若斜面顶端高 H=20.8 m,则小球离开平台后经多长 时间到达斜面底端?
第30页
返回导航
必修2 第四章 第2讲
高考进行时 一轮总复习 ·物理(新课标通用版)
(2)由 vy=gt1 得:t1=0.4 s, x=v0t1=3×0.4 m=1.2 m. (3)小球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a=mgsmin53°=8 m/s2, 初速度 v= v20+v2y=5 m/s. sinH53°=vt2+12at22, 代入数据,整理得:4t22+5t2-26=0,
将物 体以一定的 初速度沿 □13 _斜__向__上__或__斜__向__下__ 方向 抛 出,物体仅在□14 __重__力__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斜抛运动.
2.斜抛运动的性质
是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 g 的□15 _匀__变__速___曲线运动,轨 迹是□16 _抛 __物__线__._____
第7页
□ 向夹角为
θ,则
tanθ=vv0y=
11
gt __v_0 _____.
(2)合位移 s= x2+y2=
v0t2+12gt22,方向与水平方
gt
向夹角为 α,则 tanα=xy=□12 __2_v__0 ___.
第6页
返回导航
必修2 第四章 第2讲
高考进行时 一轮总复习 ·物理(新课标通用版)
三、斜抛运动 1.定义
A.t1、t2 的大小与 v0 的大小无关 B.t2=2t1 C.A、B 两点速度大小之比为 1∶2 D.A、B 两点的高度差为52vg2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4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精选课件

(1)水流的初速度 v0 大小为多少? (2)若不计挡水板的大小,则轮子转动的角速度为多少?
[解析] (1)水流做平抛运动,有 h-Rsin 37°=12gt2
解得 t=
2h-Rsin g
37°=1
s
所以 vy=gt=10 m/s,由图可知: v0=vytan 37°=7.5 m/s. (2)由图可知:v=sinv30 7°=12.5 m/s,根据 ω=Rv可得 ω=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与航天
本章备考特供
名师坐堂·讲方法 解题方法系列讲座(四)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相结合的综
合问题 通常是圆周运动与斜轨道、平台相关联的匀速直线运动、 平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要根据各阶段的受力情况确定运动 情况,列牛顿定律方程结合运动学公式或从能量的观点去解 决.而天体表面的抛体运动则经常与万有引力定律结合来求 解.围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有关物理量,解决的途径 是通过抛体运动求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再根据万有引力定 律求T、ω、天体质量或密度,也可以只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求 重力加速度,再分析抛体运动.
-12gt21
⑥
代入数值解得 R′=0.075 m. [答案] (1)2 m/s (2)0.2 s (3)0.075 m
3.抛体运动规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问题 典例3 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沿水平方向以v0的初速 度抛出一个小球,测得抛出点的高度为h,抛出点与落地点之 间的水平距离为L,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求该星球的第一 宇宙速度.(即人造卫星在该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具 有的速度)
(1)小球到达 C 点的速度 vc 为多少? (2)圆筒转动的最大周期 T 为多少? (3)在圆筒以最大周期 T 转动的情况下,要完成上述运动圆 筒的半径 R′必须为多少?
【优化探究】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目录课件 新人教版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二讲 染色体变异和人类遗传病
第六章 第七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必修三
第一章 第二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讲 通过神经的调节 第二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三讲 免疫调节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必修一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一讲 走近细胞
第二讲 实验与探究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讲 细胞中的化学元素及无机物 第二讲 细胞中的有机物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应用 第一讲 酶和ATP
第二讲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三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选修三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专题一 基因工程
专题二 细胞工程(克隆技术)
专题三 胚胎工程
专题四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专题五 生态工程 综合达标检测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讲 细胞的增殖 第二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必修二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二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二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二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 第四章 基因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达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 第二讲 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一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第二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稳定性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最新】一轮优化探究物理(人教版)课件:第四章+第2讲 抛体运动

题组突破训练
1.[平抛运动的规律]
(2017· 高考全国卷Ⅰ)发球机从同一高度
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 (忽略空气的影 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 原因是( )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4.速度改变量: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 间间隔 Δt 内的速度改变量 Δv=gΔt 相同,方向 恒为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5.两个重要推论 (1)做平抛的中点,如图甲所示,B 是 OC 的 中点.
(2)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 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θ,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α, 则 tan θ=2tan α.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2讲 抛体运动
[考纲解读]
C
目 录
ONTENTS
[基础知识•自主梳理] [高频考点•分类突破]
[跟踪检测•巩固提升]
5 [课时作业]
[考纲解读]
1. 掌握抛体运动的特点和性质. 2.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 并能理解应用. 3.知道斜抛运动并掌握其处理方法.
[基础知识•自主梳理]
(5)从同一高度水平抛出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大的落 地速度大.( √ ) (6) 平抛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保持 不变.( × ) (7)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两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变化相 同.( √ )
(8)对于在相同高度以相同速度平抛的物体,在月球上水平位移 与在地球上水平位移相等.( ×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4章 第4单元 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 新人教版

[答案(dáàn)] D
第十五页,共40页。
[规律总结] 解决天体(卫星)运动的基本思路
(1)把天体(或人造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 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关系式:GMr2m=mvr2=mω2r=m(2Tπ)2r. (2)在地球表面或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可认为等于地球对 物体的引力,即 mg=GMRm2 .
第4单元(dānyuán)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一页,共40页。
夯实(hānɡ shí) 必备知识
第二页,共40页。
必备知识一 万有引力定律
1.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 ___椭__圆__(t,u太ǒy阳uá处n)在所有____椭__圆_的(tu一ǒy个uá焦n)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rènyì)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
答案(dáàn):A、C、D
第二十五页,共40页。
要点三 卫星变轨问题的分析
当卫星由于某种原因速度突然改变时(开启或关闭发动机或空
气阻力作用),万有引力不再等于向心力,卫星将变轨运行: 1.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增加时,GMr2m<mvr2,即万有引力不足以提 供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
第二十七页,共40页。
[例 3] “天宫一号”被长征二号火箭发射后,准确 进入预定轨道,如图所示,“天宫一号”在轨道 1 上运行 4 周后,在 Q 点开启发动机短时间加速,关 闭发动机后,“天宫一号”沿椭圆轨道 2 运行到达 P 点,开启发动机再次加速,进入轨道 3 绕地球做 圆周运动,“天宫一号”在图示轨道 1、2、3 上正 常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宫一号”在轨道 3 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 1 上的速率 B.“天宫一号”在轨道 3 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 1 上的角速度 C.“天宫一号”在轨道 1 上经过 Q 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 2 上经过 Q 点的加速度 D.“天宫一号”在轨道 2 上经过 P 点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 3 上经过 P 点的加速度
第十五页,共40页。
[规律总结] 解决天体(卫星)运动的基本思路
(1)把天体(或人造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 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关系式:GMr2m=mvr2=mω2r=m(2Tπ)2r. (2)在地球表面或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可认为等于地球对 物体的引力,即 mg=GMRm2 .
第4单元(dānyuán)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一页,共40页。
夯实(hānɡ shí) 必备知识
第二页,共40页。
必备知识一 万有引力定律
1.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 ___椭__圆__(t,u太ǒy阳uá处n)在所有____椭__圆_的(tu一ǒy个uá焦n)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rènyì)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
答案(dáàn):A、C、D
第二十五页,共40页。
要点三 卫星变轨问题的分析
当卫星由于某种原因速度突然改变时(开启或关闭发动机或空
气阻力作用),万有引力不再等于向心力,卫星将变轨运行: 1.当卫星的速度突然增加时,GMr2m<mvr2,即万有引力不足以提 供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脱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
第二十七页,共40页。
[例 3] “天宫一号”被长征二号火箭发射后,准确 进入预定轨道,如图所示,“天宫一号”在轨道 1 上运行 4 周后,在 Q 点开启发动机短时间加速,关 闭发动机后,“天宫一号”沿椭圆轨道 2 运行到达 P 点,开启发动机再次加速,进入轨道 3 绕地球做 圆周运动,“天宫一号”在图示轨道 1、2、3 上正 常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宫一号”在轨道 3 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 1 上的速率 B.“天宫一号”在轨道 3 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 1 上的角速度 C.“天宫一号”在轨道 1 上经过 Q 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 2 上经过 Q 点的加速度 D.“天宫一号”在轨道 2 上经过 P 点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 3 上经过 P 点的加速度
2021届物理人教版一轮课件:第四章突破全国卷4 天体运动问题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常考点有:卫星的变轨、对接;天体相距最近或最远问题; 随地、绕地问题;卫星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学问题、能量问题, 包括加速度(向心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线速度、周期的比 较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总体思路是熟悉两个模型:随地、绕 地.变轨抓住两种观点分析,即动力学观点、能量观点.注 意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的应用.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4/2 92021/4/29Ap ril 29,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 1/4/292 021/4/2 92021/4/29202 1/4/29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谢谢大家
栏目 导引
变轨问题经常考查的知识点有:速度、加速度的比较;动能、 势能、机械能的比较;周期、线速度、加速度的求法,特别 是椭圆轨道上周期的求法要用到开普勒第三定律;第一宇宙 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的理解.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4 /29202 1/4/29T hursday , April 29,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 021/4/2 92021/4/29202 1/4/294 /29/202 1 10:41:29 P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4/29202 1/4/292 021/4/2 9Apr-2 129-A pr-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4/292 021/4/2 92021/4/29Th ursday , April 29, 2021
时机械能守恒,有-GMrAm+12mv2A=-GMrBm+12mv2B,由开 普勒第二定律得 rAvA=rBvB,结合GRM2m=mg,rA=3R,rB =R,可求得 vA、vB,故 D 正确. [答案] A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若已知嫦娥三号环月段圆轨道的半径、运动周期和引力常 量,则可算出月球的密度 B.嫦娥三号由环月段圆轨道变轨进入环月段椭圆轨道时,应 让发动机点火使其加速 C.嫦娥三号在环月段椭圆轨道上 P 点的速度大于 Q 点的速度 D.嫦娥三号在动力下降段,其引力势能减小
[解析]
利用环月圆轨道半径、运动周期和引力常量,可以计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微专题四|“嫦娥”探月四步曲
C
目 录
ONTENTS
[巩固训练]
[章末检测]
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2004 年,中国正式开展月 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 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嫦娥一 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 2009 年按预定计 划受控撞月.2010 年 10 月 1 日 18 时 57 分 59 秒“嫦娥二号”顺利 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1 年离开拉格朗日点 L2 点后,向深空进发,现今仍在前进,意在对深空通信系统进行 测试.2013 年 9 月 19 日,探月工程进行了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 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五号主 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 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要完成“嫦娥”工程的前提是要把卫星成功 送到月球,大致经历“发射→转移→环绕→着陆”四步.
图.假设“嫦娥三号”运行经过 P 点第一次通过近月制动使 “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 100 km 的圆轨道Ⅰ上运动, 再次经过 P 点时第二次通过近月制动使“嫦娥三号”在距离月 面近地点为 Q、高度为 15 km,远地点为 P、高度为 100 km 的 椭圆轨道Ⅱ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 100 km 的圆轨道Ⅰ上运动 时速度大小可能变化 B. “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 100 km 的圆轨道Ⅰ上运动的 周期一定大于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 C.“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 Q 点时的加速度一 定大于经过 P 点时的加速度 D.“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 Q 点时的速度可能 小于经过 P 点时的速度
设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h 时,平台对仪器的支持力为 F1,根据 17 题述和牛顿第三定律得,F1= F0 18 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F=m0a,a= 2 R 联立解得:h= 2
[答案] 见解析
第二步:卫星转移 [典例 2] 嫦娥三号的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 假设嫦娥三号
在环月段圆轨道和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只受到月球的万有引 力,则( )
[解析]
“嫦娥三号”在距离月面高度为 100 km 的圆轨道上运动是
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选项 A 错误.由于圆轨道的轨道半 径大于椭圆轨道半长轴,根据开普勒定律, “嫦娥三号”在距离月 面高度 100 km 的圆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一定大于在椭圆轨道Ⅱ上运 动的周期, 选项 B 正确. 由于在 Q 点“嫦娥三号”所受万有引力大, 所以“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 Q 点时的加速度一定大 于经过 P 点时的加速度,选项 C 正确.“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上 运动的引力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Q 点的引力势能小于 P 点的 引力势能,所以“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到 Q 点的动能较 大,速度较大,所以“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经过 Q 点时 的速度一定大于经过 P 点时的速度,选项 D 错误. [答案] BC
(2)假设在“嫦娥三号”舱内有一平台,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 仪器对平台的压力可通过监控装置传送到地面.火箭从地面发 g 射后以加速度 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升到某一高度时, 2 地面监控器显示“嫦娥三号”舱内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为 17 发射前压力的 ,求此时火箭离地面的高度. 18
[解析]
第四步:卫星着陆 [ 典例 4] 如图所示为“嫦娥三号”探测器在
月球上着陆最后阶段的示意图.首先在发动机 作用下,探测器受到推力在距月面高度为 h1 处 悬停(速度为 0,h1 远小于月球半径);接着推力 改变,探测器开始竖直下降,到达距月面高度 为 h2 处的速度为 v;此后发动机关闭,探测器仅受重力下落至 月面.已知探测器总质量为 m(不包括燃料),地球和月球的半 径比为 k1,质量比为 k2,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 g,求:
M 地m (1)在地面附近,mg=G 2 , R
gR2 解得:M 地= G . (2)设此时火箭离地面的高度为 h,选仪器为研究对象,设仪器 质量为 m0,火箭发射前,仪器对平台的压力 M地m0 F0=G 2 =m0g. R 在距地面的高度为 h 时,仪器所受的万有引力为 M地m0 F=G R+h2
算出月球的质量,月球半径未知,不能计算出月球的密度, A 错误;由环月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时,在 P 点让发动机点火使 其减速,B 错误;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上 P 点速度小于在 Q 点 速度,C 错误;嫦娥三号在动力下降段,高度减小,引力势能 减小,D 正确.
[答案] D
第三步:绕月飞行 [典例 3] (多选)典例 2 的题图是“嫦娥三号”飞行轨道示意
第一步:卫星发射 [典例 1] 我国已于 2013 年 12 月 2 日凌晨 1 点 30 分使用长征
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三号”.火箭加速是通过喷气 发动机向后喷气实现的.设运载火箭和“嫦娥三号”的总质量 为 M,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 g,地球半径为 R,万有引力 常量为 G. (1)用题给物理面时的 速度大小; (2)从开始竖直下降到刚接触月面时,探测器机械能的变化.
[解析]
(1)设地球质量和半径分别为 M 和 R,月球的质量、半
径和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 M′、R′和 g′,探测器 M′m 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vt,则有 mg′=G 2 ,mg= R′ Mm G 2 R k1 2 解得 g′= g 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