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幼儿教育的两大特点_林琳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解析

2018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分)1.小班同一个“娃之家”中,常常出现许多“妈妈”在烧饭,每位幼儿都感到很满足。
这反映小班幼儿游戏行为特点是()A、喜欢模仿B、喜欢合作C、协调能力差D、角色意识弱2.下列针对幼儿个体差异的教育观点中,不妥的是()A、应关注和尊重幼儿不同学习方式和认知风格B、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学习与探索C、应确保每位幼儿在同一时间达成同样目标D、应对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给予特别关注3.为保护幼儿脊柱,成人应该()A、推荐幼儿用双肩背包B、鼓励幼儿睡硬床C、组织幼儿从高处往水泥地上跳D、要求幼儿长时间抬头挺胸站立4、幼儿园教师应该是()A、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B、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C、幼儿学习的引导者、传授者和控制者D、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决策者和传授者5、婴儿出生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其微笑。
这种微笑称为()A、生理性微笑B、自然微笑C、社会性微笑D、本能微笑6.教师在重阳节组织幼儿到敬老院探访老人,这反映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什么原则?()A、兴趣性B、时代性C、生活性D、发展性7.下列说法中,属于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是()A、注意感官教育B、注重集体教学作用C、重视实物使用D、通过游戏使自由与纪律相协调8、教育过程中,教师评价幼儿适宜做法是()A、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幼儿B、根据一次测评结果评价幼儿C、用标准化的测评工具来评价幼儿D、根据日常观察所获信息评价幼儿9、下列表述中,与大班幼儿实物概念发展水平最接近的是()A、理解本质特征B、理解功能性特征C、理解表面特征D、理解熟悉特征10、小班幼儿观察植物时,下列哪条目标最符合他们的发展水平?()A、能感知到周围植物多种多样B、会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过程C、能察觉到植物外形特征与生存环境的反应关系D、能发现不同种类植物之间差异二、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请依据皮亚杰的理论,简述2~4岁儿童思维逻辑的特点。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特点、困境与两岸教育融合发展前景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特点、困境与两岸教育融合发展前景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特点、困境与两岸教育融合发展前景台湾地区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地区,其高等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岸教育融合发展被视为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带来了许多机遇和前景。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是教育资源丰富。
台湾拥有一批优质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世界水平。
许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学府,如台湾大学、清华大学等,为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台湾地区也是华人教育中心,吸引了许多海外学生前往留学,为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在台湾的高等教育中,注重实践和创新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许多高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台湾高等教育也非常重视跨学科的发展,鼓励学生在不同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培养综合能力。
然而,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也面临一些困境。
首先,台湾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
尽管台湾吸引了许多国际学生,但相比于其他地区的高校来说,台湾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较小。
其次,台湾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大部分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的高校相对较少。
此外,台湾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导致一些学校更注重赚取利润而忽视教育质量。
因此,两岸教育融合的发展被提出,以解决台湾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
两岸教育融合可以促进两岸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共享教育资源。
台湾的高等教育机构可以与大陆高校开展学术合作、教师交流、学生交流等形式的合作项目,互相学习和借鉴。
此外,两岸教育融合还可以促进两岸高等教育的互补发展和优势互补。
台湾高校在某些领域具有优势,而大陆高校在其他领域表现出色,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未来,两岸教育融合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岸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会越来越密切。
杭州早教中心排名榜

杭州五大早教中心排名榜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国民水平不断地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已开始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即早教。
如今杭城大大小小的早教中心星罗棋布,对于早教中心的选择,家长们迷失于海量信息中。
杭州早教中心哪家好,杭州早教中心有哪些,杭州专业的早教机构哪里找,为人父母的你们为孩子找到了心目中理想的早教专家吗?此次小编经过一个多月的走访和考察,特别为大家总结出杭州最具有实力的五大早教机构,以供大家参考,希望为人父母的我们都能够提供适合孩子的早教中心!NO.1 澳美早教推荐指数:★★★★★澳美早教,全能全脑开发课程基地中西结合教学理念,一流的国内外师资团队全面开发大脑潜能,实现孩子一生快乐学习与台湾幼教之父携手,全面提供高端国际教育和高品质服务中国最具影响力母婴幼一体教育品牌,唯一高端的国际早教教育连锁品牌澳美早教公馆,专业从事0—3周岁婴幼的全能全脑开发。
澳美早教以全能全脑开发课程为核心,设有全能全脑开发课、澳美de实验室、国际语言班、澳美音乐等课程,课程着重于发展婴幼儿情商、运动协调、行为礼仪、专注程度、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游戏给孩子足够的外界刺激,使孩子八大领域、九大智能得到均衡的发展。
看到比看懂重要,听到比听懂重要,全面开发孩子潜能,实现孩子一生快乐学习。
澳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澳美教育,2002年诞生于香港,以“全能全脑开发”项目为经营核心,以孕婴幼互动教育模式为特色,全面提供最具有特色的高端早教服务。
澳美秉承“超越同一个梦想”,弘扬“和而不同”的创业理念,专注于“孕婴幼”教育服务方法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主题方向的教育课程内容,并从事孕婴幼课程、教材、电子玩具、教玩具及配套日用品等产品的开发。
澳美早教上榜理由澳美师资澳美早教拥有一流的国内外师资团队和专业的教师队伍,对于教学老师的录用严格把关,层层筛选,从教学水平、教学素质、性格、素养等多方面考核。
林琳:澳美教育创始人,幼儿教育管理专业毕业,拥有18年的婴幼儿从业经历,著有婴幼儿教育丛书16本,兼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我国台湾地区学前教育现状:普惠、整合、融合

我国台湾地区学前教育现状:普惠、整合、融合前不久,笔者参与了台湾地区学前及融合教育专项学习活动,通过专业性讲座及多所幼儿园的参访研讨,了解感受了台湾地区的学前教育现状:基本实现普惠,课程体现整合,融合教育先进,社会共同关注。
一、学前教育普惠性台湾地区共有幼儿园6310余所,其中公立园占30%,私立幼儿园占70%。
2009年开始实施5岁幼儿免费教育。
公立园实现招生普惠,私立园获得大力补助。
(一)公立园招生公平公立园实现招生公平,以抽签方式决定录取。
以台北市为例,具有台北市户籍的幼儿都可以申请三所公办园,招生原则是弱势群体家庭优先。
弱势群体含三方面,文化弱势群体:少数民族和外籍居民群体;经济弱势群体:低收入家庭或有突发状况的家庭;发展弱势群体:家长弱势和孩子发展弱势,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层面的弱势。
同时大年龄儿童优先,即:5岁儿童优先,有缺额再依序招收4岁、3岁儿童,确保儿童入小学前都有机会接受规范教育。
因此台湾公立园多为混龄班,以5岁儿童居多。
(二)收费补助实现普惠台湾地区实施5岁幼儿免学费教育计划,就读公立幼儿园免学费,就读私立幼儿园每学期补助学费15000新台币。
家庭年收入低于70万新台币还可申请弱势额外补助,补上杂费部分,实现全免费入园。
二、学前课程整合性2016年12月,台湾地区《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以下简称《课纲》)正式颁布。
基于“仁”的观念,注重社会文化和能力培养,把幼儿学习相对划分为六个领域(身体动作、认知、语文、社会、情绪、美感)。
《课纲》注重统整性课程设计,强调以个体与生活环境互动为基础,塑形幼儿心智能力為核心,考虑幼儿全人发展及其所处文化环境两个层面价值,规划幼儿学习的领域和能力。
课程实施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统整的方式实施,多采用主题、方案形式建构课程,以生活活动为基础,将《课纲》精神落实于多元的学习活动中。
台湾地区公立园各有自己的课程特点,台北市立大学附小附属幼儿园以“发表为本”理念统整主题教学(强调思考与表达),提供丰富生活经验,让幼儿从经验中思考,从思考中学习发表,从发表中呈现想法、创意与情感等。
台湾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台湾学前教育概况
一、台湾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台湾学前教育的现状
台湾幼教机构包括幼稚园及托儿所,前者系学前 教育的施教机构,后者则是以儿童福利为宗旨所设立 的保育机构。
第二节 台湾学前教育的体制与经费
一、台湾学前教育体制 二、台湾的学前教育经费
1998年正式推出幼儿教育券政策
第四节 台湾学前教育的学前教育思想
张雪门(1891~1973),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 与我国的 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于1966年出 版了《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一书,初步形成了他的“行为课程”的理 论体系,并使“行为课程”成为台湾幼儿教育课程的引领。
(一)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含义
第三节 台湾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
根据台湾地区幼儿教师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将1895年至今 的发展进程分为六个时期,分别是萌芽期、过渡期、受挫期、停滞 期、再生期和茁壮期。
1.萌芽于日据时期(1895-1945) 3.1955年后称为受挫期 5.直到1983年进入再生期
2.1949年进入过渡期 4.1970年进入了停滞期 6.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趋茁壮
(二)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组织
(三)幼稚园行为课程的教学方法
小结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台湾学前教育起步较晚, 发展也较缓慢。但随着台湾政府及幼儿家长、整 个社会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认识的加强,台湾学前 教育界也在积极的发展自身,并和其他国家、地 区开展着广泛的交流与学习。
思考与练习
1.针对台湾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现状谈谈自己的 看法。 2.谈谈你对台湾学前教育券的看法。 3.结合张雪门学前教育思想谈谈你对学前教育的
台湾幼儿教育简介大全

台湾幼儿教育简介大全台湾的幼儿教育体系致力于提供儿童全面的发展,包括认知、社交、情感和身体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台湾幼儿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目标、课程设置以及评估体系进行简要介绍。
一、发展历程台湾的幼儿教育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1919年,台湾实施了幼儿园教育试验,以儿童的自然观察和实践为基础。
此后,幼儿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
1995年,台湾推出了幼儿教育免费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幼儿教育的普及。
二、教育目标台湾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基本能力,包括认知、社交和情感等方面。
幼儿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社交技巧,以及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台湾的幼儿教育注重学科综合和跨学科学习。
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学、艺术、音乐和体育等多个领域。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孩子们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对不同学科的兴趣。
在课程内容方面,台湾的幼儿教育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会引导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艺术创作、游戏和实践活动,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此外,幼儿教育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社会技能,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互动和合作。
四、评估体系台湾的幼儿教育采用综合评估体系,以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并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支持。
学校会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并向家长提供综合报告。
评估内容包括学科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旨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发展。
五、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台湾的幼儿教育强调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参与与支持。
家长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与教师密切合作,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支持幼儿教育,提供各种资源和活动,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结语台湾的幼儿教育致力于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科综合、跨学科学习、创造力和社会技能的培养。
通过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家庭社会的积极支持,台湾的幼儿教育为儿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教育体制比较研究

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教育体制比较研究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同时是一个国家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
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地虽然有着相同的中华文化,但是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两地的教育体制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从教育背景、教学模式、教育内容、教师培训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一、教育背景中国大陆的教育主要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基础教育扩招,文革时期的破四旧、封科打击,改革开放后的教育公平与效率提高等阶段。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大陆的教育制度不断完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大陆的教育投入逐年增加,逐步形成以财政资金为主、多元化投入为辅的教育融资体系,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台湾的教育系统主要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终身学习等,传承着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和西方现代教育的理念。
在基础教育方面,台湾实行“九年一贯”教育改革,实行小学为六年,初中为三年的体制,强调学生全人教育和创意思维。
在高等教育方面,台湾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培养了一大批精英人才,全国各省市也普遍有私立大学和职业学院等。
二、教学模式中国大陆的教育重视考试成绩,学生需要在一系列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进入更好的学校和获得更好的机会。
同时,在班级中,教学注重纪律性、积极性和竞争性,学生的角色主要是被动接受者。
此外,在大学中,中国大学以“知识面广”为目标,注重学科的专业性,而非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相比之下,台湾的教学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意性,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学校内,教学强调学科整合、试验性学习、学习社群等方式,鼓励学生各展所长,在创新、社交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培养。
此外,台湾大学中的教学也强调小班制和个别化关怀,局部学习,课程微调,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着重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三、教育内容中国大陆的教育侧重对科学技术、语言文化、体育艺术等方面的教学,力图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幼儿教保人员多元文化教育之培育课程现况探讨AnExplorationofthe

•在三個層面的教學目標中,認知層面主 要是對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認識,以及 與其他相關連結議題的瞭解;情意方面 強調情操、態度、動機、意識、敏銳 度…等的建立;技能方面則重視多元文 化觀念的應用,包括環境、課程,與服 務。
2.課程大綱
• 在此將課程大綱或內容分成以下幾個方面: 一、多元文化教育概念與相關理論。 二、與多元文化教育相關聯的議題, 如:性別、 階級、族群、語言、特殊兒童, 原住民、鄉土文化教育,以及反偏見課程等。 三、台灣議題:跨國婚姻與多元文化教育; 新移民子女教育探討。 四、幼兒多元文化教育課程設計、繪本製作、 環境營造,與教學演練。
•96學年度課程上傳至教育部的大學及技職院 校,其課程名稱具「多元文化」關鍵字的課 程數量統計各為:212筆和91筆;開課的學校 各為48所和24所。相較於95學年度的162筆 和55筆;以及36所和18所。由大學幼教系或 兒家系,以及技職院校(嬰)幼兒保育系所 開設該相關課程的學校,在95學年度分別為 4 所和10所;96學年度則分別為8所和16所, 也都有相當多的增加。
學士班 碩士班 碩士班
選修
必修 選修 選修
3
2 2 2
4 5 6 7 8
兒家系 幼教系 幼教系 幼教系 幼教系
學士班 碩士班 學士班 碩士班 學士班
選修 選修 選修 選修 選修
2 3 2 3 2
多元文化教育研究
碩士班
選修
3
表一 96學年度幼教系和兒家系多元文化相關課程開設情形
學校 1
課程名稱 時間空間多元文化
研究目的
• 蒐集幼保系和幼教系「多元文化教 育」相關課程資料,了解目前幼兒 教保人員之多元文化教育培育課程 的情形。
研究問題
• 幼兒教保人員「多元文化教育」相關培 育課程的開設情形為何? • 幼保系/幼教系「多元文化教育」相關課 程的課程要素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