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
母 乳 喂 养

• 喂奶时尽可能让婴儿吃到后奶,获取更多的营养
二、支持母乳喂养的措施
2. 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 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1)早吸吸吮刺激催产素分泌,促进宫缩,减少
母亲产后出血 (2)强化婴儿吸吮能力,让新生儿学会吃奶 (3)反射性刺激催乳素分泌,促进乳汁产生 (4)早吸吮利于婴儿获得初乳营养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环抱式
* 母亲将婴儿放在胳膊下
* 用枕头适当托住孩子的身体 和头部 •母亲的另一只手托住乳房, 帮助孩子含接乳房
•适合:双胎、婴儿含接困难、 治疗乳管有阻塞或喜欢这种体位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 适合非常小的婴儿 • 伤残儿或喜欢这种体位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 需注意的问题
• 避免座位太低,使母亲膝部抬得过高 • 避免座位太高,母亲不宜将婴儿抱在平行于乳房的位置, 身体易前倾。可在母亲腿上放枕头托住婴儿 • 避免坐姿靠前,没有物品支撑母亲的背,身体紧张且不舒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1. 喂奶的体位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坐位
*两肩放松,座椅要有靠背,不宜过高 *母亲坐的椅子高度要适宜 *可利用垫子或枕头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侧卧位
* 母亲侧卧位
•婴儿侧卧位,头不要枕在母亲的
手臂上 * 母亲不要用手按住婴儿的头部
适合: * 剖宫产术后
* 正常产后第一天
* 习惯卧位喂奶的母亲
• 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
以实现婴儿的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 • 之后,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应获 得安全的营养和食品补充,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 2岁或2岁以上
二、支持母乳喂养的措施
• 纯母乳喂养:只给婴儿吃母乳,不添加任 何的液体和固体食物(包括水)。但可以 服用维生素或矿物质补充剂和药物滴剂或 糖浆。对于挤出的奶不用奶瓶喂养(可用 小勺小杯)
纯母乳喂养的名词解释

纯母乳喂养的名词解释
3. 独家母乳喂养:独家母乳喂养是指婴儿在头六个月内只接受母乳喂养,不添加任何其他 食物或液体。这种喂养方式有助于提供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并有助于建立母婴之间的亲密 关系。
4. 部分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是指婴儿同时接受母乳和其他食物(如配方奶粉或固体食 物)的喂养方式。这种喂养方式可以根据母亲和婴儿的需求和情况进行调整。
5. 母乳代用品:母乳代用品是指用于替代母乳的配方奶粉或其他液体食品。在无法进行纯 母乳喂养的情况下,母乳代用品可以作为婴儿的替代食物。
纯母乳喂养的名词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母乳喂养是一种个人选择,每个妈妈和婴儿的情况都不同。如果有任何疑 问或困惑,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产后护理人员。
纯母喂养的名词解释
纯母乳喂养是指婴儿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内,完全以母乳作为其主要食物来源,不添加任 何其他固体食物或配方奶粉。以下是对纯母乳喂养的名词解释:
1. 母乳:母乳是母亲乳腺分泌的乳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抗体,可以满足婴儿的生长 和发育需求。
2. 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是指婴儿在头几个月内完全以母乳为食,不添加任何其他固体 食物或配方奶粉。这种喂养方式有助于确保婴儿获得最佳的营养和免疫保护。
母乳喂养ppt课件

03
母乳喂养中的常见问 题与解决方法
乳腺炎
乳腺炎定义
乳腺炎是乳腺组织发炎 的一种病症,通常发生
在哺乳期间。
症状
乳房红肿、疼痛、发热 ,可能伴随寒战、高热
等症状。
原因
乳汁淤积、细菌感染是 乳腺炎的主要原因。
解决方法
保持乳房清洁、及时排 空乳汁、使用适当的抗
生素治疗。
婴儿拒绝母乳
问题描述
婴儿不愿意吸吮母乳,可能是由 于口腔问题、饥饿程度、哺乳姿 势等原因。
家庭与社区的支持
家人的支持
家庭成员应支持母乳喂养,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帮助。
社区活动
社区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如哺乳讲座、亲子活动等,促进母乳喂 养的交流与支持。
社区资源
社区应提供相关资源,如母婴健康手册、哺乳咨询热线等,以满 足妈妈们的需求。
专业机构与咨询服务
医疗机构支持
医院和诊所应提供母乳喂养咨询和指导服务,帮助新妈妈解决哺乳 问题。
适当按摩乳房
注意观察宝宝吞咽声
哺乳前可轻轻按摩乳房,有助于促进乳汁 分泌。
宝宝吞咽声表明他正在有效地吸吮母乳。
母乳喂养频率与持续时间
新生儿每天哺乳次数较多,大约每23小时一次,每次持续约20-30分钟 。随着宝宝成长,哺乳次数逐渐减少 。
一般来说,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可根据 宝宝需要和母亲奶量进行调整,通常 建议至少持续6个月。之后,可根据母 婴情况逐渐引入辅食。
需求。
避免强制断奶
强制断奶可能会给宝宝带来心 理压力,影响其健康和心理发
展。
关注宝宝反应
密切关注宝宝在断奶过程中的 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
适。
断奶后的饮食调整
保证营养均衡
母乳喂养护理ppt课件

常见的避孕方法包括使用避孕 套、放置宫内节育器等。
母亲在使用避孕方法时应根据 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方式,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05
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
早产儿的母乳喂养
95% 85% 75% 50% 45%
0 10 20 30 40 5
早产儿定义:指胎龄未满37周的婴儿,由于身体各器 官尚未发育成熟,抵抗力较弱。
如果医生建议暂停母乳喂养,母亲应保 持泌乳,以便日后恢复喂养。
喂养建议
根据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继续母乳喂养 。
母亲患病时的母乳喂养
喂养建议
母亲患病定义:指母亲患有 某些疾病或感染。
02
01
03
如果母亲患有传染性疾病, 如感冒、乳腺炎等,可能需
要暂停母乳喂养。
母亲服用药物时,应咨询医 生是否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适当使用乳头保护霜
02
乳头疼痛或受损时,可以在哺乳后涂抹乳头保护霜。
避免过度使用奶瓶或安抚奶嘴
03
过度使用奶瓶或安抚奶嘴可能导致宝宝乳头混淆,影响母乳喂
养。
04
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
母亲的饮食和药物
母亲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取足够的蛋白质、钙、 铁、维生素等营养素,以满足自身和婴儿的需求。
母亲在哺乳期间应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某些可能 对婴儿有害的药物,如抗生素、镇静剂等。
建立更紧密的亲子关系。
提高免疫力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 和抗体,能够帮助宝宝增强免
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促进宝宝发育
母乳的营养成分均衡,有助于 宝宝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降低母亲患病风险
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母亲患乳 腺癌、子宫癌等疾病的风险。
母乳喂养的名词解释

母乳喂养的名词解释母乳喂养,是指婴儿在出生后的初期通过直接吮吸母亲的乳房来获取必需营养物质的喂养方式。
这种喂养方式是自然的、原始的,并且被广泛认可为对婴儿健康发育至关重要的方式之一。
1. 母乳母乳是乳腺中分泌的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液体。
它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抗体等,能全面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
母乳中的抗体有助于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减少婴儿感染疾病的风险。
2. 早期喂养早期喂养是指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小时内即开始进行的喂养。
在这一时期,婴儿的吮吸反射最为活跃,此时进行母乳喂养,能够帮助宝宝更好地适应生活外界并及时获得必要的营养成分。
3. 独家母乳喂养独家母乳喂养是指婴儿在头6个月内只接受母乳喂养,不添加任何固体食物或其他液体饮料。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独家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因为这种方式最能满足婴儿的全部营养需求,并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母子联系。
4. 部分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是指婴儿在接受母乳喂养的同时,也接受其他营养来源的喂养方式。
这包括配方奶粉或其他液体食物。
部分母乳喂养适用于一些婴儿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完全依赖母乳喂养的情况。
5. 辅助喂养辅助喂养是指在独家母乳喂养结束后,开始引入固体食物作为婴儿的补充营养。
通常在婴儿满6个月时,开始逐步引入其他食物,并逐渐减少母乳的喂养次数。
辅助喂养的过程应逐步进行,以确保婴儿适应新的食物和饮食模式。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已被广泛研究和证实。
以下是一些母乳喂养的益处:1. 提供营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全面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母乳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比例适合婴儿的消化和吸收,同时也能保护消化系统免受感染。
2. 增强免疫力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能够提供天然的免疫保护,帮助婴儿抵抗各种疾病。
研究表明,通过母乳喂养,婴儿患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和中耳炎的几率较低。
3. 促进婴儿的智力发育母乳喂养被认为能够促进婴儿的智力发育。
母乳中的脂肪酸对大脑和视觉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而母乳中的营养素也与婴儿智力的发展有关。
母乳喂养

哺乳指导--侧卧位哺乳
• 情景指导 • 要求:母婴保健师用语言描述引导产妇
进行侧卧位哺乳姿势指导 • 时长:≤3min • 适用对象: • 剖腹产 • 分娩时出现过难产
哺乳指导
• 3、环抱式哺乳 • 宝宝放在体侧的胳膊下方,面朝产
妇,宝宝双脚伸在背后 • 产妇用手托起宝宝的肩、颈和头部 • 产妇身体稍微前倾,让宝宝的口鼻
(一)哺乳指导
• 宝宝的含接姿势
(一)哺乳指导
• 5、喂奶后将余奶挤出,再挤出一滴奶 涂在乳头周围,并晾干。
• 6、竖抱新生儿拍嗝,用空心掌轻轻拍 打后背,使新生儿打嗝后再让其右侧卧 位避免呛奶,并观察是否有溢奶现象。
(一)哺乳指导
注意事项 1、指导产妇采用正确姿势进行哺乳(呛奶、窒息)。 2、两侧乳房应按先后顺序交替进行哺乳,时间不宜太长(≤20min);哺乳时应吸空一侧再吸
另一侧;如果乳汁过多,不可积乳过久。 3、不要让新生儿含着乳头睡觉。
哺乳指导
• 1、坐位哺乳情景指导 • 要求:母婴保健师用语言描述引导产
妇进行坐位哺乳姿势指导 • 时长:≤3min • 适用对象: • 顺产的足月儿
哺乳指导
• 2、侧卧位哺乳指导 • 产妇在床上侧卧 • 背后用枕头垫高,斜靠躺卧 • 产妇身体下侧的胳膊枕在自己头下 • 另一只手抱着宝宝的腰骶部
(2)免疫 尤其初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SIGA)能增加新生儿的免疫力,免受细菌感染(感冒、腹泻等) (3)便捷 经济方便、不受细菌污染,能保持新鲜、温度适宜、 (4)情感交流 母婴的接触、对视、感受肌肤之亲都能增进母婴感情; (5)形体恢复 母乳喂养可以刺激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同时可消耗母体脂肪等热量,从而加快产褥期的恢复; (6)防癌避孕 有效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助于推迟再次妊娠
母乳喂养 PPT课件

正确的方法能有 效减少哺乳问题,如 乳头疼痛或皲裂,帮 助妈妈更好的将母乳 喂养坚持到底,并体 会母乳喂养所带来的 乐趣。
生后头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期
要做到一:尽早开奶
新生儿娩出10分钟内,母亲就可在产房把婴儿抱 在怀中进行第一次吸吮。尽管此时并无乳汁分泌,但 婴儿及早适应母亲的乳头,并通过有力吸吮刺激对以 后乳汁的正常分泌和母婴相依感情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3、喂奶后婴儿感到满足,表情快乐,反应灵敏, 入睡时安静。
4、每天换尿布6次左右、大便每天2-4次,大便 呈金黄色糊状。
5、婴儿体重每周增加150g左右。 6、满月时体重要增加600g以上。
(1)乳母的营养状况
乳母的饮食、营养状况是影响分泌量及泌乳期长短。 乳母饮食应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充 足的热量。
[3.3.1 前奶]开胃菜,含有多量的水和糖,“解渴”, 安慰性吸吮主要吃前奶,避免摄入过多热量
多易配 ,导方 引致奶 起热没 儿量有 童摄变 肥入化 胖过, 。
[前奶] 脂肪
蛋白质
乳糖
[后奶] 脂肪
蛋白质
乳糖
[3.3.2 后奶]正餐,含有丰富而高热量的脂肪,“耐 饿”,饥饿时大量摄入后奶
喂哺后排气----防溢乳
是指除母乳外, 不喂给孩子其它食品 及饮料,包括水(除 药物、维生素、矿物 质滴剂外;也允许吃 挤出的母乳。)
婴儿6个月后,须 为婴儿添加辅食,又称 过渡期食品。
尽管母乳是婴儿最合适的营养品,但4~ 6个月后,由于婴儿消化器官和功能逐渐完 善,神经系统进一步发育成熟,对食物的质 和量有了新的要求,若不适时添加辅食,则 易导致婴儿营养缺乏,体重减轻及容易感染 疾病等。
母乳喂养儿生后1~2年生长发育正常
母乳喂养

5.母乳喂养的管理措施: 早吸吮,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不用奶 瓶,开奶前不喂食,帮助母亲使婴儿正确含接, 建立母亲喂奶信心。 6.母婴同室和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促进乳汁分泌保持有足够的母乳,增加母婴感 情,增加了母亲喂奶信心,减少了用奶瓶喂养 的危机。
(二)营养指导:强调食物多样化.保持良好的
情绪和生活习惯
(三)乳头和乳房的准备:
1.关于扁平和凹陷乳头:个别指导,主要是树 立母乳喂养信心的问题。 乳头伸展练习:示范 2.乳房按摩: 示范
二.产褥早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皮肤接触.早吸吮的重要性:
1.练习巩固吸吮反射,有助于母乳喂养成功 2.可提早乳汁分泌,延长母乳喂养时期 3.帮助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4.婴儿得到初乳,增加免疫力 5.减少奶胀 6.增加婴儿肠蠕动.早排出胎粪.避免黄疸的发生 7.增加母婴感情(增加母子联系) - 正常产母亲的皮肤接触: 又叫全部皮肤接触 - 剖宫产母亲的皮肤接触: 又叫部分皮肤接触 解释“应答”: 是母亲双眼注视婴儿进行目光交流并拥
母乳喂养知识与技巧
婴儿喂养的术语
• 1.纯母乳喂养:是指除母乳外不给孩子其它食 品及饮料,
包括水(除药物.维生素.矿物质滴剂外,也允许吃挤出的母 乳。)
• 2.几乎纯母乳喂养:如果是给予了少量的水或
为基础的饮料。
是以水
• 3.全母乳喂养:是指纯母乳喂养或为几乎纯母 乳喂养。 • 4.奶瓶喂养:是指以奶瓶来喂孩子,不管奶瓶中是什么,其
(五)母乳喂养中常见问题的原因:
1.乳头疼痛的原因: 含接姿势不正确,没有把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充分放入嘴内。 2.母乳不足最常见的原因: 未充分做到有效的母乳喂养。 3. 3.乳房肿胀最常见的原因: : 生后最初几天没有充分做到有效的母乳喂养。 “有效的母乳喂养” :正确含接,有足够的吸吮力, 有慢而深的吸吮,看到吞咽动 作和听到吞咽声音。 4.开奶前喂食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头内陷皲裂的护理
(1)乳头内陷 乳头形态因人而异,有的母亲乳头扁平或内陷,会增加初期哺 乳的困难。婴儿因一时含不住乳头,吸吮不到乳汁而大声哭闹、手足乱 蹬,母亲见状会着急。实际上乳头对于哺乳并不重要,它的作用是引导 孩子将乳晕全吸入口腔。所以乳头内陷的母亲喂奶时可先用手指轻轻按 摩一下乳头,使其凸出一点。最有效的办法是先用手将胀满的乳房中的 乳汁挤掉一些,使得乳晕区变得比较柔软,再用拇指和食指将乳晕区压 成扁平形态,使乳晕和乳头形成“奶头”,这样,婴儿就容易吸住了。 (2)乳头皲裂(裂口) 开始喂奶的头几天,母亲会觉得乳头有些刺激,持续几 秒后就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感觉乳头疼痛始终不退,逐渐加 重,说明乳头上可能有裂口,乳头是人体敏感的部位,一旦出现裂口, 会感觉异常疼痛,有的母亲因耐受不了疼痛而放弃母乳喂养。预防乳头 裂口的方法有:不要在婴儿特别饥饿时喂养;注意正确的喂哺姿势;经常 按摩乳房,刺激喷奶反射;喂哺时,一定要把大部分乳晕塞到婴儿口中; 每次哺乳之后将乳头晾干后挤几滴奶均匀地涂在乳头上,可起到保护乳 头的作用;在乳头上面不能使用肥皂;哺乳完毕后切勿从婴儿口里强拉出 乳头,可用手指轻压婴儿下巴,阻止婴儿吸奶后再轻轻退出乳头;母亲应 穿宽松的棉制品内衣并戴胸罩,当胸罩潮湿时,应及时更换。
正确哺乳的姿势图示
正确托乳房的姿势
· 母乳喂养步骤一: 碰碰宝宝嘴唇,让嘴张开。 · 母乳喂养步骤二: 嘴张开后,将宝宝抱在胸前 使嘴放在乳头和乳晕上,宝 宝的腹部正对自己的腹部。 · 母乳喂养步骤三:如果宝宝吃 奶位置正确,其鼻子和面颊 应该接触乳房。 · 母乳喂养步骤四:待宝宝开始 用力吮吸后,应将宝宝的小 嘴轻轻往外拉约5mm,目的 是将乳腺管拉直,有利于顺 利哺乳。
母乳前的准备——
• • • • • 足够的信心 平和的心态 一块温热的小毛巾 舒适的环境 舒适的体位
母乳中含有的关键营养素
• 脑部结构性营养素 DHA/ARA,胆碱、a-亚 麻酸和亚油酸以及脑部 进程性营养素铁、锌、 碘、蛋白质、脂肪、碳 水化合物、矿物质、维 生素、水分等。
母乳喂养的好处
• 它含量适中、比例适当、质地优良, 最易于新生宝宝消化。 • 母乳没有感染变质的可能,对宝宝 健康成长发育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 • 它藴含丰富的免疫成分,能明显减 少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 母乳是最经济,简便、安全喂养的 方法。 • 母乳能促进母子感情,为母子建立 独特的生理和情感基础。 • 还能让宝宝在母乳喂养中获得安全 感和满足感,有利于心理发育。
奶水挤在玻璃杯子内,看起来像清水一 样,我觉得营养一定比不上浓厚的奶水, 是这样吗?
答:其实不是这样的。外观看上去清淡的 奶水营养并不一定比浓厚的奶水差。只是 其中的水分不同而已,奶水看起来很淡其 实还是有营养的,只是含脂肪较少,刚开 始分泌的前奶含脂肪少,大多是清淡的, 后奶含脂肪多,是白色的。许多母乳喂养 的宝宝吃不到后奶,摄取的脂肪少,大都 偏瘦。所以每次喂奶时应让宝宝多吸吮, 适当延长吃奶时间,以便吃到含脂肪较多 的后奶。妈妈的膳食质量也直接影响奶水 的成分。
后奶:
含有较多的脂肪,看起来颜色比前奶白。 在母乳喂养中,它可以为宝宝提供大量的热量,有助于 各方面的成长。
初乳与成熟乳的区别
•初乳与成熟乳相比,脂肪和糖较少而蛋白 质较多,适合新生儿的消化吸收。 •初乳中含有许多的免疫物质,其中具有抗 病能力的免疫球蛋白含量比成熟乳高20-40 倍。 •初乳中含有复合铁质蛋白,具有减弱细菌 活力和消灭细菌的作用。 •含有溶菌酶,具有阻止细菌、病毒侵入婴 儿机体的功能。
如何转换奶粉?
如果宝宝喝的奶粉没问题,就不要更换。 如果怀疑宝宝对奶粉有不良反应,请在转换奶粉前咨询医师。
· 宝宝的肠胃机能较弱,对原来吃的奶粉有依赖性。
宝宝替换奶粉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腹泻、便秘、不爱吃奶、哭闹、 过敏等不适症状。因此替换奶粉初期必须新旧奶粉混合吃。无论怎 样宝宝都要逐渐过渡,循序渐进,这是避不可少的。
母乳喂养的相关问题,你知道吗?
没有母乳或者母乳不足该怎么办?
答:如果妈妈们遇到没有母乳、母乳不足,或者 因为某些疾病不能正常哺乳时,建议应该选择专 为宝宝设计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而不是鲜牛奶。 因为鲜奶中蛋白矿物质含量过高,会增加宝宝的 肾脏负担,必需脂肪含量不足,影响婴儿大脑和 视觉发育,缺乏维生素C、D等,影响铁、钙的 吸收。碳水化合物含量过低,不利于能量的吸收。 而婴幼儿配方奶粉时根据婴儿的生理特点和营养 需求。以母乳为金标准,将牛奶进行科学改良而 制,为宝宝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
宝宝没有吃饱的3个信号
信号一:放下就醒 宝宝在吸奶时会表现出很费力,不久 就不愿再吸或睡着了,但睡不到1-2 个小时就又醒来哭闹。这往往提示妈 妈奶水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信号二:吃奶过程中大哭 宝宝在吸吮的时候吸不出来会放声大 哭,然后再用力去吸,吸了一会儿吸 不出来又会哭,哭了又想在吃,始终 舍不得放开乳头,这说明母乳不够。 信号三:听不到吞咽声 如果宝宝只是吸吮不发出吞咽的声音, 或者吸吮多次才能咽一次,说明妈妈 的奶不够,妈妈该适量增加哺乳频率 和给宝宝增加奶粉。
信号四:大小便次数
宝宝的大小便次数也反映出宝宝饥饱的情况。 宝宝出生的头两天,每天应至少排尿2-3次,从出生第五天开始,每24小时排尿达6-12次。 排软黄便1-8次,这样说明宝宝基本上吃饱了。 如果排便或排尿次数过少,就说明吃的不够,如果宝宝吃奶粉,一天一次也算正常。
信号五:宝宝体重增长
出生后最初几天,由于睡得多吃得少,且肺和皮肤蒸发出大量的水分,大小便也排泄很多,会 出现体重下降,减轻100-250克,出生7-10天会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人工喂养的宝宝,如何冲调奶粉?
如何冲调奶粉?
• 水必须完全煮沸。 • 冲调的水必须调制适当的温度,并将水滴只手腕内侧, 感觉与体温差不多即可。因水温过高,会使奶粉中的乳 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消化吸收。 • 不要用纯净水或者矿泉水冲奶粉,纯净水失去了普通自 来水的矿物元素。而矿泉水由于本身矿物质含量过多且 复杂,不适合婴儿。 • 冲调的奶粉量及水量必须按奶粉罐上指示,奶水浓度过 浓或过稀,皆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 调好的奶粉在未吃过的情况下,常温存放不能超过半小 时。 • 冲调好的奶粉不能在煮沸,再次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 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 值,宝宝喝这样的奶,所获得营养也会大打折扣。
经历了初为人母的喜悦与紧张 妈妈们,开始习惯了自己的新角色 妈妈与宝宝一起经历了四季 生命的年轮也就多了一个圆圈
均衡的营养搭配 是每一位聪明宝宝不可缺少的 那么,亲爱的妈妈们 你们准备好了吗?
母乳是新生宝宝最好的礼物
新疆塔城市人民医院 辛媛美
• 初为人母,妈妈都希望自己宝宝能 够在均衡营养下茁壮成长。可爱的 妈妈们,你们知道吗?母乳就是新 生儿最好的食物。
正确哺乳姿势
把握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正面抱宝宝哺乳的姿势这是最常见的姿势,把一两个枕头放在膝盖上垫起 宝宝,将宝宝的头放到胳膊肘内侧。将大拇指放在乳房上部,其他四指放 在乳房下部,与乳晕保持一定距离,用“L”型或“C”型的手势托起乳房。 轻轻挠一下宝宝的下巴,使宝宝张大嘴巴,然后靠到妈妈胸前使宝宝完全 含住乳头。确认一下宝宝的舌头有没有在乳头下包住乳晕,这时宝宝的鼻 尖应当能触碰到妈妈的乳房。 ●侧卧哺乳的姿势对于剖宫产手术后身体疲惫的产妇,这是最舒服的哺乳姿 势。妈妈侧卧,用枕头垫高肩背部,将宝宝抱在怀里,让宝宝的嘴对准乳 头让宝宝吃奶。虽然这是最舒服的姿势,但缺点是不利于乳房里的奶水全 部流出,所以哺乳后一定要将剩下的奶挤出,这样才能保证母乳量并维持 乳房的模样。以这个姿势哺乳,宝宝含住乳晕吃奶时腹部能触碰到妈妈的 腹部。 ●夹在肋下哺乳的姿势就像把足球夹在肋下一样,将宝宝的腿夹在妈妈的肋 下,用胳膊肘垫住宝宝的屁股,使宝宝尽量舒服些。另一只手臂托着宝宝 的头,使宝宝的嘴对准乳头。为了避免宝宝的身体呈一字形,可以在宝宝 的身体下面垫一个长坐垫。
对于新妈妈们来说,经常被人询问: “你的奶够吃吗?”
而宝宝经常发出的“信号”,可以帮 助妈妈们判断自己的母乳是否够吃。
宝宝吃饱母乳的5个信号
信号一:妈妈乳房的自我感觉
在哺乳前,妈妈的乳房有饱胀感,乳房表面静脉显露,用手按摩和容易挤出乳汁。 宝宝吃完母乳后,妈妈感到乳房已排空,乳房松软,轻微下垂。
信号二:宝宝吃奶的声音
宝宝在吃母乳的时候,会发出节律的吸吮声,平均每吸吮2-3次可听到咕咚下咽的声音。
信号三:宝宝的满足感
如果妈妈母乳充足,宝宝吸吮10-20分钟就会放开乳头,吃饱后宝宝会有一种满足感。 有时候宝宝会对着妈妈微笑,或者咿咿呀呀地发声,自得其乐。 有的宝宝喂完之后会马上睡觉,并且2-3个小时不醒,醒后也会表现出愉快的情绪。
· 转换奶粉期间,妈妈要时刻注意宝宝的大便情况,如颜色、形状、
质地、次数都是否正常,若无太大变化,说明消化情况良好。
· 如果在宝宝替换奶粉过程中出现了拒食现象。或吃少量奶粉导致剧
烈呕吐,腹泻、便秘、皮疹等情况,则说明宝宝不适合新奶粉。妈 妈应换回原来的奶粉。待宝宝肠胃恢复正常重新替换其他奶粉。
对于如此珍贵的母乳,它的 一些“别称”,新手妈妈, 你知道吗?
按照分泌的时间,母乳分为:
初乳:
产后最初5-7天分泌的乳汁叫初乳。 初乳中富含抗体、丰富的蛋白质、较低的脂肪及宝宝所需的各种酶类、碳水化 合物。 这些都是其他食品无法提供的。 初乳中免疫物质可以覆盖宝宝未成熟的肠道表面,阻止细菌、病毒的附着。
过渡乳:
产后8-14天间所分泌的乳汁称过渡乳。 其中所含蛋白质量逐渐减少,而脂肪和乳糖含量逐渐增加,是初乳向成熟乳的 过渡。
成熟乳:
产后 14 天后所分泌的乳汁成为成熟乳,实际上要 30 天左右才刍于稳定。 成熟乳看起来要比牛奶清一些,又可分为前奶和后奶。
按照宝宝吸吮的时间,母乳分为:
前奶:
每次哺乳时最先产生的奶,也就是前2、3分钟出来的奶。 其含水量大,可以为宝宝提供丰富的水分、蛋白质、乳 糖、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还有具有抗病能力的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