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开国大典
6、开国大典

6、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领悟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渠、纽、帜、聂”4个生字;会写“防、耸、旗、擎、渠、纽、徐、帜、融、检、司、缓”等12个生字;掌握“城防部队、高高耸起、旗杆、擎着、电钮、徐徐上升、旗帜、检阅、司令、缓缓”等词语。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领悟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质疑导入1、(教师板书课题)请你谈谈你对这四个字的理解与认识。
2、你能就课文题目提出及格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吗?3、自由发表意见。
4、由问题引入新课教学。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并采集对你很有帮助或有价值的信息。
2、相互交流采集的信息。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4、相互交流、讨论(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开国大典)。
三、朗读课文1、学生以各种方式正确、流利、有感请地朗读课文。
2、美读展示,相互评价。
3、课文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场面?重点写了哪几个场面。
4、交流开国大典仪式、阅兵仪式、人们游行,重点写了开国大典仪式和阅兵仪式这两个场面。
四、自学生字第二课时一、点明内容,直接教学。
二、研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勾画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并适当作批注。
2、交流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与体会。
3、同心协力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品读课文,升华感情1、自由体会新中国诞生了,人们被压迫、被欺侮的日子从此结束了。
作为当时参加了开国大典的人们来说,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找出相应的句子和词语来读一读。
6上开国大典课文内容

6上开国大典课文内容
一、《开国大典》的分段及段落大意
《开国大典》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
文章按时间顺序,以开国大典的流程顺序为基础,写了开国大典前开安门广场的情况、开国大典中的具体流程内容、开国大典后的情况。
1、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以及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上的热闹场景;
2、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写开国大典的前三个流程: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奏国歌、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3、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写阅兵式:出场顺序是海军两个排-步兵一个师-炮兵一个师-战车师-骑兵师-空军;
4、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写群众流行的场景;
5、第五部分(第15自然段)写退场的情景。
二、《开国大典》的意义
《开国大典》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新起点。
意味着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从此结束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此可以自由独立,当家作主了。
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庆典,是我们的伟大节日。
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主要内容

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主要内容
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盛大庆祝仪式。
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共和国宣告: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出现了人民民主的政权。
2. 国歌奏响:全场奏唱《义勇军进行曲》,象征着国家的独立和强大。
3. 国旗升起:人民解放军礼宾部升起五星红旗,象征着祖国富强和人民的希望。
4. 三炮礼:为表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敬意,人民解放军向天安门广场连续鸣放21响礼炮。
5. 代表团出场:来自各个省、自治区和军队的代表团依次走过天安门广场,展示了全国人民的团结和力量。
6. 演出节目:儿童合唱团、舞蹈队和军乐团进行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风貌。
7. 主要领导人讲话:最后,毛泽东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总结了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历程,并向全国人民致以新中国成立的祝贺和感谢。
这些是开国大典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庄重的仪式,中国人民
表达了对新中国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望。
整个仪式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激励着全国人民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而努力奋斗。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是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创作的记叙文,这篇文章记叙了1949 年10 月1 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
- 第一部分(第1 至4 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交代了举行大典的背景。
- 第二部分(第5 至10 自然段):写广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 第三部分(第11 至13 自然段):写开国大典的盛况。
- 第四部分(第14 自然段):写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
- 第五部分(第15 自然段):写盛大的阅兵式。
这篇文章通过对大典会场及大典过程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自豪与激动,同时也赞扬了中国人民的革
命精神。
6开国大典

6.开国大典教材解析: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再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典礼、阅兵、游行以及隆重庄严的会场,表现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无比激动的心情,表达出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2.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3.学习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加深对含义较深句子的理解。
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 年10 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
从1949 年10 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的盛况。
(观看一分钟左右的影片)二、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擎(qín g )钮(nǐu ) 瞻(z hān) 聂(n i è) 党( dǎn g )三、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
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汇集:会合,聚集。
排山倒海:排,推开。
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
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瞻仰:恭敬地看。
四、再次默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划分段落。
6、开国大典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 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 高呼 “人民万岁”!“同志们万 岁!”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这句话是写毛主席对人民群 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 一方面说明了毛泽东对人民群 众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 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 领袖风采。
• 在典礼进行时,文中几处写了掌声? 从这三次不同的掌声中你体会到什 么?
北京四中的学生参加开国大典
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
课文是怎么写出这种热烈、激 动、庄严的场面的?怎么表现出 毛主席的伟人风采?
• 排上倒海的掌声
雷鸣般的掌声
• 一齐欢呼 • 一齐脱帽肃立
一齐欢悦 一齐抬头
描写场面热烈、激动、庄严气氛的
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时,会场上 “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 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说明 了什么?
主要内容 1949年10月1日,30万群 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满 怀(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参加了开国大典,瞻仰(第一 面五星红旗升起),聆听(毛 主席宣读公告),观看(阅兵 式),会后举行了(盛大的群 众庆祝游行)。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 盛况的?(找出记叙时间和地点转换的语句 写下来,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部队 。 观礼台:观看盛大典礼的 看台。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 钟。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 上。
诞生:指人出生。课文中指中华人 民共和国庄严成立了。 瞻仰:恭敬地看。 爆发:课文指突然发出。
融成:汇合在一起的意思。
宣告:公开郑重地宣布。 公告:政府机关团体等向公众发出 的通告。
‘两股红流’分别向东城、西城的街道去,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你是怎样理 解这句话的?
6、开国大典

五、选名填空
毛泽东 朱德 林伯渠 聂荣臻 开国大典是由(林伯渠)宣布开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毛泽东)宣布成立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由 (毛泽东)亲自升起的;(毛泽东)宣读 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任阅兵式 检阅司令员;( )任阅兵式总指挥。
五、选名填空
毛泽东 朱德 林伯渠 聂荣臻 开国大典是由(林伯渠)宣布开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毛泽东)宣布成立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由 (毛泽东)亲自升起的;(毛泽东)宣读 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朱德)任阅兵式 检阅司令员;( )任阅兵式总指挥。
三、结合课文第4自然段和下列图片,思考广场 上的群众队伍是什么样的?群众的心情如何?
四、合作探究 1、快速浏览课文5-15 自然段。 2、小组合作交流,思 考并做好标记: ①课文是按照什么顺 序来写开国大典的? ②开国大典重点写了 哪几个场面?
四、合作探究 ①课文是按照什么顺 序来写开国大典的? 时间顺序 ②开国大典重点写了 哪几个场面?
6、开 国 大 典
一、自读提示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课文的第1自然段。 2、从文中找出以下问 题的答案,并做好标 记。 ①开国大典的时间
②开国大典的地点
③开国大典的参加人 员
பைடு நூலகம்
二、文中求解 ①开国大典的时间
②开国大典的地点
③开国大典的参加人 员
二、文中求解 ①开国大典的时间: 1949年10月1日 ②开国大典的地点 ③开国大典的参加人 员
五、选名填空
毛泽东 朱德 林伯渠 聂荣臻 开国大典是由( )宣布开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 )宣布成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由 ( )亲自升起的;( )宣读了中 央人民政府公告;( )任阅兵式检阅 司令员;( )任阅兵式总指挥。
部编版六上7《开国大典》课件

面对如此庄严、隆重,气势恢宏的阅 兵式场面,群众们有怎样的感受呢?
激动、自豪
读一读
齐读第11—13自然段,一方面读出 阅兵场面的庄重、威武,一方面读出群 众的激动与自豪之情。
课文中有很多地方都表现了典礼的盛 大和隆重,也体现出参加典礼人员的激动 和兴奋的心情,请在文中圈画相关语句并 进行批注。
我会读
汇集 预定
sù
zhì
肃静 旗帜
坦克 一致
zhān
瞻仰
电n钮iǔ
bào
爆发 就位 语调 完毕 距离 高潮 排山倒海
xuān
宣告
检阅
次序
雄伟
制服
qíng
擎着
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学写字
zhèng fǔ bīn zhǎn lán huì bào
政府宾 盏栏汇 爆
xuān yuè zhì tǎn jù lóng shè
开国大典
总体情况
(1—3自然段)
具体过程
(4—15自然段)
自主学习
自由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说说你 了解了开国大典的哪些总体情况。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会场的位置 和布置
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第4—15自然段,圈出表 示时间或标明时间节点的词语,整理到 下面的时间轴上。
早上六 点钟
下午三 点整
阅兵式 开始
5
6
毛主席宣告中华
人民共和国中央
7
人民政府成立
8
升国旗、奏国歌、
9
鸣礼炮
10
毛主席宣读公告
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我们学 习了“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开国 大典》中“举行典礼”部分的内容同样运 用了这种方法,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两个半钟头的阅兵,广场上不断地欢呼, 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 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 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 (体现了人们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比较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与括号里的词,看看表达
效果有什么不同:
•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 奔(走向)会场。
(“直奔”更能反映出急迫、兴奋的心情。)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
(“投向”更能表现人们热切盼望见到毛主 席的心情。)
3、……场中挺立(直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 (“挺立”包含着一种站起来了的自豪的 感情,状物中表达出人物的心情。)
• 开 国 大 典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可以分为多少部 分?
• (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可以分为三部分,大典之前—大典之时— 大 典之后
思考: 大典之时又介绍了哪些场面
• • • • 城防部队 高高耸起 旗杆 擎着 电钮 徐徐上升 旗帜 检阅 司令 缓缓 排山倒海 长城内外 大江南北 瞻仰
谈一谈: 开国大典的哪个(或哪些) 场面打动了你,把有关的语句或段 落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 么受到感动。
宣读公告
阅兵游行
读下面的句子,认真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
•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 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 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 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 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悦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分别 指的是什么?)
• 4、“两股红流”(两支游行队伍)分头 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 • (用“红流”来比喻游行队伍,更形 象地说明了游行队伍的声势浩大的场 面,表达出游行人们的欢快愉悦的心 情。)
思考: 1、对大典仪式,是怎样记叙的?由此, 你感受到大典怎样的气氛? • 2、对阅兵式、游行队伍,又是怎样记叙 的?由此,你又感受到大典怎样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