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二_与_两_的用法及其教学_朱嫣红
“二”和“两”能通用吗?

“二”和“两”能通用吗?
刘菊春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年(卷),期】2000(0)2
【摘要】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写的《统筹方法》原稿中有一句:“哪一种办法省时间,谁都能一限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因为后二种办法都‘窝了工’。
”此句修改后.变成“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有的同学说,“二种”不就是”两种”,干嘛要改?我们也常见报刊上有“关于……的二个疑问”,“关于…
【总页数】1页(P59-59)
【作者】刘菊春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3
【相关文献】
1."两持续,两创新,两加强",探究RDC集中化、通用化、精细化管理 [J], 杜丽洁;方媛;曾芳
2.I号泵二三四缸下体铣两侧面通用夹具 [J], 杨利民
3.《茶叶包装通用技术要求》和《热带水果包装通用技术要求》两项行业标准审查会在深圳召开 [J],
4.通用航空将成北汽第二大业务北京通航两年内将生产轻型公务机 [J], 赵剑云;白
朝阳;刘坤
5.民航局首次发布《通用机场分类管理办法》我国通用机场将分为A、B两类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文中二与两的使用区别

语文中二与两的使用区别
使用区别:
1、“二”可以表示序数,如“二叔”、“二月份”、“二年级”,“两”不能表示序数,唯一例外的是“两点钟”。
“二楼”指第二层楼,
2、“两”只用于数词,如两个,两天。
二常用于序数词,如第二。
数词
二(èr),汉语汉字。
是汉字中数字一至十数字中的一员,阿拉伯数字为2。
基本含义:
1.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2.双,比:独一无~。
3.两样,别的:~话。
不~价。
扩展资料:
”两“的词语:
1.两败俱伤:争斗的双方都受到损失。
2.两边倒:形容动摇不定,缺乏坚定的立场和主张。
3.两广:广东和广西的合称。
4.两汉:西汉和东汉的合称。
词语示例:
二茬罪:再次受罪。
二产妇:生育过两次的妇女。
二重唱
(2)两个歌手分别就高、低音对一首歌进行的演唱。
(3)为两个歌手所写的有或无伴奏的乐曲。
二重根:在代数方程的解中出现两次的根。
“二”和“两”的用法分析

亚洲国际友好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测试华文系2009级师范方向《现代汉语》试卷【开卷】班级:四年级L1晚班姓名:胡培扬成绩______________题目:“二”和“两”的用法分析摘要:汉语中数词的“二”和“两”意思差不多,可是用法则不完全相同。
本文将通过搭配上的不同分析出几个差别。
关键词:“二”;“两”汉语中“二”和“两”一直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两个数词,它基本上意思相同,可是用法却有些不同,因此使很多人感到很困惑,在实际上的应用也很混乱,出现不少差错。
其实,“二”和“两”的用法是有规律的,它们各自分工,既有相同用法,也有不同用法。
汉语数词“二”和“两”的用法分析:A.“二”和“两”用法的相同之处⑴在多位数中,百、千、万、亿前都可用“两”和“二”。
如二百块可读写成两百块,二千人也可以读写为两千人,二万年也可以读写成两万年,二亿元也可以读写成两亿元。
⑵在度量衡单位前,“二”和“两”一般都可用。
如二斗、二斤、二厘米、二公里均可读写成两斗、两斤、两厘米、两公里。
唯有一种传统度量衡是“两”的,前面就不可以用两,只能用二。
如“二两”不可换成“两两”。
B. “二”和“两”用法的不同之处①在数目字只能用“二”不用“两”。
如一、二、三、四……不可读写为一、两、三、四。
②小数和分数只能用“二”不用“两”。
如0.2(零点二)、1.25(一点二五)、2/3(三分之二)、一分为二。
③序数词表示次序前后,也只能用“二”不用“两”。
如第二、初二、二哥、二妹、二次大战、二楼。
④在多位数中,十位、个位用“二”不用“两”。
如“二十二”不可换成“两十两”。
⑤“二”的用法并不仅仅限于数词,它还可表示“两样”,“双”,“不专一、不忠诚”的意思,因此“两”在此也不可替换。
如:不二价(“二”表示两样)、独一无二(“二”表示双、比)、二心(“二”表示不忠诚)。
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
如两只、两条、十二张,两次大战、两楼。
“二”和“两”用法小议

“二”和“两”用法小议
张稳;朱木华
【期刊名称】《语文天地:初中版》
【年(卷),期】2000(000)014
【摘要】“二”和“两”都是数词,但用法却不完全相同。
一“二”和“两”都可作基数,表示数目的多少,但充当基数时,用法也不尽相同。
单独用在度量衡量词前面,“二”和“两”可以互用,如“二文、二斤”可说成“两文、两斤”。
但“二两”不能说成“两两”。
大小度量单位联用,用“二”居多,只有最前面的单位才可用“两”,如“二丈二尺”可说成“两丈二尺”,不可说
【总页数】1页(P)
【作者】张稳;朱木华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张垛初中;江苏海安张垛初中;(226651);(2266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英语动词两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用法小议 [J], 钟玲
2.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两类轴对称问题的辨析小议辅助角公式的求解策略抽象函数问题分类例析均值不等式的应用与分析对称问题中参数范围的一种求解策略关于解不等式问题的若干策略简化解析几何计算的若干策略“定”,“动”相宜——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 [J], 蔡永强
3.编辑校对中汉字数字"二"和"两"的用法辨析 [J], 洛松拉措
4.编辑校对中汉字数字“二”和“两”的用法辨析 [J], 王叶
5."两高一部"相关负责人就
《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答记者问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_二_两_2_俩_的用法有分别

!""#$%!新闻战线翻开!月"#日的!光明日报"#一个新栏目跃入眼帘$$$!知识界新闻人物"%这真是一个好创意%平日里看报#看到最多的是娱乐界的新闻人物%报纸宣传这些明星往往是不惜篇幅#且图文并茂#十分抢眼%而对知识界的新闻人物#宣传的热情就明显打了折扣%现在#!光明日报"大张旗鼓地宣传知识界新闻人物#让他们逐一登台亮相#实在是可喜可贺之举%大而言之#这是科教兴国的需要&小而言之#也是!光明日报"特色的体现%读了几期#我觉得有三大亮点’其一#标题拟得好#有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其二#插图配得好#人物素描形神兼备#胜过呆板的照片&其三#按语写得好#如同一首抒情小诗#轻轻拨动读者的心弦%我建议#以后这类文章还可以写得生动些#形象些%可读性强#趣味性浓#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为!知识界新闻人物"闪亮登场叫好汪兆龙""月!日!人民日报"第二版一则消息!昆明$家宾馆被公开谴责"#在副标题中提到(两个月)#而在文中又写成#二$%#两&%’%&%#俩&的用法有分别文华(&个月)%前者是对的#后者用错了%类似这种不统一*混用*乱用现象#在新闻媒体上比较普遍%实际上#(二)*(两)*(&)*(俩)的用法是有分别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年版,对(二)的解释是’(数目#一加一所得%)并且特别提醒#(二)和(两)用法上有分别%(两)字一般用于量词和(半*千*万*亿)前’如(两扇门(两本书(两匹马(两个半月(两半儿(两块钱%)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以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以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现在#媒体在表示年*月*日*时和统计数字时#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混用*乱用的情况也比较常见%一些媒体刊发的文章#没有严格按照*!!+年+月*日开始实施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作技术处理#这一问题也应引起重视%像上述消息正文中用(%个月)#显然是不妥的%若用汉字小写数字(二)#也不对%关于(俩)字#使用上比较好把握#它要求表示(两个)的意思#如’咱们俩(你们俩%用了(俩)字#后面不能再加(个)字或其它量词%十几年前#当!计量法"正式登台亮相之时#大小媒体直至街头巷尾的招贴画#确实形成了很大的宣传声势%今后正式出版物上不能再出现(亩)了#应当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平方千米或平方公里&(市斤)和(公尺)也不能用了#该改用千克+公斤,和米#等等#着实令包括正当着编辑的本人在内的新闻从业人员高度紧张了一阵子#生怕一不小心放过了违法用语%我所在的报社领导为了严把(法定计量单位)用语关#还特地给编辑部的每个部门买了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与常见非法定计量单位的对照和换算表"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便记者*编辑遇到可疑情况时查对%然而#到了笔者退休近!年的今天#这方面的情况竟然出现了逆转#莫说一些小报小刊#就连一向遗词造句十分严谨*公信度很高的全国性大报上#(亩)*(市斤)*(公尺)等又(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了#至于广播电台*电视台节目中非法定计量单位用语之多*出现频率之高#更是(闻)怪不怪了#倒是一些商家和集贸市场仍在固守阵地#(鲜蛋’#元(,’’克)*(花布’$)$’元(米)之类的标价牌仍立在那里%媒体对(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呼声一直很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条公认的原则#媒体也不能例外%担负着给受众以正确导向使命的媒体#更应模范贯彻包括!计量法"在内的一切法律法规%事关法律观念#并非小事一桩%本栏责任编辑!周文华#亩&#斤&#公尺&咋又#衣锦还乡&(方孜行!"))。
从“写‘二’说‘两’”到“写‘两’”

The Diachronic Evolution and Synchronic Trend of“Er(二)”and“Liang(两)”
作者: 戴陈丹琦[1]
作者机构: [1]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上海200062
出版物刊名: 现代语文
页码: 20-25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9期
主题词: “二”;“两”;使用趋势;语义;语用
摘要:基于吕叔湘先生所说的“写‘二’说‘两’”的判断,重点结合“二”和“两”的读音、字形、语义和语用特点,分析两者的使用状况。
从读音、字形的角度来说,“两”的响度大于“二”,有助于交际主体之间实现信息的传达;阿拉伯数字“2”在书写上更为便
捷,“二”和“两”均不占优势。
从语义角度来说,“二”与“两”的概念义与色彩义有别,在古代汉语中,“二”多用于指称平行二物,“两”用于指称“车之两轭”;在现代汉语中,“二”侧重于数字的本身,“两”更侧重于衍生泛指,同时“两”的褒义色彩又强于“二”。
从语用角度来说,在与三类数词、量词的搭配时,无论是在书面语中还是在口语中,“两”的使用频率都要高
于“二”。
总体来看,呈现出既说“两”又写“两”的使用趋势。
“二”与“两”的用法及其教学

“二”与“两”的用法及其教学作者:朱嫣红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4年第01期[摘要] 汉语中“二”和“两”都能表示数量“2”的含义,但是在用法上存在差异,有的情况下二者能互相替换,有的情况下则不能。
本文从数词“二”和“两”在用法上的差异入手,针对前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出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指出应对“二”与“两”在用法上的差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但并不是所有用法上的不同都需要教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并据此设计了“二”与“两”的教学。
[关键词] 二;两;教学设计一、“二”与“两”的用法“二”和“两”都表示“2”,但用法不同。
1、用在量词前量词为度量衡单位时,数词用“二”、“两”均可;但中国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分、亩、顷、合、升、斗、石、钱、两、斤)前多用“二”,新出现的度量衡单位(米、公里、公顷、平方米、立方米等等)前多用“两”。
例如二(两)亩,二(两)斤,二(两)斗,二(两)尺,二两(﹡两两);两公斤,两公里,两公尺,两立方米,两米,两公顷如果在度量衡量词前使用的是“两”,则偏重的是整体,如“两斤肉”;而用“二”则是强调数量是“二”不是“三”或是其他的数字,如“二斤肉”。
体会下面的例子:(1)某油厂女工吴某在菜场买了二斤肉,回家一过秤,发现不到一斤八两,随即返回菜场。
(现代汉语语料库)(2)不料史、罗乘第一列火车从斯威堡开出二里即碰车,竟日修通后,开至坎巴拉车站,以后再无车可开。
(现代汉语语料库)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
例如:两件衣服,两本书,两个人,两次,两趟,两把伞,两张桌子,两杯茶,两回事这里还有一点需要补充,“两”还可以表示不定的数目,具有很大的模糊性。
如:“巴黎是座美丽的城市,到那里好好休息两天吧!”意思是好好休息几天,不一定就只是两天。
而“二”没有这个用法。
2、用在位数词前“十”前只能同“二”;“百”、“千”、“万”、“亿”位于数列中间时,一般用“二”;处于开头时,“百”前可用“二”,也可以用“两”,“千”、“万”、“亿”前通常用“两”。
初一下册第二单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

初一下册第二单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一、词语辨析1. “俩”和“两”- “俩”一般用于人或事物的说法。
例如“两个人”就可以说成“俩人”。
- “两”一般用于数字。
例如“两个苹果”。
2. “哪”和“那”- “哪”用于疑问句中,询问地点或事物。
例如“哪里”、“哪个”等。
- “那”用于代替之前提到的事物,表示距离较远。
例如“那个人”、“那个故事”。
3. “以为”和“认为”- “以为”表示的是错觉或误解。
例如“我以为他是坏人。
”- “认为”表示的是一种主观观点或看法。
例如“我认为这个想法不太好。
”4. “然后”和“接着”- “然后”的意思是“紧接着上一个事情之后”,表示一种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例如“我上完课,然后去图书馆学习。
”- “接着”意为“跟着”或“继续”,表示动作连续不断。
例如“老师说完这个问题,接着提出了下一个问题。
”二、句型分析1. 同位语从句同位语从句是指在一个句子中,用来解释说明同一名词或代词作用范围的从句,位于名词或代词之后,用来进一步补充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含义。
例如:我听完了他的话,意识到一个问题:我是否真的喜欢学习?(“一个问题”作为“意识”这个动词的宾语,所以“一个问题”是同位语)2. 宾语补语宾补是指在句子中对宾语进行说明的成份,通常由名词、形容词、副词构成。
例如: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够好。
(“好”作为动词“写”的宾语补足语)3. 倍数表达方法倍数表达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使用百分数或小数表达,二是使用“×”或“倍”等词语进行表达。
例如:这些照片看起来比原来的照片大了30%。
三、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通过比较来说明事物本身难以表达的内涵,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
例如:他的眼睛像夜空中的繁星,明亮而炫耀。
2. 拟人拟人是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的感受、行为等特征,使语言更具有生命力。
例如:风儿轻轻抚摸着树枝,像恋人们互相拥抱一样。
3. 比拟比拟是通过明示事物之间的相似或类比关系,在作者所想象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使文章更具有比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01
学教育
“二”与“两”的用法及其教学
朱嫣红
(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摘 要] 汉语中“二” 和 “两” 都能表示数量“2” 的含义,但是在用法上存在差异,有的情况下二者 能互相替换,有的情况下则不能。本文从数词“二” 和“两” 在用法上的差异入手,针对前人在对外汉语教 学中提出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指出应对“二” 与 “两” 在用法上的差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但并不是 所有用法上的不同都需要教给学生,对外汉语教学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并据此设计了 “二” 与“两” 的教学。
发现不到一斤八两,随即返回菜场。(现代汉语语料库) (2)不料史、罗乘第一列火车从斯威堡开出二里即碰车,
竟日修通后,开至坎巴拉车站,以后再无车可开。(现代汉语 语料库)
一般量词前用 “两” 不用 “二”。例如: 两件衣服,两本书,两个人,两次,两趟,两把伞,两 张桌子,两杯茶,两回事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补充,“两”还可以表示不定的数目, 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如:“巴黎是座美丽的城市,到那里好 好休息两天吧!”意思是好好休息几天,不一定就只是两天。 而 “二” 没有这个用法。 2、用在位数词前 “十” 前只能同 “二”;“百”、“千”、“万”、“亿” 位于 数列中间时,一般用“二”;处于开头时,“百”前可用“二”,
[关键词] 二;两;教学设计
一、“二” 与 “两” 的用法 “二” 和 “两” 都表示 “2”,但用法不同。 1、用在量词前 量词为度量衡单位时,数词用“二”、“两”均可;但中 国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分、亩、顷、合、升、斗、石、钱、 两、斤)前多用“二”,新出现的度量衡单位(米、公里、公 顷、平方米、立方米等等)前多用“两”。 例如 二(两)亩,二(两)斤,二(两) 斗,二(两)尺, 二两(﹡两两); 两公斤,两公里,两公尺,两立方米,两米,两公顷 如果在度量衡量词前使用的是“两”,则偏重的是整体, 如“两斤肉”;而用“二”则是强调数量是“二”不是“三” 或是其他的数字,如“二斤肉”。体会下面的例子: (1) 某油厂女工吴某在菜场买了二斤肉,回家一过秤,
俄罗斯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以 及由此产生的问题意识。然而,这些 又都与俄罗斯社会本身的宗教背景和 哲学基础分不开。在俄罗斯文学的历 史进程中,一些大作家又是复杂纷繁 的宗教信奉者、思想家,陀思妥耶夫 斯基和托尔斯泰也不例外。在作品《罪 与罚》 中,作者叙述了大学生拉斯科 尔尼科夫具有“超人”哲学的特殊“人 神” 观念和信仰宗教的妓女索尼娅的 “神人”观的三次对话。尽管从表面上 来看,在三次对话中,拉斯科尔尼科 夫逐渐接近“神人” 的思想观念,而 且最终也抛弃了“人神” 观,但是实 质上是作者通过对话来揭示人神观和 神人观这两种观点,让读者自己去选 择和思考,充分表现了该文学作品的 问题意识。
五、总结 在俄罗斯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创作 中,特别是后苏联时期,我们不难发 现多元化的宗教聚合意识和哲学基础 的渊源。这既体现在具体的文学创作 中,而且也表现在理论研究和文学批 评中,甚至是相关的学术辞典对学术 的阐释也具有多元不确定性,这就需 要读者去判断和思考。总而言之,随 着俄罗斯社会的逐渐开放,俄罗斯文
作者简介:陈蕊 (1974—),女,黑龙 江齐齐哈尔人;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基础部讲 师;研究方向:大学语文、中国语文高考命 题和高校通识教育。
71
学教育 2014.01
学术沙龙
也可以用 “两”,“千”、“万”、“亿” 前通常用 “两”。如: 二十,二(两)百,二(两) 百五十万,两千二百万,
一百二十万,两亿二千万 3、用在 “半”、“倍” 前 在“半”前用“两”,如“两半儿”;在“倍”前用“二”、
一情况中的差别,即当量词为度量衡单位时,数词用“二”、 “两” 均可。因此“二”与“两” 出现在度量衡量词前的情 况就不单独讲解,而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正迁移习得。
(2) 用在位数词前 教师在最初的那组数字后面继续板书一组数字:20000, 22000000,1200000,222200000。 老师:同学们,请试着读一读这组数字。 给几分钟让学生读完。 老师:有同学读对了,但是大多数同学读错了。听老师 读 一 遍:li ngwàn,li ngqi nli ngb iwàn,yìb ièrshíwàn, li ngyìli ngqi nli ng b ièrshíwàn 或 者 li ngyìli ngqi nèrb i èrshíwàn。好,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 带领学生反复诵读,并请学生起来认读黑板上的数字。 教师板书如下表格。
参考文献: [1] 程锦.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数词“二”“两” 用法的历时研究 [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12(6). [2] 刘月华,潘文娱,故韡.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 [M]. 北京:商 务印书馆,2001.
作者简介:朱嫣红(1990—),女,湖北远安人,湖北大学文学 院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72
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也随之不断增强。 问题意识应该理所当然地包含在任何 社会和时代的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创作 中,但俄罗斯社会在二十世纪和二十 一世纪交替的动荡中,俄罗斯文学的 研究和创作中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突 出,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阐述 和思考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杰.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艺 术的“聚和性” [J]. 外国文学研究. 2010. [2] 刘文霞.“俄罗斯性”与“非俄罗斯 性” [D].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十(shí) 百(b i) 千(qi n) 万(wàn) 亿(yì)
老 师:这 些 数 目 前 面 应 该 用 哪 个 呢,是“èr” 还 是 “li ng”?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个表格该怎么填?
把学生分组,给时间让学生讨论。讨论结束以后,请学 生代表发言公布讨论结果。
教师核对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师生一起将表格填完整, 如下。
俄罗斯的多元哲学和俄罗斯民族 的宗教信仰中的聚和思想是紧密相关 的。聚和性实质上就是只在对上帝的 统一信仰之个人的独立 性和个性自由,而不仅仅只是单纯地 统一服从,而要做到求同存异,和而 不同。在俄罗斯的文学作品创作过程
中,不同的作家他们的聚和性也是不 一样的。在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中,赞 颂、爱情、友情、同情、义气、激情、 悲观、乐观、玩世、复仇、怨恨等各 种不用的情感都聚集起来,和平共生, 和而不同。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 创作中,也许一切的矛盾和对话都围 绕着 “忍” 开展,换句话说就是,是 否该忍受这些。妓女索尼娅和拉斯科 尔尼科夫对话就是这样。在列夫·托 尔斯泰的长篇小说中,不管是列文的 痛苦,还是涅赫留朵夫的不断忏悔,都 可以归纳为一个善,也许这就是进行 自我完善的问题。即便安娜卧轨自杀, 卡列宁冷漠虚伪,渥伦斯基玩世不恭, 但是这些都没有与这一问题相背离。
十(shí) 百(b i) 千(qi n) 万(wàn) 亿(yì)
二(èr)二(èr)、两(li ng)两(li ng)两(li ng)两(li ng)
(3) 综合练习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写有价格的标签,给教室内各个物品 标价,标价的数字中含有不同读法的“2”。然后请一位学生 上来和自己进行示范对话。 老师:一个苹果多少钱?(若学生尚未学习这一句型, 可用英语表达。) 学生:一个苹果十二元。 老师:两个苹果多少钱? 学生:两个苹果二十四元。 如果学生不会回答,教师可以给予提示,帮助学生完成 问答。 接着,给学生两两分组,让学生在教室内走动,按照室 内物品的标价相互问答。教师注意听学生的对话,发现错误 及时纠正。 练习结束后,请几组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对话内容。 最后教师点评。 三、结论 “二” 和“两”都表示“2”,但用法不同。作为对外汉 语教师,首先要对“二”和“两”用法的不同之处了然于胸, 才能站在全局的视角上顺利地进行教学。不过我们也要认识 到,本体研究不等同于汉语教学,并不是所有“二”与“两” 的用法的不同之处都需要教给学生,汉语教学要根据学生的 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 “二” 和“两”这对数词出现的情况比较复杂,本文只 是浅显地进行了针对它们的教学的探讨,但仍需要在今后的 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
“两” 都可以,如 “两倍”、“二倍”。 4、其他情况 序数、分数、小数和基数的个位数,都用“二”。如: 第二、二月、二楼、零点二、二点一、二分之一、百分
之二、十二、九十二、一百零二、三万五千一百二十二 二、“二” 与 “两” 的教学 前面我们说“二”和“两”虽然都表示“2”,但用法不
同。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因此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 “二”译作“two”,而“两”译作“a couple of”。这一提法 能够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其优点在于解释了“二” 与 “两” 用在位数词前和量词前的一部分情况,但缺陷亦显而 易见——它未能涵盖“二”与“两”所有出现的情况。因此 关于“二”与“两”如何教的问题,仍值得我们再探究。下 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教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二” 与 “两” 的用法。
1、导入 学生已经学习了“二”表示“two” 的意义。在进一步 学习之前,先复习一下这一用法。这个部分可融入导入环节 当中。 老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数字的读法,下面请同学们 来认一认,这些数字怎么读。 教师板书一组数字:2,12,20,22,27,92,102,200, 256,242。然后请学生轮流认读。 老师:同学们都读得非常正确。不过,最后三个数字还 可以这么读:li ngb i, li ngb iw shíli , li ngb isìshí’èr。今 天我们来学习“li ng”的用法。(板书“两 li ng”。) 2、教学过程 “二”与“两” 用在“半”、“倍”前属于个别情况,可 在课文中出现时再进行适当的讲解;此外,序数、分数、小 数以及基数的个位数,都用“二”,这一知识点在数字的教 学部分比较容易习得。因此,这两种情况的教学就不详细讨 论了。 (1) 用在量词前 教师展示两个苹果。 老师:老师有几个苹果? 对于“二个苹果”的答案予以纠正:“‘老师有二个苹果’ 的说法是错的,应该说‘老师有两个苹果’。” 教师展示两本书。 老师:老师有几本书? 对于不正确的回答予以纠正:“‘老师有二本书’的说法 是错的,应该说‘老师有两本书’。” 若出现正确回答,则予以肯定,并带领学生重复正确的 回答“老师有两本书。” 如果学生们的回答基本无误,教师可以拿起学生的两支 笔、两个本子或者两把尺子分别向学生提问,直到学生的回 答没有错误。 老师:老师有几支笔? 老师有几个本子? 老师有几把尺子? …… 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两”用在一般量词前的情 况。 我们认为,由于量词为度量衡单位时,用“二”和“两” 的差别比较细微,还需要学生在语用实践中体会,并且并不 影响初级学习者的使用,所以初级学生可以不区分二者在这